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拉贝日记》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拉贝日记》经典影评集

2022-03-23 03:01: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拉贝日记》经典影评集

  《拉贝日记》是一部由佛罗瑞·加仑伯格执导,乌尔里希·图库尔 / 丹尼尔·布鲁尔 / 史蒂夫·布西密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拉贝日记》影评(一):偉大從來都是被逼出來的

  这个标题有点诛心的说法,前提是,伟大被逼出来之前必须有一颗“真善美”的心灵,方能蕴育出伟大来。之所以这样说,是看了《拉贝日记》后有如此的感慨,对比《南京,南京》而言,我想说的是,拉贝很伟大,南京更史诗。

  我相信拉贝是一个善良的人,不然他何以对日军和当时国民政府存在如此天真的幻想?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拉贝认为一个政府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首都的。他更加不愿意相信日军会真的进攻南京,所以他无法相信后来的屠杀,哪怕那些鲜血就在他的眼前如璀璨的桃花一般朵朵盛开的触目惊心。他的善良蒙蔽了他的善意的揣摩,以至于看到日军违背了国际公约而血腥屠城的时候,他依然幻想通过电报告知他那个国家伟大的元首,让元首来制止这些残暴的血腥。可惜,他忘记了一件事情,或者说,他在恐惧、焦虑和愤怒中忘记了一件事情,德国已经是日本的盟国,不然何以日军没有轰炸德国纳粹旗帜下的工厂?不然何以日军没有入侵挂着德国纳粹旗帜的保护区?

  幻想终归还是幻想,但幻想破灭之后的清醒入侵大脑的时候,极度愤怒痛苦的背后必然就是幡然大悟的行为。拉贝愿意被迫的留下来,尽自己最大可能帮助自己曾经在这里生活了二十三年的这个国家首都罹难的人们,可他还是要想办法送走自己的夫人朵拉。可以,遗憾的是,当海平面上那座鸣笛起航的轮船被日军的轰炸机团团包围,炮声隆隆中浓烟滚滚时,他刹那的心碎,与他相濡以沫的朵拉还在船上,他认为把朵拉送出这个地狱之后就可以平安了,可炮弹击碎了他的幻想。远景的海平面里,一艘冒着浓烟滚滚的轮船在日军飞翔的轰炸机下摇摇欲坠,站在堤口的拉贝目瞪口呆之余的锥心之痛,他孤独的身影被抛弃在大海黑烟的背后,一切显得如此的残酷和无助。从这一刻起,电影给人诠释了一种无以言状的痛苦感,长镜头完美的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的卑微,开始拉开了宏伟的拉贝日记里记录的那些真实的场面。

  其实,我是不愿意去讨论,诸如拉贝以一个德国纳粹份子的身份不远千里来到异国他乡,在战争笼罩下整日的和死亡擦身而过,在失去“携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朵拉痛楚的背后,仍旧不遗余力的拯救那些难民。这是怎样的一种国际主义精神?可拉贝意识到了吗?他应该没有,他只是竭尽所能来保护难民区的一切,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如此的无助。譬如他那个会说德语的司机就因为没有呆在汽车内而被拖去砍了头,而在夹缝里看到整个过程的拉贝在惊恐愤怒之余,已经没有多少的恐惧了。但他提出要以二十名被俘的战俘换他死去的司机而面临选择时,我想那时的拉贝心里无助到了极点,他或许都想救下来,可他完全是办不到的。因为那些被砍下来的人头就在后面,一个个死不瞑目的看着他,地上涂满了鲜血,死亡的气息笼罩在每一个人头上。

  电影里处处透露了让我们深思的值得探讨的话题,救还是不救?当医生决定救自己同事的军人儿子时,冲进来的日军以此为借口不仅枪杀了这名士兵,而是连拯救的医生和护士都毫无幸免。为救一个人而失去了五条人命,值得吗?还是不值得?救还是不救?但日军知道安全区内被偷偷的匿藏了几百名中国士兵之后,更大的难题摆在我们面前,是交出这几百名士兵还是等着日军用子弹和枪炮将这个安全区夷为平地?这不仅挑战我们的思维,也挑战了我们的道德准绳和哲学思考范畴。幸运的是,电影很戏剧化的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得到了一个都救了的虚伪的结果。可是,设身处地的思考一下,在战争年代的恐怖屠杀氛围中,我们真的会遇到如此幸运的戏剧化的效果?不管我们选择何种办法,造成了何种结果,我们事后唯一可以合理的解释的理由就是,这都是被逼出来了。

