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野心浪漫》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野心浪漫》的读后感10篇

2022-04-22 03:04: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野心浪漫》的读后感10篇

  《野心浪漫》是一本由[美]迈克尔·谢尔顿(Michael Shelden)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野心浪漫》读后感(一):青年丘吉尔的野心与浪漫

  首相的青年时代

  文/米雪

  二战时期三巨头之一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直到今天还被英国人看作是最伟大的一位首相之一。他是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著作等身的作家,是演说家,是政治家,也是战争中的传奇英雄。他漫长而传奇的经历,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作为一名大器晚成的伟大首相,他的早年奋斗的经历跌宕起伏,与晚年的辉煌交相辉映。

  曾出版《马克•吐温》《格雷厄姆•格林》和《奥威尔》等三部传记的美国作家迈克尔•谢尔顿(Michael Shelden),以详实的细节和珍贵的史料揭示了丘吉尔跌宕起伏的早年岁月,从1901年伊始,到丘吉尔作为第一海军大臣率领舰队准备出击德国这一时期的各种经历,成书《野心浪漫: 丘吉尔的奋斗与浮沉》,为其浓墨重彩的传奇人生添了一笔亮色。

  丘吉尔虽出身英国贵族,却因为母亲爱好交际,鲜少与其接触而缺失童年的温馨,母亲珍妮挥霍无度,使丘吉尔空有贵族的头衔而外债累累。学生时代,也不算是顶级的好学生,调皮捣蛋,与许多青少年一样充满着叛逆精神。然而,综合素质一直极佳。青年时期的崭露头角,与这过硬的综合素质分不开。出身于贵族,政治家庭,让他从青年时代就表现出对成功的野心。政治上,丘吉尔几经沉浮却不退缩,以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令大英帝国在纳粹的铁蹄来临之前做好了反击的准备。

  政治上的野心并不妨碍他性格中浪漫的一面。丘吉尔博学多才,尤其喜爱诗人拜伦,连他的唯一的小说《萨伏罗拉》的主人公,是一个拜伦式的热血爱冒险的人物,追求“自由和浪漫”。他曾在给初恋情人帕梅拉的信中写道,“嫁给我,我会征服世界,让世界臣服在你的脚下。”即使求婚被拒,依然延续了给她写情书的习惯,这一习惯至少坚持了两年。在宦海沉浮的那些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最珍贵的财产之一是他在1906年买到的17册合订本的《拜伦全集》。”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这种浪漫的特质一直伴随着青年时代的丘吉尔。他虽然没有拜伦那白皙的皮肤和深邃的眼神,但是他的勇气、热情和坚持,仍然让他魅力十足,惹人眼球。

  野心和浪漫融于一身的传奇英雄,血液里流淌着是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在二战期间,大英帝国面临着国库空虚的厄运时,却依然能够乐观对待,游说美国总统罗斯福同意支助大量物资。正是骨子里这种坚定,成就了年轻的巨人。在面对婚姻压力时,他从未放弃做一名飞行员的行动,对妻子承认飞行全是因为兴趣和爱好。他坦诚却坚持,秉承了一贯的不轻易言弃的特质。

  他的一生之中,有野心,有浪漫,在不为人知的背后,也有孤独。晚年曾经罹患抑郁症。弗洛伊德曾经在其心理学著作中提到,儿童早期经验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丘吉尔学生时代的叛逆,是对父母疏于教养的无声反抗。母亲的名声对其政治生涯有着不小的影响,早期珍妮用自己的交际手腕和名声为他登上政治之门助力不少,然而,“第一大臣之母” 还是因为再次结婚离婚等诸多事件,令温斯顿登上了新闻头条,这些问题看似并不能干扰温斯顿的头脑。但是这些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就像会反噬的野兽,在主人随时软弱下去的那一刻,拼命反击。他的孤独,高处不胜寒。

  往事并不如风。回首丘吉尔的青年时代,那是一个稍显动乱的年代,却也是英雄辈出的好时光。他在世界的大潮中,是一个矫健的舵手,也是一个浪漫的弄潮儿。

  《野心浪漫》读后感(二):渴望爱情的首相小子

  渴望爱情的首相小子-评《野心浪漫:英国首相丘吉尔》

  文/信实的精灵

  “别跟年轻人吵了,你不可能赢的。因为等到有一天,他知道你赢了,那表示他也不年轻了。所以,你不可能吵赢真正的年轻人。”这句话同样适合于当年血气方刚的小子丘吉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两个欧洲战场上的人物,一位是以残忍和杀人不眨眼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而著称的头目魔鬼人物希特勒,另外一位就当属英国首相丘吉尔了。丘吉尔曾于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没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作为战败国德国的首领含恨自杀,在他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一句话,“我们在崩溃时,要带上整个世界。”,与此同时,英国人民在首相丘吉尔的带领下赢取了战争。

