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帝国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帝国的读后感10篇

2018-03-17 20: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帝国的读后感10篇

  《帝国》是一本由尼尔•弗格森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帝国》读后感(一):新保守主义视角下,大英帝国塑造的“现代性”

  尼尔·弗格森依照时间主题序列,一个新保守主义者对“帝国”的呈现。

  1-商品:掠夺西班牙,偷师荷兰人,击败法国人,劫掠印度人;

  2-人口:白人的全球扩展,从失去美国到澳加等责任政府的确立;

  3-文化:南非洲的基督教化与印度的1957兵变:利文斯顿与斯丹利;

  4-统治:海上霸权,文官统治,种族隔离(牙买加革命与印度的白人兵变),自由主义(英化印度)与守旧主义(扶持印度旧王公)统治观;

  5-金融:帝国扩张与金融寡头。从开普敦到开罗,“大英帝国”梦想与种族优越论,入侵苏丹的帝国鼎盛,布尔战役受重创;

  6-衰落:两次大战的帝国削弱,英美权力的交接。

  一种大英帝国自我牺牲抵抗轴心帝国的说法未免太粉饰。

  探讨美国承担帝国责任。

  弗格森对美国承担帝国责任的观点与吉尔平主张美国回归贸易保持霸权优势的观点相左。全球霸主自有其两难之处。

  《帝国》读后感(二):有一种乡愁叫帝国

  或许没有人会怀疑以下论述:苏格兰人,牛津大学毕业生,哈佛大学历史系和商学院特聘教授,《时代》周刊评选的百位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尼尔•弗格森先生是这个星球上最富盛名的历史学家,其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商业货币史的作品广受赞誉。弗格森先生也是一位受到媒体青睐的意见领袖,全球的主流媒体都曾邀请他撰写文章,其中不乏独到之言。弗格森擅长辩论、2009年在英国《金融时报》上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之间的“历史课”之辩尤其引人侧目,当傲慢的克鲁格曼蔑视弗格森的宏观经济素养时,弗格森针锋相对地提醒对手应该先去读点历史再来谈。或许在旁人看来,历史学家挑战经济学家是件不可能任务,但西谚有云“猫也有权觐见国王”,结果辩论以弗格森的“以史鉴今”而胜。这场辩论让弗格森的声誉更隆,同时也唤起读者对弗格森作品及其思想兴趣。弗格森的牛津前辈著名历史学者玛格丽特•麦克米兰评价他是一位对现实敏感,重叙述表达,持观点鲜明的历史写作者。在笔者看来,弗格森的《帝国:英国何以塑造现代世界》,或许就是这种史观的最佳见证者。

  除了受到温斯顿•丘吉尔提倡的“创造历史的最好方法是历史写作”的英国文史传统之外,弗格森还认为自己是牛津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的门徒。柯林伍德的大名,在学术圈外可能较为陌生,但他是影响20世纪西方史家观念变迁和历史哲学认识的奠基性人物,《历史的观念》和《柯林伍德自传》是深入了解其思想的主要途径。在柯林伍德的眼中,一切的历史认识的背后,都有其思想价值在作祟,这种思想价值的意义在于,他能够能动和积极地把历史学家本人从在历史材料汪洋大海拯救出来。 历史学和历史研究不是剪刀加浆糊的老把式,这是柯林伍德的名言,但我们也无需过度诠释他的观点。事实上,柯林伍德没有忽视过这些剪刀和浆糊的实际功效;在任何实证研究,包括在历史研究中,这些常备兵器是非需要的,但关键是,你是否被这些工具所迷惑,而不自己觉地走上了的一种学究式,唯方法论和材料的研究路径,而把自我的观念遮蔽,柯林伍德对此始终保持清醒意识

