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别走出这一步》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别走出这一步》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33: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别走出这一步》的读后感10篇

  《别走出这一步》是一本由[英] S. J. 沃森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假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3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走出这一步》读后感(一):都是命运,无仇可报

  一部充满宿命气息的小说。

  结尾呼应了开头,给人以沉重失落之感,绕了一个大圈子,姐姐所拥有的东西,一一失去。她终于得偿所愿,活成了妹妹的命运。

  这本书出自心理惊悚小说大师沃森之手,已经达到武林高手的境界,无招胜有招。看似漫不经心的情节,其实处处是伏笔,大的悬念设置加上浓烈的情节反转,吊足读者胃口,欲罢不能。读的过程中得克制住不翻最后一页的冲动,生怕失去了过程中那紧张刺激的乐趣。

  猜了许多可能,但始终没猜对,结局实在太出乎意料。

  所以归根究底,还是要回到命运这个主题吧。命运别无选择,性格决定命运,朱莉娅的性格无所谓好坏,但贪嗔痴这一点人类的共性,是她的致命伤。

  这本小说还有个特点,就是语录比比皆是,甚至能当成情感励志书来看, 不愧是疗效奇佳的反思醒脑剂。

  “世上所有圈套,都一样设计。记住,开头都一定对你有百利而无一害,结果,要了你的贱命。”

  听起来虽然胆寒,但却是真理。

  《别走出这一步》读后感(二):最高级的悬疑就是不动声色

  这简直就是一本细思极恐的小说。

  至今仍然记得《别相信任何人》带给我的惊悚,一个记忆只有一天的女人,每天都要靠身边的人来提醒自己,她是谁。然而最后冷冷的一句:不要相信本,让她惊惶之措。本,不就是她最亲近的枕边人吗?

  或许,最危险的敌人,也就是离你最近的人。因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你的软肋,你的过去,你的所有心理。

  《别走出这一步》也是如此。朱莉娅把安娜视为她的救命稻草,她的好闺蜜,事无巨细与她分享,包括自己最隐私的秘密。而她生活中的一切细节,卢卡斯全都掌握得一清二楚。这几个人,形成一个恐怖的闭环,“背叛”“放纵”“隐瞒”“秘密”,这些关键词反复出现,成为彼此的把柄与心结,阴魂不散。

  无助的时候,人会失去判断力,于是自乱阵脚,越走越错。

  作者就像一个冷酷的导演,躲在那里,不动声色地操控着每个角色,玩弄他们的命运,把所有美好毁了给你看。

  《别走出这一步》读后感(三):时间不会放过任何人

  我们总以为,随着时间流逝,一切苦痛都会冲淡,其实这是错觉。

  在《别走出这一步》里,朱莉娅一步步走上了不归路,这个过程写得非常真实,心理描写尤为抓人,这点不得不佩服作者高超的写作功底。

  开头切入很快,简单铺垫后便抛出了一个转折点,所有的美好,在一瞬间崩塌。

  这是一个外人看来完美的家庭,但,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恰如《别相信任何人》的不走寻常路,沃森的新作,把一出更跌宕起伏的大戏写到了极致。

  在塑造几位主要人物时,他把深情与残忍,甜蜜与恶毒的强烈反差集中在同一人身上,他轻描淡写地描述着这样一个阳光温暖的家,却又在冷不防中,突降晴天霹雳。

  结尾像是个轮回,巴黎的小巷,大雨倾盆,命运在此画上句号,一切都无法回头。时间轻轻划过,狞笑着,它果真没有放过任何人。

  《别走出这一步》读后感(四):崩坏的双面人生

  我写出了一本自己非常喜爱的作品,有如呼应《别相信任何人》的镜像之作!这是作者S.J.沃森在本书出版后接受采访时的一句感慨。就业已读过这两部作品的我来说,个人认为上述言辞颇有“自夸”之嫌,因为《别走出这一步》(下文简称《别走》)与其2011年发表的惊艳处女作《别相信任何人》(Before I Go to Sleep,下文简称《别信》 ),在观感上相当之大的区隔。

  比如《别信》是以患有失忆症的女主醒来一阵懵逼开场(不知自己是谁?身在何处?……),通过笔头的记录、片段的记忆和艰难的推理,逐渐拼接出自己的过去,并最终摆脱每日不断重启的人生梦魇;而《别走》则是以与女主渐行渐远、疏于联系的妹妹死于非命起头,出于内心的愧疚、负罪感(虽说领养妹妹的儿子多年,但始终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剥夺”了妹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女主竟然撇开警方自行调查事件真相……

