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致青年朋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致青年朋友》读后感10篇

2018-01-21 20: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致青年朋友》读后感10篇

  《致青年朋友》是一本由钱理群著作,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5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致青年朋友》读后感(一):彼时年少,此时正当年

  钱理群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我的世界里,是我在慨叹对鲁迅的文章怎么也理解不到一个的新的高度,那时十几岁,以为年龄阅历是我最大的理由。一位老师跟我说,你怎么不读钱理群呀。

  在北大校园里一直无缘听到钱理群老师的课,进北大的那年正好钱老师退休了,所以只能在钱老的书里,还有学生们对他的评价找寻求教诲。前些日子读过的一篇文章中,钱理群老师写的是“当今之中国青年时代精神----震灾中的思考”,使得一直为没能以志愿者身份前往四川而耿耿于怀的我沉静了下来。

  三十岁来的年龄,已经不接受有人在耳边暴风骤雨似的批判或者指点,反倒是那种和风细雨似的娓娓劝说来得更深刻一些。不管是听听钱理群的讲座,还是读钱理群的文章,不管是如临暴风骤雨,还是如沐细雨和风,结果还是一个,被吸引、被打动。

  掩卷时,总是摇头感叹一声,“你此时不狂更待何时”?

  可不是么,彼时年少,此时正当年,你此时不狂更待何时?

  这一个狂字,哪里是简简单单的字面意思,更多的是责任,更多的是担当。是钱理群老师曾经送给青年们的“独立自由,批判,创造”、“仁爱,宽容,责任”。钱老说,“人,特别年轻人,总是在瞬间成长的。你们这一代就在汶川救灾这一瞬间成长了。你们成长了,我们就放心了。但我们还要一起努力!”

  作为青年人,我们何其幸运。我们没有经历那么多的苦难,却仍然能在现实灾难中成长,在智者义无反顾的引领中坚强地前行。每一篇写给青年的文章,都充满前辈们给予我们的极大的希望,那些每天在迷失彷徨生活人们,面对这种毫无保留的信任,还犹豫什么呢,你不珍惜,行么?

  实在惭愧,我在我匮乏的心里翻腾了许久也未能找到真正能表达我内心激动说法。我只能让自己再次安静下来,再次翻阅这些文章,这是写给我的,写给我们的,写给我们青年人的,写给我们正值当年的中国的!

  《致青年朋友》读后感(二):毕业后到中年是人生的秋天;到了老年就是人生的冬天。

  周作人曾有过一个很有意思观点人的生命就像自然四季小学中学是人生的春天大学是人生的夏天,即盛夏季节;毕业后到中年是人生的秋天;到了老年就是人生的冬天。

  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比喻,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年轻认真思考的问题。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转瞬即逝。在这短暂的时光中,大学时期,或者更广义上来说,青年时期,便是定位自我,绽放光彩的绝佳季节。如何才能好好度过这盛夏的光年,如何才能让这一时期的自己闪耀生命的始末?我一直都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直到看完钱理群先生的《致青年朋友》。

  这是钱先生近几年来与年轻人交谈的结晶,他用切身的生命体验与年轻人分享了他对生命、人生和社会深入思考及感悟,帮助年轻人分析如何读书、如何度过人生的盛夏,引领大家在现实生活的道路上开启了生命的精神空间

  那么,作为青年人的大学生主要该干什么呢?钱先生在书中提到,进入大学就要三样东西知识友谊爱情。这是人生最美好的三样东西,也是只有在大学期间才能够自由追求单纯干净的东西。这是人生中最自由的、最没有负担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你大可不必假装老练地思考人情世故,你只需按照自己的本性,读自己想读的书,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用钱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你此时不狂更待何时”。

  当然,这时期的自由并非是没有目标的自由,否则便是虚度了这盛夏时光,愧对自己的生命了。钱先生在《致青年朋友》中也建议年轻人,一个人的生命、生活必须有目标感。只有大目标、大理想不行的,要善于把自己的大理想、大目标、大抱负转化为具体的、小的、可以操作的、可以实现的目标。他把读一本书、写一篇文章、编一本书、策划一次旅游或者到一地的演讲这样一件一件小事情作为具体的目标,每一次都带着一种期待、一种想像,怀着一种激情冲动,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陶醉其中,用婴儿眼光重新发现,把这看作是生命新的开端、新的创造,并从中获得诗一般的感觉。这也便是他常说的“脚踏大地,仰望星空”,也就是“想大问题,做小事情”。

  在这盛夏的光年,我们要做沉潜的生命、创造的生命、酣畅的生命和自由的生命。那些乌七八糟事物与我何干,那些错综复杂关系与我何用。我们正年轻,我们要做自由的精灵。《致青年朋友》,便是致我们的,便是与我们一起做有思想灵魂

