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旷野无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旷野无人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4 03:30: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旷野无人读后感精选10篇

  《旷野无人》是一本由李兰妮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374页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08年6月,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旷野无人》读后感(一):站在“无人旷野”中心点的脑残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群,

  他们是天使与恶魔的组合体

  他们有着一颗最不愿伤害别人的心

  他们有着最细腻的感情

  却会在毫无防备之时突然变得不可理喻,变得危险可怕

  如果运气不佳,周围的人也许会被他们锋利的爪牙刺伤、刺痛

  他们找不到任何贴切的语汇形容自己的痛苦和无奈

  也找不到真正深入骨髓的理解和感同身受

  更加找不到自己会变成这般模样的理由

  然而,这只是他们宿命的开头,

  渐渐地,他们会逐渐体会各种诡异的感受

  他们会“健康地”感觉到各种不适

  会失控到不敢回家

  宁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一个人发作

  会在说不出的难受时开始向往各种带尖或锋利的工具

  会想象自己被利器割伤时鲜血直流的释放

  会在脑海中出现各种对自己死后的臆想

  但如果够幸运,他们会立刻用理智召唤自己停止这种可怕的追求

  然后逼迫自己回到现实

  再然后,突然有一天他们会发现有时自己的思维不再灵敏

  会发现记忆力也不再那么让自己引以为傲

  甚至对许多过往的记忆会变得模糊,会怀疑它们是否真的存在过

  会在思考些什么时不知不觉走神,然后停滞

  甚至记不得几秒钟前曾想用心记住的东西

  不得不一遍又一遍来回翻看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让他们无法正常工作和学习

  于是他们会恐惧往后的生活会因此无法继续下去

  再于是他们会认为躲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是多么安全的一件事,

  并对所有一切利器产生新一轮的向往和迷恋

  突然,这一切又好像同时消失不见,

  他们觉得自己好了

  医学上对这样的人群有一个统一的称谓

  而我则更喜欢李兰妮对这种状态的总结:

  旷野无人

  这是一种站在旷野中心点,四下无人

  却又百般缠绕的折磨

  他们对世间许多道理都懂得比任何人透彻

  这也是他们最悲哀之处:

  明知道一朝被蛇咬的后果,却阻挡不了自己被毒液侵蚀的力量

  他们是一群自相矛盾的人

  也是一群被许多人会称作“脑残”的人

  他们不愿意楚楚可怜地向示人亮明自己的身份

  因为这就好似一个乞丐在祈求人们的可怜和同情

  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只想留住残存的自尊

  又或许他们仅仅害怕听到那一句不咸不淡的:

  “别那么矫情,想开点”

  是啊,在所有人眼中,

  他们只是一群任性、不懂事

  闲得没事无病呻吟一番的脑残

  他们或许会花很长一段时间来接受自己

  承认自己是怎样一个人

  然后让自己在世人面前更加游刃有余

  既然不愿成为别人眼中的脑残

  那就用尽一切来粉饰自己的光鲜

  因为如此,每到痛苦难熬之时,

  他们流露出来的哀伤更加显得如此可笑

  人们有时偏偏就是这样一种自以为是的动物

  “究竟有什么可忧郁的?”

  “别不知足了,想想你已经够幸福的了”

  恩,是的,你们说的都对

  祝你们永远幸福!

  不,祝你们永远“健康”⋯⋯

  如果有一瞬间

  他们觉得自己不再有兴趣做脑残,

  世界这么大,生活如此美好,

  还有这么多想做的事没有开头,

  突然间豁然开朗,觉得自己真的好了,

  他们会用尽全力抓住这一瞬间

  不用再倚仗什么印记和牵绊,

  尽全力让这一刻的感受

  在以后的日子里越来越清晰,

  让这一刻的自己开出最美的烟火,

  照亮前方的路,

  直到周而复始,

  直到又一次陷入这片无人的旷野⋯⋯

  《旷野无人》读后感(二):人人有病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应该没有一条明确的线索,就像书里拼凑起来的篇章,杂,乱,想到哪儿说哪儿;抑郁症患者的记忆,应该是各种坏事件,坏天气,坏人物的组合,就像书里的母亲,小玉子的妈,虐待动物勒索钱财之流。

  作者相信其抑郁症的根结在于童年阴影,而癌症只是催化剂,所以她不害怕癌症,只害怕孤独。作者猛烈的扒开自己的疮疤,给每个人看,也是为了证明,不管生活,肉体,精神有多惨,该活还是要活,该原谅的总归要原谅,这世界不是你一个人的。

  几年前有个朋友,比我小2,3岁,小姑娘长的挺好看,名牌大学毕业,常找我出来吃饭玩乐。但跟她聊天并不愉快,她的第一句话总是问我:最近还好吗?我就说:还行吧。然后她就开始了:那个我最近...我觉得....办公室有个人.....看了那个电影没有....我男朋友......期间我试图插入自己的生活,她一概听而不闻,即使我对她的事情发表看法,她仍旧按照自己的思路高谈阔论。我坐在边上,喝着已经差不多见底的饮料,眼神慢慢游离。而就在这时,她会停下来,拨一拨我,说:哎,你最近怎么样?

