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桑切斯的孩子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桑切斯的孩子们读后感10篇

2018-07-02 04:5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桑切斯的孩子们读后感10篇

  《桑切斯的孩子们》是一本由奥斯卡·刘易斯 (Oscar Lewis)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9.00,页数:56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桑切斯的孩子们》读后感(一):让穷人自己说话

  马克思在谈到法国农民时,曾有一句名言:“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这句话可说适用于几乎所有非主流边缘群体:穷人、女性、孩子等等。在以往,他们都很少直接发出自己的声音,留下的文献记载,大多是掌握着话语权的人对他们的看法。也正因此,这本《桑切斯的孩子们》就显得愈加有意义,因为作者所想要做的,正是“让穷人为自己说话”。

  书中所描述的是一个普通的墨西哥家庭父亲赫苏斯•桑切斯及其四个孩子,全书就由这五个家庭成员交替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所组成,其间不加任何评论。这在某种程度产生了一种罗生门式的效果,你能看到一种全景式的、多面的、复杂交错的场景,每个人生活都有各自独立版本的看法。有时哥哥所控诉的妹妹的乖戾行为,在妹妹的自述中,却又能看到原有她自己的理由不同视角人们彼此的看法、乃至对同一件事情判断,往往都是相互冲突的——但这在任何家庭中其实都是常事,而且也正是由于这种矛盾,使我们看到了人们彼此不同的个性处世方式

  不经历贫穷的人,很难体会贫穷的滋味。那不仅仅是手紧,常常还伴随着因之而来的某些深层的文化心理。深陷于穷困中的人,真正难以摆脱的,往往并不是一时的经济问题,而是因为他们身上那套文化习惯。《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一书已证明,英国工人家出身的孩子,之所以走上父亲的老路,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强烈认同另一种亚文化,即视体力劳动男性气概,而智力活动则是“娘娘腔的”,因此他们是有意不去好好读书。何况在社会机会不均等的情况下,读书也未必能改变命运

  在墨西哥的城市贫民区里,这种自我永续病态的贫穷亚文化最鲜明特质是强烈的大男子主义。赫苏斯本人就是个大家长,几乎每个子女都怕他(大儿子曼努埃尔直到29岁才敢当着他的面抽烟),他虽然尽责,但同时又并不尊重女性,将婚外情视作自己身为男性的骄傲,甚至竟和自己长媳的妹妹又生了八个孩子!他又是一个一辈子孜孜不倦追求更美好生活的人,从小不幸(“我敢说,我没有童年”),工作勤勉(“三十年的时间,我一天也没缺过工”)。然而,在子女们看来,他虽然慈爱,有时却又不近人情教育孩子的方式往往是打孩子。女儿康素爱萝的话一针见血:“他这个人好像领受的是看管小动物责任,只需给他们吃饱,让他们有衣服穿有地方住就行,从来不讲感情,更不知道动物也会思考、会有感情。如果不是那么倔强,他可真是好父亲。”

  四个子女的遭遇也各自不同。长子曼努埃尔的话最能体现那种在贫困挣扎之苦:“回顾过去,我的一生似乎都在劳动——只不过那些工作都不怎么创造性,那么,他们为什么老说我是个懒家伙,这也不是人,那也不是人呢?”他虽然也努力,但像很多穷人一样,他对自己的人生缺乏规划,更没有实现规划的意志力。这是贫困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因此他们通常倾向于避免去做长远的规划,而选择“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哲学

  在所有孩子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女儿康素爱萝:她从小在学校表现很好,但却无人理睬,她是四个孩子中最强烈地表现出想要摆脱这一生活的人,也因此在这个家庭中最为格格不入。她意识到在这个大家庭中,彼此没有隐私的生活,使得有许多不便需要加以克服。她爱美,但家人们常常不是讥讽挖苦,就是觉得她这样打扮只是为了取悦男人。她想要摆脱命运,想要爬出自己曾深陷其中的那口深井,也因此,“对于两个哥哥和妹妹,最令我伤心的地方莫过于他们没有任何意愿摆脱目前的生活状态。有旧衣服穿、有架可打,他们就感到心满意足。”她则一心想要挣脱这个网络,觉得家人们“完全是在一点点地自我毁灭”,然而她自己的独立自主道路,最终也还是受尽了男人们的凌辱。她的失败,最明显地表露出贫民阶层的出身与生活给人带来的结构束缚

