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战败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战败者读后感10篇

2022-03-23 03:31: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战败者读后感10篇

  《战败者》是一本由[德] 罗伯特·格瓦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4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败者》读后感(一):好书,翻译略怪

  这书翻译略有瑕疵,不过还行 转个网上的例子 Hemingway was only one of many Western reporters documenting the sacking of Smyrna. For several days the city’s dire fate made headline news around the world. It prompted the British 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 Winston Churchill, in a letter he sent to the Dominion Prime Ministers, to condemn the destruction of Smyrna as an ‘infernal orgy’ with ‘few parallels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crime’.

  海明威只是记录士麦那之劫的许多西方记者中的一个,这座城市的可怕遭遇占据了好几天世界各地新闻的头条。英国的殖民地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写信给加拿大总理谴责这一暴行,称这是一场“人类罪行史上罕见的地狱狂欢

  許多西方國家記者紀錄了士麥那城淪陷的過程,海明威只是其中之一。該城的恐怖命運一連好幾天都是世界各地的頭條新聞。不列顛殖民地事務部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溫斯頓.邱吉爾受此刺激,在一封寄給各自治領首相的信裡譴責士麥那的破壞,稱之為「地獄般的慘狀」,在「人類的罪孽史上難逢對手」

  《战败者》读后感(二):无法扭转的过去:一战的余波与大部分国家的失败

  一场意外擦枪走火的战争,塑造了一百年后今天的世界。一代经历了一战暴力的领导人将世界引入了更加暴力与极端的年代。然而这并非民主或专制两个词汇就能简单地总结一战后的政治重建与历史过程。

  没有人怀疑,威尔逊与列宁提出的民族自决口号,在人类历史上肯定占有一席之地。但更讽刺的是,正是这两个号召解放人类各弱小民族的理想主义大国稍后便紧跟在老欧洲的步伐之后,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展开了对全球霸权的争夺。在看似正义与公平的原则之下,一战后唯一被一战所解放或创建的国家并不包括中国、印度、越南以及一众非洲等殖民地国家。这就是那个以欧洲为中心的,茨威格笔下之昨日世界。所谓的文明与先进的欧洲人,在中世纪后创立并主宰的那个世界是建立在这种双重标准之上的。本书所要描写的便是那样一个一种文明与野蛮的双重标准的欧洲之崩溃。

  被民族自决的口号所垂青的民族争相建立的国家,几乎都是建立在诸战败帝国残骸之上。毫不意外地,这些新生国家随后便陷入了动荡和暴力的深渊。

  人类的理性在中世纪之后的成长,经由欧洲人的实践看似已经征服了自然,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与繁荣。还有人声称已经达到了能预测历史、给人类的明天带来无尽的福利的程度。

  笔者并非从根本上反对顺应民族主义这一历史潮流。但人类面对的现实,绝非一位政治家提出的一个于理念上无懈可击、看似正义的简单口号再加上几张地图和人口调查表然后划分建立一些国家就能解决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当时欧洲那些一战失败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如墨索里尼、希特勒、霍尔蒂、斯大林等人无不认为自己的国家在一战中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并迫切地想要修改自己国家民族在过去十余年里遭遇的不公正对待。可人类曾几何时能完成对过去历史的扭转。

  用单一民族构成或者信仰去净化自己的国家,便是那个混乱时代一切国内外问题看上去最好的解决方案。至于困难,只需要解决掉国内与国外的所有敌人。在今天看上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在那个时代里党同伐异的办法从不鲜见于历史,的确也显得一点也不极端;有几分顺理成章甚至还对大众与政治家们颇具吸引力。人类前脚刚从死亡与杀戮的历史的沼泽中拔出后脚,前脚再一次迈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杀戮与征战的泥潭之中。

  幸好,今天大部分人类已经认为一元化的乌托邦不可行,只有通过多元文化与民族世界的构建才是人类福祉与未来所依仗的基石;尽管它一路走来像全世界的人们介绍自己的时候,从不缺乏鲁莽的对手与固执的挑战者。

