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好孩子》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好孩子》读后感10篇

2018-08-28 05:3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好孩子》读后感10篇

  《好孩子》是一本由洪兰 / 尹建莉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44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2-11-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好孩子》读后感(一):养孩子是一个巨大责任——提高自己学习怎样做一个妈妈

  “你教育一个男童,教育的只有这个男童;但是当你教育了一个女童,你是教育了整个家庭下一代”。当我自己从这个被教育的女童成为一个妈妈,面对撑起一个家庭和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时,我是怯懦的。“你应该害怕,因为你害怕说明明白你所面对的是什么”。

  当斯斯出生时,我甚至无法真切感受到他和我的联系。我感觉自己被硬塞了一个妈妈的头衔。怀孕的时候,我去上产前班,我去学习孕妇营养婴儿护理了解母乳喂养和安全座椅的安装,吃复合维生素,每天去散步。我只是知道这些是我该做的事情我的责任。当我被问到,你准备好当妈妈了吗? 我29岁,身体健康,教育得当说不清楚怎样才算是准备好当妈妈了。你无法准备好,直到你成为了一个妈妈。如何去当一个母亲,不是书本能够教授的。

  当看到母语窗口期,语言交流对婴儿的影响时,无法不自省自己对儿子养育。对一个婴儿说话是需要想象力热情的。与婴儿说话最大的挑战之一是说什么。他听不懂也无法回应。只能充分发挥联想,自说自话,把婴儿有意无意的表情变化肢体动作声音想象成他的回复和他的语言,试图去理解和想象他和你的对话。语言词汇里不能只是“baby talk”,还要有点高级的词汇,这一点听不懂成语的白字文盲爹是不能让人满意的。

  言传身教, 言传的效果,未必有身教的效果好。如果你不想让小孩喝碳酸饮料,那么你的冰箱里就不能有可乐;如果你规定周一到周五不能看电视,那么遥控也不能在父母手里。制定了规则,家里的每一个成员就都要执行,父母就更得以身作则。如果父母不喜欢读书那又怎么能期望小孩喜欢读书呢,父母做手机的低头族,又怎么能保证孩子远离屏幕呢。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被小孩学去,恨不得自己行为规范道德楷模多才多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养育是漫长陪伴,是时时日日的束缚。唯有时时记得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谨慎处之。

  《好孩子》读后感(二):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读书笔记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

  第一章 懂大脑才懂教育

  大脑终身都有可塑性。起跑早晚都能嬴。

  其实,在神经学上没有“输在起跑线”这回事实验已找到终身学习的神经机制。“右脑开发”是谎言幼儿的脑是同步发展的,没有右脑先启动再带动左脑的任何证据。孩子的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温馨的家庭,最佳的营养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

  对三岁的孩子来说,同年龄玩伴是最好的玩具远远超过昂贵机器人或遥控车。“顺其自然”四个字是最好的育儿真经

  电视不是孩子的好伙伴恐怖影像儿童不易暴力卡通造就暴力小子。电视是个坏保姆

  运动是个宝,健身更健脑。运动能提高学习成绩。运动是坏情绪的宣泄渠道。剥夺运动就是剥夺成长。运动能治疗“多动症”和“抑郁症”。

  第二章 懂规矩才懂学习

  提早入学害处多。学前强迫孩子认字有后患。

  好奇好问的孩子有出息。所有的知识必须在孩子想学时教给他,才可以被充分吸收,因为动机是学习最有力的驱力。

  关于外语的学习,作者认为:“专家研究表明:成年后再学第二语言,跟孩子时学习第二语言的表现并无差异。”“童年主题游戏,小小年纪不必早早开始学外语。”“学外语不用上培训班”“平日常收听英文广播及看英文小说。”“读小说绝对比上补习有趣,而且花钱少。”

  作者认为:“语文是学好一切的基础。”“人才胜出在中文水平。”“学不好母语,也学不好英语。”“阅读是学好语文的最佳途径。”“阅读兴趣从小培养。”“新加坡要求父母在孩子18个月大时,就要读书给孩子听。”

  第三章:懂内心才懂相处

  作者认为:“亲子关系好,教育才有效。”“父母们应该明白,和孩子一起享受快乐时光也是一种教育,把时间多花在这里,少花在说教和补习上,才是一种正常状态。在未来世界竞争中,在补习班长大的孩子,是没有竞争力的。”“快乐时间”与“管教时间”7:1。参与孩子的生活不只是时间的陪伴,而是透过轻松的生活场面,把父母理性的处事和与人对话交流的方式教给孩子,学会不用发脾气的方式处理情绪,学习说话表达艺术。“我们不应该再以分数取人,更不值得让孩子为分数焦虑不安,赔上他的精神健康。”“不完整的家是孩子一生的痛。”“智商情商高低主要取决于母亲。”

  文中提到研究表明“网游可增强孩子的空间能力和推理能力。”“网游会拓展孩子的注意力广度。”“玩游戏可练习拿捏人际关系。”“其实只要正确引导不让孩子沉迷,网游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多益处。”