  在他们的人生中可以看出:贫困人口的聚居,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社会圈子,导致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以至于身在其中度过自己整个童年的人,很难爬出这口深井。在这其中尤为弱势的成员是女性:他们受到阶级和性别的双重屈从之苦,不少女性早早地成为少女妈妈经历了不稳定的婚姻之后,在劳动力市场上更处于极为不利地位。而男性也常常无力应对结构性的经济变迁,因为他们在社会阶层中的流动,取决于一个职位的可得性,但他们所能得到的却只能是低技能的工作岗位,而这类工作的特点,便是就业不稳定、机会有限工资低微。长期的贫困造成一种宿命论的态度,犹如书中康素爱萝所说的,她到处都听到人们提及“命运”一词,这实际上是穷人们对其边缘地位的一种适应,因为他们已太长时间没有感受到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与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宿命论是一种可取的人生哲学。

  贫困问题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许多问题的症结,如果它不能得到改变或改善,那么很多事就没有意义了。马丁•路德•金曾说过:“如果连一个汉堡包都买不起的话,被允许在饭店就餐又有什么好处?”也就是说,即便你有自由权利,但贫困本身会限制实践自己权利的能力。所谓“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并非没有道理

  他们的故事饱含着无数穷人生活中辛酸,有许多是触目惊心事实:他们生活中时常可见的暴力、对女性的不尊重、生活的艰辛,包括他们对政治现实的极度失望。从他们的角度来说,这些都是每天发生的生存状态,然而这不免也令那些不想让这些事实见诸阳光保守主义者尴尬。因为这种生存现状本身就是当代那些以人民名义执政的政|府所无法逃避的一个政治问题,其之所以令人尴尬,正在于它是如此真实的现实。也难怪书出版之后,墨西哥的政治家外国人“揭露”墨西哥的贫穷状态颇感震怒,甚至一度对作者提起刑事诉讼。

  本书于1961年问世后,很快成为轰动一时的名作。它在那个时代问世并走红,恐怕并非偶然——1960年代正是美国民运动风起云涌时期,在这种社会政治氛围影响下,学者们也开始目光投向下层民众和边缘群体的生存状况。对美国黑人贫困状况的莫伊尼汉报告,也是在1965年完成的。更早一年的1964年,哈佛大学的Stephan Thernstrom出版《贫穷与进步:关于一个19世纪城市社会流动性的研究》一书,被学界公认为是美国“新城市史学”诞生标志,它首次将史学兴趣转向底层那“沉默的大多数”,这正是学者的社会关怀领域震荡的例证。

  不过与《贫穷与进步》这样的著作不同,《桑切斯的孩子们》并未采用复杂的计量统计方法,实际上,它乍看上去几乎不像是一部“学术著作”,倒更像是纪实文学小说。书中这一家五口,虽然在现实中真实存在,但如果说他们是虚构出来的,也无损其价值,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实际上是无名的——因为他们生活的典型性,正是因其平凡而能代表生活在那里的无数底层人物。也正是在这一持续观察基础上,作者深化了自己提出的“贫穷文化”这一概念,并将一束聚光灯灯光打在这些曾被人忽视的人群头顶上,给他们一个舞台来讲述自己。显然,这种不加评论的交叉叙述是有意为之,作者身为人类学者,但却放弃从外部观察的角度,而用这种似乎看上去更为“文学性”的叙事方式——这种方式也的确是在小说中更早采用,如福克纳1929年发表名著《喧哗与骚动》就是四个家庭成员的自述。虽然人类学和社会学中“叙述”(讲故事)在学术范式上一直有争议,但这部书无疑是个成功案例,它表明:深刻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意义,完全能够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因为有很多社会问题,最关键原本就是如何“呈现”它。几十年来,它至少让人明白了一点:如果说贫穷是一个社会问题,那么,只有让穷人自己说出来,我们才能知道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桑切斯的孩子们》读后感(二):穷人的“闹剧