  除此之外,丘吉尔作为一名作家,他写的《不需要的战争》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他还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6卷、《英语民族史》24卷等。丘吉尔是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数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人物》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一大演说家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这些关于他个人的点点滴滴在书中别人为他撰写的传记中也可窥见一斑,他自己的文字给了别人很多的机会去了解他和走近他。由于他一直喜欢跟文字打交道,这也使得他的一生也跟“浪漫”不可分割,不管是关于爱情的浪漫情怀,还是他全心臣服于拜伦的浪漫主义政治理念。正如某一个报社编辑曾经评价他这种冲劲十足的风格一样,“月光里达达的马蹄声,鹿砦上刀剑交错的铿锵声。是乏味的政坛里一股激动人心的浪漫气息”。

  英国著名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是世界舞台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某种程度上,丘吉尔晚年的辉煌遮蔽了他早年的奋斗历程,而这一阶段恰恰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多姿多彩和刻骨铭心的一段时光,他的个性与人格魅力也在此阶段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不拘男女,二十几岁是人生观刚刚开始确立却还没有完全确立下来的一段时间。对于男人而言,三十而立,恰恰就是这个说辞。年轻时的丘吉尔帅气,浪漫,在从事政治的同时,也进行着自己的写作和演讲。他肯定也如正常的年轻人一样,需要爱情,需要婚姻,需要家庭,更需要事业和政治的支撑。

  本书是温斯顿•丘吉尔人生前半部分的传记。这本书作者一共分为三大部分展开自己的描写,分别是三个各有五年的时间段。1901-1905年、1906-1910年、1911-1915年,恰好是丘吉尔最年轻气盛的十五年时光(从二十七岁到四十一岁,为他的一生积累下了丰富的财富)。这就要返回来说一说丘吉尔的生辰了,他全名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生于1874年11月30日,去世于1965年1月24日,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颇高,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出身于贵族家庭,仅仅是这些就可以涵盖丘吉尔浮浮沉沉的一生中诸多的方面。

  美国作家迈克尔•谢尔顿也是不俗的一位,他曾出版《马克•吐温》、《格雷厄姆•格林》和《奥威尔》等三部传记,其中《奥威尔》为授权传记,曾入围普利策奖决赛单元和《纽约时报》的优秀读物。这些文学的积淀和文字的功底都为这本书里面的文字描述增色不少。作者曾是伦敦《每日电讯报》的特写作家和《巴尔的摩太阳报》的小说评论家,作品刊登在《莎士比亚季刊》《维多利亚时代研究》和《牛津英国名人录》中。作者目前为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教授,在那里教文学与写作。

  作者对丘吉尔研究多年,以详实的细节和珍贵的史料揭示了丘吉尔跌宕起伏的早年岁月,包括政治与阴谋、信仰与激情、爱情与人生。

  作为当时举世瞩目的政坛新星,年轻的温斯顿怀揣着成功的梦想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然而在接近权力巅峰之时却以戏剧化的失败告终,令人震惊的陨落一如他的横空出世。正如他的堂嫂所言的他,“他多情而有活力,总是兴致勃勃地体验生活的一切,无论是运动、爱情、冒险还是工作。”这本书给出来我们一个真实而全面的丘吉尔,带我们走进名人的背后,去掉名人的光环,了解名人的方方面面。

  :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野心浪漫》读后感(三):最伟大的英国人

  2002年,英国广播公司(BBC)举办“谁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票选活动。超越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图灵等诸多大牛得票最多之人,是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历史课本上叱咤风云的“巨头”丘吉尔人们并不陌生,但也仅此而已。对于这样的伟人,若没有更深入的了解,很容易只见其载于史册的辉煌,而忘了他们也都是胎生乳养,有七情六欲的凡人。

  丘吉尔从政前的经历可从其自传《我的早年生活》获悉,第二次上台后的一举一动则有万众瞩目。惟其初登政坛,崭露头角的青年时代少有记录。美国作家迈克尔•谢尔顿(Michael Shelden)便独辟蹊径,多方挖掘,为1901—1905年间的青年丘吉尔作成小传——《野心浪漫: 丘吉尔的奋斗与浮沉》。

