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鬼子来了》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鬼子来了》观后感10篇

2022-04-04 03:32: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鬼子来了》观后感10篇

  《鬼子来了》是一部由姜文执导,姜文 / 香川照之 / 袁丁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鬼子来了》观后感(一):鬼子来了不可怕

  嗯。。。怎么说呢。。。电影中鬼子每天带着乐队经过挂甲村,奏着轻快的海军的曲子,然后骑马走在最前面的日本军官会给等候在村头的小孩们每人发一颗糖,如果发糖奏曲的是中国人那这个画面就一派喜气洋洋其乐融融对不对。。可是是日本人啊,是正在侵略中国的日本士兵,他们把中国人叫做支那人,他们心中的支那人是言而无信没有诚信的,他们认为十个支那人的命也不如自己一条命值钱。可是在村里的小孩子们看来,他们就像邻居家的阿姨一样,跟他们伸手就会有糖吃。

  两个普通的日本士兵经过村子,想吃支那鸡。其中的一个鬼子问另一个新来的:“你知道怎么才能吃到支那鸡吗?” 新来的说:“打扰一下,请问能给我们一只鸡吃吗?” 这个鬼子说道:“不,你要俯视他们,就像魔鬼盯着他们一样,然后说:妈的!我们要吃鸡!快把鸡拿来!八嘎!” 然后他进村给新鬼子做示范。举着尖刀,作出恶狠狠的样子,嘴里说着八格牙路,然后他们吃到了鸡,心满意足的。最后吃饱喝足离开的时候,新来的对另一个鬼子说:“ 他们真听话,你太厉害了,好佩服你,我要像你学习。” 那个鬼子说:“我也还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我不懂,明明村里有那么多年轻力壮的男人。

  马大三和被自己关在地窖里大半年的日本人达成协议,放他回去,他让皇军给村里送两车粮食。日本军官看到协议后说会实现这个两车粮食的承诺,并且还要再赠送四车粮食作为奖励。马大三高兴的让村里人把自己的亲戚朋友都叫过来,晚上一起分粮食。于是鬼子们带着六车粮食进村了,村民们高兴的在村里设了晚宴,村民和鬼子们一起围着篝火,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日军的乐队依然奏着那首海军的曲子。期间村长和二柱子他娘还分别为大家演唱了民歌和戏曲。此刻,村民们和鬼子简直是亲如一家人。我不懂,这不是占领他们土地杀害他们同胞的侵略者吗?

  唉,看完电影,心中难受,不知道该说什么。鬼子来了。鬼子来了可怕吗?当然是可怕的,可在我看来,更可怕的是当时的绝大多数的麻木的中国人吧。

  嗯。。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鬼子来了》观后感(二):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鬼子来了》

  我很想用轻松地强调来写下这个观后感,就像电影里的那样,在配乐中完成了屠杀。

  此片拍摄于1999年,现在看来仿佛就是给我们现在看的,姜文眼中的世界一点都没有变。整个的黑白风格,在最后的的彩色是那么的刺眼。先从姜文说起吧,看了让子弹飞之后,就一直很想看看他的其他的东西,就像很多的电影大师一样,他们都是战士,只是用了电影的方法展现出来了而已,他们有对社会,国家的思考,但是他们通过艺术的手段展现出来,真他妈的有才!

  电影的寓意我这里不再言表了,就像是配乐中杀人,最后成全日本人完成整个村子的屠杀,我们整个人种都在被屠杀的时候没有人来管,杀了两个日本人就有人出来了,我们被侵略的时候无人问津,没人喊着和平,仗一打完就马上有人喊着和平了,我们被屠杀的人哪?可笑的军官,身边一直都是站着两个美国人,自己却是残疾。看看那些傻逼的抗日电影,都是什么东西?他妈的他们再残酷,我们再英勇有什么用?我们一个李向阳自己干死七八百个鬼子又怎么了?真是可笑。

  有人看热闹居然从上面掉了下来,有人看热闹居然有人骑着猪出来了......

  姜文是个人物,做这些为了什么?很多的人都会问,有什么用?你就是再批判,再怎么样又能怎么样?你的电影被审核,你的人身自由受到控制,你不会受到主流媒体的迎合,甚至可能封杀你,但是你还是在做着。总是有这么多的人不现实,这么多的人还是理想主义者,才使这个国家散发着生机。我们还能看见有些人还是想改变点什么的。

  电影,从那首诗开始,我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他是伟大的,但是自他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国人民还有多少人继承了他的衣钵?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犯我大汉子民者死,内外六夷敢持兵杖者斩之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

  时代一步一步的远去,我们还是生活在现在,一个鬼子来了里面的现实。看到了广电审核的本子,真是有才,把所有的寓意亮点都给我们总结出来了,哈哈哈,却都成了他卡带的理由。真是太有意思了。

  醒醒吧,国人。狗屁和平都是糊弄别人的,但是却我们自己人都信了。两千年来愚化百姓,奴化人民,使整个民族的性格发生了改变,也许这是秦皇汉武所没有想到的。在这样子走下去,也许有那么一天会翻天地覆,也许有那么一天会有一群人走出来再次迎领这个民族走到两千多年前的样子,但是只是也许。

  中国还能不能出现秦始皇样的人物我不知道,但是我有一个梦想

  那天,我梦见百万雄兵!