  我花了很多时间来读完《桑切斯的孩子们》。它是如此的独一无二,以至于意犹未尽后仍找不出相似书籍。它讲了一个墨西哥穷苦家庭,如何对生活缺乏准备的故事。结婚太早,没钱没积蓄,工作不稳定。刚一结婚,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孩子已经生下一大堆。再接下来,一辈子就无法动弹了。

  我看着他们不断地打闹,不断地更换工作,仍然填不饱肚子,填不满欲望;看着有人在夜晚时哭泣,独自诅咒,自己的一生太没意思、太没价值;看着有人在暗自给自己打气,寻求理解关爱

  穷人的生活一点也不乏味,充满着闹剧。如果只是当作故事,更是乐趣。从某种程度来说,《米格尔街》是远远比不上的,毕竟是虚构作品,太多技巧心思,以及奈保尔对幼时玩伴回忆

  我有时候独自一人去行走,会刻意路过一些嘈杂和破落的地方,我觉得那里更多是无声的。因为他们的故事被述说地太少。他们的一生是如此仓促,没有办法说出自己的故事。历经艰辛困苦,仍过不上普通的生活。

  我想象着这个广阔世界更多的样子:暴力和死亡、苦难与遗弃、夫妻不忠、家庭破裂、少年犯罪、贪污腐败警察专横,弱者间的同类相食,还有努力劳作,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及生命的千折百回。

  《桑切斯的孩子们》读后感(三):贫困文化的继承

  在他们平铺直叙直白描述中,我时常味字里行间所描绘的场景感到后怕和无奈。我对与读书的认识,首先觉得读书应该能让我对自己周围的世界有更多的理解,其次才是阅读所能带给我的对我周围之外的世界所产生的理解。读这本书的第一遍,我更多滴停留在用书中字里行间的场景对照自己生活的农村地区,这种对比让我产生了对我从小生活的农村的另外一种理解。

  作者在导言中提到了“贫困文化”,同时抛出了一个观点:“贫困文化具有某些共性,这样的共性超越宗教城乡,甚至国家界限。”在阅读过程中,我通过将桑切斯家所生活的社群与自己从小生活的农村以及我所支教过两年的偏远山区进行对比,很不幸滴发现,作者所谓的贫困文化的共性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即使从时间和空间上相隔甚远的上世纪的墨西哥贫民窟与今天的中国偏远贫困的农村,这种贫困文化的共性都是如此的相似。

  作者跟多的视角是旁观者,一个不加评论的旁观者,然而,我们作为读者,在感受作者所在的旁观者视角的时候,不禁会思考哦,是否有一些什么方式可以撬动一下贫困文化“遗传”的杠杆,将贫困群体的封闭环境打破,从而注入某些东西?因为当你对某种局面认识得越深,就越想为之做些什么。

  这不禁又让我想起来《乡下人悲歌》,J.D用整本书描绘来自己的成长经历,这种经历同样可以与《桑切斯的孩子们》形成一种对比,而不管怎样对比,读者都会无力滴发现,刘易斯所谓的“贫困文化的共性”是真实存在的。J.D在《乡下人的悲歌》的结语中写到:“公共政策会起到作用,但没有一个政府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这些问题无法归结于政府、企业或其他人。我们自己才是罪魁祸首,只有我们自己才能解决。”这也许有一定道理,但是,对于一个碰壁的文化环境来说,如果没有一种杠杆性的什么东西,去撬动他们的世界和价值观,从而在这种始终沿袭继承至今的贫困文化中注入些积极的正向的充满活力的东西,这些闭环里面的人们,大概永远不会认识到自身是有问题的,解决自身问题也就变成了无稽之谈

  所以,两本书对比阅读之后,我的思考是:这种杠杆性的东西,会是什么?如果真有一种这样的东西存在,那么,它又会怎样发挥作用?

