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34: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10篇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是一本由柳东民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一):纯粹是笑料,但是沉重的

  一、买东西是看商品效用付钱呢?还是看卖家辛苦可怜同情而买?

  都可以,全在于你自己,任何一方都不可以强迫一方自己一样,你愿意坚持多久都可以,只要你有足够的冤枉钱让你能坚持下去。

  不过呢,其后果倒是可以明确的:

  1、为商品效用而付钱,这会激励、刺激、逼迫卖家努力提高商品效用,结果就是:

  (1)买家满意,

  (2)不过卖家中会有破产,似乎可怜,但是这优化资源配置的唯一方法,而且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破产,并不会让社会财富消失,只是转移到更能服务民众的企业家手中。

  2、为卖家付出而付钱,这会激励、刺激、诱使卖家努力欺骗顾客、继续生产不合理的商品,浪费资源,最后破坏生产力。

  举个切实事例:

  我遇到个TB店家,见我不满意商品要退货,举了众多理由:

  (1)商品设计理念纯粹是忽悠、误导,不要在乎缺陷,其实无所谓的;

  (2)商品设计理念是针对职业运动员的,不适合你,你强要效果是徒劳的,是你自己不合适产品,别怪产品怪自己吧,请认识清楚自己;

  (3)我的用料、作工是全TB网最好的,最舍得成本的,还很辛苦地和你交流,你难道这点道理也不懂吗?还挑三拣四,“想要村姑有明星的骚气?”(此句是原话)

  这位“诚实”的店家通过这三种策略想逼我就范,分别是:

  (1)商品设计是忽悠,但你要相信,是你自找的

  (2)商品设计不是忽悠,但你根本不适合它,是你自找的

  (3)我付出成本了,你该给我钱。

  其实商品是什么呢?

  就是两只护膝,店家是仿的一个品牌的某款,68元/只*2只,其实就是打滑,材质太滑的,而其设计让这个缺陷更明显了,一弯曲膝盖就会移位全收缩到一块了,没有起到固定髌骨作用。

  如果同情心泛滥会怎么样?最有可能的是被第(3)条理由忽悠了,是我不好,是我不对,不过请你可怜可怜我吧,我都很有诚意地用了好材质、好做工、好客服了。这当然是理由,只要你认可。那结果是什么?是这位店家以后就幡然醒悟了,换更好不打滑的材质?改进设计?不好说吧?更有可能的是,他会觉得商品有缺陷不要紧,仓库里还有那么多原料不好处理,只要能装可怜混过去卖掉就好了。

  你们说对不对?

  二、现在回到正题,之前马克思主义者说,自由主义的价格机制则不公平的,是忽悠,我才是正确的。结果,他们发现控制不了人们购物的原因是商品效用而不是商品成本,也就是在说,成本决定不了价格,效用引起的供需关系才决定价格。

  决定是指(可以独裁地、成反比地影响)。

  而成本,其实只是组成供应的一个因素,供应还要和需求相配合才能决定价格。成本涨,价格不一定涨。

  通常说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认为有个中心价格也即价值,其实是在供需平衡时,成本很接近价格而已,而供远大于或远小于求时,成本则根本背离价格,完全没有个范围限度了。

  这个所谓规律,其实是片面,以偏概全,完全错误,根本没有的。

  而在自由状况下,人们有自由选择权,价格的生成方式就是竞价,价高者得,这是在体现供需关系。

  因此,这个忽悠破产了,竞价机制才是最公平的,效用决定的供需才决定价格。

  三、好吧,虽然说清了在你的规矩下你才是最公平最合理的,但是,在我的规矩下我才最公平最合理,也就是不和你在你的环境中争了 ,我自搞一套。

  结果又行不行呢?还是不行,

  会破坏竞争机制,造成不公,破坏资源合理配置,变成不计成本地为某个目标(一直都是领袖的目标)而奋斗,比如苏联人命令民众压抑自身需求,把资源从农业、民生轻工业转移到重工上发展军事,以满足领袖的扩张欲望和对权力的安全感,也是为了越来越坐稳位置,自然就要尽量地扩张消灭有潜在危险的敌人。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军事帝国,但同时外强中干,终于支持不住而毁灭了。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二):马克思陪我走下去

  作为一个主修马克思注意基本原理的在读研究生,翻开这本书,心中一阵感动。居然有人可以把一直以来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样亲切自然的运用到生活中。对于一个学了很多年马克思的我来说,实在是佩服。

  或许是惯有的中国特色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那就是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服务,很多东西经过数次的删减修改已经不像他原来的样子。加之作为学生的必考课程,在80后90后00后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如果马克思问我哪里痛?我只能回答,考试最痛!