  我想弗格森是理解实践柯林伍德想法的,历史学家并非在随意漫游,而是在自我观念的成长中行走,“当前方的道路分叉时,我们以往的经验决定了我们会选择方向。” 这句话基本囊括弗格森的写史立场。自从他以研究德国汉堡的商业史起家以来,弗格森不断追寻在写作方法、技巧和媒体创新上的可能。以《帝国》为例,弗格森不仅为筹备写作筹备了一只庞大的研究助手团队,而且担当同期拍摄的电视纪录片编辑主持人。我们仅从书后的致谢中就颇能窥见弗格森整合材料与驾驭团队的能力。团队中有严谨求实的历史档案搜集者,也有各类专业媒体人,这些资源称得上是现代版的剪刀加浆糊,可与当年《时代》周刊首创的团队新闻写作模式(group journalism )比肩,颇有“团队历史写作”风范。但即使如此,《帝国》终究带有鲜明的弗格森的论史风格,在他的笔下找不到帝国斜阳式的论述,而更多的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版的约翰牛成长经历,在一个西方世界普遍哀鸣衰退不可避免时刻,弗格森适时地现身,带着一口纯正牛津腔英语,告诉我们原来有关大英帝国的乡愁也是可以如此地令人振奋和激赏的。

  《帝国》一书有着清晰结构和自证逻辑,即论述为什么不列颠何以在17世纪后迅速国际舞台崛起并在19世纪成为主导全球事务的旗舰型国家,在弗格森看来,这种成功源自于对两条主线的创新:英国的历史传统以及全球化的治理经验。英国的历史传统包括有:相对于欧陆语系简单包容性更强的英语;维护土地权益私人财产权不受侵犯;区别于欧陆的普通体系民众广泛信仰的新教;大航海时代培养国民团结和责任教育;《大宪章》以来的受限王权和议会体制;苏格兰人独有的金融理财观,以及由这些因素汇总而成的独特的英国式自由主义。在整个19世纪,英帝国进一步把这种传统和推进全球化治理相关联起来,可以概括对商品流动,劳动力、文化、政体、资本市场以及战争的积极影响,整个帝国不遗余力地推动自由贸易,反对奴隶贩卖,拓展和建立海外殖民地、主导全球金融市场,在承担起“白人的负担”的口号下进行一系列掠夺战争。当1897年维多利亚女皇庆祝登基六十周年的时候,英帝国管辖下的人口达到了四亿四千万,全世界四分之一的领土上飘扬着米字旗,近三分之一的财富属于女皇陛下及其臣民,日不落帝国进入其最为鼎盛的阶段

  该书精彩一面并非罗列英帝国的成功要素和独特点,弗格森并不否认公认的英帝国早期污点,譬如血腥的奴隶贸易,殖民者对原住民的灭绝性杀戮和对东方民族主义不遗余力的镇压等等,《帝国》反而运用大篇幅内容记录这些帝国丑闻。但在另一方面,英帝国在进行毁灭的同时也一并传播财富、科技制度,并在帝国内部创建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共同体,帝国臣民藉此形成对国家和文明高度认同,并培养出一种独特的帝国使命感。这种使命感经过几代人的沉淀发展成为英帝国进步发展的内在张力。弗格森认为正是帝国的持续繁荣平等自由的言论氛围,让更多人开始思考奴隶贸易和殖民统治的丑恶面,在国际事务中更为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对于弗格森而言,大英帝国的终结光荣高贵的,英国人在二战中选择与轴心国奋战到底而决不妥协的态度让她赢得了一场战争而失去了整个帝国,“难道这样的牺牲,还不足以清洗大英帝国的其他罪恶吗?”很明显,这句话不仅在安抚那些仍然怀有帝国情结的英国人,更是在含蓄地指摘那些享受英帝国遗产而不知感恩的国家和人民

  《帝国》成书的2003年,正是美国决定挑起第二次海湾战争的时刻,整个世界拭目以待美国的强权将以何种面貌再现,敏锐的弗格森自然不会在书写英帝国之外,好好给美国人上一堂历史课。在《帝国》之后,弗格森又推出鼓吹关美利坚帝国的著作《巨人》,但此书明显缺乏在撰写《帝国》中笔端所流露出的浓浓乡愁之感。美国作为英帝国模式的潜在仿效者,更在意军事力量投入和对消费文化的崇拜,这和当年英帝国视野追求西方文化普世化的野心不同。美国的地缘位置和国家实力,加之其一贯的例外论思想,使得美国在向帝国模式转化的过程中不断遭受来自国内的政治与思想的羁绊,这令弗格森大感失望