  《致青年朋友》读后感(三):读后感

  在正值人生生命力最旺盛、最蓬勃的青年时期,也正是处于奋发有为的一段美好的光阴,我们青年一代需要用理想来照亮未来。然而,提出自己的理想本身就会受到巨大压力,而当生活遇到挫折时,在整个功利主义价值观世俗化的社会大背景下,自己就会彷徨。我们往往因为经不起各种磨难,自己心中的“上帝”就有可能慢慢死去,自己也不再有真诚和单纯,自己的心就很可能被油腻和灰尘蒙蔽。

  而就在此时,我更需要秉持着今天比昨天好,明天还比今天进步的态度,每天实实在在地去努力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不断地思考和诘问自己:“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追求什么?”

  要把心思用在自己怎么看待自己上,在意的是自己对不对得住自己,自我生命能不能创造与更新,从而获得真价值和真意义

  要全神贯注于一件事,工作努力不懈,在日复一日的精进过程锻炼自己的灵魂,同时锻造出深度人格

  一般的青年学子,在大学中求得一知半解,就专想留在大城市,不愿回到穷乡僻壤地方;专想在政府机关中获得一官半职,却不愿意去社会上、公司中工作。久而久之,城市成了鬼混的产所,一片灯红酒绿农村变成毫无生气的荒村,留下的是老弱病残。

  而在当今急剧转型的社会中,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已经无法再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的这么一个关键时期,社会需要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带来的高附加值以及通过升级换代人民大众沉重工厂劳动中释放出来以提供内需。因此,社会对人才有着自己的要求。概括的说,就是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要着眼于自己的长远发展,不为周围环境所动,埋头读书,思考人生、中国以及世界的根本问题。就这样沉潜十年。

  在混沌状态日益加深的社会中,人类的生活就像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摸索前进,尽管如此,对于未来,我还是满怀着梦想与希望。

  饱尝各种痛苦,伤悲和烦恼尽一切努力去摆脱之余,也感受到生的喜悦乐趣。在人生百态一幕幕展开的过程中,要把永远不能再回头的这一生好好地度过。

  《致青年朋友》读后感(四):恨不相逢未嫁时――山水读钱理群《致青年朋友》

  恨不相逢未嫁时――山水读钱理群《致青年朋友》

  在34岁生日的前后,读到钱理群的《致青年朋友》,不知是算幸还是不幸?幸的是虽未亲到现场聆听演讲却从书中领略到这位人文学者的谦和厚重与人生智慧,而不幸的是这些主要面对80后大学生的演讲还会感化和触动如我这等已被十几年职场磨去棱角和性灵的俗人吗?读后不禁长叹:恨不相逢未嫁时,当初璞玉未雕的我为何没遇到这样的名师好书呢,以致蹉跎如此?

  比山水间多活了一倍岁月的钱理群用16篇演讲和50封书信与青年朋友进行心灵对话,饱含切身的体验和透彻的思考,尽显肺腑之言赤子之心,“让带着体温的思想温暖照亮前行的道路”,是本有裨于当代大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拓展精神空间的大书。

  《漫说大学之大》值得每一个新入校门的大学生精读而后笃行,抓住这人生最宝贵的时光,以“沉潜十年”的韧性抵挡诱惑,以婴儿的眼睛发现读书之乐,打好光明的底子,活出生命的诗意尊严,开创出一个大的生命境界

  《寻找失去的“大学精神”》则是给当今浮躁的大学的一剂苦口良药,国内众多失去了批判功能、创造功能的高校已经陷入精神危机,校园民主的苍白和公共知识分子的匮乏,使内地高校几乎都不能承受“民族新思想、新文化、新学术的发源地”之重,即使是北大这个“中国人精神的梦乡”!

  除了对大学生的温暖话语和对大学校的逆耳诤言,钱先生关于《民国那些人》的演讲以及对恩师王瑶先生的深情回忆又会把我们带到那个“并不遥远又相距甚远”的年代,那些敢于承担的鲜活而自由的民国人物,那种能被老先生的大烟斗“熏”着的幸福时光。关于鲁迅的3篇演讲则深入浅出的道来钱老的研究成果,足以让我们对教科书之外的鲁迅有比较深入的体悟。而从“书信五十通”中既可看到钱老的负责、认真、通达、睿智,也能感到当今时代精神苦闷迷茫孤独的年轻人是如此之多!

