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编剧的自修课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编剧的自修课的读后感10篇

2018-04-18 21:1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编剧的自修课的读后感10篇

  《编剧的自修课》是一本由梅峰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编剧的自修课》读后感(一):仿佛是凑了凑 但又不是瞎凑的这么一本书

  这篇书评真的是憋了好久,原来想等《不是问题的问题》公映的时候在豆瓣和自己公众号一起po出来的,但是又怕到时候被扣个“想借势炒作”的帽子,所以干脆就先发出来好了。

  先得说点闲话,这本书是由北京电影学院的梅峰老师编著的,同之前钟大丰老师的《电影审查》一样,都是属于北京市教委旗下比较优秀科研目的成果展示。首先我们得了解当前国内学院派做项目情况,一般是教授们报了选题,过了审批,再带着一群硕士博士研究生们一同发力,所以最后项目成果的质量一般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项目主持人水平具体要求,另一个就是项目成员的水平和其自我要求。对于一个成功学科项目而言,此二者缺一不可,项目主持人业务水平高,但是要求马虎,则成员浑浑噩噩,文章不知所云;项目成员水平低,则不管主持人要求多么严格,毕竟不能事必躬亲,所以最后可能成员成长不少,但项目展示内容依然不够深入精到。

  然而针对《编剧的自修课》这本书,是专门对美国电影剧作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剖析,即“宏观-学理”层面的剖析、“中观-类型”层面的剖析和“微观-个案”层面的剖析(其中,出版社为了方便读者理解阅读,还根据项目成果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就我个人经验而言,一个优秀的读者在读书的时候除了有自己的一般习惯以外,还会根据书的具体情况建立独特的针对性阅读方法。我自己在读《自修课》的时候,常常有一种与宏观主题疏离之感,故而需要时不时地回到目录进行自我的定位,看看自己正处在笔者所设置的哪个层面的哪个具体情境之中,并去体悟作者当初在此展开论述的具体目的。这样一来可以保持自己的主体思考同时也可以时常回顾前情,相互对比

  而读之有“疏离感”的原因,首先应该与作者的写作习惯相关。出于梅峰老师的习惯,本书的写作采用了“写作和翻译结合方式,目的是有效地构建一种具体写作技巧和方法之外的某种视野,从而推动喜欢剧作实践同学和同行们”。梅峰老师上来就在头三章用了50页的内容,翻译了汤姆甘宁的三篇大论文相信不少人在看这部分的时候就卡住了,尤其是头一章关于“吸引力电影”的论述,完全是很谦卑地聊“吸引力电影”概念的提出是如何如何收到了别人的启发,并极其详细地梳理了这个概念最初是谁在用,但彼此的概念又如何差异云云,甚至还带有一些大学回忆录性质的内容,但即使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原作者还用了这么多引用文献,乍看上去和“美国”以及“编剧法”完全不搭嘎,而且这样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内容貌似对于梅峰老师所说的“喜欢剧作实践的同学和同行们”还挺不友好的。

  《编剧的自修课》读后感(二):电影编辑的心法进阶

  《编剧的自修课》坦白来讲是一本阐述电影编辑的心法引导书籍,也是相对严谨学术类书籍。当然这和本书的作者梅峰老师的个人背景是分不开的,梅峰老师是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正儿八经科班出身。(更多详细作者背景建议去知乎搜索,百度出来的东西你不会有兴趣读下去)认识梅峰老师是通过《浮城谜事》这部电影,这部片子算是自己看电影风格的一个转折点

  《编剧的自修课》读后感(三):一本书了解美国电影

  最近听到梅峰的名字,还是他在最近的金马奖上,《不成问题的问题 》获得了最佳改编剧本奖。此前很喜欢他的编剧作品是《颐和园》和《浮城谜事》。

  作为一个优秀的学术性编剧,在这一本《解读美国电影剧作,编剧的自修课》中,他为我们呈现的是对美国电影的研究成果。将美国电影从理论创作,再到具体的剧本案例分析,非常有层次的进行了解读。

