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龙电影版》影评10篇
《如龙电影版》是一部由三池崇史执导,北村一辉 / 岸谷五朗 / 盐谷瞬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龙电影版》影评(一):三池大人为数不多的烂片之一
电影有两种,拍给观众看的和拍给自己看的,三池大人两种都拍过。前者如乌鸦高校,极道-新生代黑社会,杀手阿一,后者如牛头,以藏。第一种多是商业片,无论怎么样,都会让观众看懂,至于好评或恶评,不同人总有不同的看法;第二种是迎合自己的恶趣味,想法让观众看不懂,不论怎样恶趣味,既然有凯子愿意投资,让导演烧钱,观众也不好说啥,最多暗骂一句变态罢了。可是这部如龙,实在不知道该把他归入哪类。导演似乎想让观众看懂,可是又千方百计的由着自己性子,胡乱安排剧情,也不管人家受的了,受不了。就他妈一个感觉,滥。多线并进,让人摸不着头脑,各线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说明清楚,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本来以为结合北村一挥,松重丰,岸谷五朗这些老戏骨,再加上三池大人监督的电影,应当相当好看,谁知白白浪费2小时,看了一部烂片。三池大人,看来真是拍片拍多了,应该歇歇了。如龙之于三池,正如无极之于陈凯歌。
《如龙电影版》影评(二):一个没玩过原作的观众会看不懂、玩过原作的观众会抓狂的电影
剧情支离破碎,该交待的剧情一点没有。像锦山这样的角色出场不到十分钟,没有一句有意义的台词就被打倒,游戏中“龙与鲤”这样的重头戏到了电影里完全被抹杀了,还有很多本来很重要的人物,都被弄成了白痴,风间出现也就那么一会儿,而一马与遥之间的刻画也很生硬,神宫这样的重要BOSS级人物一句台词都没有说就被打死了,而且死在爆炸前,由美和锦山完全是白炸死的。
最让人气愤的是加了好多不知所谓的角色,抢银行的两个白痴,神秘的到最后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韩国人,还有那两个白痴男女,我一开始还以为他俩是主角呢,占了整个电影的大量篇幅,最后却发现和电影剧情没有一点关系,尤其那个女的,长得那么难看而且那声音更是让人作呕...
好多人都在说15个小时的游戏剧情压缩成2个小时会怎样怎样的,以表明电影烂成这样是有一定的根据,但是我认为这根本就不是理由,如果把无关的角色和剧情删除再好好在人物关系上着力刻画的话还是可以拍好的,总之就是编剧着实该死。
但是说起来还是有两点的,本篇中的真岛演的就很有感觉,味道出来了,可惜也是有点喧宾夺主,占的篇幅过大,影响了片子整个的进程,对于桐生和真岛之间恩怨的来由更是只字未提,给人的感觉就是真岛一上来就无来由的往死里追着桐生打...
还有一个就是大家提到的最后喝最大回复药的片段,让人感觉太无厘头了。可能是导演觉得更接近游戏,但是他不知道他到了这个时候已经离游戏太远了...
总的来说,对这样一个没玩过原作的观众会看不懂、玩过原作的观众会抓狂的电影不是一般的失望,一部很好的黑帮题材片被拍成了闹剧,日本电影确实没法看了,三池崇史也一样。
《如龙电影版》影评(三):《龍か如く》見參!!
剧场版终于出现了!
