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约定的场所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在约定的场所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9-16 04:0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约定的场所经典读后感10篇

  《在约定场所》是一本由(日) 村上春树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在约定的场所》读后感(一):在约定的场所

  奥姆就像当初的法轮功的感觉,能给人代开超出尘世愉悦,当一个人偏执的去相信一种信念,他就会觉得那时一种规则,就像我们在社会上所行走的规则一样,相信那就是对的。

  书中很多人都说看到介绍书觉得这就是自己想要的东西,我觉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是符合自己所期望的东西,当在现实生活中不满时候就会出现很多负面情绪,奥姆应该就是抓住这种感觉让人相信吧

  可见一个人的信仰有多可怕,变成了盲目惊人憎恨的人,让那么多人失去生命,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换做是谁恐怕也不能做到不恨吧

  《在约定的场所》读后感(二):地下

  这是一本让我反省的书。我不停的动摇,像风中的芦苇。信仰邪教的他们与信仰正教的我之间到底有多少差别,我看不出来。在看细井真一的自述时,意识到他的想法与我如出一辙时多少让我有些震憾。我与他有什么不同?如果我有和他一样的机会,难道我不会误入歧途

  当我沿着村上的思路以旁观的角度分析他们的时候,我多少能明白我身边的人看我是什么样的感受了。

  而当下的我,正处于跳出来审视我自己信仰的阶段。我模糊觉得有什么不对,这书提醒了我,我也极有可能陷入一个危险境地

  我该何去何从,我在努力寻找正确的路。

  《在约定的场所》读后感(三):地下

  地下的后篇,第一部是受害者的访谈,第二部是奥姆真理教的教徒访谈。选了八个人,六男两女,只有一个是高中生出家,其他都是大学生或者大学毕业后出家成为教徒,奥姆真理教以佛教为底子,又糅合藏传佛教一些原始教义,后期开始变得很极端。八个人都属于不幸福那一个阶层,或者父母离异,或者性格孤僻,没有什么朋友,在现实中找不到出口,转而被这类变异宗教俘获。

  村上关注这些人回归社会后的生活,他们只能隐姓埋名,很难找工作,租不到房子,靠打零工度日,很多人慢慢就退教了。事实上国内这种灵修的团体也很多,不过目前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敛财,乱性。

  《在约定的场所》读后感(四):宽容平台

  这本比起地下1来更能吸引我,走上非同寻常道路的人,比起平常百姓更有其吸引人和独特之处。当然,这不代表自己更赞许前者的道路和具体做法

  与村上的感受相同,读毕此书,更突出感觉到因为某种原因(或许正如村上所说,缺少一个接收从社会边缘跌落的人的平台),奥姆式的概念结构,与我们并不遥远

  加入奥姆这一机制的人,大多并非通常定义下的弱者,但其内心情感世界大多有独特缺憾(以家庭的分崩离析或缺乏凝聚力为主),因而更难保持平衡

  另外,了解了那些施暴者其实与我们并无明显差别,而在希求地地道道活着却被利用误入歧途过程中同样扮演受害角色事实,有助于我们以一个更宽容态度面对历史和社会问题

  《在约定的场所》读后感(五):一位作家成长

  不同于村上的其他小说呈现的文本意识和故意的内容意识,这次的《在约定的场所》是一本关于奥姆真理教中八位信徒或原信徒与村上春树的访谈录,呈现的是尽可能的对事实的关照,他脱离于坊间的忠忠平说,为寻求一种客观以及探寻如此的“恶”是如何产生的。

  麻原彰晃和他的奥姆教义进入了一些对生活有着积极思考人们的生活,以救世主姿态张开双臂欢迎他们。在这样的教义中,个体是免除责任的,没有责任也就无从抵挡恶的诱惑。于是毒气泄露。

  村上无疑是一位不断探寻的作家,“作家有两种:追求故事的,和追求语言的。他想了很久,决定自己要做一个主要追求故事的作家。”这次的故事讲得很好,虽然不是他来直接讲述,他呈现出来了。从《地下》再到《在约定的场所》,我们看到了这位追求故事作家的姿态。

  《在约定的场所》读后感(六):对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生存的人意重大的一本书呐

  看完《地下》然后迫不及待的买了这本书来看的。《地下》给人的感觉是拉拉杂杂,没完没了,并没有体会到如村上所言的对人的乐趣。反而这本书给人的印象深入

  对个人来说是个很大的启发。进入奥姆真理教的人内里都有一块神圣净土,那里与世俗里的混乱烦恼水火不容。但是终归来说,就如村上说的,如果把自身逻辑远远的背离现实,那么总有一天会被现实狠狠的报复。这一点上来说,个人深有体会。

