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人时代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人时代读后感10篇

2022-05-29 02:08: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人时代读后感10篇

  《人人时代》是一本由[美]克莱•舍基(Clay Shirky)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64图书,本书定价:49.90元,页数:201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人时代》读后感(一):我们的思考:从《未来是湿的》到《人人时代》

  很多朋友都在问《人人时代》和《未来是湿的》的区别在哪里?虽然这是《未来是湿的》的修订版,但是做的工作依然不少。恢复了一些曾经避而不谈的话题,今天的读者应该已经准备好了去接受。曾经是引领互联时代潮流,如今是慢下脚步反思。

  书名回归本源——人人时代

  原书名为Here comes everybody,最初译做 “人人时代”,而“未来是湿的”则是对舍基提出的“大规模业余化”进行了引申。舍基说“人人都是自媒体”,正如舍基当年的预言,如今已经步入了他所说的“人人时代”。互联网给从前的乌合之众带来了“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这种改变穿越了地域和文化的鸿沟。

  另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湛庐一直引领互联网趋势的出版方向,本书作为“未来十年互联网发展趋势”之湛庐七剑中的第一剑,之后一切互联网研究都以舍基定义的“人人时代”为基础。所以,我们选择了在这个时候回归本源,而这个书名也恰逢其时。

  修订术语,之前删除内容全部重现

  《未来是湿的》早在2009年5月就出版了,几乎与原书同步上市。随着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日益兴起,随着国内对互联网研究的逐渐深入,有些术语,如当时译作了“社会性媒体”的Social media,如今已有了较为确定的译法——“社会化媒体”。诸如此类。在这一版中,我们对之前比较生僻的译法进行了修改。

  关于内容,上一版中删除了一些敏感的案例,本次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增订。比如第7章白俄“快闪族”在政治运动中的意义和影响。已经相对完整地展现了舍基原著中的精彩内容。

  梳理内容,凸显精华

  在这次编加的过程中,为了全面展现舍基思想的前瞻性,我们重新提炼润色了各级标题。读者朋友们通过阅读凝练之后的标题、新增的章背文字,以及文中特别标注的黑体字就能迅速捕捉全书的精彩观点。通读全书的过程让人越发佩服舍基思想的前瞻性。“新的社会性工具不断地被发明出来,无论它们多么小,只要提升公共意识或群体协调,就一定会被用于政治手段,因为群体行动的自由,天然就是政治性的。”这正是微博的力量,也是Twitter为什么在大陆无法存活的根本原因。Twitter方兴未艾之时舍基就预见它脆弱的政治适应性,而如今的发展再次印证了他当时的预言,不愧为大师。重读经典,想必大家会感触颇深。

  优化版式,关注阅读体验

  这次重新做了封面和版式。封面依托于舍基原书的设计,但把原书的砖红色替换为很正的“专色红”。这种明亮的大红暗示着互联网也是一场革命。版式则与舍基的新作《认知盈余》一致,观点延续,风格统一。这样的行距和字距能够提供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

  《人人时代》读后感(二):还是洞察力

  罗胖跨年讲到《认知盈余》,前两天做了网读并破天荒地第一次在豆瓣上记下笔记,自然地也就转到舍基的这本书了,架上一搜还真有,想想应该买了有一年多了,上面还有一些批注和涂鸦,但记忆中一点印象也没有!

  这次还是网读,看了前后文,也看了豆瓣上的短评,书评,笔记。首先这是一本畅销热门书,七八年前应该有轰动效应,可惜我全然脱节;其次,在互联网时代,这是一本“老书”, 大多数的留言都是5年前的了,而且还特别喜欢用WEB2.0来比附,书中许多例子已为常态。

  K.K的书还没有系统看过,舍基的洞察力我是很佩服的:看到了隐含在漫山遍野的山花后面的春雨春风,看到了暴雨欲来后面的风眼。一方面,大量的新现象,新噱头,新人类,新物种出现,另一方面,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模式,机构,组织脚下的基石在松动,要变天了,而动力来自每个人都长出了新的器官-----互联终端!

  刚好这两个月来,我一直沉浸在历史,大历史方向上,17年的这一个转向,吧古今联系起来了,因而,体会或联想上跨度很大,也许很奇葩。

  A. 以自由的社群构建的社会来了,托福于人类的这个新器官,成为可能。 1. 在智人时代,社绑定在部落上,无以自由,无以选择,无以多样性,更不可同时身处多个社群; 2. 在强人时代,社群=共同体的规模扩大了,内涵也多元化了,但个人仍无从选择;3. 在精英时代,你可以选择了,选择不同的公司或机构,甚至选择国籍,但你选择的成本很高,所以商业机构,成为基石(科斯地板)。

  . 人类共同体构建,有4个机制: 1. 亲缘-互助,2. 交易-谋利,3. 组织-命令,4. 意识-认同。 强人时代的特征就是 组织-命令+意识-认同,意识认同,是宗教的宗旨,宗教是唯一取向,天然反对多样化, 而精英时代的模式是 交易-谋利,互联网时代,基于意识-认同机制的社区组成,一方面,绝不同于宗教,另一方面,超然于前面所有机制,成为基础的要素,将超越交易(市场机制,资本主义,公司机构),超越强人(强权+强教,军事+王权),并以此进入新时代!

  C. 以此视角,网上的反商业机制的行为,比如免费,比如无报酬协同,比如反专业化之道而行的“大规模业余化”, 比如消融管道机制的平台化(实物交易,信息传播)就可以理解了,因为就是要冲击甚至淘汰这些这些基于“交易-谋利”机制的社会连接,取而代之。 社会化媒体,自媒体是急先锋(其实,我以为,媒体这词本身就意味着管道,渠道,信息传播社群化以后,是广泛覆盖的,无孔不入的,自媒体,社会化媒体这样还用“媒体”二字的定义,已不能深刻描述),淘宝同样对现存商业体制与模式以很大的打击。

  D, 同样,以此视角,互联网对亲缘机制,对强权,强人,强教机制的冲击更大,尤其在中国,脆弱的资本主义+精英主义历程,反而给互联网机制以跨代攻击的可能。不一定通过西式民主,不一定通过西式法制,互联网也许会消融历经千年的强权机制!(大幸!)