  《鬼子来了》观后感(三):《鬼子来了》马大三知不道的事儿

  一年又一年,又到了回望感喟的时节,2014年的年底,等着远方的圣诞贺卡,也在等待圣诞老人驾着驯鹿雪橇送来的礼物。即将上映的“贺岁大片”姜文的《一步之遥》是我最期待的电影大礼,隐隐听闻它的各种预告花絮,便有倾耳戴目的兴奋之情暗藏于心了。

  不过,《一步之遥》全球首映礼、媒体看片会、记者会的临时取消,的确让姜文的新电影与观众之间生出了另一个一步之遥了,就姜文的片子,这“节外生枝”是似曾相识的。对片方来说损失的除了上千万的首映礼制作费,包括令人咋舌的每天30万的场馆租赁费;困扰至深的或许还是钱没能解决好的地方,比如左右着电影人热情与信心的遥控器,那机器要伺候不好,不好使就是不好使。虽然有制片人信心满满的承诺,努力投入到删改的进程中,保证《一步之遥》在12月18日如期上映。

  但这颗定心丸是降低了功效的,也是令人忐忑的,即便顺利放映但在片方与观者的心里又必然留有不痛快的遗憾。什么东西都有它的完整性,电影故事若被无影手多次蹂躏致残,缺胳膊少腿了,似阉割式的乱砍乱伐,比禁影宣告的毙死结果,强不到哪去。当然,总不能断桥绝人路,若考虑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忍下“吊桶在你井里,由你作主”的现实,使影片顺利上映赚回辛苦费,这又是天经地义的。

  事实上,我是想要回顾十四年前的老电影《鬼子来了》,无端地绕到《一步之遥》,与姜文有关系之外,硬扯到一起的缘由在于某些片子因缘际会所呈现的相似命运,《鬼子来了》纯爱国片,在国内的待遇算是倒霉中的倒霉,“黑户”的身份就是最好的证明。随便搜索便可了然,在国内被禁映被封杀,国外被日本右翼势力威胁,走国际电影节曲线救国,还要承受不堪重负的各种压力。但坚信“能量守恒”就对了,姜文凭借《鬼子来了》戴冠戛纳评委会大奖,有了国际认证的导演实名,也算是上帝为他做了一个漂亮的反击动作。

  所谓天朝民间卧虎藏龙,这真不是虚的。十五年的长度,开民智的工程苟延残喘着,但是会看电影的人的确是越来越多了。对《鬼子来了》的评论,沉重的,诙谐的,扯皮的,深刻的,脑残的,激进的,反对的,膜拜的等等不一而足,公众的感悟简直是五花八门,百花齐放。关键在于这些评论的质量上,各个都有看点,一两个不俗之处都是小意思。

  一部电影能够为观众提供如此宽泛的解读空间,仅此一点,它的现实意义与存在价值便脱颖而出了,而且不是空洞虚妄的。在我看来,《鬼子来了》的额外贡献是它有“酒”的功能。看电影,如醉酒,欢乐地浅酌,亢奋地豪饮,醉醺醺地掏心掏肺,放肆地问天问地,不能借酒浇愁,还要酒阑人散,好似一场解不开的梦。理智与情感的较量则是一种混沌,能让自以为明白的人进入混沌状态,又能让处于混沌中的人分外清醒。

  网上转载的有关姜文谈《鬼子来了》的访谈录,读来别有一番滋味。与他个人的解读相映成趣的恰好是网络上的各路民间影评人及电影爱好者们的感悟。姜文一贯地用最平庸的的语言把他与他的电影拉进最简单最白痴的艺术之列,他极端的“幼稚”“偏执”“平凡”,他的“无意义”,他的“知不道”,他所谓的“扯淡”,是使人玩味的,他若是深沉的,也只有以肤浅的形式做衬托,才是行得通的。看电影就是图个能意淫的快乐,所以我觉得他只说废话,把最大的快乐留给观众了,戏外也继续着他戏内的冷幽默,仍是特立独行的。

  《鬼子来了》电影改编自尤凤伟的小说《生存》,保留了人物、故事背景,但另辟了一个主题,服务于该主体的厚此薄彼,使电影呈现了彻头彻尾的新面貌,原著里突出的战争、饥荒退居为剧情发展下去的条件,“杀”成了立意的新据点。战争世界,非人化的“食人”游戏成为生存下去的唯一社会共同行为,人性的黑暗面便被一层层地剥离了出来,从筑建秦始皇长城的千万血肉之躯,到听命于慈禧并杀掉八大臣的刘一刀,再到挂甲台的村民,甚至包括未来。刘一刀是明明白白地说了,“被杀之人之后代天天上供,年年上供,代代上供,已经是第五代了。”

  说来,姜文拍这部抗日爱国战争片必然是有所寓意的。一个重新设定的人物“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我”,他的神秘,他的权力,他的性情,他所隐含的一切其实就是这部电影找寻的故事线索。不过,在小说《生存》里,那个“我”是有具体对象的,是个抗日游击侦查队队长。电影里也影射过一个叫“五队长”的人物,但做了否定。如此一来,“我”的神秘便成了一个需要破解的“谜”。我读张远山的那篇“我是谁,电影《鬼子来了》的寓意核心”,也读出了乐趣。

  回来继续说电影,剧情是这样的,1945年日本投降前,中国是个血雨腥风的世界,在某个长城根脚下,寓于出一个纯朴懵懂的“和平村”——挂甲台,这名字缘自一位卸甲归隐的戎马大将军。挂甲台招致飞来的横祸时,姜文饰演的普通村民马大三与守寡的鱼儿正在造人,是福是祸,这一天成了极不寻常的一天。总之应了五舅姥爷的话,“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祸,便是接下来3个小时要演的故事,一句话总结,半年后,就在日本宣布投降的时候,挂甲台被血洗,村民被屠杀,村落烧成灰烬,挂甲台从地球上消失。而所谓“福”,则是关系到繁衍生息民族兴亡的“福”,那一天马大三跟鱼儿造人成功,因此,马家有了后,挂甲台留了后。这两个犹如生死的极端拧成一股线存在着。事实上,在迫近灭顶之灾前,故事剧情一直是以欢快的铁蹄行进着,在日本海军军歌《军舰进行曲》的伴奏中,配上姜文这种“努力型的天才”及其他演职人员出神入化的表演,悲剧里的喜剧“粉墨登场”。