  喜欢这本书,原谅我的直白。因为再找不到什么理由来形容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柳东民教授,从韩国来到中国,教授马克思这门课,我想,他的课堂应该与众不同吧。正式他这种对待马克思的精神和态度,让马克思主义在他的笔下变得自然,简单,或许,他的学生读资本论也会品出另一番滋味。

  感谢这本书,感谢我在研一的时候遇到你,让我因选错专业而追悔莫及的心稍稍平抚了一些。我想,对于未来的学习,我会改变方向,改变思路。看着同班同学传阅这本书,心里莫名的温暖。或许心中那个本我又开始出现。

  在作者的带领下,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思考爱情,感觉就像是破产姐妹里面发现了那间杂货间,收拾干净就是一直盼望已久的蛋糕店。谢谢柳教授,用马克思为我们讲解爱情,告诉我们不应该把爱情看做一种权利,强调个体的自主选择权。

  总之,谢谢这本书,为我打开一扇窗。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三):一个好的书名真的很重要

  最初想要阅读此书着实是因为书名带来的困惑及好奇。记忆中马克思是严肃的讲解经济学及社会学哲学这类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学科类别,总是很难想象去将他与幸福或者疼痛这类的情绪词语联系在一起。大体是这样根深蒂固的想法,才会在初次遇见书名时,难掩那份好奇而阅读了此书吧。

  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几次停摆,无法继续。此时才不得不说,一个好的书名,或者说,一个吸引人眼球,勾起人兴趣的书名真的是非常重要。倘若不是因为书名的好奇,我大概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阅读这次书籍。但是有些书就是这样,你自以为不是你喜欢的类别,每次看见都没有生出想要阅读它了解它的欲望与冲动,但某一个巧合或者某一次偶遇,你看到了它或者这种类别,你突然发现,你的世界一瞬间变的开阔了。

  那些深奥的,晦涩的,你以为一辈子你都不会去明白或者不想懂得的东西,在某一次的相遇里,你居然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伴随着我阅读完整本书的心理历程。

  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得不说,这是一本不容易读懂的书。它的不容易读懂,是因为需要你高度的集中精力,细细的思索它隐含的意思。几次停摆,断断续续,但是我一直没有生出想要放弃阅读这本书的念头。至今想来,书确实是有吸引力的,而是我的心已经浮躁了,没有办法一次吸收太多。只能是这样时断时续的阅读。

  这是一本理论性较强的书,不过没有大量的出现马克思的关于经济的专业术语,而是尽量的采用简单的通俗易懂的词语来解释一些存在的关于哲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的原理。因为赋予了太多感情色彩的词语,不会让人看着太枯燥。

  闲来无事,或者想要装逼的人,可以去看看这本书。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四):让马克思来解释爱情

  最先知道《马克思问我哪里痛》是在中信出版社官方微博的活动上,当时让谈一谈印象中的马克思是什么样子的。

  我并不是一个涉猎很广泛的人,对于我来说,可能马克思就是一副挂在学校走廊里的肖像画,一个政治课上的名字,然后变成政治考卷上的题目,最后难倒我这种不喜欢背书的孩子。如果问我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脑子里最先浮现的就是电视剧里的私塾先生,一个小老头,拿着一把戒尺,摇头晃脑的说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实也说不上来为什么是这么个印象,可能和政治老师看上去都比较古板有关系吧,想想创造出这些理论的人也不可能有多活泼。

  后来,高中毕业了,大学政治课是开卷考试,没有入党,也没有考研究生,马克思好像突然从我的生命中消失了,直到看到这个活动,模模糊糊的从记忆中捡起一些印象,然后这本书从北京漂来了上海,大声的对我说,马克思其实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那马克思到底是什么样子,马克思理论到底又能解释些什么东西呢?我们上学的时候可能知道马克思理论可以解释政治,解释经济,但是这些又似乎离我们这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平头百姓有些遥远,这本书把马克思放到了我们身边,让马克思用起了苹果电脑,让我们发现,其实身边的很多事情,都是有理论可以依据的,瞬间高大上了有木有!