  《桑切斯的孩子们》读后感(四):读后感

  作者仅出现在导言里,主体全由桑切斯一家口述而成,没有任何高深的社会学人类学理论,最像小说的学术著作!透过几个主人公的口述,呈现了比理论更深刻更复杂的社会学人类学。

  四个孩子里,康素爱萝最有可能走出"贫民窟"的泥沼,然后也只是"可能",她很难完全挣脱原生家庭的束缚,以及久陷其中而习得的思维模式

  虽然展现的是底层贫穷混乱,但是绝不故作悲情或被悲情牵制。在阅读中感受最深的是顽强生命力。以及在看到桑切斯的孩子们因着大环境和个人主观能动原因原地踏步甚至倒退时,而引发的无限思考。

  父亲:赫苏斯·桑切斯,不善表达感情近乎冷苛,勤劳经营有方,得以养活全家几十人!

  大儿子:曼努埃尔,最善言谈,有心却无力,抵不过自己贪玩的诱惑

  二儿子:罗伯托,倔强,一根筋!

  三女儿:康素爱萝,有文化有想法怎奈还是无法彻底挣脱枷锁。

  小女儿:玛塔,儿时无忧无虑,长大没心没肺,浑浑噩噩,穷也要不停地生孩子。。。

  《桑切斯的孩子们》读后感(五):“我们”如何讲述自己的历史

  《桑切斯家的孩子们》的讲述方式,让我想起一个词:织体。他们每个人讲述这个家,时间高度重叠,这个时空的核心确定后,一个人作为一个点,讲出一个故事轴线;再另外一个人,也是同样如此。因为核心不变,所以故事轴线会有交叉,因为是多条线,就会有多重交叉,这个交叉的部分就产生出迷人的叙事效果来,重叠但不重合,同样一个事件,既有同也有不同,无法确定那个是真那个是假,于是叙事多角度的丰富性就出来了。

  这个丰富性,让我想起一个场景:弹棉花。如果存在所谓一个“客观事实”,它就像是一块板结的棉花一样。现在每个人都来讲述这个“客观事实“,就好比是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拿着弹弓弹着这块棉花,”客观事实“变得蓬松外溢。对于这个事实用的确定性词汇,都在反复的弹打下,变得不再那么确定。每个人在自己的逻辑中自证,然后在他人的叙述中被解构掉,然后重新结构。

  另外,还有一个场景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玉盘“指的是我们读者的阅读心理,也可以指“客观事实”。而大珠小珠就是每个讲述着讲述这个”客观事实“的侧重度,同样一个事情,在这个人的叙述中非常重要,他包含自己的感情和情绪,然而在另外一个人的叙述中却是一笔带过,无足轻重。这样,在我们读者这里,已经有了“织体”的总体印象,讲述着的讲述重叠在一起时,就形成了轻重不一的节奏感。

  看到最后一页,本书的四个主要讲述者曼努埃尔、罗伯托、康素爱萝、玛塔,他们的生活依旧没有好一点。他们是兄弟姐妹,生活在墨西哥城的贫民窟。他们像是猪一样被生下来,生活在一个猪圈一样的环境中。他们连睡觉的床都没有,只好睡在地板上,床上只能睡着他们的父亲。他们没有受到多少教育,很早就有了性经历,并有了家庭和孩子。可是家庭也是不牢固的,时常死人,时常被欺骗和背叛,相互之间怒骂厮打。看这本书的过程,始终是压抑的,四个人的讲述把我狠狠地按住那种人生的烂泥坑里,连一口气都透不上。这完全可以作为一部杰出的小说来阅读,虽然它原本是一部人类学著作。