  甩开与战争有关的杂念,最自然的人还真是最幽默的喜剧大师,《鬼子来了》用台词抖包袱的同时,编剧们对他们所要塑造的人物的人性是接纳并尊重的。正因为如此,《鬼子来了》的前半段能给观众带去那么多的“欢乐”。

  挂甲台的村民或许是愚钝的,是自私自利的,是民智未开的“乌合之众”。他们被洗脑被奴役的脑袋里只有“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认知,再“远大”的决策便要交给老天,靠抽签,靠认命来判断。所以把他们变成这种人类的“神秘物种”才是罪大恶极的,但挂甲台的村民们绝不是电影所要讨伐批判的,反而是要同情的,甚至到最后都在为他们哭泣,牺牲品这一永恒的角色是值得可怜。这在音乐隐士刘星的配乐曲《虚怀若谷》里得到认证,只要静下心来听,悲从中来,你的泪会自然滴落。

  是的。泪滴落着。可是泪流尽了,因为无泪可流,又痛苦的无法发泄,人便会愤怒。后来,《鬼子来了》对可怜的民众是愤怒的。当日本投降后,镇广场上又恢复起一派安宁一派和谐的场景时,电影是愤怒的。与日本投降兵做商品交易的老百姓,拿抗日战争说书赚钱的投机者,驻足在电话机前把玩战争缴获物的小孩子,吴大维饰演的高少校那一串串的妙语连珠。挨打的人生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最初的起始点。

  而这一桥段又是对“人性”最深刻的表现。生灵涂炭,但不误繁衍生息,挂甲台的驴子要与日本兵的战马交欢,日本的军妓问马大三需不需要”老婆“。到具体的人事态度上,看日本兵与美国大兵的对话,看中国老百姓与日本兵的对话,看国军对待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的方式,这就是个烘烤人性的大熔炉。

  巴尔扎克在《高老头》里写道,“在战场上为了不被人杀而不得不杀人,为了不受人骗而不得不骗人,把感情与良心统统丢开,戴上假面具,冷酷无情地玩弄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去猎取富贵。”这位资深的讽刺大师从不喜欢说白开水一样的话。姜文的电影就像巴老爷的文学作品,是用台词呼吸的,这成了姜文的个人风格。《鬼子来了》几乎把这种风格表现到了极致。如果有时间有闲情,下载《鬼子来了》的所有台词,精读一番,会有意想不到到的收获。说起“台词”,这又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特色。

  接下来我说人物的设定。整部电影看下来,重点对待的角色,我全部记住了,他们生时的模样,死时状态,我都记得。没有正式姓名的“愚民”,都是数字辈的,马大三,五舅姥爷、二脖子、疯七爷、八婶子等等,这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战争片中,最令我觉得不可思议的。在战争的沼泽地里想要生存下来,人与人的关系上也必然是残缺的,《鬼子来了》设计得相当果断干净,这一点又是另一个令我称奇的。在镜头前晃动的人物都是“孤家寡人”,守寡的鱼儿,没了亲爹的小碌碡,没了儿子的七爷,孤儿寡母的二脖子跟他娘。。。。。。这样的生存状态怎么可能正常?只能寄望于一些理想化的东西,希望非正常里有个正常的。

  如是,那位被很多影迷奉为“真正的英雄”的七爷,他就要出现。没错,这位不疯魔不成活的老爷子是神一样的存在,他泄露的天机“一手一个,掐死俩,刨坑埋”,若被有着七情六欲的挂甲台凡胎村民领会了,挂甲台的命运就不在姜文的手里了。不过,因此,七爷有了最轰轰烈烈的谢幕,爬出炕,爬出院子,拿着筒子枪放出了挂甲台唯一一颗子弹,至于马大三用扫把当枪使,就当成个大笑话吧。但马大三继承了七爷的遗志,“王八操”三个字是他们怒向敌人的共同态度。再说回来,七爷用最后一口气,死死掐住了一个日本兵的脖子兑现了他的那句话“我掐巴死你这个王八操的”,断手,烧死,死的最有仪式感。

  然而,死的最惨的是鱼儿的大儿子小碌碡,学会日本兵花屋小三郎教他的那句“日本人关在长城里”,一边嘟囔着,一边迎向野野村时,小孩子在他认知的“安全庇护处”里被砍杀,给他糖果的是野野村,举刀要他性命的也是野野村。酒冢拿小碌碡嘲骂野野村时的对白是使人迷糊的。他这样说,“混得很熟哇!你都成了这个支那崽子的大婶啦!”画外音:你们长年厮守在一起。。。。。。

  当然,死的最华丽丽的自然是马大三。因为他的死是有法可依的,不是“冤死”,是“公审大会”,罪名是“扰乱治安,营造恐怖”。解决他的刽子手不是国军士兵,是马大三好吃好喝养了半年多的日本兵花屋小三郎。送他归西的法子不是枪决,是尊重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砍头。总之,广场上来围观的,人山人海,充分显现出马大三超高的人气。黑白画面里唯一的彩色“红”给了他,唯一的笑给了他,几次眨眼的特写也给了他,头落地时镜头还在给他,这就是华丽丽的意义。与之相对的寒酸的死去,这一命运是扣在翻译官董汉臣身上的,汉奸罪,妥妥的投机苟活罪,罪不可赦。

