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麻雀》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麻雀》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0: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麻雀》读后感10篇

  《麻雀》是一本由海飞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麻雀》读后感(一):安静的叙述,惊心动魄的沉痛与震撼

  读《麻雀》的时候,会有种很真实的画面感, 就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抚摸着陈旧发黄的照片,回忆曾经的过往。平淡安静的笔调,叙述的却是一种惊心动魄的沉痛与悲哀,甚至没有冒号引号的对话,想要读下去的欲望愈加强烈,以一个近在咫尺的,旁观者的身份,深深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

  陈深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沧桑。

  上海繁华却又孤寂的舞厅,真实的他木然。虚伪与狡诈长存的76号,真实的他麻木。其实他一直在伪装,但无论怎样伪装,都改变不了那种沧桑淡然的本质。

  但他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对组织,对信仰,对同伴,他是绝对的忠诚。

  唐山海,两个字,高傲。

  正因如此,才会招致苏三省强烈的嫉妒心与疯狂的报复,苏三省是个彻头彻尾的卖国求荣的汉奸,但明明与自己是“同类”的唐山海身上却有着一种高贵的气质,仿佛他永远都在用鼻孔看自己,永远凌驾于自己之上,所以,唐山海的存在,永远都是他最大的威胁,对内心仅剩的一点尊严的威胁。

  唐山海的死让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淌,很喜欢他的傲慢与睿智,还有那种,并不怎么明显的“痴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在那样一个时代。

  《麻雀》读后感(二):绝望中“无力”的不断挣扎

  我可能不喜欢书里的每一个人,但我喜欢书所营造的氛围~一种末世的挣扎。在上海这个孤岛,在日伪统治的白色恐怖下,朝不保夕的绝望中不曲的坚韧而又貌似无力的抗争着。

  我喜欢书,因为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哈姆利特。我的理解对麻雀的理解可能不一定正确,但不妨碍书给我的感动。

  我的理解是麻雀虽然没有鸿基之志~书里太多没有抗战必胜的口号,但麻雀虽小,却也是有自己信仰三观有自己的爱恨情仇,这个引导着每一个人做一次次人性的选择。

  我只是一只麻雀,我能力有限,但果然能给敌人以创伤,哪怕再小的,我也愿意付出我一切甚至于生命,因为敌人毁了我的家园,杀了我的亲朋好友,也为了那许多和我一样已经牺牲,却没留下姓名无人知晓的麻雀们。 正是在千千万万无名的在绝望中麻雀们前赴后继的抗争,才有了今天的光明。

  这是麻雀给我的感动,一种朴实无华的信仰,一种无望而又不断抗争,可能不为明天的胜利(因为当时的上海并没有太多了认为抗争会很快胜利),只为今天的选择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麻雀》读后感(三):盛放的太阳花

