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回廊亭杀人事件》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回廊亭杀人事件》读后感10篇

2018-01-28 21: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回廊亭杀人事件》读后感10篇

  《回廊亭杀人事件》是一本由[日]东野圭吾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1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回廊亭杀人事件》读后感(一):令我想起《呼嘯山莊》

  以常规标准度量,人生经验欠缺与生活视野狭窄乃是被视为人生/人性勘探记录者的作家致命缺陷,然而艾米莉并未因此畏葸局促。面对存在自然环境人类情感/命运),她以罕见的天才力量和创造激情注入了如此盎然充沛的生气,使得其中和我们日常所见的人类如此不同差距如此巨大男女角色生动可感呼之欲出,就象施加了神秘难解的魔法一样

  另一位晚她三十多年出生的同胞、著名女作家弗·伍尔夫曾精当地指出:"《呼啸山庄》是一部比《简爱》更难懂的书,因为艾米莉是—位比夏洛蒂更伟大诗人。""当夏洛蒂写作时,她以雄辩、光彩热情说‘我爱',‘我恨',‘我受苦'。她的经验,虽然比较强烈,却是和我们自己的经验在同一水平上。"艾米莉却是"被某些比较普遍观念所激励,促使她创作冲动并不是她自己的受苦或她自身遭受的伤害。她看到一个四分五裂混乱无序的世界,并感到她本身有能力在一部书中把它合为一体......这场斗争的目的是通过她的人物之口来诉说某种东西,但不仅仅是‘我爱'、‘我恨',而且是‘我们,整个人类'和‘你们,永恒的力量'......正是对于这种潜伏于人类本性的幻象之下的力量升华到崇高境界的暗示,使这部书在其它小说中显得出类拔萃形象宏伟。"

  天才并非大师巨匠的同义语,真正的绝世天才的创造过程往往是短促的——他/她们不是在猛烈的燃烧里过快地耗尽了自己(早夭/疯癫/一开始即达到最高点),就是在与生俱来生理心理疾患(怀疑/焦虑/忧郁)中将生命缓慢地磨蚀殆尽。

  有游刃有余的天才(主要表现在捉笔写作时),也有运交华盖、终生彷徨犹疑举步维艰的天才(即便在写作时)——《呼啸山庄》的作者似乎介于这两者之间。尽管因家境贫困及长期酗酒吸毒的兄长勃兰威尔暴君式的毁坏,艾米莉的个人生活几乎无幸福可言,但她毕竟在短暂的有生之年完成了这部不朽杰作,这是英国文学幸运,也是后世读者们的幸运。单就作品数量多寡与技术运用的高下衡量,十九与二十这两个相邻的世纪好象无法相提并论,不过假如将今天每时每刻都在大量制造的小说(以流水线生产方式)同一个多世纪前艾米莉时代留下的小说(以手工打造的方式)略加比较,我们便不难发现,伴随前者技术精细、形式花活百出而生的是情感冷漠心胸褊窄与精神的萎顿——这源自科技物质主义背景下现代人类的文明病(具体为文学的职业/商业化),或许这才是杀死文学创作的真正的绝症。

  毛姆曾这样谈到《呼啸山庄》给他留下的印象

  “(这部作品)使我想起埃尔·格里科的那些伟大的绘画中的一幅,在那幅画上是一片乌云下的昏暗的荒寂土地景色,雷声隆隆拖长了的人影东歪西倒,被一种不是属于尘世间情绪弄得恍恍惚惚。他们屏息着,铅色的天空掠过一道闪电,给这一情景加上最后一笔,增添了神秘的恐怖之感。”