  “杀”与“死”的主题就这样存在于《鬼子来了》的电影灵魂里。“我”是谁,这个问题一直悬在头顶,这个问题或许会腐烂到底,然后不了了之。因为,知道的不会说,想说的根本不知道,能说的绝对不会说,说了的可能不会有再说的机会所以又不敢说,就是这么回事了。

  《鬼子来了》观后感(四):没有手撕鬼子,但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抗日电影

  想要了解一个导演最好的的办法就是多看看他开始的几部作品。因为一般一个导演最初的电影往往表现了他自己对电影的认识以及对人,对事的认识。这一点在许多耳熟能详的著名导演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比如诺兰的非线性叙事,蒂姆伯顿的暗黑,哥特式的童话。

  在国内影坛里,姜文作为导演可以说算是一个异类了。这一点就如开头所说的,从他的前几部作品中便看的出来。虽然姜文的作品很少,但可以说每一部都极其成功。和之前的作品诸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所不同的的是,之后拍摄的作品《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更多的似乎是想证明姜文不只会拍那些看不懂的文艺片,我也是会拍赚钱的商业片的。但看不懂归看不懂,那些不赚钱的电影其实才是姜文真正想拍的东西,也是最能表现姜文特点的作品了。其中姜文2000年的作为抗战题材的影片《鬼子来了》毫无疑问会在缺少佳作的中国电影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影片虽然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但在立意取向、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国产主旋律电影严重不合拍,因此虽然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国际荣誉,仍被封杀。好在今天我们的互联网日益发达,想要观看这部影片算不上难。尽管电影在网上口碑极好,豆瓣上有二十几万人看过并且评价了这部电影。但从我自己身边的情况感觉这些依然远远不够。与那些天天在电视上不断播放的手撕鬼子,手榴弹砸飞机的影视作品相比这部电影所受到的关注远远不够。甚至在我看完电影后,生出了一种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的想法。

  和大多数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不同,电影并没有着重于描绘战争和中国军人的英勇,而是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个村子的农民看管照顾日本俘虏却招来日本军队屠杀的故事。故事取材于小说《生存》,但只保留了极少部分,大多数的故事来自于姜文从当地老人那听来的故事改编而成,注重提炼了“农民愚昧”和“战争荒诞”的一面,笔锋直指国人弱点,将更多忧患意识注入影像化的故事中,所以可以说这是一部更加接近于现实的作品。

  与其说这是一部好电影,不如说它是一把锋利的刀。腾讯网这样描述这把刀的锋利:姜文的《鬼子来了》涉及了抗日这个历史话题,且立场不正。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在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而它不能公映的原因自然是怕刀太锋利伤害到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的安全了。让我不太理解的一点是既然我们可以把几十年前鲁迅先生的文章放到学生的课本上,为什么不能在电影院放映这部电影呢?或与唯一的解释就在那些大人物的眼里那些课本上的文字终究只是笔写的,而这把刀却是可以刺穿皮肤的。

  为了更好的表现电影的主题,影片采用了黑白片的拍摄方式,但丝毫不会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这一点斯比尔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单》里也有相同的运用,不算意外。令人惊奇的是电影的结尾使用了彩色。这点和《辛德勒的名单》那个红衣服的女孩可谓异曲同工。但《鬼子来了》的运用更加巧妙和震撼人心。导演姜文更是觉得似乎前面所有的拍摄就是为了最后的那个彩色的镜头。

  影片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部喜剧(喜剧外衣的悲剧),因为在观影的过程中有许多让人发笑的场景。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那句“大哥大嫂过年好,你是我的爷,我是你的儿。”然而这更是一部充满了讽刺的作品,一部优秀的喜剧作品一定是在你看第一遍的时候不时捧腹大笑,但你明白了影片表达的意思再看的时候慢慢的开始笑不出来,甚至会觉得疼痛。那是一种被刀挖掉伤疤的疼,如果你没有任何感觉,要么你没有经历过,又或许是伤口腐烂到已经没有知觉了吧。

  电影的场景很小,只是在一个小乡村。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影片在人物的塑造上极为成功,无论是姜文饰演的马大三,日本人扮演的俘虏,还是麻木的村民都十分传神。这也是电影能通过一个小故事表达大主题的前提。

  电影的冲突主要来自三股势力,开头引起故事的那个”我“,村民和日本官兵。那个”我“是谁是电影最终想要弄清楚的问题,而故事冲突主要在村民和日本人之间展开。整部电影表现出来的东西非常丰富,可以从文化,人性,战争各个角度切入,以至于完全可以把这部电影作为研究对象撰写一篇论文(其实已经有很多以这部电影为对象的研究论文)。和姜文之前的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一样影片有种晦涩难懂的感觉。之所以有这种感觉除了姜文不喜欢对故事过多的进行艺术化处理之外,还在于姜文非常擅长使用隐喻这一表现手法。一部电影要频繁巧妙的使用隐喻需要创作者花费极大的精力和时间,但我们从姜文每部电影极长的创作时间可以看出来,他在这方面是下了大功夫的。普通观众想凭借自己的经验看出哪些隐喻是极难的,所以姜文的作品不是简单的观看就可以完全理解的,而深入的解读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访谈里谈到为什么要拍《鬼子来了》姜文说:我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我想拍《鬼子来了》,其实是想对自己35年来做一个总结,对恐惧、对爱、对死亡的感受。是什么引起恐惧?为了摆脱这个恐惧,是远离死亡,还是接近死亡?这些都是我35年来脑子里和心里的感受。我想把它表达出来,正好有这么个故事,往里面一装,合适。想找到一个特别适合的故事并不容易,《鬼子来了》里的这些人,翻译官、鬼子兵、小队长、马大三、村长,他们都不是在他们原有的位置上,都在超乎自己能力之外的位置,又必须对自己的命运做出决定。谁能说马大三碰到的问题不是自己的问题?中国人几辈子都喜欢一个错误,为了自己想要的一个结果,明知道它存在的理由不充分不合理,就先找个借口说服自己,然后以为别人也能接受这个理由。马大三就是这样。他以为他养了日本人半年,人家肯定会给他粮食,会感谢他。可别人不是这么想的,别以为别人都会顺着你的思路走。

