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李鸿章回忆录》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李鸿章回忆录》读后感10篇

2022-03-12 11:11: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李鸿章回忆录》读后感10篇

  《李鸿章回忆录》是一本由[美]威廉•弗朗西斯•曼尼克思著作,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鸿章回忆录》读后感(一):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

  “一分痞气,二分底气,三分运气,四分才智,五分努力,六分热忱,七分悟性,八分应酬,九分忍耐,十分做事。”这算是对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形象写照。

  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对李鸿章的隐忍的描述。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当他每一次出场都招来耻辱和责难时,那种“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对他的重压是别人难以想象的。印象最深的是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几乎输掉了自己整个淮军。但命运召唤他,只允许他承担责任,他必须克制住自己巨大的伤痛,尽力用外交承担弥补自己的过失,赴日本与伊藤博文签下了《马关条约》。在马关签约期间,李鸿章还险遭暗杀,左颊中弹。回国后李鸿章没想到自己做了清政府的替罪羊,成了全国的公敌。他就像一个身败名裂的赌徒,将自己的家当和名声输得干干净净。他被清廷和国人抛弃了,从此他住进了京城一幽僻处——贤良寺,在贤良寺渡过了他最后的五年时光。这段时间他貌似隐居了一段时间,其实他从未放弃对外部世界的警觉,时刻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时机。

  “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这是他期间对自己的自嘲。李鸿章还是有韬略的,腹中应该有一个广袤的世界吧。否则联想他所处的时代,世界天翻地覆,“天朝”万物将倾,对一般人来说早就乱了方阵,但李鸿章没有,他反而更坚忍,为那个危如累卵的朝廷兢兢业业,效力一生。也难怪慈禧听闻李鸿章在贤良寺吐血而卒后感叹:“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李鸿章回忆录》读后感(二):外国人写的中国人传记就是好看

  很难想象,美国人曼尼克思作为美国的一名士兵,在中国仅仅待了两年时间,在对中国的国情和历史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写出如此传神的《李鸿章回忆录》,实在令人惊叹。

  纵观诸多关于中国人的传记,还是觉得外国人写的中国人传记比中国人自己写的要好看。比如美国人写的斯图尔特•施拉姆的《毛泽东》,就相当精彩。究其原因,我认为外国人写传记,不像中国人写传记一样,非要遵循严肃、刻板的原则,原原本本地写历史,有的甚至站在统治者一方的角度上,要么完全歌颂,要么完全批评,带着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没有客观地表达历史人物。外国人写传记,除了引用当事人的书信和日记文件,引用真实历史材料外,还站在中立的立场,客观真实地反映一位历史人物的一生。

  这本精彩的人物传记最终被当成历史小说,也许是参杂了太多的个人想像。从我个人的角度看,这本书的历史材料和作者个人的想象,五五分成各占一半,所以也不能完全认为它没有任何历史价值。一口气看完《李鸿章回忆录》,一个鲜明个性的李鸿章活跃在脑海里。

  年轻时期的李鸿章,考科举,中进士,点翰林。他天资聪颖,怀揣着伟大的文学抱负。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为自己苏州杀降行为的辩护,显示了他残忍暴戾的一面。

  救济饥荒时期的农民,又说明他存有怜悯和同情之心。

  与慈禧太后的对话,看得出他一副奴才像,恐怕这也是封建时代的官员必备的升官法宝。

  马关谈判的回忆场景,展示了他作为一国特使和外交家,巧言令色不畏强敌,能与敌国周旋的本色。

  出访欧美期间,受到西方各国最高级别的款待,令人意外,其中的许多细节,是史书上看不到的。面对西方各国记者的刁难和问责,李鸿章展示了作为一位外交大臣幽默而机敏的一面。

  作为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面对康有为等人激进的改革方案,他愤怒至极。骂康党“愚蠢的行为”恐怕遭致国家的分裂。

  在生命最后关头,毅然带病北上与八国联军谈判,签订《辛丑条约》。后吐血而亡,结束了他悲剧的一生。

  《李鸿章回忆录》读后感(三):不一样的味道,看到真正的李中堂

  认真地看了两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国家的忧愁和历史的哀伤。大清帝国的晚期,如果没有李鸿章,中国可能要像印度一样沦为西方的殖民地。中国人还是存在不少有骨气的人,不然也不会有中国现在的繁荣。

  外国人都说中国人聪明、智慧,我们不可否认这一点。但是中国在经过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后,形成了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和欺下瞒上的官场之风,这是导致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根本原因。