  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了爱情中的种种关系,这在防火防盗防早恋的中学时代,是完全不肯能的事情啊!

  最经典的我认为出现在物神崇拜这一章节,引用了春香传中的故事,鞭笞了千百年来禁锢女性的“守住节操=爱情”的拜物主义。而更多的把爱情看做一种权利,强调个体的自主选择权。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部电影《舞台姐妹》,作为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我个人认为是欠妥的,虽然影片整体的基调是积极向上,也是作为一部主旋律的影片挥舞着旗帜,让演职人员拜托了旧时代戏子的身份,有了在事业上有了更多的个体自主选择权,但是其中也还是掺杂着很多旧时代对于妇女以及演职人员的压迫在,比如竺春花一直信奉的清清白白演戏,不就是一种拜物主义,清清白白几个字,压抑着人性。最后邢月红在船上深刻反省的一段,其实让人感觉有些啼笑皆非,爱情有什么错呢,错在爱错了人,但是因为怕爱错人不爱,就对了吗?现实不是童话,每个爱情故事不一定有HPPAY ENDING,这固然领无数恋人感到不安,但丝毫不会改变我们对爱情的追求。于是回到本书的开头,有学生提问“革命爆发之际,怎容得风花雪月?”作者直截了当的回答“所有的革命,都是从人类的自爱之中孕育而生。”

  于是,我们惊讶的发现,原来我们的爱情是有理论的,反之,爱情也可以作为理论的解释。书里面我最喜欢的一个部分就是引用了日本文学评论家柄谷行人镜子和照片的比喻,连自恋都解释了,其实有的时候,自恋真的是因为自己看自己比别人看自己更帅一些,所以不要再看不起那些自恋的人了……

  第一次写书评,扯得比较远,也比较杂,不知道符不符合要求,我其实和这本书的作者一样,不太是一个一板一眼的人,不太喜欢一板一眼的做事,很怕那种摇头晃脑的私塾先生一样的理论家,于是,想到什么,就写些什么吧。有些东西其实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你伸伸手,就可以把他们拉到你的生活中来,或者其实他们一直就在你的生活之中,马克思是这样,很多其他的东西也是这样。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五):生活告诉你,永远没有太晚一说

  其实从应试教育的那些年头开始,就对课本式马克思主义避之不及。当然,当我们回避的仅仅是特有层面,那么与之相对,我们回避的真实心情就不那么严丝合缝。我们愿意从其他角度去认识马克思主义,而不只是背诵课本上的文字。就像你有一天会忽然对曾经无视的人发生兴趣,那契机永远不是他人能够强硬灌输的。不论历史论题有多伟大,不论你是否觉得自己渺小,只是一旦成了逃避的合理借口,不打扰安然生活的思想总让你理所当然地静默下去。但人若开始自爱,也就开始寻找自己适合的、缺失的,试图破解困惑,那是自我革命的渴求。尽管这个时机不知何时到来,但如果能有一个支点、一本书让你借以重新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那当然最好不过。有些事情你以为已经懂了,但时间总会让你忘了自己曾一度明确的是什么。想保持清醒,人就不能停下来。

  不妄图一本书能弥补多少哲学空白,但即便是一句启发,对一张空白的纸来说,也是有效的一行。《马克思问我哪里痛》并没有试图解决特定的问题,仅是对人类因孤独产生的自我异化,引用马克思哲学思想猛烈解剖。从个人自我异化出发,上升到社会关系,再回归到根据社会关系确定的个人,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进行分析,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进行解读,书中有着这样一条极其清晰的脉络。而在阅读过程中,随着概念回顾我们也重新温习,并带着自己的问题章章前进,更像是对马哲概念的再实践。“了解马克思对于现在的我们有什么意义?”书在卷首语的第一句就将这个问题抛给我们,而答案虽明确又绝不唯一:我们身处的时代做了部分决定,而我们需要做的,是理解个人行动与社会结构相连接的支点、方式,努力拥有社会科学的视角,培养一种人文学的想象力,以使我们找到生活的终极目标和价值。作者在一开始就将这样的意图表达给我们,共享一种思维的支点,共同审视个人生活与社会的关系,力求摒弃权威经典的帽子,让我们随心去读,从生活细微之处出发,以人文学的感性去解读核心感悟,清理了庞大纷繁的阅读障碍。