  密不透风的爱让孩子窒息,而过于“狠心”的爱让孩子恐惧,只有恰到好处的爱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过渡保护会降低孩子的适应能力。

  教育的三大法宝:“自由是以不妨碍他人自由为前提,所以崇尚自由必须尊重别人的自由。”“信任不等于放任”、“自由不等于自私。”、“自信不等于自负。”。

  “生活处处有教育的好机会。”“阅读是真正的寓教于乐。”“逛街也是教育的好时光。”“孩子的智力与三岁前父母的沟通相关。”“父亲参与照顾婴儿意义大。”“对婴儿要有“肌肤之亲””“惩戒应以不破坏孩子的情绪为底线。”

  第四章:懂生命才懂人生

  文中说道:“做义工是生命教育的良方。”“愉悦心情会使人不计较小事心胸宽广,增强创造力,而且,记忆力也会提高。” “让孩子学会不抱怨,要从教他们换位思考做起。”“杜威说“生活即教育”,我们应该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承担责任,养成重生命、感恩乐观积极向上的正确人生态度,这样的教育才算成功。” "我们都误以为成功使我们快乐,事实上却正好相反,快乐使人成功。西方谚语说:“智者不因匮乏生悲 ,而能知足喜乐。”中国人则有更高境界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论中外,快乐都是人生美满标杆。”

  “学习不是为了报酬,促使一个人学习最好的方式是激发好奇心,引发动机,让他为了求知而去求知。”

  “童话开启孩子的想像力,给孩子正面的人生态度。”“读好书培养好品格。”“阅读帮孩子安全度过青春期”“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阅读恩泽一生”。作者反复谈到阅读的重要性,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也强调过。想起我现在的学生经常抱怨语文学不好,有的还要去上语文补习班,可是他们很少阅读,看的都是《故事会》等非常浅显的书,不大量阅读,语文肯定学不好。

  “艺术教给孩子为人之道”,“艺术是生命中的一根手杖。”,“舞蹈音乐生命力量”,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说:二十岁以前的人只要音乐和运动两门功课就够了,因为这两种课是心和身的教育。”谈到现在家庭条件好了,很多孩子学钢琴,可是很多孩子是“每个音符精准地从琴中流出,却缺少了生命的感动。”

  “人只有做自己才会自在,有主控权才会健康。”

  “在运动中学会合做,接受失败。”“可以失败、不可以被打败”的人生观要从小建立,因为它储存在神经连接的突触上,是内隐的学习,会跟随孩子一生。

  “真正的教室在窗外。”

  父母的爱是孩子最好的教育。顺应孩子的天性土地有休耕,学习有松紧。对孩子来说,同年龄的玩伴是最好的玩具。阅读很重要!运动也不可缺少!要让孩子了解一点艺术!

  《好孩子》读后感(三):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

  对于孩子的教育,任何时候谈起,都不是一个简单问题。没有完美的教育,我们所有的认知不过是努力突破自己的局限,克服自身的不足,走出偏执

  当我们懂得,我们便能够更加接受现在的自己,我们为何处于现在的生活?我们所受的教育又对我们的成长起到怎样的影响?渐渐学会释然,懂得感恩!

  我们也总会有为人父为人母的那一天,那一天到来我们是坦然以对,还是手足无措?对于孩子,我们总是能萌生更多的情感,我们怀着爱意与他们一同成长,不是在教育他们,更多的时候却像是在完善自我。我们将父母分为四个层次,第四层是肯为孩子花钱,第三层是肯为孩子花时间,第二层是肯为孩子学习,第一层是肯为孩子改变。可是又有谁能真正做到呢?身边更多的是言行不一,对孩子管教无方的父母。

  孩子是上天派来拯救我们的天使,我听到过为了孩子努力戒烟的父亲,也看到了为了孩子改掉自己作息习惯的母亲。当我们愿意为了一个更优秀的自己而努力,我们也就离更优秀的父母不远了。我们愿意,我们就能够和孩子一起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也要明白,真正伟大的教育不会从书本上出现,也不是信奉谁的理论,听谁的指导,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因材施教、树人教育才是最好的出路

  多读书,那些你所秉持的理念从书中道出来,总会让人增添几分教育的自信。多读书,你会发现自己的局限,也会更爱这个世界。

  但是,关于教育,由于我们所处的身份角色不同,总是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安慰自己但求无愧于心,要改进的还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好孩子》读后感(四):谁才是“好孩子”

  家有萌宝,如何教育成才变成了老母亲的头等大事。今天分享台湾著名教育家、实验心理学博士洪兰教授的著作《好孩子》。洪兰教授从脑神经发育规律角度结合了各种实验数据具体案例阐述了她心目中“好孩子”应该如何培养。

  首先我们得明确谁是“好孩子”?

