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后来的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后来的事》读后感10篇

2018-06-27 04:0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后来的事》读后感10篇

  《后来的事》是一本由[日] 夏目漱石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6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后来的事》读后感(一):后来的事

  书 名|后来的事 それから

  〔日〕夏目漱石 著;吴树文 译

  出 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与其费尽心机去把镀金的东西冒充成真金,不如在黄铜就是黄铜的情况下,去忍受人们对黄铜应有的蔑视来得自在。”

  字里行间勾勒出主人公代助这一形象依靠父兄生活的高等游民,对社会抱着听天由命、照单全收的态度生性敏感,但又竭力保持一颗相对淡漠的心,即使觉察到社会不足无所作为,沉迷于书籍,或者说在书籍里寻求庇护逃避现实,视精神享受高于物质知识分子

  他认为为了物质而劳动为了生活而劳动乃是下品,假若人能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定能尽情投入实现自身的发展。一如婚姻,把婚姻当成人必然完成大事竭尽全力去完成,少了这块就觉得人生完整想法未免庸俗。我一贯认为婚姻是束缚,亦是枷锁,是给了对方指责自身的权力

  他对社会不满,多归咎于外在因素,论这个社会如何如何恶劣,如何如何压抑,那么保护自己的方式无非是在安全范围接触有限的东西,“他的思想已经不会像一个刚进城的乡下人看到人性阴暗面大吃一惊。”尽量使自己不要激动,用淡漠看待社会,不以其悲喜而左右自身情绪,此亦即逃避现实。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此话无论何时都适用,社会总不会圆满,所以代助的这番想法在我看来不免有些无病呻吟。然我能与其共情,因为现实的压力会迫使人逃避,所以心灵鸡汤大行其道,所以成功学如此畅销,在故事说教中取得一些缓冲和慰藉,大抵是悲哀亦是无奈之举。

  代助看似无争无求,却在三千代的事情异常执着表现出与以往全然不同热情责任感。诚然,接受父亲安排迎娶一位毫无感情妻子也许会不幸福,但可保衣食无忧,无需为工作奔波。而选择三千代则要经受友情亲情以及世俗非议考验。他同三千代的丈夫、昔日好友平冈一番开诚布公的剖白,紧张平和,字里行间透露着绝交、愤慨,读来又如君子文雅

  “最后,人世间变成了一片大红的火海,火舌围绕着代助的脑袋不停地喷吐。代助下决心乘着这辆电车前进,直到自己的脑袋烧化为止。”故事在代助出门找工作时戛然而止,那天气景色与他内心焦灼融为一体,似乎一团熊熊烈火,延绵不尽。与家里断绝联系失去经济来源,必须寻找到养活自己的工作;平冈家也去不得(毕竟两人因三千代的缘故业已绝交),更见不得三千代。

  仿佛什么都失去,又仿佛在等待新的开始,这一大段的留白以期读者自行解读。

  @-Junrin-

  《后来的事》读后感(二):算是一个爱情故事

  代助:活在自己的价值体系里,至少在没有衣食担忧环境中。这个价值体系:相信人类不是为着吃饭而活着,而是活着有意思,从而找到有意思的工作。我一直觉得这个观点对,但是我没法在现实的生活中去做到,等到的那一天到底是哪一天,谁也不会给思索的人答案。其实是不现实的,当你的物质被家庭把握着何以有脸面追求其他。

  其实这个爱情故事我说出来就不好玩了,大家自己去猜测才有意思。这种爱算畸形吗,在某种价值标准下是畸形吧,过了20、30年日本步伐前景,这样子的爱情故事在地下进行的更加的心安理得了。每个人心知肚明不大破这个僵局,这算和道德扯的上吗?文学作品从来展现的不是一个社会标准的问,她只是一个生命的纠结以及安慰

  看着蛮揪心的,最揪心的是怕这么个被逼婚是作者真的亲身经历的,一直很着急,看到最后一页,我永远不知道未来到底要发生什么,内心得到了很大的安慰,人生从来就没有结局。。。

  文中男主人公的很多思索,值得细细玩味。

  《后来的事》读后感(三):《后来的事それから》的感想

  不知何时,窗子所圈框出的四边形天地中又飘起了雪。12月的寒冬时节里,纷繁而落的雪花自然装点出一个银白的世界。入夜时,这世界便会闪出金色的光。满天的雪花传达出了这样的信息,的确是入冬了。冬天已至,后来如何?もう冬です,それから何ですか。当然是春天不远了。

