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恶俗》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恶俗》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3 15:57: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恶俗》读后感精选10篇

  《恶俗》是一本由[美] 保罗·福塞尔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恶俗》读后感(一):恶俗常在,但谁来定义高雅

  粗略的拜读了保罗•福塞尔先生的这本大作,书中虽然依旧是嘲讽的风格与无穷的例子

  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待进一步的升华(我肯定不会)

  中文翻译的水平实在让人无力吐槽,能看懂外文的还是去读英文原版吧。

  作者开篇讨论了恶俗,认为恶俗是虚假、粗陋的,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真正恶俗的事物必然会显示出刻意虚饰、矫揉造作或欺骗性。可是读着你会发现那怎样才能不恶俗呢,排除一些的人为做作因素吗?

  你如何去定义恶俗呢?作者举了很多例子你会觉得的确有是有点bad的味道,可是大部分人其实是感受不到的,甚至这恰是商业社会服务所带来的结果。“恶俗”大多是商业社会下不可避免的标准化同质化,以高效率面向大众,而且这标准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去变化。

  社会的精彩源于存在的多元,人们需求的不同。很难去一刀切定义如何才能优雅,有格调。

  存在不尽然合理,但存在有它的需求。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书到最终,福塞尔并没有给出治疗这一系列顽疾的良药(他认为能做的只有嘲笑),也没有说清它们的产生原因。教授对于种种现象进行罗列而并不深究,他只希望更多人觉醒,尽情的嘲笑。

  所以,书中虽有很多细节道理不错,但是整体还需更为深刻!

  《恶俗》读后感(二):《恶俗》读后感

  说的是90年代的美国,但是现如今的天朝在恶俗上真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一版序像是在说“好孩子千万不要和这些美国人学啊”,而跟在其后只有一段的第二版序时却是在说“为什么放弃治疗?嘛一噶,随便你们怎么样好了”。

  《格调》和此书都相当毒舌,在阅读中我也感觉自己连连趟抢,想去求求作者“你不要这么激动嘛。饿不饿啊,我煮面给你吃”。

  书中提到现代人的贪婪,物质,炫耀最终催生出了恶俗,使得事物偏离了其“本质”。书中并没有对各种恶俗事物的“本质”做介绍,它们是什么样的,是否是一成不变的,统统没有交代。这不是这本书要说的事情,这本书就是在吐槽吐槽吐槽,这吐槽本身也因为太过毒舌让我略有些反感,但其所揭露的和批判的那些恶俗的玩意更加的恶心。这有些像以暴制暴,不是最好的方式,但比起什么都不做要强上百倍。

  《格调》和《恶俗》就像是黑客帝国中的红色药丸一样,吃下去就相当于选了HARD模式(或许是ex模式?因为听说出生在天朝就已经是HARD模式了)。“唯一的办法是嘲笑恶俗。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那你就只能哭了”此乃恶俗世界的生存之道。

  《恶俗》读后感(三):《恶俗》——你听那噼里啪啦的打脸声

  请从以下名词中挑选出你认为的“恶俗”:

  凤姐、芙蓉姐姐、杨丽娟、两只蝴蝶、脑白金、那一夜、冲动的惩罚、爱情买卖、最炫民族风、大裤衩、秋裤楼、方舟子、唐骏、小沈阳、环球时报、司马南、孔庆东、余秋雨……

  如果您认为上述都不算恶俗,甚至还有偶像,那就别往下看了,求您了!

  对了,根据《恶俗》中的定义,上述也不能全都算做“恶俗”,因为有不少只能算做糟糕。按照福塞尔的定义,恶俗就是将本来糟糕的东西装扮成优雅、精致、富于品位、有价值和符合时尚。

  这是一本十二年前出版的书,但是任何力量都不足以阻止恶俗的步伐,简直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愈演愈烈呢!书中讲述了当时美国的种种恶俗,但读的时候是在很难不去对号入座,在中枪倒地的时候,不得不意识到,“恶俗”就像空气一样充斥四周,不同年代不同地域,或许更加污浊不堪。

  “是粗俗的具象主义还是肤浅的抽象主义造就了最拙劣的公共雕塑,这是个问题。”——我不管理查德•塞拉的“Tilted Arc”是不是“那堵操***丑墙”,但是,“武松杀嫂祭兄”真特么……