纯FANS向。或许可是说是当时为了给《龍か如く2》的发售造势而产生的东西。没玩游戏的话只会看得一头雾水,唯一看点应该是动作戏,同样的热血沸腾。三池动作戏惯用的慢镜和剪辑很出效果。只是只看电影的话,不能完全领会原作的魄力,太遗憾了~。
见到桐生一马不是以多边形方式出现就已经够令人振奋了。由于北村一辉之前的角色多是娘娘腔或者牛郎,这次能MAN到这种地步已经不负众望了。形象上比较靠谱,似乎所演绎的是年轻时不羁的桐生。其实之前我印象中的最佳人选是长濑智也。。
抱着面对游戏原作般冷峻硬朗的心态开看,结果大跌眼镜。一个是黑帮史诗,一个是恶搞闹剧。尤其是最后“喝血瓶”加HP的特写。MD游戏中的蓝色斗气都出来了!没做好承受落差心理准备的我当下就傻眼了。导演当时一定在想晚饭吃什么。。
对于原作来说,人物关系交代的太对付了。基本剧情主线只选了游戏中的几小段。15小时的过场变成2小时的影象是不可能滴。导演很聪明地利用四五条叙事线索,交代出了新宿一个夜晚的风貌,一个不安的动荡的,都在寻觅着什么的一个夜晚。
这是一部新的电影作品,不是熟悉的龍か如く。
在三池的众多大作中,这个或许不是很出众,小品一下。但是还是非常值得看。作为FANS,别无选择。。
期待一下《龍か如く3》。虽然没有PS3。。但是预告片很沸腾。
《如龙电影版》影评(四):《龍が如く劇場版》:三池崇史;戏谑的另类幽默
《龍が如く劇場版》:三池崇史;戏谑的另类幽默
■文/火神纪
“金基德。”
“收件人不详。”
两个韩国人的暗语;我喜欢三池崇史摆弄出来的这种另类的幽默。
也许,人可以被分为两种:一种是迷恋三池崇史的人;另一种是憎恨三池崇史的人。两个极端,没有中间派。——火神纪。题记。
三池崇史所擅长的本来就是那种完全个人化的镜头风格以及无所不用其极的视觉冲击,毫不避讳的血浆和扭曲的人性总是把他的作品推向了极致。说到三池崇史,总会难免让人想到暴力、血腥、残酷和肮脏;这是他留给影迷们最直观的一个印象。这不怪三池崇史,这只能说明他在cult电影方面的地位稳固而且深入人心。可是熟知三池崇史的人们都知道,除了他极具代表性的cult经典之外,他所能掌控的并不仅仅只是血腥和暴力;他的作品水平参差不齐,而几乎所有的电影题材都有涉足,商业片、恐怖片、儿童片、甚至是青春偶像剧都曾看到过三池崇史的身影。
显然,用短短的两个小时的电影来概括十五个小时的游戏剧情是很艰难的一件事;纵然是我挚爱的三池崇史。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他的那部以诡异风格见著的《牛头》;同样多角度的叙述推进和多线索的展开让这部电影看起来如此晦涩难解。当我找到了游戏剧情的时候,我突然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并不是那些有关游戏的剧情告诉了我应该如何来解读这部电影,而是我发现我所看到的那些游戏的剧情,也许是因为文字的篇幅所限而同样也显得凌乱不堪。当一部凌乱的游戏遇上一个更疯狂的导演将会是什么样子的,这部电影给我们揭示了答案。
游戏迷不会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剧情做了许多的更改,许多在游戏中的经典大战都三池崇史涂抹得不成人形。影迷们也不会喜欢这部电影;因为过于晦涩而且杂乱无章。
其实这仅仅只是一场游戏;何必那么较真呢。与其那么正儿八经地去给这部电影写评立撰,还不如真的就把这部电影当成是一场游戏,那么会好玩得多。也许,电影并不一定非要看懂不可;至少对着这样的一部电影,这样的渴求显得有点过于难为自己。三池崇史的电影总是被他赋予了太多的意蕴而显得非常晦涩;我曾经对朋友说过,三池崇史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导演,在他的电影里,他总会不停地抛出许多的可能性而他却从不曾给我们解答最后的答案,于是我们必须不停地思索并且不停地替他推敲,可以说,他的电影是我所看到的最艰辛的电影。