  开眼看世界,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说明他对世界的认识比同一时代的人要广阔得多。作为一国外交官,李鸿章是中国第一个走出国门造访欧美的外交使臣。

  也许《走向共和》的李鸿章形象过于高大了,但是这本《李鸿章回忆录》的李鸿章形象,确实真真实实、不折不扣的。

  《李鸿章回忆录》读后感(四):从“心”认识李鸿章

  从“心”认识李鸿章

  对李鸿章的印象,最初是银幕上的那个留着山羊胡子,出入于各种场合,说着一些不痛不痒的话,主顾左右而言其他,或者心狠手辣、城府极深、不苟言笑的样子,然后是在历史书上记住了他的名字与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因此对他一直没什么好感。

  但近来陆续读了一些与李鸿章有关的书,读得越多,了解越多,震撼越多,困惑也越多。

  谈李鸿章,自然想到曾国藩。李鸿章之于曾国藩,就像管仲之于鲍叔牙,韩信之于萧何。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枭雄,他们亦师亦友,相濡以沫。论学问人格,当时无出曾国藩其右者。论人情练达,处事圆滑,李鸿章更算是首屈一指。但正是李鸿章的实用与圆滑,使得世人更难揣测其真实的思想和追求。

  “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看似优雅风光,其实却矛盾尴尬,甚至苍凉悲苦的晚清重臣李鸿章,他真正具有的是怎样的一个内心世界?

  终于读到这本由一位美国记者曼尼克思代笔的《李鸿章回忆录》,算是解答了我心中不少困惑。曼尼克思借助首度公开但可能并非“意义重大”的史料,重组、复活了李鸿章的一生的心路历程。

  人的精神和心路历程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是一种内在的历史。了解一个人的气质就是他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面对像李鸿章这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时,终于借助曼尼克思这样一束光照到他的内心深处,我们可以不再那么束手无策或者习惯于白脸红脸地——白脸是永远的奸,红脸是永远的忠——认识李鸿章了。

  《李鸿章回忆录》读后感(五):看《李鸿章回忆录》,论时代之英杰

  众人都知“时势造英雄”,殊不知时势也能埋没英雄呢!在一个泥沙俱下的时代,即有壮志豪情也不免会在一片哀歌当中“折戟沉沙”。依我所见,晚清的李鸿章正是一个如此人物。

  少年时节,李鸿章曾有诗云“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年少豪雄之情可谓极矣!辗转岁月,戎马倥偬,当真已“封侯拜相”了的李鸿章在甲午之后心气却早已变尽了,“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我对李鸿章其人其事虽略有感喟,然所知却不多,一点很有限的认识,基本来自一本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这本书是才子手笔,洋洋洒洒,议论风发,缺憾处是叙事不足。才子文章大抵如此,控不住才气,个人情感、见解过于表露,虽然很好看,于文章、事体却甚显不足。

  此次得知《李鸿章回忆录》出版,起先便起了一个老大的疑问,李鸿章写过回忆录吗?后来得友人告知,乃系一外国好事者所为,即所谓“伪书“是也。

  当我手抚其书的时候,遗憾地想“要真是李鸿章自己写的回忆录该多好”!遗憾归遗憾,退而取其次,眼下这本书也还挺有“可爱”之处的。首先写该书的人是一美国人,能起心来写一本别国人物的“回忆录”,就事体来说已是难有的,这个人想必很有点不羁的性格和敢作敢为的性情吧?若不把该书当回忆录来写,而仅当一小说来创作,也即少了“伪”的部分,那我真要为其鼓掌、呐喊了。其次,李鸿章所处的时代,离我们现在已有一百多年时间,虽然同属一国人,我们离他和他的时代已经很有距离了。这本《李鸿章回忆录》从英语翻译而来,情态、语句离现代中国人倒却挺显‘近乎’的。其三,该书虽系伪造,然情理事体大致不错,作者是李鸿章的一名“粉丝”,对李鸿章是有过比较详细、认真的了解的。基于以上三点,我感觉这本《李鸿章回忆录》是一本可读之书。

  最后,我想以我的浅见,对李鸿章再做一点个人的评价,虽然他是早已作古之人,怎么评价对他是已全无所谓的。他是一个历史人物,作为后来人是有权力对以往的历史(包括历史人物)作或是或非,或深或浅的评判的。我认为李鸿章在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人杰,但不能算是“英雄”。他比与他同时代的大多数人更高大、更多经受了世事的砥砺和锻造,作为一个人他远比平常人丰富和深刻。然而他毕竟不是一个能摆脱或超越时代限制的人物,他的所作所为即使克苦克艰,但怎么说也不能闪烁出光辉的色彩。李鸿章没能成为一个英雄,所以我们也才感叹他的人材为时代所埋没。