  七十年前,日本投降了,日本鬼子走了,可我们心里的鬼子还在。怎么才能彻底的摆脱这一切。靠不断地喝酒麻痹自己的神经能做到吗?靠那些打着”爱国主义“却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私欲的人能做到吗?

  不能。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成强者。电影中村民之所以不敢杀俘虏是因为它们害怕强者,日本人之所以可以屠杀村子都是因为它们觉得自己是强者,到现在日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犯的罪行就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我们还不够强。而所谓的强大不仅仅是经济,军事力量的强大,还在于文化思想的强大。这一点鲁迅先生早就明白,所以他弃医从文希望用手里的刀挖掉人们身上的毒疮。然而我们一边在课本上朗诵着鲁迅的《阿Q正传》,一边却做着”阿Q式”的自我安慰。真正的勇士敢于真面惨淡的现实,只有真正挖掉身上的毒疮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鬼子来了》观后感(五):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昨天晚上一个人在寝室睡不着,就把很久前就在电脑里的这部戏拿出来看了下,结果已发而不可收拾,看到凌晨三点才睡觉。不得不说,姜文是个大才。

  第一次看姜文的电影是《让子弹飞》,看了三遍。第一次看后世拍的黑白电影是《七武士》,而这部戏是我看的第二部姜文的电影,也是第二部后世的黑白电影。

  这部戏有浓浓的姜文气息,与让子弹飞如出一辙,一看就是姜文的作品。另一方,应用的黑白电影的手法使片子更加朴实。

  这部戏主要刻画了三个群体,一个是主角们代表的中国农民,一个是日本侵略者,还有就是敌后的抗日武装。

  对于中国农民的刻画,我的脑子里一直回荡着鲁迅先生的八个字: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不敢杀人,进城找人杀人被骗豆子。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相信日本人的善良。这些和《七武士》中的农民不无相似之处。所以后来花屋承认自己是农民,被农民感动也是有情可愿。

  以前看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人员的笔记,他们常常这样评价中国农民:老实,勤劳同时也狡猾。以前完全理解不了这三种词汇怎么会出现在一起,尤其是狡猾。看了这部戏才深深的有所体会,比如日本士兵让中国人站在圈里不准出来,结果中国人看不见他们后就跑走了。其实在侵略者里的眼里,你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这样才不算狡猾。

  后文有描述让主角杀日本人,主角不敢。于是他的几个同乡把自己放在桌子上,说,如果你不去杀日本人,就先把我杀了吧。这些人,宁愿死,也不愿意去杀一个无还手之力的日本人,这个是何等的悲哀呀。

  再说戏中的日本人。首先是花屋的武士道精神,各种求死而不能。当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却后悔了,从而想起了自己的农民身份。开始想着求生。这种转变是很正常的,大约进过一次鬼门关的人,都不会寻死了吧。后来农民们相信花屋的话,以为他能换粮食。送花屋进城。

  刚进军营,花屋就被几个军官殴打。完全不见同乡,同营之谊。看到这,我就知道农民们要悲剧了。既然日本人都不在乎自己人的死活,何必在意他们口中这些支那猪的死活呢?在他们看来,中国人和畜生无异。

  果不其然,当畜生敢拍长官的肩膀,并说长官害怕了的时候,花屋终于想起了自己是侵略者,殖民者的身份。自己是高贵的大和族,怎么会和低贱的支那猪一起吃饭喝酒呢?遂手起刀落砍死了当年救他的农民,从而开始了对全村的屠杀。

  结尾更是让人出乎意料,之前三婶子说了,鬼子来了都八年了。而且还有长官表情悲哀的收起一张纸。后来才知道,那张纸是终战诏书。原来战争已经结束了,对中国人的屠杀是战后的行为。是他们最后的一次狂欢。而没有反抗能力的中国人,只能任其屠杀。

  在之前有两个鬼子进村的故事,虽然故事比较滑稽,但我还是安安的心疼。那个村子已经穷成那个样子了,好不容易养了三只鸡,竟然要杀两孝敬鬼子。这里的农民是怎么熬过这八年的。

  最后说说抗战力量。一个是起初送人来的八路,说他是八路,因为到了45年,河北一带已经没有国军了。本来是人民的军队,人民的救星,在鬼子炮楼下送来两个要全村人命的俘虏,就再也不来了。他们大约把这件事忘了,或者,根本就不在乎村民的死活。

  而国军进城后,收容了俘虏,起先一个日本小贩挡路,国军呵斥他让开,他完全不理。当美国佬一句话就把他吓的立正敬礼。多么的讽刺呀。国军军服笔挺,后面站着两个美国佬。开着吉普车进了县城,多么的风光呀。那么这八年你们哪里去了?让老百姓吃了八年的苦。