  这是本新书,不仅收录了钱老师写于2008年6月4日的《后记》,还有他对于汶川大地震的深入思考。受钱老关于公众知识分子说法的启发,我也闪过一个疑问:在举国进入汶川时间的大地震中,公共知识分子在哪里?我们看到了主旋律官员、军人、医生记者们,看到了闪光灯下的企业家、演艺明星和志愿者们,而公共知识分子在哪里?除了余秋雨那令人蒙羞的“含泪”文章,能够代表公众知识分子的声音形象为何如此模糊

  掩卷一思,34岁的山水间已经不好意思往“青年朋友”里扎堆,性格趣味的可塑性也不大了,靠一本书改变人生观和命运的概率更属渺茫,但我还是感谢终于读到了这本书,好饭不怕晚,既然不能“减去10岁”,我还可以“沉潜十年”!愿与70后的大龄青年们共勉。

  《致青年朋友》读后感(五):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一)从此不做“北大梦”

  在现实社会中,永远不存在一片“纯粹的净土”。在本书中一位多才多艺的重庆女孩给钱理群来信中写道“我有一个梦,圣洁的关于诺贝尔奖的梦,只有北大能帮助我,真的”,“我多么需要同时得到最好的中文教授和理,工科教授的帮助,我多么需要摆脱专业的束缚,在大学里拼尽一切力气学习更多,更广,更深的知识,我多么需要在最活跃的科学空气中尽情地呼吸。而这,只有北大。”“真羡慕你---能够呆在北大,一个离教条很远,离梦想很近地圣洁地地方,多么幸福。”

  钱教授用一个北大学子暴毙却因为学校当局需要“压倒一切的稳定”而把这个生命漠视的例子来感叹自己的无奈,同时也直面北大的“堕落”。在回信的最后,钱教授这样写道“我仍然欢迎你来,不是为了寻梦··”

  我们终究要看到北大并不是一块与世隔绝土地,它存在于社会中,就免不了受到黑暗的侵袭,只是,还是有一些独立精神的人们在做着抗争,才使它保持相对的权威

  我似乎也为自己没有选择复读而选择了一所三流二本院校的行为找到了一种心理安慰。比起大学,更重要的是一种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的建立。

  (二)所谓的“精英”

  以前在博客中曾对自己发出一个“警戒”:“永远不以貌取人。”而看了《致青年朋友》后,我想说,“永远不单以学历取人。”在书中,钱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学生坐在第一排很有礼貌微笑地听他讲课,并及时地作出点头等反应,下课后还能滔滔不绝地说出要点,这让钱老很高兴,也很快注意到这个学生。下课后,这位学生便迫不及待地跑到钱老地面前说“钱老师,今天的课讲得真好啊!”诸如这样的一次两次三次,钱老对这位学生的好感与日俱增,当这位学生第四次来时说“钱老师,我要到美国去留学,请你给我写推荐书。”当时钱老便欣然同意,但自从推荐书写完以后,这个学生便不见了,再也不出现了。于是钱老在书中写道,他明白了这位学生以前的那些点头微笑等全是投资,是鲁迅说的“精神资本家”,这是一个绝对的利己主义者,但他高智商水平,这便是北大培养出来的部分尖子生。

  这也反应了当今大学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虚无主义。而现实社会的很多精英们也凭借着他们的“资本”来索取利益最大化,他们“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他们丧失了对人的尊重,丧失了维系人与人关系的温情,丧失了公众对他们的期待与敬佩。

  当芮成钢在耶鲁求学时,他的在国内的一些“精英”朋友时不时地炫耀自己的丰硕的资产,毫不遮掩地显示自己对金钱名利地不懈追求。他们如同在利用自己的才华在玩一场毫无意义的追逐的游戏,而背后却是他们虚荣无知面孔。当然,这也是他们的权力,但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我们对“精英”的定义呢?

  (三)理想的三个阶段

  钱老借用别林斯基的话在书中阐释了人的一生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沉湎于天性中的纯净的世界”的做梦的时代。以后,人开始接触现实,感到理想与现实距离的矛盾,冲突与痛苦。在这一阶段,一些人被现实所吞没,而另一些人坚持着挣扎。第三阶段则是那些挣扎的人有所坚持有所调整,又有扩展与深入,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信念与理想。

  钱老绝对不是一个极端与激进的人,这点无论是从他对于人的评价,还是对于现实黑暗的看法都可以感受得到,他告诫青年不要自甘“同流合污”,同时也教会我们不要过于“愤世嫉俗”,比起绝对清高得知识分子,钱老让我们坦诚地看待自我地社会化,关键是要把握好自己,掌握好“度”,我们需要仰望天空,但也需要脚踏大地。

  《致青年朋友》读后感(六):当今的中国,到底需要怎样的一种民主?