  «それから»,《后来的事》讲述男主代助与女主三千代的爱情物语。若是平铺直叙,终成眷属那当属另外一个故事了,令人纠结的即是本作中女主三千代已为男主代助之友平冈的妻子,而这桩姻缘却是代助为媒人的,代助将自己心爱之人拱手让于朋友,三年后却依旧无法打碎自己对三千代的爱慕之心。再见到三千代,代助依自然之心,甘愿使老家、平冈与自己组成的三巴图案停止旋转而分崩离析,在眼目所及的红色光火中燃烧、熔化而奔向新的生活。代助所作所为皆出自自己标榜的自然行为,而这自然与自私又该如何区分呢?要在父亲、哥哥、朋友与自己间做出平衡,尤其要在物质和道义上都让人满意似乎是不可能的,搔搔头,努努嘴,摸摸下巴再抬头望望庭园,这些对解决问题毫无裨益。これから,还是回到自然中去吧,それから,就什么也别管啦。

  最近,世界真小成了我的内心体会动漫月色真美》的最后一话标题即为“后来的事”,这也可见夏目漱石先生人气之高了。粗粗读了夏目先生的三部作品后,觉得其情节并无过多惊世骇俗之处,这些故事本身都离我们不太远,如触手可及,令人所欣赏赞叹的还是夏目先生对人物心理刻画入木三分在这可为入心三分了,代入感十足。书中每一个字不是停留在纸张上,不是成像于眼球中而是走入心间,这些文字凝结着夏目漱石先生的思考心血。夏目漱石先生的书能再版销售至今,也是这个原因吧。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十日

  于雪后长春

  《后来的事》读后感(四):『后来的事。』

  觉得书名足够美好,想不出更好的题目

  断断续续读了一个多月才终于读完,仿佛书中男主一般懒散拖沓

  全书节奏极慢,絮絮叨叨,到了第十四章才算正式进入正题。然而整本书也就十七章,感觉正进入高潮,一翻页,才发现居然已经是最后一页,猝不及防戛然而止,心绪意犹未尽而思常在。

  很久之前就想读这本书,无奈早已断货。今年借着漱石诞辰一百五十周年之际,上海译文终于再版。『それから』直译应是“从那以后,在那之后”,翻译为『后来的事』平添了一丝空落落美感,是我至今最喜欢的日本文学译名,没有之一。

  觉得读漱石的书从来都不是一件可以放松身心的事,从『心』的夺挚友之爱再羞愧自尽,到『后来的事』的将心上人拱手让给好友再欲夺回,而漱石又一向擅长刻画人心深处的葛藤,读起来真是跟着主角一同纠结万分焦头烂额

  剧情原本是很颠覆三观的取材,放到现代日剧“欲夺挚友之妻”的主题足以在十数集内跌宕起伏千回百转。然而这个主题在漱石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描写和日常场景刻画中被稀释得平淡乃至寡淡。但是节奏却又把控得极好,从开头的阒然无声到结尾的焦头烂额,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所谓“后来的事”的后来,到底指的是哪个时间节点,从开始阅读时候我就在心里暗暗想着一定多留意,然而整个故事线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从头一顺到底,我愣是没找出来……姑且就理解为是让读者自行想象开放结局之后的事。

  代助在四季冷暖冷眼旁观浮华人世,也曾为内心的爱与诚短暂清醒,最终却落得孑然一身,那后来,后来的事是如何发展的?这仿佛在高速公路突然踩刹车的结尾让人觉得无法接受,细想却又觉得不得不在这里结束了。

  全书的最后一段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不一会儿,一只红色的邮筒映入眼帘,那红色又立即蹿进了代助的脑袋,开始打转。伞店门前的招牌上高高地挂着四柄扎在一起的红色布伞,伞的颜色又蹿进了代助的脑海里。载着小邮包的红色车子同电车擦身而过时,又映进了代助的脑海里。香烟店的布帘是红色的,电线杆子又是红色的,涂着红漆的招牌一块连着一块……最后人世间变成了一片大红的火海,火舌围绕着代助的脑袋不停地喷吐。代助下定决心撑着这辆电车前进,直到自己的脑袋烧化为止。”

  非常有画面感,读的时候模模糊糊地脑补出了一段蒙太奇风格电影镜头

  其实这本书确实有被拍成电影,由森田芳光执导,片名《其后》,想来应该是一部优雅而又幽怨的电影。非常想看看电影是怎么表达这个结尾的,然而发现只有B站有资源,并且在7.13的时候下线了,不知道之后还有没有机会可以看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