  在漫步浏览欧洲自文艺复兴以降出现的一大批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时,人们的确常常油然生出身临大江峻岭的浩瀚深邃之感。然而随着时代变迁、社会演进,尤其是宇宙万物科学的名义下祛魅以后,人类已经退化为一种无所依傍的物理性存在。在当今犬儒主义、物质主义、反道德主义竞相鼓噪的背景上,反映在文艺创作领域内便是大量庸常化、平面化、弱智化、快餐化作品的粗制滥造——一种以市场消费为唯一衡量标准的克隆式书写。概言之,现代职业文人创造力的日趋贫弱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人类精神文化的天空曾经被几代天才人物辉煌的光焰照亮,无奈孕生上述作品的年代正愈来愈远地离我们而去。在现代人类(包括文人)的眼里,所谓古典或经典的文艺作品更象是一批史前期孑遗下来的古生物骨骸,其间呈示的那些宏大开阔惊心动魄的社会生活场景,亢昂激奋、幽微曲折的情感历程,百态千姿、生动可感的人物歌哭,以及纤毫毕现、蔚为大观的风俗写真(尤其是那动人的粗粝笨拙/袒裎执著),虽然庞杂混沌真切丰富,却可敬不可亲、可仰望不可摩抚,它们只不过是前人企图以虚拟时空的建构抵抗遗忘、阻遏时间之流的一种无望的努力而已——这里面自然也包括刚刚述及的艾米莉的《呼啸山庄》。

  对于“复仇”这个主题而言,我也曾和我的一位导师交流过,她似乎更加关注的是复仇的原因母亲大人则是喜欢《基督山伯爵》中所体现的在复仇成功前的隐忍。而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是把报复之后的事件作为阅读的首要要素。

  从这一点上来说,《迴廊亭杀人事件》虽也有女性所特有的报复的决绝,但用词上并未刻意营造人物言行的执迷极端性格的专横僻异,更未表现出人心深处的顽劣阴暗怨毒怪戾。《呼啸山庄》不可思议的是其间各色人物行为情感的相互抵牾、吸引、搏战,无论深广度还是恣肆放纵度,似乎都远远超逾了人类通常可能的极限,予读者以似真非真的虚幻感。

  唯一共通的,只是在两部小说中主人公报复达成之后,都使读者产生一丝莫名的惆怅。若是被报复者本身不以为意,报复也就失去了原本意义

  《回廊亭杀人事件》读后感(二):推理版《丑女无敌》:爱她你就别看她

  东野的小长篇,花了3个小时看完。3.5星,勉强4星。

  这本早期作品(1991年)还是属于比较典型的本格。和他近期社会风格突出的《嫌疑人x》《白夜行》有不小区别;但比较处女作《放学后》,不管从写作技法还是推理过程,还是圆熟了不少。

  本书主题仍然是东野酷爱的人性恶。这一次,他把目光聚焦在丑女身上:丑女无敌?还是丑女没戏?东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近几年随着《Ugly Betty》《丑女大翻身》《立春》等影视作品的风行,很是让丑女们在银屏上风光了一阵——当然也少不了咱们的山寨剧《丑女也疯狂》,和一拍好几季的《丑女无敌》。但是现实中呢?恐怕就不一定了。丑女们还是难以翻身。

  爱上灵魂?那是电影里、小说里才有的事。简·爱的灵魂简直美得乌烟瘴气,所以最终俘获了王子身心……那简直是丑女们最大的偶像。比金鸡们膜拜梁红玉还逼切。

  可惜现实无比残酷。再美的灵魂也要搭配足够美的外形,才能吃得开。这道理简直被社会各种新闻报道、整容广告渲染得人尽皆知。所以李嘉欣绯闻一传二十年,仍然可以笑傲富豪圈,最终还老大嫁作商人妇。无它,人家美!换个林无敌,还没傍近富豪身,保镖一脚就被踢飞八丈远!更气人的是梁洛施,一生就是仨子,分手费都是三、五个亿——三、五个亿啊有木有?!外挂豪宅一栋啊有木有!!多少女研究生、女博士生眠三更起五更,漏夜温功课查资料,发不了文章写不出论文,急得皮粗肉厚、满脸长痘。百忙中抬眼一看,梁洛施已经再世为人,依然身光颈靓、肤光如雪,人家也不过才23岁有木有!!!前途无限好,身价水涨高。还可再嫁鸟,随手把钱捞。。。悲愤吧你们就,亲!