  最开始,并没有想看这本书的意思,只是它被偶然的放在了买来的一大堆书的最上面,所以捡起来,聊作消遣。

  这本书实际上是钱理群一本演讲集和书信集,副标题体现出来了这点。在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如何如何的好,因为几篇演讲的中心思想类似,而且颇有一些站在一定高度向下面的听众谆谆教导的意思。按照我的想法,实际上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所共知的,比如多读书,多学习等等,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坚持是异常痛苦而又充满了放弃诱惑的。所以阅读伊始我并没有特别的对于这本书感觉有多么的出色。

  但是在看到后来,书中提出的一个问题却让我一下子陷入了沉思。曾几何时,我也比较喜欢和一些人在网络上或者现实生活当中讨论(或称辩论)关于中国的现实问题,有许多人提出,类似于美国的这种民主才是中国未来的出路。也许在这些人的心中,一旦成功了实行美国式的民主,那么中国就可以是一个自由、民主乃至于充满光明的国家。对于此,我的回答总是在中国实行类似的民主暂时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中国现实的国情、中国人的文化底蕴乃至于中国人的传统行为似乎都不是一个可以支撑其美国式民主的土壤。但是我自己似乎也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这似乎并不是一个特别有力的反驳。

  那么,书中所提出的,在当前中国实行美国式民主,很容易就会变成现实当中的事实获益者利用手中的权势、金钱乃至于恐吓来在民主当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因为如果我们仅仅将民主理解为每个人拥有平等投票权的话,那么这种我们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结局恐怕会变成必然。

  如果站在这个逻辑上,那中国应该实行的民主应当是怎么样的?也许有人仍然要争辩说,美国式民主并不是不可行,只是我们需要时间来积累这种民主所需要的土壤。我愿意赞成这个说法,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大道理是大多数人都理解的,但如何来积累这种土壤,试问又有谁能提出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理念。尤其可怕的是,怀有这种积极向上先进思想的大多数是年轻人,但是一旦不再年轻,赤裸裸无牵挂的年轻人摇身变为既得利益者,那么可能他们做的事情要比前辈更加不堪。这种现象,实在是见过了太多太多。或者,这也就是钱理群在书中所描述的那种以一己之私衡量天下的那种人。

  基于此,我对于中国实行美国式民主不抱任何期望,而且,对于中国到底需要实行怎么样的民主,心中也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我希望有人可以从根本上否定我,改变我心中的看法。

  《致青年朋友》读后感(七):钱理群:《致青年朋友》(全)

  钱理群老师的这本《致青年朋友:钱理群演讲、书信集》是我们“教育与青年”主题系列阅读的第一本书籍。之所以选择钱老师的这本书,主要是有以下三方面考虑。

  首先,钱老师作为国内著名人文学者,其著作和文章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在青年朋友中都有很大的影响。钱老师主要从事现代文学史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并凭借其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精深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得到海内外的重视与尊重。

  其次,本书所关注与投射的对象大体围绕着大学精神、自由阅读、志愿实践与时代青年等主题,内容和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漫说大学之大》、《寻找失去的“大学精神”》、《我们为何读书?如何读书?》、《我们需要农村,农村需要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到农村去”运动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当今之中国青年和时代精神——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思考》以及《如何看待“80后”这一代?》等。他敏锐的思想、澎湃的激情以及对理想的坚守,也因此影响并感染着无数的青年朋友。

  以及,就本书的体裁和形式而言,其所收录的文字,都是近年来钱老师和大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与交流的产物和记录。而最令其感到欣慰的是,这样的对话与交流,“都没有感到有什么障碍,都达到了我所期待的生命的互动”。特别地,本书下篇的五十通书信,更是钱老师热情而真诚地与青年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并关心与思考中国青年面临的各种问题的生动写照。

  在此,我们将分别从大学教育、自由阅读、志愿实践和时代青年这四个方面,与大家一起回顾和重温钱老师的思想著作,并在基础上进一步阐发我自己的理解和反思。

  (一)大学教育

  “如何度过大学四年?”钱老师在《漫说大学之大》开篇即提出了每位当代青年都要真诚面对并认真回答的重要问题。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追求的?”这个著名的“苏格拉底问题”,不仅是道德哲学由之开始的最佳起点(Bernard Williams),也是在政治哲学的两大研究主题——美好生活与良性秩序——的基础和归宿。而大学四年无疑是特定阶段下每位当代青年人生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钱老师以为,十六岁到二十六岁是人生的黄金岁月,而大学四年是最独立、最自由因而也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在这四年或是稍微更长一点的时光里,你可以享受公民的权利,但又不到尽公民义务的时候;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追求知识、友谊和爱情。与此同时,钱老师又就失去的“大学精神”大声疾呼并苦苦寻找,就连对其读书工作数十载的北京大学,钱老师也觉得她“已经变得十分的遥远、越来越陌生了”,因而只能将其“推到远处,成为一个永恒的记忆”。