  虽然说中国的历史还是需要我们自己来讲述,因为我们热爱这片土地的情感远远超于那些来自异国他乡的伟大人士。但不管如何,拉贝足以用伟大来评价。他和他的团队和战友评价自己特殊的身份和能力和侵华的日军进行了竞赛,他们拯救的人数几乎对等了日军屠杀南京时罹难的人数,如果这都不伟大?那什么叫做伟大?可惜伟大的拉贝回到了德国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忘记这段曾经伟大的历史过程,或者说刻意的遗忘了。因于对德国纳粹份子的仇恨让人们蒙蔽了自己的善良和敬意,刻意的遮拦了这段历史的记录,让老年的拉贝在穷困潦倒当中回忆自己的过去。如果不是全球二战反思带来的结果,谁又能保证那些忠实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拉贝日记得以重见天日呢?这段日记的伟大,不仅仅在于证明了拉贝的伟大,见证了二十多万中国人被拉贝庇护下的幸免于难。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成为了日后佐证日军在1937年的12月31日曾对当时中国首都南京所犯下的磐竹难书的滔天罪恶的强有力的证据,成为二战最为直接和忠于史实的记录。

  电影《拉贝日记》是否完全遵循了拉贝日记所拍摄,我不知,因为我没看过拉贝写的日记。仅从电影的层面来说,讲述了一段可信的历史。只是,电影还存在了一些莫名的硬伤。譬如张静初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不知道起到什么作用?何况在她后来差点被日军强暴的那段戏显然太假了一点,试问: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孩子在那种极端恐怖的环境下会拿起手枪精准的命中两位日军?难道手枪在开枪之前是不需要打开保险盖的?难道一个小孩子因为在那种极端恐怖的环境下对枪械的构造心领神会?难道日军的军服本来就是为张静初定身打造,穿起来如此的合身?女性角色的设计上面,《拉贝日记》远远不如《南京,南京》,在《南京,南京》里,每出现的一个女性都是如此的鲜活,如此的让人印象深刻,如此的让人锥心的灼痛。可拉贝里面,却让人心存怀疑,虽然这个怀疑和这个角色的本身设计一样,看起来如此的不靠谱。

  拉贝很伟大,《拉贝日记》很真实,电影则讲述了一个让绝大数人都能接受的故事和史实。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更加愿意垂青于《南京,南京》,那更史诗。我想,如果《拉贝日记》是一部纪录片,会不会更好?当然,我们也可以把电影《拉贝日记》当作一部纪录片来看,来反思的。

  《拉贝日记》影评(二):写于2009.6.10

  “猎捕大象你不能去包围它,不能靠消耗它的体力来制服它,更不能去活捉它,要是你不弄死它,它就弄死你”

  香川照之如是说的时候,我想到当无比精锐的德军在东线渐渐陷入冬季泥潭的时候,那头的指挥官望着广袤的大地,也做过类似的比喻,结果竟然是消极的:“在一头大象的面前,我们就是一堆徒劳的蚂蚁。”

  随后香川照之在和少佐的谈话中,我依稀感觉到了这俨然是秦始皇和白起在对话,不过少佐弱了些,在对几千战俘的处理上就犹豫了。香川照之眼睛都不眨:“天亮之前别让我看到活的。”

  日本的传令兵喊着:“大家站起来,给你们喝热汤”结果就是滚烫的子弹。在德军初入苏联境内的那段时期,苏军战俘比死伤的还多,在物资足够保障的前提下倒也喝上了热汤,而其后苏联人在对待大批量的德国战俘的时候,恐怕德国人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再往东方,什么国际法,文明啊都是没有的,只有愚昧,只有野蛮,只有搬命。

  大家可否想过为什么我们这么恨日本人?为什么这些年来一直纠结南屠这一段历史?为什么没有长平之战纪念馆?为什么中国从古至今无数个饿殍遍地,人吃人的乱世,无人纪念?金人、蒙古和满人对我们的屠城,残杀,难道死去的同胞就少么?原因很简单,这些历史已经随着改朝换代而灰飞烟灭了,无数的内战,说到底还是内战,我们小时候还能耳熟能详的电影里的“国民党反动派”现在也还原真身为“中央军,国军,友军”那些个金人满人,如今都不在了,蒙古人呢,在大草原上乖乖的放羊,只能在就教科书上寻觅祖辈的丰功伟绩了,而日本,不仅还在,而且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不光是我们,连蒙古人都没有入侵到他们的本土。这就是结症所在。