  她会把两个人的聊天变成一个人的演讲,我感到自己是她的垃圾桶。后来她实习结束,回到成都老家,渐渐的我不再有她的消息。

  几个月之前,她的QQ动了,互相问好之后,她告诉我前半年她在治疗抑郁症。我死活都不明白这样一个什么都说的人会抑郁。她说那段时间看到什么都不对劲,一个劲的说胡话,然后是幻听,幻觉,饭桌上父母实在受不了她喋喋不休,把她送院治疗。服药,电击,谈话。。。什么都做了,目前还在恢复阶段。

  她就这样轻描淡写地披露这段让我大跌眼镜的经历,唯一在意的是因为药物治疗而导致的发胖。

  她并没有说起病因,只说自己想太多。我慢慢回想前几年的那几次见面,她确实说了很多话,但没有几句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都是废话。有一次在酒吧,我很生气的打断了她,然后我们俩都沉默不语,但也只维持了半分钟。我带她出去见我的朋友,出席各种聚会和party,她作为一个新人,会不断的找机会说话,结识新朋友。原本我以为她开朗有自信,她其实只是不能闲着。

  她不断的说话,看上去是想别人进入她的世界,实际上她只想霸占自己的世界,只有一直在那里,才最安全。

  而我认为,她所表现的是一种强迫症。这种强迫症会最终把自己逼到死角,出不来,也不愿意出来。这本书里也讲到强迫症,基本上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强迫症,带来的不安,焦虑,痛苦也是诱发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李兰妮认为她家三代女人都抑郁,她的家族带有抑郁基因。她可以毫不犹豫的把病因推到父母身上,以受害者自居。而她的母亲,曾经也是一名受害者,外婆则是苦了一辈子。如果照这个逻辑,一代一代的上溯,再横向扩张,难道不是人人受害么,这个社会,难道不是人人都有病么?

  李兰妮得救了,不仅仅是因为她投靠了主,更是因为她承认自己有病。我们周围不知道还深藏着多少在挣扎的人啊,他们中的一部分没有勇气自救,最后只能选择自我了结。

  网上有种心理测评,一些认知题,通过回答题目给出你的心理状况,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测一次。有段时间我测出的结果超标了:严重焦虑,强迫症,怀疑症,被害妄想,孤独。。。。。。物理表现是失眠,多梦,恐惧,差不多该送院治疗了。当时我在读一本书,叫《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讲的是一群精神病人的故事。我读的入了迷,结果是一旦进入了他们的世界,自己就错乱了,我的整个情绪都被感染了,可明知道是编撰出来的,还是像失心疯似的选择相信。

  大概人在情感脆弱的时候情绪的抵抗力也跟着变弱,而碰巧那段时间生活,工作诸多不顺,给情绪病毒可趁之机。这个应该叫做“关联”

  我想说的是,没有平白无故的疯子。

  《旷野无人》读后感(三):“梳理自己”绝对是一场耗心力的持久战

  1.

  晚上去和麦麦、俊玮吃年夜饭,问起最近在看什么书,我说我在读一个患抑郁症的人写的患病日记。我说自己连着熬了三个通宵,终于提前结束了这本书。是的,我告诉自己说,我要快点读完它,我不想再拖了,我就要在这三天里结束最后的一百多页,我要和这本书告别。

  为什么,俊玮问我。

  因为这书让我情绪波动特别大。不过我后来才想明白:也不仅仅是因这一本书而引发我崩溃,而是在于——我先是看完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紧接着就来看这本《旷野无人》。没有其他不同主题的书的缓冲,直接读起这本《旷野无人》,让我精神上的建筑的地基摇晃得异常猛烈。看着作者在发掘自己内心的黑暗时,我亦想起自己内心同样的黑暗。好消息是,我发现在很多事上、很多情绪上,原来我不是一个人;而坏消息是,梳理自己的过程很痛苦,像是把那些自知的、不自知的黑暗又经历了一遍。我觉得这栋精神上的建筑在经历地震一般,填充物装饰物(比如知识储备)倒是毫无损伤,唯有承重墙、地基钢筋这类的东西,像是有一只手在抽走它们,在检验它们是否牢靠。

  抽血的问题。

  我几乎已经忘记我对自己也做过这类事了。夜里四点我看到这部分,看到她买了针管给自己抽血放血,我几乎从床上炸了起来。我呆在那里,眼眶说是湿的却又流不出泪来:原来不是只有我这样变态啊,可是……可是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对自己这样做,我心里是明白的。我就是单纯的讨厌自己,我要折磨自己,惩罚自己,像是伤害一个有罪的陌生人,毫不心痛。那你呢,李兰妮?你又不是因为厌恶自己,你为什么要这样?

  我想起那个自残为主题的豆瓣小组。我很久、很久没去那里了。我曾想在那里求助,发现于事无补后就退出了。炸起来的那个晚上我又去了小组一趟,我想去看看现在那里的孩子们是怎么样的。然而,叫我心痛的是……我发现隔了这么久,可能这个组的会员早就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是大家做的却仍然是相同的事。我随手点开了一两个帖子,里面的照片看得人难过。

  夜里五点,在德国的朋友都已睡了,而东八区的朋友在上班在忙。我呆坐在床上,觉得愤怒,心痛,还有恨。可是恨谁,我不知道。也许是恨这些孩子的父母,因为他们让这个孩子觉得孤立无援,他们也从未教会自己的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正确方式。拿我自己来说,我其实怕极了针头;皮肉割开时,我也不是不痛。所以我就是怕什么就逼自己去做什么。以此重新取得对自己的控制力、以此发泄对自己的失望和怒气,以此平息自己做错了事后的愧疚……一切都有原因,但当我不断地想起十年前、五年前的那个小小的自己,我从没像在那一刻、那么企盼有时光机器,带我回到拿着刀片和针头的夜里,轻轻地对自己说:停手。我那时才十三岁、十五岁、十七岁、十八岁、二十岁啊……还是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刁难一个孩子……我对那时的自己很愧疚。

  于是我在那里留下自己的微信,我想,即便能帮助到一个人、能帮助一个人那么住手一次,也是好的。

  2.

