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20 03:34: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读后感精选10篇

  《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是一本由顾晓光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2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读后感(一):世界就像一本书:读顾晓光新作《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

  圣·奥古斯丁说:“世界就像一本书”。读不同的书,对世界会有不同的认识。读书多了,自然对世界会有更全面的了解。

  阅读推广工作任重道远,但是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我们确实已经发现,除了内容以外,阅读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美。顾晓光能抓住这些美的瞬间,与大家分享,也感染了大家。

  1本书,10年,27个国家,120幅图片,7万字——阅读是最美的姿态,也是一种传染病,给你,给我,给大家。

  顾晓光《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在功利性的阅读还占很高的比例的今天,功利性的写作更是如此。顾晓光本是制造学术垃圾的年龄和职业,而他能注重这样的书,乐此不彼,值得称道。他独辟蹊径,开拓了一个斩新的领域。

  书中提到的不少地方我都去过,但是那里的阅读美景我却没有都见过。例如,我曾四次去巴黎,但是那里的莎士比亚书店,却总是失之交臂,因为公务安排,路过了也不能进去。而且,作者确实有他自己独特的视角,再加上摄影技术,如虎添翼。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深有体会。有时候,旅行途中能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需要靠读书才能解决。而同一本书,年轻时候读过,到一定的年龄有更多的阅历,重读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也行走了不少国家,留下数万张图片,作为旅行的记录,也作为普通人的生活历史。我没有能汇编成册,而他却做到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图片来自柬埔寨、尼泊尔、伊朗、墨西哥、古巴、以色列等国家,都是中国人很少去的地方,深刻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风情,也体现了世界上不同信仰的人们都有共同的读书风尚。这也是本书的一个特点。

  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我的职业是图书馆员、学术期刊编辑,一直与文字和图书打交道。摄影是没有文字的诗,它无法替代文字,却能够使人更好地运用文字,赋予更多的可能性。当摄影遇到文字,当图片遇到图书,便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阅读的形式受到质疑,阅读的载体不断变化,图书馆的未来和书店的未来都是未知数,与书有关的整个产业链都在重新整合,我们正面临着阅读的历史性的转折点。

  我想,如果顾晓光写了一本学术著作,也许10年以后,或者30年以后就无人问津。而这样一本关于阅读的书,确实有其独特的生命力,至少100年以后都不会淘汰,因为除了其独特的美,还因为它是这个时代的历史记录。

  《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读后感(二):图有其表,表里如一:读顾晓光新作《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

  2017年11月13日,顾晓光说要给我寄新作,16日已收到,17日出差回家便翻阅,接连数日可谓爱不释手。顾晓光《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与刘欣《书香英伦:英国图书馆之旅》(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3),诸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要加一组“标签”,我会联想到:旅行、阅读、摄影、阅读推广、全民阅读、图书馆员、图书馆精神……寻思写几行字,略述所读所思所感。

  顾晓光的网名及博客名为“图有其表”,我的网名及博客名为“图谋”,彼此姓“图”,且均属于“别有所图”。“图有其表”容易让人联想到“徒有其表”,“图谋”亦让人联想到“图谋不轨”,原本似乎都不是啥“好词”,我们不约而同在努力赋予其与众不同的意义。我早期的网名叫“a”,图有其表曾在我的一篇博文后留言说:“a,既是起点,又是顶点……”,坦白说,原本我并没有如此之高的“本意”或“立意”,但是我很满意,因为它正合吾意,赐予我力量。图有其表称呼我“a兄”(谐音“a胸”),我作为江西老表较为“自然地”称其为“表兄”,实际上我了解到我比他痴长一岁。

  “图有其表”是有内涵的,其准确的内涵是什么,也许我等俗人我无法参透。读顾晓光新作《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之后,我试着以一己之见予以“诠释”:世界就像一本书,用影像和文字去发现美、延伸美、享受美。《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一书,有图有真相,有文字有思想,既可以浅阅读,亦可以深阅读。通过顾晓光的镜头影像及文字记录,可以环游世界,遐想联翩。表里如一是“图有其表”的表面和内心一致,言行和品质一致。