  《战败者》读后感(三):残酷虐杀

  一战战后暴力研究的佳作,如副标题所示,全书主要讨论了1917-1923年间爆发于同盟国各战败国兼及各战胜国的战后革命与暴力活动,由此引出对一战至二战间十余年“虚假和平”的思考,并得出结论:“一些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直接后果所引起的但没有解决的问题,至今仍与我们同在。” 其实放在今天看,格瓦特对传统战后历史研究的思辨和重新阐释也已经不新鲜了,也就是说,对“传统”的质问和怀疑本身已经演化为新的泛滥之声,和它所反驳的传统一道混入了现实语境,被当下世界的操纵舆论之手所玩弄、戏耍。战前的多元化大陆帝国远比现代民族国家宽容也好,经济基础崩塌才从根本上导致社会秩序瓦解也罢,无论是战后凡华体系的极不公正(或者说根本无法公正),还是战败国家(以及那些对自身所获利益不满的政权)隐忍积蓄的修约主义复仇力量,这些观点和理论都确实极大丰富了一战战后史的内容,提供了更多深刻观察战争动荡的视角,让后来者能够更加真切地去理解那场头一遭的“世界大战”,但是,一旦时间占了上风,这所有相容或不相容、批判亦或辩解的言辞,哪怕其中确乎有一部分思想曾寄望对人类社会产生有益的影响,最后也都在它们现世代言人的宣传话术中彻底被消解、彻底被利用,原有的正念荡然无存了。

  在我看来,如果,如果读者能够跳脱出政治阴谋、军事杀戮和意识形态的表象,深刻理解格瓦特自己所描绘的战争崩溃导致的各战败国相互之间及各自内部的局部战争和内战经历——这主要指涉“民主主义”/资本主义、布尔什维克主义/社会主义和种族主义/法西斯主义极端思想三者间的血腥较量,再细看书中内容,就会发现,格瓦特具体而详细地叙写了各国之间数无不尽的大规模暴行(从几人,十几人,几十人,成百上千人再到上万人,都是暴行)。在一位位借人之手实行暴力的领导人物的指引下,这许许多多的人,不分意识阵营、不分宗教信仰、不分种族、不分国籍、不分受教育程度、不分文化素质,几乎全无例外的无差别地实践了对人类建筑的摧毁(对文明象征的原始的破坏欲),对他人财产的掠夺(对利益的贪欲),对妇女儿童的强暴、凌虐(扭曲的性欲和生殖欲望),对民众的控制和摆布(掌控他人的权力欲),对敌视者公开或非公开的处刑屠杀(嗜血的虐待欲和杀戮欲),对自身所受屈辱的加倍报复(激烈的复仇欲望),凡此种种,没有尽头。我想,这不是别的什么,就是人性的罪恶,不能被主义所掩盖,更不能被信仰所掩盖。

  当漫长的暴行在筋疲力竭之后才暂作休止时,很大一部分人将继续高歌猛进,在往后的岁月中注定要付诸实现更加“宏大”而残酷的大战。只有很少一些人,例如那些日渐老去、失去价值的前战士们,徒劳无益的在新世代面前劝阻对野蛮暴力的渴望。

  在本书中,潜伏在背后的关键角色无疑就是希特勒。在另一本关于一次世界大战的书,瑞典作家皮特·恩格伦的《美丽与哀愁: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这是本描绘一战时期众生万相的更加生活化、小说化的个体史书,漫溢着非虚构文学之美)中,在游移过无数平凡人物(但是注意,在今天,对所谓“小人物”的人文关照,本身又形成了新的固态)的视角后,一切幸福与苦难的终点,当然同时也是新的起点,全都落在了希特勒的身上。

  我不知道那个结尾是否在一刻之间恍然动摇了恩格伦全书的信念,因为全部平民百姓的人生落点最后还是在一个被预知好了命运的怨人心头固定。在尾声,年轻的前士兵倒在床上痛哭流涕,他被莫大的耻辱给击垮了,他咬牙切齿,发誓一定要恢复德意志的荣光(在本书里,他受到了墨索里尼法西斯极端思想和凯末尔民族主义灭绝政策的鼓舞,他要效仿他们,他做到了,并且完全超越了他们),一定要让那些“刀刺在背”的背叛者付出代价,一定要夺回失却的胜利。想要做到这些,从“我一定要成为一个政治家”的志愿开始。

  格瓦特的叙述是清晰明确的,他在不长的篇幅内(当然,还有中译本那超过三分之一多页面的参考资料索引)呈现了一个社会崩塌、道德失序然而敌对的人类仍旧在以道德之名打击各自仇视者的失衡世界,并且近乎未去渲染任何带有偏向性的意识形态色彩,他只是凭借一桩桩早已认定的罪行就在整体的历史脉络中完整表达了自身的观点,也没有刻意去表达某些看似新颖的、带有突破性的理论,在很直白的、清楚无误的陈述中,他告诉自己的读者,战争永远没有结束,因为“我们就是战争”。人类就是战争。