  “或在钢琴演奏中耍黎博拉奇的那套把戏——双手尽可能地在键盘上太高,以展示其力量和动感”——黎博拉奇是哪方神圣呢?但是这说的不是那谁嘛……

  我记得小时候见过一个阿姨,我忘了她是谁也忘了她的脸长什么样,但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她的手,每根手指头上都带着一两枚闪闪发光的“金戒指”,当她伸出手来摸一摸我的头时,毫无防备的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对我这种没见过世面的小朋友来说,太震撼了!我想,这就是我有记忆以来遭遇过的第一次恶俗,我默默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金戒指大红嘴满头发胶的并不一定是真正漂亮的阿姨。

  后来嘛,生活中糟糕和恶俗的事情越来越多,多得难以辨别,所以跟风追过不少“新鲜事物”,回头看当年,真是“我曾爱过你,想起就心酸”。现在看看我妹的偶像,我就默默地不怀好意地揣测,是不是多少年后,她也会跟我一样OUT呢,然后用“切~”来面对自己当年的没头没脑。不过她肯定不会告诉我。不可否认,没头没脑的那些年还是可能在一大堆糟糕和恶俗中遇到真正好的事物,而这些事物就是我们持续热爱生活的强大动力。

  “恶俗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前面,任何力量都休想一下子让它慢下来。唯一的办法还是嘲笑恶俗。如果连这个也做不了的话,那你就只能哭了。”

  那些唱着那一夜、爱情买卖、最炫民族风、跳着骑马舞一路走来的人们……真是既姓福又满族啊!!

  《恶俗》读后感(四):其实咱们都很恶俗

  保罗•福塞尔,宾大的教授,一本《格调》一本《恶俗》将美国社会上世纪80-90年代的种种社会现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揭示地淋淋尽致。《格调》一书中将社会的阶层根据饮食喜好、穿着打扮、家庭住址、受教育程度等等来划分,其实说穿了无非就是经济实力决定了人所处的社会层次。《格调》看似是人们如何将自己装扮为有品味的上流社会人士的行为指南,实则却是在结结实实地讽刺,特别是对中产阶级的讽刺更为突出。而在《格调》一书出版一年后,福教授又以诙谐、幽默的轻松口吻再一次将社会上那些外表华丽丽、实质却很差劲的(这就是作者认为恶俗与糟糕的区别,糟糕是表里如一、面子和里子一样差劲;而恶俗是用美好的面子虚伪地掩饰糟糕里子的)行为进行揭露和讽刺。比如高档餐厅和酒店、看似有深度的电视节目、搭乘飞机旅行甚至是上大学等等,都被作者狠狠地批判了一把。

  而由于美国是发达国家,我国只是发展中国家的原因(这作为原因的解释略去2百字),福教授在书中所描述的当年那些美国社会种种“格调”和恶俗的行为,近年来也漂洋过海来到了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新中国,所以各种恶俗也充斥在了这片伟大国度的土地上:装修得富丽堂皇的高楼要么内部设施不健全要么卫生间脏乱差;五星酒店服务员的态度那么恭敬,以至于你从未怀疑她会用擦过马桶座圈的抹布去擦客房桌子或者茶杯;高档餐厅、咖啡厅等就餐场所五光十色充满异域风情,端上来的菜肴也是精致小巧或美轮美奂,但这些东西“是用眼睛来看的并非用嘴巴品尝的”,厨师拙劣的厨艺用“融合多种口味”来解释;电视上播放着让你捧腹大笑或黯然流泪或牵动心弦的节目,可是一旦仔细回想却为自己的笑或哭感到不值;书店最新上架的图书五花八门,往往花上几十块钱、几天的空闲时间看完一本,却觉得要么不知道作者在讲些什么要么他讲的你之前都懂得,有时候甚至会得出跟他相反的观点;衣服是要讲牌子的,汽车是要讲排量的,总之一切都是在虚伪造作、装腔作势、将本质的糟糕粉饰得华丽美好,这就是作者认为的恶俗。