  同样是“拼接过去”,前者不管在结构还是主线安排上都十分纯粹和明确,而且节奏感和悬疑度始终控制得很好,读来酣畅淋漓;后者反倒复杂得多,明线是拼接妹妹的过去,却还不时闪回女主自己的过去以及姐妹情深这一暗线戏码,又由于故事中段对出轨情事有些渲染过度,显得整部作品在阅读会有两头紧中间松的失控感,悬疑气氛也变得时好时坏(有些桥段更像是在读一部二流的家庭伦理小说),而结局部分则完全崩落(因为几乎看不出来作者对真凶的“现身说法”有什么铺垫,总之感觉很诡异——当然,作品登场人物本就不多,“猜凶手”的牌并不好“玩”,但实际的真相和动机还真是太草率随便了,推理的乐趣接近于无)。

  因此,实在不甚明白作者所谓的“呼应”体现在哪里,倒是《别走》本身更像一部自带“镜像”的作品。一方面(“进行时”),主要以剧情的铺衍来体现,女主的“双重生活”就是镜子的两面,只不过哪一面才是真实的自我,到后来连她自己也分辨不出了。另一方面(“过去时”),也同样重要,主要以细节的刻画来体现,女主在调查真相的过程中不时会想起与妹妹一同生活的过往,在出轨的过程中不时会想起与前男友一同生活的过往,虽然内容都不是完整的,但遍览全篇后再反刍这些,却愈发读出“镜像”的意味。而那张被女主反复提及的“艳照”,大概是本书大可视为“镜像之作”的最好注脚了,或许快门按下的那一刻,女主的内心就从未自镜中走出。

  如果单以悬疑小说的标准来评价本书,《别走》也就是中平之作。但正是女主命运中鬼使神差似的一次选择,将作品的“逼格”硬生生地抬高了,毕竟其中关于社交网络对个体人物的深层影响,着实拨弄了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的心弦一把。

  据作者透露,对《别走》的设想和构思最早来源于自己多年前曾经“追”过的一个博客。“博主是一名女性,年纪比我稍长,我与她不相识也从未谋面……她每天会更新多次,深入且生动地描写她一天的生活。”由于其博文优美且用笔细腻,引得作者每日追看并欲罢不能,直到他忽然体认到两件事:一是自己像个偷窥狂,会自我陶醉地觉得和她很熟,但那位博主只是在选择性地分享,其真实情况与文章表面所呈现的形象截然不同;二是博文中过多的细节描述必然会暴露其隐私,读者能够十分轻松地推断出她的确切住处,如果精心设计甚至可以安排一场“巧遇”并堂而皇之地进入其生活空间,“我想像他们约会、结婚。她可能会在多年后才发现真相。倘若她拒绝对方的追求,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之后,作者开始大量思考关于社交网络,关于我们分享了多少的自己,关于匿名上网不仅能够也会鼓励人做出“现实生活”中想都不敢想的事……所有的这些思考都在本书女主的“双重生活”中予以了比较细致的诠释,这也是《别走》比较触动人的地方,几乎只要阅读过本书的人都会在过程中不自禁地叩问——处于同样的境地,我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别走》正因引入上述社会议题,切中了这一“时髦”也好“时弊”也好,到达了《别信》所无法攀登的“警世”层级,这也是我们所应该看到和肯定的(尽管作者对这一议题在整部作品中的作用认定及相关细节处理并不完美)。

  此外,鉴于S.J.沃森是位一改我对英国推理、悬疑作家既定认知的人物(不像大多数人的文笔那样啰嗦繁复),所以对于他预定今夏发表的第三部作品《黑林湾》(Blackwood Bay)还是葆有一定的期待。最后想说,希望这位蓄着胡子的光头大叔别再用单一视角的“女性叙事”了,手段也该变变了吧(尊驾又不是所谓的“覆面作家”,老玩这套就没劲了啊)。

  《别走出这一步》读后感(五):亲爱的,相信警察行吗

  毫无疑问,本书的女主人公是个悲剧性的人物:在痛失亲人的悲剧中找不到恢复的方法,一厢情愿地认定靠自己的方式找出杀害妹妹的凶手,才能让自己,以及全家人得到拯救。然而,残忍的真相过于黑暗无边,一直拖拉着她,将她死死按在人生的谷底,从此再难找到翻身的机会。

  在读者们或为主人公抹泪,或恨不得冲进故事中狠狠摇醒她的时候,最令人同情又从头到尾没出现在故事中的,其实是那么一个群体:负责破案的警察们。

  呜呼哀哉,可怜的公务员,碰上了非要玩侦探游戏,又不懂如何把控的主人公。

  如果女主仅做一个悲哀的受害者家属,哭着向上帝祈祷,希望杀害妹妹的凶手尽早落网,或者专心安慰同样心碎的其他家人,这个案子,也许早就告破了。

  毕竟真凶不是高智商犯罪,警方也不是酒囊饭袋。

  名侦探虽然有,但多数人还是凡夫俗子。

  假如时光能倒流,女主人公肯定希望自己从未走出最初的第一步,如本书标题所写。在此,写下这篇不知算不算书评的某人也想加一句:亲爱的,如过时光倒流,请你相信警察!

