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堂失格》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天堂失格》影评10篇

2022-04-07 03:33: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堂失格》影评10篇

  《天堂失格》是一部由李相日执导,栗山千明 / 加濑亮 / 小田切让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堂失格》影评(一):天堂是一把碎片

  因为看过《69》,所以期待李相日的近作。

  当代日本电影的一大风潮,就是偏嗜心理分析。于是崛起了一些善于用没有表情的表情演出深刻情绪的演员,浅野忠信、洼冢洋介都是。除了稀淡的表情,常见的主题还有对死亡的耽溺、对人生的冷漠、对社会的敌意与绝望等等。

  栗山千明,即使没有表情,也有种难驯的孤傲写在轮廓鲜明的脸上;

  小田切让,时而高贵时而不羁,疯起来跟妻夫木聪有点像;

  加濑亮,那样的发型与口鼻,那样闪烁于善恶之间的神态,很适合诠释非主流的对象。

  让这三个人相遇,便有了这样一部被称作“向Fight Club致敬”的《天堂失格》。

  影片开头颇有点cult的味道,佐以节奏强烈的音乐,真是又凌厉又感伤。片尾曲《蜃气楼》曲调十分怪异,却很有将影片气氛一以贯之的效果。记得早前看《涩谷二十四小时》,结束时忽然响起UA的《水色》(《盛夏的果实》原曲》,感觉就很奇怪,好像电影放错了一样。电影配乐所起的作用,正像黑泽明在自传《蛤蟆的油》里一直强调的:是影像与音乐的乘法。

  人生总是有缺陷的,比如电影中三个失意的人。可是又因为缺陷的存在,故而萌发对“想象力”的渴望。世界不该是这个样,世界应该是怎么样?向行恶的人复仇,虚构一个公平有情的天堂……可是又该如何将这些美好的碎片拼合起来?向“一切”复仇,破坏身边的所有……渐渐无力承载,渐渐地当现实超出自我的想象力,生命又将向何处去?

  如此这般,便觉得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这部电影的结尾也有其用心,既像是讲完了一个荒诞故事,又像是埋下伏笔任尔评说。意思是不喜欢的人终于看完,可以去干自己的事了;而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则尽管继续活动兴奋的神经,思考下去。

  http://bodhicat.blog17.fc2.com/blog-entry-126.html

  《天堂失格》影评(二):让一切消失的方法

  看这部电影时无可避免地想起《Fight Club》(《搏击俱乐部》)。

  两个无政府主义魂的边缘人,一个强一个弱,一个无所不能一个平凡无为。

  一起疯狂恣意地做着所有你只敢想不敢做的事。

  看完《Fight Club》时也是夜晚。片尾Edward Norton牵起Helena Boham Carter的手并肩看着眼前摩天大厦在夜幕下一座一座倒下。背景响起《Where is my mind》。

  这个场景的极致浪漫,在我的观影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Fight Club流淌着鲜活决绝、无边无垠的绝望与迷失,横冲直撞的生命力量。

  但是《天堂失格》留下的情绪,猎猎冷酷中脱不去哀戚。

  给“强者”装上一个让人怜悯的背景,给愤世“弱者”绑上怯弱不坚定的劣根性,女主角自卑而绝望,最终让主角们碾磨于丑恶社会巨掌下。

  但清冷静默的氛围是始终中贯穿的,亦让我舒服。

  电影整体感觉并不够Fight Club的干脆流畅,某些段落拖沓无谓,导演似乎怕你不懂他所要表达的。这样便有点显逊。

  但只说三位主角,加濑亮、小田切让、栗山千明。都那是一个有型有格,存在感之灼灼。

  “强者”清洁工最后发现了让一切消失的方法——毁灭了自己;“弱者”警察痛苦于挣扎的自我撕扯,最终决心死命运却没同意;女药剂师带着她的满箱硝酸甘油继续她的报复之旅,她的结局仿佛可以预见。

  依然留在这世上警察 会变成什么样 ,这是结局的问号。

  其实三人中绝望之最深的时戏份最少的女药剂师吧,她才是最彻底最坚定的报复者,她要报复的是整个世界和她自己。清洁工还曾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警察最终还是无力地徘徊,只有她的绝望自始至终如死寂的烟灰。

  《天堂失格》影评(三):Scrap Heaven/失格天堂

  他 他 她

  三颗自由的心

  寻找着各自的天堂

  天堂在哪里

  就在心中

  「我知道了可以让世界一瞬间消失的方法。」

  一个爱作弄人的无业游民?

