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祈愿者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祈愿者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3 03:00: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祈愿者经典读后感10篇

  《祈愿者》是一本由(巴基斯坦)阿里·塞西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祈愿者》读后感(一):祈愿者

  我心中的祈愿者是虔诚、宁静、平和的祷告者,祈求上天完成她们无力完成的事情。祈愿者这本描述巴基斯坦的书里从国家到家庭到个人无不是在祈愿,因为现实是那么无力。而真正能救他们的最终是他们自己,是每一个为了正义和公理斗争的人,为了反抗世俗的偏见斗争的人,为了推翻愚昧的教条在斗争的人,为了解雇人民沉重的枷锁斗争的人。

  故事以一个巴基斯坦中产家庭为中心,通过家庭中祖孙三辈人的各自经历以及时代背景为我们摊开了巴基斯坦的过去与未来。

  刚开始读起来很晦涩,因为倒叙的方式以及不同人物之间的转换。越往后却越发着迷,通过故事中每一个人的回忆,我们看到了奶奶达蒂和姨奶奶措缇所生活的巴基斯坦,看到了妈妈扎吉亚和爸爸萨米,姑姑哈克米和苏里生活的巴基斯坦,还有主人公札基以及表姐萨玛尔和堂兄弟伊萨、穆萨生活的现代。也从这些人身上看到了巴基斯坦社会的构成,代表民主自由以及人民意志的妈妈扎吉亚。代表了中产资产阶级利益的达蒂和姑姑们。代表了军方的飞行员爸爸萨米。以及代表了新一代留美巴基斯坦公民的札基和新时代女性萨玛尔。还有堕落的一代穆萨和伊萨们。

  不算厚的一本书里面浓缩了太多,亲情、友情、爱情以及时代的变化和动荡,作者可谓很擅长做宏观架构的处理,在细微的感情处也揣摩得特别精准。

  读这本书让我对巴基斯坦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不再是一个电视里的国家。而是一个形象画的伊斯兰国家,动荡的政治,贫富悬殊的人民,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男女严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这一切在书中得到了展现。

  这一切的动荡,导致了命运的动荡,但是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像扎吉亚,从一个中产阶级妇人,到加入杂志社找到自己的工作,后续创办杂志,代表女性发声,代表人民发声,在不平等的社会里坚持着正义和公理,试图用自己的力量为女性谋得权益的对等。

  从小耳濡目染的扎基虽然没有得到母亲的精心照顾,却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为自由和民主去努力,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萨玛尔,扎基的表姐,和扎基一起长大,因为生在一个乡村的地主家庭,而深受桎梏,最终,母亲措缇牺牲了自己成全了萨玛尔的新生,找到了她真正的阿米特巴,开启巴基斯坦新的婚姻生活,不再是不对等的,也不再是奴役式的,是自由的,出于爱的婚姻。达蒂,出生中产家庭的小姐,嫁给了同样是中产阶级的丈夫,她也抗争过,她的婆婆以及她丈夫的家庭,但是她骨子里和妹妹措缇一样,还是保有传统的观念束缚,认为女人就该在家相夫教子,男人们才应该外出工作。在先后经历丈夫去世,儿子去世后,又用无比的坚忍,操持着家里的大小事务,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奶奶。

  在书中,最让我觉得无比震撼的是巴基斯坦人的宗教信仰。书中一位研习并教授伊斯兰教教义的老师说,在宗教信仰的最初,真主不会只主张男人的权益和约束女人,但是在历史的长河里,伊斯兰教演变成男人的宗教。女人不得到圣地近距离的朝圣,女人被约束,加上了无数的条条框框,不公平也不人性化,可是却是巴基斯坦社会认可的。即使当扎吉亚努力的想去改变,并支持了女性总理人,也无济于事。社会的动荡也是因为不同派别的宗教信仰以及权利的斗争和夺取引起,世界本身大不同,有不同的宗教,才有不同的文化,无论是印度教、伊斯兰教还是不同的种族,但是我相信最初的教义都是引导人向往美好的生活,扇、公平、正义,绝不是邪恶的一股力量。

