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婚姻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婚姻史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6 03:34: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婚姻史读后感精选10篇

  《婚姻史》是一本由伊丽莎白•阿伯特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婚姻史》读后感(一):给婚姻来一场手术

  给婚姻来一场手术

  偷爱警/文

  我是个没有结婚的老男人,在婚姻的面前,我只能凭借朋友、亲人的口吻来揣度婚姻里的酸甜苦辣,婚姻到底能够带来什么?婚姻到底是不是一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婚姻能不能长久保持新鲜。

  爱情和婚姻,是两码事儿,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儿。最起码现在来看,两个陌生人,通过微信、陌陌、秋秋,邮件,眉目传情,偶遇,都会发生一见钟情,或是触点的感觉,两个人可以在短时间内,牵手、拥吻、上床、分手。爱情被快餐化,只要是看上眼,彼此情投意合,那就可以相拥而眠,无论是已婚、未婚、单身、丧偶,只要喜欢,只要有个性,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抛却什么世俗的眼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找鞋去。婚姻是遥遥无期的等候,在这个社会里,有谁儿,为了纯洁的爱情,而熄灭欲望的篝火,为了控制性冲动和饥渴难耐的私欲,保守的坚持,等候婚姻的来临,别傻了,别等了,赶紧尝试一下唾手可得的爱情,或许合不合适,只有试过之后,才晓得是不是爱情真来了,婚姻自然水到渠成。随之而来的,是猜忌和怀疑,忠贞与背叛,婚姻是不是坟墓谁又能说得清,亲自走进去的人,才知道,到底是坟墓还是天堂。

  加拿大作家阿伯特的《婚姻史》,以此命名,并不严谨。其所描述的婚姻史,是北美地区及其地缘婚姻的关系。阿伯特搜集了很多婚姻资料和图像资料,单独列举出很多婚姻内外的故事。通过其描述的婚姻史,体现北美地区的婚姻,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差异和情感差异。作者提出的几个注重点,让我印象颇深。

  婚姻离不开金钱,金钱是婚姻的有力保障,有点落俗,但事实就是这样,从古到今,依然如此。从封建时期开始,贵族婚姻要比百姓婚姻来的儒雅和高尚,舞会是贵族联姻的平台,普通家庭的婚姻,要么是媒妁之言,要么就是积攒金钱,要么就是勤学苦练,争取一切可能,拓展人际关系,入驻上流社会。女子不但要出得厅堂,还要入得厨房,女子除了文艺范儿,还要围着锅台转,即使上流社会,女子所付出的代价,也是蛮大的。想要得到男子的财产,要么稳住男人的胃,要么稳住男人的心,如果两样都抓不住,那就赶紧,找个情人,密谋把手边的财富聚拢一下,然后把男人做掉。金钱既是一个保障,也是一个魔杖,婚姻离不开金钱,但金钱绝不是维系婚姻唯一条件。

  婚姻里的种族问题。黑奴婚姻自始至终是被排斥的,是不具备婚姻诉求的,南北战争的爆发,结束了黑奴婚姻的问题,黑奴从人格、人性上,是被排挤的种族,尤其在白人地域,黑人就是劣等族群,应该是被上帝抛弃的种子,却阴差阳错的粘在白人的土地上。他们就该是奴隶,谈不上人权,谈不上任何属于人类的权力。他们世世代代都是低贱卑微的。爱情是奢望的,婚姻更是明令禁止的禁果。随着美国种族意识的开放,种族婚姻不再是人权的战争,而是国家人权的推崇和敬仰。时至今日,北美,尤其美国,对黑人的人权依然带有敌意和排斥的成分,看看入狱的黑人,看看黑人孩子所受的教育和礼遇。黑人在白人区,永远是低等族群,但他们已经有了得到婚姻的合法权益。

  同性婚姻,在爱情里面,同性恋是被排斥的群体,但现代社会,正在接纳这些异己的存在。同性是一个很让人纠结的群体,他们的择偶观并不被这个社会所认同,但仅此一点,并不能说明同性婚姻,就该被否定和判刑,阿伯特列举出,同性家庭里,孩子对爱情观的看法,更具理性,更有明确性,他们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同性心理问题,这些孩子更加看重爱情巅峰来之不易,更加珍视爱情与婚姻的问题。但没有数据表明,这些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有多高,或者比普通人低。所以说,同性婚姻,不该被社会抛弃和排斥,他们是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感情需求,虽然常人难以理解这样的需求,但最起码,应该得到尊重。