  这也是一本不仅适合电影学习者,也适合电影爱好者的书。

  不同于其他的编剧类学习书,大多是方法理论体系上的指导,而在本书当中,前两部分是理论知识的分析,非常的学术化,让大家知道美国电影是为什么、如何形成了这个样子。最后一部分是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解读,比起其他的影评文章讲解的更为细致专业剧情的伏笔、人物设定结构的技巧看的更透彻

  而且文内的文章引用和参考是非常严谨的,在注释中备注了许多的参考资料,如果对于延展部分感兴趣,可以方便的扩展阅读很多内容。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相对而言其实更适合电影专业人员。从美国的电影史入手,早期的美国电影为何成为“吸引力”电影,最早期的观众对于电影的感受反应是怎样的,电影如何搭建起来的叙事情境。 通过好莱坞西部片和神经喜剧作为典型代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帮助我们了解类型片的制作方式的本质功能性的需要。选择了很多早期的好莱坞经典电影作为例子,对于学习电影知识的“追根溯源”有很大的学习价值

  第二部分的创作研究,对于编剧的学习是有指导意义的。选取了比利怀尔德和希区柯克作为例子进行研究和分析,两位都是电影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后人提供了很多创作参考和大胆尝试,更成就了无数荧幕上的经典人物形象。 比利怀尔德的创作大部分和“伪装”的主题有关有限的告知观众信息,一步步的进行引领,作者在分析中,选择了经典的场景片段进行分析,讲解这部分的作用和意义,帮助大家理解其设定和存在的原因,在重新观影后引发更多的思考。 而希区柯克的经典剧本,大多是从小说改编而来的。在当前IP大热的时代,在关于原著改变作者,到底谁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上,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出发点

  第三部分则较为大众化,选择了几个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分析。每一个剧作的解读部分,从故事梗概、情节转折点、人物动机、叙事结构等等角度展开,对照书本重新观影,很多过去忽略的点可以被抓住,了解大师们的匠心独运之处,每一个细节和设定甚至台词都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看懂电影,不仅仅要作为观众感受人物的命运心情,能站在创作者的角度进行全新的理解,有更多的豁然开朗之感。

  《编剧的自修课》读后感(四):美国电影剧作解读入门

  最早接触梅峰这个名字,是在娄烨的《春风沉醉的夜晚》和《颐和园》,梅老师在其中担任编剧。作为学者型的电影人,难免会被观众和市场所淡忘,16年梅峰改编并亲自导演老舍同名小说《不成问题的问题》荣获台北金马的最佳改编剧本,由此又一次闯入大众视野。 在这本《编剧的自修课》里梅峰老师主要解读了美国的电影制作,其中包含很多具体的编剧方法和技巧、一些经典的好莱坞影片分析以及独立电影另辟蹊径发展模式、美国电影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等。老实说,作为非电影专业的普通读者,不失为一本了解美国电影的入门好书