  “你的司机死的很光荣,这是两名军官在竞赛,他们在日本很受欢迎。”

  之前我说到了东方人残忍的战争观,而“百人斩”则更现了日本的变态,草菅人命的态度简直让拉贝无法相信,日本军官问是不是一个会说德语的中国人等于20个不会说德语的中国人,拉贝还是不卑不亢的反驳价值是一样的,只是用处多出20倍,的确,在强盗面前,已经没有逻辑可言了。在此我想到了新闻说《南京南京》可能在日本上映而《拉贝日记》绝不会在日本上映的事情。《南京南京》即便就是上映了,也没有什么好欢欣鼓舞的。因为它试图在说战争对于人性的摧残以寻找两国人民珍惜当下的幻境。而《拉贝日记》只是一个德国人在中国的一些所见和记录,包括他西方式的文化和观点,都没有忘记“百人斩”这一史实,《南京南京》难道不觉得内疚么?而《拉贝日记》仅从这些个侧面就扬了日本人民和日本皇室一个响亮的耳光,这其中难道不精彩么?毕竟,人家电影说的还是拉贝的西方人本主义精神,伟大的爱情观云云。

  再来说下拉贝,就电影里的表现,我觉得他不仅重感情,还是个非常有趣老头,兵荒马乱的,头顶上的飞机还在飞,这个时候了,手还提着个鸟笼,让人拍案叫绝。忙里偷闲的时候也会和医生一起唱讽刺纳粹的歌,这些桥段真实反映了此片的多元。

  最后说一下张静初同学,她和高圆圆都是悲剧,那个时候南京城里,有姿色的女子若不是日夜躲在教堂里的地下室,怎会得以善终?她比高圆圆还雷,还弄死两个日本兵,剥了衣服逃出层层包围,遇见爱情,oh,faint~~~败给了商业电影的性元素...当然,半夜葬父还是可圈可点的,恩。

  《拉贝日记》影评(三):拉贝是个好人

  直接从博客转过来的

  拉贝日记 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

  当初好奇看只是因为张静初 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个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故事

  看完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豆瓣逛了许久

  了解了很多影评人对它的评价 也了解了一些故事背景后 内心更不平静了

  很多人谴责陆川(南京南京的导演)的一些想法 令我失去了去观看那部片子的欲望

  也许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吧 不过拉贝日记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了那段历史

  看着影评让我也了解了那些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这么一个对中国有恩的人会被人遗忘这么久

  到现在才因一部电影而为大家熟知

  听说在剧里面有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太就是当时安全区里幸存的人

  她说希望通过这次拍这部片子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拉贝为中国人做的事情

  很少会看着这样的剧喉咙哽咽

  但是这次眼泪居然就啪啦啪啦的掉下来了(印证了tt的话 我看啥都哭)

  现在回想起来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哭

  是一种很奇怪很奇怪的情绪作怪

  看着拉贝保护着他的员工 完全没有种族的歧视 只为了救人

  看着中国人 完全没有反击的余地 被日本人残害

  喝热汤 百人斩 杀人竞赛 用死尸填坑 排队扫射...........

  在他们眼里 生命似乎不能称之为生命

  终于 明白 什么叫屠杀

  这种怨恨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

  这是以一个德国人的角度来述说历史的故事 导演也是德国人 (看完拉贝之后对德国人产生莫名的好感 哈哈)

  应该是最公正不过的了 整部剧也发展得很合情合理

  拉贝不是神 不是救世主 他只是一个受我们尊重的 为当时的南京人民确实做过一些事情的好人

  只是很唏嘘很惋惜的是 好人的结局一点都不好

  拉贝的晚年很凄惨 真的是好人未必有好报

  不过我知道那些被他帮助过的人 还有我们这些子孙后代 会一直一直记住他的

  《拉贝日记》影评(四):也不跟其它电影比 但是

  看的德文版的,不知道跟英文版的有何差异,片子投资一看不大,ok是写人的片子,我们先将就下影片对战争背景的简单叙述。

  人物单薄,很多行为动机解释牵强,不能让观众有认同感,加上里面中国人的形象,感觉这德国人费劲半天救了一群文明未开化的人。他可真是个资本主义来的圣人,对这些中国人怀有人道主义的怜悯,仁慈。