  弗格森对英帝国模式的推崇,曾遭致左翼人士部分公众反感,认为他是一个满世界跑的帝国主义分子。其实批评者大可不必如此在意,因为在弗格森看来,这些后起的模式远未达到英帝国所具有的文明高度,故而每一次当下的困惑迷茫,激起有关英帝国的乡愁也就变得不可避免。以笔者的阅读想象而言,阅读尼尔•弗格森的《帝国》,耳畔应声响起的应是埃尔加那首气势撼人的《威风凛凛进行曲》:再好的旋律,再热烈的追捧,再完美的演绎,或许终究敌不过一个时代的伤感谢幕。

  刊南都阅读周刊

  《帝国》读后感(三):冰山一角的历史拼图

  还没看完,已经想mark一下了,虽然弗格森笔下多少有些为大英帝国洗白的意图,且为了在300页的篇幅里涵盖整个帝国发展史而牺牲了部分内容的深入探讨,但作为一部结合历史与经济的书而言,表现不错。关于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的关系部分写的很好,如果再多些篇幅分析就好了。“澳大利亚历史最让人不解的一点在于,虽然它最早的移民都是被英国抛弃的一群人,但长期以来,他们却对大英帝国如此忠诚。美国最早是烟草种植园和清教徒的理想家园,是经济自由和宗教自由的象征之地,结果却成了一个反叛英国的共和国。澳大利亚最初不过是监狱,是与自由对立的另一面。可对英国来说,最终更可靠的不是那些清教徒,而是这些囚徒。”以前看美国建国史,强调的都是追求平等自由的独立宣言,这本书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美国独立,所谓的平等并不是单个人的平等(那个时候美国的奴隶制仍在继续),而是英国议会是否有权不征得美国议会同意而直接征税(当一部分人开始有文化有财富以后,他势必会追求身份上的转变)。历史最有意思地方在于,每个人只看到他想看的地方,你永远不知道冰山下面究竟是什么。“是什么让英国从世界最大的奴隶主变成了世界最大的解放者?答案就在于狂热的宗教复苏,而它的中心就在克拉彭。我们或许可以说,大英帝国的道德逆转就始于克拉彭广场北端的圣三一教堂

  废奴运动是在议会之外发起的民众运动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它的领导者也来自广泛的各个阶层。奴隶贸易废除会的奠基人格兰维尔·夏普和托马斯·克拉克森是圣公会教徒,但是,他们的大多数助手都是教友派信徒。这场运动最令人赞叹的地方在于,它竟然动员了那么广泛的支持。”大英帝国的废奴运动鼓动了皇家海军执行禁令,但同样的军队在以后也参与了用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口岸的活动,如果废奴是道德在起作用,那为什么同样的人却对鸦片的倾销推波助澜?每个人身上都同时住着天使恶魔,现在的我觉得这是匪夷所思,也许过一百年之后,未来的人又能从同样的事情上得出不一样结论,这大概就是时代的局限性。

  《帝国》读后感(四):大英帝国历史

  作者试图从贸易、资本市场、人口迁徙、战争、文化、政体全球化等多个角度,重新梳理大英帝国近500年的历史。

  英格兰从做为大航海时代后来者的加勒比海盗小毛贼,到统治全球1/4人口的庞大帝国,最终又黯然回归到亚欧大陆西北角的一个弹丸小国,其间兴衰荣辱,作者并没有做过多感情渲染,而是客观冷静从正负各个角度讲述大英帝国的历史。

  对比西方第一个大帝国--罗马帝国,大英帝国有许多不及罗马之处。罗马人并未将“罗马人”限制于七丘出身或意大利半岛出身的人,他们更多采用的是同化政策。如凯撒征服野蛮的高卢人后不久,高卢人就可以堂而皇之的竞选罗马议员,在罗马元老院里对罗马的将军指手画脚了。这样的包容心态使得罗马和平维持几百年,让被征服者从心底认同自己是真正的罗马人。但你可以想象一个尼泊尔或者肯尼亚人,在伦敦下院对丘吉尔指指点点吗?就连在印度本土议会实施的让印度人进入上层政府,都面临重重阻力而最终失败。这也是为了印度在做为英殖民地200年后,仍然有强大的民意要脱离英国统治。因为不只他们自己,连英国人都从未真正把他们做为大英帝国真正的主人

