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河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河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12 20: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河经典读后感10篇

  《大河》是一本由[加]多娜·米尔纳著作,译林出版社·凤凰阿歇特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河》读后感(一):你要埋葬秘密但不要被秘密埋葬

  《大河》这本书讲述了上个世纪60年代,美加边境的一处农场发生故事广阔山林,越橘飘香,宁静小镇,15岁女孩娜塔莉坚信家人永远会在一起,但是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美国嬉皮士反越战和平运动的兴起,大量美国青年拒绝服兵役而逃到加拿大,其中一名叫大河的男子来到这个山谷中的农场,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改变

  生活会在何时给予我们怎样的改变?我们无从得知。但是这个和谐快乐的奶牛场的改变却只在一夜之间。深爱着大河的少女娜塔莉无意间撞破了哥哥博伊尔和大河同性恋的秘密,冲动之下穿越山林跑到镇上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朋友——一个一直喜欢哥哥的镇长之女。秘密被猥琐镇长知晓,以此威胁娜塔莉对其施暴,这时候大河为了寻找离家的娜塔莉失足跌落山林中的矿坑而死亡。在那个年代,在那样民风未开化的边陲小镇,同性恋无疑是一枚炸弹在这个小镇炸开了花。从此以后更多的悲剧伴随着流言蜚语不断向这个家庭袭来。博伊尔的小屋被人纵火,他死里逃生却毁容严重;农场送奶生意一落千丈;娜塔莉在懵懂中度过8个月产下一个被判早夭的婴儿……

  这是一本成长之书,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故事从主人公娜塔莉童年快乐的农场生活开始黑暗动荡青春支离破碎的家庭悲剧为高潮,最后以步入中年,漂泊他乡的娜塔莉获得救赎和勇气,再次归来,大家庭重新组建,获得团圆为结束

  这是一本历史之书,冲绳岛战役,越南战争,反越战和平活动,嬉皮士,鲍勃•迪伦的音乐,肯尼迪总统被刺杀事件,伊拉克战争等内容都有涉及。

  这更是一本生命之书,它几乎包含了小说写作的所有主题:童年、青春、爱情婚姻、家庭、悲剧、背叛、同性恋、道德、秘密、性、犯罪、救赎、历史和战争。

  从书中内容可以看出多娜•米尔纳(Donna Milner)无疑是一位积累深厚优秀作者。她将众多元素糅合在一起又不显得凌乱和造作,同性恋、战争和历史等内容写来仿佛信手拈来但又不肤浅语言充满诗意文笔细腻场景描摹逼真动人带领着读者穿越时光,置身于60年代末的那个美加边陲小镇。故事结构上多重叙述,过去与现在交织,严谨生动,叙事的人物视角也多变不重复。有高超写作技巧的好小说不少,但是有技巧又有真挚情感的好小说却不多见。这正是《大河》难能可贵地方,行文饱含涓涓真情优雅流畅,作者将这个这个悲剧故事写得精彩绝伦感人肺腑,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本书讲的故事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秘密”。在此书中你可以看到书中的主要人物几乎每一个人都有阳光照耀不到的秘密角落,他们背负着属于自己的秘密独自前行,在生活中苦苦挣扎。博伊尔和大河带着同性恋人的秘密在农场里谨慎恋爱;少女娜塔莉独自吞咽着被小镇镇长强暴的秘密漂泊异乡母亲娜蒂带着亲耳听见刚出生的外孙女的啼哭但却被判早夭的秘密度日如年……与其说这些秘密使得他们更深沉,更神秘,更坚强地生活,还不如说这些秘密让他们更痛苦,更孤独,更压抑,并且让彼此的关系更疏离与破碎

  有句话电影台词说:我常常怀疑世界上有没有幸福的家庭,就算有,他们也是相互欺骗才获得这种幸福。说得多么令人绝望,但我们依然坚信存在幸福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没有欺骗,没有所谓不能说出的秘密。娜塔莉的家人为什么不敢打破秘诀,真正做到一家人坦陈相见,而是要生活在秘密之中?因为他们担心真相无法让人接受,恐惧真相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将仅有的家庭幸福都毁灭。殊不知秘密是心魔,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内耗;秘密比真相更让人痛苦,更加具有毁灭性,它的毁灭是日复一日消磨彼此的情感;沉默并不比暴力对家庭的伤害要来得少;为了所谓的秘密让亲人之间宝贵幸福的岁月悄然流逝是多么不明智……《大河》里,中年娜塔莉归来的探亲之旅能否获得心灵救赎,她是被内心的恐惧所击败还是直面恐惧,重获勇气?她是选择选择继续执念不前,紧闭心门,被秘密埋葬还是选择放下过去,埋葬秘密,活在当下?那就只有读到最后的读者才能知道了。