  不论如何,去眅依与诉求于别的人,别的集体,或者别的什么信仰,很多本质性的东西依旧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每陷入迷途困惑的人唯一能够做的,仅仅也只是能够让自己更加强大,紧紧坚定相信自己。但无论如何都应该让自己置身于现实的混乱与烦恼的泥土里。仅仅于此,才不会有所谓的迷失

  《在约定的场所》读后感(七):作为一种集体意识

  《地下》和《地下2》分别是对受害者和施害者访谈的两部作品

  但这样分的话,其实已经是一种集体意识了,作为受害的集体意识和施害的集体意识,而“集体”,总有变得“异味”。

  如果我们不认真审视和隔离这种集体意识,很容易陷入到一种相对的不论是“善”还是“恶”的相对主义中。

  对的,我认为存在绝对的恶”,不加修饰,原原本本的恶。就是把对大自然法则的一种对抗

  记得小时候就看电视看过什么“奥姆”、“沙林”什么的,因为那时的确沸沸扬扬,因为小还不知道是什么来的,以为是什么战争之类的。

  不到的确是战争,个人的与个人的,个人的与宗教的,个人的与社会的。但如果我们不从每次这样的战争后留下的东西去认真看待问题,审视问题,那么这些战争以后还是会不断发生,而且以各种各样其他的方式

  或者,我们人类历史上这样的战争太多了,很多都被人遗忘了,但如果我们不到达约定的场所,那只会失去更多的场所。

  《在约定的场所》读后感(八):为什么会有“丧”?

  没有看《地下》先看了这个。

  感触很多,一个一个说吧,怕也说不太好。

  社会上如果出了什么灾难性的事件,社会的目光往往压倒性地集中在施害者一方,而遭遇不幸普通人形象比较模糊。比如前一段在公寓宿舍纵火中失去生命的22个打工者,很想知道那些平均年龄24、5岁的遇难者他们每个人的故事背景经历,他们来自怎样的家庭,经历了怎样不长的人生,他们的遭遇,他们的遇难造成了怎样的悲痛哀伤或者冷漠,这些都没有具体的说明,对于他们没有直观的了解。对于施害者,到底是什么促成他(或者她)做出此种事情,也是不得而知的。了解两方才会呈现出一个真正的全景图出来吧。

  《在约定的场所》读后感(九):如何界定“他们”或“我们”

  “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呢?如果没有出家,仅仅信教。如果没有入教,仅仅向往。那么他们只是与身边的人、事格格不入,只是身体精神状况不佳,只是每天思考没有答案的问题,寻找把生活科学化的途径。我是不是也可以归为此类呢。

  我或许还不如“他们”。不愿也很难被归入“大众”一类,精神抑郁,身体虚弱,总觉得哪天昏睡之中会默默走向窗子,毫无情绪地走出去;对周围的人怀有恐惧疑虑;从小思考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这样活,为什么我是我。但又害怕被大众抛弃,装出一副顺势的嘴脸,躲在众生之中,上班、做饭、购物、看电影。曾有位抑郁症室友,一发作就停不下来,嚎啕大哭,举刀割腕。心里会暗暗怀疑,她是不是真的控制不住呢,需要我们的同情还是医生的药?而自己也常常走到那样的边缘,却总想把自己伪装正常的人,也许别人都忍住了呢?也许自己这样并不算什么。

  的确很困惑别人到底和我一不一样。我知道很多人是惜命的,也知道大部分人不会去思考人生意义。但是自己真的有资格成为“他们”吗。恐怕真的有那样吸引我的宗教也很难抛弃“大众”这一身份加入进去。顾虑重重骑虎难下

  《在约定的场所》读后感(十):地下2

  相比《地下1》,这本记录参与过奥姆真理教人员的访谈录,我以更快的速度读完了,可能因为自己就是以普通人(类似同情“被 害者”的代入感)视角读的,所以上一本更有感触,为读到被毒气侵害还不知发生何事,仍旧坚持上班,医院人员处理冷漠,明明是受害者却从新闻里得不到有价值真相,每日在地铁内如行尸走肉般生活的普通人动容,因为那是深刻发生在我——一类普通人身上的事。

  但不否认,无论有无参加过宗教或社团,大家都是普通人(或曾是)。

  《地下1》中,有被害者说“自己并非不能理解施害者想法”一段,记忆深刻。《地下2》中,这种想法也似乎笼罩在我身上, 如同我有一段时间,为瑜伽、灵修所折服,一心认为只有这些才能让我每日过得“舒心”的迫切渴望一样,对待自认为无能为 力与之相处的世界,宗教、神秘力量的诱惑太大了。

  如今我仍旧喜欢瑜伽、冥想,也不排斥宗教,但总有若即若离的疏离感,我觉得偏执可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但不能带来我认 可的成功,如果我的目标是让自己过得好一些,舒服地融入这个社会,那么我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所爱,而不是投身任何组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