  在这个阿猫阿狗皆成书的年代(for example……),这本书至少算是用心书写了一个还算动人的故事。动人的不只是故事,还有那朵盛放的太阳花,还有剪刀纷飞时,小男眯起眼,看窗外的日光。 陈深给她剪头的时候,她的眼睛就会眯起来,看遥远的太阳光,听剪刀喀嚓喀嚓的声音。她一直都希望着剪刀的声音永远不要停。 夜色无边无际,李小男后来偎在陈深的肩头睡着了。睡着的时候还做了一个关于盐城的梦,她就像一枚田野里的蒲公英,被风吹到了明晃晃的上海。但是她仍然会想起老家深深的宅门,像是深藏着永远解不开的秘密。 她想起了当年为她剪头发时,陈深一次次在她耳边说话。陈深的男低音,总是能令她在喀嚓喀嚓鲜亮的剪刀声中昏昏欲睡。 有很长时间,李小男没有来55号院子找陈深。陈深有时候会怅然若失,他觉得李小男本身就像是一场辽阔而虚无的梦境。 李小男最佩服的是那个叫周璇的常州人。 那天陈深踢开一扇木门的时候,看到的是一束安静的阳光。那阳光像松针一样均匀地撒在一张桌子上。地上一片狼藉,医生正在大口地吞咽着什么,她的脸涨红了,喉咙发出呜咽声。随后赶来的苏三省大吃一惊,迅速地冲上了去一把掐住医生的喉咙,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医生把一份情报咽了下去。医生笑了,她竟然是李小男。 陈深、苏三省和李小男三个人,在这间破旧的却整理得干干净净的屋子里,站成了一个三角形。看着桌子上一盆墨绿色的仙人球,正开出星星点点的淡红色小花,陈深的脑海里迅速闪现出李小男住处杂乱无章的模样。他终于明白,李小男果然是个演员,她一直是热烈地爱着太阳花的姑娘,一直在演一个大大咧咧的风尘里打滚的女人。 李小男笑了,慢慢举起了手。在苏三省伸向后腰掏手铐以前,陈深出奇不意地亮出了手铐迅速铐住李小男,同时也把自己的左手铐住。而与此同时,一把编号上海银行025的小钥匙,也在陈深铐住李小男的时候,滑落在陈深掌心中。 所有的行动队员迈着凌乱的脚步紧紧跟了上去,但是没有人知道在陈深与李小男一起并排前往的过程中,李小男右手的拇指一直在陈深的掌心里不停地敲击着,看上去她什么也没有说,但是却将刚刚掌握的已经吞咽下肚的所有信息,通过发报时的长短快慢的敲击节奏传达给了陈深。这条路走得无比漫长,他们一起走过了走廊,下到楼梯,再走过院子里的荒草,再走向停着的汽车。 李小男阳光灿烂地笑了,露出两排雪白的牙。看上去她是愉快地上车的。 在疾速驶向55号直属行动队队部的车上,李小男分几次向陈深不停地眨着眼睛,每次连续眨眼的长短次数不同。陈深记下了,凭直觉他觉得这是一个电话号码。后来李小男就不说话了,因为她累了,她把头重重地靠在了车座位的椅背上。其实李小男的脑海里一直浮现出陈深下围棋时的场景,在那个有着凉薄夕阳的黄昏,陈深把一粒白子放在了棋盘上,围住了李小男的一大片黑子。陈深说,要步步为营。 一个能记得住棋局的人,当然更能记得下一个电话号码,以及刚才李小男用大拇指传出的信息。 李小男笑了,说,没沦陷的除了重庆,还有四万万人心。 李小男蜷在沙发上的情景,李小男和自己下棋的情景,李小男织围巾的情景,以及所有杂乱无章的记忆,都一下子跳跃着波浪一样涌动在陈深的面前。陈深的目光四处巡行,他发现李小男那条正在织着的红色围巾没了。 陈深拿着花,小心翼翼地捧走了,他拿着花回到办公室以后,把花放在了向阳的窗前。那墨绿色的球体上,星星般的淡色小花开得热烈而奔放。陈深就想,仙人球的秘密,大概就是,胜利。 陈深带着那枚从李小男手心里滑落的钥匙来到了上海银行。在李小男租用的上海银行025保险柜里,陈深看到了一封信和李小男留下的一块红色毛线围巾。陈深终于知道,这围巾原来是给自己织的,而不是给所谓的正在追求她的苏三省织的。那天陈深花半天时间将头埋在围巾里,深深地吸着毛线的味道,一会儿这块围巾就湿了一大片。 陈深眯着眼睛笑了,他的手里突然多出了一把剃刀。陈深很轻地问苏三省,哪儿是胃部? 她喜欢自己的头发被温水打湿,湿乱的头发湿嗒嗒地贴在额前;喜欢陈深拿起剪刀时喀嚓喀嚓的声音,以及他用温厚的大手轻轻按住她的头时的感觉。 在将军堂孤儿院门口的弄堂里。陈深一直牵着皮皮的手往前走。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长。 皮皮说,我们要去哪儿? 陈深说,我们去一个地方,和一位叔叔碰头,然后我们一起去延安。延安有许多像你这样的孩子。 皮皮说,你是说都没有爹妈吗? 陈深说,你有爹,你是我的亲生儿子。你妈姓李,叫李大男,她有另一个名字叫宰相。我不久以前才知道你还有一个姑妈,你姑妈叫李小男,她的另一个名字叫医生。 皮皮说,那你有另一个名字吗? 陈深:有。我叫病人。 陈深把胸前戴着的白金壳怀表摘下来,挂在了皮皮的脖子上说:这是爸爸当年送给你妈妈的。 这天午夜,陈深带着皮皮出现在窦乐路邮筒边上,路灯光打下来,一大一小两个影子,在地上无比凄凉与孤独地向前延伸着。 一些字眼迅速地跳起来,争先恐后挤进许仙的眼眶。许仙的眼泪一下子奔涌而出,他打开了木窗,冷风拥进来裹住了他。这时候窗外开始飘冬春之间的第一场春雪,许仙就对着那春雪不停地流着眼泪。最后他面对着白亮的窗口跪了下去,重重地把那张情报纸贴在心窝上,发出一声低沉的呜咽。 《夜上海》的歌响了起来。中年男人说,知道吗,这是周璇唱过的歌。有一个明星公司的女演员,特别喜欢周璇的歌。 中年男人是陈深,他的微笑中,眼泪流了下来。这时候,距离解放上海的炮声,已经越来越近。