  《大河》读后感(二):《大河》:“我”生命中最美的情人

  这是一个如封面般带着旧色调的回忆性质的故事。 “仿佛热浪中蒸腾而起的一个幻象,他沿着我们家门外那条蜿蜒的土路,徒步而来。”一九六六年七月那个炎热的夏日,“我”十四岁。故事从这里开始,作者为我们揭开了面纱,而“他”——大河,开启了“我”真正意义上的人生。 位于加拿大和美国边境交界处,有着狭长的山谷和一个宁静的名叫埃特伍的小镇。小镇人口不多,娜塔莉一家生活在离小镇不远的一处农场里。 从娜塔莉出生那一天开始,早晨很早便能听到牛棚里忙碌声音。那是爸爸和哥哥们在给奶牛挤奶,随后便要乘着微光的天色去小镇挨家挨户地送奶。 三个哥哥中,老大博伊尔自十二岁起便不再与两个弟弟卡尔、摩根同住一间房,自己搬去了阁楼上住,堆了一屋子的书;而两个走哪儿都形影不离的弟弟,被称作孟焦二人组。农场繁重的工作断送了博伊尔的大学梦,弟弟们也岌岌可危。这都缘于并不看重孩子学业而一味注重农场的爸爸。卡尔和摩根是妈妈最后的希望,当她为了给家里添置一副装饰画时,看到面对一张保修条款而目不识丁的当家之主,那种希望就更为强烈了。 一家人的生活,繁忙而宁静,直到大河的加入。那个在娜塔莉眼中,有着一双蓝色眼睛,一头长发,被冠以‘嬉皮士’这个陌生词汇的人,穿过了美国边境,在午后跨过了牧场的围栏。这个魅力四射年轻男人,和博伊尔年龄相仿。正如每个少女都爱慕过自己的哥一样,娜塔莉像爱博伊尔那样迅速地对他投以深厚的感情。 我想每个人,不管是女孩子还是男孩子,在处于青春期时或多或少地对某一个人产生过强烈的爱慕之心。这种爱慕之心我们可以称之为人一生中最为原始真切的感情,而这种感情的致命之处在于,它不是亲情的一种,而是爱情的初始。而爱情的强大,在于它能够左右人一生,就算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也是无法参透的谜,而对于十多岁正处于大好年华的娜塔莉来说,更是无法逃脱的一场血淋淋的洗礼。 我们常说的爱情带来的一夜长大,也可以归结于这本书的一个核心。当大河意识到自己对娜塔莉的亵渎,紧接着当娜塔莉在博伊尔的小屋里见到大河与博伊尔交织在一起的赤裸躯身,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突发事件,直到最后大河的死,博伊尔被烧毁的面容,以及娜塔莉被镇长猥亵后留下的长达几十年的心理阴影。归根结底,这一切的导火索,正是大河。而更为原始的导火索,是战争。是战争驱使了大河来到这个美满家庭,直到将它毁坏殆尽。 另外我想,多纳·米尔纳在《大河》一书中所要说的,并非战争给人们所带来的灾难这么简单。 抛去战争这个庞大的历史题材,如果将娜塔莉以及大河博、伊尔这一众人来作为这故事的核心,她要讲的,就是另一层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感情的深层面的剖析。 母亲与父亲的关系,正如同他们白天在人前秀恩爱,晚上回到卧室一言不发的难言。整夜失眠出走的母亲,正如同每一个婚姻生活中无法再从丈夫那里得到心灵慰藉的家庭主妇一样,她所承受的柴米生活中的苦难,只能夜深人静时独自在客厅里伴着满室月色来消释。当大河来到她的生活,她的侧影之心,或许也说明了很多家庭主妇出轨的缘由。 博伊尔与大河的恋情,要从某个午后一家人去游泳时,博伊尔在苹果树下静静看书时对大河偶尔的一次回眸。正如文中的娜塔莉所说,她对博伊尔那一个眼神的懂得,是在几十年后。当她也拥有了感情和人生的挫败之后,才明白那时博伊尔让她困惑不解的那个眼神,原来正是当年十几岁的她不能懂得的爱。 多娜·米尔纳让这段当时不能被得到尊重的感情呈现出来,或许正是要阐明自己的观点。一九六六年的加拿和美国,同性婚姻法还未成立,那时候像大河与博伊尔之间的感情正如同书中所描写的,等同于一场灾难。 这段同志情作为整个事件不可或缺的导火索的一部分,多娜米尔纳的用心,或许正是要从另一层面来让读者看到这种感情的不易和艰难。 大河作为整个故事中一个大家庭命运的改变者,也是娜塔莉眼里,或者这一生中最完美的情人。大河,也是每一个人年少时感情的初始和那时结下的无法触碰的心结。这份完美源自于娜塔莉以及每一个人年少感情中的得不到。正如同她的哥哥博伊尔,原来爱情并非如她所想。 微信公众:xmnswx。写作、分享、回归深度阅读