其实这是一部严重符号化的电影。由美和她的男朋友是一个象征着青春颓废的符号,桐生一马则被塑造成了一个英雄式的叔叔符号,笨头笨脑的银行劫匪以及同样无能为力的警员是一个带着嘲讽味道的戏谑符号;特立独行的异国杀手、神经质的军火商、横扫而过的黑帮、自杀式除暴安良的舞女、疯狂的黑帮独眼头子、纯美的少女等等。当所有的这一切变成了一个个影像符号之后,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一部过于繁华的都市暗面的交响曲了。
为什么我们会看不懂这部电影。那就是因为我们过于刻意地去寻求一部电影情节设置上的内在逻辑,而很显然的是,在三池崇史的电影里寻找这种一般性的情节逻辑往往会失望而回。回归于简单化地承接,这部电影会变得好理解得多。
我没有玩过这部电影的同名游戏;所以我并不理解游戏迷所抱怨的种种剧情上的相去甚远是否就成了这部电影的不是之处。单纯从电影的角度上来看,去除一些在他们看来必要的剧情而增加一些人物性格上的刻画也许会更好一些;比如真岛和桐生之间的恩怨,在游戏里被大肆铺排的剧情在电影里只字未提,可是在电影里的真岛以其张扬的个性和打不死的超强能力让人眼前一亮。
电影的篇幅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为了塑造一个更加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而放弃一些剧情上的交待也许并不为过;看完电影,我虽然不知道真岛为什么死命地追着桐生打,可是真岛绝对让我印角深刻。
至于嚣宾夺主一说,在三池崇史的电影里似乎并少见。看过《杀手阿一》的人对垣原的印角绝对要比对木讷的阿一印象更深;那么为什么真岛在这部电影里不能比如龙腾飞的桐生更引人注目呢。
相对于三池崇史的其它电影来说,这是一部比较收敛的电影了;可是因为同样承载了过多的东西而显得非常繁冗。简而言之,打不死的真岛吾朗极富个性化的肢体表现和外放张扬的行为模式也许是这部电影最让人畅快的视觉感受了;与之相对的则是内敛而安静的恫生一马;两个人间的三场对决也许是这部电影里最美的动作设计了。从宽敞的场地到华丽的枪战,再到最后的那场走廊上的内搏,空间赋予了画面的美感,暴力就显得并不可怕了;慢镜头和与快镜的迅速切换后的剪辑组接,以及对空间与动作调度上的协调是三池崇史最拿手的镜头方式之一。
这并不是一部太复杂的电影;只是因为要把被打碎的片段拼凑起来,而显得有些凌乱。可是换一个角度说,其实这部电影的剧情很简单,如果不用这样的方式来讲叙的话,加上再剔除一些枝节而让主题更加统一的话,这会让这部电影变成一部很直白而且很乏味的电影。
这部电影依旧延续了三池崇史所擅长的那种多线索多点叙述多角度推进并行的电影风格,电影从一开始就以几个人物为线索分别地分段讲述。带着小女孩和狗一起去寻找小女孩的母亲水木的桐生;没有任何目的而四处打劫的颓废青年;为了找到桐生而杀死了无数人的真岛;为了100亿失款而抓破了头皮的警察;隐藏的终极boss和失踪的风间;患有严重的酒精依赖症的韩国杀手……电影的镜头不停地在所有的这些人身上不停地切换,它所表现出来的是隐藏在这个繁华都市深夜里的那幅阴暗的黑帮画卷里最直观的众生态。
放在三池崇史的电影里来看,这部电影并不算出色。没有《杀手阿一》里的那种淋漓的血浆;没有《盒葬》里的那种压抑;没有《牛头》里的那种诡异;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商业电影,一部带着黑色幽默的商业电影。用一种戏谑的手法正儿八经地描绘某个夜晚里的黑帮生活,看起来就显得非常地滑稽了。快速的镜头和场景切换,繁多的人物以及复杂的人物关系给这部电影披上了一层理不清的外裹;透过这繁杂的外层让我看到的是三池崇史另类的幽默,这是手法与态度上极端的反差所产生的影像式幽默。
2007-11-01;丁亥年庚戌月己亥日。
http://cyacz.blog.163.com/blog/static/982699200710721941546
《如龙电影版》影评(五):三池崇史和孔叔叔
因为某当红韩剧搜了下孔,发现这位叔居然出演过日本电影,导演还是三池崇史。