  这片子看到后来,觉得 跟我们中国人就没什么关系,我们被人家祸祸了一通,还得感谢日本人,(日本人的人性非得找那么一个军官体现出来哈),感谢德国人。

  不知道话是不是太重,只是觉得编剧 导演似乎很仓促,没有慎重思考,推敲情节(是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中国人被杀了,有些场面就是简单的模仿现有的一些纪录片里,但是表现力比起纪录片差很多,也不让人觉得是这屠杀有多震撼他的灵魂,只表现在他脸色苍白,身体状况恶化。

  好像因为华谊也投资了 ,所以张静初要有多些戏,闪不搭调搞了一段纯情。

  我没法叫好,只有失望。

  在看了张纯如的纪录片之后,觉得此片欠缺真诚,Herr Rabe 这个人物没有说服力。也许看书要好些。

  《拉贝日记》影评(五):拉贝

  《拉贝日记》的镜头对准了一个人物,他就是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建立国际安全区,保护了25万普通百姓的德国人约翰·拉贝。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视作品并不多,而且各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多年来国内都有一种声音,呼唤能有一部既真实反映史实又能为全球观众所理解的电影作品出现,并为此给出了一个参照的榜样——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这部被誉为“作为电影史上永恒的光辉而存在”的经典电影,讲述了二战期间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

  《拉贝日记》在德国上映时引起强烈反响,人们不是在技术层面讨论电影的好坏,而是惊讶于通过拉贝知道了历史上有南京大屠杀这一惨绝人寰的事件——《拉贝日记》实现了它最本真的愿望。在世界电影潮流倾注重表现人性和进行历史反思时,曾拯救过数十万生命的拉贝,被再次用来拯救现代人所具备的共同病症——麻木与遗忘。

  《拉贝日记》带有传记片色彩,但在故事性和细节营造上,通过一些好莱坞式的表达方式,塑造出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丰满人物形象,因此,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高大全的、被偶像化的拉贝,而是一个有着诸如脆弱、躲避等人性弱点的拉贝。送夫人逃离南京、被国际安全区管理委员会举手选为主席、与医生威尔逊之间的口舌之争……这些情节的设置,或悲伤、或戏谑、或幽默,在缓和影片沉重气氛、增加影片观赏性的同时,也为拉贝从犹豫不决到坚定信念的心理转换过程,作了巧妙中的铺垫。各国大使和媒体就要乘船回到南京,拉贝在日军要摧毁安全区的危急时刻,带领同事站在了日军的枪口前面,影片用这紧张的一幕将拉贝定格为正义的化身,其英雄形象也焕然而生。

  《拉贝日记》中也有救赎主题,良心受到撼动的日本军官,在知道日军将要摧毁安全区的时候,将消息通报给了拉贝。许是篇幅和电影重点并不在此的原因,电影中日本军官的身份十分含糊,其“告密”诱因并没有展开讲述,因此救赎主题在电影中只起到了点缀作用。

  《拉贝日记》是一部有关纪念的电影,它最重要的使命是唤起更多人对那段悲剧的关注,纪念在大屠杀中死去的同胞,纪念那些曾经在艰难时刻帮助过我们的人。但在表现人性真实和反思战争残酷方面,救赎在艺术感染力上,有着不同的力量,只是,在目前日本右翼势力还在否定南京大屠杀、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对此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想以救赎的角度拍摄南京大屠杀,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还需要时间慢慢将罪恶洗涤,等待沉睡良知的苏醒。

  《拉贝日记》影评(六):《拉贝日记》:不能忘却的记忆 (结合电影《南京、南京》所作的文本分析)

  题记

  忘记历史亦为之背叛

  ―――鲁迅

  如有来生,还将为中国服务

  ―――魏特琳

  什么是对于历史严谨的态度,胡编是容易的,但是,公正表现是难的。

  ―――陆志刚

  电影《拉贝日记》和《南京、南京》都对John.H.D.Rabc其人其事作了呈现,基于对历史严谨的态度,作为观者实则有理由对两部影片发表自己的看法。

  笔者试着将两个文本高度重叠的部分做一些有意思的映照,并没有让两部片子一争高下的意思,好与不好,观者自己知道。叶子有其正反两方,颜色不一,深浅不同,所思所感,都付笑谈中。