  他们进城后就狐假虎威,先处决了翻译官,又处决了主角。他连续四次对待处决的人说,让他说话。但对方显然在酷刑下,已经没有说话的能力了。周围的农民只是在一旁看着笑话。

  还有两处细节值得提一下,一个是日本倒国后,两个日本寡妇(其丈夫刚刚阵亡)衣衫褴褛,为了活命要给男主当老婆。令一个细节是,鱼儿的老爸,从开始就嚷嚷着要掐死日本人。但是谁也没有理他,哪怕大家都不敢杀人的时候,也没有离他。直到最后,他是为一个反抗日本人的农民。不知道他之前发生了什么,但是,在他的脑海里,对日本人不抱任何幻想只有仇恨。恰恰是这种仇恨,让他成为整部戏里,唯一正确的人。

  总的说,这是一部反战戏。戏里面的军人,无论是日本,还是国军,共军,都冷酷无情,以自己的利益至上,鱼肉百姓。而戏里的农民,从来没有反抗意识,只想好好的过日子,无论中国农民还是日本女人。但是战争的残酷让每个人都没有办法过自己想要的幸福日子。

  其实,从另外的角度说,整部戏里面的所有角色都是鬼子。是战争让人变成了鬼。

  《鬼子来了》观后感(六):武士刀反射出的那一抹恐惧

  很喜欢姜文的电影

  我觉得姜文是电影界的当代鲁迅

  鬼子来了中的写出了四种人,典型的中国人,典型的日本人,非典型的中国人和精神分裂的日本人。

  典型的中国人就是五舅老爷,二脖子,八婶子,四表姐夫,说书人,国军高长官等一干人,他们的心中总是还有一定的良知,但这良知无论怎么衡量,都抵不过对自己利益的看重;他们的脑中都还有一些智慧,但这些智慧都都是被认为智慧的智慧。

  八婶子的借一还八,因为要让姜文杀人,便看似仗义的不要了,因为姜文杀人不成,有看似合理的恢复了。

  五舅老爷智慧的外表下全都是些什么,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干大事儿的人不能把话说的太透,等等说了和没说一样的智慧的话。

  四表姐夫呢,一手导演了借刀杀人的闹剧。

  国军高长官,借战俘的军刀砍下了国人的头。我不是否认马大三有罪,但这也。。。

  。。。。。。

  典型的日本人就是酒塚和他手下暴打花屋的一干人等。

  他们心中只有对天皇的效忠,对武士道的守护,对中国人的蔑视。

  虽有同乡之谊,却暴打花屋,只因为他有辱名节。

  前一刻还在把酒言欢,歌声互赠,下一刻却屠刀相见,围杀村民。

  武士道和对天皇的效忠仿佛是他们生命的全部,或许还要大于他们的生命。

  许多国人会向董汉臣一样,说这些日本人傻,说他们蠢,但是其实我很尊敬日本人这一点。

  我觉得有的人总是太懂得变通了,这样的人一个两个还好,若是一个民族,整个国家都是这样的人,所谓的变通,说难听一点就变成了无孔不入,无缝不钻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反观日本人,乃至德国人,他们真是死板,认死理,死较真,但是当一个民族都是这种人的时候,这个民族是十分可怕的,他们动则同,行则一,会迸发出无限的力量。

  非典型的中国人,马大三和鱼儿的瘫痪老公公。

  他们不似那些典型国人会变通,不似他们那般逐利,不似他们那般智慧。

  马大三,别人问知道不,他基本就回答一句话,知不道,就这智商,当代中国他指定混不下去。

  马大三其实也是贪生怕死,他死等年三十儿,想把那两颗定时炸弹送走。

  马大三其实也没有主意,每次都是去问五舅老爷,尽管得到的都是不疼不痒的回答。

  但是他变了,从一个听“我”指挥,心中满是恐惧的人变成了一个敢自己拿主意,放到花屋的男人;从一个怕死想逃的人变成了一个在刑场上正视花屋,头落地还发出蔑视的嘲笑的人。

  精神分裂的日本人

  花屋,就这一个。

  他的心中是矛盾的,在集体中,他是一个崇尚武士道,效忠天皇,名比命高的武士,在心中,他还有一部分是一个想安心生活,挂甲封刀的农民。

  初到挂甲村,他寻死觅活,大义凌然。

  半年之后,他渴望生还,赔笑讨饶。

  一武士 一农夫,集于一人。

  这并不矛盾,在兵营中,周遭的环境改变了他,压制住了他心中对安适的向往,在挂甲村的半年,远离了军营,远离了军刀,远离了整天挂在耳畔的武士道和荣誉,他心中的农夫醒了,他有了情感,不再是一台战争机器,他有了血肉,不再是一个武士道的符号。

  但是当他再次回到军营,经历了同乡们虐待似地暴打,洗脑似地教育之后,他变了回去。

  联欢上的那个口中念叨着:大哥大嫂过年好的 花屋已经变了。

  刑场上的花屋也变了。

  可是当他举起军刀,看到马大三的眼睛的那一刻,他自己的双目中浸满了恐惧,农夫回来了,但转眼间,又走了。

  《鬼子来了》观后感(七):《鬼子来了》里的战争和人

  最近《让子弹飞》在热映,仗仰姜文的才气,就下了《鬼子来了》。一部全篇黑白的电影,在光影的深浅明暗交替中,却是一片国人意识的黑白不分的模糊地带。

  被禁是因为广电的领导认为集中体现了国人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奴性、愚昧和麻木。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但也可以想象在那个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中国没有受过教育的老百姓应该确实是善良的无知的。期间花屋小三郎和翻译在一个中国东北最贫瘠最原始的小村庄中给中国农民马大三和全村百姓造成的难题,也闹出了不少笑话,我们可能会焦急于马大三怎么还不杀这个开始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还为了守信三番五次不惜欠债去帮助他,最后竟然用这个日本鬼子的命去和日本军换粮食,结果却换了全村的性命。而花屋小三郎从开始扯着嗓子要为天皇效命为国捐躯到后来被“一刀刘”吓到真的怕死了愿意换粮食签字画押,可等到真的回到军队等待他的不是归队欢迎,而是痛骂和拳脚和一把自尽用的日本刀;而马大三呢,从胆小怕事不敢杀日本人到拿着斧头冲进日战俘营乱砍日本人,等待他不是被奉为英雄,却是被同为自己人的国军命令日本人砍下头颅,恰恰这个日本人却是被他救的花屋小三郎。非常滑稽。