  《别走出这一步》读后感(六):论心理惊悚的写作技巧,我只服沃森

  如果你仅仅把这个故事当做一般的侦探推理小说来读,那一定会有意外收获。

  因为,它绝不仅仅是在讲一宗难解的谋杀案。

  从故事的构思,到情节的布局,从卖点的抓取,到情绪的渲染,沃森处处都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在其他小说中见惯的套路,桥段,在这里,统统找不到。紧张的情节一环扣一环,令人遍体生凉,呼吸急促,一秒钟都舍不得眨眼睛,看到最后,结局大大出乎意料,仿如兜头一盆冷水,失魂落魄。

  他真的把心理惊悚,玩到了极致。

  小S说看《别相信任何人》快吓死了,这本小说更吓人。开始以为卢卡斯是魔鬼,看到最后才发现,更可怕的魔鬼,隐藏得更深。不读到最后,完全猜不出真相,读每一章的时候,都紧张得喘不过气,这种感觉实在是爽。

  《别走出这一步》读后感(七):如果信任有牙齿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你会回去哪一天?17岁大雨滂沱的午后,21岁清冷静谧的清晨,还是26岁失声痛哭的夜晚?我们为了什么回去?为什么是这些日子而不是其他?难道这之后的人生不值一提吗?在读《别走出这一步》之前,我经常这么问自己,也问别人,尤其是刚刚热络起来的陌生人,总能听到很多意外精彩的故事,而故事的结尾通常是一句“好像也没什么不一样”,也对,如果我们回到当初,故事并不会有什么不同。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很期待,因为这是《别相信任何人》作者的第二部小说,两年前读大名鼎鼎的《别相信任何人》令我心有余悸,于是,新书一到我便选了一个深夜,等家人都睡熟,开一盏小小的台灯细细读书。可它与我的期许大不相同,本以为这会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推理小说,而它要说的远不止一桩难解的谋杀案。

  小说一开始的氛围是轻松的,女主角茱莉娅的生活没什么烦恼,她家境优渥,丈夫温柔体贴,儿子聪明可爱,她还有个高雅的爱好——摄影,她的影展很受人们欢迎,可她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打碎了。妹妹凯特横死街头的消息传来,茱莉娅的生活从此天翻地覆。曾经相依为命的姐妹俩,妹妹遭此横祸,姐姐当然不能坐视不理,茱莉娅必须做点什么。凯特生活过的巴黎对茱莉娅来说是大且暗的深渊,茱莉娅知道那很危险,也许是出于爱和责任感,也许还有些好奇,茱莉娅决定亲自解开妹妹被杀之谜,她将脚尖探向了深渊的边缘,小心翼翼地望着下面。秘密一一摊开,麻烦一桩桩找上门来,茱莉娅感到难以招架,她以为自己可以处理如此复杂的情况,显然她高估了自己。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总想要回望过去,过去不是应该永远睡死在生活的最暗处吗?茱莉娅偏要给过去打一道追光,她以为她在看凯特,她以为自己是安全的,可她忘了,她和凯特根本是一体,母亲的死讯由她告诉凯特,她们相伴熬过那段晦暗日子,她们甚至拥有同一个儿子,偷窥凯特的过往难免会再次遇见自己,那些发霉的、不堪的自己,酗酒、“抢来”的儿子、前男友……这些生猛的兽寻着茱莉娅的目光再次回来,潜伏四周,伺机而动,茱莉娅眼看着自己走向险地,却无力自救。

  在这本书里,姐妹两人没有真正碰过面,妹妹凯特一出场便已经死亡,读者透过姐姐茱莉娅的眼睛审视着凯特,姐姐的回忆和好友的描述帮我们拼凑出凯特的性格、爱好、样貌和人生,但这样的凯特是真实完整的凯特吗?我们不能确定,这也使故事更加迷离。我很喜欢作者对凯特这个人物的处理方式,仿佛凯特与茱莉娅是曾经并肩走在同一个梦里的人,现在凯特先醒来,在另外一个平行空间里,无声地操纵着还在沉睡的茱莉娅,冷冷看她越走越远,我甚至看到凯特嘴角的微笑。