  接着,钱老师首先指出,大学之为大学,就是它有保守性和革命性的两大功能。简而言之,一个是坚守,坚守民族精神,坚守思想文化传统;一个是批判创造,创造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新的学术。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创办世界一流大学,自然也就是要有两个标准:一是应该成为民族的精神堡垒,二则应该是民族新思想、新文化、新学术的发源地。而要做到“坚守”和“批判创造”,大学就必须关怀现实,同时和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包括和时尚、和世风流俗保持距离,还必须和现状保持距离。

  要保持这两个距离,就应该有一些相应的精神。钱老师指出,大学特别需要沉静、清洁和定力这三种精神;然而,在现实中,中国的大学却弥漫着两种可怕的思潮——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并由此导致了知识的实用化和精神的无操守,以至于削弱甚至丧失了大学的批判功能和创造功能。

  与此相对,钱老师痛惜,今天的整个教育是围绕着应试和就业来展开的,而所谓大学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精神素质问题,而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至少应该具备三大能力:一个是终身学习的能力,一个是研究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而解决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要有自我的承担,而非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所培养出的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二)自由阅读

  我们为何读书?面对这一问题,钱老师首先指出,他所认为的学生生活的最大特点,就是其生活的现实空间是相对狭窄的,而其精神生活的空间确实无限广阔的。在这个意义上,通过读书可以和古今中外的未曾谋面的朋友进行心灵的对话与精神的交流。

  于此,钱老师提倡和强调我们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要自由、自主地广泛读书,这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获得谋生的手段,更是为了自身的精神成长,为了解决自己的人生观问题,而建立自己的终生信仰打基础——一言以蔽之,一为立人,二为真理。

  “如何读书?读什么书?”就此问题,钱老师摆出了周氏兄弟那两个出人意料却意味深长的比喻,一言以蔽之——有趣,好玩。钱老师指出,所谓如何读书,读什么书,实际上是如何设计自我的知识结构的问题。他引述了周作人“我们的知识要围绕一个中心,就是认识人自己”的洞见,包括要了解作为个体的人,要认识人类,要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关于科学,关于艺术。在此基础上,就大学期间的学习而言,钱老师建议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去做:第一,必须学好语言、哲学和数学;第二,必须打好自己专业基础知识的底子;第三,要博览群书。

  同时,钱老师还告诫我们,读书、学习是要有献身精神的,沉潜十年,是他对我们最诚恳的希望。“沉”就是沉静下来,“潜”就是潜入进去,潜到最深处,潜入生命的最深处、历史的最深处、学术的最深处。要沉潜,而且要十年,就是说要从长远的发展着眼,不要被一时一地的东西诱惑。此外,钱老师回到了他的老师林庚先生的讲法,“要像婴儿一样,睁大好奇的眼睛来看世界,发现世界新的美”,就好像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描绘的那种“黎明的感觉”,而也正是这样的赤子之心,才能够拥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和真性情。

  (三)志愿实践

  志愿实践是除大学教育和自由阅读之外钱老师关注青年的另一个重要面向,也贯串其对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而自成一体。在《我们需要农村,农村需要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到农村去”运动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一文中,钱老师首先回顾了一个世纪五代人连续不断的“下乡运动”,五四先驱者的第一代,三十年代共产党人与乡村建设派的第二代,延安青年知识分子的第三代,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的第四代,“文革”中知识青年的第五代以及我们作为第六代人的“青年志愿者。”在回到“为什么要到农村去”这一值得深思的问题时,钱老师把我们带回了鲁迅的思考,即“个”与“己”的概念。

  鲁迅认为,中国传统中强调的是“类”的概念,却恰恰忽略了“作为‘个’(个体)的人”。鲁迅讲的“个”有两个意思:一是真实的、具体的人,而不是普遍的、观念的人;一个是个别的、个体的人,而不是群体的人。之所以强调“每一个”具体生命“个体”的意义和价值,是因为人的思想行为必须“以己为中枢,亦以己为终极”。

  由此,鲁迅指出,他所说的“个”、“己”,并非“利己主义的己”,他批评那种把“所感觉的范围颇为狭窄,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的狭隘的个人观;他所强调的“己”,是一个博大的概念,是与世间万物、与他人相通的大生命——“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种包含着博爱精神和悲悯情怀“心事浩茫连广宇”与巴金老人所追求的“我愿意每张嘴都有面包,每个家都有住宅,每个小孩都受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的理想、信念乃至信仰都如出一辙。而这,也正是鲁迅直到晚年还在召唤着的“永远站在底层平民这一边,是永远的批判者”的具有献身精神和革命情怀的“真的知识阶级”。