  但另一方面,由于书中很大一部分内容表述上偏学术理论,所以看起来难免快感有限,远不如影评类读物来的轻松愉悦

  虽然觉得内容有点不接地气,但其中传达的一些想法和对电影的理解、电影背景文化的解读,还是很有价值的。书中涉及的一些基础电影编剧常识在我们日常的观影体验中都有所体现,比如好莱坞的类型电影和明星制体系、工业制作时期的模式化生产、美国西部片的独特价值等等,而这些或多或少会有助于我们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对影片本身有更深刻体会,甚至延伸至对生活生命的思考。 阅读这一类型的书,我觉得,高效地提取“戳中”自己的点或有意义的部分才最重要,因为语言偏理论,文风偏学术,没了阅读的轻松和快感后,实用性的价值诉求便更加突出了。完全没必要去苛求细节,只要能从中梳理出一个美国电影体系的框架或汲取一两点新想法,进而打开自己的观影视野和观察角度,就很有意义了,也就意味着这本书没浪费你兜里的钱。 面对类型电影,我们常常觉得好像每一个故事都很像,大同小异,但却又总能吸引着你。但类型绝不是套路,而是一种原型,它会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它往往比非类型电影更能清晰地洞察人类心思,提供一个更接近现实的窗口,以便每一个人都能从电影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或价值。无论何时,电影都跟着时代在走,当一定时期的社会主流价值发生了改变,那么与之相应的类型片便也慢慢跟着消失了。通常,主题的价值是隐藏在故事里的,具体渗透在每一个人物,每一处细节,每一次对话中。剧作中人物身上发生的最小单位事件,事件的变动构成了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 电影是关乎人情感的故事,所以冲突只能靠人物的选择才能完成。人物在压力之下做出的选择和采取的行动往往一起构成了事件的结构,也为影片带来了转折的空间。就像西部电影里牛仔可以不说话,但每当他们掏出兜里的枪,就意味着一次新的转折或高潮出现,而这跟像是一种仪式化的存在,似乎在西部电影里如果我们看不到主人公脑袋上顶着牛仔帽、穿着长靴,带着枪...就少了点什么,而只有看到这些元素的时候,我们才会觉得这部西部片给了自己安全感传统类型片的电影里人物携带的价值观往往是稳定的,他们给我们的感觉是脸谱化的,价值观的不同使人物结成不同的阵营,形成对比,带来冲突,产生力量,而最后胜利的一方传达的价值,则是本片的态度所在。 旧有的西部文化渐渐没落,昔日里我们眼中的英雄主义也变得不一样了,因为美国变了,生活也变了,人性弱点被放大,英雄也是凡人,面对困难也会选择逃跑,而不再为了什么所谓的大义而苦苦证明什么。法律正义秩序永远都是西部片最原始的吸引力,暴力追逐,紧随其后的则是善与恶的较量。这样看来,大多的美国西部片似乎都是单一的二元对立结构,东部与西部、文明野蛮,日益落寞的英雄主义配上策马奔腾的无拘无碍,或许,这既是现代美国文化的映射也是现代人内心温柔的反抗和窥探吧。 在本书第二部分的创作研究中,作者分别介绍了比利·怀尔德和希区柯克的一些经典作品,更集中于剧作本身的研究。希区柯克自己一直觉得,拍电影最有趣的部分就是编剧们闷在一个小的办公室讨论影片的故事线,确定最终把什么放到屏幕上来。他不愿让编剧闭门造车,而是会让他们参与到整部影片的走向中来。事实也证明,经过希区柯克改编过的作品大多在经济上都获得了不少好处。在1973年的采访中,他曾提到,他始终坚持开始就与编剧们坐在一起,完成多达100多页包含所有细节的情节大纲,最后自己再丰富对话和人物。 而在现实之中呢?当导演与编剧争执不断的时候,谁占主动?编剧们普遍觉得自己是弱者的一方,而导演呢,却也同样为自己的自由受限而心怀不满,对于希区柯克这样的人物也是一样。书中提到当希区柯克刚到好莱坞的时候,经济上不能独立,在拍摄蝴蝶梦》的时候便不得不向制片人妥协。而小说原作者与导演编剧间的矛盾呢,又将如何化解?这一问题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似乎都很难解决。希区柯克和他众多编剧的纠纷,在第7章写了好多例子,在这我就不一一说了。我想,每一个编剧在具体的改编创作中都会面临源源不断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导演自我表达欲望、对文学原著的某种执着,当然,还有与明星和制片方无休止的纠缠。希区柯克向来追崇“唯一创作者”的论调,而后人也一直在不停的纠结于“究竟是剧作家成就了希区柯克的电影,还是希区柯克成就了这些剧本的电影梦。”而在我看来,这样的争论在如今全球融合,各类资源高度融合的背景下未免显得更加可笑苍白无力。所以,在读到这部分的时候,我简直困到睡着... 改编,更像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过程,在这样漫长的过程里,无论是导演和编剧,还是原作和电影,都将上演一场微妙的对垒,各方在此消彼长中牵制协调,最后达成和解。