  反商业机构,反国家机构,反规范说教,这是个造反的物件!新现象,新效应,新人类,新物种,层出不穷,《认知盈余》说,未来不可知不可控,我们只能悲催地随波逐流,不过更悲催的是那些不想随,不能随,不知随,抵抗随的人,体验未来的机会都没有!

  什么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什么大规模业余,什么自由时间的利用,舍基还是以老事物来度量新物种!在新新人类看来(95后?),这就是正事,这就是我们的专业和职业(如果这两个词还有存在意义的话),这就是我的生命时间!我连接,我存在,我在很多共同体中,我们的力量和价值“涌现"而出,决不是什么组织力量!

  《人人时代》读后感(三):充满哲思却也能贴合现实「书摘」

  107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脑中的某些部分专门会来做出一些经济上不理性而于社会有益的考虑。

  这大概也符合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吧,也与整个人类发展需求走向相符合。

  人们对于公平有一种更感性而不是更理性的偏好。

  思考有关群体形成与行动的能力上的变化。一个方法是将它与疾病的传播做类比。关于疾病传播的经典模式是研究三个变量。一感染的可能性,二任意两人的接触可能性。三人群的总体规模。如果这些变量中任何一个增加疾病的总体传播范围也将增加。

  这样看来社会化工具并没有创造集体行动。他们只是消除了,对于集体行动的障碍。

  156

  那些具备高储量社会资本特征的社会比起只具有较少,社会资本的社会在犯罪率,经营企业的各种成本经济增长等同样宽泛的一系列衡量指标上,总体上都做得更好。社会资本的衰减原因之一,是让人们聚集起来的困难变得更大了。当一个人行为变得更加昂贵不论是花费,还是麻烦的减少,人们都会减少做这件事。如果群体知道他们失去了什么,并且如果可能的话会还想把他们找回来。

  159

  互联网增补了真实世界里的社会生活,而不是作为一个替代方案出现。

  即使在一个被媒体充斥的时代,人们也渴望真正的人类接触。

  组群可以分为三种大的类型。第一种类型包括巫师异教徒钱,耶和华见证人和无神论者。是共同持有某种宗教和哲学态度,且从更大众的美国文化里得不到支持的那些人。第二种类型包括各种网站和服务的会员,他们渴望在真实生活中与其他成员集会。第三种类型包括文化偶像的崇拜者。偶像的作品。古怪的,足以让崇拜者们希望能够聚在一起。这三种类型有几个共同点。首先,他们不仅代表人们所做的事,还代表人们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方式。其次,这种自我认知转换成一种与其他拥有共同兴趣的人见面的愿望。以后在主群工具诞生之前这些人不能很轻而易举地找到彼此。

  当两个人的兴趣重合时他们比较可能成为朋友。如果这种兴趣越特殊,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就会越大。这样的净效应就是人们更容易喜欢与自己同样有着古怪爱好的人。而他们互相发现则更难。

  202

  开源并不是降低失败的可能性,而是降低失败的成本。

  把失败当做正常情况宽容对待的那些服务,会创造出一种特殊价值,那些试图确保大部分行动都获得成功的机构则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211

  新的群体行动模式可以通过可信的承诺,适合于该任务的工具和易于接受的协议产生。承诺解决的事,为什么要参与的问题。工具解决的是怎样做的问题,如何克服协调的困难。协议则确立了路上的规则你可以预期得到什么,以及群体希望你做什么。

  承诺是核心的成分,它说服每一位可能的用户成为真实的用户,每个人每天都已经有太多的事要做,而无论你怎么看待那些选择,这些都是他们的选择,要对他人的时间提出新的要求,显然必须提供某种价值,更重要的是所提供的价值必须高于他已经在做的别的事情,否则他不会是否出时间来这个承诺必须在几个极端之间找到一个甜点。

  有需要的成员数目越大。他们就越难发动,因为潜在的诱惑,更会怀疑是否有足够的人加入,同时他们付出的时间值得。这个问题有几种策略,店一天的一种策略就是是加入变得容易,从而使承诺,看上去更易于实现。另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爱小世界的模式,将人群进行细分,这要是小型而紧密联系的人群,在服务扩大,以前就获得价值。

  221

  成员之间彼此的互动越多,他们就越需要达成一致的行动,而管理他们之间关系的规则就越复杂。

  223

  群体行动失败的原因:

  1.把每一个因素都做对其实相当有挑战性,但是只有将它们全部做对才能成功。

  2.如同群体本身,问题的复杂度不仅来自各要素,还在于它们之间的互动。

  235

  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技术不是原子能也不是太空飞行,而是晶体管和避孕药。晶体管和避孕药并不相似,但却有一个共同点:二者都是普通人级别的发明,并以一次一人的方式引入到社会中来,它们却比靠巨大、长期的努力持续推动的巨人级发明更为重要。之所以它们改变了社会正是因为没有人能控制技术该怎样使用或者由谁使用。

  242

  未来属于那些接受当下现实的人

  《人人时代》读后感(四):从《人人时代》中认识人人的力量

  《人人时代》,其前身是《未来是湿的》。新瓶装旧酒,唯一的不同在于我们能更好的认识其中的理论和原委了。书中的案例是比较早的,而我们能感知的案例比较近。比如,我们开始熟悉的群体性事件似乎在2009年发生得最多,为何出现在2009年?为何又在这几年愈演愈烈?是因为这一年有了新浪微博吗?这确实是个问题——真的是因为技术变革带来的效应吗?真的是互联网的作用吗?能深挖的有很多,关键恐怕在于“人”上。变革开始于人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的改变,换而言之是认同、适应并采用了某些新的行为。要达成一件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人和”在这个时代最好的解释就是——一大批认同、适应、并采用新方式方法的人。