  阿伯特在近代婚姻中,举出很多婚姻故事,有些违背常理,有些惨无人道,有些疑惑离奇,有些深感叹息。婚姻本身就是一场豪赌,如果赌赢了,双方受益,幸福甜蜜,如果赌输了,挨打、辱骂、离婚、残害,谋杀都有可能,甚至活着都是一种痛苦。法律也不会倾向于女方,毕竟这个社会根深蒂固的父系思想,成为左右判决的关键,女权被近现代婚姻推举到一个很高的层面上,女权在当下,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并且正在得到多数法律的支持。女权在爱情和婚姻当中,应该备受关注和得到尊重。当然,新时代的女权,有可能成为某些女性玩弄的把戏,甚至是套现生活财富的工具。

  婚姻到底是不是一个必经过程,一瞬间,我找不到答案,丁克族,隐婚族,裸婚族,比比皆是,但婚姻中的两口子,真的走到一起,除了彼此珍惜,彼此照顾,还应该有对爱情的坚守和一份自我鼓励,如果整天活在一种压抑和怀疑当中,婚姻的保质期肯定会降低甚至是分道扬镳,离婚可以使婚姻走上正轨,也肯能断送一个人一生的幸福。

  《婚姻史》读后感(二):发展中的婚姻史

  历史学家伊丽莎白•阿伯特写作了关于婚姻制度的三部曲,包括《婚姻史》在内,还有前两部:《独身史》和《情欲史》。在本书中,作者探讨了数个世纪以来北美及欧洲的婚姻状况,分析并阐释了与婚姻历程发展有关的各种问题,在婚姻史研究著作中是一部难得的全面、具体而详尽的优秀读物。

  写作此书,伊丽莎白•阿伯特非常感概,“我们的社会总是哀叹婚姻是个即将衰亡的制度,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会结婚,还经常再婚。在研究和组织材料的时候,我频频为过去到现在的各咱巨大变化感到震惊----甚至也为那些至今没什么改变的事物感到震惊。”确实,在“历史上的婚姻”一部分中,通过详实、生动又充满各种惊奇的旧式婚姻元素的描述,伊丽莎白•阿伯特让我们看到世界各地婚姻传统相似及演化,这些充满细节的分析、有份量的表达、丰富的人文气息等都让人信服。追溯婚姻的足迹,必然涉及社会宗教、历史、风俗和法律观念,必然关乎爱情与责任、性与忠诚、育儿与经济基础、社会认知与女性个体这一特殊角色,不看不知道,原来人类几个世纪以来在婚姻发展过程中起作用及择偶的各式影响之中,有这么多争执、尝试和变化。

  作者开篇谈到1670年11月加拿大督察写给法国财政部长要求法国移民一批适龄法国新娘到新西兰的信件。这次“招募”到了737名妇女,这样的场面曾在小说《新娘船》中有相似描绘。至于与婚姻相关的细节,世界各地略有不同。比如初婚年龄,一般限制并不多,甚至婴儿都可以成为许婚的对象。而初婚年龄在婚姻中的意义也在于社会期许女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历史上欧洲的婚姻模式有:西欧比较晚婚的模式,有东欧比较早婚的模式,也有地中海年轻的新娘与年长的丈夫模式。模式也与宗教有关。当然,父权婚姻制之下还存在多配偶制。

  成人礼中的仪式,各地形式和意义略有不同。放血、文身或割礼等主要是让男孩开始感受疼痛;古罗马是脱下象征儿童的紫边长袍,换上白色长袍;在欧洲等北美国家,则是穿上马裤。仪式化的存在,开始强调信仰,责任与义务,也是成熟的标志。

  通过阅读,也才知道原来德国英国法国也有“闹洞房”的习俗。只是在他们的解释里,是因为新婚夜容易受邪灵侵扰,需要举行仪式消除净化驱逐邪灵。大量的绘画及文学作品都有对各种粗俗或欢快或风情的婚礼有过大量描述。

  作者的探讨多取自宗教、社会、文化、制度,来自世界各地的案例,也为我们了解婚姻史提供了佐证。所以,阅读此书,历史中婚姻的丰富细节仍让人觉得非常有趣。至少目前,我们和作者伊丽莎白•阿伯特一样相信,“虽然起源于父系社会,婚姻仍是一种灵活的制度,为育儿、利用资源、分享责任、获得安全和扩大家庭与社会联系提供稳固的空间。”而婚姻史也其自身的发展告诉我们,“婚姻只是众多生活方式之一,同性婚姻是一种人权”,同时,这种制度也需要改善并能妥善解决各种婚姻相关问题。