  这些都是我这两天跟麦麦说的:

  我说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在朋友圈晒我和我爸的聊天记录,显示我爸有多么通情达理和爱我时,大家都跟着夸赞我爸好,而不会说我是一个如此善于发现他人优点的人,也不会觉得我是一个很感恩的人;但当我发一条指责我妈对我的错误的“教育”模式(姑且称之为教育吧)——导致了我性格上有很大缺陷的朋友圈时,大家不会跟着指责我妈,也不在意那些错误到底是对是错、到底有多错,反而焦点自动落在我是一个不懂感恩的人、一个抱着沉重过去自己不肯释怀的人。

  这很滑稽吧?说到一件事的是非对错,大家心里都亮堂。但牵扯到父母和“孝顺”上面的问题,这个秤砣就要倒过来。更可笑的事情是,这些年我反复回想自己的童年,思考我妈和我之间的关系、我妈对我的对待模式、我妈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性格、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等这些问题,郁积在心里的感触没有说出来,导致我看上去总是不高兴的模样。他们说,你有什么不开心要说出来啊,说出来就会好点。当我说出来,他们可能就对我很失望,或者是说,你要释怀啊,你要体谅啊,别再想这些事了。

  什么样的人容易有抑郁症,或者说,什么样的人容易抑郁?我发现,如果一个人在“理论上的所学”和“生活中所遇”上刚好相悖的话,这个人就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不过抑郁是中后期的结果了,最开始的情绪是迷惘。比如我中学的时候发现自己喜欢同性,——这明显和自己平时的认知不符啊,这个时候就很迷惘,又因为社会上的压力无法找人求助,就容易有抑郁。比如大家都说天底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没有坏心的父母,可是我妈就把小学时候的我丢在饭馆里自己走了啊。我就变得迷惑。再比如说,从小就被洗了几十年的脑,爱党爱国。突然有一天发现这个国家在抓一些人权律师,在软禁和殴打一个盲人律师,在把一些怀胎六个月或者八个月的妇女强行人流而不许媒体曝光,在饿死了几千万人后没有任何道歉,没有反省,在微博上对国家的谩骂会被删除,对具体的领导人的谩骂会被判劳改。我也迷惑了,这样的国,值得爱吗,应该爱吗?但看到身边的人爱得那样美滋滋的,大大、大大,欢快地叫着……这也是认知和所见上的双重相悖:我被教育要爱国,但我无法爱这样的国;这样的国不应该被爱,但是大家都爱。

  李兰妮在这本书里也整理了很多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比如她妈妈明显识字,但害怕再受出身成分问题的苦,装了好几年文盲。识字的人装文盲,怕是比不识字的人装识字要痛苦很多。她又害怕两个不知事的孩子把大人的这些秘密说出去,对自己的孩子也是时刻提防着和谩骂着。在生活上的无助和压抑,转变成为对自己孩子的绝对的控制欲。打孩子,可能初时是为了教训和吓唬,但她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连李兰妮才十岁出头的弟弟都总结出来规律了,跟李兰妮说,妈妈打你的时候你只要哭就好了,你只要哭了,或者喊痛,她就开心了,就会住手。

  “兰兰的血统里承传着小知识分子的懦弱。她想革命,却又没有能力彻底革命。她精神上有个死穴不能碰:其实她是怕革命的。理智上,她是革命的。她爱说:我十六岁参军参加革命。实质上,她的本我是‘良民小知’。她诚心改造,一辈子都在改造。她的人生,就像一个失败的变性手术。年复年,月复月,器官要填剜,五官要削垫,精神要切割,心理要缝补。改着改着,人迷失了,两头不靠。这样的人,是一个破碎、残缺的生物。理智与情感极度排斥,灵魂和肉体永远争斗,自我和本我相互仇怨。注定了一辈子精神受难,无宁无康。”

  兰兰就是李兰妮在书里对她妈妈的称呼。

  每个人都迟早会遇到这种认知和所见上的相悖。小时候父母教你诚实是美好品德,长大了又叫你机灵点别得罪人。教给你公正,却帮你给老师送礼。我发现能够顺利接收这些悖论的人,都活得开心,基本也很少抑郁。抑郁的人,往往都是爱较真的人,都是性格比较“拧”的人。说不上谁好谁坏。我看李兰妮抑郁症发作的时候,我也很痛。可是想到我自己,我自己——我已经是这样的人了,我也变不成那样多元道德和多重价值观的人。所以,就难受着吧。

  3.

  抛却情感的部分,单纯来论这本书的质量和作者的写作水平,我觉得是有局限性的。就写作水平而言,有些部分特别“冰心”:有些像我们小学时写的那种八股文:预设好自己要歌颂某种美德,然后笔笔都往这个中心思想上靠,生怕不够煽情。这部分文字的生硬,就像一场强制高潮,跟作者描述自己抑郁症发作时的文字相比,很容易感受到其中的差别。

  再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地方可以再深挖一点,但是作者没有。比如小兰的神经质,作者说了,那是时代的问题。经历了这么多场运动,一整代人、甚至两代人,都应会有时代创伤。作者在书里梳理了自己母亲的过往,尤其是后来的、作者已经可以记事后的经历。作者也认为,除却家族上的遗传部分,另外造成小兰神经质、或说情绪严重不稳的原因是生活环境。那种生活环境如何,作者也描述了,但生活环境为什么会这样,造成母亲的痛苦与自己的痛苦,作者就在这里停住了脚步。虽然我想这个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我是说作者母亲的生活环境为何是这样,似乎已经不消说了,也考虑这本书并不是一本社会或者历史类的作品,但我认为它仍少了些深究,以及深究会带来的批判。而我从文字中感受到的,并不是作者略去了批判,而是根本没有批判的意识在内。这点在后来一篇作者写自己去军营里参观的文字中就证实了。

  “一路走来,我每天都在感动,每天都感觉到,我在疗伤,疗精神之伤、心灵之伤。我每天都在为人民的子弟兵而自豪。正因为拥有这样一支听党指挥、现代化的军队,中国菜能和平稳定地向前发展,掌握国际上的话语权。”

  4.