  很难想象“野心”和“浪漫”能用来形容同一个人,但用在丘吉尔身上却毫无违和之感。作为皇家贵族,他身体里天然流动着野心的血液。初出茅庐的他曾在给初恋帕梅拉的信中写道,“嫁给我,我会征服世界,让世界臣服在你的脚下”。如果说丘吉尔写下这等豪言壮语时就知道自己将来必不食言,未免是后见之明,只是一个毛头小伙的勃勃野心暴露无遗。野心是一种不可驯服和叛逆之心,常与勇气同行。正是这种野心和勇气,使青年丘吉尔敢于走上布尔战争的战场,敢于从布尔人的监狱中逃脱,敢于挑战保守党领袖张伯伦,敢于坚持自我两度换党,并最终使野心成为现实。只是在野心初发到实现之间,有着漫长的奋斗与浮沉。

  其实对丘吉尔这等政治大腕来说,“野心”本不足为怪,“浪漫”更值得乐道。常见的丘吉尔照片是叨着雪茄,满脸横肉、眼神冷峻的晚年形象。很难想象这就是《野心浪漫》封面上那个年轻俊秀、眼神内敛忧郁的文艺青年。丘吉尔热爱阅读和写作,受拜伦和吉本影响较大。伟大的政治领袖不少,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却只有他一个。他也是一个高级段子手,《演讲与口才》这类书上总少不了他睿智幽默的话语。他与克莱米的婚姻为外人称道,可在这之前却有三次求婚失败经历。他还不经意地让志趣相投的首相女儿做了备胎,并在结婚前跑去跟人家做交代,后来长期保持友谊关系。他常在海边用建沙堡帮助自己思考,又用学习绘画控制自己。

  在丘吉尔身上,“浪漫”不仅体现在文艺和情感上,在政治上他也持有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他也用浪漫的激情热爱自己的国家。从青年时代,他便坚持己见,从不屈服。他被人引用最多、最著名的话便是在母校演讲时的“永远不要屈服,永远、永远、永远、永远不要屈服!”。1940年,眼看英国一败涂地,丘吉尔却在绝望中昂然面对德国战车,支撑住了风雨飘摇中的英国。浪漫的理想主义会让人充满斗志,可一旦受挫,内心遭受的打击也格外沉痛。达达尼尔海峡悲剧是丘吉尔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这使他失去内阁职位,有时画画也难让他振奋,“他感觉对克莱米的爱是唯一能防止他发疯的东西。”

  丘吉尔没有疯,但是他忧郁了。尽管作者在本书中没有提及,但英国作家、精神科医生安东尼•斯托尔在《丘吉尔的黑狗》中有专业分析。“黑狗”是丘吉尔给自己的忧郁症起的外号,尽管他本人更可能将心理学斥为胡说八道。安东尼•斯托尔有几项证据:有记载说丘吉尔的祖辈有多个忧郁症,丘吉尔从小缺少父母关爱,体格弱小跟强大心性容易产生精神冲突,以及丘吉尔本人所说“黑色的忧郁”、“每天都祷告,只求一死”等。无论是弗洛伊德、荣格还是谢尔登的理论,都能分析出丘吉尔有严重的忧郁症。但在安东尼•斯托尔的书中,这种忧郁症恰恰也常常代表着创造力、野心的天才,牛顿、卡夫卡皆属此列。有趣的是,安东尼•斯托尔也提到了丘吉尔的浪漫,不过他说的是:他(丘吉尔)那种唤醒人心的特质,还多亏了他那自以为真实,但其实只是出于想象的浪漫世界。

  迈克尔•谢尔顿说,写就丘吉尔传奇的核心要素是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在青年丘吉尔的热血中奔腾,多年后,便成就了一个最伟大的英国人。

  《野心浪漫》读后感(四):首相光环之外的丘吉尔

  提到丘吉尔,我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就是那张他一手扶椅子,另一手插腰,眉头紧锁,目光坚定紧盯前方的照片。这张照片是他最经典的照片之一,被广泛用于中学历史课本中。丘吉尔这幅有点目露凶光的模样,就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这张经典的照片拍摄于1941年的二战期间,他所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历史也与二战息息相关相关。在二战期间,他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年7月,他与中、美首脑蒋介石、杜鲁门一起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他因二战而闻名世界,战争成就了他,他因战争改变了历史。丘吉尔从1874年出生到1965年去世,在他91岁的人生岁月里,几乎70年的时间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从21岁从军征战,到32岁从政,不管是硝烟炮火的生死场,还是尔虞我诈的政治场,他乐此不疲的活跃在这两个战场上。就像他的一位家族朋友对他的评论:“他的工作能量和他对工作的激情一样惊人。他到底有没有休息过或者睡过觉,我真不知道。”