  《祈愿者》读后感(二):政治,难道只有政治

  文/***

  如果不是那位不负责任的女王曾孙蒙巴顿将军,或许就不会有今天的巴基斯坦; 如果不是多年前读过贝•布托自传,或许我不会对巴基斯坦的动荡有深刻印象;如果不是美国认准了巴基斯坦匿藏本•拉登,或许我早已将这个国家遗忘。好像在巴基斯坦有许多东西存在,但隐形。没有风景,没有物产,没有人民。除了政治,还有政治。

  《祈愿者》,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巴基斯坦人写的纯文学作品。

  作者阿里•塞西生于一个记者与出版家家庭。二十三岁时,他出版了这本处女作。我保证它一定好过你曾经读过的来自巴基斯坦的任何一本书,不管是《东方的女儿:贝•布托自传》,还是穆沙拉夫的《在火线上》。因为这本书里没有任何政治化的描述,而是有一种神秘的温度,是那种温暖里略带潮湿的温度,像磁石一样地吸引着你,把一点点心动和一点点眼泪搅拌在一起。或者,亦可幻化成人与人之间心怀美好愿望并为之努力的渴望,这渴望令人内心柔软舒缓。

  古老的东方国度总是擅用女性角色作为人类沟通的主题。小说就是由一个叫扎基的年轻人从美国回到拉合尔参加表姐萨玛尔的婚礼开始的。扎基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长大,母亲是杂志编辑,父亲是国家空军。由于父亲早亡,家里几乎被女性统治。墨守成规的祖母蒂达、先进现代的母亲扎吉亚,还有的青春勇敢的萨玛尔姑娘占据了扎基的记忆,成为故事里的主角,把我们带回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巴基斯坦,成就了一部巴基斯坦的女性传奇。

  那时的巴基斯坦在政治上动荡不安,我们都对生长在特殊时期的孩童充满好奇。可塞西只是通过一个孩童的视角去窥探周围的变化:乡村古老的体制;为贝齐娜尔举行的游行; 对布托家族反对的声音……小说里并没有我们久违的血腥、杀戮和牢狱之灾,即使有也是被一笔带过。巴基斯坦不是只有政治。扎基只是一个政治的旁观者,而他真正要融入的是生活。恰好是在这种生活中充满了“自由”的气息,令人为之振奋。必胜客、大麻和玛丽亚•凯莉,让我们见识了拉合尔的青少年们离西方世界并不遥远。

  萨玛尔无疑是少年里的“极品”。年轻的她为自己幼稚的爱情不断地努力,整个过程散发出的勇气与坚持, 令我们感知到那些遮掩在面纱下的女性对于爱与被爱的权力向往,渴望灵魂与灵魂的相遇。尽管这一切,当时都是被禁止的。由于出身于两个不同的家庭,她与扎基的人生走向截然不同。扎基去美国留学,而萨玛尔回乡村面壁。传统与现代的撞击,在人类渺小的身体上展现出巨大的破坏力。扎基的母亲在丈夫去世后,走出家门与一些“与众不同的女人”在一起,创办女性杂志,用罕见的个人主义来承担了整个家族的责任。她为此遭受非议,可那是一种不容置疑的时代进步,是任何一种政治行为都阻止不了的。

  有读者抱怨这本书的故事拖沓,情节冗长。可这正是我钟意的地方。我想在写这本书之前,塞西的创作意图是如何向读者描述一个真实的巴基斯坦,而绝非用猎奇取悦我们。整部小说就像一条奔腾的水流,遇山则转,遇草则淹,毫无做作之感。小说里甚至没有一场激动人心的爱情,可所有有情有意的人所付出的努力都在说明他们热爱生活,心存希望,人人皆是祈愿者。

  但愿,这本小说是最好的答案。

  转载请告知

  《祈愿者》读后感(三):爱,因信仰如此纯净

  直到读了《祈愿者》这本书我才开始对巴基斯坦这个常年动荡不安的国家有所了解,做为大哥,中国对巴基斯坦是尊重的,中巴之间的友谊是平等的!巴基斯坦每每最困难的时候,心里想的都是中国。当小弟有难时,做哥哥的拔刀相助、该出手时就出手是应该的。 想想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是让巴基斯坦感恩着;中国遇到困难时:八九之夏、四川地震等巴基斯坦也一直让中国感动着。滴水之恩,必当泉涌相报!这是两国人民相互的承诺,也正是两国关系最好的写照。