  第一部分写完后无法继续,隔了一两个礼拜才写后面的部分,所以读起来可能风格上差了很多。我想补充的一点描述是,这本书给我造成的那种“精神上的地基的晃动”有多大。就如第一部分里写,我跟麦麦她们吃饭时聊到这本书。那次吃饭时我已经从大夫那里开了一种(可能是)缓解神经焦虑、或者恢复神经敏感度的非处方药,因为我自己乱吃了太多助眠的药,以至于对德国大部分能自己买到的助眠药都有了耐药性(勿模仿)。大夫开给我的这个药,一天要吃四次呢。本来不报什么希望的,结果效果却出奇得好。那段时间情绪就很稳定了,虽然睡得还是很晚,但是睡眠质量上升了,且睡眠时间也拉长了一些(从四个小时能睡到六小时多了)。总之,不论是出于睡眠改善而带来的精神上的放松,还是药物本身让精神放松了,那段时间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很快乐。然而就是在这样快乐的时段里,我看这本书,看到深夜,看到抽血那段,仍然很崩溃。

  我还要补一段日志。这段日志记录了第一段里我提到的去那个自残小组里的事。这样,这篇读后感就结束了。我说了要跟这本书告别的。谢谢作者李兰妮,谢谢你让我觉得我不是孤零零一个人。虽然我也说有些地方我觉得有局限性,但这本书给我的慰藉其实很大。

  ---------------------------日志节选------------------------------------------------------------

  2014-10-03 09:48:40

  2.

  应该是那三天里我们走了很多路,所以晚上我睡的不错。

  一有睡眠,脑子也清楚了许多。

  再加上和草莓在一起,即便三天里我都处在过敏中,但还是很开心。三天后彼此告别,她南下去罗马,我往西去德累斯顿。

  在布拉格的汽车站等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两个月里的自己。在日记里写:

  “‘生活里重要的是生活,而非生活的结果。’

  “好好当一个‘人’,别再想着当一只鸟。静静得处在时间的流动里,在夜里、地球上亮起的数以亿计的小点里,做好一个小点。好的生活,坏的生活,都是好的;开心的自己,自残的自己,都是自己。都接受。别再打架。别舍弃另一个自己。别挣扎。

  “‘我想当一只鸟啊。’

  “可是当人也很好。”

  3.

  就这么想了以后,心平静了不少。在德累斯顿的两天,以及回来后的几天里,想了很多琐碎的问题。安安静静的又过了几天,突然又有些迷惘。之前,大概是七月份前后,豆瓣上有个人在小组里求助,说自己老是想着把左眼抠出来,这样的念头止不住,而且左眼珠已经因为好多次胡搞,貌似有些“松动”。我回复说,你可以试着先跟自己订一个短暂的“契约”,比如说,只在这一个月里,喜欢自己;只在这一个月里,脑子里不去播那些念头。这一个月成功的话,如果你觉得可以,就再保持一个月,然后慢慢的、慢慢的,好起来。

  那个人问我,那你呢,你好起来了吗。

  这完全是我自己摸出来的办法。很久很久以前我就加了这个小组,因为我找不到具体的人求助。就像人们认为自残是出于青春期的幼稚和对某件事的激烈情绪一样;就像人们认为自杀是出于对某件事的难过、一时没挺过来一样;就像人们认为抑郁是出于悲伤、所以总是劝说“想开点”一样。渐渐的,你想求助,却难以启齿了。而现在,其实我对这些事都有其他的理解。

  当然,这种和自己订契约的办法最终失败了。治标不治本,并最终引来了更大的反噬。但我不想把这个失败的结果写在豆瓣里。说不定那个人能至少好上一两个月呢。

  ”在这个月里,只在这一个月里,不讨厌自己“。日记里就是这样和自己定契约的,有好几次。因为要考试,我需要先和自己妥协一会儿。想想真可悲啊。我如何顶着这样一个我讨厌的躯壳和灵魂活过这些年。

  《旷野无人》读后感(四):非身处旷野需往之

  会发现这本书,其实是一个契机,说来也巧合,备考研究生的时候无意中在微博上看到了一期锵锵三人行,恰好请的就是李兰妮和另一个人,荧幕上的女子消瘦却还算精神,也许说话中气不足,但却俨然是个健康人的模样。在主持人介绍下惊叹于此女“病例”的丰富,也好奇于其意志的何其强大,再加上彼时变态心理学正看到抑郁症相关,便入手了这本书。

  其实新版的书的封面我很喜欢,书名倘若没有副标的“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的话,看起来倒也有种悠然空谷的超脱,可是加上这个副标,一切便也不一样了。

  可以想象得到作者在撰稿时的“垂死挣扎”和自我矛盾,正常人尚且无法坦然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阴暗面,更何况是这样一个正饱受抑郁症煎熬的,来自自己,家庭,工作三重重压下的作者。

  每一篇都由认知日记,随笔,链接和补白四个部分组成,从发病时在认知日记里的苦苦挣扎到随笔中的自我剖析,再到链接里与作者精神世界想通的作品的一览无遗,直到补白里各种各样事实的佐证,我很佩服这个叫李兰妮的女人。

  她用一种近乎直白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抑郁症患者发病时,治疗时的精神世界,这是种对她来说近乎残忍的“凌迟”。且不说一个作者会不愿意一遍一遍去校对自己笔下诞生的一切,要一个病人,本着怎样的勇气才能将那些年的自己抽丝剥茧般搬到大众的面前,我很佩服,也深感谢意。