  一个循规蹈矩的警察?

  一个拥有假眼的女药剂师?

  玩着一场“1+1+1=报复世界”的游戏

  JOE扮演的角色的父亲有精神病

  经常一个人没有目的的空望着什么

  有天他父亲吃了他带来的薯片

  他就疯狂地跑出去买了一箱回来

  然后,再开门,他的父亲就跳楼了

  药剂师留下一小瓶可以毁灭世界的药水后消失了

  无业游民用那小瓶药水毁灭了自己

  循规蹈矩的警察自杀未遂,悲哀地留在世界上

  曾几何时

  我们已被僵化的社会形态深深束缚

  每天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冷漠心态

  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不是英雄人物

  却残存着对生命的热忱与挑战

  藉由濒临绝望却闻不到死亡气息的想象力

  将人们从停滞的困境中解救出来

  让我们再度检视自己的人生态度

  这个世界上 这最遥远的地方,是过去...最让人视障的,是现在...

  这个世界上,最善于忘记的,是恋人...最深入骨髓的,是愤恨...

  最容易得到的,是若无其事...最容易失去的,是郑重其事...

  最清晰的,是不知所措...最患得患失的,是不伦不类...

  最动人的,都是剪辑的技巧,最不堪回首的是,却是取材的失误

  戴大眼镜的人也许只有一颗眼珠子,但不是只有一颗眼珠子的人,都戴大眼镜,吧...

  也许缄口不言的人,是因为有丑陋的伤疤...但也不是所有有伤疤的人都缄口不言...尽管那疤的形状像张笑脸.

  如何才是最有效且万无一失的入睡方法?绵羊?你?还是两颗以上的rotundine?I don't care

  最可耻的行为是伤感

  失格?岂止天堂!

  “美妙世界,任我舞蹈

  消失的也好,生存的也罢,大家都在舞蹈

  即使是朦胧的远方

  也让它开遍鲜花吧

  海市蜃楼......海市蜃楼" ——from 片尾曲《蜃気楼》

  《天堂失格》影评(四):两种天堂

  我不自觉的把两部电影联系起来了,这是我看电影的一个癖好,互相对比联系,甚至归类。其实归根结底,[天堂失格]跟[人造天堂]两部电影可比性极其之低,无论是从影象语言,故事,还是其隐藏或显露在电影中的种种意味。然而,将两者放在一起对比其实并不只是名字上有天堂而已这么简单。

  巴士劫案

  对,真正可以将两者放在一起便是两部电影开始不久便出现的巴士劫案。而且劫案发生的根源也几乎相同:工作压力大,人生不得意。工作压力能把人压疯,所以[闪灵]中男主人公打了无数页的“all work no play make Jack a dull”后疯了,尽管我说不清他到底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疯还是因为超自然原因而疯,但是“all work no play make Jack a dull”用来解释两部电影中巴士劫案发生的原因却再合适不过。日本是个工作狂的国家,所以如果在极度繁忙的工作之压力下不猝死的话,变疯的可能性便提高了不少百分点。工作狂导致人发狂,而看多了这种电影,我们便极有可能发出这样片面的感叹:啊,日本太变态了!工作狂也好,变态也好,并不是日本特有的,所谓“变态处处有,日本多一些”而已。