  相对来说,美国较英国人做的好些,对于受托管的菲律宾,在二战后主动结束托管,而不像英国对于帝国疆土耿耿于怀

  客观来说,这本书立意宏大,对于大英帝国为何兴起、如何扩展、为何衰落,都有自己深刻的见地。更有助于对比思考美国的未来是否会如大英帝国一样衰落,中国是否如大英帝国一样崛起。其中一些观点值得商榷。

  1、作者谈论大英帝国崛起的原因时,并未强调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对于英国战胜法国、荷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试想如果没有工业革命,大英帝国的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不太会迅速超越法国并在18世纪确立自己全球霸主地位。要知道18世纪初法国的人口是英国的3倍,经济规模是其2倍。作者重点强调的是英国着力发展海军,以及引入荷兰的现代金融对战争债务成本的下降作用;

  2、对于大英帝国的衰落原因,作者更倾向于并非民族独立运动和经济的衰落,而是怪罪于日德两大帝国的兴起、两次大战对英国经济的打击,使得英国债务成本高企,财政入不敷出不得不依赖美国。但要知道在20世纪初美国的GDP就已超过英国,遑论德国在二战前也超过英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如果仅从战争本身寻找大英帝国衰落的原因有失肤浅;

  3、作者对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有褒有贬,可谓政治正确。但作者所言英国推动了殖民地的政治体制议会制,我认为应区分看待。对于以白种人为主的殖民地(加拿大、澳洲、美国等),英国的确大力推行了“责任政府”,实现了地方自治。但对于“非我族类”的印度、非洲,大英帝国并未实现地方自治,而是实行强权独裁统治,享受自由的仅仅是上层的英国人而已。

  4、作者将英语的全球化归功于大英帝国,个人以为并不全面。英语全球化的确开端于大英帝国。但真正让英语变成全球语言(而非在原殖民地使用)的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和文化全球霸权的建立。设想如果不是美国经济强大,印度人和新加坡人早就放弃了英语教育而转用本民族语言。

  《帝国》读后感(五):一个伟大的《帝国》

  一个伟大的《帝国》

  书做得很漂亮,精装厚重深沉奢华有历史感,和这个帝国给人的感觉一样。

  这个帝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英国,领土面积超过世界上以前的任何一个帝国,国土遍布世界,管理人口达到4亿,几乎控制了世界上所有的海洋。当然对于我们来说,永远也不会忘记虎门、南京、九龙还有圆明园。但是即使如此,你也无法否认这是一个真正的帝国。

  这个帝国最鼎盛的时期竟然是由一个女人来统治,那就是维多利亚女王,我还好多枚钱币上留有她的头像,有香港的,有赢输印度的,有英国本土的,那时候她是全英国所有殖民地的女王,所有的殖民地都发行带有她头像的硬币,她巡游一下自己的国土就要环游世界一周。

  这本书讲述的是这个帝国的历史,并且在经济在文化上对帝国的崛起和最后的衰落进行了探究。我们看过太多的殖民地中,被殖民者的控诉,的确帝国也曾经犯过很多错误,这是任何一个帝国在扩张中都会出现的问题,相比之下,这个帝国应该是最不那么血腥的一个。

  现在这个帝国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她留给我们这个世界一笔巨大的财产。帝国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帝国让英国文化遍及世界,帝国让英语成为世界性的语言,现在在曾经的这些殖民地中,依然可以找到很多共同点。

  用英国和美国进行一下比较,就会发现,当年的帝国和现在的帝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当年英国是派出自己的子民去殖民,从不列颠岛上每年走出了多少白人,让全世界都一点一点改变了颜色。而美国则是从世界各地去吸收人,把自己弄得五颜六色。英帝国的全部军费每年只有5000万英镑。和现在的美国军费无法相比,就是按照军费占国民产值的比例,按照军费占当时世界总军费的比例,当年的英国和美国相比也要少得可怜。

  帝国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这个帝国对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我们无法想象如果历史上没有英国我们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呵呵,不知道英国人的失落感是不是和蒙古人一样呢?

