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风吹麦浪》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风吹麦浪》经典影评10篇

2022-04-04 03:0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风吹麦浪》经典影评10篇

  《风吹麦浪》是一部由肯·洛奇执导,基里安·墨菲 / 帕德莱克·德兰尼 / 利亚姆·坎宁安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吹麦浪》影评(一):war in the barley

  因为westlife,爱屋及乌的开始关注爱尔兰,接着开始关注爱尔兰的电影人,于是就看了这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爱尔兰,这样一个在人们眼里和平美丽的国家也曾战火纷飞。眼前是绿色的麦浪,耳畔却是不绝的枪声。故事的前半段说的是青年们如何抗英,后半段则是曾经同生共死的年轻人因为理想不同成为内战中两个阵营的战士而最终成为敌人的事情。

  Teddy&Damien,影片的主角,是两兄弟,最后,Teddy亲自下令枪决了Damien。

  一句话,概括不了主要内容,但就这一条,就已经可以使影片无比沉重了,何况还不止这些!

  影片故事讲的很流畅,风景很美,也很残酷。只是影片太故事了,以至于有一种流水账的感觉,对于人物的性格与心理并没有什么描绘,没有什么重点。

  想说说男一号,Cillian Murphy,就是《盗梦空间》里的富二代,他是个爱尔兰人。这位长相非典型又极其低调的演员其实有非常好的演技,还有一双比海蓝的眼睛……

  爱尔兰口音,天啊,我要崩溃了!!!Cillian说的还能勉强听懂,别人的完全不知所云。真不知道WESTLIFE唱歌的时候是如何做到不带口音的,听他们唱歌一点都没听出来口音!

  很多人记住了Damien最后在遗书中写下的第一句话:

  I tried not to get into this war, and did, and now try to get out and can't.

  这就是命运吗?

  《风吹麦浪》影评(二):反思

  异族入侵令人性之恶得以展露,在爱尔兰阴郁的气候和潮湿的苔原的映照下,凸显了爱尔兰民族的悲壮气质。冲突场景想必会引发大多数人的共鸣,因为民族冲突、宗教迫害或家族世仇中都牵连着同样的情绪风暴。发小与兄弟之间煮豆燃豆萁的故事,既是对爱尔兰民族历史的写照,也不会令人感到太过虚构,因为这并未超出现实的痛苦程度。历史电影令小民族的苦难历史得以呈现,教人对侵略他国、对民族主义均进行反思。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政治矛盾与独特的个体经验共同决定了每个人的立场与抉择。回答谁对谁错是没有意义的,是对混合着各派志士之血的历史的暴力简化。民族首先不要有贪念,侵略是万恶之源,一旦开启这个魔盒,往往只能以暴制暴,积怨深重而构成民族记忆中的创伤。

  《风吹麦浪》影评(三):渴望优质影评

  哦,这是10年以前的电影了。我看这部电影明显太晚了些,其机缘是落奇导演今年又一部片子入围嘎纳竞赛单元,相关消息中提到这部电影,所以才找来看的。

  我想,欣赏一部电影起码有三个层次,最普通的一层是这个电影讲的是什么故事,第二层是导演是怎么构思这个故事的,第三层则是对电影元素的赏析,如叙事节凑、电影色调、镜头语言等等。我看到的影评大部分是第一层次的,很少见到分析精准的第二、三层次的影评,特别是第三层,非电影专业人士很难做到。

  真的很渴望读到高质量的影评。

  这部电影以一场球赛开篇,展示和平生活的美好,时长应是恰好。接着急转直下,一个小屋前的暴力冲突导入主题。此小屋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后面的情节和这一情节的对比意味深长。

  最近似乎和爱尔兰很有缘,布鲁克林、日暮之歌都是最近看的。麦浪、日暮中的行刑情节很相似。

  《风吹麦浪》影评(四):那一抹自由的绿色

  看《风吹麦浪》,发现一部电影可以承载一段历史,让不知道人知道、让知道的人铭记、让一个民族不被遗忘。

  虽然是一个对历史很了解的人,但是在我过去的印象与概念中,英伦三岛的历史与文化一脉相承,虽然了解生活在不列颠与爱尔兰岛上的人们,分别属于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四个民族,但是在看过这部电影之前,从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民族的差异与纠缠不清的恩怨。