  此外,如果完整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另一件事:作者将爱情作为一个重点分支进行了解剖。关于爱情的阐述出现在多个重要章节,甚至让你怀疑,爱情会不会是作者仅为此书铺设的唯一暗线。他将“物神崇拜”、“认证需求”、“异化憎恶”等概念融汇在爱情理解中,并用理论化解作为类存在物的人心之困惑。用理论去解析爱情的观点见仁见智,但通过对感情本质的拆解,又让人觉得并无不可。人与人之间互相碰撞、互相合作、在矛盾与维系中得以实现感情的承担,为了避免异化而分享喜悦,对彼此的行为抱有期待,又根据对方使期待得以满足。爱情即是如此对彼此的信赖关系,又是种种非对称立场的集合。打击败物主义、强调个体自主,将男人女人比作三角函数中相交又错开的曲线,为了不断的汇合而付出努力,真爱就存在于这样的努力之中。读罢之后你仍可以坚持自我最初的爱情观,但如果你一开始并没有任何观点——那么必会由此得到首次的震撼认识。

  在阅读这样的书时,总会使人有尽力学习的冲动。就像有作家说知识分为三种: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端起哲学经典总觉太晚,但从现实生活切入的哲学读物,总是怀有一份贴心的亲和,以及拓展思维时带来的收获。哲学起源于生活,那么从此时此刻的生活、爱情出发,也就能够在仰望先人之时,同时获得在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学习能力和犀利视角。当你开启每一扇不知道的门,都会发现,根本就没有太晚一说。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六):穿了新衣的仍是马克思

  这本书的装帧很有意思:一扇大开的窗,里面是拿着烟斗、穿着红衣黄袜绿鞋、用着苹果电脑的马克思。

  很显然,这是一个与时俱进、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马克思形象。确实,这也是读者通过柳东民的文字容易得出的结论:他为马克思淬炼了新血肉。

  事实上,并非如此。

  本书作者柳东民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功底,这使得他能够敏锐且正确的为现代生活的各种痛处找到一一对应的理论解释。如此,他就可以进一步以此为基础,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断融入现代生活,通过案例与语言的更新,使之通俗易懂。

  但说实话,本书还远没有达到通俗易懂的程度。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说,在柳东民笔下采取的是较为安全和传统的注释法。通篇有很多原著引用、专有名词,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才能够畅通无疑的阅读本书。

  另有评论说,本书是用马克思的经典理论来解释现实问题。事实上正好相反,作者是在利用现实世界的事件和概念来解释马克思的经典理论。

  恰似衣服与身体的关系。书中柳东民引用的爱情、歌曲、历史事件、所打的比喻等等,都像是附着在身体之外的新衣而已。穿脱之间,身体并没有发生变化。

  本书的理论脉络清晰,并且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从“人的异化”开始,揭示人普遍通过追求物神崇拜来缓解异化带来的痛苦这一现实;接着阐述了生产关系、物质变化对人的作用,强调物质崇拜只能由物质来打败,当然前提是理论武器转化为物质力量;随后,哲学的要义还是在于行动及改变世界,资本主义通过其哲学改变了这个世界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创造了资本主义的新世界,人们在矛盾中竞争、挣扎……

  如何克服人的异化,是本书作者心心念念想要给出答案的问题所在。更多的细节和亮点,恕我理解能力有限、笔力不及,无法再深入转述一二,只能希望读者自己去发现与得到。

  正如作者在卷首语及序言中所言,首先阅读马克思不需要教科书,甚至不需要过多的解读。作者按着这一思路,更多的是通过理论与现实的联结,来补充经典的适用。

  其次,希望通过本书的阅读,下次马克思再问我哪里疼的时候,我能够重获感知疼痛的能力。通过重拾社会学/人文学的想象力,重拾对个人生活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我们总会在对生活产生喜、怒、哀、乐、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的时候,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找到一个责任者。知其然的同时,也知其所以然。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七):恰到好处的提问

  这两天没有考试,坐在自习室里读着这本书。哲学散文也并不是我所能驾驭的类型,不太懂但真的很有趣,也就两个晚上读完了。这本书所讲述的,不是我们在多年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那个总是喊着走向社会主义实现共产社会的无趣老头,而是一个博学、天才,充满各个领域真知灼见却又真诚的前辈。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对他俏皮的亲切感和诚恳的认同与解读;而在作者的旁征博引,从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伟大哲学家社会学家等人到洪尚秀和韩国流行歌曲,再到对现实生活中友情、爱情的理论分析中,马克思的深奥理论有了踏实的落脚点和理解度,也更是分明增加了读者对作者的敬意。