  丘吉尔的人生经历也并没有如他充沛经历一般的蓬勃顺利,斯人已逝,我们盖棺定论的缅怀这样一位伟人。任何一本书写他的书,都承载着太多沉甸甸的历史。他21岁从军,并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出入各个生死场,经历过炮火的洗礼,生死的劫难,还在布尔战争中被俘,又越狱成功,返回英国。可以说在他26岁时,他经历过的就已经够人家过几辈子了。

  他是否就是众多历史书中描绘的那般刚硬坚强,经历充沛,愈挫愈勇呢,何种力量赐予他这样的品质?各种历史叙述赋予了他太多的钢铁般的坚毅品格,抛开那段他带领英国战胜法西斯的辉煌历史,我更好奇赋予他品格形成的那段历史故事。他32岁正式从政,直到66岁才坐上首相的宝座,中间经历了34年的各种沉浮,我想这样的一段厚积薄发的奋斗史,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野心浪漫:丘吉尔的奋斗与沉浮》恰讲述了他从1901年的27岁到1915年41岁的这段为政治场而奋斗的历史。如果之前太多描述他当选首相的辉煌史,那这本书就可以算作他为辉煌所作的默默奋斗。

  他虽然两度当选为英国首相,一次是在1940年的66岁,一次是在1951年的77岁,但都已是花甲、古稀之年了。世人都被照片中他冷峻、刚硬的外表所迷惑。读读他的青壮年时代,你也许会看到一个爱读史、爱读诗、爱美人、爱高谈阔论、爱出风头,永远经历充沛,不知疲倦的丘吉尔。他的野心在政治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他的浪漫又在诗和美人面前一览无余,就像他给美人的信里写到“嫁给我,我会征服世界,让世界臣服在你的脚下”。

  《野心浪漫》读后感(五):尽心而活,不负此生 ——读《野心浪漫:丘吉尔的奋斗与浮沉》

  文/凡悦颜

  上天降我于天地间,总要留些故事让后人看。

  白驹过隙,时间的长河奔流向前,历史不可能记住每一个人,至今能为人们所提起的,大都称得上是有故事的人,时代总会赋予人们不同的使命,重要的是看如何应对。唯有尽心而活,方能不负此生。

  《野心浪漫》是重庆出版社推出的,副标题“丘吉尔的奋斗与浮沉”, 该书作者迈克尔.谢尔顿穷尽所有史料,悉心钻研,分三部分向读者讲述了丘吉尔的年轻时代,他用幽默的语言、冷静克制的姿态娓娓道来,这是一部有趣的传记,这里有关政坛与权谋、爱情与人生、梦想与激情等一个又一个耐人寻味的人生故事。该书每五年为一个时间段,经1901-1905年,1906-1910年到1911-1915年,从二十多岁未婚且未入政坛之时写起,经摸爬滚打攀至权利金字塔的顶峰,再到跌入谷底,让读者得以参悟丘吉尔那浪漫且传奇的一生。

  作为伦道夫勋爵之子,父亲忙于政务,母亲忙于交际,这并没有让丘吉尔安于享受那优渥的贵族生活。年轻的他过着小说人物一样跌宕起伏的冒险生活,在边境和骑兵交战、在古巴搜过叛军,甚至在南非被布尔人俘虏之后孤身越狱。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出不能重来的戏,如何导、如何演全在我们自己。

  丘吉尔在事业上无疑是明智且有远见的,刚满31岁的他将被任命为财政部的财务次官,面对一个很有名望和前途的职位,很多人可能会欣欣然接受,而他了解自己,自知对财政部了解甚少,考虑到即将面临的处境,毅然选择了地位较低、薪酬更低的职位,这不是大义,也不是孤勇,成就野心和梦想的先决条件就是了解自己并且成全自己,这是达成目标必须要做的让步,在这个不起眼的职位上他的才能可以更好的发挥,他的处境也更加从容。

  在生活和爱情上,他又是浪漫的,打扮时髦、穿戴得体,一个大礼帽、一支手杖,笔挺的领子加上迷人的微笑,无所畏惧的追求着心爱之人。他曾言结婚有两个必要的条件“钱和双方共同的意愿”,追求帕梅拉时,那动情的信笺、诚挚的诺言虽未有美满的结局,却成了他最大的动力,以致后来在平步青云之后,旧情人返过来想与之结交,这在当今来说都是大快人心之事,别人看不上你,无需怨怼,用行动来还击,正所谓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关于丘吉尔,我们更多的是印证他那简短且慷慨激昂的演讲,所谓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这里他用行动证明了这句话,无论是爱情还是事业,面对坎坷与非议,他始终有着最大的耐心,小心蛰伏、养精蓄锐却又满怀希望,正如一位记者所言“就算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外套挂钩,也一定是它那一排里最突出的” 。当然,除此之外,一定还要活得足够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