  不得不说福教授实在精辟,他的一句“他们(恶俗的人)是通过花钱来买别人的尊重,而并非通过自己所做获得尊重”直指大多数人劣根的深处。是啊,有多少人都认为请客得去“高档”餐厅/酒店,送礼得“包装”精美,买房要“面积大”而非够用,手机相机等电子产品要跟得上潮流…甚至每天有多少个美美在炫耀自己的名牌包包干爹豪车和镶钻高跟鞋…这就是为什么恶俗的行为如洪水般铺天盖地瞬间就席卷这个社会,不是恶俗行为攻击性太强,而是人们自身的抵抗力太弱。现在还有多少人在坚持自己所做的会获得别人的尊重?有,但这绝对已是少数了。即使他们还在坚持自己所做的有益举动,也是出于自我的约束而不是奢望得到他人尊重。所以说,爱面子的中国人,爱面子的你和我,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这场轰轰烈烈愈演愈浓的恶俗行为闹剧中。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咱们都是恶俗行为的传播者和推动者,只是一条链上恶俗行为累积后最终的爆发超出了咱们的预计和想象。于是乎,咱们批评、指责、声讨那些爱装B、爱炫耀的人们,口口声声地喊着问着这个社会乱了这个社会怎么了,甚至要逃离本国逃往人类的希望美利坚(别忘了,这可是恶俗行为的发源地)…可是,如果你冷静下来,如果你细细去揣摩书中所描述的种种恶俗行为,里面不都或多或少有咱们的影子吗?

  书到最终,福塞尔并没有给出治疗这一系列顽疾的良药,也没有说清它们的产生原因。教授对于种种现象进行罗列而并不深究,我想他是明智的(不论主观还是客观,有意或是无意)。因为这么一来,这书就可以被读者认为是诙谐幽默的社会批评性读物,也可以被认为是幽默诙谐的社会调查报告。总之,作者和读者一起讽刺讽刺、批判批判社会上的种种恶俗,其影响力不要太大哦。而讽刺批评过后,是否会有一些其他的觉醒,作者没有明示,我想这些等待读者自己领会了吧。假如开车遇到环卫工人骑着垃圾收容车挡在你前面时,是大按喇叭,还是减速跟进?恶俗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逃不开这2字,与其让恶俗时刻缠身,不如抽空做点什么获得别人的认可(甚至尊重),让自己不至于那么“俗”。

  《恶俗》读后感(五):推荐语

  十二年前出版《恶俗》一书,是为了让国人警醒恶俗对中国社会的侵袭。然而恶俗的潮水终究无法阻挡,并且以极具中国特色的方式彻底充斥了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这样一种悲哀,即使是对美国的恶俗无比敏感的福塞尔先生,也难以想象了。

  ——石涛(出版人,京东商城副总裁)

  这是受够了的知识分子的表达方式。

  ——罗永浩(牛博网创始人,老罗英语培训创始人)

  当装腔成为全民运动,《恶俗》有如一面照妖镜,让我们窥见繁花锦簇背后的虚无荒凉,《恶俗》还是一把钢针,扎破浮华的谎言与掩饰,并恰到好处。

  ——花总(《花果山装腔指南》作者,新浪微博@花总丢了金箍棒)

  凭借非凡的才智和对虚伪的敏锐嗅觉,保罗•福塞尔以小短文的形式,精准地分析并揭露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种种恶俗事物。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福塞尔真正谴责的,是人们在等级上的不安全感、愚蠢和褊狭……他既研究了恶俗影响下无知的大众文化,又以这本极为有趣的书,为美国丧失的魅力唱了一曲挽歌。

  ——《柯克斯评论》(Kirkus Reviews)

  保罗•福塞尔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知识分子……他的评论并非都是讽刺,虽然经常被形容为“冷嘲热讽”,事实上,他的批判背后有着深切的关怀和悲悯。

  ——《卫报》(The Guardian)

  保罗•福塞尔是观点尖锐的文学学者、文化评论家,是影响力巨大的公共知识分子……他具备写出博大精深又有趣的作品的才能,还敢于触犯一些势利的话题,比如等级、服饰、美国文化的愚蠢化等等。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保罗•福塞尔是继托斯丹•凡勃伦和H﹒L﹒门肯之后目光最为锐利的美国评论家……他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愚蠢,还能令读者捧腹大笑。