  这个现实,还有谁天真得看不透,不是幼稚蒙童、就是不开化的野蛮人了。

  谁知道,还真有这样的野蛮人:本书主角,人丑心美的桐生枝梨子。凭自己能力爬上CEO秘书一职,而且这个小密不是靠美色得来。本来挺好的,连老富翁都暗示要收她入籍。倒霉的是,她爱上了CEO的私生子里中二郎,一位丰神如玉的美男子。更可怕的是,她居然还一心以为对方真是爱上了她——你说这不是老寿星尝砒霜,活得不耐烦了嘛!身为丑人,就不该有非份之想,好好嫁个同样的丑汉,过过小市民的鸡毛生活,未尝不能得到幸福,偏偏吃撑了去挑战极限,以为人人都上得了星光大道结果怎么着?上去了才发现是精光大道,连感情带性命,输得精光……

  东野爱写极端的人性,这次在丑女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你说你好好一个丑女,还贪图美色你配不配?你说你好好一个帅哥非要爱丑女,你不是变态是什么?所以围绕丑女的一系列人物,都因为她的丑而暴露了自己的恶。把她当工具、当枪使的,最终变成工具、中了枪。没办法,丑女不光丑,还有智慧,懂得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化悲愤为力量,机关算尽、要你偿命。

  可怕啊,生为丑女是一大不幸(丑男就好很多),得罪丑女就是“二”大不幸了。可惜,人性的美丑在这件事上似乎没有胜负,所有参与者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丑陋,几乎没有角色得以幸免。不管是觊觎家产的兄弟姐妹、吃醋上瘾的侄子,还是嫉妒如狂的“老小三”、手段残忍的凶手,就连受害者枝梨子本人,都变身成下一任凶手,实行“人若犯我,我必歼之”,小心求证、大胆杀人,成为新一代恶行大BOSS。这叫读者怎生是好?每看一部东野,对人性就失望一点点,几部下来,几近抓狂~

  最后说说本书的推理部分

  案件的发展采取了交叠进行的方式:一方面是上一凶案的回顾和延伸,一方面是当前事态的发生,逐步揭示出整个故事的全貌。这是我认为东野写作手法不断进步的地方。每次只揭露一个层面的递进叙事,把握不好尺度,就会吸引不住读者、或者落得故弄玄虚的骂名。东野在这本试笔之作里很好地施展了一套太极八卦掌,如游丝一点点介绍完前后两件案子,又如云手把两者收拢在一起,迎来最后的高潮。读者看完后总要前后回想一下,才能理顺整个故事的脉络,并且发现诸多暗藏的伏笔。这一手法在后来的《恶意》(1996年)中进一步得到发挥(参见拙作《恶意:如黑洞吞噬人生》http://book.douban.com/review/4562093/,费劲整理出的全书线索)。

  所以当菊代夫人初见黪泽弘美,案件已经水落石出;再早点,当枝梨子去停尸房告别二郎时,一切因果都如明镜般清晰了。作者绕了一大圈,除了是要找到帮凶,也是要借此机会逐个剥去所有人的画皮。

  但从整体来看,推理的过程不够严谨,不像很多经典本格作品,达到“细致而精巧”。还有不少浪费的线索,这在密室犯罪小说里是不常见的。比如:隔壁传来的响声,让主角误会是住在对面的某人。后面在回忆第一个案件时也提到类似一点,但是都没有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以及对整个案件的作用

  另一个巨大的遗漏是水池边脚印。侦探在水池边找到两个清晰的脚印,而且是没穿鞋的!所以下面顺理成章的就是检验每个涉案人的双脚啦,可是东野自始至终都没提这一茬,完全把它晾到了一边。害凶手和读者白白担心了好久……