  《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一书作者简介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员、博士生,《信息与管理研究》副主编”,蕴含着一种低调的华丽。顾晓光是一名不寻常的图书馆员,他现工作单位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之前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工作,而且顾晓光的“另一半”亦为国家图书馆馆员。

  据悉:(1)顾晓光《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摄影展12月9日在重庆大学首展;(2)《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首印4000册即将售罄。该书成为畅销书,乃至长销书,难能可贵,可喜可贺!一名图书馆员的作品,在如此短时期之内,有如此良好的市场反响。部分原因,如顾犇那篇博文中的末尾所述:“如果顾晓光写了一本学术著作,也许10年以后,或者30年以后就无人问津。而这样一本关于阅读的书,确实有其独特的生命力,至少100年以后都不会淘汰,除了其独特的美,还因为它是这个时代的历史记录。”(参见:书蠹精.世界就像一本书:读顾晓光新作《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d62640102wyvv.html )有想法的人挺多,有做法的人也不少,但既有想法又有做法的,似乎不是很多。这大概是顾晓光如此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再版在即,作为图书馆员提点参考意见:期望再版时将书脊稍作修饰,因为护封容易脱落,一旦脱落,书脊处胶水及线头裸露,有碍观瞻。精益求精,有助于更多人关注她、阅读她、爱上她!

  图有其表,表里如一:读顾晓光新作《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

  《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读后感(三):最美的阅读,在路上——读《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有感

  最美的阅读,在路上——读《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有感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郭晶

  晓光就是顾晓光,他的网名是“图有其表”,很多人喜欢亲切地称他为“表哥”或“表弟”。看晓光的微博、微信或公众号,常常羡慕他扛着相机世界各地行走的洒脱,也由衷钦佩他对各类书店、图书馆及与书关联之人、事、物的捕捉与体验。据我所知,出版社欲请晓光以图书馆员的身份出一本与阅读有关的图集酝酿了很久。记得去年秋天的一次匆匆短聚,说起这本书时,还未确定书名。可喜的是,再到桂花飘香季,尚带油墨芬芳的《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已经亭亭玉立地倚靠在我的案头。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旅行和读书,或者说是脚步与灵魂,能保证有一个在路上已属不易,更何况要将两者同时荟萃于一段行程。因此,对晓光这部图文并茂、凝结十年“摄阅”与“行思”之旅的用心之作,我是怀着十分敬惜的心情,并决心要找一些相对集中的时间,细细品读、慢慢赏鉴。无奈年底各类公务家事缠身,似乎很难“偷得浮生半日闲”。只好利用差旅途中乘坐高铁之闲暇,带上这本书先后到了济南和武汉,一个字一个字读,一幅图一幅图品,终于看完这本228页、也是我今年看过的“最美图书”。记得看至最后一页时,正是立冬刚过的午后,一抹和煦阳光透过高铁的车窗映照进来,整个人沐浴其中,感觉身心俱暖,确如刚刚经历了一次跨越四大洲的阅读之旅,脑海里还回想着那些吉光片羽的美好图景,意犹未尽。

  这是一本极具阅读价值与收藏价值的隽永图书。我原以为贯穿全书的美图已经足够抓人眼球,没想到细读文字后,晓光关于阅读的所思所感,图片背后的文化历史梳理,更令人惊叹和惊艳。诚如王余光教授在推荐语中所言:不是浮光掠影,但可轻松阅读。不是纵深钩陈,但可引人深入思考。晓光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将鲜活的观感体验融入读书历史的滚滚长河,九个篇章徐徐展开,犹如一幅阅读的动人画卷,从阅读者的各色神态到阅读场景的美妙意境,从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到那些最美书店,从一位位作家到一个个国家……我想这应是无心插柳的编排,但却衔接得天衣无缝,读来仿佛置身于绿茵满径的林间,整个人恰如清洗了一次尘肺般酣畅轻盈。