  在古老的欧洲,曾经生活着两支被称为蛮族的部落: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生活英伦三岛上的民族,便是这两种人的后裔。英格兰人的祖先盎格鲁萨克森人,便是从欧洲大陆远道而来的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而其他的三种民族: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则是属于凯尔特人。历史上,他们都曾归属于那个昔日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可是同时,他们也从未放弃过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抗争。

  影片以1919年至1921年的爱尔兰独立战争为历史背景,把历史与现世、矛盾与妥协汇聚到那样一个年代,向我们交代了这样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面对英国黑棕队员的暴力审问,17岁的米哈奥沙利文拒绝用英语说出自己的名字,而在自家门口惨遭杀害。影片的开端便向我们展示了这种不可调和的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压迫与侮辱,伴随着女主人唱起传统的爱尔兰民谣《风吹麦浪》,影片开始向我们诉说那一段辛酸痛苦的往事。在去往伦敦求学的火车站,主人公达米安目睹了自己的同胞被英军殴打凌辱的场面,于是放下行囊加入了哥哥泰迪的爱尔兰共和军。开始了一段没有退路的征程。

  通过不懈的抗争和英勇的牺牲,爱尔兰共和军终于在1921年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双方宣布停战而走到谈判桌前。最终的结果是英国承认爱尔兰成立自由邦,拥有关税、司法等诸多自主权利,但唯一的条件是仍要效忠于英王,且东北部的六个郡以公投的形式留在联合王国。自此共和军内部不可避免地分裂为两派:主张成立自由邦的哥哥泰迪和坚持武力解放全爱尔兰的弟弟达米安。对影片中的两场辩论印象颇深,其一是在战时的共和国法庭上,哥哥泰迪极力维护地主和资本家的利益,以确保拥有足够的资金和武器供给;弟弟达米安和丹坚持维护司法的公正,保障穷人的利益。另一场更加关键的辩论是在需要面对协议书做出决定的时刻,泰迪主张停战接受条约成立爱尔兰自由邦,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自由与和平;达米安则坚持将战斗进行到底,为了死去的兄弟、更为了彻底的民主与自由。双方的分歧也由此展开,昔日并肩战斗的兄弟从此走向了互相残杀的不归路。这两场辩论都以无果而终,也算是电影带给观众的疑问与思考: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民主与自由,我们到底该以何种方式去追求民主与自由?是温和的改良还是激进的革命、是和平的谈判还是流血的战争?

  在写给女友辛尼的遗书中达米安这样写道:I tried not to get into this war, but did; and now I try to get out, and can’t. (我曾想避免却还是卷入了这场战争,如今我想脱身却发现已无可能。)我想这是每一个爱尔兰人所面对的困惑、责任与命运,从他为了理想而亲手射杀儿时一同玩耍的伙伴开始,他便再也无法脱身。绿色是属于爱尔兰的颜色,无论是泰迪还是达米安,他们都为了民族的理想而去战斗,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人,爱尔兰得以在1949年彻底脱离联合王国,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历史在不断进步,就像是我们即将看到的明年苏格兰独立公投,另一个凯尔特民族通过不懈的努力以和平的方式赢得了掌握自身命运的机会。一个民族永远无法征服另外一个民族,因为勇敢的人们,永远不会放弃属于自己的尊严与自由。