  ======================

  185页:“这样,一切的计划就泡澡了。”

  ——这里怎么看也应该译为“泡汤”吧?尽管当时情境是在浴池附近,但是日本不也把浴池叫“汤”吗。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也不能译成“泡澡”啊!真有点匪夷所思

  《回廊亭杀人事件》读后感(三):故事往往是俗套的,剧情的步步紧凑让人回味

  在面对金钱权力面前,一切都是徒劳无过的。

  爱情可以使一个女人变的勇敢而且愚蠢

  但我有一点想不通,按惯例思维,往往翩翩美公子青年是如何对一个姿色平平,甚至长的很难看的女人上床并且拥有爱情的呢。

  后来读到她背叛高显先生告诉假扮“二郎”他的父亲是谁的时候明白了这才是开起了走向悲剧大门起点

  家族财产的纠纷,外人的图谋不轨,终究导致了悲天悯人的惨案发生。为此有四条人命丧生。

  看到结尾后才知道,宏美才是真正的凶手。

  有些意外,后细细回味“本间老太太”对宏美的紧张片段描述,因为“本间”的心理在上半部分一直都是很忐忑、紧张的状态,所以忽略了这个疑点。

  不得不说,东野写的很好。把俗套的东西,用第一人称写出了不同的感觉

  《回廊亭杀人事件》读后感(四):火烧回廊

  从上海回家的那天,去了趟上海最大的书店——上海书城。我相信着在那里,一定有着许许多多我想买却买不到的书。果不其然,那里看到了很多一直只听闻过却从未见到过的书,毫不犹豫地买了几本。

  坐上火车,随手拿出一本就是东野的《回廊亭杀人事件》。封面挺好看的,起码比午夜文库的强多了。估摸了下长度也还好,心想4小时够看完了,就决定翻开它开始了阅读。

  故事围绕着一场发生在回廊亭的火灾,警方根据掌握的材料认为“我”的男朋友是想自殺并且拉“我”殉情。但是“我”知道,”我“的男朋友是被害死的,所以”我“要找出凶手,实施复仇。于是”我“自殺了,从一个三十出头的姑娘重生成了一个老太太和火灾那天在回廊亭的人们又再度返回回廊亭......

  翻开书就可以看到一张回廊亭的地图,给人一种很本格的感觉。然后故事一开始就以”我“的自述展开,虽然与一般推理小说相似,读者和主角都是为了捉出凶手,但是不同的是这次主角捉出凶手是为了复仇而不是正义的制裁。现实与回忆的交织之间,剧情就被推动了下去。然后一起接着一起的案子发生了,这里的剧情确实还是很吸引人的,有很多出乎我意料的地方,但是终归来说,这本书不能算做本格推理小说。

  常规的本格就该在最后才解开案子的真相,然而在这本书里,里面的角色都很不安分的推理着,尤其是”我“为了尽快找出凶手就一直在思索着,而且顺着这个思路得出了正确的答案。但是这也导致了真相与故事一同浮现,读者很难享受到独立思考的乐趣了.而且这本书的结局也完全不能与东野其他神作相比,没有任何让人意外的地方,没有任何让人深思的地方,甚至这个结局完完全全是可以猜测到的。

  而且这本书里登场人物也不多,可是如此少的人物却仍没能勾勒的十分形象也让我失望。这里人物形象基本就用”我“的感受进行描述了,不像其他作品可以通过动作,语言等等细节处勾画的很到位。而且作为主角的”我“在伪装成老奶奶的时候我却丝毫不能从她说的话里感觉出她曾经为了模仿老奶奶而苦练过.....

  也或许是翻译的问题吧.....在一些地方倒是能看到和谐的迹象.......

  总之如果说想看东野作品的人,这本书是可以先放放的,毕竟这本书并不出彩...

  《回廊亭杀人事件》读后感(五):要是能把你勒死,不知道会有多爽快。

  1.