  【立意点的不同】

  电影《南京、南京》是从一个日本兵角川的主观仰视镜头让人进去到故事情节之中的,故事从明信片上的1937年12月开始,故事伊始便听见刺耳的“支那”二字,为此,笔者翻看的解释,《荷兰百科通用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支那,中国的贬义称呼,常用于日本语,亦指愚蠢的、精神有问题的中国人。如我们称呼日本人为“倭寇”、“鬼子”、“小日本”一样。

  电影《南京、南京》英文名为“City of Life and Death”,生死之城,讲叙一个城市的生死存亡的故事,以一个日本士兵在战争当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完成了故事的主题立意,表达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特别是日本人)。导演说“南京!南京!更像是一句口号,就虎!虎!虎!一样,表达一种力量”,《南京、南京》大部分拍摄工作都在搭建的南京城内完成,达到了景片的效果。

  而《拉贝日记》是以拉贝本人为故事主要表现对象,以成立南京国际安全区并在安全区内保护南京市民为故事主要线索,通过一系列穿插的情节,表现了拉贝的光辉形象,同时,控诉侵华战争的惨无人道。

  《拉贝日记》有较为完整的情节,《南京、南京》也努力设置了情节,如慰安妇、小姐投诚等一系列小高潮,却没能找到一条贯穿这个电影完整的情节脉络,片中唯一的男主角刘烨扮演的国民党士兵陆健熊在前40分钟就被日军咔嚓掉了,剩下一个小鬼——小豆子,小豆子的不死和如花绽放的笑颜甚至让我感到那句“中国不能亡”有丝丝的寒意。

  而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姜淑云女士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故事发展的接力棒,可惜的是,也在最后时刻光荣牺牲,没能完成最终的接力,她被善良的角川一枪赐死。听说陆川导演在未删节版本里为两人设计了爱情戏,不可谓不用心良苦,这让我同时想起了《拉贝日记》里犹太裔的男二号罗森和琅书之间的谈情说爱,它不仅弱化了故事的情节张力,更像是画蛇添足,张静初在电影《拉贝日记》里纯属多余。

  合理的情节设置,应该是商业故事片必须具备的,情节上的串联让观者找不到认同的价值取向,这只能说明导演的无能。

  【关于安全区的若干疑问】

  这本来是些个技术问题,和我们谈论片子没多大关系,可以略去不看(不要管笔者的写作目的)

  南京国际安全区的总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相当于550个足球场的大小,还不包括建筑物占地面积,总共容纳了25万人。安全区主要成员包括:主席拉贝、秘书史密斯博士、粮食小组组长韩湘琳、安全委员会委员魏特琳女士、威尔逊医生等,这些人在电影《拉贝日记》里均有表现。

  电影《拉贝日记》里关于拉贝出任南京国际安全主席一职给出了不同于历史史料的表述。拉贝早在1937年11月22日就出任了安全区主席一职,而不是像电影《拉贝日记》说的那样,直至南京陷落之时才就任(网上摘录)。

  而拉贝在自家的小花园和住所收留的普通百姓一事却是千真万确的,当时拉贝的住所收留了600个中国难民,绝没有如《南京、南京》呈现的那样,在自家的洋楼上还支起了麻将桌子,一边娱乐一边学外语。

  【拉贝到底跪没跪?】

  听说是没跪的!笔者还来不及查阅《拉贝日记》的原文(留待进一步查证),姑且从手头的资料分析,是没下跪一事的。拉贝先生的离开南京的时间为1938年2月(1938年春)。在这一点上,电影《拉贝日记》和《南京、南京》都没有做到可贵的还原,《拉贝日记》最后大团圆的拥抱亲嘴和《南京、南京》里的哭泣下跪一样无聊,拉贝没有对不起中国人民,相反,他做的比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要好。

  电影《拉贝日记》为了剧情和节奏上的需要,在影片结尾编织了梦幻的大团圆:偌大的南京码头,上万群众拍手呼号欢送拉贝先生离开,硬是把这一人类空前惨剧变成了好莱坞圆满的大结局,想来想去,实在觉得可笑而又无可奈何。

  【关于拍摄】

  其实《南京、南京》前40分钟的巷战镜头里,跟现在分析的主题关系不大,牵涉到拍摄的部分只稍作探讨。

  巷战这一段,的的确确拍出了诸多影评人口中的好莱坞水准:扛镜头、快速剪切、鬼视角,采用了低饱和度的黑白画面,渲染战事极力厮杀的惨烈景象。

  和《南京、南京》不同的是《拉贝日记》并没有这些镜头, 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彩色电影,有殷红的鲜血,乌黑的脑浆、和数也数不尽的人头,堆积如山。