  《大河》读后感(三):在悲伤与幸福间感动

  大河并不是一条河,而是一个稀奇古怪的人名昵称,这本小说是有关奶牛场的一大家子人和大河之间发生的故事,有点复杂,或许还有点混乱,从伦理价值观不同来看,更有些说不清楚的对错与是非;而此书讲述的便是类似这样的一些关系,是一个北美家族的故事,是爱恨纠葛错综交横的故事,是难以言表又无法抹去的故事,是家庭与个人的秘密和隐私,有甜蜜也有痛苦,有伤害也有温馨,有内疚也有感动,是一场真实又不太一般的生活!

  在这个细腻又绵长的故事里,原本一个温馨又幸福的家庭,因为一场远离本土的战争发生,因为一个陌生人的到来,渐渐发生了微妙的改变,是人性中的一些本能反应,一些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其实有了长久的情感酝酿和潜伏,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被触动和激发了出来。这一家人,也因为不同的人与大河之间的不同关系形成了一种难于名状和言表的复杂关系,其中有男女之间的情,又有同性之间的恋,或者还有一些无法言传只可意会的什么东西,这些统统交织在一起,造成了一个和睦幸福家庭成员间的误会、内疚和伤害,并影响了相当长一段时期,甚至波及到几代人的成长。尽管在故事末尾,一切的悬疑都已经坦然,一切的恩怨都已经飘逝,一切的破碎也经修复,然而留给人们的记忆深处的伤痕却久久难于散去。你能怪这些后果是因为一场错误的战争造成?或者是因为人本性中的弱点导致?或者是由于某人的一念之差?很难冒然就去下这样无谓的结论

  很多时候,我们阅读外国文学就是为了体验一下不一样的文化、历史、社会风貌和人情冷暖同时也在暗暗对照着自己的生活观念价值的异同。我们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偏好,可以有自己的爱憎和喜怒,可以有自己的坚持信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客观地去理解另一种生存方式的存在,尽管有些存在看似沉重了些,但那是真实和感人肺腑的,我想《大河》至少就是这样一部让人看后有感慨又有感动的书籍,虽然有些错乱和迷茫时段,而那些真情依然在闪耀着人性中的光芒,尤其是最后主人公面对难堪愧疚勇于坦然自己过往隐秘的勇气,反而重新获得了家庭的和睦与幸福,也重新唤醒了心中对美的理解与追求

  《大河》读后感(四):也曾伤心流泪,也曾黯然心碎,这是爱的代价

  所有雄心勃勃想开始自己写作生涯的文学青年们都应该读一读多娜•米尔纳的这本《大河》,她的作品会告诉你,一本无限趋近于完美的处女作应该怎么写。

  一般来说作家的处女作或者代表作都会带着很深的作者个人经历烙印,很多人会选择从家族史入手,因为那是最熟悉的题材,驾驭起来也会比较得心应手。多娜•米尔纳的这本书也不例外,她描写了一个大家庭的悲欢离合、爱恨纠葛,有田园牧歌的诗意宁静,也有狂风骤雨的痛彻心扉,穿插着家族的创伤、难以释怀的秘密,和荡气回肠的爱情,同时描述了主人公的成长与救赎。

  可以说,这个故事的简介并不算吸引人,相信所有尝试写作家族史的作者,大致都是这么安排故事的构想,为故事设置各种匪夷所思情节,比本书更加离奇骇人的可以说不知凡几。而使本书脱颖而出的,不只是情节的编排设计,而是在于故事背景的选择和情节的推进手法

  本书和其他获得了成功的家族史作品,比如《百年孤独》、《飘》、《白鹿原》等有相似之处的是,本书都把家族史放到了大时代的背景中去写,骤然间具有了史诗般的壮阔气度,所有的悲剧都带上了历史宿命论的观点,由于时代背景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所有推动情节发展的“意外”都不再是偶然,而是人在大时代中遭受思想火花激烈碰撞所做出的必然反映,种种看似不合理行为集中爆发都有了最合理的解释,使得故事的转折和高潮弥漫着莎剧式的悲怆感。

  《大河》的故事背景放在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加拿大,作为叙述主体的娜塔莉,刚刚进入青春期,和家人们生活在一个自给自足的原生态农场里,对他们来说,不远处的美国发生的反战运动、那些高呼“要做爱不要作战”的奇装异服的嬉皮士们就和现代化的农场设备一样遥不可及。对她来说,如约翰•韦恩一般英俊的父亲、举止优雅笃信宗教的母亲犹如天造地设的一对,喜爱思考和读书的大哥,以及像韦斯莱双胞胎一样调皮的“焦孟二人组”的二哥三哥,构成了最完美最和谐的图画。