又捡到宝的心情。
据闻原作游戏相当出名,原作未玩。
游戏改编的影视剧阿尼妹,从来都不是游戏粉丝向的作品,只是为了给原作或续作吸流量。【所以什么“没玩过游戏的人根本看不懂这片在讲什么”只是你们这些游戏粉的一厢情愿啦。】
三池大概是深谙此理,拍这个片完全没玩游戏,拍完过了很久才去通关。
这是部三池崇史粉丝向的贺岁档合家欢式喜剧片。剧情简单,内涵简练。笑点和爆点都有节奏的集中而不密集。110分钟的内容丰富又不冗长,好几个地方笑到我差点过呼吸。
搞笑的除了主角的黑道,打劫的,一堆警察,抖M的情报屋,连被打劫的银行工作人员店铺老板和看热闹的路人全都是笑点。(背景板是活的这一点显得电影画面非常有层次。)最搞笑的是几个日本人念那么大段的韩语台词,搞到看完几天后对话还在脑子里转,口音都差点被带偏了。
北村一辉(?)真的不是正剧男主角的长相啊,怎么看怎么像金馆长,全程只要出场就迷之搞笑,更别说他一瓶大力液就起死回生开挂max。哈哈哈哈Exme??搞笑漫画都没有这样的脑洞。唯一觉得被帅到的地方是在直升机的气流下刮走外套露出背上的刺青。
我个人算是因为46亿年之恋对三池非常有好感进而喜欢他的美学表现。比如常见的红白配:小姑娘的衣服和染血白绷带,sf风的配色:桃源乡和决战的大厦顶楼。都是非常干净又刺激眼球的色组合。(最后大厦废墟的场景与尸者帝国的尾声部分感觉非常相似。)
全片就讲了“好人都活下来了坏人都死了所以要做好人”这样一个单纯的道理。那个独眼的黑老大,之所以常常爆死爆活最后三池还是没舍得把他弄死,大概是看在“不要随地吐痰”等这种朴实的理由上吧。
啊。孔叔叔。本来想听孔讲日语结果全程韩国话还是直到第40分钟才开口。
孔演的这个韩国人,在情节上应该算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最终目标就是被他一枪崩了吧,只不过这个结果因为铺垫少而显得极不明显。总之整个片子只觉得哇突然出来一个好高好帅的人哇哇几下就没了。也不知道是被帅到还是怎样,就不记得韩国人干了什么。
最后还剩10分钟剧终的时候,心想导演你给个一分钟交待下店长有没找到韩国人呗。
结果,
韩国人和店长在福泽谕吉飞雪下灯红酒绿的神室町雀跃欢呼的人群中遥遥对望。对望??
看到这个场景的我仿佛看到三池挑衅的表情加语气:呵!我十秒就够了!!
草……泥……马……我怎么又看了个基片…………(抱头捂脸失声尖叫.gif)
本来前面店长和韩国人各种直接间接性的互动都已经强制性忽略了,我已经在竭力抑制内心肮脏的冲动只想好好看个搞笑片,结果最后这么一望,又倒回去重新看了一遍。
初回看韩国人在人群里对店长又摆手势又微笑的时候,心想他是在说回头喝一杯吧。
结果第二遍,再看那个手势,就已经完全不是“喝一杯”了…………【】【】【】
说实话店长直接无视情报屋的忠告那么执着的要去找韩国人,也不都是因为要听令风间老爷子吧。桐生说“别爱上牛郎否则之后会很惨”也不光是说给小姑娘听的吧。韩国人说第一次来到这条街觉得是个有趣的地方是因为这个地方有有趣的人吧。
哈……韩国人是原创角色吗?编剧是TV阿尼妹自新世界的系列构成十川诚志,就记得第8集了。
我大概自带搜基雷达。随便看个书看个片,最后总会基掉。叹气。嘛,いいけど。
希望韩国的导演们和演技派的男演员们觉醒一下,不拍个性少数片的演艺人生,是不完整的。(至少要有像李相日那样教导自己的演员看基片学习演技的导演和像妻夫木聪那样5年间一直期待演gay的演员的觉悟吧。)已经有了아가씨 这样女性主角的大片,还没有男性主角的?
虽然不知道孔是怎么接上这个戏以及三池是怎么选上孔的。因为各种手特写镜头,觉得大概三池是看上手了吧。孔在本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手的前景。这双屡次被误传为王凯手的无敌元祖美手。
《如龙电影版》影评(六):《如龙》:非暴力不合作
有些事情也许你永远逃避不了,这与善恶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你的人生的组成部分,如果逃避,那就是另一个人的生命了!