  与此同时,鲁迅等五四先驱提出的“自他两利”的伦理观,反过来也是“自(我)”与“他(我们)”之间的统一,“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统一,并以“有益本身”的“个人本位”为底线。因此,强调“我们(群体)”的发展,必须以“我”(每一个具体的个体生命)的自由和发展为基础、出发点和指归,社会(我们)发展的成果必须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享用,必须落实为每一个“我”的发展。

  接着,钱老师还特别强调,对于新一代的志愿者到农村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成为一个“固守者”,即坚守在中国的本土,坚守在自己的家乡,而精神贫困、丧失组织且完全没有了自信力的广袤农村与广大农民也需要我们新一代的志愿者。他还特别提醒,我们不是包打天下的英雄,要有千百万劳苦大众的自觉参与;要保持低调的、理性的理想主义,即鲁迅先生所提倡的“韧性精神”;要在“苦痛的沉默”中“沉潜十年”,享受孤独者理想主义者的宿命,并着手于乡村教育、信息建设和组织农民,发动农村能人、地方文化精英和当地学生,努力成为有“本国的学术根底”、有“科学的知识技能”、有“创造的精神”、有“吃苦耐劳的志愿与身体”以及有“国家和世界的眼光”的新一代乡村建设人才。

  (四)时代青年

  对于当代中国青年和时代精神的关注与思考,钱老师在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从“生命至上”的概念出发,向我们展现了他所理解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包括对于具体的生命个体的尊重、承认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关注弱智、幼者的生命、关注受灾儿童的长远发展、理解人与人的相互依存、生命视野、境界的扩大、人性和仁爱精神的美好以及将“生命至上”的理念变成一种治国理念等思想资源,并鼓励我们要尊重一切生命,特别是要宽容地对待异己的生命;努力构建以生命至上为核心的仁爱精神,以多元社会、文化并存为核心的宽容精神,以社会参与和承担为核心的责任意识;并在此过程中承担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独立、自由、批判、创造,仁爱、宽容、责任。

  就如何看待“80后”这一代的问题,钱老师首先警惕我们一定不可忽视个体的差异,更要警惕不要以“代”的特征而掩盖了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特殊存在、特殊问题与特殊魅力。然而,更耐人寻味的是,钱老师说,“然而历史照样前进——每一代人都被他对的上代人所不满,最后还是接了上一代的班,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以至有资格来批评下一代人”。最后,钱老师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是:“为下一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担忧,实在是杞人之忧。每代人会有他自己的问题,但既不能看得太重,最终也要靠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一是要相信青年,二是要相信时间”——自己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走自己的路。钱老师反复强调,一是通过自由读书,最广泛地吸收民族和人类文明的精神资源;另一就是适当参加社会实践,主要是到社会的底层,到西部农村去,给那里的弱势群体以力所能及的帮助,相信这一代人一定能够自己解决这一代人自己的问题。

  此外,钱老师还带领我们一起回顾了自民国以降的“那些人”,包括民国的知识分子、鲁迅、巴金和他的老师王瑶、林庚等。概而言之,不管是“那些人”还是“这些人”,归根结底他们的精神就是承担——对社会的承担、对历史的承担、对民族的承担。“铁肩担道义”是可以概括这一代人共同的“不可夺”的“志”的,也是他们对国家、民族、人类,对历史、时代、社会、人民的承担意识的集中体现。就好像邓广铭教授曾提到的季羡林先生在回忆文章中所提到的“后死者”一样,先行者对后死者有“托付”,后死者对先行者有“责任”和“承担”;不仅要研究、传播先行者的思想、功业,还负有“接着往下讲,往下做”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在民族危难的时刻和社会道德失范的时候则更应如此——星斗其文,赤子其心。进而,钱老师还勉励我们要坚持“独立的、自由的、批判的、创造的”革命的精神,做“肯做苦工的人”,甘愿做“泥土”,“要不怕做小事业”;但也要防止青春的激情让我们“想走进一个房间,却走进另一个房间”。

  最后,我想用钱理群老师在回复河南大学《狂人》、星驰学生论坛的学生朋友的一封信中引述鲁迅勉励青年的一段话作为这篇阅读笔记的结尾,送给大家,也送给自己:

  青年又何须寻那些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渊,可以辟为平地的;遇见狂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向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致青年朋友》读后感(八):沉潜十年