  故事的开始是娜塔莉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作者一直在用淡淡的语调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可是,字里行间透露的时不我与的叹息,却让读者感受到像是站在悬崖上向下看一丛怒放的蔷薇时的惊心动魄,那种美让人心惊。就像奥尔罕•帕慕克在诺顿演说里提到的:“在那样的时刻,我们的所有的感知之门完全敞开,像是一只胆怯的小动物面对着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意识开始越来越快速地运转。几乎到了惊慌失措的地步。”在那一刻,我们也会成为沃德家的一员,在和哥哥们呼朋引伴去摘越橘,肆无忌惮地欢笑打闹的时候,等待着那宿命般的时刻来临。

  “他从牧场边的弯道上绕出来,跨过护牛栏,穿过影影绰绰的白杨林荫,然后又走到白花花的日光下。他一边肩上挎着粗呢大包,另一边挂着个黑色的东西。等他走近了,我才看清那是个吉他盒。随着他不紧不慢的步伐,盒子在他身后晃荡着。……妈妈在等他。她没料到的是,她等来的是如冷风般的一段辛酸。”一九六六年的夏日,当那个转折的时刻来临,一切显得都是那么的美好。可是,等等,如果没有这个陌生人“大河”的到来,这个家就真的会无坚不摧,时间就会永远静止么?

  高速路已经开始修建,牛奶要求要经过消毒处理,变化已经开始侵蚀这个小小的农场。父母在外表现的无比恩爱,可是母亲每晚不能入睡,在外面如游魂般晃荡。大哥博伊尔的大学梦被农场繁重的工作所终止。相对于无忧无虑、乐观开朗的父亲、焦孟二人组和娜塔莉这些天真的人们来说,他们像是帕慕克所说的感伤的诗人,他们对未来并不自信,多思和理智让他们对周遭的一切更为敏感,也更容易感到痛苦。就算没有大河这个外力的介入,这个家庭也不能永远的隐藏在桃花源的美梦中不发生任何改变。

  大河不过是催化剂,他本身就是一种选择,一种改变,一种其他的可能。他的出现不仅使家里的感伤派坚定了追求自我的决心,更使得天真派也开始睁眼看世界,开始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我们开始站在叙述者娜塔莉的角度去看待这段历史,会觉得充满了悔恨、歉意和哀伤。作者假意通过娜塔莉的认知角度去书写这个看似悲伤的故事,可是,当娜塔莉开始被亲人的真挚感情所抚慰,慢慢放下折磨她的包袱之后,我们会对这段故事,得出和她截然不同的判断和结论,这是小说的一大魅力所在,我们不仅在接受着主人公的道德观点,也会用自己的道德观点去对故事进行再认识。

  也许,从娜塔莉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也曾伤心流泪,也曾黯然心碎,用血的事实在讲述的爱的代价的故事,对读者而言,这个爱,是更大范围的爱,包括对异见者的宽容、理解和爱,令我们感到安慰的是,虽然付出了惨重的爱的代价,但是,未来的大河、娜塔莉和博伊尔们,会比较容易得到幸福。

  《大河》读后感(五):生命中总有些距离如此遥远

  有这么一句话:生命中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其实我想,这句话并不单单是表达了人们对于爱情的悲伤,很多时候,我们在亲人之间,也常常能够感受到这种无形中的距离,它深深地印在人心深处,永远也触摸不到那份真实。

  《大河》是一个很悲伤的关乎心灵的故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眼前常常浮现的却是当年阅读《百年孤独》时的心境。原本平静的生活,无边无际的寂静的农场,命运就那么按照自己的方向一路倾斜下去,任谁也把握不住。故事背景的反战线索,在故事中并不是非常明显,我以为故事更多的是刻画了人物内心与家庭的悲情故事。

  在我们中国的写作中,农村题材是一个永远摆脱不掉的话题,而在国外文学中,农场也有着它永恒的价值。农场家族忙碌而孤独的命运,总是像挥也挥不去的阴霾,孩子众多,却各自隐藏在自己的孤独中成长,虽然城市也有孤独,但是农场中的孤独却有着一种与世隔绝的无望感。

  《大河》是以一种回忆的形式展开的,人到中年的女儿娜塔莉像是游离在家庭之外的一个存在者,她与母亲的无言,与大哥博伊尔的生硬相处,是多年前一场大火留下的后遗症,她属于这个家属,却怎么也融入不进去,是母亲要去世的消息让她无奈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在她的内心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可以用空间躲避,却无法用时间来抚平。