  失语症与报复狂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在世上漂,哪能不挨刀”,所以人生在世,哪能不受点伤害,只是程度的问题罢了,有的像是无意间被小刀划到手,有的像背地里一把砍刀砍到背。两部电影都始于巴士劫案,这么大的事肯定让人受伤不小。不过却又有所不同,纵观整部影片,[人造天堂]中的人物很直接很严重地受到了巴士事件的伤害,一系列的不幸大多是由此引起,幸存的巴士司机离开家离开妻子外出流浪,变的沉默寡言,而幸存的小兄妹俩被母亲抛弃,父亲车祸死亡,亲戚觊觎财产,两人艰难度日,从此再没开口。在伤害面前,他们集体失语。

  而[天堂失格]里的劫案,其实只是个导火线而已,或者说是引燃早已存在的炸药的一团火苗,给积蓄了不少不满愤怒甚至怨恨的心打开一个缺口而已。所以电影中小田切让比划到自己的胸口高度说“垃圾已经堆积到这里了”。我们心里都有垃圾,我们都需要释放。一个父亲有精神病的男人过着无意义的生活,一个当了五年警察现在依然做着毫无意义的工作,一个幼时失去一只眼睛一直被人歧视自卑的美丽少女,三个人都有足够的理由对这个社会不满,所以巴士上子弹的火花引燃了心中不满的炸弹,所以小田切让帮人报仇消除别人心里的怨恨,也企图消灭诸如医疗事故,虐待子女之类的社会垃圾,所以在最后栗山千明用自己提炼的炸药对社会疯狂报复。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

  好在[人造天堂]是向上的,尽管这个关于救赎的故事有点老套甚至过于宗教式说教,但如果没有那么明亮的结尾,我们或许会再这阴暗中唏嘘不已。我们不能否认我们追求的都是个明亮美好的明天。[人造天堂]虽然说教,却很现实,就像是那些发生在我们这个真实世界中的许许多多不幸。我们替他们感到悲伤,我们也被他们打动。[天堂失格]很难不让我想起[搏击俱乐部],尤其是最后栗山千明的报复。毫无疑问,他们过于理想了,或者说他们曾经过于理想了,以为靠自己的微薄之力能改变这个社会,当然这只是无异于螳臂当车。怎么才能消灭一切?只有消灭自己。

  到底什么是天堂?难道真的需要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世界?只是这个世界太大了,这个世界的人心太复杂了。我们不难理解只要有爱有希望便是天堂,所以我们只能在心里“人造”一个天堂。

  [人造天堂]是阴暗寡言的,可是最后走向明亮,[天堂失格]是明亮疯狂的,于是最后走向灭亡。

  栗山千明与宫崎葵

  想当年栗山千明在[杀死比尔]里迷“死”了电影里的不少人,也迷死了无数影片之外的观众。当我看到着部[天堂失格]里的栗山千明时,我忽然想起了[杀死比尔]里她那双酷的让人发冷的眼神跟那张异常漂亮的脸,于是我在看过[杀死比尔]后很久才后知后觉地被她“迷死”了。在[天堂失格]里面,她饰演的是缺一只眼的女生,墨镜形影不离。尽管看不到那双冷酷的眼神,但问题少女的阴郁气质犹存。

  前段时间跟一个日本友人谈起宫崎葵,他这样形容她“虽然不很漂亮,但看到她就很想跟她做朋友。”这句话用来形容我对她的感觉的确很确切,“一个很想跟她做朋友的女生”不一定漂亮,很是毫无疑问是很可爱的。平心而论,宫崎葵的确算不上漂亮,但邻家女孩的气质无疑印证了那句“女人不因为美丽而可爱,却因为可爱而美丽”。[人造天堂]里的宫崎葵饰演了一个极其寡言的女孩,几乎没有台词。那时候的她还小,但却更加可爱,再加上忧郁的气质(我实在不喜欢NANA中她的形象),又一次在不经意间把我“迷死”。