  《帝国》读后感(六):光辉过后的阴影

  这本《帝国》是最近一个时期读着最不畅快的书了。之所以感觉不畅快,是因为一直在跟自己以前对这个“日不落帝国”的认识作战,一直在试图验证这本书中所描绘的帝国的真实性。

  在书的封面上,有一行非常小的白色的副标题“How Britain made the world”,这个副标题并没有直接被翻译成汉语,直到最后的扉页上才把这句话翻译为“英国是如何塑造现代世界的”,其实与其说“如何塑造”,到不如问“英国给现代世界留下了什么?”

  虽然作者在前言的部分就已经列出了对“帝国”针锋相对的评价,但从作者的行文上看,作者试图有意强调“帝国”对世界的影响,尤其强调英国的“自由的观念”对世界的影响,或者说“帝国”文明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但书中的很多表述却是略显自相矛盾的,例如作者把“英格兰”的扩张归因于“完全是有意识的模仿”,这种表述容易让人误解英国在殖民史上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但如果用“文明”的角度来看,会有哪一个拥有自由传统,拥有高度文明的种群,会效仿海盗的行为呢?对海盗的行为效仿本身就是一种对其野蛮和贪婪本性的证明。

  在帝国鼎盛的时期,帝国在五大洲上都有着自己的殖民地,“帝国”是如何完成这种过程的呢?书中介绍的一幅德国漫画反映了具体帝国在扩展殖民地时的做法“当地人一边被一个商人灌酒,一边被一个士兵放到滚压机下,直到被压榨出最后一个便是,一边被传教士逼迫着接受布道。”正如南非大主教图图所说:“ 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黑人)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是到我们睁开眼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我们手里有了《圣经》,他们手里有了土地。’”其实这只是表现了比较温和的手段而已,这幅漫画的内容远非事实的情况,为什么这些“当地人”如此顺从呢?因为“当地人”早已经历被屠杀、被贩卖、被直接间接地奴役的过程!

  法国电影《塔曼果》中反映运送奴隶的状况,原来并不是电影的虚构。而完成这种野蛮行为却是像约翰牛顿这样的帝国公民——他曾经一边强调着“宗教、自由和爱”一边把黑人贩卖到加勒比海地区,后来他成为了一名“令人尊敬”的牧师。

  正如在第三章使命中,作者写道“18世纪的大英帝国是很缺乏道德感的。”其实,大英帝国所缺乏的不仅仅是道德感,而且缺乏对自己文化的定位,在一种宗教主义的自以为是的基础上,大英帝国的传教士开始了他们执着的布道工作。但那些已经被掏空口饥寒交迫的人发现,自己又面临着被别人剥夺思想的处境时,能够做的只有通过反抗来捍卫自己存在的尊严——虽然这种行为极有可能是在无意识下产生的。

  大英帝国似乎对各个殖民地的离己远去(从美国的独立,到非洲人民的奋起反抗,再到印度的独立),甚为不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帝国的崩溃呢?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几个方面去看,一、以暴力形成的帝国缺乏稳定的基础。对于屈服武力之下的民族来说,反抗是一条必然会出现的道路。二、帝国不拥有商人,而是商人拥有帝国。帝国的统治者被虚假的表象所迷惑,但实际上支持帝国的并不是宗教和自由而是人性中的贪婪。而贪婪是无止境的,商人们看到了更好地满足贪欲的场所(全球化的市场),帝国被抛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三、错误地运用了科技的力量。当电报、蒸汽船被发明时,帝国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但这些技术并未用在了改善人民的生活上,而是用在船坚炮利的掠夺行为上。即便是,作者在书最后宣称的英国为反法斯西做出贡献之时,作者似乎也没有想到是科技(雷达的应用)再一次帮助了大不列颠。

  在第六章的结尾处,作者以一种热情的笔调说道“大英帝国这正的伟大、高贵之处在于,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才获得了胜利。最后,为了阻止德国人、日本人和意大利人建立它们的帝国,英国不惜放弃了自己的帝国。难道这样牺牲,还不足以洗清大英帝国的其他罪恶吗?”