  十一岁的茱莉娅对四岁的凯特说“我会永远照顾你”时是真心的吗?作者没有交代,但我还是相信茱莉娅那一刻的真心,虽然后来二人形同陌路。所有不被想起事织成一张谎言的网,被网困住的人罪有应得,因为他们都没把信任当一回事。茱莉娅偷偷地喝酒,背着丈夫追查妹妹曾经的行踪,溺爱养子。她和丈夫大吵一架之后回到卧室,“我在床沿静坐片刻,轻抚着羽绒被——埃及棉、鸭蛋蓝。我们的床,我心想着。发生了什么事?”是啊,茱莉娅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这个故事里的每个活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只有死者有罪。我们知道茱莉娅信任的一切都是在凯特死后慢慢崩坏的,然而,谁又知道凯特对茱莉娅的信任是何时开始崩坏的?既然生者无辜,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原谅一条冲走了美丽贝壳的河?贝壳是河给的,现在河又把贝壳带走,是对还是错呢?再给茱莉娅一次机会,她还会说“我会永远照顾你”吗?凯特还会愿意接受生活赠予的美丽贝壳吗?这些问题我们无从得知,因为死者永远缄默。好在信任有牙齿,它能在暗夜发出森森白光。

  《别走出这一步》的英文原名是《Second Life》,读之前我觉得这个中文译名不太好,直译为“第二人生”岂不更好?当我开始读它,我心里真的每分每秒都在对茱莉娅说:别走出这一步!那些走错的步子,能倒退回去该有多好,可是倒回去又能怎么样,我们终究无法改变自己,就像无法阻止河的流淌。当你试着趟过日常生活的大河,然后筋疲力尽地站在水中央,茫然四顾,看看水面上茕茕孑立的倒影,你会回头走向来时的岸吗?不会,当然不会。

  《别走出这一步》读后感(八):《别走出这一步》:网络时代的感情心恸

  《别走出这一步》:网络时代的感情心恸

  网络时代可以说是给人的感情际遇提供了一个“换了人间”的新空隙。

  网络之前的时代,人际交往,被人的隔膜与壁垒牢牢地分割在两边,很难产生交集。所以在那个时代,常常会有一些冒失的男青年,跑到一个看中的女孩面前,主动向她示爱,然后就会受到女孩扑头盖面的怒斥。那个男青年一般情况下就被称为“臭流氓。”

  这个情节,在王朔那个时代的小说里经常被提及。

  但网络彻底改变了这种状态。网络给人的接触提供了无数的可能,网络交往的最大杀伤力,在于网络时代是直接从灵魂开始的,它回避了身体的最初相碰,最先展开的是网络的两个灵魂的相撞,因为把最初的身体元素撇到身外,所以网络时代的交际是先由灵魂再到身体。所以,这种交往超越了由身体再到灵魂的旧有路线的关山险阻,完全呈现的是一种由内到外的包抄性的“釜底抽薪”态势,因此,网络时代给人际间的相逢带来了决定性的改变。

  过去年代里“两情相悦”而不得其门而入的尴尬状态迎刃而解了,这为人类的情感碰撞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别走出这一步》就是这样一部表现网络时代里的男女交往中的魔魔怔怔情感碰撞的小说,虽然它的外在上还套着一个悬疑的查凶的框架,但它本质上仍是探讨的是男与女在爱情碰撞中所带来的刻骨铭心的震荡,以及身陷其中难以自拔的困窘与折磨。通读完这部小说,我感到这部小说的作者沃森用他的生花妙笔展现了一个卷入不相宜的恋爱漩涡中的女人的怔忡内心,传递给读者的是一种跌入情感大潮中必然难以逃脱掉的那种昏懵感。能够把爱情的这种昏昏噩噩、醉生梦死、发烧糊涂的感觉,描写得如此入木三分的,我觉得印象中接触到的上一部小说是《蝴蝶梦》作者所写的《浮生梦》。英国文学里有一种对人的心理鞭辟入里的探讨的悠久传承,能够借助文学的媒介把爱的让人发昏发懵的恐怖极限表现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让人痛感情感横扫千军的巨大威力。

  《别走出这一步》的主体叙事者是一个三十七岁的少妇。小说的原题是“第二次人生”,可以说这位名叫朱莉娅的少妇正过着尚算幸福的第二人生。她从事摄影一职,免掉了办公室里受制于人的苦恼,丈夫身为医生,也算是事业有成,一个孩子,虽然是收养的,但三口一家,称得上是幸福美满,安居乐业。