  《麻雀》读后感(四):观后感

  看完麻雀这本小说,你会觉得这更像是散文,而不是小说,在全书当中作者是以一种上帝视角来看待每一件事情,很血腥很残酷。

  看电视剧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一部男人的大戏,看小说的时候,你会为了每一个出场的女性而感到悲哀。

  今天把麻雀小说看完之后的感觉并不是太好,整个人有一种晕头转向的滋味。宰相,李小男,刘兰芝,徐碧城,刘美娜每一个人物就这样在我的脑海里面挥着不去,平时这样的小说我都是不会看的,主要是看完电视剧想要看看接下来的剧情发展,结果看完之后对于电视剧就没有了多大的兴趣。

  先说说宰相这个人物,我觉得电视剧的刻画上比起小说更加完善,小说主要是通过这个人物来引出之后的故事发展,所以作者直接在她出场的第一时间就让她选择了最轰轰烈烈的葬礼。可是这样的死法对于每一个谍战工作者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光荣,对于陈深而言又是一种莫大的精神刺激。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一个潜伏了三年的卧底,他的内心的煎熬,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而宰相自己战友的身亡就是没有给陈深任何的退路。

  再谈刘美娜,这个人物其实不是她最后的抉择,或许我的印象不会太深的,可惜的是最后一个沉默寡言的女人为了自己心爱的男人,放弃了自己优渥的工作,放弃了繁华的上海,选择了为了自己爱的男人付出了自己的一切,这又是何其的可悲,在我的心里面,刘美娜应该是死了,自己给了自己死亡,给了自己最后的归宿,她不是一个特别勇敢的女人,她怕自己会在给陈深带来伤害,或者更是莫种殉情,她没有宰相,没有李小男她们那样的大家思想,她要的只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自己心爱的丈夫,儿女成双,但是她又不想委屈自己,所以我才斗胆认为这个女人最后选择了自杀。

  刘兰芝,这是一个中国最传统的女性,温柔,朴实。也难怪陈深会说她就像我的姐姐,其实她是最广大中国人心中的姐姐,呵护着每一个人内心最柔软的部位。可惜她也是一个悲剧,但是她无怨无悔,哪怕自己的丈夫是万人所指的大汉奸,可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谁叫他们是夫妻,这样也是为什么刘兰芝会信奉天主的缘故。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刘兰芝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她没有背叛自己的家庭,没有背叛自己的丈夫,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毕忠良会如此敬重自己夫人的原因,得妻如此,夫复何求。闭上双眼,我仿佛可以听见刘兰芝在我耳边咳嗽的声音,好似是在召唤亡夫的魂魄,好似是在赎罪。

  徐碧城,一个本该在太平盛世存在的诗一样的女人,她从容不迫,举止高贵,难怪唐山海,陈深,陶大春都会深深的着迷这这个女人,可惜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当她披上属于自己的军服的时候,她的存在就不是属于她自己唯一一个人的,她的肩上担着一个国家赋予他的使命,谁有不怀念那个桃花树下曾经许下的诺言,谁心里又没有一个风华绝代的男儿,当一个普通的女人扛起了手中的枪时,她的命运就只有生与死这两种选择。

  李小男,唯一让人心疼的姑娘,我一直相信陈深对于她是有过爱情的,可惜因为自己的使命,他无法给予她一个承诺,所以最后眼睁睁的看着李小男死在自己的眼前的时候,他是明白了自己最爱的女人到底是谁,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失去李小男以后的每个深夜他应该都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如果他能早点发现她的身份,也许他就能更早的面对自己的内心,但是世界是没有后悔药的,当那个大大咧咧,带点傻气的姑娘与医生这两个身份重合在一起的时候,爱情的火花就这样的诞生了,比起陈深把李小男当作兄弟,我更愿意相信他是不愿意失去自己生命里最后一片阳光,李小男就是他最后的港湾,当他为她点起每支香烟的时候,他是心疼的,所以他给了苏三省不得好死的下场。

  这些或许都是我个人的臆测,但是我深爱这麻雀里面出场的每一个女人,正如艾青所说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最后用一句舒婷的诗结尾: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麻雀》读后感(五):举头望冬日的麻雀

  《麻雀》讲述了上海滩的孤岛时期,场场且文且武的谍战故事,陈深作为资深特工活跃在小说里,引导一条主线。

  而其他的特工或明或暗,都交集在陈深身影的所到之处。

  请原谅我如此简单的叙述剧情,对于陈深这个温和、幽淡、文雅的人,我实在没有办法详述其中激烈的故事情节。深怕因为首因效应就破坏了他在读者们心中的感觉和印象。

  人到中年两不堪,活不容易死不甘。尤其是在那个年代,黄埔江面不会停歇,一如动荡的时代,作为一个埋伏在汪精卫政府中的默默中年男子,陈深也应该有所疑虑:自己要在这里埋伏多久,为什么要做着汉奸做的事情,我的性命什么时候会丢掉,要过多久才能完成任务……