  作者以身处其中的视角对一种陌生文化和一个国家的大气书写,而这些我们平时只能从新闻里看到。这是一本记录成长、友情和爱情的书,故事与巴基斯坦的社会变动相呼应,呈现出了这个伊斯兰国家的传统与历史,以及祈愿者们善良美好的愿望。

  主人公扎基和他的表姐萨玛尔一起在拉合尔的一所老房子里长大。生长在这片土地,长辈们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是对于忧愁,他们还没有真正的体会。扎基的父亲早早离开他,去了天上,母亲总是在外面奔波。但是他们并不孤独,因为从小到大,他和萨玛尔拥有彼此。萨玛尔迷恋着荧幕里的英雄,她总是说:“有一天,我的阿米特巴会来的。”有一天,她的阿米特巴真的来了。那时的他们还太年轻,他们没有想到,美好的爱情会疾速转向未知的世界,未来会转向他们从来不曾料想过的地方。他们更没有想到,这离别,将如此漫长。

  通过这本书让我真正了解过这个与中国关系最铁的国家,以及生活在那里虔诚而善良的人民,本书通过对几代巴基斯坦人的生活以非线性的叙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悲伤与苦难,难题与挑战。这个国度依然受到过去历史的诸多束缚,而它的未来还在未知当中,而人民,只能生活在当下。

  《祈愿者》读后感(四):另一个,巴基斯坦

  秋日里,用了好几个下午才翻看完《祈愿者》。却长久的不能下笔写一篇评出来。这太艰难了。

  对于巴基斯坦,这个遥远且陌生的国度,之前最多是从CCAV新闻联播或者一些电影镜头中看到。在我的头脑中,那应是一个荒凉而充满灾难的地方。应该到处是举着AK47或者扛着RPG火箭筒蒙面大汉,或者是冒着黑烟的坦克车,到处是惊叫,是年迈的妇女的背影和小孩脸颊上挂着的眼泪。城市破败,残阳如血,夜晚死寂。

  我不知道是什么在我大脑里留下了这一可怕的印象,但这本书显然打破了这一切,并深深的吸引了我。这就好比一只深藏在耳洞深处的肮脏的虫子,被毫无知觉地掏了出来,扔到了与你无关的地方。你自此耳清目明。

  故事,如你所知,讲述的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的传奇。

  从小失去父亲的男孩扎基,干练且极为“先锋”的做女性杂志主编的母亲扎吉亚,年轻时守寡却精明要强撑起家庭重担的祖母达蒂,姑姑苏里和哈克米,女佣纳西姆,做记者的婶婶纳吉丝,以及从小的玩伴表姐萨玛尔……

  这几乎是充斥着“女性”的家族,于是故事似乎变成了女人们的故事。

  当这个在美国读书的扎基多年后返回巴基斯坦的故乡拉合尔市时,眼前的一切变得无比陌生,甚至颠覆了全部的记忆。故事于是开始了。关于巴基斯坦的一切也便慢慢地掀了开来。

  婚礼,祈祷,家庭聚会,贫民区,禁酒令,游行,监狱,沙龙,诗人,艺术家,飞行员,爱情,美国……

  一切追忆是温暖的,但并不缺少苦难。

  但我看到,所有新生的自由的心,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国度,即使是作为女人们。

  在一个充满女人的家庭,用男人的视角去讲述女人们的故事,这种讲述充满了爱意和敬意。这应是女性的赞歌。

  故事的精妙之处还在于,讲述者身份的变化——

  讲述者的语言犹如一个精巧的镜头,所有细节都被原原本本地纳入你的视野之中,集聚,蔓延,迁徙,像一部昏黄的默片,祈祷之声却又陡然在心中缓缓响起……

  它们遥远,却是另外一种真实。

  草于1106

  《祈愿者》读后感(五):三代人的故事

  三个女人,达蒂,扎吉亚,萨马尔,分别是“我”扎基的奶奶,妈妈,表姐。作者的叙事方式很特别,虽然用第一人称“我”,但故事的发生并没有完全围绕“我”的所见展开。但对三个女人是全方位的描写。