  这是朱莉娅的第二次人生的主调,也许可以用科幻作品里的“平行空间”来比拟,朱莉娅还有一个不堪回首的“第一人生”,虽然她彻底告别了那一段荒唐的青春时光,但是人生永远是一个单行道,只会承接着前段的路程,继续向前,不可能容纳人生的两条道路,互不干扰地并行着铺向前方。朱莉娅的第一段人生可以称着是叛逆的人生,在她十一岁的时候,母亲死去,父亲酗酒,朱莉娅不得不独自照料小她七岁的妹妹。到了十九岁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个同样的问题青年马库斯,两人一拍即合,双双出走到柏林,在那里过起了双宿双飞的艺术家生涯,并且沾染了毒品。虽然努力戒毒,但最终还是在嗑了太多的毒品后,马库斯溘然长辞,而同处一室的朱莉娅害怕吸毒被发现,丢下了生死未卜的男友,只身逃离,在父亲朋友的儿子也就是现任丈夫休的帮助下,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开始了她的第二个人生。

  但是第一个人生,依然像幽灵一样缠绕着朱莉娅,它不是以平行空间的方式,干预着第二人生的走向,而是以单线程的“蝴蝶效应”,左右着现在生活的格局。这个转变的起点,就是朱莉娅的妹妹,在浪迹到巴黎之后,突然有一天发现暴毙街头。朱莉娅为揭开妹妹的死亡之谜,不得不再次面对她的惨不忍睹的第一人生,而同时,她在第一次人生里暴露无遗的不甘平淡的人生本性,决定了她注定要被她的看似平稳的第二人生抛弃,而她将来的生活,将由第三人生为她提供,这在小说中是在结尾之后的时间里必然会发生的。

  而朱莉娅之所以被安乐和美的第二人生踢出车厢,实在是因为她通过网络开启了一段不合时宜的致命的婚外情。而小说的精彩的部分,恰恰是在这里,揭示出的朱莉娅是如何在网络上深陷在情感与情欲的泥潭中的。

  朱莉娅最初上网的时候,不能不说是动机纯洁,且目标高大上,她完全是出于为妹妹寻求正义的动机而上了“脸书”入口,追访着妹妹曾经出入过的网络社群。而在这样的社群中,因为她的妹妹出入的网络空间,恰似是由情天恨海决定的,因为小说里告诉我们,朱莉娅的妹妹往往在网络上交结异性朋友,寻求一夕之欢,所以,朱莉娅循着妹妹的脚步,踏上网络之旅,必定要触摸到妹妹同样经识过的情欲的狙击。

  朱莉娅根本不具备对欲望狙击的抵抗的能力,这也是女性本质上倾向于灵魂的沟通的原因,也许这是女人在网络上更容易发生精神恋情再转而形成现实虐恋的主要原因。从在网络上结识卢卡斯之后,她就舍本逐末,忘记了她上网的本来动机,而沉浸在渐渐浓厚的与卢卡斯的暧昧中,而这种网络聊天引发的暧昧很快转化为肉体接触。所以,当卢卡斯出人意料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朱莉娅几乎未作什么抵抗,就与他上了床,一偿宿怨。之后,卢卡斯完全掌控了她,不断地搞出花样百出的情感刺激,让朱莉娅在惊悚与新奇中荡起了蹦极,卢卡斯采用的办法包括而不仅限于角色扮演、暴力性爱、英雄救美设局,几乎令朱莉娅魂飞魄散,原来的使命已经抛之脑后。而其中最不可思议且极富戏剧性的刺激是,卢卡斯竟然冒充别人的男朋友,登堂入室,一个在床上无微不至的情人,以别人男友的身份出现在自己的家庭中,朱莉娅可想而知会被什么样的震惊裹胁,小说也把爱情游戏的危险性以剑拔弩张的节奏呈现在读者面前,也让朱莉娅日益偏离了她最初上网的动机,抹杀了她寻求真相的原初欲望。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朱莉娅根本缺乏一个侦探的定力,凭着她的身负第一次人生伤痕累累的过去以及第二次人生与丈夫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这一切所施加给她的精神储备,都不足以让她有着足够的力道,去勘破人生的情感迷障。所以,我们看到,福尔摩斯为什么战无不胜,就是因为他从来不把自己的情感加诸到他的案件推理中,他用他的冷血风格,去减少对他亟欲探访案件的干预,这样他才能完身而退,不受丝毫的伤害。而值得注意的是,好莱坞改编的《大侦探福尔摩斯》里也开始出现了福尔摩斯的情感萌动,虽然使这位大侦探与时俱进,但显然这位侦探的软肋也已经开始显现。