―――韩兮
以游戏为蓝本改编成电影其实是很有难度的,主要原因在于游戏的过程相对比较单一,而情节会稍显缺失,而作为一部准暴力游戏,这样的毛病似乎就更为明显了。所以在许多情况下,电影只是游戏中的人物,而故事则是重新编写的,其风格有些神似便也就足够了。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往往并不会留下很好的口碑,原因是游戏中故事及人物性格的缺失恰恰吻合了玩家们对游戏的极具想象力的解读能力,当然对编剧的新剧情自然会有不满之处,这是毫无疑问的。
本人并没有玩过据说已经风靡日本及欧美的如龙游戏,所以仅能从电影的角度来看此片,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此片的导演是极具个人风格的三池崇史,看过《杀手阿一》的人对这个名字应该不会陌生的,而他那种暴力的演绎显然与此款游戏的暴力内核是相一致的,于是,我抱着对血腥与暴力的嗜好坐在了电脑的前面。
纵观此部影片,不能不说导演在暴力之外的剧情上是下了很大功夫的,首先便是线索问题,此片的主线毫无疑问便是桐生的寻找,影片一开头,穿梭在不眠街神室町的桐生便在人群中寻找,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找些什么,但寻找的影像将预示着桐生的行踪将是影片重要的讲述手段。
而第二条线索是桐生在黑社会时的大哥真岛,他残暴地带领着手下也在寻找,寻找着桐生的下落。很明显,第一条线索与第二条线索肯定会有交集的,而且这些交集将是重头戏,影片一开始便打下了这样的伏笔,但没有人知道这两个强悍的人到底在寻些什么!
第三条线索是一对年青人,他们在某个小超市里无意中遇见了桐生,在桐生解决仇家的过程中,这对年青人发现了一条求财的捷径,那就是抢劫,于是,这对本来很普通的年青人将慢慢地走向犯罪,直到最后为此付出代价。
第四条线索是一名枪手的故事,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也没有人知道他到底要做些什么,但谁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极危险又是极为老道的人物。第五条线索基本属于静态的参照系,是一对劫匪在与警察对峙的过程。他们并没有四处游动,但与人质之间的关系将预示着其它线索发展的轨迹。其实还有第六条线索,那便是警察们,一个黑帮的社会没有警察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但影片中的警察并没有太多的戏份,大多是跟在别人身后行事,即便是对峙两名劫匪的时候也是无事可做。
寻找是一个过程,而当这个过程中两条寻找的线索交措在一起的时候,戏剧性便产生了。影片中桐生与真岛的两次较量是极有冲击力。三池崇史设计的打斗是有夸张成份在里面的,但令人看得血脉贲张,尤其是真岛嚣张的个性与桐生不卑不亢的作派令人对这两个人物印象极其深刻。而那对小恋人的行踪基本上可以说是将影片中一些人物连续地串了起来,如开头与桐生在超市中的会面以及在地下枪库里与杀手的会面等等。
影片十分注重动与静的结合,静往往成为动的一个重要联络点,超市,地下枪库,几拔人交集在这里都展现出不同的奢求。而那对劫匪的静则恰恰反衬了其它线索中暴力的展现,用枪与不用枪成为一句天问式的警句,警方更是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着极大的克制。
几条线索齐头并进,虽然有详有略,但却使得这个发生在一夜间的剧情显得是那么地紧凑,每一个人物的个性都以极夸张的形式表现了出来,每一个人的需求也赤裸裸地体显无遗,于是,虽然整部影片中穿插了绝对暴力式的幽默,但却丝毫没有令观众放松警惕,反而随着剧情的发展越来越陷入其中,这是十分令人赞叹的地方。