  扎吉亚创办《女性杂志》,敢写敢言,文字犀利,具有洞见性强。与达蒂的少女时代相比,扎吉亚更大胆,敢向“政治”挑战。紧张的局势下,有的人还在生活,日复一日,而有的人拿起笔杆子,言语犀利。爱情的滋润只让扎吉亚享受了一会儿功夫,丈夫的离去,并未使她痛不欲生。她就像是日理万机的战士,没办法常年呆在孩子身边,无形中却带给孩子更重要的东西。作者似乎是借扎吉亚之口告诉读者,“我认为教育是进步之路。每个国家的问题都要通过教育来解决。”

  扎基是和萨马尔一起长大的。萨马尔就跟所有的青春期少女那样,叛逆,个性,逃课。她所做的这些,我也做过。但是,这些并没有上升到毁了家庭名声的地步。

  三个女人中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达蒂。直到全书最后几部分,作者才开始交代达蒂受过良好的教育。

  达蒂在扎基的生活中是很另类的一个奶奶,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与众不同。但是她也保留有传统的思想观念。

  书里边大量的对话,使得每个说话者的个人情感,观点态度,直观地表现出来,读起来更“入戏”。作者并不抨击时代,议论性的语言少之又少,但每个少女都对时代有过反抗。开篇就写扎基从美国读书回来,是否是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呢?

  《祈愿者》读后感(六):有些书需要慢慢读

  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有句话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万卷,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情。书要慢慢读,这个节奏很适合这本《祈愿者》。于我而言,读这本书实在是急不得。

  说实话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巴基斯坦的作者写的书,以巴基斯坦为背景的小说也是第一次读。我的印象中,关于巴基斯坦,就是本拉登被击毙。此外还知道这是一个处于动乱漩涡中的国家。此外再没有什么印象。这本书给了我了解巴基斯坦民族风情的机会。

  这是一部记录成长、友情和爱情的书,故事与巴基斯坦的社会变动相呼应,呈现出了这个伊斯兰国家的传统与历史,以及祈愿者们善良美好的愿望。

  坦诚说,小说看了一篇之后,不懂的疑问挥之不去。再者看翻译书实在是一种罪。——还不如看古文爽。但这本书我认为也充满了新鲜感与活力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一部需要慢慢读的书。我会把这本书放在床边直到三个月以后。三个月的时间里我要仔细的再读一遍。

  巴基斯坦是不是都是穆斯林?是不是非常穷?其实有很多的疑问。

  [三个月内再补充祥细]

  《祈愿者》读后感(七):人们需要一些信仰

  提到巴基斯坦,有些人会知道这是中国的铁哥们,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它具体在哪里。这是一个95%的人民信奉着伊斯兰教的国家,这是一个经常在国际新闻里看到政变与动乱的国家,你还了解它什么呢?

  英国殖民结束时刻意导致印巴分治造成的动荡。人民支持的领导人被控贪污,又被暗杀。期望的稳定似乎总是无法到来。

  生长在这个国家,每个人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是他们必须生活,并且期冀着可以生活得更好。

  故事是以小男孩扎基的视角讲述的,但是故事的主角明显是三代女性,他们就像巴基斯坦的国花素馨一样柔弱,但却在这样的动荡中坚强的开出了纯白的花朵,在飘摇的风雨中,爱或者恨,但从不低头。

  《祈愿者》读后感(八):谁为谁祈愿?谁为谁实现?

  《祈愿者》这本小说非常有分量,几代巴基斯坦人的生活以非线性的叙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悲伤与苦难,难题与挑战。这个国度依然受到过去历史的诸多束缚,而它的未来还在未知当中,而人民,只能生活在当下。

  这本小说从非常民众化个人的化的视点,反映了伊斯兰道德,军事统治对人民生活的意义,然而本质上,这些故事是关于人民自己的,其中亦暗含着给人民的警讯。自由、平等、公正等一系列美好的祈愿属于未来,然而胜利却总是属于当下的有力量者。

  自律使人更有力量,因此宗教法令的制定者能够统治人民,即使他们的法令早已落后于世界数个世纪;组织使人更有力量,因此军队总是能够在动乱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掌握政权,即使他们的政权中诸多腐败。

  问题在于,人民必须自己掌握这样的力量,如果没有自我管理能力,如果没有自我组织能力,那么人们连自己生活中的问题都无力解决,又怎么可能去参与一个国家的管理?