  时代的大潮流中,谁又能避免?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也正是这滔滔波浪铸就了陈深无比忠诚,具有信仰,敢爱,爱得平和;敢死,死得从容的战士精神。在那个热血的年代里,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不可胜数,革命才会在从容不迫的情况下胜利。

  回到题目,这些人就像集结成一个整体准备过冬的麻雀一般,在青春里低空飞行,热血沸腾。

  他们要穿梭过枪炮横行的上海街巷,搜寻出想要的情报,并远远地递给自己的组织,还要避免被迎面而来的捕鸟网粘住。听着有些刺激,险象环生的后怕恐是更多。

  于是,我开始注意,在北京上空飞行的麻雀,冬日里,更显和精、悍!

  《麻雀》读后感(六):内容不长,但文笔很好,“我真愿是一只有温度的麻雀”的确很有温度

  小说不长,细读的话大概也只需半天光景,若是读过一遍的想再大致浏览一遍,最多两个小时吧,但读来不得不佩服作者海飞的文笔,有时候会觉得这不是一本小说而像是一篇篇散文。

  小说读完,印象最深刻的除了主角陈深之外,一是开篇穿着黑色呢子大衣的宰相,另一个就是那个大大咧咧却出其不意深藏不露的李小男了。

  不喜欢花天酒地的陈深喝的是格瓦斯,抽的是樱桃牌的日本烟,工作在汪伪特工总部下属的直属行动队,但他不是一个汉奸,而是一名特工。他说跳舞是他的工作,他说他爹想让他学国文可是他国文不行,他身上一直有把理发剪子,那是他作为剃头匠的必备工具。但作为读者的我,觉得陈深应该是个富有诗意的人,如果不是生在那个年代,他也许可以活出自己的诗意生活,又或许他真的会是个合格的国文老师。能在行动队一直保持冷静,这个人很令我着迷。

  关于宰相,我喜欢开篇的形容,在陈深眼里,“像一株滴水观音那么安静的宰相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宰相出场不多,但很难忘。“一声枪响,宰相的身子在路灯下旋转了一个圈,黑色大衣旋出一朵硕大的黑色的花,然后倒在雪地里”,“在路灯的光晕下,他看到了一滩血红,一身黑色呢子大衣,以及一地的白雪。这红黑白构成了一幅触目惊心的图案”,海飞用了这样的描写一定是很有深意的,后来我们得知宰相就是陈深的妻子,她也是陈深的革命同志,那么她的死亡描写成真的触目惊心的美丽也是不无道理的。

  很难想象当陈深目睹宰相死去的时候内心是多么的痛苦,但他还要很淡然地面对这一切,就算是捡起那块怀表也是很难的吧,好在在毕忠良眼里陈深还有个贪财的属性,所以陈深还有个理由可以把怀表留下,作为唯一的纪念了。

  关于李小男,不得不说,在小说里这是个比徐碧城更出彩的角色,她大大咧咧的、没心没肺的,但她还是潜伏已久的医生,所以后来你会觉得她自称影后是名副其实的。你想不到她是医生,更想不到她会是宰相的妹妹,所以开篇在米高梅目睹宰相自杀之后昏倒除了惊吓以外是十分合情合理的,她在那之后还能继续工作也是令人震撼的。

  小说很好看,不妨一看。推荐。

  《麻雀》读后感(七):盛放的太阳花

  在这个阿猫阿狗皆成书的年代(for example…),这本书至少算是用心书写了一个还算动人的故事。动人的不只是故事,还有那朵盛放的太阳花,还有剪刀纷飞时,小男眯起眼,看窗外的日光。

  陈深给她剪头的时候,她的眼睛就会眯起来,看遥远的太阳光,听剪刀喀嚓喀嚓的声音。她一直都希望着剪刀的声音永远不要停。

  夜色无边无际,李小男后来偎在陈深的肩头睡着了。睡着的时候还做了一个关于盐城的梦,她就像一枚田野里的蒲公英,被风吹到了明晃晃的上海。但是她仍然会想起老家深深的宅门,像是深藏着永远解不开的秘密。