  《婚姻史》读后感(三):婚姻演进史

  在历史上的婚姻部分,作者考察了浪漫与情欲的爱情在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婚姻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婚姻与择偶的影响,如17世纪法国的“国王之女”,被外嫁到新西兰开疆拓土。而关于初婚年龄,12世纪的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则规定为女孩12岁、男孩14岁。

  婚姻显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想要撰写一部较完整的婚姻史,的确是野心勃勃之举。作者给我们所呈现的,犹如一场惊艳猎奇之旅,令人对人性洞察更为深刻,也对人类相处模式的多样性产生敬佩。因此,但查阅有关欧洲或北美先民生活场景时,不妨将此书作为案头资料,翻阅其中篇章,令人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书中也提到,“黑奴夫妻,无论他们的婚姻是自愿的还是强迫的,都得住在这种毫无隐私的环境里”,“当着奴隶的面,拜仁很少顾忌自己的行为和言谈,种族和社会优越感使他们视奴隶为无物”。

  婚礼的筹备是婚姻的开幕戏。婚礼象征着什么呢?它是我们认为自己拥有的过去与群体渴望的各种价值观的碰撞,象征着稳定的生活和坦率的家庭关系开始,也象征着一段或开心或懊恼的过去结束。

  存活下来的婴儿,又该怎么喂养?对长期在田地、作坊及工厂里劳作的女性而言,喂养孩子时间非常少,为让孩子在漫长的两餐之间保持安静,她们使用鸦片酊等催眠剂和草药,导致不少婴幼儿的死亡。对富裕人而言,奶妈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关于现在及未来的婚姻,也正是当下所发生的,在书中所占篇幅较小。如今,婚姻的本质已经发生悄然变化。种族、信仰、文化已非婚姻之障碍,在某些地区,过去不敢想象的同性婚姻和民事伴侣身份也变得合法起来。许多人未婚同居,夫妻分道扬镳……

  在人们诉说着今朝人们婚姻状况不良,无法托起社会之担时,现实仿佛还可接受。这也犹如几年前人们谈论80后之不靠谱时,而今悄然发现80后结婚生子挑起大梁了。今天“数百万北美人摆脱了社会流行的集体焦虑,在信念、父母或社群压力驱动下,或者在目睹朋友幸福婚姻鼓励下,选择了结婚。

  在他们眼中,婚姻可能是一种宗教承诺、一个对抗外部威胁的堡垒,或者一处提供温暖与安全感、可以养育快乐健康后代的港湾。”

  于我而言,此书更大的价值在于丰富的史料细节。作为一名医生,你可以理解我对性、生殖、子女喂养的特殊兴趣。

  《婚姻史》读后感(四):婚姻的前世今生

  关于婚姻的种种说法中,也许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来。”这种对婚姻的无奈的想法是当代人的对婚姻的一种感受。是不是婚姻向来如此?还是别有洞天。阅读了这本伊丽莎白•阿伯特笔下的《婚姻史》,可能你会有另外一种视野,来重新审视婚姻制度演进的多彩的历史画卷。

  这位书的作者伊丽莎白•阿伯特是一位加拿大的女性历史学家。她对女性问题有特殊的研究兴趣。这本《婚姻史》已经是她一套三部曲作品的第三本书了,前两本书分别是《独身史》和《情妇史》,也是相关历史问题的研究。这本书探讨是婚姻的历史,当然少不了过去几百年中男男女女的故事。这些故事生动具体细腻,令人愉快。不过中国男男女女的故事基本上没有涉及,作者主要讨论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的祖先的情爱往事。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当今欧美社会的婚姻状况,并对跟欧美社会婚姻发展历程有关的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可以说,这本《婚姻史》对婚姻制度的前世今生进行了细腻的介绍、分析和讨论。

  在这本书中,作者把婚姻放到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到透视婚姻的真相、核心价值和意义。配偶是什么?一定要是异性吗?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问题,同性可以结合吗?历史上有很多同性恋案例。多大可以结婚?这个初婚年龄问题,特别是女性的初婚年龄其实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个初婚年龄其实是一个关乎某个群体的整体人口繁育能力的重要的因素,所有与人口繁育有关的社会习俗和惯例都会受到影响。换句话说,这个问题跟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夫妻关系、财产的继承都有一定关系。作者也探讨了婚姻模式。作者把欧洲地区的婚姻模式分外三种:西欧、东欧和地中海模式。而这些模式都与婚姻双方的初婚年龄有密切关系。西欧模式,婚姻双方的结婚年龄都相对较晚,而且夫妻的年龄差距也不大,他们组成的往往是所谓的“核心家庭”(一般指只有父母和孩子两代的家庭)。东欧模式一般男女双方年龄很小就结婚了,而这种家庭往往是大家庭,通过新娘加入新郎家来实现。地中海模式的特点是“老牛吃嫩草”,年长的男人娶一个比较年轻的女人。