  《编剧的自修课》读后感(五):不想当导演的编剧不是好影评人

  当我正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在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作者梅峰凭借《不成问题的问题》击败了《我不是潘金莲》《七月与安生》《皮绳上的魂》等一票劲敌,斩获了最佳改编剧本奖,这无疑让我这个电影专业小学生对梅森赛更多了几分崇敬之情。毕竟,单纯追忆历史、研究历史总是无趣的,只有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尤其是见证历史的那一刹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惊心动魄

  感谢上帝,在这个时代看中国电影,正好赶上了市场的潮头、艺术的觉醒。

  相比于市场上许多实用型的编剧类书籍来说,这本书反而有点不像是传统意义上的“编剧的自修课”。因为之前想要规规矩矩地写些小作品,所以读过《编剧:步步为营》《编剧的策略:如何打动好莱坞》《编剧的核心技巧》等工具书,并且学习过一些电影文本的研究方法。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反而有一种“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感觉,舍弃乱象,返璞归真,就像是回到学校的课堂上,略带困意又充满猎奇地听老师讲述美国经典好莱坞以及反好莱坞的种种奇闻异事。

  本书的前两部分叫做《理论研究》和《创作研究》,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经典类型研究和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传奇人物、现象研究。把一个个伟大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便是历史,对于美国电影来说也不例外。作者像学术论文写作一样,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脉络清晰地对美国早期电影和好莱坞时期的影片和人物进行分析,凭借编剧的实战经验,写出的影评也带有犀利深刻的特点。

  比如,《第一部分:理论研究》讨论了早期电影中的惊诧美学、好莱坞西部片以及好莱坞的喜剧片,并且根据这些类型的基本组成元素分门别类地展开讨论。作者将西部片的叙事分为类型、价值和结构、视觉元素和故事原型、流程、角色和社区等研究单元,将神经喜剧的剧作分为社会身份、性格特征、人物动机、双主人公模式、台词设计以及历史背景等几个要素进行分析,结合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经典影片,读起来虽然学理性很强,但是并不生硬。在《第二部分:创作研究》中,作者通过比利·怀尔德、希区柯克、《改编剧本》和《米尔德丽德·皮尔斯》这四个板块集中讨论了经典好莱坞时期先锋导演的创作经历,他们是当时的弄潮儿,历史的里程碑,研究他们作品中的编剧方法以及编剧的生存模式也是自修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编剧似乎天生具有战斗使命。一个编剧,不仅是要写出新鲜有趣的剧本,而且还要学会坚守自己的观点,和随意篡改文字的“敌人”作斗争。编剧是电影项目从无到有的第一道工序,其作品在整个电影制作流程之中会经过无数人的加工和创造,不到公映的那一天恐怕都无法最终定型。而对于才华横溢的编剧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己的作品别人改得面目全非更令他心痛的了,所以普雷斯顿·斯特奇斯也好,比利·怀尔德也好,希区柯克某种程度上来看也好,都是抱着“编剧的使命”最终成为了导演,只是希望自己的剧本能够按照原样在银幕上呈现出来。只要为自己的作品拼尽全力,无论最终票房成绩好也好,坏也罢,都不会留下遗憾。