前面说过,本片在多条线索中都是以寻找为主题的,桐生要帮女孩找到母亲,真岛要找到桐生,杀手要完成任务,而那对恋人的抢劫实际在寻找着逃避过失的方法,劫匪静态的寻找目的较为直接,便是钱。仇恨,金钱,这一切构成了这个特定的社会,不眠街的神室町,一个混乱黑暗的世界。
影片在色彩及音乐的运用上也极具特色,比较桐生与真岛的两次对决,第一次色调虽然冷峻,但却显得十分地空旷,这绝不是关系到生与死的战斗,果然,桐生胜利了,真岛也只是暂时失去了知觉,但到了桃源乡中,生与死便产生了,真岛的手下全部被射杀暂且不提,仅仅是真岛与桐生,若不是风间先生的出现,生死立现了,而桃源乡的色彩是极艳丽的,于是,杀戮便在这种艳丽的色彩中体显了出来。空间上的狭小与色彩的艳丽(俗)将是暴力产生的最根本条件,从侧面也表现出人物的绝境以及对暴力施展的愉悦感。同样的,桐生手下在地下枪库外杀死另一匪帮的时候,空间同样是狭窄的,霓虹灯同样艳俗。这也许是三池崇史有意为暴力所提供的特定环境,这种展示有种绝望却奢弥的吸引力。
影片最后,天空散下了那100亿的钞票,我们看到了多个场景表现出来的人物的兴奋之情,色彩同样是高光的,但所有线索中的人物都处于一种暗淡的色彩之中,即桐生与小女孩遥在废墟之中,真岛回到自己的寓所倚在冰凉的栏杆上,而杀手与警察完成使命般地混入了人群,那对恋人失去了象征美好的香水,以及两个劫匪离开了银行高光的色彩,处于冷色调中。这是一种反讽的手法,与那些在霓虹灯下匆忙的人群相比,他们的努力,他们这一夜的冲动都被否定了,而另一方面,这种金钱的诱惑对于每一个人则又是平等的。
当那只小狗找到了桐生与女孩遥的时候,当真岛爬回了自己寓所的时候,当那对恋人在死亡边缘漫步的时候,所有金钱都苍白了,于是所有的人动机是寻找金钱,却找到的只是生命,脆弱的,却还在继续的生命,暴力也因为与生命的关系更为密切而变得灿烂。
韩兮
2007-10-30于通州
《如龙电影版》影评(七):《如龙》:像恶像娱又相逢
首先,这的确是个刻意做作的标题,欢迎批评,有好题目欢迎提供。
oiler Alert! (以下内容可能有剧情泄露,将影响观看)
没玩过PS2《如龙》,确实很难投入乃至代入感情,片中人物关系基本没有铺垫乃至闪回。不过既然是看片,做模样般修习了大概的游戏剧情,来龙去脉。《如龙》故事背景是这样的——放心,这里绝对不会剧情泄露。
十年牢狱之苦后,“堂岛之龙”桐生一马在恩人风间的嘱托下回到了神室町,当初的他背负着杀死老大罪名而入狱,但一出来就被很多人盯上。在这之前,桐生一马遇见一个带条狗在找妈妈的小女孩。在另一边,银行发生劫案,一百亿元神秘消失。
发觉用短短几句似乎很难讲清游戏迷熟悉的故事,即便讲对了,在看的过程中,除非截图对应,否则还是无法将繁多人物一一提对号入座。用指头掐算了下,开场至少出现了10个以上人物,关键是全部关乎剧情,例如卖武器的憨男(《松子》中的理发师),他先后遇见了重要角色,完整地使故事串在一起。
单就暴力混杂的影片来说,主线有些漂浮。对游戏有一定了解的人们外,大多数观众很难触摸到多线共进的脉络,人物凌乱。不少对话场景很是平淡,比如个人无法满意的小太妹一线。在整体风格上很像《牛头》叙事,东一拳西一脚,但传达的是“天气很热”概念,而《牛头》中则是诡异。
而在风格与卖点上,《如龙》是依据游戏改编,远非想象力卓然的《牛头》。所以必要的打斗和暴力是需要的,但三池做了很大程度的中和,直观的表现就是血浆减少,以图有更多人可以走进电影院欣赏。对于拜名而来的观众,可能会发觉拳脚场面少了些,无聊对话多了些。
电影的加分点有以下:名为朴的神秘韩国人,和接头人对暗号,对方(即田口智朗扮演的那角色)吐出一个人名:金基德,他立马回答“收件人不明”。爆笑程度不亚于周星驰《上海滩赌圣》里,对暗号的“举头望明月,London bridge falling down。