  抗战胜利,国民军长官高高站在村庄的大戏台上,两边站着嚼着口香糖的美国大兵,周围的土堆上、围墙上、房顶上站满了来看热闹的中国人,或许至始至终在他们看来这只不是一场戏,只有枪驾到脖子上时候才知道害怕才知道保命,在老皇历里是没有“反抗”二字的。他们会觉得杀人包括日本人不吉利避马大三如瘟疫,会觉得自家驴上日本驴会惹祸,会觉得一刀没杀成一个人绝不能再用第二刀,这些倒是他们心中的大事。

  随着马大三的头从肩膀上骨碌骨碌滚到地上,镜头随着翻滚,马大三和花屋小三郎这样的人物的命在战争中显得跟蝼蚁一样,马大三和花屋只是战争中的千百万人的一个缩影,战争其实是全人类的灾难。

  《鬼子来了》观后感(八):“鬼子”真的来了

  影片的名字有点和《举起手来》混淆,不是字面上的而是个人意识中内容上的。以为,是个喜剧。

  只是看到后来,又觉得是个悲剧。

  一个“我”,抓了一个翻译和一个日本人扔到自家门里了,这尼玛让人咋办?还说到时候来取。如果人死了没了被鬼子知道了就要掉脑袋。这就好比扔了一个定时炸弹,说或拆除或被人知道都要爆炸,在时间到来之际会来解除,结果时间是到了虽然没爆炸但迟迟就是不来。这不是让“我”玩呢么!

  按照豆瓣中某主的说法,本作姜文的一说法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日本人不是不好,右翼也很多,仅仅是我们通过媒体知道的是“那么多”,其实这仅仅是“那么多”当中的一小部分。右翼分子其实也不少!只是所有鬼子当中,哪怕55%的比例是好人是多数,但是剩下的45%也就不算少了。因此,他们这个优秀的民族,很危险,尤其是对于我们来说。

  影片中吴大维瘸着一条腿开着笑话般的公审大会,旁边站着两个美国大兵,其实,都有可能是英国的、老毛子的……在这么个公审大会上,讽刺地说姜文拿着斧头攻击了手无寸铁的日本战俘是有罪的!并且还打了比方,比如老公出门被砍和老婆出门被砍。任谁都明白,这是给别人看呢!

  给“我”吗?

  或许吧!

  反正,给鬼子们都看了,因为他们来了!

  :至于是不是禁片不清楚,影片名字挺响亮的,在官方媒体上肯定宣传过的。

  《鬼子来了》观后感(九):战争语境下的人性还原

  战争作为一种集体和有组织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是对人性中求生本能的直接反拨。那么人性在战争语境的极端考验中又有怎样的裂变和表现?大量的战争题材的影片往往流于一种宏大叙事,影片中的人物往往都有符号化和扁平化的遗憾。但姜文的《鬼子来了》从一种人文主义的关照出发,试图还原在战争中的丰满复杂而立体的人性,或许给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生死考验下的生之本能

  求生本能作为一种最根本的人性是人类作为族群整体考察的共同点。可以说整部《鬼子来了》的核心推动力就是来自不同人的求生本能。

  马大三之所以百般照料两个俘虏,就是因为送俘虏来的“队长”的手里的枪,和那句“出了事找你”的威胁。而马大三转述“队长”的威胁时,也把“出了事找你”说成“出了事要全村人的命”,这样就用了一个扩大夸张的“死亡威胁”把全村人拉下了水——这可以看作马大三生之本能的一个表现,即寻找更多的合伙人对抗死亡威胁。

  而作为俘虏的花屋小三郎则从最开始的破口大骂决不妥协,到“我不怕死,只是觉得死在这帮人手里太窝囊了”,再到后来的求着饶命,要翻译教他骂天皇保命。这是一个完整的军国主义信仰崩塌,生之本能不断建立统摄的过程。军国主义的武士道精神要军人不当俘虏,宁可“玉碎”,但人的本能要求人生命的延续,这种二元的对立的冲突最终以本能战胜信仰结束。

  与小三郎相比,董汉臣(翻译)的求生本能则表现得更为直接,最开始他就把小三郎的威武不屈的宣言翻译成了跪地求饶。他们两个人的一骂一译,也形成了一种“求死”和“求生”的鲜明对比。而话语的不对等,虚假的中介转译,也使得只有求生的信号被发了出来,也成为影片中的一个幽默点。

  战火余暇时的男欢女爱

  性和爱是人的另一重要本性。“战地黄花分外香”,在战争和死亡威胁的笼罩下,它们往往能从别样的维度给人以短暂的安慰和放松。尽管姜文没有下大力气突出这一主题,甚至“鱼儿”是唯一的年青女性主角,但我们从为数不多的镜头里也能窥知一二。

  影片三分多时的偷情镜头。大背景是挂甲台村在鬼子炮楼探照灯的巡视之下,这渲染了日占区的紧张气氛。而下一个镜头就是偷情的马大三和鱼儿,忽忽闪闪的煤油灯,扭动的四肢,都显得紧张慌乱。一方面因为“公开化的偷情”毕竟总也是名不正言不顺,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大环境的紧张。而在这种紧张环境下的匆促偷情,既是一种生理的自然索求,更是一种心理缓解的求索与尝试。