  这在写作上是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是我向往的,但我还是没能做好呢。不过我想,在致谢部分,格瓦特说,写这样一本描绘大规模暴力的书让他倍感压抑,好在有家人朋友全程的悉心陪伴。他说,他从构思到写完这本书,花了好几年(好几年啊),跟很多人交流过(都是良有助益的友人),访问欧洲各地,翻阅众多资料,最终在2016年才写成这么一本并不算大部头,甚至都算不上有多厚的作品。他说自己最近几年一直生活在都柏林,这让我妄想起来,他在书中说战胜的各国也在战争末期和之后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动乱,经济的,政治的,革命的。在暗暗衰落的大英帝国,爱尔兰在斗争多年之后终获独立,他说,虽然如此,但那种暴力规模并不大。当然不会像在伊拉克和叙利亚那么大,但是我们都知道创伤一直延续和传承,在今天,阿尔伯特(北爱)的分界线依然还在。

  这个联邦德国的一人有没有访问过共和军的成员呢。

  《战败者》读后感(四):戰爭結束了?我本身就是戰爭啊!

  第一次世界大戰,無疑的,是近代以來影響最大的一場事件。按照英國史家霍布斯邦的說法,十九世紀結束於大戰爆發的1914,然後舊歐洲從此摧毀於一役,就此進入“極端的年代”。而歲月匆匆,四年前世人尚在紀念大戰爆發百年,現在也到了終戰的時刻,只是歷史教科書往往這樣告訴讀者,卻忽略掉了事實上和平並未完全真正的到來。

  其實已經有不少史家提出,應該把兩次大戰視為一個整體的事件來理解,而中間只是一場短暫的“戰間期”。這個說法是其來有自,也逐漸得到認同,甚至在那個時間點,在看完巴黎和約之後,法國元帥福煦即評論過:「這不是和平,只是二十年的休戰。」。或許相對一戰的暴發原因可以寫成堆積如山的作品,展開二戰的罪咎只要推給那位希特勒即可,這當然是不負責任的說法。光是只要思考,為什麼德國會在那個時間點誕生此人,並讓他掌權,就需要把時間點往回推了。事實上,歷史是連續性的,二戰是一戰延伸的產物,它的所有“因”幾乎可以回溯到前次大戰,而更多的,則是奠基在常常被忽略的“戰間期”。《戰敗者》就是目前少數被引進華文圈,針對這個議題討論的專著。

  作者羅伯特‧格瓦特(Robrt Gerwarth)就是企圖在這本書中告訴我們,在1917年到1923年為止的這段期間,革命與暴力從未在歐洲停歇,和約不但沒有帶來應有的效果,反而更加深了衝突。而這段期間內,造成紛亂的現象主要有三:

  ‧無法停歇的暴力

  雖然我們無法否認人性中存在暴力的因子,但戰爭對於這種成分的誇大跟扭曲讓它超越了一般的界線。而且這是一旦跨越之後,要回到原點並不是說做就能做到的。大戰後的士兵,不論是哪一方,都沒能得到妥善的安置與對待,雖然這是出於很多的因素,許多政府為了處理其他要事就已經焦頭爛額,根本無暇他顧,但顯然這些人應該是更優先而非怠慢。以德國來說,身為敗者,無法像戰勝國那樣交代吃了這麼多苦所為何來,回到老家又往往遭到冷遇,後來很多士兵又選擇了繼續參戰,他們前往東線參加對抗布爾什維克的戰爭。不過這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有更多的,則成為當時極端政治黨派的生力軍,是社會不安定的重大因素。我們不要忘了,那位元首本身也是不安份的大戰老兵之一。馬基維利說過“任何虧待老兵的國家都必將自食惡果!”。

  ‧民族主義病毒

  一場大戰,摧毀了四個古老帝國,隨之而生的,是許多個依各民族畫分獨立的眾小國。表面上這種按照“民族自決”精神誕生的政治體,應該最符合當時人們的需求,不用再受困於“民族的囚籠”之中,但事實上是,經過幾百年的混居,要輕易的在地圖上畫出一個“純粹”的單一民族疆域,根本就是癡人說夢。這樣的結果,只造成了更多的糾紛跟衝突,特別是巴爾幹這個早就被稱之為“歐洲火藥庫”之處,更是如同火上加油般,整個大爆炸了。

