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触电的帝国》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触电的帝国》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9-19 04:2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触电的帝国》经典读后感10篇

  《触电的帝国》是一本由马伯庸 / 阎乃川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80元,页数:21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触电的帝国》读后感(一):电报二三事

  书中描述了众多因电报改变命运人物,如第一个修建中国自己的电报线、设立电报学堂暴力拆除了外国铺设的电报线路的丁日昌;电报教父,将大陆电报线路所有权牢牢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并利用电报资源掌握大量商业信息从而打败并气死竞争对手胡雪岩的盛宣怀;电报骈文体第一人——黎元洪秘书饶汉祥;除通电外一事无成的吴佩孚;最爱用发通电来针砭时弊发表政见的康有为等等。是一本值得再读的科普书和历史读物。。

  《触电的帝国》读后感(二):技术革命带来社会的大变革

  诸位朋友打开朋友圈或订阅号,赞颂互联网时代颠覆的文章不会少,诸如网约车革了传统出租车的命,电商革了传统零售的命,结论是不跟上时代脚步,就会被时代抛离,要更积极姿态去迎接变革。

  感谢亲王笔耕不辍,选取电报这一题材结合晚清和民国社会发展历史深入阐述,着实令人大开眼界。电报这一事物在现今早已是少有人用,类似胶卷相机之类的少有人问津。但在它横空出世时候,给那个时代的冲击,却掀起了一场信息革命,电报改变了信息传递模式,进而影响政治军事、商业等各个领域。书的信息量很大,书中皇族、官僚、革命党、商人文人洋人军阀等各式人物轮番登场,好不精彩!值得细细品味

  微信有一篇介绍写得挺好,推荐之:http://urlc.cn/TVG3Y2

  《触电的帝国》读后感(三):改变历史的电报

  本书是一本写中国电报发展史的书,但作者别开生面,用电报的传播来串联起晚清史。面对新技术,我们从颟顸拒绝,到功利性的应用,再到用管制来绞杀其发展空间,技术与机制博弈惊心动魄,但结果证明,没人能阻挡历史的潮流浩荡向前。

  在作者看来,电报更像是一个象征,它集大成反映了传统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艰难跋涉,我们有短期的胜利,把洋鬼子架设的电线杆全部拆掉,他们居然无可奈何但这胜利却让我们败得更惨;我们也有对自身利益保护,比如海线与陆线的分离,让大清市场肥水难入外人田,可结果却是电报费用腾贵,通电一次,就要花掉几万大洋;我们也曾经靠电报实施漂亮的商战,充分利用了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可那却是自己人斗垮自己人……

  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并不是有了先进技术就能解决的,还要有太多软件东西。而这个软件该如何建设一代代的英才们不断奋斗,却大多壮志未酬

  本书内容丰富翔实,妙趣横生,但以电报业为中心,不免会有夸大、牵强之处,在民国初期军阀通电战部分写作,似不如张鸣先生的《五四与军阀》精彩。但无论如何,这算是一本有趣、长见识好书

  《触电的帝国》读后感(四):信息为王

  用故事串起电报事业在近代中国的起步、发展和建设,不得不佩服亲王的知识面。虽然文笔轻松,读起来不费力文字间也没有任何评论性的倾向,却还是不胜唏嘘书名就暗含深意:清帝国触电而死。近代以来,守旧和维新,自强事业举步维艰;固然与难于接受新事物的传统有关,官家和强力人物政治博弈和冲折,也不免卷入,或强行推进,或因博弈而牺牲掉,或干脆以各种理由废弃,更让人唏嘘的是煽动民意对抗

  如果把电报的发明放在整个文明史的背景下,可以说是又一次资讯和信息的获取快捷化和平民化。从纸张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世界范围各国的知识文化普及;航海技术的进步,新航路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信息开始在世界范围传播;到电报的发明,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地球任何地方发生事件,也许一秒之后世界各地就都知道了。知识、资讯和信息由最初的被统治者垄断科技的进步让平民能力接触这些知识,直到触手可及。科举的逐步开放也恰好印证:隋唐虽开科取士,但只限于官宦子弟,也许只有他们才有机会接触到刻写在竹木简上珍贵书籍吧;唐朝纸张开始应用,宋代纸张的普及,印刷和装订书籍让平民也有机会获得知识与信息,官宦再也不能垄断了,科举的平民化也由此完成

  应该说对于信息的把握时刻掌握最新资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回到书里的故事,诸如盛宣怀胡雪岩的争斗,电报固然重要,但也许那些大人物只是把它当作达到目的的一个手段而已。

  到如今,早已过了资讯匮乏年代人人都被资讯包围,所需要的能力已经不是如何获取,而是甄别、遴选出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