  历史照亮现实。通过历史的回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现实的婚姻,更好的认清婚姻的本质,更好地理性地对待婚姻中出现的争论问题。

  《婚姻史》读后感(五):远离婚姻的一百零一个理由

  YY:

  姐,我知道你嫉妒我按时送孩子上下课这件事情一如我羡慕你离婚后周末的悠游自在,虽然聚少离多并且每次见面话题也总是从热络到落寞,但我还是觉得你可能需要一个稳定的男人。我可没说你必须结婚并且生上一堆孩子,就好像最近刚看完的一本怪书的结尾所说:“我不相信那种婚姻适合每一个人。我反对胁迫、剥削、严重不幸福和令人不满的结合。”

  这本书叫做《婚姻史》,出自一个加拿大女作家之手,这个国度的女人总能让老旧的男女话题在笔下变得具有特别的质地,比如你我都熟悉的阿特伍德。这位叫阿伯特的女作家则更像个有考据癖的编辑,在吐槽了全人类的独身史和极具话题感的情妇史之后,终于向婚姻这块既硬且脆的肋条开刀。

  婚姻这事儿的沿革和现状人人都能说出自己的一套,选择这个题材好比《围城》里最有名的比喻,外面看觉得好玩,进来的都想退货。然而看罢全书才知道它一本正经地扒历史墙角和对现实指手画脚都是幌子,从它给予同性婚姻的大篇幅关注和故意躲避大路事例的写作方法看去,作者阿伯特其实是在拼命压抑吐槽的欲望。

  婚姻是个多么矛盾的东西!它源于繁殖却明显限制了人类的性本能,电影里粗俗的歌词儿我至今记得很牢:“离婚了吧,傻X了吧,以后要打炮就买单了吧”,它衍生出各种勇斗小三的女英雄形象,却没奉献出几个群众喜闻乐见的贤妻良母;它被赞颂为爱情的神圣结果,同时又是公认的爱情坟墓,但从来没有哪件事物能够让全社会觉得它陈旧迂腐,充满疲惫、猜疑甚至虐待,却又让绝大部分人甘心受俘;它还竭尽全力用安稳的假象提供劲爆的话题,不信你想想每次坐下,没人在意别人的丈夫如何体贴儿女如何乖巧,每个人都想刺探你结束婚姻的原因,似乎那必然与某种重口味话题紧紧相联。

  翻开《婚姻史》的目录就能发现,历史上的婚礼繁琐、耗钱、常被作为赌注、是社交的附庸、仪式僵化、普遍有爱无性或有性无爱、带来无穷的操劳、无序的繁殖、花样繁多的凌辱、道德的沦丧、不严肃的重组,直至——谋杀与死亡。而现在与将来的婚姻看上去更像是自由主义的靶子、同性恋的战场和地位差异的注脚。要是可能,作者也许更愿意把这本书换个名字叫做“远离婚姻的一百零一个理由”。

  阿伯特说在收集材料时“频频为过去到现在的各种巨大变化感到震惊——甚至也为那些至今没什么改变的事物感到震惊。”看看最近大热的美剧《纸牌屋》和越来越多暴露在公众目光下的高层审判,婚姻似乎重新戴回了古旧的功利刑枷。当然我知道你这些年来更愿意看暖腻过火的韩剧,我们总是对离自己比较遥远的状态兴趣浓厚。

  如此说来婚姻这件事情似乎用整个发展史在证明着它衰亡的必然,可无论是经历过它的我们还是用几百页篇幅纵论其历史的阿伯特却都清楚地知道这不是事实,婚姻制度不断被变形被挑战,却始终盘踞在几乎每个社会人的生活始终,它甚至被与个体生命状态和价值混合在一起:“缺少幸福婚姻的人生遗憾而不完整。”这是怎么回事?