  也许在现今,不是深陷抑郁症痛苦或者对此抱有兴趣的人不会发现和注意到这本书,但其实,这本书却真的不适合那些已身临“旷野”的人,因为彼时”旷野“已成,一片黑暗只会吞噬另一片黑暗,而拯救,请允许我怀疑它的功效性。起码之于我,假使正挣扎于自身的泥潭中不可自拔之时,要冷眼旁观另一个深陷泥潭中的人如何自救的过程再来思考自救,这个过程里,我恐怕就已经被淹死了。

  相反,我们这些还算正常的人,甚至已经到了泥潭边上,或者自觉正在走近泥潭的人,实在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兴许你会跟我一样,获益匪浅。

  私以为,这也便是这个名叫李兰妮的女人倾尽力气,想要告诉我们的罢。

  《旷野无人》读后感(五):我眼中的曠野無人

  很久之前看到一本書了,

  翻到了很久之前寫的讀書筆記。

  姑且作為複習。

  而前不久哥哥的忌日,

  又讓我愈加感受到,

  當下此問題的現實性。

  我斷想沒有幾個人會有這樣的體驗。

  四周一片黑暗,沒有光線,沒有盡頭。能聽到的只有自己的心跳。

  腳下踩的是草又或是什麽別的扎著腳的東西。萬籟俱靜,了無生氣。

  如同曠野無人。

  一本書,《曠野無人》。李蘭妮著。

  想說的,是一種名叫抑鬱症的東西。

  所有的人都覺得這種病和自己一輩子都沾不上邊。

  我自己也一直這麼覺得。其實不然。

  原來它近在咫尺。

  全球抑鬱症的發病率為10.4%。

  抑鬱症患者一半以上有自殺的想法。

  其中有15%的人以自殺結束生命。

  當我看到一下這個列表時,我倒吸了一口氣。

  若你符合下列五項或五項以上,會被診斷為抑鬱症。

  在持續的兩周以內,

  1.情緒抑鬱

  2.喪失興趣和快樂

  3.胃口紊亂

  4.睡眠和活動發生變化

  5.疲倦

  6.不應有的負疚感

  7.集中精力有困難

  8.有自殺的念頭和計畫

  毫不避諱的說,文章一開頭的情景是我自己親身體驗的。

  自己作為一個學習心理學的學生,

  有此經歷,或許對於自己的學習也有深刻的意義。

  有心理問題不是什麽丟臉的事。把它寫出來是爲了自省。

  也是爲了和我年紀相仿的你們。我們這一代背負的太多。

  其實不想說的很沉重,但我越發覺得這不是僅發生在個體身上的問題。

  因為在我的周圍,就已經聽說到很多。

  所以,才想把這些寫下來。

  我不知道會有人會看這些,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把它當回事。

  又或者會有更多人在嘲諷這些字。

  不過,我知道我需要把它們下寫下來,爲了更好的生活。

  抑鬱症患者往往企圖把自己盡可能長地躲藏在“一切正常”的表象背後。

  而內心卻有著極為強烈的求死慾望。

  在自殺行動以前,不會表現出任何與平常不同的行為舉止。

  前一分鐘還在與你說笑,后一分鐘就把結束生命付諸于行動。

  他們心裡早已無數次周密計畫著自殺,赴死的決定冷靜地像個阻擊手,一觸即發。

  在他們死後,人們往往只有一句話:真是一點也看不出來。

  這便是抑鬱症的可怕之處。

  所以,如果有人一直同你說有自殺的念頭。

  請暫且放心,短時間內TA不會放棄生命。

  記得有幾周我整個人處於抽離狀態。

  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或者說似乎沒有活在這個世界。

  忘記了要考試,忘記要有世博志願者的面試,

  忘記要去吃飯,忘記會有很多人擔心瘋狂打我電話。

  然而現在想來,又是覺得記憶極為模糊,對于自己又極為可笑的。

  過了很多的日子,理智分析自己,也真是頗具典型性。

  慶倖畢竟也只是短時抑鬱。幾個月後恢復正常,依舊嬉笑怒駡。

  抑鬱并不是生性脆弱或者無法釋懷。

  不過是封閉了自己,求以解脫。

  很多患者,對著陽臺,唯一的念頭是:我想飛。

  縱身一躍,再難回頭。

  此時,最關鍵的是個人的意志水平。

  鑒定者自贖,薄弱者自棄。

  就是這麼簡單,沒有世俗想得那麼複雜曲折。

  摘自《積極思考就是力量》的一段話。

  不管你信不信,這就是那個處方:他的病人需要從每個工作日中拿出兩個小時去散步,然後在唉一周中拿出半天時間花費在公墓里。

  病人很吃驚,追問道:“幹嘛要花半天時間呆在公墓里?”

  “因為,”醫生回答:“我希望你四處走走,看看那些長眠在那裡的人們的墓碑。我希望你默想一下這個事實,他們中間許多人在那兒是因為他們跟您想法一樣,認為整個世界時被他們扛在肩上。默想一下這個事實,當你長眠于地時,世界照樣遠轉不誤。就像現在,你這樣重要,其他人也將能做你現在所做的事,我建議記坐在其中的一塊碑石上,重複這句話: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

  病人明白了這些話的意思。放慢了步伐,學會了去放下,他對自己的重要性有了恰當的定義。

  ——[美]諾曼 文森特 皮爾

  在中國所謂的精英式教育下,我們習慣了加快步伐,只爭朝夕。

  有沒有想過在無形中,已經失去的僅僅是時間嗎?

  《旷野无人》读后感(六):拥抱失衡与失控

  这个世界不如想象中的美好,也没有想象中的残酷与黑暗。美好与黑暗并存,何不把眼光、精力、有限的生命放在那些带给我们愉悦、能产生回报的事情上。其他的,何必时时必在掌控。失衡失控又如何?