  《风吹麦浪》影评(五):政治机器与傀儡人生。

  《风吹麦浪》是英国导演肯洛奇06年的作品,获得06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电影以20世纪爱尔兰独立战争和内战为背景,独立战争是要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最后英国同意签订《爱尔兰自治法案》,允许爱尔兰在英帝国内成为一个自由邦。为此爱尔兰内部一派表示接受,一派要求彻底的独立,于是内战开始。 电影中兄弟两人在独立战争中共同奋战,历经生死。而在内战又分属这两个不同的阵营,最终支持条约的哥哥亲自处决了争取彻底独立的弟弟。 兄弟两人都是各自阵营中的小领袖,而且坚定不渝。这种坚定不渝是要把自己交给某项伟大的事业。但他们对这项伟大的事业知道多少呢? 对于爱尔兰来说,陷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们在英国的暴力统治下对生活充满了迷茫,他们用战争来解决这种迷茫,以为投身于某种主义,某项事业就有了人生的方向。他们渴求主义、事业,只是想找到一个现成的答案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生活。 这部电影异常客观中立,风格冷峻。几乎不做任何道德上的判断。我觉得战争片这样的态度是最好的,因为战争本身是错的,但战争中的人是没有对与错的。而这部电影与别的战争片不一样就在于它对于战争中的人的刻画。 男主达米恩准备深造医学时在英国觉的突击盘查下,一朋友坚持用爱尔兰语而不用英语报名字就被拖进鸡棚残杀。达米恩遂决定革命。遇到告密者,是昔日很老实的穷人家的朋友,年纪小,因为害怕和全然无知被哄骗而告密。达米恩枪杀他。革命首先要学的不是主义和理想,而是超越感情的残忍和非人性。他们何尝不是无知的。达米恩带着告密者的母亲去他的墓地上,爬了几小时的山他母亲一路无话,到了看到坟上达米恩放的一束花说:你走吧,我再也不想看见你。 他们打胜仗回去看到英国军正拿枪指着手无寸铁的老妇人和达米恩的女朋友,把她们的屋子烧掉,头发剪掉。人们劝老妇人搬走,老妇人执拗的要打扫鸡棚睡在鸡棚。 后来兄弟反目,哥哥带人再去村庄拿枪更残暴的指着这个老妇人和达米恩的女朋友,这跟英国军对他们做的如出一辙。这很可笑,政治和信仰只是对暴力简单的摹仿,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人,只是从外部形势上摹仿,这种摹仿单纯的可笑。 后来达米恩被捕,写下一段话:我想进入这战争,我做到了;而今想脱身却已不能。他没读过唐诗,不知道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他更不知道,政治跟战争本来就不是他想进才进入的。 “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符号,是由看起来人们所创造的一切所架构起来的,往往是它们创造了我们的身份,给了人们标签;而往往我们十分乐意接受这些标签。政治所给的标签尤其迷人,因为它同时象征权力,政治这架机器无论多么迷人多么不同,最终掌握霸权后都是同样一副嘴脸,都要拿着枪指着那些老妇人。 战争只是政治这架机器拿到霸权额手段,说到底是权力在选择游戏的对象而不是人们在选择玩不玩这个游戏。 《麦田里的守望着》有句话说:人的成熟不在于他英勇的死去,而是为了某个伟大的事业卑贱地活着。我认为这话很有迷惑性,很无耻。什么才是伟大的事业?人们献身于各种主义,各种信仰。这些是所谓的“道不同,志不同”,但人与人之间本质上应该是很么关系呢?是因为天真无知的好朋友被逼所谓的“告密”就要非得悲痛欲绝的枪杀他?告密者是战争的牺牲品,可他们自己却是人之卑劣性的祭品。这种悲痛欲绝也是充满快感的。这快感使他还要在死者母亲面前炫耀——表明自己是为了崇高的事业而奋斗,自己也是伟大的。献身于某种事业和主义的人总是堂而皇之把自己当做这事业和主义的机器,并引以为荣,代价越大越光荣。这是人类的无知。 可人家还能说什么呢,除了你走吧,我再也不想见到你。后来达米恩死,女友从他哥哥口中得知也说这句话。因为面对一群被政治和主义洗脑的傀儡人千言万语都不值得说,只有这一句无爱无恨的“非人”的话。 所以这不战争片不仅在反思战争,更在反思战争中的普通人,政治机器的零件。像《哗变》里说的军人都是没脑子的虐待狂。虐待所带来的快感是人之恶的展现,而之所以没脑子是因为这虐待也是摹仿来的。

  《风吹麦浪》影评(六):《风吹麦浪(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自由的代价【第59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07/wind-that-shakes-barley59.html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2006)