  事实就是事实,就算已经过去,血还是红色的,我们不需要神话过去的历史,把过去装在一个精美的框子里让今天的人去回忆,这和某些人的个人崇拜有什么本质区别,需要的是建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人文观,逝者如斯,我们要变得强大和豁达。

  【关于特效和美工】

  前面提到了,两部电影在特效、美工方面的不同的出发点,一个自诩为“一座的城市的生死时刻”,而另一个则是老老实实的做足了六七八分的功课,这就难免让人觉得《南京、南京》的景片实质,导演刻意强调这是表现中国人顽强抗日、不需任何外人染指的原因之所在,从技术含量上看,表现了某种自觉的意识。

  有一点不得不提,听说《拉贝日记》的投资超过2亿,难怪特效看上去不至于太假,而咱们的《南京、南京》里的拉车就像极了二流、甚至三流电视连续剧里的行头,唐太太的发型就更别提了,特别的突兀。

  也难怪电影《南京、南京》里没有出现当初钱老所描写的敌机“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嚣张气焰。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赞成资本的堆砌,相反,我更愿意看到小成本的独立制作,更完整的体系,独立制作不代表工艺的落后,应该有其强大的内核。

  扒开自己的私处供人观赏,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弄不清导演拍摄的原初动机,却闻到了浓烈的铜臭味,奉劝今后想要快速致富的导演朋友们,拿捏不准就干脆不要去碰,免得日后成为笑柄。

  【拉贝是如何离开的】

  如果说《拉贝日记》塑造了一位无私、伟大的外国友人的话,《南京、南京》则卧薪尝胆地刻画了一名善良与纯真的侵华日本兵,角川最后的毅然赴死甚至比拉贝的仓皇逃难多出了一份难得的坚贞,也就难怪有人在欣赏过《南京、南京》以后直言无讳的问:陆川不是日本人吗!

  【特写镜头】

  记得《拉贝日记》里有一个镜头:拉贝看着笼中鸟发呆,从笼后打过来的光斑反射在他脸上,对,他在流泪,战争改变一切,拉贝守护着信念,不管是在战争中,亦或是在地狱,一如当初,把生命当成阳光,不离不弃笼子之鸟,用爱去呵护它。

  而同样的,在《南京、南京》小姐投诚一段中,导演难能可贵的给了拉贝先生一个侧面镜头,远上方的窗口打下的强光,清晰的勾画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痛苦地表情,颤动着嘴唇,嘴里一遍遍说着“NO”,然后在姜老师的翻译下,小姐们终于举手了,看到这儿,总算明白了导演陆川口中的国人自救,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日本人的形象】

  《拉贝日记》更多想说明的是拉贝其人其事,在南京的所作所为,在战事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日本士兵的形象被极端的右翼份子和少数派所简单的区分开,片中历数了包括“朝香宫鸠彦之罪”、“百人斩杀比武”,还利用纪录片的黑镜头极力还原当时黑暗的现实,尽管在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方面欠缺层次,在战争巨大阴影里匍匐的灵魂,也只能如此表达吧。没必要无限的拔高,在历史问题上,最好是能找到一个自圆其说的观点,才能经得起推敲。

  而《南京、南京》更多的是想表现角川这一视觉形象,着墨点理所当然是日军的后方大院,以及生活纪趣,所以我们看到的以前从未看见的,也许是真实的,亦或是虚构的(其实全是虚构的,又不是纪录片)日本士兵嬉戏玩耍的场景,在此片中,他至少告诉我们:中国士兵除了抗日和逃命,就啥也不会干,咱们日本鬼子啥都干,还能赢过你们。

  《南京、南京》日本人的形象是立体的,他们懂得爱(角川还要娶慰安妇小百合为妻)与诚(角川不遗余力地帮助姜淑云免遭日军奸污);而中国人除了麻木和喊口号以外,就只知道当汉奸、玩牌、至少从电影镜头的运用上面,传达了这一点。

  【基本的历史观】

  应该建立怎么样的历史观呢?