  一.一个最不可能抑郁的人抑郁了

  李兰妮, 一个报社的女记者也是一个作家,她写小说、散文,剧本;她写的剧本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斩获各种奖项;她的老公是一位大学老师,夫妻感情融洽,两人选择性不要小孩;她也没有养育老人的家庭负担;对于这样一位事业有成、家庭和谐、个性开朗的女性而言,怎么会被抑郁症纠缠上,甚至会在重度抑郁的时候,多次想要自杀呢。

  从作者认知日记中的自我剖析来看,患抑郁症患者的几个特征:

  (1)相信或者企图让自己全知全能。这表现在,哪怕他们已经获取一定让外界羡慕的财富和地位,他们仍然害怕被高速发展的社会抛弃,总是希望吸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以有能力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更深层次的来说,害怕失控。

  (2)对自己全知全能渴求的背后,暗示着他们对他人对外界的不信任以及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这表现在,作者在记录自己初次去看精神病科的医生时,对自己选择的坚信不疑,以及对医生对她病症判断的质疑与抗拒。她既不相信医生;也不相信自己可能出问题了。

  (3)由于对这个世界不信任,没有安全感,害怕无序与失控;因此她总是处在紧张的状态下,会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压力的堆积过多,又导致她丧失最基本面对现实、面对问题的能力。她会害怕接电话、害怕与人接触交流、害怕与他人发生联系。在恐惧中,又失去了放松的能力。

  归根到底,抑郁症患者面临的是所有人类面对不确定性、与不安全感衍生出来的两大弱点:贪婪与恐惧。渴望多任务工作、渴望吸收更多的知识、信息,应付不断变化的世界;恐惧失衡、恐惧失控。认识到这一点,其实抑郁症并没有那么恐怖,抑郁症患者面临的问题和所有人类面临的都是一样的问题。只是一部分还没来得学会调整和应对,而陷入了“自困的黑暗”。

  所以,要冲破“自困的黑暗”,最终还是要靠:信、望、爱。要相信、要希望、要充满爱。要知道,1)学会减压和信任。你不必什么都会,你只要去做你能做的就好,其余的,你要相信其他人能够给你提供不会伤害你的专业化服务,何况,你一个人也给不了全世界你能给的;合作才是生存之道;2)不要因为现实困难,就拒绝面对现实。你最终想要得到的东西,还是只能依靠现实给你,如果现实实在太难了,从最最基本最最简单的做起,学会面对。

  二.总是梦到考试

  李兰妮的书中,有很多次都描绘了自己做梦梦到考试的情境;面对考试,压力倍增,考试取消,压力解除。虽然现在已经在读研究生,马上踏入职场,已经无需考试两年了,但长期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形成的考试思维还是没有解除。

  就比如现在的我,马上就要参加一家企业的面试了,实际上,我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像等待一场考试,怕失败。但另一方面,我又明白一个正常的积极的心态,应该是把考试看做一个机会,拿到offer自然最好;拿不到offer,通过面试实战学习到一些面试技巧,也挺好。如果一味焦虑,却不做任何准备,则只会加深焦虑和不自信而已。面对一个考验,自己所需要做的是,把它看做一个机遇,做好最充分的准备,抱最低的期待,等待事情结果的发生。

  三.钻牛角尖

  看李兰妮的认知日记分析,她每天记录自己高兴与不高兴的事,期望通过梳理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正面积极的思考,以获取更多正面的情绪。但可以发现,李兰妮也有一个过度分析的毛病,对很多事情一定要弄透原委;看得越深,理解得越深,会让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但它的一个副作用是可能过度消耗人的精力;何况对于一些不开心的事,即使知道与我们无关,可是真的弄清楚了,真的能完全情绪不被牵涉其中吗?

  所以,古人说得,“难得糊涂”其实真的是大智慧。只要与自己利益不是特别相关的事情,干吗在乎这么多,人的精力那么有限,干吗要浪费在那些难得弄懂、懂了也不开心的事上面。

  这个世界不如想象中的美好,但也没有想象中的残酷与黑暗。美好与黑暗并存,何不把眼光、精力、有限的生命放在那些带给我们愉悦、能产生回报,让我们开心的事情上呢。其他的,何必时时必在掌控。失衡失控又如何?

  人生很短,每天很长。你我一辈子,不可避免地被困于各种各样的自作和他作的蚕茧,别害怕,慢慢来,生命自会找到它的出口。最后,祝你我都能享受生命的丰盈与美好。

  《旷野无人》读后感(七):旷野无人,带我离开这死荫的幽谷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搜寻一些关于心理自助的书籍,机缘巧合之下搜到这本作者自述。我就此打开这本充满这述说者的伤痕之书,那些内心的创伤就这样血淋淋地展现自己面前。

  在看到她回忆着那些噩梦的时候,那种梦中反映的焦虑感让我难受地喘不过气来,我很想就这样放下书不想继续前行,她的噩梦对于我来说竟是如此真实,就好像以一个第三方的角度窥探了自己的梦,我惊觉这么多年来困扰我的矛盾也存在于别人的世界里。而我又不想放弃,所以我想继续了解下去,我想证明我仅仅是一个心有负累的人,可是越读下去我越怀疑自己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抑郁。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抗拒着社交生活,无论我外在上表现的很努力很和善,但我的内心是抗拒的是冷漠的。我一直就处于外在的融洽和内心的孤寂之间相互纠缠。有一段时间,我就这么发呆着,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就躺在床上,我就看着尘埃在阳光下浮动的样子。我时常分不清现实和梦境的区别,昨日我明明把剃须刀放在架子上,今日醒来却看见它放在了床头柜上;我的记忆很快就会模糊了,若不是有相片为证,我会觉得人生不过黄粱一梦。自从我初中开始,我会重复做一个梦:午夜时分,我站在高楼的落地窗前,我看着窗外的霓虹灯闪闪烁烁,房间里没有灯光没有声音,我贴近玻璃想听见外界的声音,下一秒我就随着玻璃就坠落,地面越来越近,我摔成一堆肉糜,我的灵魂漂浮在空中看着倒在血泊中的自己,随后突现地狱被业火燃烧,最后陷入一片黑暗,醒来。