  影片二十八分钟的二人对话镜头。悠扬的配乐和柔和的光线渲染了一种和谐的气氛,也反映了爱情在极端条件下的特殊作用——能给人创造一个宁谧的精神世界。两个人的打情骂俏和暧昧举动都能让人从紧张中暂时抽身而出,而马大三要娶鱼儿的承诺也让他们对未来更加确信有良好的预期。

  朴素情感的将心比心推演

  人往往都有一种拿自己的情感去衡量别人的情感的本能。

  马大三和挂甲村的村民去拿俘虏换粮食就基于此而展开了朴素的“合理化论证”——“我给你人,你给我粮。我对得起你,你还能对不起我?人心不都是肉长的?”。而这种将心比心的推演实质上是将以往妖魔化的“日本鬼子”转化到了“人”的层面,坚信人性的普世力量和情感的共通。这也一定程度上较为真实的反映了战争年代老百姓的一般生态——仇恨固然有,但可能没有达到绝对的妖魔化和戏剧性的血海深仇,更多时候,老百姓在乱世还是多选择一种自保式的生存。

  老百姓的天真和真实恰基于此。这在影片末尾的大联欢表现得尤为突出。日本人送来了粮食还搞了陆海军大联欢,于是天真的老百姓们就和日本兵其乐融融地聚会。篝火的光打在百姓的脸上,忽明忽暗,这是一种反面人物灯光的传统处理方式。而老百姓和日本兵围着篝火喝酒唱歌,营造出了一种“群魔乱舞”的诡异氛围。之后由于一场误会(抑或是蓄谋),聚会变成了一场屠杀,日本军队进行曲的激昂尝试着将屠杀演变成一场“暴力美学”,而剧烈摇晃的手持镜头才道出了老百姓因为轻信而要付出的代价。

  情感支配下的冲动选择

  人的思想维度中往往要进行情感与理智的博弈。往往在强大的情感冲动支配下,人会做出反理性甚至反本能的行为。

  马大三不敢杀人。在村里的智慧代表“舅老爷”用红豆抽签的方式决定派马大三“处理”掉两个俘虏时,马大三宁愿偷着把他们送到长城藏起来,每天去给他们送饭,也不敢杀掉他们。如果说马大三起初不敢杀俘虏,可能还有着来自“队长”的死亡威胁的因素的话,在“队长”时隔半年仍不来取人时的不敢则纯粹是一种心理上的畏惧或于心不忍。

  但在影片的最后,马大三一个人拿着一把小斧子闯进日俘营要把日本兵杀个干净。这是一种情感冲动统摄的复仇,强烈的仇恨和复仇冲动使马大三忽略了心理上的抗拒甚至自己的求生本能。这是马大三的另一面,马大三也因此从小民变成了英雄。有趣的是,平日里骄横跋扈的日本兵在马大三的一把小斧子下四散奔逃,高呼救命,这也反映了强权者在他们的武器被剥夺后的脆弱。

  马大三并没有在冷静下来之后为自己的选择后悔,因此他会在脑袋被砍掉之后桀骜不屈的仰天一笑。在马大三头被砍掉的一瞬,影片采用了很有震撼力的主观镜头,模仿血涌和砍头的音效都很有代入感和冲击力。之后,在马大三眨巴眨巴的血眼中,世界变成了彩色的。强大的视觉反差加深了这种戏剧性的震撼效果,正如后来姜文所说“为了影片最后砍头的那抹鲜红的画面,值得将整部电影拍成黑白片”。

  人性是复杂的,多面的。电影作为复原运动的物质现实的艺术,如果对人性的解释仅仅流于一种简单粗暴的平面化处理无疑是浅薄的。姜文在《鬼子来了》中,试图在战争的语境下重新搭建和还原出一个尽可能真实的人性,这是对一种对电影本身的忠诚。这可能是《鬼子来了》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考价值。

  《鬼子来了》观后感(十):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

  偶们中国人对待事物二般首先都是看重利益,于是乎学校、机关、国企的党课培训班上都挤满了黑压压的生灵,但下面的学生呢,却是戴着墨镜睡大觉——外儒内法。

  于是乎,这种习惯顺理成章的延续到了抗日战争上(坐了时光机器)。于是乎,偶们伟大的爱国志士冯玉祥一级上将和张学良一级上将的西北军与东北军各部成了抗战时期伪军的中坚力量,因为他们不在乎谁是谁非。“存在就是真理,需求就是合法。”阎老西这句名言真是那时所有中国同胞们的心声呐。

  欧美人自私,在亚当斯密式的赞美下,生意场上的自身利益成了他们做事的准则,可事情又真TMD奇怪,希特勒侵略欧洲各国,大多数欧洲人宁为俘虏誓不投降,伪军人数却远远比不上中国。

  在米国南北内战史中,美国佬是自私的,又是团结的,他们自私到用信仰来抵触对方的信仰,他们团结到用信仰与自己的战士交流信仰,他们心中拥有一个共同的国家,共同的上帝,不同的只是地区间信仰的冲突。黑奴制度诚然是政治集团为了争夺利益的理由,但100年后美国人真诚的反思认为:人的精神信仰才是他们国家强大团结的灵魂。

  民国内战,军阀们姓氏和旗帜不断变换,怪不得老蒋的“金属战术”屡试不爽,于是乎出现了地皮、土著、大王轮流执政,剿了又扶,扶了又剿。

  马大山怕死,不如说某委员长、某长官、某主任也想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