  《天堂失格》影评(五):《天堂失格》的N要素记录

  《天堂失格》的全篇格局,先锋实验无处不在。

  一。场景的选择。

  开篇的公车。封闭的空间里,三位主角外加一位行凶的失意政客秘书。

  主体的厕所。涂鸦,混乱,肮脏,复仇场所。没有其他的人来人往。

  最后的监狱。小田切和加濑的对峙。

  场景狭隘,没有其他限制,在导演的意图里为所欲为。

  二。摄影角度。

  本片色调偏向于灰暗。

  有些画面随意角度旋转,有些旋转180°。

  天堂的颠倒,摄影随意又自然。

  三。人物设置。

  小田切是外向的,加濑是内向挣扎的,栗山算是冷冷型的。

  小群体人物。小群体个性。

  小小的世界。

  四。最佳桥段。

  小田切和加濑带着防毒面具撑着伞在大雨滂沱中奔跑。

  五。喜感的独特性。

  无论是整院长,还是整母亲,给院长注射奇怪的东西,吓唬母亲儿子的绑架,张力十足。

  六。社会的批判感。

  广角。无论是医疗事故,还是子女虐待,或者大龄青年婚姻问题,还有公司的度假经费问题。

  不仅仅是日本的问题,也发生在我们社会的角落。

  七。台词。

  “如果有想象力的话,我可能有所改变。”

  “我原本以为遇到你是我的福气。我们以后会活得很明白。”

  八。配乐。

  摇滚乐的神奇力量。片尾曲像是鬼魅之音,万分适宜。

  九。演员。

  最出彩的是小田切。花里胡哨的衣服,加个鸡冠头,还剃掉了他的胡须,首先外表就很颜。再者人物外向,从一路对于世界的嬉戏到突然转入犯罪,大逆转绝对挑战演技。世界来不及毁灭,我就先消失,小田切。

  加濑亮。他果然不适合西装还有规矩到死的发型加上他的小身板小身高。他幻想着一个人单打独斗,那种嬉皮的感觉,扭曲的打架,这段可看感太强了。他属于内心强大被羁绊的透不过气来的类型,最后的那种清醒是十分残酷的。世界不美好,你如果想改变,就毁灭自己。