  作者的成长经历与我不同,作者伴随着人生的痛苦亦步亦趋,而我只是小心翼翼去造就自身的痛苦。亲人不曾责罚我,朋友不曾欺骗我,曾经喜欢过的人不曾伤害我,然而我依然很惊惧,我的潜意识一直告诉自己我这充满谎言的人生不该获得这些幸福。我强烈的自卑感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却忽视别人的存在,如此矛盾。作者在第31篇中提到:“人们常说我’性格随和’,其实‘随和’背后是多年的性格扭曲、异化。从小学开始,我就被迫把自己想说的埋在舌底,把想行的塞在脑后。……我被迫年复一年地学习识时务、明世事,可我总也学不好,我不是好学生。骨子里我就不是一个听话的学生。”自己何曾不是这样,随和性格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心怀怨恨的自己,为什么自己当初一次次的忍耐却从未得到别人的体谅,自己内心明明不想退让,自己一直期望别人可以让自己自由地做出选择,我将自己的意愿交托到别人的手中,妄图借着别人的口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很固执的人,我想相信的是我愿意相信的事,我心底深处困压着另一个自己,他只有在深夜的梦里才有空隙爬出来透透气。这个黄同学鄙视那个黄同学。

  quot;与正常人相比,郁症患者更容易产生的是对消极经历的回忆而不是对积极经历的回忆,这反过来又使他的抑郁心情被保持着。 "每天我都会依靠撕开自己成长的创口来获得努力的力量,至今我所做出的努力都不曾为了别人为了自己,更多的是想要逃避过去,怨恨自己的生命。我内心何曾不想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此撕下伪善的面具,但自己的感受却如堕深海,窒息得无法呼吸。我相信这个社会仍有人性的美好,却无法将自己的软肋交托在别人的手中。我的内心可怕极了,当年同学选择在一个高楼顶层纵身跃下的时候,大家都在哭泣,而只有我却装作很难过的样子,其实内心却是羡慕的,活着确实比死亡更累啊。

  我的性格塑造和人物命运往往归咎于自己的原生家庭,正如李兰妮在书中一再提到自己的没有归宿的童年生活和充满怨怼的母亲,我无法否认我对自己的成长环境是充满敌意的,等我到了可以选择离开的年纪我便义无反顾了。可怜他们从不知晓我的想法,想来仍自诩为成功的长辈吧,我不曾怨恨过他们中的任何人,我只是无奈自己的人生,不得不要面对他们的歇斯底里和冷暴力。这样的人生直接让我背弃了基督教的信仰,不像李兰妮能够从信仰中获得力量,我从未感受到神的恩典,只感受到神亲自为我造就了一座蛾摩拉之城。

  我一直在思考我何时开始心怀忧郁,是高中毕业后的那个夏季向喜欢的人表白感情却得不到回应的时候吗?还是糟糕的家庭环境年复一年不断折磨自己的心理的累积爆发吗?还是自己恐惧自己的秘密被揭开不得不选择终结一生的宿命吗?也许不是,又一切都是。

  那一年我抛弃了基督教信仰的时候,那一年我的同学选择了自杀轻生的时候,那一年我看着周围人陷入歇斯底里、互相伤害的时候,我想我也许我会一直站在旷野之上,无人带我离开死荫的幽谷。

  《旷野无人》读后感(八):给一篇豆瓣写得评论

  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及早的发觉自己的抑郁症,当时我正上高中,是高三毕业班。

  当我看到你的“抑郁症者对着阳台想要结束自己生命”这一段时,我想到了自己当时的感受。

  确切的说,当时的我想过很多,想过要离家出走想过要自杀,离家出走是想要逃避当前的压力,自杀是因为活着更痛苦。我曾经冒着雨站在高速路口的入口想了很久,也曾经为结束自己的生命做过很多次“精心”的策划。可是,我最终却放弃了这两个念头。我觉得,这是因为在我做出那两个行为之前有两个更加让我无法忽视的感觉蹂躏着我的心脏。

  第一,如果我不辞而别,所有人一定会把责任归咎于那个“诱发”我抑郁的女孩儿身上,我于心不忍,因为我觉得这不是她的错,而且,我也会心疼这个让我放在心上的女孩儿。

  第二,每当我在脑海里设想我已经死了,就会有一个非常清楚的画面浮现脑海,就是——我的灵堂。我看见我的父母瘫死在我的照片前,有时泣不成声,有时神情恍惚,于是,我再次于心不忍。

  我想,当初的我最终没有选择这两条不归路的原因是源自自己的良知。对父母的,对他人的,以及对真相对正义对公平的。同时,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当时的我虽然病的不清,但还算是有感觉,有感情,并没有发展到抑郁的极限——没有了感情,感觉也只剩下悲伤。我想,如果不是及时治疗的话,我迟早也会发展到那个地步,迟早也会踏上那条不归路。

  现在的我,处于慢慢恢复阶段,我把它称为“后抑郁时代”。如今的我已经不再悲伤,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到生活中充满乐趣,自己有目标有希望,做着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但是,相比从前,我真的变得好多了。