  ——《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

  《恶俗》读后感(六):这硕大的烫银恶俗2个大字活生生的诠释了主题!打脸贴

  本书左侧恶俗两字

  摸上去凹凸有致,有板有眼,手感肌理非常舒畅哩

  走的是银镯婶子的范儿(本来是银镯女子,考虑到这两个字身形实在是太硕大太黑土了,改为婶子)

  而且这个封面让人不敢在星巴克这种高端地位捧书阅读

  太banglingbangling太shining太晃瞎狗眼了

  那俩烫银大字下该是一张怎样的爱情买卖面容呢

  此乃打脸之一

  打脸之二:

  封底摆在第一个推荐感言位置的是老罗

  老罗啊老罗真是书评界永不倒的长青树,腰封界老不死的万年松

  由一个满嘴跑火车的时髦公知罗来推荐恶俗这件事情是不是很糟糕bad很恶毒BAD?

  修订版的翻译亦没有好到哪里去

  比如:第178页,用健康(wellness)代替健康(health)

  健康等于健康哟,亲,哪是什么代替

  您这是不会翻啊还是不会翻啊还是不会翻啊

  不会翻译就直接上原文好不好,直接说用wellness代替health不久完了嘛,我们大学英语四六级都看得懂好伐

  此为打脸之三

  《恶俗》读后感(七):西部商报:从最炫“国民风”看现代式“恶俗”

  禾刀

  继“国民床单”后,网络刮起浓浓“国民风”,除了床单外,不少网友都晒出家中还在服役的老物件,其中国民三件套、国民脸盆、国民缝纫机最受网友追捧。据了解,国民物件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除了因其花色老旧被淘汰外,基本很少出质量问题。

  简单大方,经济耐用,这是物质稀缺年代家居物件的最大特点。正是因为这些商品质量过硬,能够一用数年,所以才会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也可以肯定,这类返璞归真绝非怀念过往岁月那般简单,实际隐含着对现今商品质量缺乏公信力的一次“用脚投票”。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快速发展,物质日益丰足。但在“量”的迅速充实同时,“质”的问题始终是消费者的一块“心病”,如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食品和医药俨然成了质量问题的重灾区,儿童奶粉市场更是拱手让于国外品牌。

  就这类现象,美国著名作家、文化评论家保罗·福塞尔在《恶俗,或现代文明的种种愚蠢》一书中曾有过精辟地论断。福塞尔的批驳对象虽然是美国,但许多现象在现今的中国却“异曲同工”。福塞尔认为,在餐馆、酒店、电影、电视、大学、飞机等几乎各个行业,都充斥着一种恶俗的现象。福塞尔所指的恶俗与糟糕有着本质之别,他给糟糕的定义是,“某种没有人说好的东西”,而恶俗就是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却恬不知耻,是以丑为美、以假为真、以浅薄为深刻、以愚昧为智慧。总而言之,就是以粉饰事物外在形态,以更具噱头的元素,去努力掩盖失去事物本真的面目。

  从福塞尔的视角不难看出,网络刮的最炫“国民风”,其实是网民对现代生活中四处弥漫的“恶俗”之风的严厉回击。当然,这倒不是说一定要回到过去那个物质高度稀缺、色彩极为单调的年代,而是我们的社会理应既能激励物质的丰富与美感,还应激励商品品质的提升,让公众能够从中品尝到被尊重的幸福。

  《恶俗》读后感(八):激情有余而分析不足

  长期阅读垃圾的人,除了成为庸人之外,别无所成.作者几乎把身边的东西都骂了一遍...从饭馆到机场,从报纸到电影,能让他说声好的东西并不多.当然,作者的很多观点我是认同的,过度的商业化毁掉了大众的审美观.其实北岛/许知远说的"粗鄙化"也确实在存在.作为现代人,每天能接触到的东西常常就是为了商业利益进行宣传,不断地构造你的欲望.以及,用各种各样奇怪到好笑的词语取代原有直白而简洁的宣传.

  这本书大致写于九十年代吧.作者以一种保守的姿态批判了"故作高雅"的种种行为.时至今日,作者批判的很多行为已经被社会视为理所当然了.这是一个向往"精致"的人发出的愤怒,但终究没有抵挡住商业前进的滚滚潮流.

  关于美国部分的很多内容我没有亲身经历,也无法感同身受.关于报纸/电影/电视等等内容似乎时至今日也没有太多改变.