  十五岁时,她的家一切平静,父母看起来幸福的生活,爱读书的大哥对她那么照顾,然而一个叫做大河的年轻男子的到来,让家庭中那些被掩盖的缝隙慢慢绽裂。木讷的父亲永远不懂得母亲的忧伤,远离人群的大哥需要心灵的伴侣,娜塔莉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生活一下子就增添了别样的色彩,这个异乡的年轻人,带给这个大家庭太多的变化。

  父亲死后,母亲对于玫瑰园的愤恨才真正说出来:“这花园只属于你的父亲,他现在不需要了。”一个女人年轻时的梦想被现实的婚姻消灭,她内心的忧愁只有深深的夜知道,诗意与农场,永远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大河的到来,开启了她内心的芬芳,使她重新焕发了青春的光彩。女儿那朦胧的心里,渴盼着爱情,却被无情的现实击败,原来最深受她的大哥竟然与大河有了不一般的关系,她犯了不可挽回的错误。这么多年,一直像恶梦一般纠缠着她的大火,让她与家人从此遥远而陌生。

  解开这一切的,是她的女儿,是另一个和死去的大河有关系的男人。

  压抑多年的悲伤,逃避了多年的距离,总是需要一些答案才能够解开,习惯沉默的人,总是在误会中继续生活,却不知道,生活其实很简单。这是一个心灵治愈的故事,或者它能够引起我们对于家庭对于爱情友情等等的重新思索。

  《大河》读后感(六):记忆裂痕中的痛楚与救赎

  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起云涌的反越战运动,不仅深刻影响着美国社会,而且也波及了邻国加拿大。十余年间,因为反抗美国政府强迫服兵役政策,陆续有约十二万反战者越过边境,来到自己的邻邦谋生,加国百姓对这些反战者的帮助不可谓不大,不仅提供生存的空间,且给予他们精神的慰藉。同时,加拿大本地的社会生态亦因外来者的加入,悄然发生着变化。小说家多娜•米尔纳的《大河》即以一个令人揪心的家族故事为切片,折射着那个时代的典型风貌与普泛的人性纠葛,过往固然可以被岁月的尘埃掩盖,但记忆的帷幕终究要缓缓拉开。

  《大河》的故事发生在美加边境的一个小镇,少女娜塔莉生活在自家的农场里,亲情的滋润浇灌着这个大家庭,现实的常态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遥远的美国国内反越战运动的消息也传到了这里,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大河的青年来到小镇避难,静谧的生活渐渐处于不可遏止的移形换位中……

  大河是一切世态演变的核心,娜塔莉与她的家人在回忆碎片中拼贴的故事,兜兜转转都离不开这个远方来的青年。“有时,那些颠覆我们生活的事件并非一开始就如大难降临,相反,它们让人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事实上,这场悲剧的可悲之处在于,娜塔莉、哥哥博伊尔、大河,任何一方都是无罪的,他们固然有人性的弱点,但没有谁是心存恶意的,只是遵循自己天性的发展,却终竟演变至悲剧的一面。缘由所在,只是因为时代氛围的守旧与不宽容,若时移世易,一切的问题都会化难为易,或根本即不必发生,但人人皆逃不脱其所处的时代,于是,在无形的重压下,美好的东西被毁灭了。

  在不宽容的社会中,所谓的道德是可以杀人的,这不仅是围观者所认同的规范,其实也内化于受害者的精神中。娜塔莉懵懂无知,而博伊尔与大河虽未明言,但心里是愧疚的,以至有之后的各种事故发生。这种将精神惩罚的内化,是记忆痛楚的加深,亦证明着个人与时代的吊诡关系。个体的离经叛道,顺兴而为,本是之于时代的反动,但其内心深处隐藏着脱离群体的惴惴不安,一旦遭遇偶发、突发事件,整个社会无形与有形的反弹接踵而至,个体在打击下或会生出怀疑自己的心思,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外在的精神取向,与自我的反叛形成一种逆反。这种弱点固然可悲,但终究是人性中的一面。

  发生于另一个国家的反越战运动,虽然在故事中是作为背景板存在的,但其笼罩四野的影响却挥之不去。大河的反战观点,在娜塔莉一家乃至整个小镇都引起不同的反响,搅动了小池的波澜。而大河的出现,使一个家庭分崩离析,更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作为小说的隐线,居住美国的大河的母亲只见独生儿子离开家,却再未返回,心中又是如何的悲伤与痛楚?战争的阴云未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染指的角落,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的关系。