  這種境況,隨著“民族自決”讓位給現實政治,變的更加惡化。理想主義者美國總統威爾遜,拋下他美好的口號逃之夭夭,留下的則是不管哪一方都感到不滿的邊界畫分,種下了另外一場大戰的因子。這種修正主義,成為當時歐洲各國的詭異“共識”。

  而這種民族糾紛在崩潰了的鄂圖曼帝國表現的最鮮明。希臘人跟土耳其人幾百年的糾葛就此引爆,企圖重建拜占庭的計畫遭到凱末爾的迎頭痛擊,最終只好帶著一堆無奈的同胞退回本土。許多人必須離開祖先定居的家園,來到陌生的“祖國”,卻也因為帶著太多“異國元素”不怎麼受待見而兩頭不是人,這大概就是民族主義最大的諷刺。

  更令人驚悚的是作者接下來的這段話:

沒有哪位政治家比希特勒對觀察1918年至1923年間安納托利亞的形勢發展更有興趣。...希特勒不僅佩服凱末爾對協約國不妥協的抵抗,還企圖效仿他的方式,在經歷戰爭失敗後建立起一個完全世俗的,國家主義和民族同質化的國家。統一與進步委員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對亞美尼亞人的種族滅絕政策,以及凱末爾對土耳其基督徒的無情驅逐,都在納粹的幻想中留下了鮮明的印記,它們成為未來幾年希特勒美夢的靈感來源和計劃的範例。

  當然,凱末爾會說自己跟元首素昧平生,這個鍋他可不背。但不管怎樣,釋放出來的民族主義病毒,擴散開來造成的後果要承受的不只是猶太人。雖然人類常常為了許多理由互相殘殺,如果是為了生存這也是沒有辦法,物競天擇,但為了“看不見的神”跟莫名其妙的“民族分界”而冷血屠戮同為人類的物種,就顯得愚不可及了。

  階級革命混合著政治現實,它在西歐開始擴散,但並沒有像馬克思預言的那樣大暴發,主要原因在於社會主義者本身對於其目標的達成手段本來就存著分歧,此外,絕大部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右翼勢力往往有足夠的力量將之撲滅--不論是用大棒還是胡蘿蔔。但是,革命終究是造成了某些傷痕,在德國的慕尼黑,曾經建立的短暫蘇維埃政權,其殘酷血腥的鬥爭手段不但沒有達成目的,反而引來更多的仇視,讓巴伐利亞州更加右翼化,納粹黨及希特勒在此處發跡,不是沒有道理。

  這三大現象造成的紛亂約在二十世紀二零年代中漸漸停歇,主要原因是戰後破損的世界經濟逐漸重上軌道,人類這種生物,在照顧好肚子之後,也就比較不會那麼激進了。但這並不代表之前的那些問題都已然解決,他只是隱藏到了檯面下,成為隨時會點燃的火種。而果不其然,當經濟大蕭條在全世界引爆的時候,前面的這些燃點,全都加倍的歸來,造成更大的動盪。

  這全都是一戰造成的因。今天,我們討論二戰原因,甚至討論現在的許多國際局勢的淵源,都要從當時回溯起。本書,徹底的補足了常常被忽視的這一塊。

  《戰敗者》的翻譯流暢,作者的敘事能力出色,對於事件也有自己的觀點跟評論,常常能引導讀者並告知其脈絡及影響,是不可多得的好書,值得詳讀。

  《战败者》读后感(五):警世名言,多元化既是理想又是现实,单一化的乌托邦只能通过极端暴力来实现

  本书描述了1917年到1923年东欧战败国动荡的历史,战争失败激化了东欧国家潜在的内部矛盾,主要是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东欧诸帝国崩溃了,取而代之的是分裂出来的民族国家和极端的意识形态;美国提出的十四点和平计划和民族自决在此过程中推波助澜,英法的各种干涉也在让局势复杂化;在一系列动荡过程中,民族屠杀和阶级杀戮成为主流,这些暴行并不是由各国政府主导的,而是群众自发政府默许甚至纵容的,很难找到什么人为此负责;极端思想为害甚巨。