  内容一度零碎到让我丧失阅读兴趣.还好作者最后试图进行总结了,否则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纯粹出于私欲表达愤怒的书.

  但总体来说,列举的事物太多,感情太多,深入分析太少,解决方案没有.

  而且脱离了英文语境,很多都要绕着弯子理解.可能直接读原文更好吧.

  另外作者给了一个让人惊讶的数字,即美国6%的人每年会读超过一本书,94%的人根本不读书...这个数据有点吓人啊.跟之前的印象似乎不太一样,也不知道天朝的数据会是什么样.

  《恶俗》读后感(九):《恶俗:或现代文明的种种愚蠢》 保罗·福塞尔

  不得不说,作者是一个敢说话的人,当然,那里的学术环境也允许他那样说话,整个学术氛围(环境)还是相当开放和包容的。保罗·福塞尔将美国社会批判了一番,认为在那里“恶俗”的事物到处流行,简直让人恶心。其实,恶俗的事物远不止在大洋彼岸,在哪里都有(只要有虚伪的人类存在的地方),同样的,保罗·福塞尔的描述某种程度上也适用于中国社会,只要我们留意观察,“恶俗”就在我们身边,或许,本身我们也难免流于“恶俗”。“恶俗”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性的社会病态,每个对此病(毒)没有完全抗体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染上这么一些病毒,并有意无意呈现出这么一些病症。也许,我们也以感染上此症为乐呢,毕竟,在大多数人都不正常的社会,正常的少部分才是不正常的。在每个人都难以完全不受社会这个大染缸污染的社会,也许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我们被染成了什么吧,有选择性的着色(被污染),既使得自己能够看起来和别人差不多,又知道自己本来的颜色是什么(不忘初心)。披着彼此狂欢的的色彩,依然能够独自自我。

  保罗·福塞尔首先给“恶俗”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世界上本来就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存在,如果它们以本来的面目—即使是不好的一面—示人的话,那也就谈不上“恶俗”。所谓的“恶俗”是:“恶俗就是将本来糟糕的东西装扮成优雅、精致、富于品味、有价值和符合时尚。”或者用一种更简短精悍的表达,“恶俗就是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却恬不知耻”。 保罗·福塞尔直言,餐馆、酒店、电影、电视、大学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都充满着虚伪、谎言、和无知,到处都是“以丑为美、以假为真、以浅薄为深刻、以愚昧为智慧”的,自以为是、自欺欺人的恶俗之人。话语虽然尖刻,但也不失为一种振聋发聩的直言之声(如果还称不上真知灼见的话)。

  “真正恶俗的事物必然会显示出刻意虚饰、矫揉造作或欺骗性。不新鲜的食物是糟糕的,若餐馆刻意奉上不新鲜的食物,还要赋以“美食”之名,那就是恶俗了。”如果我们没有装逼(吹牛)的资格和本事,却一直在夸夸其谈,刻意卖弄,那实际上也就是“恶俗”了。这样来看的话,“恶俗”在中国(或许也在其他国家)确实成为了一种风气。我们周围似乎无时无刻不存在着这样现象,也就是卖弄和吹嘘自己,满足自己虚荣心的现象。 或许我们自己也有,只不过“自我感觉良好”的自我欺骗性与错觉,让我们更加倾向于去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视自我的缺点(尤其是那些隐藏的、不易发现的缺点)。把真实的自我“暴露”在别人面前,确实很容易让自己受伤,尤其是在一个人人都带着(虚伪的)面具生活的社会。所以,在与他人交流,每个人都需要展示自我的时候,那些远离“恶俗”人往往不知道从何下嘴,因为他所想要表达的东西和别人远远不一样,他想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别人却往往会将自己听到的和见到的夸大,甚至扭曲和歪解,刻意掩盖真相。这种“不对称”的交流往往会显得有些尴尬,因为你进入不了别人(大家)的语境,所以往往就没法交流。这时候,为了缓解尴尬,你只能采取和众人一样“吹嘘式”(过度吹嘘也是掩盖、隐瞒的一种方式,因为它分散了注意力,使你有可能只注意到了吹嘘而忽略了事件本身)或者“刻意隐瞒式”的表达方式。但与其说谎和欺骗他人,我更宁愿保持沉默。不过,这真的很容易得罪人,比如,所有的人都在评价一个人(且不论这种评价是好的还是坏的),而你又不想评价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又比如,有和你比较熟的人问你关于一个问题、一件事的看法?你不想回答的时候,你又会怎么办呢?“我不置可否”。(言外之意,我不想回答)