  她想起了当年为她剪头发时,陈深一次次在她耳边说话。陈深的男低音,总是能令她在喀嚓喀嚓鲜亮的剪刀声中昏昏欲睡。

  有很长时间,李小男没有来55号院子找陈深。陈深有时候会怅然若失,他觉得李小男本身就像是一场辽阔而虚无的梦境。

  李小男最佩服的是那个叫周璇的常州人。

  那天陈深踢开一扇木门的时候,看到的是一束安静的阳光。那阳光像松针一样均匀地撒在一张桌子上。地上一片狼藉,医生正在大口地吞咽着什么,她的脸涨红了,喉咙发出呜咽声。随后赶来的苏三省大吃一惊,迅速地冲上了去一把掐住医生的喉咙,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医生把一份情报咽了下去。医生笑了,她竟然是李小男。 陈深、苏三省和李小男三个人,在这间破旧的却整理得干干净净的屋子里,站成了一个三角形。看着桌子上一盆墨绿色的仙人球,正开出星星点点的淡红色小花,陈深的脑海里迅速闪现出李小男住处杂乱无章的模样。他终于明白,李小男果然是个演员,她一直是热烈地爱着太阳花的姑娘,一直在演一个大大咧咧的风尘里打滚的女人。 李小男笑了,慢慢举起了手。在苏三省伸向后腰掏手铐以前,陈深出奇不意地亮出了手铐迅速铐住李小男,同时也把自己的左手铐住。而与此同时,一把编号上海银行025的小钥匙,也在陈深铐住李小男的时候,滑落在陈深掌心中。

  所有的行动队员迈着凌乱的脚步紧紧跟了上去,但是没有人知道在陈深与李小男一起并排前往的过程中,李小男右手的拇指一直在陈深的掌心里不停地敲击着,看上去她什么也没有说,但是却将刚刚掌握的已经吞咽下肚的所有信息,通过发报时的长短快慢的敲击节奏传达给了陈深。这条路走得无比漫长,他们一起走过了走廊,下到楼梯,再走过院子里的荒草,再走向停着的汽车。

  李小男阳光灿烂地笑了,露出两排雪白的牙。看上去她是愉快地上车的。

  在疾速驶向55号直属行动队队部的车上,李小男分几次向陈深不停地眨着眼睛,每次连续眨眼的长短次数不同。陈深记下了,凭直觉他觉得这是一个电话号码。后来李小男就不说话了,因为她累了,她把头重重地靠在了车座位的椅背上。其实李小男的脑海里一直浮现出陈深下围棋时的场景,在那个有着凉薄夕阳的黄昏,陈深把一粒白子放在了棋盘上,围住了李小男的一大片黑子。陈深说,要步步为营。 一个能记得住棋局的人,当然更能记得下一个电话号码,以及刚才李小男用大拇指传出的信息。

  李小男笑了,说,没沦陷的除了重庆,还有四万万人心。

  李小男蜷在沙发上的情景,李小男和自己下棋的情景,李小男织围巾的情景,以及所有杂乱无章的记忆,都一下子跳跃着波浪一样涌动在陈深的面前。陈深的目光四处巡行,他发现李小男那条正在织着的红色围巾没了。

  陈深拿着花,小心翼翼地捧走了,他拿着花回到办公室以后,把花放在了向阳的窗前。那墨绿色的球体上,星星般的淡色小花开得热烈而奔放。陈深就想,仙人球的秘密,大概就是,胜利。

  陈深带着那枚从李小男手心里滑落的钥匙来到了上海银行。在李小男租用的上海银行025保险柜里,陈深看到了一封信和李小男留下的一块红色毛线围巾。陈深终于知道,这围巾原来是给自己织的,而不是给所谓的正在追求她的苏三省织的。那天陈深花半天时间将头埋在围巾里,深深地吸着毛线的味道,一会儿这块围巾就湿了一大片。

  陈深眯着眼睛笑了,他的手里突然多出了一把剃刀。陈深很轻地问苏三省,哪儿是胃部?

  她喜欢自己的头发被温水打湿,湿乱的头发湿嗒嗒地贴在额前;喜欢陈深拿起剪刀时喀嚓喀嚓的声音,以及他用温厚的大手轻轻按住她的头时的感觉。

  在将军堂孤儿院门口的弄堂里。陈深一直牵着皮皮的手往前走。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长。 皮皮说,我们要去哪儿? 陈深说,我们去一个地方,和一位叔叔碰头,然后我们一起去延安。延安有许多像你这样的孩子。 皮皮说,你是说都没有爹妈吗? 陈深说,你有爹,你是我的亲生儿子。你妈姓李,叫李大男,她有另一个名字叫宰相。我不久以前才知道你还有一个姑妈,你姑妈叫李小男,她的另一个名字叫医生。 皮皮说,那你有另一个名字吗? 陈深:有。我叫病人。 陈深把胸前戴着的白金壳怀表摘下来,挂在了皮皮的脖子上说:这是爸爸当年送给你妈妈的。 这天午夜,陈深带着皮皮出现在窦乐路邮筒边上,路灯光打下来,一大一小两个影子,在地上无比凄凉与孤独地向前延伸着。