  本片获得2006年第59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电影讲述英爱战争与爱尔兰内战的故事。1920年,身为爱尔兰人的男主角马上要去伦敦做医生工作。但在快离开前,男主角与朋友们遭到英军突击搜查。搜查中,英军打死了一个不愿说出名字的爱尔兰人。事后,大家纷纷劝说男主角留下来抵抗英军,但男主角不为所动。可是在火车站,男主角再一次目睹了英军的暴行,他终于决定加入爱尔兰共和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男主角与战友们袭击了军营,还枪杀了几名英国军人。于是,英军展开搜捕行动,男主角们因为有人告密,很快被抓获。在狱中,作为领头人的男主角哥哥遭到严刑拷问。此时,一个士兵打开牢门,将男主角们放了出来。男主角们出来后,很快找出告密者,枪决了他们。共和军将英军赶出小镇后,法院审理了一桩案件,共和军内部对判决结果产生了分歧,两方大吵一番。随后,爱尔兰共和军袭击了一辆英军军车。紧接着,众人目睹了一起英军暴行。此时,爱尔兰与英国达成了和平协议,爱尔兰成为了一个英国的自治领。共和军内部对和平协议产生严重分歧,男主角不同意和平协议,哥哥则同意。就这样,爱尔兰内战开始。最后,男主角因为偷袭军火被哥哥抓住,因为他宁死不屈,被哥哥枪决了。

  本片是一部反映爱尔兰独立与内战的影片,是一部反映历史的电影。通过影片讲述,我们可以真实的了解到英爱战争中的血腥与杀戮,以及独立战争内同族人为理想而战的自相残杀。以上就是电影要表现的内容,影片本身并不想发表什么看法,只是呈现一段历史而已。俗话说的好:是非公道自有后人道。

  不过,因为爱尔兰的历史与我们中国人并不相干,且年代、地理都相去甚远,所以我这个“后人”就不评说了。总之,关于英爱战争与爱尔兰内战,根据网上丰富的资料显示,爱尔兰内战使得爱尔兰岛的北方六郡彻底成为英国领土,丧失了独立的可能。这场内战使得Michael Collins的如意算盘落空,他循序渐进脱离英国的做法刚刚开始,自己就“出师未捷身先死”了。其实,关于政治、历史的问题现在讨论都没有必要了,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看法。人类何苦总是要是为难自己?

  本片拍摄方面很有特色。影片故事虽然讲述的是战争、血腥的杀戮,但是画面却显得非常清新、自然,仿佛一部自然风光片。这正是本片编导的独特之处,他们将战争的残酷掩埋在平静之下,让人深切感受到战争给平静生活所带来的伤害与改变。比如,母亲会失去儿子、房子会被烧成废墟、兄弟会反目,等等。同时,影片还运用音乐渲染着这种平静的生活,比如那首民谣的演唱,它不仅唱出了电影的名字,也唱出了爱尔兰人对亲人离去的悲伤。总之,看着美丽而平静的爱尔兰被枪声与炮火所破坏,可以深深体会到为获得自由所付出的代价。

  本片演员表现中规中矩。男主角扮演者Cillian Murphy给人感觉一般,尽职演出而已。此外,大概是画面颜色太深的缘故,总是看不清他的表情。片中有一个配角的扮演者Liam Cunningham出现在今年大热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给人印象深刻。看过本片之后,才知道他是爱尔兰人。本片唯一戏份比较多的女演员是Orla Fitzgerald,只可惜网上她的照片少得可怜。其他人都是配角,不说也罢,即使哥哥的扮演者也是如此。

  额外说一句。通过本片让学到了R3的IDX字幕如何转换FPS。转换工具是VobSub软件里的VobSub Cutter。打开软件后,先Open要修改的字幕,然后去掉“modify timestamps....”的勾,同时选上“modify FPS”的勾。然后,选择原始FPS和目标FPS。因为本片是R2DVD压制,所以目标FPS为25.000,且R3DVD字幕的FPS为23.976。因此,软件选项为:ORG: 23.976,NEW:25.000,最后保存。本片我就是这样调整的,完美匹配影片。当然,这只是我第一次调整成功,以后这个方法是否有效,还有待检验。