  栗山千明是我不熟的演员。眼神很是有杀伤力。

  这片给我一种改变的无力感。

  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却让人陷入困境。

  先锋实验十足,想起张震的《停车》。

  世界是我们心口的放大镜,一在太阳下聚焦就会燃烧胸口。

  《天堂失格》影评(六):厕所里的梅菲斯特

  【天堂失格】 导演:李相日 主演:小田切让 加濑亮 栗山千明 出品:日本 年代:2005 厕所里的梅菲斯特 魔鬼不在地下,在我们中间,他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他。 喜欢极了影片开头交代人物的那一组快速剪辑。小田切让一脸颓废,瘫坐抽水马桶,大腿叉开,爆炸鸡冠头,背心,裤子。运镜180度斜倒,再正,大特写,切换到栗山千明的近景,再到加濑亮。如此反复,但无一相同。利落。 Trip -Hop 、打击乐在影片的每一个转折处都会喷涌而出。他和他和她的故事就在那些音符中开场,并最终迎来了颇诡异的《蜃気楼》。这不是我们原本幻想的世界,更没有成为发挥了“想象力”的世界,世间一切不过海市蜃楼。 序言・巴士 和许许多多剧情片一样,人物的相遇要有一个恰当的契机。窗边的加濑亮,后排的小田切让,戴墨镜靠左边的栗山千明。同一辆巴士,不同的位置。多画屏分割,最后铺满全屏。2005的这个转场而后在各大影视剧里泛滥。 失意的中年男人劫持巴士,手里,一杆枪。疯疯癫癫的小田切让凑近男人,尝试劝服他。但男人神经紧绷过度,“嘭——”他的子弹穿过小田切让,没有多余渲染,就那样直挺挺地倒下。一直当旁观者的加濑亮更加陷入矛盾,当下应该求饶,还是掏出警员证阻止男人,他很慌乱。 墨镜摔到了地面上,栗山千明摸摸索索地找,找的并不是墨镜。中年男人的后脑勺挡住她一半的脸,镜头摇动,那半边脸上缺了一只眼珠,眼珠,在惊愕的男人手上。她没有说话,独一行泪沿面而下,神情倨傲。 从这一刻开始,影片正式进入三个失意人堕入地狱的里程。 再相遇・厕所 劫持犯打死的小田切让居然没死,这个消息就够神奇了,还居然能在一个厕所里再见到这个人。加濑亮懵了。对于小田切让提出的复仇游戏,他目瞪口呆。游戏是这样的:证明你的身份,我们帮你复仇。地点:肮脏得没地儿落脚的厕所间。如果说加濑亮对于这个游戏的提议一直处于挣扎的状态的话,那么,绑架小孩的事件彻底让他默许的态度有了裂口。母子抱头痛哭的一幕,让镜头里的复仇二人组相视一笑,连镜头外的我们也倍感温暖。 “世界需要想象力”的口号,在加濑亮的身上获得了成功的暗示作用。他进入了游戏。 到底哪个是梅菲斯特 是的,第一人选自然非小田切让这个混混厕所工莫属。他引诱事业无望的探员走上非法途径去伸张正义,而这正义也发生了变质。他俩的复仇游戏导致了奋起反抗的乞丐手里,有真枪实弹。他人的死亡并不是探员想要的结果,但对于小田切让而言,这是随机事件,父亲的跳楼身亡,让随机变为了必然。 小田切让的角色是中世纪正在转型的梅菲斯特,有了人性,更善于用语言来诱导人类。而轮到栗山千明时,梅菲斯特的形象倒退回去,没有了矫饰的人皮面具,复仇的愿望赤裸裸地现于人前。但她不具有独立作恶的力量,她,需要帮手,譬如复仇小组。 梅菲斯特附身在两人身上,不断跳跃行事,凝视着探员的深渊,到底拉他下水撸,抛上半空的爆炸项链,落在飞驰而过的火车羽绒上,轻飘飘地带走了最后一人的魔鬼影子。 影片没有用太过惨烈的语调叙述对社会的指摘。在一步一步安排角色走向对社会的复仇——绝望——自我毁灭的结局中,我们看到,他其实是想用一种黑色幽默的东西来挽救确然的悲剧,譬如扮作绑架犯时,小田切让指示家暴母亲马不停蹄地各种并无卵用的东西的这种无厘头。 可以俯瞰城市的天台上,栗山千明试验爆炸药剂。对楼的长椅躺着悠闲啃西瓜的胖娃。栗山千明对着城市滴下了药剂,嗯,等一会儿,然而啥事儿都没有发生。胖娃见此情状咯咯地笑出双下巴,撅起肥屁股挑衅。她不服输地索性倒尽了药剂的全部,“轰隆——”爆炸成功。她仰着脑袋对着胖娃得意洋洋。狡黠的神情折射出耀眼的灵气。那是影片中屈指可数的轻盈,仿若天堂的光。

  《天堂失格》影评(七):失格

  每个人的脑袋都想着那些完美,但每个人的心里都记得那些不完美。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不尽完美,何况天堂?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的运作,即使改变,那便是毁了这个世界。

  这就是这部电影所要讲述的一个道理。

  “天堂失格”,就像以前看过的一个漫画,一个球缺了一角,于是他便跋山涉水的寻找,在路上,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事物与他拼在一起都不能完整,但他结交了很多的朋友,得到了心底的祝福;因为缺陷,它步履蹒跚,不过这使它他有时间看到周边美丽的风景;就这样,他的旅程都是快乐而难忘的。所以,我还是比较认同朱少麟曾经形容的天堂,那里一定很冷,有很大的风,因为这样,人们在会紧紧地抱在一起,传递温暖。

  我们还是保持这种缺陷为好,一切事物都是与这个世界紧密相连的,就像“蝴蝶效应”,小小的波动,就会导致一场海啸。也许,一个恶作剧可以暂时让自己痛快,但带来的后果或许是你怎么也无法料到的。电影中,因为厌恶警察而到他家里偷抢,因为可怜乞丐而把偷来的枪送给他,于是警察承受不了失职的压力而自杀,一群孩子因为玩弄乞丐而被其开枪打死,市民恐慌,事情越闹越大,已经不是一个恶作剧所能解释的范围。