  我仔细看了书的第一部分,因为本人不是北大,所以后文只看了大概。就此摘抄一段我最认同的钱先生所说内容以供参考。

  在学习上,必须要潜下来,我一再跟学生说:"要沉潜下来。"我有一个对我的研究生的讲话,这个讲话后来整理成一篇文章,题目就叫《沉潜十年》。"沉"就是沉静下来,"潜"就是潜入进去,潜到最深处,潜入生命的最深处、历史的最深处、学术的最深处。要沉潜,而且要十年,就是说要从长远的发展着眼,不要被一时一地的东西诱惑。我觉得很多大学生,包括北大的学生都面临很多诱惑。北大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诱惑太多,因为有北大的优势,要赚钱非常容易。我想烟台(江西)诱惑少一点,这是你们的优势。还有就是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多北大学生刚入学的时候非常兴奋,充满种种幻想。一年级的时候混混沌沌的,到了二三年级就觉得自己失去目标了,没意思了。看看周围同学不断有人去经商,去赚钱,羡慕得不得了。再看到有人玩得非常痛快,也羡慕得不得了,所以受环境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懒惰。现在大学生的致命弱点就是懒惰--北大有所谓"九三学社"的说法:早上九点起床,下午三点起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一门心思想赚钱,一门心思想这样那样。有的人非常热心地做社会工作,我不反对做社会工作,但有的人目的性极强,过早地把精力分散了,就无法沉下来,缺少长远的眼光,追求一时一地的成功。同学们要记住你现在是人生的准备阶段,还不是参与现实,还不是赚钱的时候。当然你做勤工俭学是必要的,也是应该提倡的,但是你不能在大学期间只忙于赚钱,要不然以后你会后悔的。因为你一生之中只有这四年是独立自由的,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的,赚钱以后有的时间赚,从政以后有的时间搞。这四年你不抓紧时间,不好好读书,受种种诱惑,图一时之利,放弃了长远的追求,底子打不好,以后是要吃大亏的,会悔之莫及。

  我跟我的学生谈得非常坦率,我说,我们讲功利的话,不讲大道理。在我们中国这个社会有三种人混得好。第一种人,家里有背景,他可以不好好读书。但他也有危险,当背景出了问题,就不行了,最后一切还得靠自己。第二种人,就是没有道德原则的人,为达到目的,无论红道、黑道还是黄道,他都干。但对于受过教育的人,毫无道德原则的什么事都干,应该是于心不甘的吧。第三种能站住的人就是有真本领的人,社会需要,公司需要,学校也需要。所以既没好爸爸,又有良心、有自己道德底线的人,只有一条路--就是有真本事。真本事不是靠一时一地的混一混,而是要把自己的基础打扎实。今后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极其激烈的社会,是一个发展极其迅速的社会。在这种发展迅速、变化极快、知识更新极快的社会,你要不断地变动自己的工作,这就靠你们的真本事。大家要从自己一生发展的长远考虑,就是讲功利也要讲长远的功利,不能从短时的功利考虑。我们不必回避功利,人活着自然会有功利的问题。大家应该抓好自己的这四年时间,把自己的底子打好。这样,你才会适应这个迅疾万变的社会。"沉潜十年"就是这个意思。现在不要急着去表现自己,急忙去参与各种事。沉下来,十年后你再听我说话,这才是好汉!因此,你必须有定力,不管周围怎么样,不管同寝室的人怎么样,人各有志,不管别人怎么做生意,不管别人在干什么,你自己心里有数--我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把底子打好。要着眼于自己的长远发展,着眼于自己的、也是国际、民族的长远利益,扎扎实实,不为周围环境所动,埋头读书,思考人生、中国以及世界的根本问题,就这样沉潜十年。从整个国家来说,也需要这样一代人。我把希望寄托在十年后发表自己意见的那一批人身上,我关注他们,或许他们才真正决定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希望在这一批人身上,而不在现在表演得很起劲的一些人,那是昙花一现!沉潜十年,这是我对大家最大、最诚恳的希望。

  《致青年朋友》读后感(九):温暖我心底言语

  哥哥送给我这本书的时候,我知道这里寄托着哥哥的关怀。

  在这之前,我有想过去看各方面的书,拓宽自己的视野,但是很多时候,我都不是看书,很多时光无聊的过去。因为很多人和我说以后要这样才能够找到好工作,才能够立足于这个社会,要考证,要拿奖学金,要当干部来证实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我也随波逐流,成了一个实际主义或者是利己主义、虚无主义,但是这样的生活让我感觉很空虚,我不知道上大学为的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在大学里要这样去充实自己。

  但是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梦,对生活还是有希望的吧!

  知道看了钱教授的《致青年朋友》我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清醒的思考,钱教授带着体温的言语温暖作为青年的我。

  从此,我开始沉潜,开始去看各门各类的书,开始用婴儿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去发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还真是奇妙啊。

  生活也在这样的发现中变得充实有意义的,我的心情舒畅!