  值得一读再读的还有晓光写的“自序”,我以为是一篇教科书级的美文,从中不难看出他对阅读的思考和执念。关于阅读与旅行的意义,他这样表述:“阅读的目的就是行走,继而通过行走后的阅读去印证世间是否繁星闪耀,是否长河流淌……”。关于阅读与摄影,他将摄影比作是没有文字的诗,能够使人更好地运用文字,赋予更多的可能性。当摄影遇到文字,当图片遇到图书,便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条,他一次次举起相机拍摄,又将光影行思诉诸于笔端,让我们得以领略摄影和文字一经邂逅,那足可以凝固时间、定格美好的艺术。算起来我和晓光的相识差不多有十年了,我当时以“天天天蓝 日日书香”作为博客名字,晓光告诉我他曾经的网名也叫“天天天蓝”。真要感谢web2.0,让我们当年的青春和梦想可以在博客中恣意挥洒,也有了一个延续至今惺惺相惜的朋友圈。虽然见面不多,但彼此都有默契,正印证了那句“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我常常被这些朋友的文采与智识所折服与倾倒,晓光就是会自带光芒的那位。无论是欣赏他的摄影作品,还是细读他的文字感悟,都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诚如另一位业界公认才子书骨精(王波)所言:我怎么会认识这么高端的朋友!

  从我自己作为图书馆员的视角来看,这本书中的每张照片皆是反映阅读之美的扛鼎之作。我特别留意了关于图书馆的十余张美照及文字介绍,受益颇多。法国著名作家尚塔尔‧托马斯(Chantal Thomas)在《被遮蔽的痛苦》一书中提到:“如果我去旅行,那么参观图书馆就是一次旅行中的另一次旅行。”图书馆所积淀的知识与充盈的灵性,总在为人们打开着一扇扇未知旅程的大门。还有几张令我感动不已的照片,比如打开扉页,第一张映入眼帘的就是着红色衣裳的母亲在颔首捧读图书,如晓光所言:“我感谢母亲给予我的全部,包括最初的阅读感受”,这大概也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另外还有一张摄于今年北京古北水镇的照片,小女孩俯在一个阅读者雕像的肩头,看着像是晓光的千金(记得乳名唤作是“虎牙”)。晓光提到“如何培养儿童在成年后依然热爱阅读,将阅读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才是最重要的童年教育”,对此我亦深感认同。

  这本书也是阅读推广人的必备案头书。无论是阅读空间的介绍,阅读形式的分析,还是阅读历史的触及,都应是进行阅读相关工作者应知应会的――至少可以通过本书补充一些知识与趣闻。由于工作的缘故,这两年我也在关注和践行阅读推广人的职责,对这份外人看来似乎总在开展各色活动的工作,我自己是抱着一份谦卑而又平和的心境,也常以此提醒我的伙伴们,不跟风盲从于形式,多关注内涵与价值。对于读书之事,我信奉精耕细作,久久为功。阅读推广是要告诉人们多读书,但读什么?怎么读?实在是一门深邃的学问。当你面对浩瀚的人类阅读历史与塑造心灵的优秀作品时,就不能不将自己低到“尘埃里”。也许立志做一个好书的“摆渡人”,始能触碰到那些直抵人心的经典,去唤起更多人捧起那一本本杰作。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里的每张照片都有阅读者的身影。诚如著名图书馆学家E.G.霍利所言:“图书馆的职业本质上是一种人文职业,我们的目标实际上是人。”拥书为业,以文化人,实在是一份极其神圣的事业,这份认识或者说是信仰,在我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益发清晰而坚定。对于那些经年根植于图林、虔敬躬耕在书山的职业同行,心底更是抱着最大的敬意。我想肯定也是由于这份职业热忱与不倦守护,令晓光一次次负笈在世界各地不同场景下的阅读前驻足,为我们留下那么多美好的瞬间。当你凝视照片中的图书邺架巍巍、读者专注阅读的身影时,图书馆人的职业初心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唤醒。想到他在书页上的赠言:“阅读是大自然最美的姿态”,诚哉斯言!