  我有个奇怪的想法,来自于几个世纪以来对扬•凡•艾克那幅著名画作《阿尔诺菲尼的婚礼》解读的历史变迁。这幅画并非以技巧成名,而是由于其提供了过多丰富而不确定的细节,几乎对人类婚姻每一个层面都有所涉及。妻子究竟是否怀孕?小狗和水果的寓意为何?镜中人和装饰的意义,包括后来男子妻子事实上早已夭亡的事实都让我有种“看见恶魔”的恐惧感。妻子那鬼角般的发际、丈夫驱魔人般的面孔与身形、镜中影影绰绰的人像、古怪的姿态与手势也许都是忠于史实的刻画,但于我而言,这些都像是画作对婚姻最恐怖的解读。

  阿伯特果然在书中引用了这幅“绕不开的”作品,认为它“生动诠释了婚姻的谜样特性”。这点我很认同,并且更为极端地认为“神秘感”就是婚姻制度得以长久存在的最深层原因。这种神秘感全面、极端而且与人类的多种本能交织在一处,任何记忆、劝说和数据都无法抑制个体投身其中以身试“毒”的欲望。

  婚姻有“毒”。怀着这种观点读这本有些冷门的科普书也许才能发现更多有趣之处。

  书下次见面我会捎给你看,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吐槽一下:要是合意哪天还是嫁了吧,管他家人和单位说啥或者对方的性别是啥呢。难不成你想要一个人体验整个人类婚姻的演进史?

  《婚姻史》读后感(六):《婚姻史》:婚姻那些事

  从作品本身来看,仅仅凭借其流畅性及史料的丰富性,便足以放入“值得一看的通俗历史作品”行列之中了。

  这本书的作者伊丽莎白•阿伯特是一位加拿大作家、历史学家。目前是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历史学博士,1991年到2004年担任多伦多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University of Toronto)大学女生部主任。她对社会正义和女性问题、动物治疗、环境等领域有特殊兴趣但她最重要的作品还是其人类关系三部曲《婚姻史》《独身史》和《情妇史》。这三部作品深受好评,被翻译成16种语言出版。1991年获得国家杂志环境写作奖。除此之外,其著作《糖:苦甜参半的历史》获得2009年查尔斯•泰勒奖非小说类提名。阿伯特还是书评家和演说家。

  尽管热衷于对婚姻之事“说三道四”,但她自己的家庭生活似乎还算圆满。她新近成为祖母。她是个流浪狗救援者,和三条狗、两只猫住在多伦多。

  阿伯特大刀阔斧地将她要讲述的历史分为两部分,一是“历史上的婚姻”,二是“现在与未来的婚姻”。在每一部分,阿伯特都分别阐述了人们所关心的话题,譬如在第一部分,她关注了婚姻的礼仪、婚后关系的微妙变化、婚姻中的爱与性、婚姻与家居、婚姻中子女的地位以及离婚制度的演变。通过对历史的关注,阿伯特实际上也期望借由如此“人类社会局部细节刻画”,来透析人类社会的微妙、缓慢但深远的演进过程。

  而在第二部分,阿伯特对现代人类关心的婚姻问题进行了讨论。从未婚者与时常单身者、同性婚姻、现代婚姻中的子女及其抚养到婚姻与金钱、种族、政策等外在因素的关系,试图勾勒现代人婚姻的特征速写,窥望未来婚姻领域发展的可能。叙事生动流畅,史料丰富、图文并茂,读来很是轻松。

  如此,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倒也无从谈论了。但有一点不言自明,那就是对婚姻的选择,其实也同样可以折射出个人的精神特质。

  这姑且可以看做是婚姻的又一个秘密吧。

  《婚姻史》读后感(七):婚姻对于我,意味着什么?

  过去的丈夫与妻子

  过去,为了保证生存和繁衍,婚姻对社会的意义重大,为了人口的发展,需要婚姻;而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女性缺少工作养活自己的情况下,女性的婚姻,意味着她的生存。婚姻更像买卖,经济是如此的重要。现在,人类的地球已经不需要如此多的人口了,人口众多瓜分着地球有限的资源。女性也不用为了担心自己的生存,而找个富人嫁了。繁衍已经不再是重要的社会责任,现在出生的孩子,以后的工作竞争对手,将是现在正在成长的,人类培育的机器人。