  这里回到一个组织的基本三要素:承诺、工具以及协议。一个组织要想运作起来,首先要有大家都认可的承诺——这是愿景、方向和目标;其次要有能够协调彼此具体工作的工具和工作方法;最后得有相应的行为标准和规范。这个方面,传统的机构组织方式原本是非常有效的:由领导来明确一个愿景(承诺)并提出一个激励机制,通过雇佣方式购买下属的时间和专业能力,放在专门设定的岗位并配给相关资源(工具),确定相应职责权限和考核标准(协议)来达成目标。这样的组织有着很强的控制能力,能够确保效果,但弊端就是高昂的成本——组织要做的每一件事都得投入成本,因为工具是购买的、协议是在利益的基础之上确定的。如果工具不再要购买、协议基于自主的认同,那会有什么效果呢?这便是“人人时代”的开始——互联网便是这么一个对广大用户免费的工具,而其多对多的互动特性、媒体属性和功能属性,造就了各类主题论坛和网站,随之而来的是基于兴趣、专业、价值观的虚拟社群建立,这便让协议的部分得到了充实。一个个新组织可以不依赖利益、几乎毫无成本的运作起来,这便是人人时代的特征。

  人人时代,是一个大量熟悉互联网工具并将其融入到行为中的人构建出的时代。工具并不复杂,两三个人就能建一个群,但一个群要想运营起来还是颇费功夫的。书中指出了三个递进的所谓无组织的组织行为。最基础的是共享,人们展示自己、分享意见、观点、记录;高一级的是合作,基于大家通过分享建立起的了解与信任,开始一起做一些事、开始展现彼此的专业;最高级的是集体行动,这就需要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多方协调来形成了。互联网增加了分享的广度、提升了合作的范围,于是大幅减少了集体行动的协调成本。于是人人就很容易被组织起来,带来了变革的力量。这里又有两个重要的概念——桥接与连接,桥接是跨领域跨特色的对接,连接则是对每个角色个体的对接。在人人时代,工具已然泛化,协议基于自发,能够把握的只有承诺,而承诺的主体便是领导者——领导者需要能桥接各个不同群体,要能连接各个群体的促成者,要发掘群体内部连接能力,要推动内容的生产,更要提炼出智慧,并能不断完善并提升相应的承诺。这便是一种新的挑战,失控对控制的挑战、非主流对主流的挑战、创新对传统的挑战……都是挑战。

  在无组织的组织中,意见领袖的价值似乎显得尤其明显,可以说很多意见领袖都是深谙互联网工具和协议特色的高手,所以在承诺层面进行的引导就带来了非常出彩的效果,这儿可以提一下两年前砸冰箱的罗永浩,即便其有些私心,但确实对一些现实的问题带来了变革,之后西门子的冰箱会加闭门器了,对于消费者他们不得不放下傲慢了。而在无组织的组织形式中,很多专业能力在传统组织中依然通用——一个粉丝团团长的组织能力完全可以估量;一个游戏工会的会长其实也是一个很棒的协调人和管理者,这方面对现有的人才筛选机制带来了挑战。而论及现有组织和无组织的组织如何搭配协调时,对原有组织体系的剖析也很深刻——原本基于雇佣关系的组织形态,其支付费用的理由在于有保障的效果和稳定的产出,而这都属于事务性的内容,那些突如其来的创意、明显的创造、跨界的创新并不属于这种有保障的成分,要投入成本就明显不合理了,这些就可以交给无组织的组织来进行运作。就像现在正火的罗辑思维,其事务性的工作诸如每天的语音、每周的视频、粉丝的回复和筛选、内容的编辑……这些事务性的稳定产出内容确实需要一个传统组织来操作,而诸如做月饼、推肥皂、搞儿童节、弄霸王餐,则更需要无组织的组织方式,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控制和失控只有在有效的应用搭配上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儿可以提一个概念——业余的专业性,指的是在操作时候能够体现专业度,因为只有专业才能建立起信任。尤其在人人时代,这种信任像货币一样可以传播甚至能用于交易,创造更多价值。像公益书虫,以及其背后欢乐书虫部落、安泰读书会一样,全都是业余组织,没有作者、没有专家,全是一群“业余”的人却试着在做一件“专业”的事,在长期的实践中还真做得越来越专业了——这何尝不是人人时代模式的实践呢?

  在人人时代,探讨人人的力量,不止是想到如何认识与利用,更需要明白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人人的一份子。

  《人人时代》读后感(五):不推荐阅读,浪费时间。

  《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这是2012版,09版《未来是湿的》更有名。

  不推荐阅读,写作一般,号称全新修订版一样翻译痛苦,错别字不断。印证了本书出版商湛庐的广告“读者在选购图书的时候,往往把成本支出的焦点放在书价上,其实不然。时间才是读者付出的最大阅读成本:阅读的时间成本=选择图书所花费的时间+阅读图书所花费的时间+误读图书所浪费的时间”,之所以还继续浪费时间写读书笔记,主要是为了提醒其他同学和交每周作业。

  协同生产最有名的案例是维基百科,它是全球第七大网站、每天超过十亿人使用、无广告、无利润,前六个都是由亿万美金投资的企业推动的,已经有240年历史的大英百科全书已经停止出版,这是公益改变世界的明证,维基媒体基金会拥有支持维基百科网站运行的设备,它的资金来源全部依靠捐助。基金会的理事会负责监管基金会所有的相关项目。各项目日常的维护工作则都是由志愿参与者完成的,仅中文版就有35,180,555人次编辑了803,178个页面。当年第一次看到维基不断更新的捐赠页面时很激动,后来免费午餐基金也有机会聚沙成塔,四年来约四百万人次捐款过亿元,帮助439所学校十万师生超越饥饿。

  这是全球前十大网站,遗憾的是前三位在大陆都无法使用。

  1、Google.com

  Enables users to search the world's information, including webpages, images, and videos.

  2、Facebook.com

  A social utility that connects people, to keep up with friends, upload photos, share links and

  3、Youtube.com

  YouTube is a way to get your videos to the people who matter to you. Upload, tag and share your...

  4、Yahoo.com

  A major internet portal and service provider offering search results, customizable content...

  5、Baidu.com

  The leading Chinese language search engine, provides "simple and reliable" search exp...

  6、Amazon.com

  Amazon.com seeks to be Earth's most customer-centric company, where customers can find and disc.

  7、Wikipedia.org

  A free encyclopedia built collaboratively using wiki software.

  8、Taobao.com

  Launched in May 2003, Taobao Marketplace (www.taobao.com) is the online shopping destination of...

  9、Twitter.com

  ocial networking and microblogging service utilising instant messaging, SMS or a web interface.