  一些字眼迅速地跳起来,争先恐后挤进许仙的眼眶。许仙的眼泪一下子奔涌而出,他打开了木窗,冷风拥进来裹住了他。这时候窗外开始飘冬春之间的第一场春雪,许仙就对着那春雪不停地流着眼泪。最后他面对着白亮的窗口跪了下去,重重地把那张情报纸贴在心窝上,发出一声低沉的呜咽。

  《夜上海》的歌响了起来。中年男人说,知道吗,这是周璇唱过的歌。有一个明星公司的女演员,特别喜欢周璇的歌。 中年男人是陈深,他的微笑中,眼泪流了下来。这时候,距离解放上海的炮声,已经越来越近。

  《麻雀》读后感(八):坚贞与投诚

  前些天读了一本书,其中一章节说到上古的"禅让",说为什么上古帝王那么无私,在业已产生私有制的状况下,不把王位传与子嗣,却在活着时就让与旁人呢?这不科学。

  随后作者考证了许多古籍与孔子之后编纂的书籍对"禅让"不一致或者矛盾之处,结论是虽然远古典籍稀少,但也可见"禅让"的可疑,或许是儒学为了树立教义进行了高大上的创作解析。即使是被修改后的文字也隐隐可见其中的政治风波与斗争,所以未见得今人就比古人来的人心不古贪利忘义,未见得今人就比古人来得自私自利。

  于是回想起过去看电视,觉得革命先烈真伟大,刑具上了十八回都不吐一字半言,大概现在的年轻人都开过以下的玩笑:"换做我,不上刑具就统统招了!"戏谑中虽有价值观变幻之故,但也大概在99%的敬仰中,夹杂了1%的疑惑:为什么都不招呢,虽然有"少数"的叛徒,但是那些先烈们是如何忍过一次又一次的折磨而毫不动摇的?为什么不说个假情报先保住性命找机会逃掉再给敌人迎头一击呢?反正日本人和反动派都那么蠢。呃,看来真是人心变幻,今不如古。

  这部作品却从一个侧面讲出了一种可能性,全方位展现了落在敌人手里的各种死法:不吐情报会被干掉、情报单一吐出来没后续利用价值也被干掉、知道很多情报陆续吐然后被自己人当叛徒干掉……原来落入敌人手中,过程可以多选,结局却基本是单选。

  才觉得能活下来的投诚者了不起,而无论慷慨赴义的英雄,还是冥顽不灵的敌人,也许都是欠缺一种落入对方手中还能继续活下去的可能性,横竖都是死,不做三姓家奴当然来的比较荣光——古人不一定就是无私又轴的,虽然现在习惯看高他们的道义,看轻他们的智力。

  最狡猾的是在曹营潜伏的汉军,只要脑子够用不暴露,或者暴露了说得通,谁赢了都吃香,这才是最高级稳妥的坚贞与投诚。高智商高情商的人,不见得会被哪一种主义洗得没脑——况且一件事需要通过不断洗脑才得以成立的话,那必定同人性相悖——譬如余则成之类,好多人质疑他何以就投诚共产主义而且忠贞不二,其实,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回到这本书,故事中有平淡和莫名的部分,作者的心理描写过多但并不深刻,背景也不够厚重导致人物形象比较模糊,对白很少,更少有超过20字的说白,感觉作者缺乏驾驭"表达"这一项目,不过因为说教少,主义少,拿来看看,发散下思维也不错。

  《麻雀》读后感(九):黎明前夜

  知道麻雀还是靠最近播出的某电视剧,不过没看剧,只是听人说,小说很不错,但是被改编后注水严重,遂还是找来了小说阅读。 读完整部小说的时候,我正在重庆回上海的飞机上。白天,刚参观过了三峡博物馆,里面有一个展厅,展出的内容,就是抗战时期,所有发生在重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为了胜利而做出的努力。 他们有的人见到了胜利,有的人没有,还有人倒在了黎明前夜,看得人很心酸,就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今天才能幸福的生活在阳光下。 小说中的那个时代,除了黑暗,还有各种纸醉金迷的色彩,各种颜色夹杂在一起,总是忍不住让人去臆想,那个时代下的人们,到底有些什么样的喜怒哀乐。 小说,就是最好的载体,虽有夸张和猜想,但是小说里的人,才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麻雀里的陈深,身份复杂,虽然信仰坚定,但有时候,他也会害怕,也会有作为一个人的各种情绪。而不是纪录片里那样,只留下一个坚定的背影,供后人仰望。 也许他有过迷惘,在他来到上海,却长时间未接到任务时;也有过不顾一切的愤怒,在李小男牺牲时;还有害怕,在担心皮皮,还有自己没法完成任务时。 但是,每个牺牲的人,都希望陈深替他们做一件事,那就是看到胜利的那一天。他们的牺牲,那么多人的牺牲,都是为了2个字,胜利。 虽然现在的我们,可以准确的知道,在日寇和汪伪政府疯狂反扑的时候,离他们走向最后的灭亡已没多少时光。但是,那个时代的人们,不会知道这件事,他们只知道,要尽自己的努力,让胜利早日到来,如果自己的牺牲能够让这一天来得更快一些,他们就会义无反顾的走向死亡。 黎明到来前的黑夜,是那样的漫长,但即使如此,陈深还有无数的先烈们没有退缩,也许内心有过游移和挣扎,但是在最终做选择的那一刻,他们选择了从容就义。 虽然黑暗如此漫长,但我们只要坚定心中的希望,黎明终究会到来。