  婚礼与婚后

  宗教和社会,都在争夺婚姻的控制权。婚姻对于社群是如此重要,因为,你是靠社群在生存,一旦离开了,其意义也就不存在了。父母在婚礼中的作用,在于爱和经济。

  婚姻中的爱和性

  除非你真的爱他,不要做出太多的承诺或者想要接受他。没有感情的婚姻是最难忍受和持久的事情。而婚后也可以培养爱情的。可是,虽然有人说“爱情是虚假的”,现在已经被认为是促成婚姻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姑且不论爱情究竟是什么,总的来说,爱情促成的婚姻,暂时只在上流社会门当户对的环境下,才有的。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固然毫无疑问,但是男女力量的失衡导致妇女自主地位的丧失,使得很多这类婚姻要‘经受残酷的考验’。很多女性都是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有的甚至因此而死。”

  性,普遍来说,伴随着爱情,暂不考虑,从其他性的书籍来说,有节制但不可缺少,及需要平等。

  婚姻与家居

  婚姻一定伴随着家务事,经济好的,男主外女主内,经济一般的全家都要干活。虽然说节省很容易,可是真要过上那种日子,我连父母都会抱怨,更不要说结婚后的妻子了。

  子女

  如果以养育子女为目标的婚姻,不育是不能维持婚姻的。现在生孩子虽然不用冒着生命的危险,但是这永远是个大问题。

  未婚者与时常单身者

  单身者,在《在云端》这部电影里面有过描写,生活的目标,原本也没有多少意义,只留下孤独的感觉。责任的缺少,让人变成了永远长不大的男孩。想要有个人陪伴,原来是如此的困难又如此的简单。只不过,我一个人习惯了,不知道两个人该如何相处。但是有个伴,一定是好的。

  婚姻的本质

  所以,因为爱而在一起,是婚姻的本质。是占有和控制吗?也许会有吧。所有的故事,都是某个人的立场,不可能所有人都一样。

  子女的抚养

  一定是美满的婚姻,无论异性同性的,抚养的孩子才是健康幸福的。

  那么,你结婚吗?为什么?

  单身也好,同居也好,婚姻也好,没有谁更好。所以,我按照现在这种状态走下去,有适合的条件就结婚。

  脑袋有点乱了。

  我不是为了结婚而去过某种生活,因为结婚不知好坏。所以,我也不能因为某人适合结婚而去交往。

  我有任何责任吗?

  我不会离开的。我什么也想不到了。

  我现在想做什么?

  我想要健康和活力!我想要可持续的幸福!做你现在想做的,先做,再总结和思考。

  《婚姻史》读后感(八):社会史家眼中的姻缘

  不论在哪,婚姻都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婚姻问题专家。有人类的时候就有婚姻,这话也并不能说是过分。但是婚姻问题真正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也不过近几十年多则一个世纪的事情。因此婚姻史作为社会史的一个分支,也可算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没有任何一方水土像新大陆这样典型。也没有任何一地的婚姻问题像新大陆这样引人入胜,充满着各种悖论、文明与野蛮。黑人、白人、原住民、克里奥尔人,不同肤色,不同族群在新大陆组成了一个人种博物馆。就是说新大陆的婚姻史研究有着很大程度上的普遍意义,尤其当新大陆目前是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地方的时候。

  在谈及伊丽莎白·阿伯特的《婚姻史》的时候,不妨来追忆一下“三千余年古国古”。孔子厘定《诗经》,后人得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并演绎为最浪漫的事。其实对国人婚姻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莫过于周礼中的“三书六礼”。

  “三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在婚姻史中,我们也能看到“三书六礼”的影子。作为一本讲述近现代婚姻史的书,书中的“三书六礼”自然带有当代特色。比如女方在婚前动用私家侦探调查男方的资产情况。

  从三书六礼引申出来,便是国家政策对于婚姻的影响。作为晚婚族的噩梦,春秋越王勾践有令曰,“女子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娶,父母有罪”。而在新法兰西,政策更多的是促成婚姻。国家甚至都给提供嫁妆。当然最初的政策更多的说是白人的政策,黑人、土著不在政策之列。

  时代在发展,政策也在不断的进步,变的更加人性化。法律开始承认黑人、土著的权利,对跨种族的通婚予以保护,直至承认同性婚姻的合法。可以说一部婚姻史就是一部反映社会变迁的进步史。

  作为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婚姻的一部分,丈夫、妻子、孩子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全书的一个重要方面。

  1777年,有人曾经送给女儿一句著名的忠告:“在女人的一生中,婚姻是最重要的转折点,使得她在余生中要么么比任何人都幸福, 要么比任何人都不幸。”这话对于男人来讲也是同样的适用。