  俄国内战主要由一系列矛盾交叉重叠,布尔什维克与各种反革命,中央与边疆民族分裂势力,农民反对征粮征地的暴动;列宁是德国扶持的革命者,他坚决反对继续帝国主义战争,主张停止战争获得喘息然后镇压内部敌人;托洛茨基是赤卫队和红军的创始人,在政变和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他主张继续战争,因为帝国主义会先被内部革命搞垮。苏维埃产生于1905年革命,是为了表达街头抗议人群的意见建立的;苏维埃的建立标志着双重政权的开始,临时政府与苏维埃并立;临时政府为了争取苏维埃支持同意了八大自由权利主张,废除了秘密警察,权力向苏维埃倾斜;但是临时政府继续战争的决定葬送了自己,布尔什维克的准军事部队赤卫队推翻了他,准军事部队和各种志愿军也是这一历史阶段的明星;列宁随后解散了对自己不利的制宪会议,然后宣布激进政策停止战争土地和企业国有化从苏维埃挤走了孟什维克和社会民主党,实际上国有化和停止战争只是承认了地方上已经发生的事,这是俄国内战的开始。列宁看到俄国军事失败已经不可避免,但同时也看到失败中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当初俄军失败让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现在停止战争可以镇压内部敌人稳定政权,是拯救革命的唯一选择,厌战会让欧洲其他参战国也爆发革命,为布尔什维克在全球的胜利创造条件。列宁是典型的英雄顺势而为。

  布列斯特条约的签订让德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胜利,德国1914年在西线速胜的计划失败后,寄希望于在东线击败俄国迫使俄国退出战争然后再解决西线,现在实现了;但是德国高层清楚厌战在各个国家蔓延,必须速胜。1918年春季德国的攻势胜利得不偿失,西班牙流感和美援的大批到来彻底击垮了同盟国。德皇下台,支持战争的右翼社会民主党艾伯特上台,这样最高司令部和右派可以推卸责任,还可以用民主政府迎合美国十四点原则的和平协定,缓和德国潜在的革命形势。失败导致革命,不是右派认为的革命导致失败。艾伯特是一个实用主义的典型,这也是第二代社会民主党的普遍特征,这些马克思主义者的目标是通过改良逐步提高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艾伯特主张社会民主党与各派联合起来防止德国陷入俄国一样的混乱,把德国变成议会制国家。德国作为战败国面临的困境之一是如何证明牺牲是有价值的,德国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截然相反,这是分裂德国的重大问题。艾伯特与军队达成协议,军官团继续控制军队,效忠于艾伯特,艾伯特镇压左派的起义。准军事组织在萧条中出现了,定义这些群体的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暴力行为;组织提供年轻人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民兵组织有明确的等级制度,给人归属感和目标感,这与周围的混乱形成鲜明对比。

  巴黎和会的各主要战胜国都有自己的利益,这些利益交叉重合往往不相容。法国在一战中损失惨重,为了确保德国不重新崛起,法国要求分裂德国,占领莱茵兰,在德国东边建立一个强邻;英国更多考虑大陆均势,压制国内严惩德国压力,希望剥夺德国海外势力,恢复对德贸易,防止德国赤化;美国希望重新设计国际体系,创建国联确保集体安全避免战争,民族自决,同时保护少数群体,顺便分裂战败国削弱欧洲。新的南斯拉夫国家内部形态分歧很大,民族矛盾重重。一方主张一个放大版的单一制塞尔维亚,另一方主张各民族自治的联邦制国家。意大利因为领土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产生了法西斯右翼民族主义势力,墨索里尼模仿邓南遮进军阜姆取悦民族主义者的行为,进军罗马建立法西斯政权。一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很多非欧洲国家包括犹太复国主义都跑到巴黎宣传民族自决主张,但是民族自决只是协约国给予盟友的,协约国也不会在乎非欧洲人的民族自决。

  德国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土耳其在巴黎和会受到了极为不公的待遇,战败国错误的认为民族自决原则将支撑起新秩序,但是实力较强的民族往往用各种手段取消或者弱化不公正的条款,甚至反击外国入侵赢得民族独立。德国所需赔款1320亿金马克,由三种债券构成,其中800亿为C债券,并不指望偿还,主要为了安抚协约国的民众情绪。奥地利希望根据和平原则并入德国,部分由于1848年革命时民族主义者的愿望,部分由于分裂后的奥地利资源枯竭。奥地利认为革命已经把帝国变为民主国家,不应为战争负责。然而协约国拒绝德奥合并,而且违背公投结果割占了德国领土给波兰,公然违背民族自决原则。德国奥地利某些地区通过公投或者准军事组织击败邻国势力,保持在民族国家境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战败者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