  如果要让我来回答的话,我会说大英帝国的抵抗并不是主动地去伸张正义,它的参战是被迫自保,为它带上牺牲的光环,未免有点文过饰非了。既然这样的行为不足以称得上是牺牲,那么它的罪恶就不会被洗清,且永远也无法洗清,因为它已经创立了“榜样”,在帝国的追随者中,有二战前的日本,有希特勒,有像马克西姆一样把科技应用到杀人上的各个国家的发明者,还有那些一边宣称自己高贵一边行事龌龊的伪君子……历史已经被记录完毕且无法删除旧痕重新来过。

  帝国已经成为了逝去的背影,但帝国却给世界遗留下了很多很长的阴影。

  《帝国》读后感(七):日不落的大英帝国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总给人一种又爱又恨的感觉。一方面我们羡慕它的技术和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我们有痛恨它的殖民统治。当然,殖民统治也带来了一些技术上的优势,虽然这并不是殖民的目的。正如我们拍摄的纪录片《大国崛起》一般,只有了解了大国崛起的根源,才能更好地自身崛起,以他国的崛起,带过自己的崛起,从而走上强国富民路线。(怨念一句,《大国崛起》为什么停播了??)

  《帝国》从六个方面分享了大英帝国,这六个方面分别是商品市场的全球化、劳动力市场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政体的全球化、资本市场的全球化、战争的全球化,透过全球化记录英国的发展,涵盖四百年左右的全球化发展史。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数据的对比,百分比的比较,图表的结合,引文的出现,等等等等,详细的论据,让人不得不信服这是一部全球化的历史,这是一本帝国的发展史。

  前五章从政治经济文化层面分析了这个帝国的概况以及帝国奋斗史,从亨利•摩根的海盗生涯开始,他占领牙买加,传奇性的成为英国的牙买加总督,清理了牙买加的海盗,给牙买加带来了繁荣的贸易。海盗被英国默许,有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味道,还赋予海盗以官位,方便英国进行海上掠夺。接着又是一连串的事件不断促使英国发展,这种发展也离不开英国人的探索精神,虽然这种探索在他国眼里可能是侵略性的扩展。总之,英国成为日不落的帝国,并以此为自豪与骄傲。各个区域的殖民地,各个地方的赔款,给英国代来了巨大的财富,也最终促使大英帝国的幻灭。因为殖民统治终究是不得人心,也终究会带来反抗。

  大英帝国的衰落,或许更多的证明了殖民统治只是一个来钱快的途径,而不是致富的最好途径。科技与人才才是较好的出路。正如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所说,对于人力的投资能收到更多的财富,这种财富将会大于物力投资的所得。人才创新科技,科技帮扶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又是二十一世纪不可或缺的。

  有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怎样强国,怎样做一个大国,而困难的是如何找到这些资源,如何避免损失。

  《帝国》读后感(八):一个可爱的小老头自卫的讲着历史....

  1,想要简单的了解一下大英帝国的兴起衰亡史还是可以一读的,大体的轮廓还是很清楚的;

  2,虽然打着金融丛书的标记,书中也有一些特意提到经济金融体质发展等等,但是还是挺浅,没有深入,不够成体系和完整,看的 时候会有许多疑问;

  3,好姑且容许我把作者尼尔假想成一个小老头......作为英国人,他总是很偏向英国的,一直在强调英国在传播文明促进发展废除奴隶等等方面的贡献,想要忽略罪行。(虽然我也无法判断英国的殖民统治对于殖民地究竟是福是祸,还有对世界的文明发展)这个有着强烈民族情怀的小老头一直在试图通过各种证据来证明这一点,但是有些逻辑个人感觉很荒谬呵,i应该把他送去做GRE的Argument培训,各种不合时宜的荒谬的类比推论。

  after al:还是值得一看的,但是后面可能需要不断的补充各种素材区解答疑惑,不要被作者的言之凿凿的逻辑忽悠了吧。

  《帝国》读后感(九):没有侵略扩张永远都没有帝国的存在

  上学的时候一直对历史不太感冒,尤其是世界史,总觉得那些离自己太远了,没有什么了解的必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吧,越来越对历史产生兴趣,尤其是最近一位小表妹正为留英做积极的准备,可能是爱鸟及乌的原因吧,就想把表妹即将奔赴的国度好好地了解一下…….不过,《帝国》这本书对于我这个对时下的英国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来讲,显然不是最好选择,但是对于它的阅读却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极大地丰富了我的阅读感受也开阔了我的视野。