  感谢晓光!最美的阅读,依然在路上。期待下一个十年里,阅读如斯,美好如斯,让我们在一次次阅读行思之旅中,欣喜重逢。

  来源:http://124.207.48.191/epaper/tsgb/2017/12/01/A23/story/54856.shtml

  《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读后感(四):长文多图聊聊我的《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

  我今天发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算是对这段时间的小总结。相关图片请看公众号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sPPnmr08zbpiD0LT2er-hg

  长文多图聊聊我的《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

  2018-01-16 顾晓光 图有其表

  2018年的寒假开始了,我发现我竟然没有好好介绍一下我这两年忙活的这本书《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

  那么我就通过图片伴以文字大体说说我这本书的来龙去脉吧。最后附上我的自序,这些文字表达出了我对于阅读、旅行和摄影的理解和思考。本文较长,图片较多,希望没有浪费你们的时间和流量。

  两年前,我在翻看老照片的时候,产生了出版一本与阅读相关的摄影集的想法。当时全民阅读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经过调查,国外也出版过类似的摄影集,名字叫做on reading,内容和装帧很精美,两本都是国际顶级摄影师的作品,其中一位是SteveMccurry,就是拍摄《国家地理》阿富汗少女那张名片的摄影师。但是这种主题的摄影集在国内还没有。一年多前,读库搜集了玛格南图片社的阅读照片,出版了一本《读》。目前看到的这三本阅读主题的摄影集,作者的身份都是专业摄影师,我的优势在于我本身是图书馆学的研究者,对于阅读的理解更深一些。

  两年前准备出版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仅仅是摄影集,是难以出版的,最后决定为图片配上文字,让摄影照片跟着文字走,通过随笔式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世界上不同国家的阅读状况和阅读文化。我对出版界不算陌生,谈了几家出版社,最终决定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选择清华有两个原因,一是这是一个大社,二是编辑周菁老师是个好编辑,也尊重我的一些建议和要求,且给了我很大的空间,使我能够参与本书出版的大多数环节,特别是设计。

  在这两年里,我以各种复杂的情绪参与到这本书的准备中。我孕育它,它支撑着我存在的价值。我在自序中引用了十九世纪法国诗人斯特凡·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的话,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在一本书里终结。我认为这是对书最美的礼赞,也是自我的某种埋葬。

  我在出版《拥书权拜小诸侯》时,曾经用致谢的篇章感谢了为此书出版的很多师友,可是出版这本新书时,我却无法表达此意了,因为太多的师友给予了建议、意见、鼓励和支持。特别说的是我的朋友芥末棒,他厚颜无耻地用金钱衡量了我们的友谊,一万元购书送友。当然这种散发着铜臭味的朋友远不止他一位,在此向你们说:希望我没有让你们失望。

  他还专门来到北京印刷厂和我为最后的印刷盯版。

  经过几次设计,最后的封面是这样的。

  本书也花了一个大的篇章来谈阅读的多种形态,比如手机、音频、视频和缺不了的电子图书。我发现目前已经有多家网上书店有本书的电子版,比如亚马逊、当当、京东和豆瓣。我买了亚马逊和当当的电子版,发现还是亚马逊的Kindle版做得好一些。用手机或者平板看,所有的照片都可以较好的色彩还原。

  图书出版后,我的阅读摄影展也推出了。作为首展的举办机构,重庆大学图书馆的各位老师给予我太多帮助,东莞图书馆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也厚爱于我,为我的展览腾出宝地。2014年,当当网的购书量数据显示深圳和东莞位列“非直辖城市图书消费十大城市”,是进入该榜仅有的两个非省会城市。我还在东莞和深圳做了几场讲座,与爱好阅读的朋友分享我对于世界各国的阅读文化和自己对于阅读的思考。

  以上是重庆大学虎溪图书馆的首展,感谢好多老师前来捧场。

  以上为东莞图书馆的展览

  以上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展览

  今年,我还会在全国不同城市举行我的阅读摄影展,力求每次展览都有不同的样式和内容,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看到阅读带给我们成长的收获。

  这两个月,还有一些师友为本书写过或长或短的书评,上海交大的郭晶老师的有感而发最令我感动,虽然她过誉之词让我有些心虚和不安,点击文后的阅读原文可以看到《图书馆报》刊出的内容。

  谈到阅读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帮助,我用了“无用之用”来形容,就像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认为从狭义的“用”来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但“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 “穷到究竟,一切哲学系统都只能当作艺术品去看”。