天台上无聊试枪时,韩国人无偿给那对年轻男女帮忙,但它不等于三池的无心插花。直到高潮片刻,方才明白那堆钞票和大爆炸是为大炮打麻雀。传说那位被一枪爆出血泪的大BOSS正是《如龙》游戏制作人,总之死得肯定不舒心。
桐生一马的独眼老大真岛哥相当变态,一直要来解决男主人公。惯使利刃和拳头,左右换手不禁叫人想得《SPL》里的吴京,不过三池的动作都是慢镜头和剪辑组接,意并不在技巧与搏斗,而是打不死的气势。老大必杀技是飞击棒球,冲杀对方;不良癖好是摔门板和训手下,估计看过后都能印象深刻的;作为桐生一马的陪练员真岛,相信看完《如龙》后,对于何谓“小强不死”也能有所收获。
这位真岛兄在出战前要掀个小木板来告示一下,结果呢,输战后他对一马“大表敬意”,并还乖乖爬回住所。很搞的段落,总想着是像周星驰作品中,死前不忘梳理头发、戴上墨镜的耍酷男子。总之三池在《如龙》相当的日式无厘头,同时不忘流露出恶趣味,比如将镜头看似无心地对准小太妹的下半身,然后再游上去。
和原型超像的北村一辉露了老半天肌肉,蹲牢十年,稍显年轻,无论怎么设置都该是个中年男子了。传说游戏里的小女孩也长大了些,她顺利将桐生一马带入故事主线,并且随之来到高楼顶,迎来终极决战。对方是他出生入死的好友锦山,一人一个彪悍不够的文身,光着膀子干架。受伤的桐生一马吃了一顿老拳后,拽出必杀技……哈哈哈,最噱头超恶搞的“吃血瓶”来临(好像又叫精力瓶),其顽皮程度如同猛然插入炸毁眼球的男人广告(《破坏之王》中位元堂养阴丸广告,提这么多周星驰实属无奈,但语言上的幽默就不大好与三池靠拢了)。
锦山何等下场自然可以判断,而原来,由美(小女孩母亲)已经设局要剿灭大BOSS。桐生一马和小女孩忙开溜,韩国人也瞄准机座。之前影片用了一组直升机进入城市逼近高楼的镜头,除了炫技外(CGI),想不出三池还有什么其他理由。
本以为高潮后可以迎来THE END,然后呢,又是一通剧情,结尾的老少拥抱狂暧昧。
懦弱无能的警察和同时并进的银行打劫一线,幽默可能都偏于寻常普通,这里不做指出。哀川翔还是神经刀的角色,一些细节冷到作为观众的自己难以发觉。又据说,只有玩过游戏的人才会充分理解。问题真是这样吗?金基德那个暗号关游戏迷什么事情?基本上,《如龙》也就看到了这些。
《如龙电影版》影评(八):平生不识真岛哥,就称英雄也惘然
真岛哥岸谷五朗是本片的唯一亮点,近期还在《网球王子剧场版》中见过他(饰演主角龙马的脱线老爸)。
在本片中真岛哥极尽癫狂,很吊,很酷,很小强,手下们常常被他无故修理得很惨,却一个个忠心耿耿,毫无怨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代表人物为那个抛球小弟),真是人格的魅力啊(不要联想,小弟们不可能个个都是《江湖告急》中的张耀扬)。
片尾真岛哥在小弟死光,自己被暴扁数顿,并且身体被子弹贯穿的“不利局面”下,从数层高的大厦不知翻越了几条街爬回到自己的居所,在翻过门牌之后闭上了那仅有的一只眼睛,在我们无限感伤和哀叹天妒英才的时候,真岛哥打了个喷嚏,“啊...感冒了吧!?”真岛哥就是这么有型。
还有卖武器的憨男(木卫二语)荒川良良,《杀妻总动员》中致敬或恶搞《买凶拍人》的杀手摄影师(维尼.琼斯负责杀人),《下妻物语》中撞飞深田恭子的货车小贩,貌似智商偏低,却总能让人过目不忘,个人感觉不论是戏路还是自身形象气质都很像香港的杜汶泽,本片中个人印象比较深的是此人的SM倾向,演的很贱,很成功。
还有饰演弱智劫匪之一的远藤宪一,算是日本的金牌龙套吧,他一出场我就认出他来了(别以为你带上头套我就认不出你了,像你这样的极品不管放到哪里都会发出金灿灿的大便一样的光芒)。
《如龙电影版》影评(九):还我吾朗美!
