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谭嗣同》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谭嗣同》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4-23 03:04: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谭嗣同》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谭嗣同》是一部由陈家林执导,达式常 / 郑榕 / 颜彼得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谭嗣同》观后感(一):虽千万人,我往矣

  再过数百年,人们也很难想象,我华夏居然出过这样的人类娇子。

  遍查历史,象谭嗣同(1865~1898)这样有才有胆有识有格、义薄云天的“太子党”(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出生入死、肝脑涂地,可谓绝无仅有。

  “嗣同少倜傥有大志,文为奇肆。其学以日新为主,视伦常旧说若无足措意者。”1873年,才气纵横、不可一世的谭嗣同年仅18岁,即有“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的诗词,充满刚烈之气。

  洋务派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谭嗣同痛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器物的革新不足以振兴华夏,遂联合维新派人士发起创办浏阳算学社、长沙时务学堂、南学会、《湘学报》、《湘报》,开全国维新风气之先。

  1897年1月,谭嗣同完成了冲决利禄、君主、伦常等一切网罗之学的《仁学》,鼓吹自由平等和人格独立:“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对君主专制造成的“惨祸烈毒”和三纲五常对人性的摧残深恶痛绝,君为臣纲“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因此,对暴君不仅不应愚忠,还要“人人得而戮之,无所谓叛逆”。

  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清政府,大兴文字狱、横征暴敛、屠杀人民,对准噶尔人施行种族灭绝尤其令人发指:1757年,在乾隆“必应全行剿灭,不得更留余孽”、“此等贼人,断不宜稍示姑息”的再三严令之下,定边右副将军兆惠率大军对准噶尔与辉特两部的人展开大屠杀,“尽唤男丁而出,屠戮有声”,“数千里内,遂无一人”。

  准噶尔人从此成为历史,空留一个地理名词“准噶尔盆地”。

  谭嗣同痛斥清政府惨绝人寰之暴行,有如怒马惊涛:“幸而中国之兵不强也,向使海军如英、法,陆军如俄、德,恃以逞其残贼,岂直君主之祸愈不可思议,而彼白人焉,红人焉,黑人焉,棕色人焉,将为准噶尔,欲尚存噍类焉得乎?故东西各国之压制中国,天实使之。”

  暴政越强大,对内对外的危害性也就越大;幸亏“中国之兵”实力不强,否则,人类都将受“君主之祸”,与准噶尔人的下场一样;各国压制中国,乃老天有眼----此番石破天惊的“卖国”言论,于今读之,犹觉痛快淋漓,一百多年前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媚大盗。”谭嗣同《仁学》对中国政治、学术之积弊洞若观火,堪为盖棺之论,千百年来,一人而已。

  1898年6月11日,28岁的光绪皇帝诏告天下,宣布变法;8月21日,谭嗣同应召抵京,“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议新政;9月21日那拉氏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大肆抓捕维新领袖,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嗣同闻变,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并力劝梁启超出亡日本:“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有招后起。”(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日本使馆愿提供“保护”,被谭嗣同慨然回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9月28日,“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谭嗣同,与林旭等其他5位维新志士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英勇就义。

  谭嗣同非为一人之江山,而是为天下苍生求自由、谋幸福,“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虽千万人,我往矣”;“我自横刀向天笑”:谭嗣同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实为华夏第一人杰,这颗划过暗黑夜空的流星,留下一道异常耀眼的轨迹,引导、激励着一个又一个不自由、毋宁死的热血儿郎。

  悲痛是最可靠最强大的力量。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的鲜血,表明清政府缺乏真正改良的意愿和能力,一些改良派人士开始倾向革命。

  唐才常与谭嗣同义气相投二十载,为刎颈之交;噩耗传来,无以为报的唐才常失声痛哭:“剩好头颅酬死友!”发愤“树大节,倡大难,行大改革”;被谭嗣同誉为“造世之雄”的林圭,立誓“中国流血自谭君始,我承其后”,参加唐才常组织的自立军起义,任中军统领。1900年9月27日,起义失败,29日,唐才常、林圭等20余人在武昌紫阳湖畔被清军杀害,林圭年仅25岁;谭嗣同的学生蔡艮寅在起义失败后亡命日本,入成城士官学校习陆军,改名蔡锷(寓砥砺锋锷之意),立志“流血救国”。

  1903年,章太炎发表著名檄文《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将康有为梦想的明君斥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1906年,保皇派重镇梁启超承认清政府是“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厂”(《现政府与革命党》)。在革命党人前赴后继地流血牺牲、不断打击之下,专制王朝摇摇欲坠。1911年,谭嗣同殉国13年之后,辛亥革命爆发,终于完成了对满清268年黑暗统治的最后一击。在中国施行了2000多年的帝制寿终正寝。

  1904年6月,谭嗣同棺木辗转运回湖南原籍,归葬于浏阳市城南约8公里处嗣同村石山下,墓地面积约160平方米,墓前华表写有一副对联:

  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作为华夏最优秀的代表,谭嗣同的责任、勇气和牺牲精神,以及他对强国和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批判,于今天的人们亦不无启迪和教益。(原载杂文报)

  《谭嗣同》观后感(二):神秘的英雄人物

  谭嗣同是我十分崇拜的历史人物,是神秘的英雄人物。想不到有这样一部传记电影,还是国内著名老导演拍的。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虽千万人,我往矣”;“我自横刀向天笑”

  剑胆琴心,奇男子,这英雄活的酣畅淋漓。

  帮朋友做个广~告,想要买琴或者学琴,欢迎推荐,钢琴、吉他、架子鼓、古筝等等都可以

  如果坐标位于北纬31度14分至32度37分、东经118度22分至119度14之间,可以预约到店试琴 ^_^

  宁辉琴行官网:www.ninghuiqinhang.com

  小站:https://site.douban.com/284561/

  原文地址: http://jackrubbish.com/blog/archives/13949

  《谭嗣同》观后感(三):《谭嗣同》影评——国恨侠情,长醒吾民

  学奥博而文雄奇,思深远而仁质厚

  镜头打开,是1898年的中国.望尽银幕,海面炮火连天,大地满目萧索。风雨飘摇的清王朝,船坚炮利的侵略者,外辱内乱,构成一幅国之将倾,民族即亡的可悲图景。

  乱世必有仁人志士。此时的谭嗣同尚在湖南。虽家父为京城高官,本人则不流于俗。满腹诗书,剑不离身。心怀国家社稷、百姓苍生。一袭月白长衫,浓目俊眉。自有一股侠士的浩然正气。奉皇上召见,话别爱妻李闰,决意扶病上京。此次赴京,凶多吉少。妻眼中含泪,欲乞同往。谭嗣同只答:“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无嘉无恐,所其自然。”

  赴京途中,行至黄河边,下轿骑马,忽见新冢延绵,饿殍遍野,老幼皆泣。谭嗣同下马伫立,望向那浊浪滚滚的黄河水,眼中饱含着忧思和愤恨。

  以天下为任,以救国为事

  百日变法,几个镜头让人触目难忘:

  镜头一:光绪帝誓言不愿为亡国之君,遂拜见太后,意欲商讨变法大计。太后怒目厉声,称康有为等是”借变法维新之名,行犯上作乱之实。光绪帝不再言语,诚惶诚恐之态毕现。由此已可窥见变法之悲剧结局。

  镜头二:慈禧独断专行,命人宣读圣旨。将光绪帝的恩师皆爱臣、时任军机大臣的翁同龢“开缺回籍,以示保全”,以便以其心腹荣禄取而代之。翁同龢跪听毕圣旨,悲痛欲绝,当即缓缓取下官帽。褪下官服的他,肩负行囊走出皇城。迎面而来竟遇到光绪帝一行乘轿而来。君臣相见,臣泪光闪烁,万千嘱咐无以言说。君再三回头,懦弱愧疚无力挽留。悲哉!痛哉!

  镜头三:变法之士聚于一堂,得皇上密诏。之间康有为读到:“朕惟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能救中国,非去守旧衰谬之大臣而用通达之士不能变法。而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几谏,太后更怒。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谭嗣同,林旭诸卿,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至,特谕”。一声颤抖的“特谕”结尾,众男儿皆泣下。失去君主,群龙无首,如鸟之折翼,厦之将倾。众人决定,别无出路,只能背水一战:求助袁世凯。此举,注定了戊戌变法惨遭夭折。

  举杯为君送行,举杯伊洗尘

  慈禧发动政变。清军身扛洋枪,向谭嗣同府上气势汹汹而来。

  谭嗣同端坐案前,泰然自若,心静如水。

  “嫂夫人来了!”——抬眼只见李闰风尘仆仆,单薄又固执的身影立在门前。略显苍白的面颊如秋夜的月,皎洁娴静。

  她将行囊于桌上摊开,一一拿出为谭嗣同带来的东西:雨花石砚、他最爱喝的金山茶、湖笔、还有一坛湖南辣椒。

  直到旁人痛哭道:“有人要来转走老爷去行刑了”。她才恍然大悟。原来今日今时是夫妻的生死诀别,这辣椒,夫君再无机会吃上了。

  从今往后,阴阳相隔,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杯酒,为你送行。这杯酒,为你洗尘。

  挟高士之才,负万夫之勇

  行刑前,谭嗣同将一生携带左右的“凤矩剑”赠于挚友侠士大刀王五。日本志士和康有为曾力劝其东逃。谭嗣同答道:“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如其墓联云“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如此爱国精神和浩然正气,在今天亦不会过时或褪色。