  就这个话题,我曾经在一次本书的读书分享会上说过这么一段话,与各位分享: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我一直认为生命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每一个生命的产生和消亡都是自然的、普遍的,人的生命并不比动物的高贵多少。但是每一个人生命中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正是这些不同的经历才构成了色彩斑斓的世界。生命重在经历和体验,而阅读就能让人体会到自身无法拥有的经历和感受,尤其是在物质匮乏的不发达国家,物质条件限制了人们的生活经历,阅读却能为人们打开一扇窗户,通过这个窗口去观察更广阔的世界,包括网络阅读。因此,阅读不一定能让人过好这一生,但阅读至少能丰富人的这一生,这就是阅读的无用之用。

  我对本书做了两个视频进行宣传,一个是我自己做的,一个是请朋友常宏的公司做的。同时,常宏也是我部分展览的设计者,因为他目前在做艺术库,同时做艺术展。

  这是静版的

  这是动版的

  最后附上我的自序,曾经在学术期刊《图书馆论坛》登过,《图书馆报》也节选过部分文字。

  《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自序

  这是一本关于阅读的摄影集,还有我对阅读和旅行的杂感。我从十年旅行过的四大洲二十多个国家所拍摄的照片中选出100多张与阅读有关的照片,照片中的阅读者不分长幼、男女、阶层,阅读的地点也不局限在书店、图书馆和教室。凡目之所及处,我都拿起相机把它记录下来。通过这些阅读的状态,可以看到阅读的目的不仅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且让我更多地体会到阅读者在喧嚣世界中的那份宁静和深沉,那种上帝视角下的卑微和自我内心的谦逊。

  阅读、旅行与摄影

  我尊崇美国战地摄影师詹姆斯·纳赫特韦(James Nachtwey)评论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对于摄影的理解:“透过他的眼睛,我们从特别中看到普遍,从小中见大,从司空见惯中看到神秘,从凡俗中看到诗意。我们在眨眼间看到无限。”我信奉古希腊哲人普罗泰戈拉所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通过旅途中偶遇的人来记录阅读美好的姿态和体验多样的人生。我认为阅读的天空大不过内心的牢笼,而旅行则是透过牢笼喘息的最好方式。

  阅读是无声的交谈,旅行是想象的归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有限的生命体验无限的可能是很多人的哲学起点。古罗马哲人圣·奥古斯丁更是认为世界就像一本书,不去旅行的人只读到了其中的一页。作为现代艺术的摄影让旅行生活更加丰富,但却不仅是目的地原样重现般的影像复制。美国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认为摄影不是举起相机那么简单,一张照片里投射出摄影师看过的影像(电影)、读过的书、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

  我将这些照片归入纪实摄影之类(绝大多数为即兴拍摄),人文主义的纪实摄影包含了很多文字难以形容的事物,属于“幸运的巧遇”。同时,此类摄影体裁的文字注解比其他类型的摄影作品更重要,文字的加入会使得影像更具表现力和影响力。一方面,“事实的力量永远是最强有力的杠杆”(雅各布·里斯);另一方面,用文字来描述这些对于我所珍视的“创造性的观察”。记录他们所拥有的,发现他们未察觉的。

  每个爱书人的头脑中都有一幅关于阅读的影像,它或许是现实中的存在,或许是梦想中的映射。已有500多年历史的藏书票文化正是对阅读影像的直接体现,在没有摄影术诞生之前,关于阅读的素描和特写已光明正大地躲藏在藏书家的书籍扉页上了,它满足了爱书人对于阅读影像的想像和渴望。这印证了法国文化评论家罗兰·巴特所说的“有时候,我觉得想到的照片比看到的照片还清楚。”