  钱理群教授给我希望,给我梦想,给我创造的勇气,希望更多人关注这本书,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也有人说钱教授说话过于直接,我不认为是过于,我敬佩钱教授这样的直言,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这样的精神需要继续发扬!

  《致青年朋友》读后感(十):“走错房间”的巴金和“保尔”

  这几天在看钱理群的《致青年朋友》,提到巴金老人晚年曾经说过一句非常心酸的话:“想走进一个房间,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这话听着耳熟,我翻出了今年第二期《炎黄春秋》,果然找到了新华社原副总编辑穆广仁的文章,说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也留下了遗言:“我们所建成的,与我们为之奋斗的完全两样!”一位是被誉为“中国良心”的老作家,一位是苏联的百分之百的血统无产阶级战士,他俩在回顾一生之时都发出了同样深沉的人生感慨,这是发人深省的。

  巴金先生年轻时便是一个反专制争自由的战士,《激流三部曲》里的觉慧就是他本人的写照,他为人性的解放不屈不挠地“以笔代枪”地奋斗着。可是他“走进房间”后却逐渐发现自己竟然落入了一个新的专制体制的罗网。从反奴役争解放出发,最终自己却成了新的奴隶,而且是“奴在心者”,奴性深入骨髓。写“速朽”的应景文章、创作毫无价值的赶任务“作品”,违心地批判一个个老朋友,没完没了的表态:今天“拥护”明天“打倒”……他的内心会是多么痛苦!

  保尔是我们一代人的楷模,他是个“左得可爱”的年轻人,他对少年情人冬妮娅的粗鲁,让我耿耿在怀;可是他的革命激情还是让我神往。他12岁做工,15岁上战场,16岁受重伤,27岁全身瘫痪,32岁溘然长逝。但他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曾拒绝对白军开枪,被押上法庭;他反对斯大林的肃反运动,因为许多交情深厚的战友都被逮捕遭枪杀。朋友评价他说:“尼古拉的个性太率直了,如果他不在1936年病逝,迟早会有人‘帮助’结束生命的”。他的理想不仅是不受压迫,吃饱肚子,还有更神圣的:民主、自由、人性的尊严、精神的彻底解放。可是革命成功了,他并没有看到这一切。临终之际,又该怎样回顾自己短促的一生呢!

  “走错房间”,这应该是为人最大的悲剧了。上面两位是名人,普通人也会如此。读到一份材料,有一位董建义医生,是旧上海著名的伊丽莎白服装店的“小开”,他不听亲人朋友劝阻,毅然去了大西北支援贫困地区。他以为那里是老革命根据地,气象一新,没想到更加严酷,因“口祸”被打成“份子”,继而劳教。“困难时期”自然难逃一死。他那恩爱的妻子万里迢迢赶来想看一下尸体,可是尸体埋进万人坑,好不容易找到,却被活人割掉了臀部充饥,惨不忍睹!董大夫是“错入地狱”呀!

  再把思路拓展开,想想希特勒的党卫军、冲锋队,想想我们的红卫兵,一张张稚气的脸,一颗颗纯洁的心,向往光明,追求理想,却干出了一桩桩令人发指、遗臭万年的暴行。他们,岂止是“走错房间”,简直是“下了魔窟”,充当了血腥的刽子手!他们又该怎样回顾自己不光彩的一生呢?

  历史的诡异真是一言难尽。是因为政治的神秘,政治的莫测,还是因为政治的肮脏呢?我想起了文革中学到的一个词:“政治骗子”。善良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哪里能识破充满野心的骗子们的阴谋诡计呢?人民,人民,你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你永远是“弱势群体”,被政治家们玩弄于股掌。呜呼!

  “革命”、“人民”、“祖国”都是一些至高无上的字眼,具有无法抵御的鼓动力,会让人热血沸腾,乐于献身。可是有人动不动就以“革命的名义”、“人民的名义”、“祖国的名义”,挑动着什么,号召着什么,把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赋以神圣的色彩,那倒是该值得善良的我们用自己的脑袋,好好想一想了。人不是筹码,不是赌注,不是“宏伟计划”的试验品,你要对你的群众负责到底,这是每个正直的政治家应该首先考虑的。

  在五星大饭店“走错房间”的素材,在好莱坞可以演绎成一出浪漫的轻喜剧。选专业、就职业、找对象……只要是选择,就有“走错房间”的可能,那虽然也很不幸,但还有挽回、弥补的一丝希望;然而,如巴老、“保尔”、董建义就只能一错到底,再没有回头路,再没有第二次生命了。这就是让我最最心痛的地方呀! (11月13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