  书名是吸引我的第一个原因。看之前我想,大概是调侃马克思吧,毕竟作者来自资本主义国家,而且那里曾经真的很讨厌马克思相关的东西,只是单纯觉得可以玩味。但是读完后再看这个题目,就不仅仅是觉得有趣了,简直是智慧,至少我归纳不出提炼不来更好的题目。一方面,是对马克思日常形象的一个异化——不是高深莫测的神,而是亲切可感的长者;一方面,这个“哪里痛”之问又体现了他的博学和善意,拉近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以及“我”的确存在问题,对于马克思的认识,对于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认识等等。很多不同的火花在脑海中爆炸,对文本有了再一次阅读的强烈兴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马克思情深意切,而也对读者真诚以待。

  相比很多坑爹的书封推荐,这本书封面上的话充满了诚意:

  “ 一部承载爱与希望的人文学讲义,消解现实之痛 一封介绍马克思的请柬,希望青年欣然赴约”

  .S. 对于在这一块领域了解不多的人(比如我)而言,内容理解还是有难度;但是,不管如何总有收获:)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八):为马克思淬炼新血肉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九):马克思陪我走下去

  作为一个主修马克思注意基本原理的在读研究生,翻开这本书,心中一阵感动。居然有人可以把一直以来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样亲切自然的运用到生活中。对于一个学了很多年马克思的我来说,实在是佩服。

  或许是惯有的中国特色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那就是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服务,很多东西经过数次的删减修改已经不像他原来的样子。加之作为学生的必考课程,在80后90后00后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如果马克思问我哪里痛?我只能回答,考试最痛!

  喜欢这本书,原谅我的直白。因为再找不到什么理由来形容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柳东民教授,从韩国来到中国,教授马克思这门课,我想,他的课堂应该与众不同吧。正式他这种对待马克思的精神和态度,让马克思主义在他的笔下变得自然,简单,或许,他的学生读资本论也会品出另一番滋味。

  感谢这本书,感谢我在研一的时候遇到你,让我因选错专业而追悔莫及的心稍稍平抚了一些。我想,对于未来的学习,我会改变方向,改变思路。看着同班同学传阅这本书,心里莫名的温暖。或许心中那个本我又开始出现。

  在作者的带领下,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思考爱情,感觉就像是破产姐妹里面发现了那间杂货间,收拾干净就是一直盼望已久的蛋糕店。谢谢柳教授,用马克思为我们讲解爱情,告诉我们不应该把爱情看做一种权利,强调个体的自主选择权。

  总之,谢谢这本书,为我打开一扇窗。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十):打破这堵透明的玻璃

  曾经有一本名为《苏菲的世界》的图书,风靡一时。这本书以娓娓道来的方式描绘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变化,解开了世界历史之谜。而今天我读到的这本《马克思问我哪里痛》,与此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说《苏菲的世界》是由一个快满15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的话,这本《马克思问我哪里痛》勾画了一个陌生的派对现场,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却无法找到一个可以倾诉衷肠的对象。信息科技发展之后,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孤独尴尬的境地。我们不是变的更紧密了,而是变得更加疏远了,当我们关掉手机,关掉电脑,面对黑黑的屏幕,有时候是不是有一种“失败感”,这就是“异化”。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这本书的标题,或许就在于说明,我们的痛楚就在于我们不得不要面对生活各个方面带来的异化。这种“痛”每个人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些人选择了自我放纵,随便选择自己的人生来麻醉自己;有些人选择了屈服和随波逐流,小心翼翼的生活着;有些人盲目自信,以至于头破血流,偏离了人生的航向;但是,有一部分真正有智慧的人,真诚的生活,充满激情地拥抱这个世界。

  这部分人克服了生活带来的异化,他们的办法就在于重新找到了人类的爱与希望。本书的作者,通过以一种浪漫的诠释方式,重新定义了马克思哲学的青春面貌,给每个希望认真活着的人以启迪。没有教科书的照本宣科,没有诡辩式的逻辑论证,韩国经济学博士柳东民以《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入手,为我们还原了人类生存境况中的问题。我们之间隔着一堵透明的玻璃,虽然避免了我们受到外在伤害,但是也阻止了我们的前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