  《桑切斯的孩子们》读后感(六):贫穷的根本和思考

  以人类学调查的方式做纪录式文学,还是首次看到这种体裁的书,有一定的新意,以访谈者的视角来讲述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贫穷,矛盾,成长,家庭,未来;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的眼里反应的所谓事实或是感情的偏差,很好的换位思考和理解。更重要的一点突出就是,他们的讲述还是比较清晰,连贯,对自我感情的表达,对目前状况的困惑都还是比较有认知的,相对于这般教育水平的人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生活过早的让他们成熟,让他们明白自己所处的阶层,环境,家庭,但是由于个人的秉性不同,对未来的期许各不一样,但是都在贫困交加中挣扎。

  让穷人为自己说话!但贫穷,教育的缺失,环境的恶劣,人口众多,整个家庭就像一摊泥藻,越是挣扎越是沉沦。一家人本该团结勤勉诚实度过艰难,可最终都是梦想的破灭,猜忌,怀疑,矛盾重生;暴力,盗窃,吵架,离家出走家常便饭。他们能从小看清生活的本质,看清自己的阶层,却在绝望中彼此憎恨。

  1,赫苏斯:父亲。这是我看见所有小说中最特别的一个父亲,让我时时想到自己的父亲,为了孩子,为了一家人,从不间断的辛勤工作,全年无休,让一家大小即使是在贫困的底层阶级依旧是有吃有穿有住,说不上衣食无忧,至少不会露宿街头,不会担心有一天没有钱了会饿肚子。父亲,永远在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港湾,使他们孩子一辈子的支柱;他的勤恳,他的勤劳至少让他这辈子都在努力的支撑着,并且慢慢地,在晚年也实现了为后辈建一所房子让他们有避体之所。最让我惊叹的是开头和结尾,他一个人要养多少人!开头一数,3个老婆,加他们的家人,加孩子,差不多19个人,全靠他一个人提供吃喝住~~~结尾,和第三个老婆生了8个还在!!!!!人口之多,数量之庞大,真是无比诧异,他是如何靠着他那双手赚到钱的!

  可是也和大多数的父亲一样,为了勤奋养家,亦或者本身的不善表达,导致和孩子们感情少甚少的沟通和亲昵,时常各种误会,斥责,打骂。虽然在教育上他是一直支持孩子上学的,可是并没有在思想上动员或是鼓励;孩子就在那样混乱的环境下随大流而放弃学业,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

  2,曼努埃尔:长子。这个人体现了大部分贫穷导致孩子从童年到成年的一些列行为:打架斗殴,找女人,生孩子又无责任心,时常失业,做生意,倒买倒卖,买彩票赌马期望一夜暴富。。。他曾经有过的努力工作养好家庭小孩,全在一次次挫折中变成妄想,妄想以更容易的方法获得更多的金钱来补救曾经有过的那些期望。可事实却是越陷越深,不可自拔。对此人,我只能说太正常,所有的优缺点放在那种环境下都再合适不过了,都是自然滋长的产物。

  3,罗伯特:次子。这个人有过几个让我惊艳的想法。

  A,意识到教育的缺失导致贫困。

  ,对女人的尊重,即使是妓女,尊重爱人;

  C,孩子太多,只管生,不管养。生孩子就要负责任的养和教育,不然生下来干什么呢?还生那么多。

  他应该是几个孩子中上学最少的一个,这几个观点竟然被他总结出来了,很是难得。从小到大,他应该是受不良环境最多的一人,行事更疯狂,打架斗殴,好像和家里谁都不太合得来,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盗窃,抢劫,犯罪,比比皆是。他应该是在几个孩子中最能折腾的一个人,心中有无畏,充满戾气的同时还能满怀虔诚,感恩,对生活怀有敬仰。只是需要人让他安定,并加以引导,不然随时可能走偏,步入监牢。。