  娜塔莉背负着过往记忆的重负,一直不能卸下,带给自己以及他人难以承受的精神负荷。她将过去的一切归罪于自己,陷入往事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记忆中裂痕似乎愈见其大,痛楚自然无法愈合。直至母亲的病重,带来了家族秘密尘埃落定的契机,娜塔莉警然醒悟,过往固然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鼓起勇气将其埋葬,重新选定一个开始,这也是一种救赎。救赎是给予自己以机会,也是给身边的亲友及逝去的人以精神的告慰,将久远的悲剧化入岁月的悠悠长河。

  《大河》是多娜•米尔纳的第一部小说,不免会让人猜想其中是否有自传成分,不过这已是阅读小说的无谓之举了。作家的想象力可以使故事突破樊笼,但并非凌空蹈虚,而是置于精确的时代感与地域感中,亲密无间,“敏锐地捕捉那令人揪心的两难境地”。爱的痛楚与记忆的裂痕,在“将‘过去’埋葬”时,已然获得了完全的救赎。

  《大河》读后感(七):虽然早写了,却没贴出来

  这是一部看来很畅快的小说,娓娓道来,记忆的碎片慢慢拼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事实上书看到大半几乎就已经到达高潮,最后又有个小小的意外,也算是个惊喜吧。于是有了个温情的结局。

  在这个描写加拿大小镇的传统的农场的家庭里,几乎看到了自己的家庭。人都是简单善良的,却过于自我肯定,然而也肯定有些本不该心思细腻的人的存在。生长在农场里的孩子不都该是快活简单地生长么?

  相对封闭,像是处于一个隔绝的空间,相互依靠,生出温情。

  但是终于因为表达的缺席而变得有些复杂。

  当妈妈看到爸爸的眼睛时,就知道他就是她想要的,那种简单直接充满温情的活法,但是他不懂,不能充分地理解妈妈,虽然妈妈很喜欢这样的简单,但是心里总有一丝甩不掉的落寞。很不幸,这丝落寞被小女儿捕获了。

  或许被所有人捕获了。

  然而妈妈继续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地继续,如果只有大人,就没有这样的故事了。如果只有大人,或许会了解这份无奈,并且一笑了之。

  可是小孩子没办法一笑了之,并且以为这可是件天大的事情。

  呵,我就是没办法老实写,小时候爸妈总吵架,可是有一次,他们又吵架了,我心里难过死了,却看到几分钟后他们跟没事儿一样的说话时,我觉得自己亏了。从此以后再也提不起什么兴趣。分不清真假,也不再想关心什么了。

  他们或许不是貌合神离,但是对于细腻的孩子也具备了足够的隔阂。

  或许就是因为这样,娜塔莉才没有在第一时间想起妈妈

  明知道问题,却不去点破的矜持,像是一道墙搁在那里

  明白的一方只看不动手,不明白的一方就只能挣扎了

  貌似相亲相爱,却永远都有那么一层纱

  明明一戳就破却留着那里驻足

  那明明是我想要的,却总是缺了那么一点

  太贪心

  最近开始讨厌这样的小说了,几乎封死了每一条通向希望的完美的路

  就算是选个简单的人生活,能够放弃那些他不明白的事情么,能够获得幸福么,能够把心里填满不留一丝空隙么,能够在白天特别满足后,不在夜里起身游荡么?

  越是觉得不满意就越是想填满那个空隙,割裂

  我知道,可是我就是不说,我看到了你的痛苦,可是

  或许她说过了,只是我没有听进去

  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肯抬起头来看看

  每个人都有自以为无人知晓的秘密

  她都知道,却没办法告诉你

  她都知道,却没办法告诉你,或者是自以为没办法告诉你。

  《大河》读后感(八):唯有经过洗涤,真谛才会显现

  提起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不同国家的人有不同的感触,对于越南人民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历时十二年的战争、美国投放的800万吨炸弹带给他们的是无数的死亡和无边的黑暗,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有着不愿启齿的尴尬,而对于美国人民来说呢?也许要复杂很多。越战,这个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战争,在美国国内引发的波动也惊天动地,从大学校园开始的反战运动,慢慢蔓延到了全国,甚至爆发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学生总罢课,十几万学生在华盛顿进行抗议游行,而其中有一部分适龄服兵役的美国男子甚至越过边境线,躲到加拿大,就像多娜•米尔纳笔下的“大河”一样,他们并不是贪生怕死,他们不惧怕保家卫国,“但绝不可以这副身躯去和与我们无害的无辜人民兵戎相向”。