  10、Qq.com

  China's largest and most used Internet service portal owned by Tencent, Inc founded in Nov...

  书中提到以协调代替计划的例子是闪电战,当时德军规模和坦克性能都不如法国,但六个星期就迫降法国。“将一群坦克变成相互协同的进攻力量,要求媒介存在,即没有无线电就没有闪电战。其次,它需要重视有关新可能性的战略,没有新战略也不会有闪电战。无论技术改革还是战略决策,都不可能单独保障德军的胜利,然而当两者共同作用时,世界也因之发生了改变。”

  另外一个例子是Linux,一种自由和开放源代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这是自由软件和开放源代码软件发展中最著名的例子。世界上500个最快的超级计算机90%以上运行Linux发行版或变种,包括最快的前10名超级电脑运行的都是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在移动设备上广泛使用的Android操作系统就是创建在Linux内核之上。托瓦兹出生于芬兰,父母、祖父都是记者,1991年首次发布Linux内核时还在读大学,1996年毕业后进入全美达工作,1997年拿到硕士学位。1999年,Red Hat及VA Linux这两间公司,决定将他们公司的股票选择权(stock option)一部份赠与托瓦兹,以感谢他的贡献。同年,在这两间公司的股票在市场公开发布之后,托瓦兹的财产估计为2,000万美元。以上来自维基。

  白色自行车运动、大部分QQ和微信群等俱乐部组织的衰败验证了作者的观点“如果缺乏某种形式的管制,任何创造群体价值的努力都不能成功。如果有行为不端的机会而不必受到惩罚,就会有足够多的人做出反社会行为,直到把事情完全搞砸。”

  创建互动社区需要承诺、工具与协议的成功融合,维基最早的邀请是“请大家上那发篇小文章吧。只要5-10分钟,拜托。” 托瓦兹将这个内核放置在网络上供大家下载,同时在BBS上面贴了一则消息,由此开创了Linux。

  Hello everybody out there using minix-

  I'm doing a (free)operation system (just a hobby,

  won't be big and professional like gnu)for 386(486)AT clones.

  I've currently ported bash (1.08)and gcc (1.40),

  and things seem to work. This implies that i'll get

  omething practical within a few months, and I'd like to know

  what features most people want. Any suggestions are welcome,

  ut I won't promise I'll implement them :-)

  “他说,他完成了一个小的操作系统,这个内核是用在386机器上的,同时,他真的仅是好玩,并不是想要做一个跟GNU一样大的项目!另外,他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建议与回馈来开发这个操作系统!”

  作者认为重要的不在于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种人,绝大多数好主意来自那些联接结构性漏洞的人,所谓跨界。在达到临界数量之前,维系网站的唯一方法就是靠个人领袖的气质。Flickr 创始人说“你必须亲自迎接头一万名顾客”,小米就是从雷军对手机的热爱开始的。读书会也是从个人爱好出发,最后成为组织学习平台,书中提到的Self-help 适合作为互助教育的翻译,自助者互助。

  《人人时代》读后感(六):《人人时代》——湿乎乎的人情味

  人人时代

  为什么说人情味是湿乎乎的呢?

  自工业革命以来,极大解放了人类生产力,经济欣欣向荣。可工业化也如同一台烘干机,将社会关系中一切带人情味的东西烘干,它满足了一些非洲人所称的“小饥饿”,即对物质的需求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是它没能满足“大饥饿,即对意义的渴求。

  而这些烘干的个体联系起来,便是组织。组织赋予我们存在感、金钱、以及成就。但这一切是冷冰冰的。

  当我们像脱衣服一样一层层脱掉这些组织的时候,却可以发现人与人之间简朴的吸引力,这让我们彼此靠近。我们开始在各种社交软件里寻找我们的“同类”,彼此组合、交流,凭着感情、缘分、兴趣快速聚散,而非像机关、工厂一样强制性的“天长地久”。这就是湿湿的人情味,它更多是对自我的探索,而非麻木的按部就班。

  我们也有特有的“湿”,便是仁。说的就是一小群人聚一堆儿,在人情、意义、具体现象中体验人生。

  西方工业理性 VS 互联网的感性

  西方工业理性在带来伟大进步的同时,正越来越多地把它的负面因素暴露出来。它制服了人性中的洪水,却又带来了人性的沙漠。

  物极必反,所以,未来需要用湿来中和一下,让未来多一点绿色,让未来多一分潮湿。当今的互联网提供了这种契机。

  蒋方舟在天天果园进行了《互联网思维就是女性思维》的演讲,里面说到:

  “如果说,web 1.0是男权时代,那么,从web 2.0开始,互联网便进入了女权时代。前者的特点时门户式,集中式,大而全;而后者则以人为中心、个性化、获取经过定制的信息。”

  互联网是女性思维的,感性的、情绪化的、甚至有点无理取闹,可是同时,也是更近距离、更亲密的接触。

  互联网的时代,我们都在做什么?

  边吃火锅边沟通工作。这个自然是夸张,但也并非无可能,我就试过边喂狗边煮早餐边将一份文件发送给客户。互联网发展到今日,人们不再执着于一成不变的组织工作,或者说,社会性工具的普及,让人们远距离工作的困难降到最低,人们不再需要固定的朝九晚五,短期暂时的契约开始替代长期契约,如以下例子:

  远程工作两个月后的体会

  群体组织的成本降低。群体的形成变得简单,以往的地域障碍已经不再,中国飞英国也不过10个小时,以往的信息交流障碍也不再,社会性工具让我们及时看到这个世界每一个角落,甚至早于主流媒体。全世界因为同一个爱好而聚在一起的人,可以跨越东半球与西半球进行交流。这一切都是自发的,社会性工具的进步消除了对于集体行动的障碍。

  人人都是自媒体。从前专属于媒体从业人员的种种工作被广泛地业余化了,新闻可以不借助传统媒体而闯入公众意识。新闻媒体可以因为某件事已经通过其他途径闯入公众意识,而只好报道它了。过滤已经大大减少,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东西,不过是一个“发送”按钮的距离(当然,看众的多寡因人而异)。这个社会已经开始“先出版,再过滤”的思维。这一切已不再稀缺,人人开始成为自媒体,从百度的百家、腾讯的公众号、甚至我们的简书、知乎,都让你成为自己的“出版人”,当然还有各种草根大号,只要有趣,关注不会少,如深夜发媸、胡辛束,分分钟阅读量上10000+