  所有“恶俗”的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呢?就个人而言,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和满足感,就商业行为而言,更多的是为了利益。无论是“恶俗的日常事务”(包括城市、餐馆、酒店、食品、建筑、航空公司等),还是“恶俗的大众传媒”,所有的夸大其词,刻意掩盖或者隐瞒,都是为了商业利益。因为有时候,高雅、真实、有思想的东西并没有(多少)利益空间,因而它们在市场化、功利化和利益至上的社会里也就没有多少生存空间。在商业行为中,“恶俗”就像是一种恶性竞争的结果,有的人给他的商品披上“糖果”的外衣,并且尝到了甜头,别人也会去效仿和尝试,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就会失去竞争力或者说无法在市场化的浪潮中生存。当所有的商人都遵循真实、客观、可信、负责这些原则,形成并遵循统一的行业标准或者说遵循一般的职业道德的,也许“恶俗”的行为会得到部分的遏制。但是一旦这种“恶俗”的行为有了一个开端,并且能够带来巨额的商业利益,它就会被其他人所效仿,并形成一股风气。

  保罗·福塞尔揭露了美国社会中的种种“恶俗”事物,但是对于这些“恶俗”是如何形成的却缺乏系统而深刻的分析,对于如何杜绝这些“恶俗”事物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建议和对策,只是让我们以一笑示之。他对恶俗抱着这样的看法,“恶俗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前面,任何力量都休想一下子让它慢下来。唯一的办法还是嘲笑恶俗。如果连这个也不做的话,那你就只能哭了。”相比于哭,我们还是喜欢笑,即使是“苦中作乐”,也总比在苦中抱怨好。

  y/2016.8.28

  《恶俗》读后感(十):皇帝的新装下爬满了跳蚤

  《恶俗》这本书在中国出得可谓是躬逢其时,现在的中国正是一个最大的恶俗事物的聚集地。从小沈阳的二人转到电视上充满的相亲派对,从各种奢侈品在国内被国内一扫而空到机场书店里的励志书籍和励志讲座,各种恶俗事件以各种档次出现了人们面前,以一种不由人不接受的姿态。恶俗是以一种什么方式,如何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呢?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沉浸其中呢?这本书给了一部分原因,以一种诙谐的语调讽刺了这种风气和人群,但是对于解决方案作者是悲观的。作者基本上抱着一种无奈的口吻来看待恶俗的发展,而看到国内愈演愈烈的恶俗风潮,笔者也感受一丝无奈和悲观。

  恶俗为什么会如此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毕竟恶俗不是短暂性的存在,也不是局部性的存在。事实上恶俗一开始像是一个穿着隐身衣的小偷,悄悄的偷走了我们文化中最具有灵性的品味的那个部分,而用镀满金粉的赝品来替代了,是我们却没有发觉。在我们的文化中,自我反省往往是最为缺少的部分,于是我们坦然接受了这个事实。

  作者描述的时代其实是美国历史上最富于活力的时代之一,卫星上天了,里根的政策使得国家藏富于民,IT行业的崛起为美国经济找到了新亮点。而好莱坞和美国流行音乐也一直是全世界的标杆,为何作者找到了如此多的不堪呢?原因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在每一个经济上升的时代都会出现一种现象,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使得人们乐于寻找一些奢侈的事物,一些富有假冒的文化韵味的事物来装点自己,这使得恶俗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回想由于美国缺乏欧洲的文化历史和文化内涵,于是美国的富豪乐于通过各种方式来粉饰自己。而阶层的剧烈变化使得人们努力竞争每一个阶层流动的机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俗气的事情。

  这可以解释我们中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现在的中国处在剧烈变动期,我们的文化内涵在各次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中被掏空了,国人在汹涌的物质大潮和思想大潮中不知所措,这个空白被文化商人利用,而这个浪潮还远远没有结束,它会很快结束吗?我想答案要由未来来回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