  “我的计划几近完美,只有当时那个小失误,”弘美直盯着我的脸说:“就是没用毒药毒死你,而是用勒的。我做梦都没想到你会被救活。”

  “为什么你不用毒药?”

  “嗯,有很多原因啰。”他歪着那张加奈江大赞“俊美”的脸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常常想要勒你的脖子。”

  “常常?”

  “就是抱着你的时候啊!”他说,“为了一筹我的雄心壮志,我才忍受着抱你,但说真的,我根本快受不了了。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常想,要是能把你勒死,不知道会有多爽快。”

  听了他的话,我的心完全被掏空了。我曾经以为,他也许或多或少都还对我有意思——我现在对自己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感到极端的羞愧可耻。

  二郎已经死了,我心目中的二郎完全消失了。

  ——《回廊亭杀人事件》,东野圭吾。

  曾经以为是一生中唯一一个的爱人,原来是以自己为谋取巨额财产踏板的骗子。

  曾经以为那样纯真的笑脸,那样甜蜜的温存,原来是对于对方来说是难以忍受到想要勒死自己的事情。

  东野圭吾的书里,总是充斥着各种恶意,不断的提醒着我们,这个世界有多么恶,人心有多么诡谲。

  想着也许身边的某一个人热烈的对待你的时候,心里不知道怀着怎样的恶意和忍耐,就禁不住一阵寒。

  很能理解桐生枝梨子这句“我心目中的二郎完全消失了”。

  有时候,爱上的也许不是那个人,而是自己心里塑造起来的一个人偶吧。

  当那个人作恶的时候,他在杀死的不只是她,还有她心里的那个他。

  双重谋杀。

  2.

  最近把东野圭吾的中文版差不多收全了。慢慢看。

  我喜欢这样的恶意之书。

  以前有人说,不要把人都想的那么坏,累的是自己。可当自己试着去相信的时候,却发觉世界果然还是充满恶意的,于是更加坚信人性本恶,比绝望更残忍的事情,就是给了希望再把希望抽掉,再给希望,再抽掉,一次一次的往复吧,这样,杀死的是这个人全部的信念,片甲不留。

  《回廊亭杀人事件》读后感(六):严重剧透 情节整理

  丑女被周围人打击受挫,

  没有爱情,于是努力工作,

  成为老板秘书,受到老板重用。

  老板癌症,时日不多,在病床上交代丑女找自己多年前的私生子,

  希望能够由自己的儿子来继承遗产。

  丑女找到了老板的私生子,

  并且与之相爱,

  就在丑女要安排老板和私生子见面的当天,

  这个私生子竟然死了,

  一场大火烧掉了所有证据。

  为了能够为自己的爱人复仇,

  丑女伪造了自杀,

  变装成为老板的好友,

  计划在遗嘱公布的时候复仇。

  复仇的过程基本就是挨个怀疑推理,

  结论是,原来那个所谓的私生子根本就是假的,为了争夺巨额遗产,冒充私生子假装爱人,并且杀死了真正的私生子。

  而丑女的爱情原来也是假的,幸运的是,最终复仇成功了。

  《回廊亭杀人事件》读后感(七):追求愛情的路上,請不要沉溺于錯誤的人

  在之前看過那麼多东野平淡無奇的作品之後,突然看到這本《迴廊亭殺人事件》之後,感覺記憶中熟悉的東野味道又回來了。雖然在推理的層面,這本書被詬病破綻太多,但我還是蠻喜歡的,因為這篇小說切合了這個時代,感同身受。當看到女主便裝成老太婆準備復仇的時,腦袋裏第一跳出來的畫面就是《名偵探柯南》裏面的著名的恐怖事件《藍色古堡殺人事件》,就是女主為了古堡裏面的寶藏把自己整成老太婆的那一集,毛骨悚然。原本以為這本書也是這樣的套路,但我還是too young,東野的套路如果這麼容易被猜到他就不叫東野圭吾了。

  簡要的說說本書的情節吧,沒看過本書的盆友可以選擇跳過:

  《回廊亭杀人事件》读后感(八):喏,绝望就是这个样子的!