  稀缺的不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先出版,再过滤”的社会思维,让我们每日面临冗余的信息负荷。我们知道朋友圈的有用信息不足5%,却止不住手去刷,生怕错过这个世界的什么。西蒙曾说,“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在信息社会里,硬通货不再是美元,专注就是硬通货。”

  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而互联网分散了它们。

  互联网是中国的加湿器

  曾经听过一个例子,是比喻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曾经觉得人工智能离我们很远,即使在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之后,仍像在远方的火车,仅能看到车灯的星星亮光,在薄雾中忽隐忽现;而不久,我们开始听到“轰隆轰隆”的声音在耳畔,知道它就在不远处了;然后,我们听到汽笛声,我们开始欢呼,期待即将到来的见面,可是一瞬间,它已经与你擦身而过,飞奔向前了。

  我们现在便处于看见那星星亮光之中,“轰隆”声已将近。

  期待未来的未知的改变。

  参考资料:

  《人人时代》

  《互联网思维就是女性思维》

  《蝗虫与蜜蜂》

  《人人时代》读后感(七):无组织的“自组织”力量

  自组织和自组织性是现代信息系统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和研究课题,《人人时代》的副标题为“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其实就是在讲无组织的自组织性。个人认为这句话才是本书本书重点所在,也正是这句话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全书通篇在讲互联网和其他技术进步给群体动力学带来的改变,其突出表现就是网络出现后,群体构建成为一件“简单而又可笑的事情”,并且随着技术发展,共享、合作、集体行动层层深入。作者舍基很会讲故事,通过大量鲜活的例子,来讲述事件背后潜藏着的真理。

  译者胡泳教授将“Here comes everybody”译为“人人时代”,并解释为“这意味着主人公是一个人,同时又代表着人人;他总是看上去类似和等于他自己,然而又案子符合一种世界普遍性”,这样的解释不免拗口难懂,通读完全书,私以为“人人时代”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互联网的存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新闻制造与提供的精英化区分,草根的力量凸显,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每个人都有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正是因为互联网和其他技术的发展赋予了每个人成为业余记者的能力,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属于每个人的。而文中作者也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在人人即信源的大背景下,是否还需要传统意义上的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答案是肯定的,作者从交易成本出发,对传统机构组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从群体构建出发,按照难度级别,分别是共享、合作和集体行动,本书正是按照这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首先,共享很简单,社会化工具为彼此的分享提供了可能。其次,,共享之上是合作,合作比共享要难得的多,因为这牵扯到改变自己的行为去保持跟他人同步,与此同时,他人也在改变自身的行为努力与你保持同步,在这里Wikipedia是典型。之后是集体行动,这是一种最难的集体行为,它要求所有人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和认识,才能够进行同一件特定的事情,在此,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受到其实行方式的影响跟约束。在集体行动中必须要有约定俗成的东西,才能保证集体行动的实现。下面我将谈谈自己在阅读完本书的一些感受。

  1.“媒介旧有的限制被极大地削减了,权力一点点地向“原本的受众”汇聚,一则新闻可以在刹那间由一个地方扩散到全球,而一个群体也可以轻易迅速地因合宜的事业被动员起来”(P10)

  传统媒体所形成的故有体制被新媒体一点点改变,新技术使得新式群体的

  形成成为可能,传统意义上的沟通方式被极大地改变,通过手机、电子邮件、网页、论坛,巨大而分散的群体可以实现自由而且随时随地的参与。

  传统的组织必然会面临“机构困境”,任何组织为了在一定规模上生存,都必须要承担一定的管理成本,随着机构规模迅速增长,越来越大的生产成本是组织所无法避免的,因而成本会与组织的盈利有绝对的矛盾性,久而久之形成机构困境。互联网背景下群体变得容易形成,个体在不需要管理费用的情况下就可以自发形成群体并为其做贡献,这可以有效缓解机构困境却无法彻底改变造成机构困境现实的限制。

  2.本书将群体行为看成一个梯子上的递进行为,社会化工具改善了这些行为并且使之成为可能。“按照难度级别递进,分别是共享、合作和集体行动”,以Flick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实现了共享,维基百科的组建过程实现了合作,而“快闪族”实现了集体行动。书中提出群体中的“公地悲剧”问题,这在现实世界中仍然有其意义。

  3.“社会化工具清清除了公众表达的原有障碍,从而突破了大众传媒特有的瓶颈。这样一来,以前专业媒体人员从事的种种工作被广泛地业余化。”

  “遵循传统的处理方法成了一种经济规则。然而,现在生产、复制、发行等问题都大大简单化,这导致对媒介的控制不再完全掌握在专业人士的手中。”

  互联网及新技术的发展带来全民记者时代,先前属于新闻记者特权的“出版资源稀缺”局面改变,只要是有机会深入现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新闻源和报道者。人们不仅仅只是新闻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可以决定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信息动员和信息管理,相比于初期的互联网,目前的互联网更能体现出群众性的、泛社会化的,更体现自组织性。

  “出版的大规模业余化使得过滤的大规模业余化势在必行,无论先过滤再出版有多少优势,它都基于媒体的稀缺,这已成为过去。社会化媒体的扩张意味着先出版再过滤成为唯一可行的系统。”(P79)

  传统媒体的内生制约因素决定了其相对简单的过滤问题,而人人皆记者的时代,任何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扩散消息,信息发布的门槛降低,每时每刻数量繁多的新内容发布出来,专业人员人数完全不足以实现对发布内容的前期过滤。

  4.“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

  5.“那些在小群体里发东西给彼此看的人,他们之间的沟通同发布信息让成百上千的人看到是不同的。”(P69)

  书中作者用了Myspace这个社交网站作为例子,指出像facebook、LiveJournal、Xanga这类网站是依赖使用者社会关系网络发展起来的。社交网站中的大部分使用者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小型受众,主要活跃在小群体里面互相讲话。由此我联想到国内的微博与微信朋友圈,其实这两者又是有一定区别的。相比较对使用者现实社会中的社会关系依赖程度,微信的依赖程度更高。也正因为此,微信有了比微博更强的私密性。诸多使用者表示,微博互粉的过程中他们并不会过多去在意对方是不是自己认识的人,然而在互加微信过程中,会有一个刻意选择与排斥的过程。微信朋友圈“只有共同好友才能看到赞与评论”的功能,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使用者对私密性的保护,这是其值得注意的创新。