居然在07年大学间看过此神剧,神到直接没印象。北村一辉饰桐生,柔和的脸部线条、娇小的身材以及男公关的气场简直太过违和。反而近年胶原蛋白流失的他在猫侍的黑面表现更符合桐生(如龙维新?),比方说紧拧的眉头,天然呆的本质以及善(dou)良(bi)的心。更伤心的是居然让岸谷五朗饰真岛吾朗,虽然贱和贼好像是有了,但是胖吾朗怎么脱衣服啦!怎么脱衣服啦!怎么脱衣服啦!即便真岛应该是40岁的设定,但你也不好找一个真的四十几岁的胖子来演这个骚受吧!即使是年轻时瘦的岸谷也只是适合毛利小五郎吧… 却意外发现松重丰若不接受伊达的角色仿佛更能胜任真岛。难怪即使是当年都不喜欢这部电影,完全被三池崇史的名字骗了!作为吾朗美的粉丝我要哭了!
《如龙电影版》影评(十):男人用来摧残,也不是用来摧毁的
最近因为查如龙的人物关系而又想到了这部让人气不打一处来的狗血混蛋毁男人电影。
本人是如龙五代铁杆玩家,作作完美加沉迷。对于这片子不负责任的毁老男人,咱是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
一马哥身高184体重88kg。百米11秒。这是官方数据,咱再来看一下他的非人战史。
如龙1:干翻东城会正式会员全员;终章时同时面对两个CIA成员,一个持枪一个持刀,两个CIA被揍得体无完卵。
如龙2:干翻近江联合正式会员全员;韩国帮派·真拳派全员;中盘在伪大阪城在负伤情况下做掉两只老虎;地下斗技场中干掉过狮子。
如龙3:干翻中国帮派·蛇华全员;白峰会全员;总理大臣保镖团全员;一群美国特工加武装CIA成员;终章之前掀翻一头斗牛。
如龙4:干翻琉球警察局全员;上野诚和会全员99人。
虽说游戏是存在虚构,特别是日本人做的格斗动作游戏...但至少一马哥从来没放出来过什么豪尤根。
咱们再来看看北村一辉这个挫逼。
上来面对两个小流氓,不仅被逼的爆了气,而且还气喘吁吁外加乱了发型。更要命的是北村哥除了符合一马哥曾在2代中当牛郎这个气质,整个的...哪有一点传说中黑社会的样子啊!!!
看见了曾经以一己之力干掉千石组全员和柴田组全员的真岛哥以后咱多少有点释怀了,原来真人就是挫啊。
那最后出来的那个岩石锦山!你怎么解释!你怎么解释!
另外光说情节,咱也没有什么吐槽的欲望了。
你看那个泽村由美那一张痴怨的衰脸。
你看那个跟主线没半毛关系的新宿系小情侣。
你看那个完全不明的韩国人,还把名越稔洋崩了。
你看那个装的一脸淡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名越稔洋,你丫抽疯不要紧,别毁了人家驰星周的本子啊混蛋!!!
看了OTE一本正经恶搞和大体上仍然传统的剧情,我在此判定名越稔洋只是铃木裕用来吃喝拉撒的傀儡罢了。还没洗脑干净,所以越来越二。
你看那个荣养帝!!!!!
完全体力回复你妹啊!!!!!!
老子打亚门丈都没喝过药啊混蛋!!!!!!!
全片也就是那个小萝莉还多少给点力,可相比原作小遥杏花带雨而又带点小坚强外加丁半博打百发百中的运势...你算个屁啊你!!!
所以最后那个岩石锦山,没有爱,没有恨,没有野心和嫉妒,也没有兄弟情谊地倒下的时候,泽村由美君不明所以的在一切都结束后仍然淡定按下炸药钮的时候,而酒精依赖症的韩国佬和新宿系情侣逍遥自在地游离在一切主线之外的时候...
名越稔洋你大爷啊!!!
铃木裕你妹的徒弟啊!!!
EGA你妹的核心开发组啊!!!
三池崇史你个傻X别看是三但这辈子也超越不了深作欣二的二啊!!!
最后,冷静下来想一想,名越其实只是个长不大的小鬼外加一辈子都只能给老大跑腿的底层青皮。机缘巧合他竟然还SEGA了,还铃木裕了,还如龙了。看他每次都很新宿但其实很浅草的打扮,咱只能说,人,真是揣着运气的,***,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