  其实今天,在写下这段文字的过程中,我突然对抑郁又有了一个新的感受,我觉得,抑郁是一个炼狱般奇妙的经历,即便此间充满了无数麻木的痛苦(病友会共鸣)。我不敢说,经历一次抑郁你会变得更好,会从中得到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抑郁,本身就是一次奇妙的旅程。

  最后,给所有的抑郁者(包括我自己在内)几个提醒:首先,抑郁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它就是一场心灵的慢性感冒,在国外这都是非常常见的病症,所以,接受它。其次,如果你进入了抑郁症的治疗阶段,我给你的建议仅有一条,就是听话,按时吃药,我相信你会很快就会有奇妙的感觉。最后,我要告诉和我一样处于“后抑郁时代”的朋友们,请我们保持耐心,对自己保持耐心,不要因为一次在与病魔斗争中获取的胜利而一下子把期望值拔高。抑郁是个慢性病,过犹不及,欲速不达。给自己些时间,顺其自然。

  《旷野无人》读后感(九):旷野无人:莫大的安慰

  癌症和抑郁症哪个更痛苦?

  让我说,我只想到了马克思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法。记得大学时一个教授说的话,如果,物质决定意识,那刑讯逼供的时候,身体一定会把秘密说出去。因为,身体是物质的,身体受不了这种痛苦,物质决定意识,意志到最后一定会屈服。

  假想一下,你在害怕,不知道害怕什么,你在恐慌,睡觉都不安稳,一闭上眼睛,就看到了牛鬼蛇神。每时每刻牛鬼蛇神都在你眼前晃。你想把它们驱逐出脑海,但却毫无作用。你以为你有办法,把头蒙上,把眼睛遮上,把耳朵堵住,但牛鬼蛇神还在那里。牛鬼蛇神出现一次,是恐怖片,出现两次,是双重惊吓,出现三次,你甚至已经淡定了,但一直出现,就是完完全全的噩梦。

  甚至,比噩梦都不如,噩梦会因特定条件诱发,有缓和的时候,有清醒的时候,但,它,却一直在,你完全没有办法驱逐出去。最最恐怖的是,你以为自己只是心情不好,郁结没法发出,周围的人都在劝你,没什么大不了的,撑撑就过去了。你自己也认为是自己意志不够坚定,却怎么坚持都没有结果,你很伤心,很无奈。你想跟别人诉说,一开始大家都认可,安慰两句,你一直说,一直说,因为它一直在困扰你,结果一不小心就成了祥林嫂。尤其那些自认为成功的人士,他们饱经沧桑,失败过,重新站起来过,喝过闷酒,也被背叛过,他们固执的认定,坚持一定能胜利,若还不能成功,那便是自己不够努力。

  其实,你真的一直很努力,很努力,却根本没办法控制自己。窗外有阳光在召唤,跳下去吧,跳下去就不必再受苦。

  看了很多书,到头来记住的却只有三毛,旷野无人,还有虹影。她们是安慰,用别人痛苦的经历来安慰自己悲喜的人生。

  其实,我只是想说,世间有很多事情你自己做不到。就像没有向父亲求救的小男孩一样,有些事情你一个人的力量是完成不了的。

  想想看,用药可以明显缓轻或者治愈的疾病,却因为心理执念耽误了好多年,如果早发现,早干预,鲜活的生命依然会蹦蹦跳跳,这是不是一个绝大的讽刺。

  《旷野无人》读后感(十):对书自照

  我也有一个较为强势的妈妈,当然跟李兰妮的妈妈没法比,我依旧是我妈妈的心肝宝贝,并且在青春期之后,更为强势的我打败了妈妈,我爸说一物降一物。

  我觉得我可能有抑郁症的此种怀疑,追溯到五六年前。对照着李兰妮记述的症状,我觉得我08年是有抑郁症的,此后只能算异常严重的情绪化。其中提到:"抑郁症的检测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时间因素,也就是说病人至少在两周里,而且在白天大部分时间内情绪抑郁,或者丧失对生活的兴趣。 第二个方面是一份身心症状的检查表。只有当你符合下列五项或五项以上时,你才会被诊断为抑郁症。这些症状如下: ·情绪抑郁 ·丧失兴趣和快乐 ·胃口紊乱 ·睡眠和活动发生变化 ·疲倦 ·不应有的负疚感 ·集中精力有困难 ·有自杀的念头或计划。“

  李兰妮对于童年生活的描述是残酷没有爱意的。我觉得我童年肯定无疑是得到很多很多的爱的,从照片、从记忆、从别人的口述都是。但不知道为什么,在回忆童年的时候,总是先回忆起父母的严厉、学业的无趣压抑。我的家教很严格,我妈也一直以此为荣。我妈说小时候(三四岁)邻居听见我哭,跟我妈说,还好知道你们家yezzi是亲生的,不然光看你们待她严格,真以为是抱养的。

  我从来不像别人会怀念童年、中学、大学,我一直认为我毕业之后到现在都比以前要快乐。因为更加独立自由。

  李兰妮会常常做考试的梦,我也会,只是频率不及她,数学是我的恶梦。大学不用学数学简直有种从此恣意妄为、天上人间的快感。

  非常欣赏李兰妮的坚强和勇气。但她的坚韧旁人大概学不会,因为她是打童年带的,刻在成长的骨骼里了。

  这两年看的一些精神科、心理学书目,让我对这个世界少了一点神秘。微博上有著名心理学家讲不要自己乱学心理学,门派林立,很容易照着自己喜欢的学派一路催眠自己。

  如果将来生病要死,就把这本书每天翻翻,想来要坦然不少。

  那条路,李兰妮已经走过、写下,虽没点一盏明灯,至少也留下了影影绰绰的脚印,给人宽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