  在婚姻制度的早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新大陆还旧大陆,丈夫在婚姻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妻子、孩子则是附属品。作为家长制的副产品,家庭暴力则无疑给婚姻蒙上阴影。在妇女的帮助下,二战获得了胜利。战争使得女性的作用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女权运动的兴起,妇女顶起了半边天。而离婚则最终“通过家长制削弱了家长制”。如今的现状,或许有些让人心酸。“每出现一个禁止父亲探视的案子,就会出现十个父亲不使用探视权的情况。”“半数以上的没有监护权的父亲最后与孩子失去了联系。”所以在这个时候,作者主张孩子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结末,作者再一次审视婚姻史,研究婚姻制度的关键是两个人的适当配对问题;“离婚不一定是失败,他也许是中解决方案或者解脱”。

  《婚姻史》读后感(九):女性买卖史?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社会将女人忠贞的前提作为婚姻持续下的先决条件是非常不人道的。

  因为结婚后的我们大多会发现很多过去的梦想不过是幼稚的想法,有很多美好的希望都变成泡影,生活里的婆婆妈妈让人感觉厌烦。于是很多女人靠想着另外的男人,靠白日梦完成性事的快感和满足。

  与其如此,倒不如OPEN MARRIAGE,事实上,我一直是开放婚姻的支持者,因为人对于爱人的激情最多只有19个月,但是我们却需要稳定的关系来抚养下一代。

  因此婚姻可以承载亲情,而激情则由婚外的那一位来承担。

  珍惜婚姻不等于女人不出轨。 当然,我这样剑走先锋的婚姻观即使在这个没有浸猪笼的时代也是要被骂上几句的。

  但是,如果主角换下,变成男人,似乎大家就可以原谅,所以有风流才子一说,却没有风流女子一说,只有淫娃荡妇一词。

  在这本《婚姻史》里,其实与其叫婚姻史,倒不如说是女性买卖史更为合适。在这本书中,作者伊丽莎白用非常详尽的数据资料做辅助论证,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探寻的历史笔触向读者呈现了既脆弱又有韧性的婚姻制度的发展过程。

  而这部婚姻史,其实也是一部经济史,文化史,因为婚姻的改变和经济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在生产力落后,也就是蒸汽机发明之前,女人几乎等同于被买卖的奴隶,只是大家没有把奴隶这个词摆上台面,但是心照不宣。而到了生产力发达,尤其是女人开始出来工作,甚至很多时候能代替男人的工作的时候,女人有了选择婚姻的权利。

  这也让我联想到,中国现如今的剩女风潮,不过是因为男性人数大幅度高于女性,再加上女人在家庭中的生产价值被越发认识到,于是越来越多的女人不愿意结婚。为了避免男人娶不到老婆,所以社会才故意发放这种剩女消息。事实上,在当今的中国,很少有女人结婚后过得比婚前好的,即使嫁入豪门,也要受更多规矩,不如自己一个人自在,而那些嫁入普通人家的,则又有承担养家责任,又要从事家务。

  《婚姻史》读后感(十):让人困惑的人类婚姻

  人类的婚姻有多重要,只是知道埃及艳后与凯撒的情史怎么影响了罗马帝国日后的版图,从而影响了欧洲未来的历史,亨利八世的婚姻怎么间接地导致了美国的诞生就足够了。

  人类的婚姻在给每个人类个体带来“现世的安稳”、给人类社会带来稳定的社会基础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许多困惑和烦恼,所以有了托尔斯泰的“幸福的婚姻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却各有各的不幸”的名言以及无数表现人类婚姻困境的文学、影视作品,所以有人曾经戏言,所有名著(名片)其实表现的只是通奸,前不久刚刚去世的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则将不幸婚姻的痛苦以及人类对不幸婚姻的反抗表现到了极致,这个世界最大的反抗也不过以死抗争。

  婚姻给人类带来的烦恼促使有识之士不断地对婚姻作出思考:人类的婚姻从原古至今经过了怎样的演变历史,婚姻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婚姻是幸福的,如果婚姻本身并不完备,人类的婚姻有一天可能会消失吗,还是会有别的替代的方式?

  早在十九世纪末芬兰社会学家韦斯特马克就出版了他的百万巨著《人类婚姻史》,内容包括婚姻的起源以及与婚姻相关、婚姻面对的各种问题,那么,有了这么一本恢弘巨著,还需要有另外一本关于人类婚姻的书籍存在吗?