  记起某位史学家曾说过:要了解一个国家,首要是从它的历史开始。那么对于大英帝国之所以成为帝国的原因,航海技术对于作者极其风趣诙谐地分析和总结了这个“不经意间”就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工业国家”的超级帝国400年来的沉浮历史,并将那些历史以讲述古老的英格兰人偷窃、掠夺、移民、扩张、侵略、贸易的故事的方法展现,确实令我的阅读者豁然开朗了很多。而且最为可贵的一点就是,作者以通俗易懂的笔触,以诙谐灵睿的思辨,结合各种数据、图表和引文,从商品市场的全球化、劳动力市场的全球化,到文化的全球化、政体的全球化,再到资本市场的全球化、战争的全球化等六个方面,将大英帝国发展、奋斗的历程极尽详实地呈现。

  可以说,《帝国》是一部全球化的历史,它不仅仅只局限于大英帝国的兴衰,还包含了400年来大英帝国对于那些殖民地国家和整个世界的影响、制约、促进以及发展的细枝末节,内容之丰富、思想从某些方面看,大英帝国不同于其他帝国,因为它始终具有一定的独一性,但是从大英帝国兴盛以及衰败的整个历程来看,也确实让世人笃信没有侵略扩张永远都没有帝国的发展以及鼎立……尽管时至今日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极大转变,经济贸易、商品流通、体制完善也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我们的世界大国崛起中依然不能避免的多种多样的侵略依旧让我不由地心生这样的判断。

  《帝国》读后感(十):从人的角度解说大英帝国的兴衰

  从前玩过一个游戏《大航海时代ONLINE》,是海洋冒险角色扮演类游戏。游戏背景是16世纪初,席卷欧洲并盛行一时的“大航海时代”运动,游戏玩家可在其中化身为冒险家、商人或军人等角色,在与航海有关的经历中体验与各种人物相识相处之道,也体验大航海的魅力。《帝国》一书作者坦言,只是想在本书中记录大不列颠极其殖民地推动下的大英帝国全球化发展,于是展开的六大内容分别为:商品市场的全球化,劳动力市场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政体的全球化,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以及战争的全球化。联想当年的《大航海时代》,《帝国》一书就像带领我们再次串联角色,体验大航海时代,因为文中重点阐述的六大方面内容,都是以六种角色人物为核心分别展开。六种角色:海盗、殖民者、传教士、官僚、银行家、破产者。

  追逐利益的本能驱使着英国效仿古罗马帝国征伐的足迹,只是英国的战场在海上。被终结的冷兵器时代,依靠炮舰的凶猛,英国敲开加勒比海的大门,也踏上富饶的亚洲大陆。他的行径如同标准的海盗,烧杀抢掠,驱赶竞争者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等。

  白人殖民者的形象在许多影片中都有被美化的倾向,比如《走入非洲》拍得极为唯美。在本书中,作者以“白人祸患”一词为这些殖民者下了定语。数目庞大的移民者为着各种原因离开母国,而初建立的帝国依靠这些移民进行殖民统治的试验,本书中作者分析了南欧、北欧人分别对南美北美的殖民统治的不同,也分析了白人移民及后来的非洲人成为奴隶的移民。作者选取了一名曾参与奴隶贸易的年轻水手的日记辅以说明这些不被当作人的奴隶们的凄惨生活,并附带数目确凿的图片说明。英国小说作家麦克·莫波格的《帆的孤独啊》一文中也批露奴隶们如身处地狱般的苦日子。

  英国的传教士是大英帝国扩张中的自愿行为。在第三章里着重探讨英国统治者各阶层间的共生关系。其实喜欢看英国小说的朋友,常会在小说中看到这类题材的表现。进入第五章,则是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军事、金融以及媒体的发展。大英帝国也慢慢由盛及衰。

  本书中的英国史,还是惯常看到听到知觉的那些内容,并没有特别多的新鲜。若是说有,那就是从人的角度的解说,以人为脉络,梳理了真实的大英帝国是如何在人力推动下,完成他的起步、发展及不可抗的落寞。再就是书中批露了许多数据和事实,考据癖可以较下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帝国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