  4,康素爱萝:老三,女。受的教育最多,努力摆脱眼前的困境和泥沼,可是生性偏执,敏感,让她吃进苦头。她说,这是一条泥泞的锁链,我必须挣脱,不然我会跟着这个家庭一起沦陷。可这种挣脱何其容易? 最终认识到这个恶循环的贫困原因,即使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帮助那些孩子,却毫无力量,特别是金钱的力量,和家里人时时交恶,在感情上无比脆弱。但理智还是给了她坚强的后盾。让我想起樊胜美。虽然她不是为家庭付出的人,甚至时常需要父亲帮助,但家庭的层层交叠还是像一张无形的网拖住她不得前进,也许脱离才是唯一的出路。

  5,玛塔:老四,女。和老大一样,平凡普通的,没受什么教育的女子,生一大堆孩子,找不到一个靠谱的男人,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只能依靠父亲。贫穷没有给她带来什么认知的改变和思考。想起56UP里面的女子,小时候最多的愿望是早点结婚生子,相夫教子。但是过早的不如婚姻生活,生孩子,家庭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好的改善或是提高,而后代的教育水平普遍很低,这就导致了后面越来越难。

  从许多的实例和事实来看:

  教育对一整个家庭的命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教育的缺失从父母开始,导致教育意识的缺乏,直接会影响到下一代对受教育的观念。很多父母认为学不学是孩子的事情,而却不知,孩子除了学识上的教育,更需要的一种家庭教育的引导,正如罗伯特一样,这是一个能总结思考的,大胆的孩子,如果有稍稍的引导或是正确的人生观,可能不至于经常暴力出手到蹲监狱。整个家庭的恶循环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另一方面,教育让人有能力去发现总结所遇到的困境,至少是在认知上的一种提升。一个好的引导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教育是需要父母以身作则,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教会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去应对未来生活的挫折和困境,即使不会大富大贵,至少可以独立成人,不会存在不切实际的妄想,幻想一夜暴富,可以脚踏实地的成长。

  在中国,崇尚养儿防老。养孩子不是投资产品,是在投资你的未来。在中国,有多少老人真正实现了养儿防老呢?生养孩子是人类正常繁衍后代,基因延续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对未来老年衣食住行的一种防范。自己做到独立,何须害怕老年生活?而孩子呢,他们有下一代的时候,父母就变相成了保姆,空巢,甚至还有人啃老,而双方都不自知何以至此。。。

  所以,没有什么养儿防老,好好教育孩子独立成长,在老年至少不会来拖累父母。正如这本书中描述,赫苏斯到82岁去世在上班的路上,而他的孩子们最大的都还在贫困潦倒靠他的接济,话说,重新来看,恶果是不是从开头就种下了呢?

  《桑切斯的孩子们》读后感(七):他人的人生

  很好看,大力推荐。这是一本有名的人类学著作,但是读来特别像小说。人类学家Oscar Lewis和妻子用了几年的时间来深入考察一个墨西哥贫困家庭,以各个家庭成员口述的形式讲述他们的人生,特别鲜活,特别生动。1961年出版以后这本书引起很大的轰动。

  书的结构很有意思,开篇和尾声是父亲桑切斯的叙述,主体部分分了三部,每一部都由桑切斯的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和他第一任妻子所生)来轮流讲述,他们的故事有各自独特的轨迹又和他人深深交织。整本书像一个细细编织的巨大的茧,内核里包含着生活和人性的本质。

  虽然托尔斯泰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是从桑切斯一家的叙述来看,贫困社区的不幸太类似了:大家都为生活苦苦挣扎,对明天无法也没能力做任何规划,混乱的男女关系,暴力,酗酒,男性对女性的极度不尊重,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出生给家庭造成的沉重负担(桑切斯本人生了15个孩子,孙子辈有36个)……一切都看似混乱无解,男人们偶尔赚了点钱也留不住,都扔到赌场和酒精里了。底层生活似乎有拉着人往下坠的力量。

  桑切斯一家,父子父女兄弟姐妹之间,关系都不是太好,大家就算彼此关怀,也完全不知道如何表达,而且一言不合就暴力相向,最后没有人觉得自己幸福。父亲辛苦维系一大家子以及许多家庭旁系成员的生活,孩子们对他又怕又敬,关键时候只想着依靠他,但却完全缺乏温柔一些的情感。生活太粗砺了,人与人的关系里好像也就容不下精细的柔情——他们的关系是整个贫民区里关系的一面镜子。从他们的叙述来看,他们家这样的关系并不是特例。