  上一辈教育孩子普遍比较简单,读书好,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孩子。最近王猛的万字决裂书在网上很火。作为北大高材生,他不善言语性格孤僻,抗挫折能力不强,最终无法胜任工作,并把这些不成功归咎于父母的控制欲太强。我们很难认同他是我们心目中的“好孩子”。我想绝大多数的父母还是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多元智慧 - 一个基本的、能够适应生命中新问题和新情境的能力。不抱怨生活的不公积极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书中主要介绍了几种重要的培育元素

  阅读

  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比任何事情都重要。阅读能为孩子带来无穷的宝藏

  1. 写作能力因阅读而提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阅读,再用讲故事方法练习叙述,写日记作为练习,写作就能很快得到提升。

  2. 英文阅读能够教会孩子理解词汇的真正含义。一位母亲在家中同孩子读英文故事,看英语的discovery频道,这个没有出过国门的8岁小孩已经能够读英文版本的《哈利.波特》作消遣了。读英文小说绝对比上补习班有趣,而且花钱少,效果好。

  3. 阅读先要“悦读”,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父母可以先找出孩子有兴趣的故事,在故事讲到最精彩时停下来,激发出孩子的好奇心,吸引他们自己往下读。

  好奇心

  好奇心是动物的天性。书中举了一个让我很感动的好奇心是台湾已故作家孟东篱所写的一只小猫:它被人下毒快要死了,呕吐了一地,奄奄一息,孟东篱不忍心,把它抱到太阳晒不到的阴凉处,这只小猫趴了一会儿,歪歪到倒地站起来,想走进家门内去死,它在半路突然看到一个以前不曾看过的小石头,好奇地伸出已经不太灵敏爪子去玩了一会儿小石头,才倒地抽搐而死。这个好奇心太伟大,它带给动物的生生之意让人感动。而孩子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是天生的科学家,如果家长去除“标准答案”的颈箍咒,孩子就会恢复好奇和好问的本能。这种本能是鼓励他们学习最好的动机,知识只有在孩子想学时教他,才会被充分吸收。

  美育和体育

  目前台湾每四天有一名学生因抑郁症自杀。研究证实,舞蹈、音乐、体育等艺术类活动能够有效地预防忧郁症的发生。因为有韵律的运动能抑制与抑郁相关的杏仁核活化,并且促进大脑的神经传导多巴胺回路的活化,多巴胺与正向情绪有关。所以懂艺术,爱运动的孩子都会更加懂得人生的意义,尊重生命,爱护自己。

  孩子的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是温馨的家庭,最佳的营养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考上名牌大学并不能保证一辈子成功。反而孩子只要有了学习的动机、愉悦的人生观,以后就一定会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创造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好孩子》读后感(五):是好书。力荐

  嗯。是好书。力荐。

  洪老师在脑科学方面的工作配合到教育层面,让很多的案例和观点更科学更可信。而书中很多的加粗(应该是尹老师的工作)也让阅读过程充满了轻松和重点。

  另外,没想到的是,台湾那边的教育情况和大陆很相似。一直以为大陆非常糟糕。毕竟都是中华民族,很多方面还是共通的。

  洪老师同样非常强调阅读对孩子的成长作用。我深以为然。两位老师对阅读都给予了大篇幅的阐述,非常有意义。我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此也深有体会。记得高中那会疯狂地买地摊上的《读者》看,受益匪浅。

  当然了,这本书是尹老师编的,文中也难免有偶尔的重复。这一点是我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当然了,尹老师在编排上显然下了功夫的,全书节奏和章节很合理。

  最好说一句,这本书的书名我个人认为没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因为这本书的书名得断句才能读完。从品牌角度讲,不够简洁。

  重复一下,好书,力荐。

  《好孩子》读后感(六):除了没有相应年龄特点界定,不失为一本好书!

  本书结合前沿的大脑认知实验研究,阐明了一些大脑认知现象,并撇清了一些当下流行的教育误区,尤其是从大脑发育发展的角度解释了人的认知构建模式,背景知识和扩展知识的发生发展,对语言学习、逻辑思维、美育和德育等方面都有涉及。

  智能不只是一种,考试分数不是评价智能的标准,多元智能并存发展,并发展其中的长处才更适合每一个独特的个体。

  对于部分观点的条件限定的不太严格,这个需要读者自己注意。与另一本书《让孩子的大脑自由》可以互为补充。

  《好孩子》读后感(七):你还在教育上给孩子挖坑吗

  因为老公职业的特殊性,我们基本处于分居状态,他每个月只能回家一两次,大概正因为回来的少,儿子米奇的学习状态平时他看不到,所以他偶尔周末回来,看到我送儿子去学跆拳道,他就会发牢骚:“学这些都有什么用,多读书才有用!”等等。

  什么观念?读书没有错,但也不能一周七天总读书吧,听他说出这种话,我又要和她吵一架了,不过看他难得回来一次,我先咽下这口气,我拿出一本书翻给他看。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的作者洪兰,是一位脑科学家,她在此书中用了大量事例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依据,给我们解读分析了我们教育中常犯的错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