  总结一下。本片是一部以第三者眼光表现爱尔兰两场战争的电影。故事不是特别好看,但是影片主题深刻,可以引发出很多思考,而且透过本片还可以了解一段历史。因此,本片是符合戛纳电影节口味的,获得金棕榈奖非常正常。

  序列:0869

  风吹麦浪.The.Wind.That.Shakes.the.Barley.2006.D9.MiniSD-TLF

  2012-07-09

  《风吹麦浪》影评(七):个人不得不卷入政治血腥

  《风吹麦浪》的导演肯罗奇讲了一个冷峻的故事,除了爱尔兰独立运动及随后的爱尔兰内战这些具体背景外,更令人感触良多的是个人如何会为政治运动裹挟,以及政治运动展开的逻辑。

  如果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是一个过份革命色彩的话语,但这话确实有说服力。作为主角的医学院学生,本可以超脱于政治之外,但目睹英国殖民者士兵的残暴,激起了他追求民族独立的意志。他目睹爱尔兰贫困者挣扎于生死线,使他倾向于左翼社会主义的目标。这使他与哥哥分道扬镳。

  个人要实现自己的反抗目标,必须与同道者一致行动,也就是要参加组织,而一旦加入组织就必须以组织的方式行动。在组织中,个人自由意志的行使往往意味着组织的涣散。组织要起作用,是一定要维护纪律的。主角处决英国士兵与变节告密的17岁邻居,以及主角哥哥最后处决主角,都是以同样的组织逻辑进行的。当两大集团卷入战争状态,他们之间的互相镇压会越来越残酷血腥,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主角的社会主义追求作为对贫困现实的直接反应,有其正义的一面,但历史证明,剥夺有产者并没有导致一个幸福的社会,相反是普遍贫困与人的尊严与自由的丧失。主角的理想如果成真,他将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或者不久他就会因政治斗争而被扫地出门?

  中国二十世纪的风云变幻,远胜于小岛之国爱尔兰。在回顾中国历史时,肯罗奇的冷峻眼光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风吹麦浪》影评(八):因为真实,所以震撼

  从两个典型的情节中,尤其可以看到革命斗争和民族独立斗争的残酷性:

  1.必须杀死那个年轻的告密者:

  背后的理由是杀鸡儆猴,而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报仇!

  这就是现实的逻辑:现实中,极少有人能经受酷刑,所以被捕后的叛变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叛变告密严重损害了本方利益,为此必须杀一儆百!如有被俘,请硬撑到底自求多福,否则即使敌人不搞死你,你的前队友也要搞死你。

  2.必须杀死作为弟弟的政敌:

  不肯妥协的彻底的革命分子必须死,否则更多平民会在与强敌英帝的战争中惨死,而且作为没有老大哥外援的一介小国,即使勉强独立也会遭到经济制裁的洗劫。是为了自由平等友爱“不自由毋宁死”的革命理想,还是为了黎民百姓“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存现实?民族主义者(国民党)和社会主义者(共产党)从此开始分道扬镳兵戎相见!

  此外,还有一些经典的革命桥段:

  最初的反抗英雄斗争领袖未必是最彻底的革命分子,反倒是经过现实的洗礼而改变初心投奔我方的文弱书生才是死硬派!

  对于称霸一方巧取豪夺的当地豪强,是拉拢入队一致对外还是不顾抵抗没收财产?

  导演不愧是一个社会主义忠实粉丝!本片作为年轻革命者的教材,远胜同类的浪漫主义影片!观影至今,也只有大岛渚的《日本之夜与雾》可以和本片一比。

  《风吹麦浪》影评(九):被牺牲的理想主义者:爱尔兰历史之殇

  老文,略做小修

  被牺牲的理想主义者:爱尔兰历史之殇

  历史和革命题材的电影,更何况还是国人对之完全陌生的爱尔兰历史,使得许多人对它望而却步。就我来讲,完全是出于对戛纳的信任才选择观看的。

  然而,这部我原以为艰深枯燥的电影却让我在观影过程中数次落泪,男主人公身体心灵所承受的切肤之痛让我感同身受,而爱尔兰这块土地上曾有过的深重的苦难竟让我一时间艰于呼吸。这不仅仅是爱尔兰历史的创伤,更是整个人类共有的伤口。是那些呼唤自由与博爱的理想主义者在现实挣扎中的血泪。