  加拿大女作家伊丽莎白·阿伯特近年推出的《婚姻史》是她继《独身史》、《情妇史》之后推出的历史三部曲的最后一本,凭她的博学,我想她是应该知道韦斯特马克就的《人类婚姻史》,如果说韦斯特马克是把整个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作为他的婚姻在研究对象,伊丽莎白·阿伯特则是把欧洲人及他们在美洲的后裔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的跨度上,韦斯特马克把人类的婚姻追溯到了人类的原古时期,而伊丽莎白·阿伯特则最早追溯到了几百年前,虽然古罗马与古希腊时代的婚姻偶有提及,但不过是作偶尔的对比。我想伊丽莎白·阿伯特可能是觉得韦斯特马克就的《人类婚姻史》太宏观了,不足以从细微之处反映欧美人几百年以来的婚姻变迁。

  对于《婚姻史》想要表达的主题,伊丽莎白·阿伯特在她的引言中一开始就给予了阐明:“《婚姻史》主要讨论北美地区的历史和我们的欧洲祖先的往事,我还将在这本书里阐述和分析今日的婚姻状况,定位和讨论与婚姻发展相关的重要的问题,换言之,《婚姻史》的潜台词,是过去和现在的联系,婚姻曾经是什么样子以及现在成了什么样子。”

  由于几乎是带着显微镜在考察,在伊丽莎白·阿伯特近年的《婚姻史》可谓事无世细,比如在几百年以前,迎娶一位新婚需要花多少钱,人们的婚姻仪式是什么样子,结婚后可能会有什么家具,穷人和富人的婚姻日常的开销是多少。有些东西,几百来以来几乎未曾改变,比如众多女人的婚姻是为了赢得一位有钱的新郎,而众多的男人结婚不是看中了新娘而是看中了新娘可能带来的嫁妆,而某些在今天看来则几乎有些荒唐,在这些荒唐中不乏历史名人的八卦。

  如果不是伊丽莎白·阿伯特的考察,我们怎么会知道,曾经有段时间,欧洲的认为激情之爱是有害的,这种爱会被人轻视,归于情欲的行列,认为它会腐蚀良好的婚姻,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北美道德净化运动鼓吹性生活每月不得超过一次,而且目的是为了生殖,但什么样的清规戒律能挡得住人的本能呢。在《婚姻史》中伊丽莎白·阿伯特摘抄了一段美国内战期间一位军人的妻了寄给丈夫的信,即使我这样的中年人当年的性启萌读本《少女之心》都不能企及:“进攻我的炮台只有一个困难——你的子弹也许不够用……你的多次进攻令我们双方感到满意,而且不会造成任何伤亡……”。

  有这样性致勃勃的夫妻,自然就有卫道士,从未有过性经历的约翰·哈维·克罗格博士竟然能写出一本《性生活纪实》,将性活动定义为“最令人疲倦的运动”,而他虽然结过婚,却临死还是处男,

  正如伊丽莎白·阿伯特所言,文明之前的欧洲人对性的态度其实与中国古人并无二致,他们对性的看法是矛盾的,恐惧与喜爱并存,“在16世纪中期,法国的传教士曾担心性无能的丈夫会损害教会的权威,因为把这样的男人抓起来,检查他们的生殖器官,试图证明他们能够勃起和射精。”马丁·路德曾担心性交这种癫狂的行为有可能让人们听不进上帝的教诲,建议人们不要尝试奇怪的性交体位,而在晚年却因为自己的阳痿而对妻子感到抱歉。

  虽然在《婚姻史》里不乏“性”,但《婚姻史》决不是一本《性史》,在《婚姻史》里,读者更多看到的是一代代贫穷的婚姻里妻子的日夜辛劳,不幸的婚姻孩子们所受到的伤害,人们的偏见和不合理的制度给婚姻带来的伤害。当今,婚姻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健全,我们对婚姻的态度也越来越宽容,但即使如此,真的能保证每个人婚姻的幸福吗?对此,伊丽莎白·阿伯特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我不相信婚姻适合每一个人,我反对胁迫、剥削、严重不幸福和令人不满的结合……首先要承认婚姻只是众多生活方式之一,此外还包括同居和单身,……我们还应承认同性婚姻是一种人权,它的合法化会使社会受益。”

  比较遗憾的是伊丽莎白·阿伯特并未从生物学的角度来探究人类婚姻的不足、局限与因境,而只是强调了人类的宗教、道德、社会经济、制度与文化对婚姻的影响,而前者才是婚姻一再受到挑战的深层次原因,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不惜为了激情之爱而飞蛾扑火,在激情之后而慨然死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