  在电影《拉贝日记》里,有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有人看到人性的丑恶,坏人得道,好人遭殃。我们应该记住John Rabe,记住我们牺牲的同胞,记住曾经的国耻、国殇、国难,记住历史是现世的轮回,记住鲁迅先生的话: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硬伤】

  故事结尾处的大圆满结局;拉贝出任安全主席一职的时间与历史记载有出入;蹩脚的国语发音。

  附录:

  网友质疑《南京、南京》

  相信《南京、南京》的主创们研究过这些历史,但为何没有这样的责任感将包括“朝香宫鸠彦之罪”在内的一个又一个被尘封的日军暴行还原于世?陆川们是想以某种“原谅”或者“和谐”的理由大而化之吗?但愿只是因为他们无知而已。

  资料出处:http://baike.baidu.com/view/148266.htm

  【附录:影片资料】

  《拉贝日记》(John Rabe)

  国家/地区 中国 德国 法国

  导演 Florian Gallenberger

  主演 Ulrich Tukur / Dagmar Manzel / Daniel Brüh l / Teruyuki Kagawa

  编剧 Florian Gallenberger

  片长 134分钟

  奖项 第59届德国电影劳拉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美术和最佳服装设计

  作者 俗人•李(SuRenLee)

  2009年9月18日 星期五 22时55分 鹏城

  《拉贝日记》影评(七):执子之手——关于《拉贝日记》

  看过《拉贝日记》,久久不能平静。在一个民族仇恨错综交织、战火连天、人民流离失所的环境之下,仍然有一个巨人的形象屹立东方。而拉贝和妻子的爱情就像一朵在战地肆意盛放的玫瑰,亮烈、浓艳。

  拉贝,一个德国籍纳粹党员,在即将回国的前一夜做出了影响他一生的决定,毅然留在了中国。为了中国的人民和这片令他不舍的土地,放弃了回国享受荣华富贵的机会。他与妻子相守27年,妻子的奶油圆蛋糕,妻子的微笑甚至每次与妻子的争吵都成为两人不可磨灭的回忆。炮火轰鸣,屋室崩塌他想到的第一个人是妻子,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妻子拉着她的手逃离。身后是一声声炮弹爆炸的巨响,眼前是一个个硕大的弹坑,然而他们却始终牵手同行。四目相视,流露出的是彼此的疼惜和爱抚。爱,在战争来临之时是卑微的但决不是苍白的。

  19岁的仲夏,两个恋人对爱情的承诺,不离不弃,相亲相爱。年少的他们经历岁月,经历风华,经历种种坎坷,在纷乱的战火之下仍旧监守着曾经的誓言,深情相拥。拉贝牵着妻子的手,穿过嘈杂拥挤的人群将妻子送上归国的轮渡。将妻子送至舱口他停住了,因为他知道离别在即,前言万语尽凝结于心,语塞于喉。离愁、别绪、牵挂、不舍……在与妻子共同度过风浪之后却又不得不分离。望着远去的轮渡他纵然转身,然而对妻子的思念却愈加强烈。一声巨响,妻子乘坐的轮渡不幸被击中,年过半百的他不禁失态与人前。他喊着妻子的名字,内心的苦楚唯有自己可以体会。

  他空守在妻子曾经住过的房间,不禁潸然泪下,这泪水中含着对妻子深深的爱。试问何为爱情,有如此的力量让人至此?爱情是共同经历27年的欢声笑语、是经历愁苦哀伤之后仍能相互扶持、爱情是面对炮火仍将彼此记挂与心、爱情是爱人离去之后的痛彻心扉。这种爱更恒久更忍耐因为这来的更珍贵。这种爱最终化为亲情,融入生命,无法割舍。直至多年过去,拉贝拖着虚弱的身躯醒来之时看到的仍旧是妻子甜蜜的笑靥。工作的艰辛、局势的压力并没有使他减少对妻子的思念,他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妻子就在身边。

  拉贝无愧于中国人民却愧对自己的妻子,在他最终见到自己的妻子之时两人真正完成了曾经的诺言,相亲相爱,不离不必弃。爱情与亲情经历时间洗礼已经没有了界限,誓言在经历时光的打磨之后终能成为现实。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拉贝日记》影评(八):这这就是传说中的战争

  第一次被震,是罗伯特威尔逊在国际代表会议上浑身带血的出现,一脸挑衅轻蔑和嘲笑的表情。这是我喜欢的样子,尖锐,偏执,固执的只相信自己所见所感,认识什么叫战争和丑恶,而不像拉贝平和中庸,天真的相信人性。我猜他会死去,一如他轰烈的活着。