  同样的他们的关系里也折射出贫民文化里互相支持支撑的一面,整本书读下来,他们每个人的搬家次数简直让人吃惊,吵个架就搬出去和某个亲戚(主要是他们的姨妈)住,家庭成员之间不断地交换和变更住所,某些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亲戚说上门就上门,有时候一个小房间要住十八个人,没有隐私,没有安宁,可是家里的男人们一般也不会驱赶寄居者,还要供养他们。一方面他们身无长物,搬迁很容易,另一方面大家互相供养,大约也是让贫穷社会保持运转的一种机制。而且这想来不是墨西哥底层社会独有的。

  这些贫穷的人们在男女关系上之随便之乱七八糟,是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部分。是不是越原生态的社会里,人类原始本能的那一面也就越强烈?许多时候是出于纯粹的经济上的考量,女人频繁换伴侣,给自己寻找生活依靠。但是情感浓烈起来也是极其浓烈的,男人女人相爱起来嫉妒起来都有种不管不顾的劲头,对性的需求也特别强,男人女人永远都在互相追逐和被追逐。可惜,他们的爱也不让对方或自己变得更好,每个男人,似乎最后都走上酗酒家暴的路。克制啊隐忍啊这样的秉性在他们的性格里不太有。这大约和拉美人的天性相关?

  当然这并不是他们生活里的一切。其实他们好些人都有让人惊讶的感受力,从他们的叙述可以感觉出来。刘易斯也认为自己很幸运,碰到的这一家人都很擅长表达。尤其是妹妹康素爱萝,她是兄弟姐妹里最特别的一个,最努力,最想跳出自己的阶层,思考得也深,对父亲和哥哥妹妹的性格都有洞察,有些叙述和分析甚至非常有诗意。我也很喜欢二哥罗伯托小时候去流浪的段落,他天性里的那种大度不羁,如果在一个好环境里其实可以蜕变得颇迷人的。他对自己同父异母妹妹长久的深情也挺打动人。大哥和妹妹不太让我喜欢,都过得比较浑浑噩噩,但是妹妹的性格里又有很硬气的东西在。

  这本书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又生动好读。说实在的,因为世界观的巨大不同,他们行事的逻辑和人际关系的反复无常时时让我吃惊:这样也行啊?它特别真切地揭开了对我来说完全是平行世界的一角,窥见不同的人生里丰富的细节。这样的书,魅力完全不逊于精心构思的文学作品,可以让人走到更远的地方,看到人性更微妙的层面和维度。

  《桑切斯的孩子们》读后感(八):人类学家的三层皮

  同学老曹是留法人类学博士,2013年获得豆瓣征文非虚拟类首奖,作品取名《边缘的姿态》,那是老曹回国三年暑假在青海一座山神庙做田野调查的副产品。我读《桑切斯的孩子》时,一直想到老曹这本书。如何理解长期作为“边缘”的“贫穷”?也是我读这本书时想得最多的。这部首印于1961年的人类学名著,发端于1956年一项农村移民流向墨西哥城的人类学田野考察项目。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及其妻子在对这一领域十多年的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用一部卡式录音机记录下对赫苏斯·桑切斯及其四个子女的访谈,“不加任何评论”整理成书,并为它取了个最准确的名字——“一个墨西哥家庭的自传”。

  这本书“介于小说和人类学报告之间”,非常精彩。作者认为大哥曼努埃尔口齿最为伶俐,“是一家中讲故事能手”,我却更喜欢二哥罗伯托的叙述,他的故事简直像黑帮小说,信手拈来的比喻也泼辣鲜活。路易斯•布努埃尔于1978年拍下同名电影,我还没看到,想来罗伯托的戏份不会少,少小离家出走,暗恋同父异母的妹妹安东尼娅,当过兵,蹲过大牢,可能还杀过人,越狱逃亡,爱上和妹妹同名的女人,后来被她抛弃,经历丰富彪悍,情感糙中有细。无怪书出版后不久,就有人把刘易斯的角色描述成“一个电影导演,用一些形象和场景,赋予现实流以形式和意义,从而制作成一部连续的戏剧”。然而,人类学家是不是导演?