  然而个体随着世界前进的飞快,每一代人都最熟悉的是他们自己那个时代的方式,而旧的组织本能的保守,只想依靠过去的权威无限延续——于是这个国家的两个世界撕裂开来,一个属于人民,活力十足,多姿多彩,却得不到道德和法律的认可,而另一个属于各种旧时代的统治者,庄严无比,整齐划一,却除了形式之外毫无意义。

  于是旧时代的秩序使它的信奉者们渐渐力量枯朽,而新纪元的享受者却在自己的自由中走向迷失,这是一种不幸,因为一个人的肉体若和它的灵魂是矛盾的,他注定饱受折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亦是如此。

  道德和法律本质上都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在共同的秩序中,从而提高共同体内部的效率,加强成员对共同体的认同感,以及整个共同体的实力。这是一个高度现实的问题,一旦道德和法律完成不了这个任务,就意味着共同体的破裂,或是在高压维持下慢慢衰朽,被其他竞争者战胜——最终,选择只有改变,或者沦亡。

  过去留给我们最有价值的只有教训,而绝不是尊荣,我们未来的面貌和价值只会由我们当下的选择所决定。然而,这个共同体的未来,将由谁来改变,由谁来主宰呢?本书的名字是祈愿者,然而在书中却几乎看不到一个祈愿者,是的,人人都有愿望,但那些自称通晓神意之人却禁止人们的这些愿望,于是人们不再去他们那里祈祷,他们的祈愿,只是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生活,无言地表达出来。

  《祈愿者》读后感(九):幸福在心里 信仰在脚下

  《THE WISH MAKER》主要讲述了在伊斯兰教影响下的巴基斯坦女人别样的生活状态,危险和孤独常常是她们命运的写照。

  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新女性在巴基斯坦悄悄蔓延着,她们敢于挑战旧思想,追求自由、平等、幸福。整本书的氛围是沉闷而不可抗拒的矛盾,外在世界的矛盾,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哪里?爱情与现实的矛盾,信仰和幸福生活在那里?整本书从家庭生活的琐碎细节描写自然过渡到跨越到整个社会的时代特点描写,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 飞速发展,旧思想急待被打破,破茧成蝶指日可待。

  扎基回到巴基斯坦参加表姐萨马尔的婚礼。家乡熟悉的味道勾起了扎基压在心底点点滴滴的记忆。在家乡的一所老房子里,童年里有着萨马尔的陪伴,共同分享着青春期的秘密,感受着来自心灵叛逆与挣扎。同是来自破碎家庭的孩子并不孤单,他们互相陪伴,互相安慰,一起长大。

  扎吉亚出生在经济富足的家庭里,父母皆为成功人士,看似幸福的背后是长久抹不掉的无助和哀愁。它们的家乡坎普尔,已归属印度,那些童年美好的记忆,纯真的日子被现实豁然割裂。家代表着安全和归属感,而他们是一群无家可归的人。扎基父亲在一次飞行事故中丧生,母亲则是怀揣信仰有着新女性思想的女性,她创办的《女性杂志》有声有色,内容新型独特,别具一格。在新一期的内容里,记录了一位被泼硫酸受害者的访谈和以及对巴基斯坦妇女文化程度的报道,穆斯林女性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抵制美国对伊拉克的入侵。母亲纳西姆坚持自己的信仰,并付出行动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纳吉丝在外国读女子中学,深受美国西方主义自由思想的影响,和扎吉亚有着不同的性格,她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忠于自己的的内心,追求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家族的长辈们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悲哀的故事,每个故事的背后都蕴藏着无尽的欢笑与泪水。印巴战争常年不断,人们没有自己军队和主权,颠沛流离的生活周而复始。国内政局混乱,人心惶惶。就算有再多的威士忌和香烟也填补不了人们的空虚与无助,外界世界的不安和多变深深伤害他们早已千疮百孔的内心。

  扎基的考上了美国的大学,飘洋过海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萨马尔终于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带着《古兰经》,背着一筐盛满希望和幸福的心情准备结婚。新生活的开始总是伴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祈愿者站在路的一段,正在开始新的旅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