  战争就是人性的泯灭,这帮所谓的国际代表们,竟相信那一点呼吁和交涉,能够拯救多少万无辜平民的性命,竟相信在杀戮和血腥面前人能够不麻木。愚蠢,战争就是杀戮,如果有一天在交战中遇到同样的情形,我会毫不犹豫地开枪或手起刀落,即使是平民,一命换一命,这是战争和仇恨的规律。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人道可言,拿了什么就用什么还。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个问题无奈,却没办法。所以说,谁先挑起战争的,谁就打开了地狱的门。

  最精彩的时候,是琅书弟弟拿起枪结束两只动物的时候。

  y the way,为什么有时候觉得琅书的神情像Cheer呢。

  “有点意思,腐败的中国统治者在奖励纳粹分子。”真精辟

  “您的茶好喝么。”

  “我没怎么,只不过在你们聊天的时候有十七个孩子在我手上死了。”

  “我们的大英雄吓得屁滚尿流了”

  “希特勒的胆子非常小,戈林的胆子也小的不得了”

  “这是我见过的最难看的圣诞树了”

  《拉贝日记》影评(九):无题。

  利用某个空隙,打车去了电影院,看了回和谐版《拉贝日记》。

  据小道消息称,原版长达五小时,大陆版能够和谐三小时,电影局真是无限的牛逼。

  放映厅人少得可怜,与《南京!南京!》的火爆场面相比,《拉贝日记》真是属于那些寒片。

  说句实话,中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没有拉贝这个名字,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并不知道拉贝是谁,我也不了解当时南京还有个一帮外国人搞的“国际安全区”,我甚至以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真的没有抵抗,将南京变成无兵之城,任凭日军蹂躏摧残。

  但是,很明显,我错了。拉贝如此伟大,国际安全区如此可歌可泣,南京巷战也值得大书特书。

  但是,很明显,教科书没有将这些写上。

  黄皮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介绍如下: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日军在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京三十多万人被害。”(P.29)

  然后是一段小字资料,引述一个日本记者的文字,介绍尸体之惨状。

  黄皮人教课标版《历史(必修1)》里这样介绍: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军人超过三十万。他们有的被枪杀,有的被刀刺,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活活烧死……屠杀手段极其残忍。”(P.75)

  岳麓课标版《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进程》里这样说道: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日军滔天罪行罄竹难书,震惊了世界,被中外舆论界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P.88)

  这就是全国范围内最常用的三套高中历史教科书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叙述内容。

  教科书没有告诉你,南京沦陷是在1937年12月13日,也没有告诉你逃跑的南京守军将领名叫唐生智,更没有任何关于约翰·拉贝与南京安全区的文字。一个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被当做证据与耻辱时常挂在嘴边的史实,就合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与德智体美音全面发展的动人旋律,去除大量事例,直接以一句话了结,真是和谐。

  在高声痛骂那个邻国的一切时,我们所知的历史又有多少。

  反思比宽容、比训斥都要重要。

  从这一点而言,需要感谢这部电影,至少它告诉了我们一个被忽略的历史事实而且是一个别样的历史事实。

  虽然这部电影拍得煽情,但就凭那一点,还是给它个推荐。

  没了。

  《拉贝日记》影评(十):别放弃,太阳一定会升起!

  节奏推进很快,鼻酸和泪目都比预计或以往其他同类型电影来得早些。

  起初,对拉贝对中国人的态度不甚满意——生硬且歧视。但换位思考下,对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影响是愚昧无知,而这不仅是当时相对先进的外国人的认知,也符合如今的我们。

  确实,27年的生活让拉贝对这个地方和人民怀揣着真挚的感情和人道主义。第一次突如其来的大轰炸时,谢谢他的勇敢和智慧,拯救了那么多中国人。当那面巨大的纳粹党旗被众人顶起,真的是在死亡边缘求得一线生机。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洋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给当时中国人民带来不幸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份幸运——善良的外国朋友和先进的文明思想。纵然得到庇护的仍是少数,哪怕只有一个,也要对当时帮助过中国人民的朋友们致谢。在自己军队放弃的时候,还有人在坚持!还有人奋不顾身。在身边都是魔鬼的时候,还有人坚信正义!用看不见摸不着的善良和正义武装自己,纵然惧死,绝不妥协!

  最后,发现自己看的是删减版。剧照里头有张静初和洋小哥的床照呢。艾玛,战火下的罗曼蒂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