  《李鸿章回忆录》读后感(六):“伪史”之罪

  一些早已被判死刑的伪书,近期又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书店的书架上,所谓《李鸿章回忆录》即是其中之一。作者曼尼克思只是在中国呆过几个月的美军士兵,完全不懂中文,却声称从“李鸿章160万字的日记和家书”中整理出这部《回忆录》。书中的错误多不胜数,不值得逐一核对。试举一例:作者说义和团运动高潮前夕,李鸿章向慈禧太后当面进谏,结果遭到太后斥责。这真是胡说八道。李鸿章1900年初出任两广总督,到1901年去世,期间根本就没有见到过太后。当慈禧太后在北京时,李鸿章在广州;等李鸿章到北京的时候,太后在西安;李鸿章死的时候,太后在河南。出版商在封面上用大字体打出“影响二十世纪西方最伟大的中国人传记”字样,目的当然是在吸引读者的眼球。编者还算有些良知,在另一行小字中点出本书只是“历史小说”,作者简介中又指出作者“因制造假新闻受审”。我想,如果按照国际惯例,在封面上用醒目大字注明“小说”字样,让读者了解其性质,会更加地道一些。喜欢八卦的人很多,明知是无稽之谈却买来过把瘾,是“明知故买”,这是读者的权利;但出版社的责任,是要将“虚构”与“非虚构”明白标示,让读者自己取舍。真实与非真实的界限关系重大,不可不慎。

  无独有偶,香港某出版商今年也推出一本书叫《太后与我》,作者英国人白克浩司因伪造《景善日记》闻名于世,这本所谓“回忆录”捏造无数活色生香的故事,利用慈禧太后、晚清政坛大人物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本书上世纪70年已被英国历史学家特雷费·罗珀证实纯属编造,哪知道现在又从坟墓中爬出地面,准备猛掏读者的腰包。香港书展在即,内地读者赴港淘书时,请记住这只是一本小说。

  如果你以为制造伪书是英、美骗子的专利,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有悠久的文明史,在这方面自然是不会甘居人后。民国学者张心澂著有《伪书通考》一巨册,系统地考辨了古代林林种种的伪书,蔚为巨观。不过严格说来,古代有些“伪书”只是伪托作者,除此之外并无不妥,如《神农本草》、《黄帝内经》这样阐述学说、造福人群的著作,假托作者是远古的神农氏、黄帝,只是为了自高身价,内容本身是严肃的,作者并无存心欺骗的动机,这种做法似乎是当时的“惯例”。经过顾颉刚先生等数代学者的杰出工作,古代伪书的情况大多可以考定,已不会造成更多的危害。另一种伪书则不然,性质比较恶劣,也就是我所说的“伪史”。不管其动机如何,伪造历史的危害极大。人们只能从真实的历史汲取正确的教训。有意捏造、掩盖、歪曲、粉饰史实,不管出于多么“高尚”的动机,是以个人、团体、地域还是国家、民族、组织的名义,都不可原谅,必须加以揭露。

  康有为、梁启超从事变法维新,在开风气方面确有建树,但这两人伪造历史的事,就鲜为人知。康、梁为达到攫取权力以主导变法的目的,在“百日维新”正常进行的六月份,就已派人到天津小站策动袁世凯搞兵变,等到八月初三派谭嗣同夜访袁世凯,是这个“诡谋”结束之日。为证明他们包围颐和园、捉拿皇太后阴谋的正当性,捏造出所谓“九月天津阅兵废光绪”的谣言,在报刊上大肆鼓吹,巧妙地将责任推到太后身上。我对慈禧太后并无好感,但“戊戌政变”后杀六君子、处罚部分维新官员,是被康党军事政变逼出来的,慈禧只是被动应对。如果在政治斗争的当时,作为“策略”而造假,尚有可原,但直至袁世凯死后,康有为仍然不愿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将真相主动披露,作恶到底。我们太习惯将历史人物贴上“英雄”“坏人”之类的标签,带着有色眼镜,将坏事的责任都归于所谓的“坏人”,而“英雄”永远正确。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近日写成一篇长文,揭露康党掩盖其阴谋的种种伎俩,将在上海书店出版社《私家历史》第二辑中刊出。我认为,改良国家的良好动机,不能成为采取恶劣手段的借口;与流氓交涉,不能也将自己降低到流氓的水平。真实本身最有力量。