  其次,要想将作品打磨成艺术品,编剧的工作战线必须要拉长。比利·怀尔德一直强调自己的剧本创作要配合出演这个角色的人,他说“不管演员多有才华,他们都是有极限的。如果你让自己的剧本服从演员的素质,而不是强迫演员的演技违背他或她的类型,超出他们的限度,那几乎可以肯定,最终的银幕结果会好得多”。因此,在《异国鸳鸯》中,怀尔德为葛丽泰·嘉宝修改了妮诺契卡这一角色,使之适应嘉宝冷艳的外表,同时片中放声大笑的桥段又使嘉宝实现了演技的突破。在《龙凤配》中,得知加里·格兰特不演主角之后,怀尔德也花了好几天修改剧本。当威廉·霍尔登代替蒙蒂·克里夫特出演《日落大道》中的Joe Gillis,怀尔德也相应进行了修改。根据出演的演员为角色量体裁衣,这是对演员和角色的双重尊重与负责。时下,许多演员美其名曰想要突破自己,尝试新的角色类型,但其实最终的效果就是“四不像”,或者演什么都像自己,这对于演员和剧本来说都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对于非电影行业的普通观众或读者来说,拿到这本书以后可以直接翻到第200页,即第三部分《个案分析: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因为这几个影片都是影迷们耳熟能详的电影作品,结合之前的观影经验,读者可以直接获取编剧技巧和知识。而且,这一部分和具体影片、段落、台词结合地十分紧密,其影片也都是近十年二十年的作品,还是颇具阅读性的。

  第三部分的五个案例分别代表了五种突破、五种创造:《塞尔玛与路易丝》从“性格决定命运”的角度讨论了“搭档”电影中的双主人公模式;科恩兄弟的《法尔戈》则是在人物特性已经成形的前提下,讨论如何让人物促成事件,进而完成故事,并且讨论了科恩兄弟电影中充满幽默、讽刺、冷酷气质的电影风格;《心灵捕手》讨论了导演和编剧之间的博弈,回归传统好莱坞无疑使本片一个安全而又成功的选择;《美国美人》是在20世纪70年代不断消沉的家庭情节剧和黑色电影的背景中,探讨视点策略、多主人公模式以及风格类型的混搭;《纯洁心灵的永恒阳光》则揭示了在一个叙事结构、时间分配比例以及主人公定位等都不符合好莱坞既有准则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强大的文学性实现单主人公模式的胜利。

  在讨论《法尔戈》获奖的历史意义时,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市场是变化的,没有哪一种产品可以一劳永逸地满足消费口味,改变的动力是持续生产。1996被媒体大呼为“独立电影年”,因为在当年,八大制片厂没有一部的电影入围最佳影片,这就意味着产业化、流水线上生产的电影,其商业属性远远超过了艺术属性,都没能入得了奥斯卡评委们的法眼。而这些年,当我们不断吐槽奥斯卡评委们的年龄和口味,我们逐渐没那么重视奥斯卡颁奖典礼及其奖项的时候,其实并不能忘记,作为一个由业内人士主导的美国电影节最高选拔比赛,奥斯卡或许不像圣丹斯电影节或者其他一些小众电影节一样承担起先锋作用,但是现阶段仍然代表了公众视角下的创新与突破。

  其实这条规律不仅在美国电影界适用,在中国当下的电影生态中也能够显露出一些特征。暂且不论技术、导演、资本等非编剧环节的革新所带来的巨大效应,单是编剧的创新和突破就能够产生地动山摇的作用。1997年,进口大片《泰坦尼克号》登陆院线,一夜之间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感动流泪,第一次感受到大灾难中的小人物可以如此感人;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第一次让观众知道了“大片”的概念,新瓶旧酒,别有滋味;2006年,当我们又四平八稳地过了几年,一部《疯狂的石头》掀起了“疯狂浪潮”,陌生的方言、癫狂的气质、精彩的故事,一下子撩动了电影市场的G点。2012年,过年的时候大家除了拜年以外,都会问一句“你看泰囧了吗?”虽然评价褒贬不一,但从最终的票房结果来看的确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也让“囧”系列成为了某种写作风潮。

  中国电影市场上不乏新片,却始终等待着改变。这样的作品不会横空出世,必须经过量的累积才能达到质的改变,换句话说就是“改变的动力是持续生产”,这件重大的使命必将落在那些笔耕不辍、越挫越勇的编剧身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