  除此之外,在社交网站中,既有互相活跃在小型圈子,也有获得大批量关注者的名人,在即使是网络也无法控制的“社会性限制”中,当名人粉丝达到某个数值临界,他便无法跟每一个关注者进行互动,而忽略则变成他们必须进行的选择。

  “在这种规模下,“交互性”会是这样的:与绝大多数受众几乎没有互动,和剩下的少数人有不经常和极少的互动。”(P75)

  6.从协同生产到集体行动,本书层层递进,也始终在强调新的社会化工具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维基百科在全书中多次作为典型案例被提及,它通过互联网自发的劳动分工,聚合到分散个体的力量,形成看不见的主体凝聚力,维基百科的不断完善正是这样一个过程而绝非产品。为其完善做出贡献的个体并不能从中获得实质性的报酬,也正是因为如此,维基百科避免了传统意义上的“机构困境”。内容的贡献者不是雇员,维基仅仅需要投入少量的管理费用而获取到数量惊人的内容。

  作者通过维基百科引出“幂律分布”原理,即“在维基百科的完善过程中,对同一词条的修改补充,排名第二的次活跃用户的编辑量可能只有第一名编辑量的一半,而排名第十的只做了后者的1/10那么多。”(P101)

  “最活跃的少数用户完成了大部分的编辑工作,尽管他们只占有多有贡献者里的少数并且是极少数。”(P102)

  集体行动是比协同生产更为复杂的新的活动形式,当结构松散的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并实现共同利益,便促使集体行动的实现。互联网这样的社会化工具在其中并非起到了组织集体行动的作用,反而是消除了对集体行动的障碍,让人们更方便快捷地聚集起来采取共同行动。

  “技术在其中的作用则是通过消除两大障碍——信息的地方局限和集体性反应所面临的壁垒,从而改变了公众反映的范围、力度,尤其是持续的时间。”(P124)

  随着社会化工具的使用越来越简洁方便,群体行动的速度也在加快,分享和协调的成本降低,即使是普通公民在举行活动过程中,可能也无须进行先期策划。因为受到个人差异影响,群体行动难以开展,而一旦开始,也更加难以阻止。那么如果一个群体存在某种非法企图,事态将要比个体拥有同样多的非法企图而多的多。正是因为这样,市民抗议可能造成武装冲突或暴力冲突,而完全无害的快闪,只是新技术背景下群体快速形成的一种良好表现。

  7.

  案例:

  1.2006年伊凡娜手机失而复得事件

  体现出了群体的力量。首先是有Digg这样一个协作性新闻站点,它的首页跟任何报纸的头版一样,由及时而重要的新闻构成,然而它的特色在于,这里的重要性并不是来自于编辑的判断,而是用户的投票。

  2.“美人鱼游行”、“伦敦爆炸案”、“印度洋海啸”

  Flick网站上由普通用户分享的照片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效性,没有事先组织,没有报酬之父,也没有管理成本,Flick网站只是提供了聚合以及分享的平台。这同传统组织是不同的,Flick只是一个桥梁,帮助用户自发组织协调起来。

  3.维基百科

  理论:

  机构困境(第一章)

  生日悖论(第二章)

  科斯天花板理论(第二章)

  工地悲剧(第二章)

  幂律分布(第五章)

  六度分隔思想(第九章)

  本书的问题:

  翻译者本身在翻译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有些直译过来而没有经过译者的组织,读起来略微有些吃力。

  《人人时代》读后感(八):大规模业余化的未来

  一条丁锦昊在埃及刻字的微博,让他在几天之后成为全国媒体跟进的人物。

  平潭凯美瑞车主欺压摩的师傅!在优酷有超过300万次的播放,把精良制作的电视剧甩在身后。(你想到黑镜里的白熊正义法庭么?)

  最西安是由业余编辑组成的微博媒体,对个人转发的信息进行评论、转发形成自己的内容,并有了近6万人的受众。

  克莱•舍基在《人人时代里》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既然互联网和相关技术的发展赋予了我们每一个人成为业余记者,业余摄影师,业余评论家,业余警察,业余商人的能力,那么我们是否还需要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

  我们从交易成本开始回答这个问题,交易成本包括了很多内容,比如:

  事前的交易成本:搜寻信息、接触、签约、谈判、保障契约等成本。

  讨价还价的成本

  事后的交易成本:比如诉讼成本。

  约束成本:为取信于对方所需之成本。

  新的工具会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从而让新事物诞生。比如淘宝提供了开店、招徕客户、定价、收款一揽子解决方案,全方位的降低了事前、事后、约束、讨价还价的成本,从而促成了大量业余商人的出现;职能手机 + 微博大大降低了发布信息、寻找受众、获得眼球的成本,促成了大量业余警察、记者的出现。

  在专业技能业余化后,专业媒体的交易成本决定了自己无法与大规模业余化的产业竞争,除非它能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比如更少的人会购买华商报、京华时报等以家长里短的新闻争得读者的报纸,关注最西安,在微博上关注几个大号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但我们依然需要购买哈佛商业周刊,经济学人。新技术不会消灭专业机构,但是会消灭和大规模业余化提供同样服务的专业机构。

  某些专业机构具备更大的优势,比如服务业,他们的产品高度定制化、差异化的,造成交易成本居高不下,这种交易成本形成了壁垒,让大规模的业余化难以进入,选择好行业真的很重要。

  大规模业余化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如果能降低某个行业的总体交易成本,我们将有能力定义新的游戏规则。从这个角度看,希望写一个网站就改变世界、大富大贵不免希望渺茫。任何一个行业都非常之复杂,没有长期的浸淫,根本无法形成对总体交易成本的认识,改变就更无从谈起。 我的某个客户正着手做一些开创性的工作,我也很好奇他们将如何改变行业。