  旅行作者

  美国学者依迪丝·汉密尔顿(Edith Hamilton)在《希腊精神》中说:一个人对知识要有如饥似渴般的追求,还要有探险家的激情,才能像希罗多德那样去旅行,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他是世上第一个旅行者,而世上也再难找到第二个像他那样快乐的旅行者。其实,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就开始了现代意义的旅行了。梭伦“处于出于“求知欲和好奇”,去了吕底亚的克罗伊斯王宫。那个时代,古希腊哲人的旅行就像现在的田野调查和比较研究一样,为其哲学思想注入新的色彩。到公元前四世纪,离开希腊出游就成为了人物传记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自公元前5世纪希罗多德的游记开始,希腊人对埃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埃及的古老文明和它的宗教信仰使希腊人心向往之。此后的柏拉图借一位埃及祭司之口,表达出对埃及古老文明的赞叹:“唉,梭伦,你们希腊人只不过是个孩子,你们当中没有一个老年人。”旅行拓展了自己的生活和研究,从而影响了他人。法国人托克维尔在1831年来到美国,写出了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大作《论美国的民主》,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托氏在年轻时间隔年(Gap Year)之代表游记,他看到了一个与法国完全不同的美国后,写下了影响了整个世界的不朽篇章。

  对于国人来说,徐霞客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是我们最为熟知的旅行者。作为中国最有名的背包客,徐霞客不仅年少时饱览群书,更为后世的地理学研究者贡献了无可比拟的专业攻略。,以至于我国将《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游历各国的马可·波罗至今在史学界还有争议,但《马可·波罗游记》的历史地位却是实实在在的,它是欧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的游记,对于中世纪的欧洲有着积极的作用,早期的世界地图也参考此书。

  先人的知名旅行家岂止一二,对于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别愁聚欢的吟诵,唐诗宋词是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旅行日志,“游宦”、“游学”出现在古代典籍中的事例更是常见。当陆游感叹“少年亦慕宦游乐,投老方知行路难”,在晚年告别仕途还乡后,他将写过的作品集结成书,命名为《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这和美国旅行文学作家保罗·索鲁(Paul Theroux)用《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从北美到南美的火车之旅》和《赫丘力士之柱: 周游地中海》命名他的游记没有太大差别,都是用他们曾经游历的目的地作为作品的名称。欧洲启蒙时代的英国,旅行在启蒙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英国人像古希腊人去古埃及旅行一样,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和启蒙运动的法国成为了他们心目中首选的文化旅行目的地。

  现代学者有目的的田野调查可以认为是一种学术旅行,通过对目的地的考察成为了学术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任务在先的旅行会让人背负过多,还会不得不去某些无意到达的地方,做某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法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结构主义人类学创始人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在《忧郁的热带》开篇第一句话便是“我讨厌旅行”。他在感叹花费很长时间,在体会到寂寞和困难后,是否值得。当旅行和著书结合起来,个中滋味真是只有当事人才会清楚。

  我国当代学者比前人有了更多的旅行经历,这依托于交通技术的进步和国力的增强。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先生是学者旅行中的翘楚,是我所知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好的诠释者。葛先生还以《读万卷书》(待出)和《行万里路》(已出)为名出版他自己读书和旅行的感想,“‘行万里路’的收获与‘读万卷书’的成果交融,支撑着我的学术研究、教学教育和社会活动,丰富我的人生,滋养我的精神,不断引发我回忆和思索。”40岁才首次踏出国门,但葛先生在此后30年间却游走了五大洲49个国家,去过很多常人无法到达的地区,经历过常人难以体验的场景。如果说“没有地理就没有历史”,那么研究历史地理学的葛教授的学者之“路”便是通过旅行将博尔赫斯“时间变成广场”的愿望成为了可能。

  旅行和读书都可用负笈来表达。我曾有幸得到白化文先生教授赠送的《负笈北京大学》,白先生于书中他谈到在北大读书时的点点滴滴。作为旅行者,自要负笈,里面装有旅行中所需的物品。对我来说,相机必不可少,它是我在旅途中眼睛的延伸、头脑的闪存以及对于任何美好事物记录的映刻。我的行囊中还有旅游书、Kindle和关于旅行地的文化书。现存日本国立博物馆中有一幅《玄奘负笈图》,途中的玄奘左手握经卷,右手执拂尘,身负满载佛经的行笈,这可能是中国最著名的阅读和旅行的图片了。更为古老和类似现代摄影的画面在加拿大作家曼古埃尔(Alberto Manguel)的《阅读史》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年轻的亚里士多德坐在一张垫椅上,双脚舒服地交叉,一只手垂靠在侧身,另一只手抵在眉边,疲倦地读着一卷摊开在他膝盖上的书。“”