  这样朱莉娅在网络恋情面前越陷越深,几乎忘记了她上网的目的。她所遭遇到的麻烦,使她感到妹妹曾经碰到过的情感危险迫在眉睫,也似乎在这里,她感应到了妹妹遭受到灭顶覆辙的原因,也由此她开始反思自己在第一人生的时段里,她曾经为了自己的情感的满足,与男友马库斯双双远走他乡,却把妹妹丢给了不负责任的父亲,她从中感到了对妹妹的失责,也因此明悟了妹妹为什么放浪形骸的原因。

  朱莉娅的遭遇,也许在常态下不过是一个半老徐娘的精神与肉体双重出轨史而已,但小说必须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必须给全书的故事,安插一个收得住的结局,让全书压上一个分量足够称得上绝妙构思的秤砣。而事实上,作者在这一个表象上是女人网络出轨史的小说里,安插了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而这个结尾的加盟,我们能够看到的,恰恰是作者对文学规律的坚守与照应,但这种照应,却是牺牲真实性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往往不得不借助于作者在编造过程中的拉郎配,才能把生活中平淡无奇的可能,设置出一个急转直下的异峰突起。我们不妨细细地看看,作者是如何生硬、但也称得上绞尽脑汁设计出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尾的。

  (以下内容有严重剧透,如非探讨文学创作秘密,敬请回避)小说末尾交待出的真相,全书大部分内容涉及到的女人出轨史里的那个主导性男人卢卡斯,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前台跳来跳去的小卒,真正的幕后,还有一位黑手。这个黑手,就是朱莉娅死去的妹妹凯特的室友安娜。

  而至关重要的是,安娜的真正身份,竟然是朱莉娅的第一人生中遇到的男友马库斯的妹妹。当年,朱莉娅与马库斯双宿双飞,服食毒品,马库斯意外而亡,由此,抛下了自己的妹妹安娜。在安娜的心目中,一直认为是朱莉娅的绝决离去,才是导致哥哥死去的原因,所以,她必须报复。而这个报复的偶然性在于,她竟然与朱莉娅的妹妹在巴黎成了室友。也就是说,小说抽象出来的人物主线,实际上就是一对旧情人,即小说中的朱莉娅与马库斯,两个人的各自妹妹在沧海一粟的巴黎多少年后相遇了,这一概率的存在可能性,可能比太平洋上的一根针,漂到墨西哥湾的可能性更小。但作者却坚定不移地设置了这一可能,使得安娜与朱莉娅的妹妹相遇了。并且在一次偶然的拉扯中,过失性地伤害了朱莉娅的妹妹。然后,安娜便动用了美男计,拉朱莉娅下水,以实施她的报复,而她的报复的最终目的,就是抢走朱莉娅妹妹的亲生小孩、现在被朱莉娅收养的养子。这背后还有一个更为巧合的真相,就是朱莉娅的妹妹怀着的恰恰是她当初情人马库斯的孩子,围绕这一个孩子,安娜与朱莉娅都有了一个共同的血缘关注点。

  这样,小说虽然由对人性洞察入微的女人出轨史占据了大幅篇幅,但真正的动因,却是另一个女人的报复性布局,情欲不过是一场一厢情愿的女人的困顿,而那个朱莉娅以为门当户对、难舍难分的情爱对手,却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棋子。爱情在这场女人心中引发巨大震荡的出轨经历中,并不是对等的,正如小说最后,安娜轻蔑地对朱莉娅说,“他只是一个和我约炮的家伙。”(P428)。

  安娜的看法多么通透,而正是这个不值不提、不屑一顾的炮友,却在朱莉娅的心目中掀起了狂飙巨澜。同样的男人,在不同动机的女人心目中的价值定位是完全不一样的。卢卡斯在安娜的城府中,不过是一种工具,就像中国古典文学里的那些可以供女人享用的“药渣”,可是就是这种“渣”,在朱莉娅的心目中却成为一种让她神魂颠倒的极品。正是缘自于这种对“渣男”的定性,才是让朱莉娅徘徊在情感的漩涡中不能自拔的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可以看出,一旦真正的动情了,便会是一种对自己的真正伤害,安娜虽然比朱莉娅年龄要小得多,看起来也是楚楚可怜,但她比朱莉娅要高出一个层级,朱莉娅在她的攻势下,几乎如同一个幼儿园的小女生一般不堪一击,而这正是安娜能够玩弄朱莉娅于股掌之间的原因。在爱情的领地里,谁更从动机出发,谁更把情放在动机之后,谁就是最后的胜出者。朱莉娅虽然在开始的时候,有着一个探访妹妹死亡的动机,但是,这个动机一直摇摆不定,最后竟然让位于偷欢之乐之中,她根本没有强烈的定力,保持住对动机的坚守,坚守被她的情淹没了,失守了自己的底线,从而使得自己成为安娜手下的操纵木偶。但安娜显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哥哥被害的事实,她从没有让自己的情占到上位,超越过她的复仇动机,所以她一直以冷酷的圈套,一步步地把朱莉娅套上钩,而对于她使用的“渣男”,也毫无眷顾之情,这才是安娜一直稳操胜券的原因。