  《触电的帝国》读后感(五):以物写事,以事画人,以人照见时代,杰作无疑

  写“近代中国电报史”,听上去是很无聊题目,然而真读下来特别有趣。亲王和小伙伴志不在电报,而是以一物为引子和线索,写科技改变政治,画晚清和民国的特写。以物写事,所以陈述不散;以事画人,所以如在眼前;以人照见时代,能最准确地抓住它的精神内核和时代气质,能辨因果、知渊源、明得失实在是良法。后来的《怎样让大明变得透明》——以南京后湖的户籍册库,细细地写有明一代户籍和土地制度建立和崩坏,根底里瞄着“明朝为何亡”这个大题目,甚至还隐隐探及“管制为何终将与初衷背道而驰”——更加游刃有余,叫人不忍释卷。

  人物则盛宣怀、郑观应、张吉友(冀牖)、骆成骧最见之难忘,其余如李鸿章、洪钧、邵飘萍、沈从文、胡适、张兆和都是寥寥数笔即跃然纸上

  事则“盛胡商战”、“东南互保”、“康圣人脱身”、“沈从文追妻”、“二陈汤送命”几个看得最激动,一则“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他顽固爱你”“我顽固底不爱他”“乡下人喝杯甜酒吧”,每每叫人且哭且笑。二则,历史是多么偶然的东西!使无盛、李,则东南糜烂不可救;使无“督军马”的误会,则陈炯明不会与孙文决裂,孙国父无广州蒙难事,常凯申无擎天保驾功,后事如何就不可知了;使无孙中山因一块怀表漏了马脚,困于伦敦使馆十二日,则无因祸得福、名声大噪,成革命符号。三则,那个时代仍存古风:“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字字有金石之声;骆成骧一代帝师,在杨禹昌刺袁不成、被捕牺牲后,甘冒大险,将同乡遗物送回家乡并亲撰碑文,当得一个“侠”字;邵飘萍的硬骨头,与其说是现代意义上的新闻专业主义,不如说是魏晋风骨;至于神助攻胡校长、好父亲张黑羊,怕也都是民国特产,叫人不能不爱。

  《触电的帝国》读后感(六):帝国的杀手——坚船利炮,还是政治痼疾?

  看完这本小书,我不得不说这是近年来比较成功的一本历史通俗读物。两位作者可谓选择了一个独特视角,尽管只是一个个看似故事又似历史的文字串起来的,却用一种独特的方式,为晚清、民国时代的背书,从一个侧面展现了那个波橘云诡的时代。

  坚船利炮也罢,电报火车也好,在那个时代是作为西方世界的先进技术,经历了古老帝国排斥、接受,乃至主动引进的过程。应该说,这些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起到了开启民智,推动中国近代化步伐作用;甚至有人推而广之,得出了有清一代亡于列强、亡于坚船利炮的结论。先不说这个结论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就本书的内容来看,清帝国的覆亡其实并不是西方的技术,所谓的坚船利炮充其量只是加速其崩溃的工具,真正的杀手而是政治痼疾。

  据说洋务运动兴起之初,慈禧太后曾定下了“四个不能变”:即三纲五常不能变;祖宗之法不能变;大清朝的统治不能变;自己的最高皇权不能变。如此看来,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也实属无奈

  “四个不能变”把改革牢牢限定在经济领域,不能在政治领域越雷池一步损害当权者任何既得利益。于是中国只能搞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了。 当然政治经济总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社会的进步是任何反潮流政治策略所难以阻挡的。民智不开,社会就无法前进;痼疾不除,再好的谋略也无法挽回政治上的失败。清政府的倒台,西方技术引进只是诱因,政治体制的痼疾才是根源。由于没有与之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腐朽专制体制成了晚清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洋务运动可以增强清政府的国力,但却无法凝聚民心。觉醒了的国民无法忍受晚清极不合理、极不平等社会制度长期存在,而帝国的统治者却要竭力维护专制的统治。所以在西方现代的观念、技术冲击之下,晚清社会很快碎片化了,专制的政治制度很快便失去了合法性, 这时迫切需要用新的政体、观念来收拾依然破碎的社会,迫切需要有一位英明的君主对此作决断(日本明治维新就是个例证)。历史就是这样不按常理出牌,偏又摊上个粗通文墨的、满腹权谋之术的慈禧,怎能指望其看到世界大势民心所向呢?!政治上的改革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段历史总是让人唏嘘不已,世界上许多帝王能够审时度势,通过出让权力换得社会改革平稳进行,也保住了王室延续。那些不肯拔一毛利天下的君主,最终只能与自己的腐朽王朝一同覆灭——你不允许社会制度变,社会制度就要改变你,这就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只不过,这样的结果往往需要社会付出沉重代价。 于是清帝国轰然坍塌之际,也就是中国社会群雄逐鹿之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使后人复哀后人也”。但愿一千年前诗人杜牧的名言能给我们以启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