  善良英俊才华横溢的男主人公丹民本来拥有去伦敦行医的灿烂人生,但在目睹英军在爱尔兰土地上犯下的罪孽,——年仅17岁的男孩出于青春的激愤不愿意用英语向手持铁枪的英军妥协而被残酷地处死,年老的火车司机因为没有按照英军的意愿运载敌军的器械而遭到对方的毒打……眼前的一幕幕像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善良而富于正义的丹民的心灵。他毅然放弃了伦敦医师职衔所带来的光环,选择了跟随革命家哥哥特迪的爱尔兰国民军游击队。

  正如丹民在临刑前留下的遗言,我从来没有想过卷入战争,直到走入,才发现自己其实已经没有了退路。对于一个内心柔软善良对生命充满悲悯的男人来讲,革命的残酷性和非人性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如果说过去的他是以正义和善良来规划人生,那么现在,他必须不得不以军事革命的目标来要求自己。当他浑身颤抖地把枪口对准从小看着长大的穷青年克里斯之际,——不,他不愿意去剥夺一个为了母亲不得不充当叛徒没有读过书的可怜孩子的生命。但是,这是革命的命令,——领导者如是说道,要赶走英国人,要建立自由独立民主的爱尔兰共和国,我们就不得不做出这样的牺牲。

  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公正的博爱的爱尔兰民主共和国?!——对,就是这个让理想主义者为之热血沸腾的目标。——为了这个明天的来临,丹民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在因叛徒出卖而被英军俘虏之后,英国人问,谁是革命头子特迪?丹民站了出来,他无惧地注视着残酷的枪口——我就是特迪。是的,他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实现哥哥的理想。因为,他相信哥哥为之奋斗的是一个正义的值得他去牺牲的爱尔兰人的未来。

  然而,《风吹稻浪》这部电影的伟大意义并不在于阐释参与革命的正义性。正如丹民最后觉悟到的,人们很容易知道要反对的是什么,但他们其实并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的到底是什么。当爱尔兰人民深陷在英国统治的辛苦磨难之际,他们奋起抵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但是,当有朝一日残暴的殖民统治被推翻之后呢。革命和摧毁是容易的,但对于丹民来说,这不是他为之奋斗和牺牲的目的,他一直坚持认为,革命的目的在于重建。他是为了那些受苦的贫穷的被侮辱被伤害的卑贱的人们而奋斗,对他来说,爱尔兰人民获取独立自主的尊严和生存幸福的保障才是最重要的,他所努力的方向,不是推倒以后建立一个新的官僚统治,他是要把命运抉择的自主权交给独立的自由的人。

  从这里可以看出丹民和他哥哥特迪的区别。特迪是一个天生的革命家,是一个热爱爱尔兰的民族主义者。他毕生致力于爱尔兰民族独立战争的奋斗,所以他可以在严酷的刑罚前不改颜色,表现出一个民族英雄的浩然正气。但是,革命之后,人民是否能过上理想的生活?他们能否真正获得人格的尊严以及人身的自由?关于这点,特迪的大脑就比较模糊了。在他看来,也许只要是爱尔兰人当政,就应该好过之前的殖民统治吧?对特迪来说,最重要的是革命本身,是以本民族的爱尔兰人来取代英国人的政治统治(至于这个政府的性质究竟是什么就不是他所关心的了),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不择手段,当别的革命者愤怒于他们流血流泪换来的革命果实被权贵所篡夺,愤怒于民众的意愿被既得利益集团和依附于上层政治的宗教势力所强奸之时,特迪想的,却是如何通过签订一个妥协的协定来换取政治上的利益,特迪对于权谋和政治的兴趣远远多过他对民生幸福和正义的谋求。这是他和弟弟丹民最显著的区别。这也是最终他和弟弟在刑台前分道扬镳的原因。