  陈绮贞在一部电影里曾经讲过白蚁的故事,他们来到一个星球埋头地向着地心挖去,等到真的挖通了,地心的岩浆便会喷发出来,星球一瞬间爆炸,他们也随着一切毁灭无迹,直到下一个星球又出现第一只白蚁,然后继续周而复始。想改变这个世界,无疑是向地心挖自己的坟墓,除了满身伤痕终将毁灭,别的什么也得不到。

  其实,倒不如把心中的不快在地上挖出一个坑,然后种上花草,播上树种,让缺陷变成一种感恩,让怨恨在这个花园释放,然后晒晒太阳,浮躁蒸发。

  白蚁有白蚁的工作,我有我自己的坚忍。我不知道那个药剂师最后会把那么多毁灭世界的药水带到哪里,我只希望第二天醒来,我依然能够看到这个世界,心怀感激。

  《天堂失格》影评(八):日本版的<Fight Club>

  李相日继<69>之后的再冲击.完全一部<FightClub>的日本版本.三个年轻人在一次奇异的事故中第一次相遇,就面临着你死我活或者我死你活的选择.最后无厘头的活下来.这次事件唤醒的三个人一种奇妙的连接,三个月后开始显现.其后清洁工和警察组建了一个开设在废弃公厕的地下复仇代理,就像Jack和Tylar组织的FightClub,这种联想让人觉得清洁工和警察也像Jack和Tylar一样是一个人的两种人格化身.完成了几次代理任务之后,药剂师进入提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向一切复仇...

  片尾当清洁工和警察都被抓进警察局后,东京市内开始出现连续的爆炸案和抢枪案,就像他们的分身还在继续,这一幕也跟FightClub相同,暴力是无目的的,名义上的复仇只是暴力释放的出口.以暴力为释放出口的复仇最终必将被暴力吞噬.清洁工自爆了,最后警察一连串的自杀尝试又一次以一种无厘头的方式失败,像是想象力对为获得它而复仇的警察的一种嘲弄.

  《天堂失格》影评(九):天堂——蜃気楼

  关于影片,不想过多的阐述些什么,所感受的,只是扭曲,甚至绝望~真的很可笑,仿佛看到了自己。人的内心永远是个无解的未知空间,一个人真的可以改变世界吗?!想挣扎的时候,所回应你的,只有一记响亮的耳光以及清醒后的疼痛罢了。

  只想说说音乐,还不错,是影片唯一给我留下的比较深刻的东西,那一根根琴弦,空洞的拨弄着,掏空了人们的思想,只留下一片崩塌的世界。真的很绝望!所剩下的,不过是一片浮光魅影的海市蜃楼~~

  蜃気楼:

  “三岔路口任我徘徊 左摇右晃

  见不到顶端的摩天厦

  美妙世界 任我舞蹈

  消失的也好 生存的也罢 大家都在舞蹈

  即便是朦胧的远方

  也让它开遍鲜花吧

  海市蜃楼……海市蜃楼……”

  《天堂失格》影评(十):实话说,不怎么样。。。

  用这样的“节奏”和“速度”来表述这样一个主题太不过瘾了,中间好几次我承认都有点想退出,总算忍住了。

  除了暴力和冷酷切入了点深度,除了音乐和色感搭对了些调调,其余的,都无法跟FIGHT CLUB比。

  就算个人喜好小田切让,这角色差那边厢的彼得还是老大一截,而且老在肮脏的厕所里泡着算怎么回事儿呀,模仿的痕迹太重;小身板的加濑亮白日梦没醒的模样还行,一到喷血的镜头就让人叉气得不敢正眼看;栗山千明大家都说表现很冷,我怎么就看出点僵硬来,那炸弹项链还算有点特色。其他角色不堪一击,可以忽略不计,提都可以不用提。

  想喷的就来攻击我吧。。这是实话哈。

  我还是满心期待看69吧。。。

  最后一记可能遭井喷攻击的,我还是想说,实话哈,“想像力”?这片子的主题也不怎么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