  朱莉娅的第一次人生,以失败告终,与男友马库斯过了一段反叛的光阴,最终重新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开启了自己的第二次人生,但这个人生里的宁静的家庭生活,并不能扼止住她内心里的勃勃蠢动的一颗春心,她抵抗酗酒,抵抗情欲,但是她根本不具备抵抗的能力,在情欲的一次次攻击面前,她步步失守,她的第二人生再次在她的欲望满满的灵魂状态下破灭了。小说细腻地展示了一个充满着敏感内心的女人在这个充满着诱惑的世界里的一次次城防失守,接轨了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对女人内心情感世界的抽丝剥茧的悠久底蕴与传统,而这种诱惑的切入平台,已经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互联网,虽然诱惑施展的平台发生了逆转,但是不能改变的是人心流变的固有流程与模式,所以,十九世纪的文化传统,在互联网时代重新演绎,依然不损其对人心发现的深刻性与前卫性,这一方面说明了十九世纪的经典文学在今天依然不失其适用的领空,而同时也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的情感流向,依然在传统的经典文学里找到最初的领地模板。

  在朱莉娅的第二人生里,她的生活看起来幸福美满,四平八稳的夫妻生活,却充满着危机,丈夫休身为医生,却卷入了医患矛盾,而他与女助理之间也有出轨记录,看起来,平淡的生活满足不了当代人的精神生活,朱莉娅在网络上遭遇到的恋情,使她获得了新鲜的刺激,可见第二人生表象上虽然风平浪静,但内里却暗流涌动。作者整部小说的用意,显然是撕裂这种所谓回归正常生活的脆弱外表,揭示出婚姻背后的暗礁与险滩,作者把小说这种社会性的见解与透析,放置在悬疑小说的框架下予以展现,达到了人物形象丰沛感与情感转换的突兀感的完美结合,在构思技巧上,确实令人击节称赞,虽然这个构思有一点过于离奇与奇巧。

  《别走出这一步》读后感(九):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有这样一个科幻故事,说的是女主角在盛怒之下枪杀了丈夫,悔恨交织,走在街头遇到一位奇人,答应带她穿越时光隧道,让她重新来过。

  她发誓这次要温柔地对待丈夫,做个好太太,试图改变他的暴躁性格,让家庭更加和谐。

  然而,事情并不如她所愿,她的努力均告无效。丈夫还是那个丈夫,他们之间的问题永远存在。她又一次忍无可忍,再次扣动扳机。

  一切又回到起点。

  假如朱丽娅也拥有这样的超能力,她的结局会改变吗?

  朱丽娅本来为世人艳羡,过着优渥的生活。嫁给知名的外科医生,有个英俊聪明上进的儿子,自己是优雅的家庭主妇,闲来玩玩摄影,经营画廊,日子就这么温馨安逸地过下去。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得知,远在巴黎的妹妹死于非命。

  原来,朱丽娅有个相依为命的妹妹,成年后分开,她留在伦敦,妹妹去了巴黎,生活过得混乱不堪。

  朱丽娅和妹妹凯特,大概就是“完美”与“不堪”的代言人,一个夫贤子孝,幸福圆满。一个未婚怀孕,自甘堕落。

  妹妹横死街头,姐姐难抑悲痛,于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心中酝酿:登陆妹妹经常上的交友网站,假扮妹妹,在虚拟世界里,模拟还原妹妹过往的人生,她试图借此引出真凶。

  如果你仅仅把这个故事当做一般的侦探推理小说来读,那一定会有意外收获。

  因为,它绝不仅仅是在讲一宗难解的谋杀案。

  这就是小说《别走出这一步》的开篇。

  五年前,一本叫做《别相信任何人》的小说以龙卷风之势袭来,台湾主持人小S接受了好友吴佩慈的推荐,读后连连惊呼,“吓死我了”。这本小说全球销量超千万,在诚品书店更是创下了销售纪录,至今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超越。