  阅读与旅行的意义

  当我们每天有意无意地使用各种网络社交工具时,这个世界好似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很多人的信息大多来自于方寸之间的手机屏幕,但却似乎感觉拥有了全世界。我也时常陷入这样像吸食毒品一样的生活,而旅行,可以让我戒毒,让我看看这个世界是否如文字所描述的那样。在某种程度上,直接的经验甚至高于那些既理性又有逻辑的思辨。在旅行和阅读过程中,我们乐于也应该“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在结束这段美好时光后,我们的收获又须跳出“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视野来反思自己,认识到有限的自我来自于无限的宇宙。

  叔本华认为,付诸纸上的思想不外乎是走在沙滩上的人所留下的足迹。我们看的是他所走过的路,但要了解沿途所见之物,那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才行。“那些把一生都花在阅读并从书籍中汲取智慧的人,就好比熟读各种游记以细致了解某一处地方。熟读某一处地方游记的人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关于这一处地方的情况,但归根到底,他对于这一处地方的实质情况并没有连贯、清晰和透彻的了解。”相机是眼睛的延伸,是看世界的记录载体,拍摄照片的过程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

  葡萄牙作家佩索阿(Fernando Pessoa)则不同意叔本华的看法,他认为存在即是旅行,终生没有离开生活过的里斯本。“我对世界七大洲的任何地方既没有兴趣,也没有真正去看过。我游历我自己的第八大洲。有些人航游了每一个大洋,但很少航游他自己的单调。我的航程比所有人的都要遥远。我见过的高山多于地球上所有存在的高山。我走过的城市多于已经建立起来的城市。我渡过的大河在一个不可能的世界里奔流不息,在我沉思的凝视下确凿无疑地奔流。如果旅行的话,我只能找到一个模糊不清的复制品,它复制着我无须旅行就已经看见了的东西。”

  佩索阿对旅行带有极大的偏见,同时,我们也要也启发我们谨慎看待旅行中的第一观感。英国作家毛姆1920年在中国旅行时,看到官员和一伙衣衫褴褛的苦力在一起愉快地交谈,便发出这样的慨叹:“为什么在专制的东方,人与人之间比自由民主的西方有更多的平等。”同为英国作家的奈保尔则对后殖民国家充满着尖刻的批评,甚至称印度为“黑暗地带”。作为一名游客和异乡者,我们有太多类似的偏见和想象。“流落”在异域风情里,可能会有两种虚幻,一是这里是一个失落的世界,那里充斥着无序和混乱,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以至于激发出内心的种族主义情绪;二是这里是一个天堂般的净土,满足了旅行者的猎奇和对于不同于自己生活的假想,甚至通过自己现实的诸多无奈而美化这里不同的生活状态。

  偏见始于无知,最好的办法是通过阅读来完善。所以,旅行始于阅读,同时旅行的终点又是阅读的起点。旅行如同逛博物馆,而阅读则如同浸淫在图书馆。当纸上得来终觉浅时,我们去博物馆这个“活思想之育种场”。如果对比旅行前后的阅读,差之大矣。旅行前,我们可能会看一些诸如Lonely Planet的旅行书和上网查找攻略,最多或许是翻阅一本国家历史书;可当旅行归来时,我们便可有的放矢地根据旅行中感兴趣或疑惑的部分按图索骥,充实自己的旅行收获。如果说旅行前的阅读是朦胧地观看大象的轮廓,那么旅行后的阅读却能够清晰地分解大象的部位,以了解细部。拓展一下笛卡尔的名句来表达自己对于阅读和旅行的看法:我读故我思,我思故我行,我行故我在,我在故我读。