  提示:有剧透!

  这是看过的东野的第二本小说,从学校图书馆里借到的,第一本是《流星之绊》,只是听说过东野然后随手买的,这是一个结局非常温暖的故事,可是这一个,我并没有想到,它是一个非常残忍的故事,在最后的结尾,作者没有留下一丝的余地,仿佛在告诉我们,“喏,绝望就是这个样子的!”。

  女主角桐生枝梨子作为董事长的秘书奉命寻找其以前的一名叫里中二郎的私生子,却无意之中和他成为了男女朋友,二郎长相英俊,枝梨子以为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可谁曾想二郎却是在觊觎董事长的财产,不,应该说二郎根本就没有存在过!这个叫骖泽弘美的年轻人杀死了自己在孤儿院的室友二郎来假冒他的身份来接近枝梨子,目的就是为了董事长的巨额遗产。当枝梨子得知这一切只是一个骗局时,她的世界应该在那时已经全部坍塌了吧,因为相貌丑陋她一直没有谈过一个男朋友,原来以为的二郎又是这样一个骗局,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世界就不曾向我微笑一下呢?在文章的最后,枝梨子看着倒在火中的骖泽弘美,内心发出了对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丝呐喊,“二郎,再见,我的二郎!”大概她对这个世界也心灰意冷了吧。

  我有时在想,有些人为了财富可以不择手段,大概这就是最好的注脚了吧。后来我才知道东野善于写这种残酷的文字,而我之前读到的《流星之绊》可算是少有的温情之作了。我在想,人在世上,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难道就是巨额的财富么?可是这样活着,人生也太寂寞了一点吧,我曾于夜晚站在一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上,眺望着眼前这个繁华的城市,川流不息的车流与纷繁的霓虹像极了人的生命,迅速,忽明忽暗,刺眼,冰冷,不停止,而每一个人物几乎完全看不到了,不禁让人想到温瑞安的感叹,“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回廊亭杀人事件》读后感(九):没有惊喜的故事

  说要谨慎对待东野圭吾的小说,话音未落我就又看完了他的这一篇小说。

  在一个清爽的下午坐在明亮的窗台上读完的,虽然没有惊喜,但也为周末的午后增添了点趣味。越读越感觉像柯南的剧情走向,开篇的地图,复仇的故事,大家族聚集在旅馆里等待遗嘱公布,在遗嘱公布前引出多年前的凶手,人物一个接一个地死去,突然出现出乎意外的独子……(原来这就是本格推理,充满假死,变装,密室等古典推理风格元素,让读者参与一起解谜)嗯,我还是最喜欢紧张刺激的本格推理,社会派如松本清张实在太无趣。

  故事以受害者/复仇者为第一人称,没有侦探出现,故事老套俗气,实在搞不清为什么会这么受追捧,就像解忧杂货店一样。相比之下解忧杂货店还算更有新意一些。

  以后要谨慎对待东野圭吾的小说。

  《回廊亭杀人事件》读后感(十):一个大疑问:化妆术和声音

  化妆术有那么厉害吗?

  一个人仅仅是化了妆竟然能骗过所有人,简直比武侠中的易容术还厉害嘛!

  而且无论如何画,一个人的眼睛和眼神是无法变的呀,好吧,她经常在别人怀疑自己时低下头……仍然觉得是漏洞。

  她去整容了吗?好像从第一次火灾到高显七七这段时间有空去整容吧,因为高显的告别式她去了,还伪装的很成功,那么,假设是整容的话,应该是在她假装自杀和高显去世之间。

  还有个无法解释的问题:声音。

  无论如何伪装,人的声音是无法改变的。就算本间夫人很少见到一原家人,一个年轻女性的声音如何冒充五六十的妇人?我想到了柯南那个蝴蝶结变声器。。。。。。

  无法解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