  《大河》是加拿大女作家多娜•米尔纳的处女作,却已经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热销,并且入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大河》讲述了发生在加拿大与美国边境一个普通农场里的故事,15岁的加拿大女孩娜塔莉拥有一个大家庭,温柔善良的母亲,豪爽能干的父亲,三个英俊帅气的哥哥,还有生机勃勃的农场和静谧美丽的山谷。但这一切在美国男孩大河到来之后,发生了改变。怀揣着对战争的不满,大河来到异国他乡寻找内心的平静,缘分将他牵引到埃特伍镇,牵引到加美边境卡什柯德山区的这个农场,走进娜塔莉的家,他的阳光开朗,他的无尽魅力,却引起娜塔莉家庭的暗流涌动,种种不为人知的隐秘在逐渐发酵升温,直到一个黑夜的降临,一切的一切被引爆,爱恨纠葛浮上水面,娜塔莉的家也由此走向分崩离析。

  多娜•米尔纳讲述故事的方式很别致,多人物视角加上倒叙和插叙将娜塔莉家族中每个人的内心都细腻地展现出来,而由此,我们也发现导致这场家庭悲剧的原因似乎更多的是不能放开的内心。家人之间沟通是相当重要的,哪怕有着至亲血脉,也不会事事心有灵犀,但在娜塔莉家,缺乏沟通却是从上至下的。母亲和父亲在对性事的理解不同,父亲更多地将其认为是传宗接代的动物性的本能,而母亲却希冀从中获得更多的柔情和满足,但几十年下来,母亲从没有和父亲开诚布公地讨论过自己的感受,只是独自享受交欢之后的漫漫孤寂长夜。至于长子博伊尔,他对知识有着极为迫切的渴望,却在看到农场急缺劳动力的情况下,决定离开心爱的学校。他不断的用读书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克制对大学的渴望,不去与家人诉说,却从美国大学生大河身上找到了共鸣,感情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真正摧毁娜塔莉一家幸福平和生活的,应该是娜塔莉和母亲之间的沉默。如果在母亲发现娜塔莉的小秘密时就出言劝抚,如果娜塔莉遭到侮辱后能够寻求母亲的帮助,如果……可惜世事没有那么多如果,小时候母亲在洗衣时从孩子们衣兜里获得他们小秘密的细节,就能看出这一家人表面其乐融融的底下有着太多的隔阂。还是局外人史丹利看的清晰:“你们这家人从不争吵,从不运用语言的武器,你们以沉默相向,可造成的伤害同样巨大。你们各自独吞苦果,谨守秘密,让这些无谓的东西阻隔亲情。”是啊,读完这个故事,我们是不是也想找个时间与家人倾谈下内心的感受,破解些误解,获得些包容呢?

  这是一个关于战争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这更是一个关于自我救赎与家庭伦理的故事,多娜•米尔纳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角色,展现了六七十年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加拿大农庄风情,讲述着一个悲剧色彩浓郁却又不乏激情的家庭故事,强烈的画面感将我们带入到那个年代,和娜塔莉一家经历着悲欢离合,感受着亲情的纠结和成长的力量。爱,有的时候需要说出口……

  《大河》读后感(九):花季读物 成人勿入

  假如我今年正好16岁,是一个样貌平凡、家境庸常的女孩。听完一个同样16岁的女孩儿讲述她身边帅哥云集、美女嫉妒,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她胖且自卑——和我一样,我一定会爱死这个故事。可惜我已经不是16岁了。

  如果说你花了两个晚上,看一部小说用120页铺垫一个惊人秘密,而这个秘密就是16岁的女孩儿祭出童贞,而对方却深爱着女孩儿的哥哥,女孩儿在撞破真相后无意间向人泄露而酿成大祸,而后神志不清被恶人强暴的故事,谁还会继续看呢?但是我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得硬着头皮看完。女孩儿用后100页忏悔、救赎、坦诚面对,有没有让我得到“拉斯科尔尼科夫式”的洗礼呢?回答是“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于被世界名著惯坏的孩子、被知识分子著作洗脑的自命不凡的读者,这部小说只能是心灵鸡汤读本。

  英文原版无法看到,但从译文看,毫无文采可言,和封底所谓“语言有着准确的把握(《泰晤士报》评论)”此句莫非意味着“全文没有错别字儿?”