  丹民最终死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不是死于他参加革命的死对头英国士兵的枪炮,而是死于爱尔兰“自己人”的枪下,死在他曾为之献身的哥哥的枪口下。尽管如此,他没有恨过自己的哥哥,在给女友的信中,他依然对哥哥的未来充满关切和忧虑,他对女友请求道——请好好照顾特迪哥哥……他很清楚地看到了特迪这种大老粗的革命家在那些精于权术和阴谋的政治家的官场角逐中最后必然牺牲的命运。

  雨果说,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应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丹民就是将这个人道主义永远置于自身生命和利益之上的身体实践者和行为艺术家。而与之相反的特迪是把革命凌驾于生命的独立,自由,善良,正义之上,——抛弃了亲情乃至人性的特迪,即便他最终走到爱尔兰政治权利的核心,他又能为爱尔兰人民带来什么样的命运呢。

  又想起了电影《时时刻刻》里伍尔芙说的那句话,——那些满怀梦想的人,诗人,他们是注定要牺牲的。丹民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家或者政治家,他是一个用他的生命和心灵去拥抱爱尔兰土地和人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诗人和艺术家。《风吹稻浪》这部电影让我和一个伟大诗人的心灵再次隔着遥远的时空紧紧拥抱,我爱丹民,我爱那些怀抱梦想的诗人,那些永远以纯真的心灵拥抱这个污浊世界的艺术家,——而不是那些受到万民景仰的,站在神台之上的,永远光芒万丈无比正确的——政治家。

  《风吹麦浪》影评(十):原野上无尽的风,吹着漫山的青草,如泣如诉

  爱尔兰民谣:“在河畔那片田野,我和爱人并肩而立。在我微倾的肩上,抚着她雪白的纤手。她嘱我善待爱情,如同堰上的荑草 。但我却年轻无知,而今唯有泪水涟涟。——叶芝“

  影片的场景在无垠的爱尔兰大麦田上轻快地展开,没有战场的硝烟弥漫,诗意盎然之下沉重得让人窒息。 特别是由爱尔兰风笛为背景音乐的“风吹麦浪”,诗情之下是一个民族在追求独立、一个阶级在追求自由时所发出的悲鸣和哀叹!戴米恩和伙伴们亲眼目睹米哈因为拒绝用英语回答英军雇佣军的搜查质询被,被折磨致死,而他们无力反抗。葬礼上米哈的母亲悲伤的唱着的就是这首古老的爱尔兰民谣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所有被压迫包拯折磨的穷苦人民心里无尽的痛苦随着那歌声,一直缓缓流淌。“爱尔兰的河水是咸的,因为那是爱尔兰人的眼泪。” 爱尔兰的风,每年吹过原野的时候,风中总是飘荡着从上古就传下来的民谣。可那些在麦浪下面躺着的人听不到。米沙听不到,克里斯听不到,戴米恩听不到,丹也听不到。

  影片没有去寻求宏大叙事,那些硝烟与炮火在爱尔兰绵延起伏一望无际的田野中,从绿的让人心生欣喜的平静里,一点一点渗透出来枪声呼喊争吵抵抗,戴米恩和泰德兄弟从并肩战斗逐渐走向对立斗争乃至持枪相向,兄弟阋于墙的苦闷无奈残忍命运,贯穿了整个剧情。

  Damien在遗书中写下这样一句话:“I tried not to get into this war, and did, and now try to get out and can't.”(“我想逃避却还是卷入了这场战争;如今我想脱身而不能。”)这是他身为爱尔兰人的宿命。

  电影中最让人动容的就是两场枪决场景。一个是Damien要亲手杀死自己的伙伴Chris,还只有17岁的告密者。仍然是在那绿色海洋一般的野地里,Chris说,我很抱歉,我觉得害怕。枪响之后是沉默。或许是命运,下一个被绑在柱子上等待死刑的便是Damien,镜头贴近他的脸,等待枪声的时候他急促而沉重的呼吸,然后是Teddy的失声痛哭。 Chris的母亲跟随Damien找到儿子的墓地,悲伤的哭诉,我再也不要见到你Damien。而当Teddy将Damien的遗书交给芬妮,伤心无助的芬妮同样对Teddy哭喊”我再也不要见到你“。时光流逝,命运轮回,多么残忍,多么无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