  《麻雀》读后感(十):《麻雀》:敢爱,爱得从容;敢死,死得从容!

  十一假期,家人看电视的时候我跟着看了一点最近热播的谍战剧《麻雀》。说心里话,虽然里面某些演员演技很渣、剧情很水,明明20集完全可以讲完的故事,硬是拍了60集来卖钱,但还是得说一声,这部剧相对于如今大多数电视剧来说,还是有点诚意的。

  我没那个能力挤一下剧情的水分,所以转头去下载了《麻雀》的小说。

  小说不长,应该不超过10万字。

  从作者的立意来讲,“麻雀”并非是特指哪个人,而应该是那个年代为了信仰而牺牲的所有人。并不是每一个牺牲者都可以留下姓名,也并不是每个牺牲者都可以被人记住模样,就像窗外、天空停留、飞过的麻雀,普普通通、平平凡凡,在我们看来,它们甚至连样子都是一模一样的,分不清哪一只是哪一只。有一天,一只消失了,也就消失了。即便是横尸可见,我们的目光,也不会比那个年代的民众看被悬颅示众的烈士们更动容。

  只不过,再无名的人群,也总会有个代表。

  《麻雀》:敢爱,爱得从容;敢死,死得从容!

  陈深,就是“麻雀”的代表。

  小说里的陈深不是李易峰那样优雅白皙的公子模样,而是带着市井的痞气。他是剃头匠出身,即使是后来,他也总是随身带着一把小巧的理发剪。这把理发剪也经常派上用场,给爱慕他的柳美娜剪过,也给临刑前的唐山海剪过。

  陈深喜欢泡在舞厅里,小说里出场他就是“翘着二郎腿坐在温暖如春的米高梅舞厅里。”接头的“宰相”说他“花天酒地”,他说自己已经没有花的劲儿,至于酒……他喝的是格瓦斯,一种饮料。

  他喜欢抽烟,一种日本牌子的香烟,樱桃牌,有着很浓的青草味。他跟“宰相”说“抽日本烟不代表就是汉奸”,同样的问题,他跟唐山海说“为日本人做事,抽日本烟才是心口合一”。

  那时,他们还不是真正的战友,也从未成过真正的战友,虽然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

  陈深姓共,唐山海姓国,但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

  作者在《麻雀创作谈》里说“陈深,像一只文雅的麻雀。他已经有点儿老了,至少他的年龄在迅速地向中年靠拢。”

  小说中陈深出场,作者并没有交代他的具体年龄,不过结尾时,他已经是满脸伤疤的中年男人。从开始到结局,从抗日到内战的时间我们心里有数,所以出场的陈深,已经该是一个30多岁的男人。

  形象上来说,他也跟俊秀儒雅毫不沾边,作者用了“东倒西歪的狗”、“不成气候的歪脖子树”来形容他的举止气质,一头焦黄头发的陈深,是那种貌不出众,扔人堆里找不到的类型。

  而唐山海,是跟他完全不同的。

  从外形、气质上。

  “唐山海像领袖汪精卫一样,西装革履,一个十足的美男子。陈深认为唐山海很像是上海人,因为上海人讲究的是腔调。从每一个举手投足的细节来看,唐山海是有腔调的。他喝的是红酒,抽的是雪茄,头发梳得纤尘不染。”

  在唐山海的面前,陈深“很像是一名瘪三。”

  唐山海和苏三省都是以“叛徒”的身份出场,可唐山海是贵公子,苏三省就是一条落水狗。

  苏三省是真叛,唐山海是假降。

  故事里的人物,哪怕是特务头子毕忠良,都是有着几分人性的。因为陈深的救命之恩,毕忠良一直将他当做最信任的左右手,虽然这份信任里有几分的不得已,虽然在阵线面前,这份情谊也实在是脆弱的不值一提。但是在一切没有揭开的时候,毕忠良对于陈深是纵容的。他的妻子,更是发自内心的将陈深当做弟弟去疼,心心念着要给他娶媳妇,后来陈深落江诈死,她哭着念叨着的还是那句“我弟弟还是个光棍儿!”