  民国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也是伪书的黄金时代,产生了职业的伪书写手。太平天国翼王石达雄才大略,能文能武,清亡以后为民众所崇拜。民国写手许指严为了牟利,制造出一本《石达开日记》,曾经轰动一时,事后被专家戳穿了西洋镜。据许指严的朋友郑逸梅事后透露,许是个酒鬼,因欠账太多,乃想出这个鬼主意捞一笔钱还债。

  因清代名人书信大卖,民国有个职业写手兼书商叫平襟亚的,开了个出版社叫“中央书店”,化名“襟霞阁主”,编成“清代名人家书”系列,内有郑板桥、纪晓岚、林则徐、胡林翼、曾国藩、彭玉麟、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可谓星光灿烂。追星一族随风而靡,一纸风行,连史学家也有不少信以为真,在学术著作中加以引用。岳麓书社1999年将这十本书汇编成《清十大名人家书》,编者也没有加以仔细辨别。1998年,《袁世凯全集》的编者之一刘路生专门写了一篇论文,考证襟霞阁主所编《袁世凯家书》“无一篇属于真品。”据我粗略翻阅所得,这个系列的《李鸿章家书》《张之洞家书》也造假严重,是否全为赝品,暂时没有时间加以考证。如今市面上能见到的《袁世凯家书》,只有台湾“中央研究院”的16开影印版是真品,此“中央”非彼“中央”,请读者认准商标,提防假冒。

  《李鸿章回忆录》读后感(七):李鸿章悲剧的一生

  100年前的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生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李鸿章,生前身后都遭到诟病。100年来,人们对他的争议,从未中断过。

  李鸿章,大清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就在他咽气之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远在逃亡地的慈禧复电李鸿章,说他“为国宣劳,忧勤致疾”,望他“早日痊愈,荣膺懋赏”。但是,李鸿章没有等到“荣膺懋赏”的那一天。1901年11月7日,这位大清重臣已处在油尽灯枯之际,他“久经患难,今当垂暮,复遭此变,忧郁成疾,已乖常度”。站在他床头逼迫他签字的俄国公使走了之后,身边的人大哭:“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李鸿章的眼睛又睁开了,身边的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还有,两宫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身边的人再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李鸿章“目乃瞑”,享年78岁。

  李鸿章可谓生不逢时,自1840年英国人用舰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大清国就一直在内困与外患的局势下苟且生存。李鸿章生前做的几件事情,为历史对他的争议埋下了伏笔。

  作为军人,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以及苏州 “杀降”等的极端做法,惹怒了“常胜军”统领戈登等西方人,虽然得到了曾国藩和清政府的认可,但是刽子手的事实是实实在在的。在这本回忆录中李鸿章为自己的“杀降”行为极力辩解。

  作为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带领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在那时,大清国没有“外交”的概念,洋务运动的首领李鸿章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大清国当然的“外交家”。 李鸿章的外交生涯不但让西方人知道了大清国有一个“相貌堂堂”且“矜持、自信和傲慢”的李中堂,而且也让中国人在上一个世纪之交那段悲伤的日子里终于揪出了一个“罪魁祸首”——李鸿章让国人因为遭受屈辱而积淀的愤恨在怒斥他的过程中得到宣泄。但是也因为他的外交能力,他的一生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几十份不平等条约。1896年,李鸿章代表大清帝国出访欧美,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访西方的外交大臣。李鸿章的特殊身份和个人影响力,使之受到了欧美各国的款待。

  在官场上,他与很多高官的政见不和,如与张之洞、左宗棠等人。他孤傲的性格和求和自保的消极做法,为朝野上下痛斥。这也是导致他悲剧结局的原因。

  《李鸿章回忆录》也许是见证他性格和各个时期心态的一本书,他高傲、孤独、无奈的形象,只有读者读完这本书后,才能真正理解。

  《李鸿章回忆录》读后感(八):说英雄,谁是英雄.....

  虽然没了棺材没了墓,还好国人总有几个时代和历史的怀念者,深究者,有些人真可称得上是英雄,然而却输给了时代,有些人站在了历史的潮头,迎风一变成为了时代的骄子,然而千百年后,徒留的不过是一句: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而已...

  中国人向来不以成败论英雄然而对于李鸿章,当年可是一面倒的大骂卖国贼,让人不得不由衷敬佩我國领导阶级悠久的找替死鬼的优良传统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