  大规模业余化带来了忧虑,比如行业道德的消逝,行业道德来自于同行业从业者的挤压。做一个程序员离职时拷贝东家的代码是人所不容的;做一个记者,新闻报道失实、侵犯隐私会被业界声讨。大规模业余化后,每个人都躲在面纱的后面,站在高高的道德制高点上,不再遵守任何行规,完全因情绪行动,实在是非常危险的,在作为旁观者因为多数人暴力大呼过瘾的同时也必须想想自己就可能是下一个丁锦昊。

  《人人时代》读后感(九):《人人时代》(读书笔记)

  总述

  1.1一部丢失手机引发的网络引爆点事件,当事人拥有信息时代吸引、引导注意力,炒作热点,形成正向反馈的直觉和能力,最终获得了互联网上的发言主动权,迫使事态产生向他倾斜的转变,这一点在以往是很难实现的。

  1.2互联网增加了社会可见度,使我们的网络足迹更加容易被追踪(人肉),行为也更容易被公众审视。

  1.3更多的人可以轻易而迅速得被动员起来,协调行动。但是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一个群体一旦形成,想要再控制他们就不再简单,由于网络匿名性,使得控制对话也难度重重(网络暴力)。

  1.4人类是社交动物,擅长交际和八卦,在为数不少的个体之间进行协调互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沟通方式革命式的改变,也就改变了社会。自发群体变得更容易形成(豆瓣群、微信组),个体在不经正式管理的情况下更容易做出贡献(维基百科)。

  2.分享

  2.1生日悖论:社交组织是非常复杂的,人数越多越复杂——多即不同。群体复杂性:群体环境下的个体会表现出研究单个人时谁也无法预期的行为。在现实机构中,集权和层级结构是管理社会组织的比较有效率的办法,但管理成本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当人数变多时,交易成本会变得不堪重负。科斯天花板:到某个临界点上一个机构不可能继续成长并维持运行因为管理成本将吃掉所有利润。

  2.2群体行为第一梯度:共享。flicker提供分享的模式:用户自动上传,tag变成用户相互关联的桥梁,在数目庞大的全体用户中,可他们自己聚合。可以说,新的社会化工具基本改变了群体行为的旧法则,由“先集中再分享”变为“先分享再集中”。平台本身完全放弃监管的企图,改为提供工具,让潜在群体自我同步和协调,联系松散的群体能够比机构更有效地完成一些事情,没有科斯天花板的问题。

  2.3群体行为第二梯度:合作。涉及到自身行为与他人同步。

  2.4群体行为第三梯度:集体行为。公地悲剧:虽然每个人都同意克制对大家都有利,但个体收到的各种刺激缺常常阻碍那样的结果成真,(所以纳税为什么从来不能遵从自愿原则)。对于狡猾的理性的鸡贼的自利的人类来说,要采取集体行动,必须有足够强的愿景和信任系统把大家维系在一起。

  2.5人们天性渴望成为群体一员,与他人共享、合作、集体行动,现在,新的社会化工具为我们扫除了交易成本的限制。

  3.业余化

  3.1誊写者之赞:活字印刷发明后,誊写者必然成为被弃绝的传统,但是新旧交汇之际,修道院院长为保护誊写者的自我重要感所作的《誊写者赞》,却是用活字印刷的,选用的媒介和方式已经破坏了它所传达的信息。职业人士通常更关心的是自我保护而不是社会进步。

  3.2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首当其冲,主要是传播成本瓦解使传统媒体的优势尽失。虽然他们还沉迷在自恋的偏见中,用专业化的自我定义及自我错觉作为自我安慰和保护的外衣。新闻记者的特权基于先前出版资源的稀缺(在我国还有列入体制序列便于管控的特殊性);而今出版变得毫不费力,自由的全球出版使得公众言论和行为更有价值也更有号召力,群体信息源的丰富充裕也令职业出版不断失去特殊意义。互联网引入的未来是出版的大规模业余化,将会带来从“为何出版这个”向:何不出版这个 的转变。

  4.参与感

  4.1任何成本都回造成壁垒,高成本造就高壁垒,因此传统媒体只能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产出最有价值的任务;而互联网扫除了一切壁垒,允许任何人生成任何内容并发布给所有人,因此势必造成信息大爆炸,先产出后过滤成为唯一可行的体系。

  4.2业务创作者们(大V,UP主,vlogger)们的内容提供动力是什么?他们的行为是自增强的。在现实生活中,财务性动机是主要动机,除了获得金钱报酬外的其他动机是不足以支持严肃工作的。但是网络上,虽然也有人致力于用影响力去变现,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起作用的还是非财务行动机:获取彼此的注意力,获得成就感,同时“分享”也是数据时代的主要精神,把自己的喜好交给系统交给数据,数据会更懂你(《未来简史》)

  4.3对称参与:一旦人们有能力接受信息,他们就有能力发送信息。

  5.协同生产

  5.1维基百科:分布式协同。互联网用户共同从事一个无需正式管理的去中心化流程。维基百科就是主要靠集体编辑,具有自我纠错机制,价值由广大作者和公众审阅共同创造。每个词条的完善是逐步推进的,虽然可能存在无聊的捣乱者,但是只要好的修改超过坏的修改,系统就能慢慢自愈并向好发展。词条不是诞生于一个伟光正的和谐思想指示,而是出自经常不断的审核和校正。(引申一下,近来对于西方国家指责叙利亚使用生化武器而叙利亚官方称视频为摆拍栽赃的罗生门事件,在不可能亲自到现场调查的情况下,我倾向于不相信叙利亚政府,原因是跟叙利亚相比,西方国家是类似维基百科的开放系统,就算存在搞阴谋的个别人和势力,但只要正义的人比阴险的人多,系统就存在一定的纠错和自愈能力,一件事实总不那么容易被扭曲成假的或者假的也很难伪装成真的,至少跟独裁国家相比,我更倾向于认为独裁国家更容易做指鹿为马的事,独裁国家的信源更容易只手遮天,而开放世界存在的假消息更难欺骗世人。)

  5.2幂律分布,长尾效应:互联网世界处处存在着幂律分布,即可预料的不均衡(微博由为数极少的头部用户(大v)和众多吃瓜的尾部用户组成),幂律分布中,谈“平均”是没有意义的,大部分人都会被平均。