  一炮而红之后,作者S.J.沃森深受“第二本魔咒”影响,生恐自己的下一部作品,无法复制之前的成功。于是,这部身负重重压力的“第二本”,足足酝酿了五年。

  在我们看来,这简直不可思议。多少偶然畅销的作者,恨不得迅速搭上顺风车,一年出三本四本五本六本,能捞一笔就是一笔。

  沃森可不是这么想的,他要做的,是挑战心理惊悚的极限。《别相信任何人》只是试练,而第二本,则要登峰造极。

  为了打破魔咒,他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创作。从故事的构思,到情节的布局,从卖点的抓取,到情绪的渲染,处处都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你在其他小说中见惯的套路,桥段,在这里,统统找不到。紧张的情节一环扣一环,令人遍体生凉,呼吸急促,一秒钟都舍不得眨眼睛,看到最后,结局大大出乎意料,仿如兜头一盆冷水,失魂落魄。

  他真的把心理惊悚,玩到了极致。

  在他刚刚写完最后一个字,点击邮件发送时,半小时之后便收到了出版社的天价合约,“签给我们,不要外流”。

  他终于可以坦然地说一句:我写出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作品,有如呼应《别相信任何人》的镜像之作。

  和《别相信任何人》一样,《别走出这一步》也是以女性为主角的故事。

  亚马逊读者对此书评论说:从来没有一部作品,让我觉得做女人如此危险,行差踏错,满盘皆输。

  是的,这就是《别走出这一步》展现的残酷现实。沃森最擅长玩弄角色的命运,把所有表面的美好,毁了给你看。

  在英国,《别走出这一步》出版后,掀起轩然大波,有读者对女主角恨得牙痒痒,说她”自作孽,不可活“,也有人觉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们不过是人生棋盘上一颗无法自控的棋子。棋局已定,哪怕时光倒流,仍然会走出那致命的一步。

  电影《降临》不是也在讨论这个问题吗?哪怕我们已经预知未来,却仍会义反顾地选择属于自己的那条路。无论是好是坏,那始终都是我们自己的人生,独一无二,不可再来。

  生活不允许我们鱼和熊掌兼得。我们都想要planA和planB,知道答案以后再做选择。可无论怎么选择,都会有苟且和遗憾。

  “我和卢卡斯的关系是逐渐发展的,最初从我找寻真相开始,发展成为在线聊天,然后才变成后来的情形。我会在哪个时间点喊停,跟他说不行,只能到这里不能再进一步?

  我应该在哪个时间点这么做呢?

  我知道非结束不可。有时候我会想象我们终于彻底分手的时刻,并怀疑自己是否能苟活下来。但我们终究得分手,我与卢卡斯的关系不会有幸福结局。我已经结婚,已为人母。我爱我的丈夫和我的儿子,而我也不可能拥有一切。

  我希望这件事从未发生过。希望事情能有不同发展。我希望去到这些事都尚未发生、凯特还活着、康纳也很快乐的时候。”

  这是朱丽娅的忏悔,是她的悲剧,也是曾经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悲剧。我们无力回到过去,力挽狂澜。因为彼时彼地,或许别无选择,又或许贪念难抑。

  她一口气活了两个人的人生(自己的,妹妹的),她也亲手打翻了自己的命运。失去的,其实也从未真正属于你。读到小说结尾,我们便知道,哪怕朱丽娅当时没有走出那一步,她也绝不会逃过命运的捉弄,恶果早已在多年前种下,一切不过是为了偿还。因即是果,果即是因。

  在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有这样的遗憾和后悔呢?你是否曾在某个深夜惊醒,前尘往事涌上心头,痛哭失声,只想回到那回不去的曾经,从头再来。

  围棋的棋盘上,有361个交叉点,每个点,都不可走错,每一步,都关系全局。

  而人生的棋盘,更是步步惊心,行差踏错,满盘皆输。

  《别走出这一步》读后感(十):三十岁的女人,比二十岁的女人更单纯?

  前一阵有首歌火了,《三十岁的女人》,各种批判加过度诠释的文字漫天飞舞。其实这歌没任何其他意思,就是替现今最广大的大龄单身女强人们倾诉了几句说不出口的实话而已。于是翻唱版本改了词儿,加了句“三十岁的女人,比二十岁的女人更单纯”。

  看完这本《别走出这一步》再听这句,感觉脊背发凉。女人到了岁数可不一定逆来顺受或者回归初心,这书里就有一位走上了自揭疮疤、花式作死、人间失格的惊心之路。新死的妹妹把她逼上了黑暗丛林般的网络,顺便激活了“旧死”的不堪回忆,崩坍的精神世界夺走肉体控制权,终于将她拖向深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