  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行走,继而通过行走后的阅读去印证世间是否繁星闪耀,是否长河流淌;是否有宇宙的真理,是否有伟大光荣正确;是否有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之分,是否有悲悯和谦卑之痛;是否有外婆的澎湖湾,是否有乡间的小路;是否需要寻章雕句,是否需要冥思苦想;是否有思考和智慧的痛苦,是否有无知无畏的幸福;是否to be,是否not to be。

  阅读之美

  谢海龙于1991年在安徽金寨拍摄了一张里程碑的照片《大眼睛》,这不是一张多么“漂亮”的照片,但却能打动人心,引人深思。中国乡村的教育现状和孩子渴望读书的愿望通过这短暂的定格成为了永恒的象征,并作为“希望工程”的影像代名词。美国杰出的女性战地摄影师玛格丽特·伯克-怀特(MargaretBourke-White)二战后来到尚处动荡时期的印度,拍下了圣雄甘地遇刺前六小时在纺车前阅读的照片,照片中的甘地平静、安详,赤裸着上身打坐在地上,沉浸在书的世界中。这张看似“平淡”的照片却能让观者品味出甘地恭谦的外表下的那种不屈强权的气度。

  本书所选的照片同样是这种阅读姿态的展现,虽不奢求成为众人熟知的影像,却是我三十岁到四十岁所记录的岁月留痕和对于阅读的执念。我想,时间是一个万能的东西,它能够使一个生命从无到有,从生到死,从坚守到放弃。时间又如同潘多拉,是一切美好东西的承载,但打开魔盒后,世间所有的污秽、肮脏、黑暗都充斥其中。阅读和旅行就是这样的潘多拉,不仅有美好,也会有不安。叔本华曾言,阅读的前提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而旅行时也要慎重地选择目的地,毕竟世界太大,而我们的步伐却太小。“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的旷达也许就是阅读和旅行之所终。

  同样,由于时间的跨度,本书的出版无意中表现了一系列信息展现方式的变革。从文字的诞生开始,人类对于信息的获取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直到印刷术的诞生及普及,催生了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以及启蒙运动等历史时刻的出现;19世纪,照相术作为某种替代文字的符号,与电报的使用几乎处于同时代,成就了第三次信息变革,不仅记录了我们认知的世界,又让人们去联想未知的领域,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并非妄言;亚马逊Kindle的出现,电子书的时代真正粉墨登场,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感受;二十世纪广播的普及,让民众解放了双眼,成为了获取信息重要的重要手段,在移动互联的现在,喜马拉雅客户端“单读”音频中许知远的广播是百年广播的延续;电视创造出“沙发土豆”(Couch Potato)的词汇,拓宽了大众的眼界。作为出版图书的理想国书系,以“看理想”为推广和宣传的品牌,用传统的电视制作方式加以互联网的传播,使梁文道能够计划用一千零一夜为读者推荐好书。这是信息传播的进步,也是本书的立意之一。

  胡适先生在1932年6月27日所作的《赠予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一文中为毕业的大学生开了三个方子,其中第二个为“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摄影就是我的“兴趣点”。我的职业是图书馆员、学术期刊的编辑,一直与文字和图书打交道。摄影是没有文字的诗,它无法替代文字,却能够使人更好地运用文字,赋予更多的可能性。当摄影遇到文字,当图片遇到图书,便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我在做担任《数字图书馆论坛》执行主编时,曾经为《出版人·图书馆与阅读》杂志写过一段时间的专栏,当时我的简介是“一个看字为生,写字为乐的人”。可是,现在我却越来越懒于动笔,以至于出版这些阅读照片的初衷仅仅是摄影集,让读者和书友自己去体会照片中的意味就够了。感谢几位老师,他们希望我对画面多一些文字的注解,或事实描述,或感性抒怀,因为他们的建议才让我留有更多的回想和记忆,也让我重新旅行了一次。另外,本书关于古希腊、罗马和希伯来阅读文化的长篇幅部分来自于《图书馆杂志》的专栏文章;民间图书馆部分则是我为《图书馆建设》做的封面文章。

  十九世纪的法国诗人斯特凡·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说,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在一本书里终结。我认为这是对书最美的礼赞。希望本书能够通过影像终结这些真实的存在,延伸这些最美的姿态。

  顾晓光

  2017年4月于北京大学燕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