  现今“非虚构”写作正盛,让这部书在初版五十年后读来尤具“潮”味。祖师奶奶张爱玲也称这部书“可贵”,因为“普通人……尤其中下层阶级以下,不论过去现在,都是大家知道最少的人,最容易概念化。即使出身同一阶级,熟悉情形的,等到写起来也可能在怀旧的雾中迷失”。这部书不仅让我们看到穷人的生活一点都不乏味,更彻底做到了“去概念化”。不仅让穷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而且是让几个共同生活的人各自讲述他们整个家庭的故事,互见与互补,重叠和延续,矛盾与遮蔽,多维度叙事让普通人的家庭也具有了历史人物独享的“立体的真实性”。而“真实”,恰是非虚构的神髓。有趣的是,本书简体中文版(上海译文,2014)的责任编辑张吉人——亦是何伟三部曲的引进者,“译文纪实”系列的策划者,也可以说是国内非虚构风潮最早的推动者——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本《桑切斯的孩子》是他“理想中的书”。那么,人类学家能否等同于非虚构作者?

  作者在导言中写道,“人类学家最有效的研究工具是他对研究对象的同情和恻隐之心。”他和他们相处的时间共有几百个小时,在他们家里吃饭,参加他们的舞会和节庆活动,陪着他们上班,跟着他们拜访亲友,随他们一起朝圣、上教堂、看电影、开运动会。“我常常会卷入他们的烦恼之中,让自己觉得好像有两个家庭需要我去照顾,一个是桑切斯的家庭,一个是我自己的家庭。”刘易斯无疑已成为桑切斯们依赖的朋友,可是“同情”是否也是人类学研究的障碍,人类学家的终极目标是否只是成为边缘人之友?

  读完整本书,我有一个想法,或许每个人类学家都有三层皮——导演、非虚构作者和边缘人之友,三层皮蜕尽,才得见真身。为了说明四者的区别,我试着拟了一个寓言:四人结伴去湖畔散步,导演从湖里舀出一瓢水,洒向空中,造出彩虹;非虚构作者取出备好的空瓶子,装了一瓶水放入背包中;边缘人之友步入湖中,深情喝下一大口湖水;人类学家俯身用手捧起一捧水,注目许久,松开手,将水放回水中。

  “就传统而言,人类学家一直是位居各个偏远角落的落后民众的代言人”,从那时到现在,无数刘易斯这样的人类学家,毕生行走在僻远的湖畔。比起提出“贫穷文化”,引出“墨西哥史上最为激烈的一次公共辩论”,刘易斯更可贵之处,可能在于他不仅向同行后辈,更向所有读者,显示了人类学家的真身。

  当然,也许会有人问,为什么要捧起穷人这捧水,我可以一辈子不去湖边散步。恺蒂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公投的文章《一场公投,两个英国》倒是给了一个好答案。文中称,这场公投中选择退欧的大多是没受过太多教育、没太多技能的低收入及退休人口,而受过教育、富有、年轻的人士则选择留欧。苏格兰、北爱尔兰、伦敦和英格兰的一些城市及大学所在地选择留欧,英格兰和威尔士的那些前制造业集中地、前矿业地区、农业和渔业地区、临海小镇等都选择退欧。“公投的结果,让人们看到了英国社会纵深的鸿沟。这鸿沟不只是留欧退欧上的分裂,更是中下层的穷人和富有的中产阶级之间的天壤之别。”这一次,贫富之间的鸿沟让英国脱欧,说不准下一次,它就会让地球脱离银行系了。这样一想,是不是马上就想去穷人的湖边散步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