  5.3为维基百科无私奉献添砖加瓦的人都是怎么想的:1,锻炼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自我提升;2,在互联网上改变世界留下足迹的虚荣心;3.一种非财务行动机“共同对等生产”。《不列颠百科全书》可能随时间推移遭遇它的知识半衰期,但维基百科却可能因为足够多的人持续关心它热爱它而继续成长。

  6.集体行动

  6.1盖根神父在其教区持续性侵三十余年,虽屡遭指控却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有恃无恐,直到2002年,“信仰者之声”创立,向教会持续施压,迫使主教对有侵害行为的牧师做出实质性的处理。因为新的共享方式(电子邮件)已经诞生,社会化工具消除了对于集体行动的障碍,使得相互交流和协调行动变得容易,聚合信息的成本变小,人们更愿意甚至渴望集合起来改变世界。

  7.快速响应

  7.1多即不同,快亦即不同。新的社会化工具使得人们迅速集结,快速行动,一旦开始,难以阻止。

  7.2【例】莱比锡抗议是一次共享认知的“信息瀑布”。共享认知:我知道这个情况,我知道你也知道这个情况,每个人都知道其他人也知道这个情况——此种共识组成的信息瀑布使得本来互不协调的群体更有效更确信地协同工作。(莱比锡抗议促成了柏林墙的倒掉)。

  7.3【例】2006年,白俄罗斯卢卡申科企图制造独裁,通过宣称整治腐败,开始推行铁腕统治,并谋求连任导致民众不满,大家通过快闪的方式表达抗议,对于这种利用新的社会化工具开展的运动,政府无法事先阻止(以当时的技术组织过程很难追溯),又很难控制舆论(一旦对民众动用武力就会被手机公布到网上)。(大概是目睹了境外国家在互联网时代的统治窘境,某国开始未雨绸缪……)

  7.4【例】针对汇丰银行决定对学生客户撤销无罚息火气账户的举动,facebook用户组将不满的学生协同起来进行抗议,,最终使汇丰银行服软的不是学生的不满,而是将不满协同起来的力量。因为抗议中的大多数人只有有限的动机,虽然不满,但没有反感到愿意单枪匹马动真格维权到底的程度。互联网能够轻易地创造一个环境,让不那么积极的人不必成为激进分子也一样能发挥自己的一份效用,所谓聚沙成塔,也就是我们传说中的“围观的力量”。(不然你觉得,被鸿茅药酒跨省逮捕的广州医生是怎么重获自由的?围观也是一种力量,而微博上大v,kol们的作用则是代表、汇集、协同了这种力量。对这个新闻保持关注并不是一件难事,何不成就一番自己的正义感呢?)

  8.社会资本

  8.1重复囚徒困境的最优策略是:一报还一报。即你必须给对手清晰的行为准则,一报还一报。假如双方之间存在共享认知,即我知道一报还一报策略,我知道你也知道一报还一报策略,那么两人的最佳策略当然是选择信任相报,这是绝大多数社会困境的一个解决方案。

  8.2社会资本即运转良好的社区所具有的一套准则和行为,这些准则有助于实现群体中和群体之间的合作。新的社会化工具提供了一种比较可靠的信用体系,能够让人们在更可信的框架里享受充裕的社会资本带来的利益。(支付宝?区块链?)

  9.小世界

  9.1小世界,六度分隔理论。构成小世界的因素是“同类相喜”。小型群体联系稠密,大型网络联结输送,大网络中承担联系各个稠密小群体的结点叫甜点,角色十分关键。

  9.2小世界网络对于信息起到增强和过滤作用(回音室效应)。相对同质的小群体内部联系与信任的加深在社会资本中至多属于结合性资本;异质人群之间的联系增多则是比较有突破性的桥接型资本。

  10.开源运动

  10.1先出版后过滤意味着,新的社会系统必须容忍极大数量的失败。失败是普遍存在成功是稀缺一如幂律分布。既然失败是常态,那么久降低失败的成本。开源软件linux将程序员们的免费贡献成果转化成产品,并不需要为失败付出任何代价。(可能可以类比为计算机程序的遗传算法,设定好初始状态后,程序自动突变自行试错,通过不断迭代自然产生的最优方案,但因为是计算机自动迭代,并没有付出很高的成本就能够胜过,关键是初始设置,你用什么吸引全球程序员在你的系统上“放开了玩儿”。

  10.2 “适应度景观”,对于任何问题或目标,都有大面的可能性可探索,但只有少数有价值的地点待发现,类似开荒淘金。开源系统通过正确的协议工具,让一大群人共同为一个对所有人免费的项目工作,降低了探索适应度景观的成本,发现惊喜的过程也更自然更随性。这种方式与受二八律所困,收管理成本所累,必须高薪聘请那20%精英程序员充分利用资源去完成80%项目的微软,在方式和立场上,是完全不同的。

  《人人时代》读后感(十):人人时代,人人创造

  《人人时代》是对于之前出版的《未来是湿的》一书的整理汇编。未来是湿的,一听名字就觉得很有内涵。本书因为是翻译的关系,还是有很多地方比较难懂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物质化,干巴巴的,没有任何生气。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了干巴巴的时代带来一丝雨露。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因为有相同的爱好聚集在网络上,为了喜欢的事付出努力,这种无组织的力量将改变我们的社会关系,这就是人人时代带给我们的变化。

  在原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个困境,就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维系我们的社群协作。沟通交流的成本随着人员增多而变得更加的复杂。组织架构越来越庞大,但是效率却越来越低。这个在组织学里叫做机构困境。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使得这个困境变得不是那么的复杂。互联网的兴趣,使得论坛、小组、兴趣部落高速发展,我们不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和有相同爱好的人在一起讨论。在互联网上面我们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交流。我们的一个想法能被成千上万的人看到,每天都有不同的创新迸发出来。这本书中一直提到的一个概念就是幂律定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八定律。就是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将幂律定律发挥的淋漓尽致。互联网最大的颠覆意义就在于将传统的议程设置完全颠覆,把权力分散到每个人的手中,让民主和反抗成为可能,也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疏离又紧密。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本就带有一种自发性,让个体不只是分离的个体。

  在互联网时代,最可怕的不是组织的力量,而是去组织去中心化后的无组织力量。这就是人人时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人人时代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