  作者把章节巧妙地切割成适合读者阅读节奏的几千字,此乃杂志高手的一贯手段,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地分割到读者开始厌倦之时,结束某一章节。“娜蒂”人物塑造笔墨最多,母亲的形象魅力无穷,洞察一切、智慧惊人、个性温柔是《读者文摘》的招牌。所有好人的性格只为衬托愚蠢的女主,为何感觉如此良好,周围人如此爱她?难道是同情她的坏脾气和丑相貌?如果没有她对大河一反常态的爱,就不会产生之前之后的后果,但是作者显然在铺垫上煞费苦心。用120页的长度来调动起读者的胃口,然而今日的读者显然对这种秘密的接受程度过高,前有《断背山》,后有各种争取同性婚姻自由的新闻。与其用一个单调过时的秘密支撑起全本书,不如用一波又一波的新鲜猛料让大家可以娱乐。

  假如我们的作者反驳说,我不是贩卖我的隐私,我只是讲一个家庭爱与救赎的故事,而我还能说,我的灵魂没有得到升华,这一家人的爱没有打动我,所以他们的痛也没有刺伤我。只是作者愚蠢的表述激怒了我,用一篇“心灵鸡汤”体的杂志文七拼八凑就可以当成小说贩卖吗?那也太轻贱了小说。读一读《只有猫知道》,真正的畅销书是不是让人硬着头皮读进去?《纯真博物馆》——最真心实意地忏悔,不带一丝矫饰。

  读完此书的同时,我刚看过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奇幻和生活距离那样遥远,仍然吸引着我们。而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罪恶和秘密却显得那么缺乏刺激性。(此处指本篇模拟真实事件的第一人生叙述视角)

  如果说此书在知识分子阶层得不到好评我毫不怀疑的话,在普罗大众读者(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中能否应者云集,我持保留态度,我们拭目以待。

  也许16岁的女孩会觉得:哈,还不赖,可惜我已不在那个年纪。

  :估计以后没有出版社会给我寄书写书评了,我是这么爱实话实说,以致于自己都鄙视自己的忘恩负义,哈哈

  《大河》读后感(十):爱的黏合力

  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用在多纳 米尔纳身上是绝对的悖论。这位女作家,是在自己退休之后才开始写作的,而她的处女作《大河》甫一问世,就好评连连。也许对于一名作家而言,趁早和赶晚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她有天分,在五十几年的人生中,她洞悉的真相,都写进了她的小说中,揉进了她的文字中。在我看来,她和张爱一样是天才才女,只不过,张爱玲在更早的年龄洞悉了世情。从多纳 米尔纳的文字中,能看到很深刻的个人痕迹,不得不回到人们对“处女作”的普遍看法上,我也认为,在娜塔莉的身上,其实是有着作者深重的影子的。我们无意去纠结于作者的生活经历,但是毫无疑问,娜塔莉的性格重叠着作者的性格。这位女主人公直到天命之年才能正视自己人生中发生的一切,或许,对于多纳 米尔纳来说,她在未曾动笔的前几十年,一直在酝酿着这样的一部《大河》,直到天命之年,才敢将天命付诸白纸黑字,借以告别她人生中一直纠缠着她的回忆和遗憾。或许也只有到了这个年龄的人,写起亲情来才浓情四溢,写起家族史来才游刃有余。年轻的时候,我们不懂得的事情,感情,毕竟还是太多了。

  小说看到一半的时候感到很生气,特别是对娜塔莉生气。娜塔莉的任性和暴躁,导致了整个悲剧的连锁产生。直到读完小说,我扪心自问,哪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可以在爱情面前无动于衷?她自己也承认,年少时的自己破坏力太大了。想想我们的整个青春期,都无时不刻的像要一只随时被点爆的火药桶。少女娜塔莉有点天然呆,直到遇到大河才情窦初萌。她是一个幸福的少女,在父母的爱和哥哥们的宠中安然度过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所以,在这个女孩心中,是没有任何伤痕能借以抵挡她当时所遇到的挫折的。她或许还不懂得什么是被拒绝,什么是不遂意,所以,她才会爆发出那么强大的破坏能力。十六岁的娜塔莉,只是一个娇宠的孩子,只是一个初次在感情上受挫的孩子。她不懂得人生真相还有太多,她未曾见识过的感情也还很多,她甚至分不清对错。这些,都要她用几十年的人生慢慢的懂得。

  每次看这样的小说,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血浓于水,家庭的裂痕虽然还在,但是废墟之上,又生繁花。最终,一家人,还是要相亲相爱的过下去。家庭,说起来很牢固,但是却又真的恨脆弱,一件小事,一个人,都可能让它分崩离析。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因为爱,才不得不离乡别井不得不遁逃到远方,以至于让家的裂口越撕越大。如果没有爱,也就没有那么深刻的疼痛,《可爱的骨头》如是,《大河》如是。不过,亲情亦是世间最为强大的感情,不管四分五裂让伤口如何的深痛,只要有天你能够面对,能够回来,家就仍旧还在。它是你“不得不回,就不得不收留”你的地方。

  大河只是一个借口,年少的时候,我们都犯过任性的错。多少年以后,爱,依然是强大的黏合剂,一家人终归是一家人。

  不剧透,但是我依然觉得结尾处有些不真实和狗血,小说的通病,为了皆大欢喜,总是会生拉硬扯些大团圆结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大河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