  而苏三省,则是人性最缺失的一个渣渣。

  对于李小男,他是有着几分情意的,但这几分情意,完全不妨碍他用残忍的手段虐杀她。在保命升职面前,所有的一切对他来说都不值得一提。他跟陈深、唐山海他们是完全相反的两个类型。陈深他们“敢爱,爱得从容;敢死,死得从容”,他则是死都死得怂包,求饶求得狼狈。

  苏三省最初背叛,被他出卖的一百多人随后竟然也全部叛了。所以,唐山海是他害死的第一个人。

  唐山海临刑前跟他说“你会有报应的”,他说“我也知道会有报应的,在有报应之前,我送你先走”。

  小说里写“苏三省对着唐山海的头狠狠地踢了一脚,那时候一道积聚在唐山海头部的本就将要迸发的血光冲天而起。苏三省紧咬着的嘴唇却始终没有放松,他仿佛对唐山海无比怨恨,像是唐山海害了他一生一样。”

  苏三省确实是恨唐山海的,处死唐山海时,他匆匆忙忙赶到刑场,一头大汗、热气腾腾,唐山海笑说“你真像个包子”。

  一个是临刑死囚,一个是执刑刽子手,可唐山海从容赴死、信仰忠贞,愈发衬得他卑鄙猥琐。

  唐山海的这条命,是他永远还不清的债,他在汉奸的路上再无回头的可能。

  唐山海的死,注定苏三省一生都是晦暗肮脏的。

  唐山海临刑前最放心不下的是徐碧城,也就是电视中周冬雨的角色。电视剧开播至今,最受非议的就是周冬雨的徐碧城,从演技到剧情人物的智商,都被观众诟病。

  小说里的徐碧城,出场并不多,不是电视里的一号女主。她也并不能干,在学校培训时就不是优秀生,出场的第一次传递情报,如果不是陈深掩护她,她可能当时就会被捕。

  但是唐山海真的爱她。

  唐山海临刑前跟陈深说“其实我知道你姓共,你一定要帮我做一件事。你要帮我照顾徐碧城,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我爱她。”

  这声“我爱她”,也许他从来没有机会当面跟徐碧城说。

  唐山海跟陈深说“如果行,一会儿你当着我的面抽一支烟。”

  黑土落到他脸上时,陈深点了一支烟。

  “唐山海笑了,然后他开始唱歌。他唱的是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被他爱着的徐碧城,用自制的一枚炸弹为他报了仇。威力不大,却包裹了毒药,毕忠良因此而死。

  李小男的代号是“医生”,平时里的她,大大咧咧到陈深一直将她当兄弟。她的身份是一个影视公司的三流演员,喜欢周旋,梦想成为明星。陈深曾说她不会演戏,可是直到她被叛徒出卖暴露,陈深终于相信她是一个真正的好演员。她“本来是一个热烈的爱着太阳花的姑娘,一直在演一个大大咧咧在风尘里打滚的女人。”

  那条陈深原以为是她织给苏三省的红围巾,原来是给陈深的。那些听起来像是开玩笑的要陈深娶她的话,原来也是她真正的心意。

  可是那样的一个时代,谁也没有信心可以给对方将来,拥有的时光都像是借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得还回去,连本带利。

  那条红围巾,陈深后来一直围着。

  苏三省的报应,是被用解剖刀剖了膛,就像他曾经用毛巾拔出了李小男的胃。

  小说的结尾,依旧不是光明的一马平川。死过一次的陈深,在跟另一个人接头。然后,徐碧城和陶大春带着人冲了进来。

  陈深跟接头的女孩子说“我认识这俩人”,可是,他并不相信曾经的那点情谊,所以,他接着指点那个女孩子如果走不掉,那边有电闸,你撞上去就行……

  虽然现在的谍战剧不乏“神剧”,可是看那个年代的故事,总是轻易就被感动。那样纯粹的信仰与付出,是今天的我们无法理解和体会的。是什么样的力量和希望,可以让他们从容面对死亡。

  就像作者在创作谈里说“在那个热血的年代里,无比忠诚,具有信仰,敢爱,爱得从容;敢死,死得从容。种种真实的比影视剧更精彩的资料,让我一点也不怀疑那个时代的革命。我也愿意是一只麻雀,和所有热血沸腾的年轻的麻雀一样,组成成群结队的青春。它们在上海的空中低空飞行,铺天盖地,最后热闹而孤独地老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麻雀》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