  国恨侠情,长醒吾民。青年如你我,必当传承。

  《谭嗣同》观后感(四):《谭嗣同》——卡通化的文人,文人画的卡通

  CCTV6邀请主演达式常与导演陈家林26年后《流金岁月》再聚,经过了大时代的变革,老朋友间的笑谈早已脱掉了1980年代文艺工作者的书生意气。

  主角,是传统的文人,是“典型化”、概念化、模式化的文人,卡通化的文人。

  编导,是按1980年代文艺工作者的价值观进行创造,不论是讲故事,还是塑造人物,都是按当时文人的理解,必然局囿于当时的历史观,以及文人难以克服的自身的缺陷。

  达式常的表演,是整个电影最闪光之处。他用细致入微的眼神,充分表现了文人的通病:

  1)理想主义,准确地说是脱离现实,把曾经见过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当作理想来追求,并作为自我肯定、贬低与鄙夷别人最大的资本。——文人们,骨子里会天然地自负,天然地鄙夷别人,从而精神胜利,甚至以为已经打败了别人。

  2)从现实到理想,很简单。他们以为,只要告诉别人,那些更高级的东西,别人就会理所当然地接受。即使不是心悦诚服的接受,别人也必须要接受,因为他们声称的目标是为了“国家”,“四万万人民”。如果别人还不接受,他们就强制要求别人接受,因为他们已经说服了最高长官,皇上的命令别人必须要接受。——文人们,对于变革,只是纸上谈兵,他们会用文字游戏,把事情简单化,超级简单化。

  3)对时局的简单判断。他们可能很自然地,以为权力结构,会是如何如何,比如金字塔,这样形象而简单的模型,就是他们以为的权力分配。

  4)书卷式的计谋。准备策动政变,达式常的表演很传神,文人们非常严肃认真地讨论,甚至有些呼吸不匀,并积极进行心理上“赴死”的准备——而不是进行有实际效果的人力、物力的准备。不畏惧强权敢于斗争,为了理想勇于牺牲,都值得称颂。但是,他们实在缺少斗争的力量与智慧,更没有牺牲前斗争的计划,不得已才牺牲的必要条件。他们的计谋,有些慌张,有些冲动,基本上是被对手逼着做出的决策。而在对手的逼迫下,他们实际上应该采取撤退,而他们的“牺牲”精神,甚至可以说是“找死的冲动”,使他们采取了他们认为可以胜利的路线,精神上已经取得胜利的路线。

  5)轻信。他们以为袁世凯是可以依赖的,只是因为袁当面说了些他们中听的话,这些话满足了他们书生的自负。他们没有真正的政治意识,也不知道如何建立政治联盟。被逼得没有选择时,只好求袁世凯。袁世凯的谋算,则方便很多,只须眼珠一转,就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6)文人屈尊,作为恳求别人的重要代价。谭嗣同求袁世凯,求大刀王五,都是以文人真诚的付出。文人们,从来是傲骨的,而且他们一直以为这是他们立足于天地间的根本,也是其他人认可的生命的底线。他们放下这些傲,去真诚的恳求别人,他们以为已经丢掉了很多自尊,他们以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很多。而对方却不认可这些东西,因为对方看来,文人们本身就是他们利用的对象,哪有什么自尊。随便逢迎一下,哄骗一下,让他们赶快走吧。

  7)义、信,作为让袁世凯行动的动机。文人们不知道,真的要和对方谈,凭的是实力。谭嗣同他们,以为“三寸不烂之舌”有很大的功效,以为春秋战国时期那些说客的故事应该是真的。谭嗣同,就想以“义、信、自尊”,这些文人们以为最重要的东西,让袁世凯行动。而这些东西,在袁世凯看来,则是欺骗别人的手段、工具。

  关于影片的另外几点:

  1)慈禧太后的扮演者王玉梅。应该说,她不能驾驭这个角色,虽然她还因为这个角色得了奖。大臣让慈禧“训政”一场,从表演到配音,都非常象卡通片。当然,这也不完全怪她,编剧的台词非常简单化、模式化。

  2)谭嗣同与其妻子的戏,这本是通常的做法,但是并不精彩。尤其是最后一场,妻子抬着棺材来到法场,既违背现实,又情感涣散,观众迷失了情感方向。

  3)用乞丐表现深刻,这是大陆文人惯用的。至少是从《红楼梦》开始,用乞丐的言语、行为来传达作者的内心,或者作者的愤世嫉俗,就成了一种习惯。这个影片的结尾,也是以乞丐的无表情传达“深刻”。类似的还有贾平凹的《废都》,李连杰版的《霍元甲》。

  4)好人,坏人,非常明显。好人们出口成章,而且喜欢用成语,表情从容淡定。坏人们,则喜欢用反问,喜欢睁大眼睛。这些特点,在谭嗣同、康有为与大臣们斗嘴的一场中,非常明显。好玩的是,后来还出现了一群大臣痛哭流涕——不知道历史上是不是真的有这种滑稽的事。

  5)编剧的工作,就是把已经定论的历史评判翻译一下,把那些抽象的评价翻译成形象化的语言。如谭嗣同的“霹雳行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等,非常书生化的表达。慈禧的颐指气使,还有些女人的无赖;大臣们思维简单、蛮不讲理;市井生意人,目光短浅,贪财自私;无知百姓,只是把杀人当作热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