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中“独”
青音姐的知心话
老实说,我其实很少会感到“孤独”,也不常会把这个词用在自己身上,顶多是生病、刮风下雨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比较孤单而已。
我也反思过这个问题,后来得出结论:一来我从小就是独生女,“独”就是我本来的生命常态;二来我好像对周遭的一切总有无尽的兴趣,有很多事都可以让我忙起来而不知疲倦,所以,我也很少会觉得孤独。
我想其实很多90后们或许跟我的感受差不多,“独”而不见得“孤”,或者偶尔觉得“孤”,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把独自的生活照料好,是人生必须的本事和智慧。
而且,我深深相信,那些格外有魅力的人,必定是那种能把自己个儿的日子过的风生水起,有声有色的人,你若盛开,清风才来嘛。我们特意为你准备了这篇有关孤独的文章。
以下,for you。
英国第一位“孤独大臣”
孤独,不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国的事。
最近,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政府任命了该国历史上首位“孤独大臣”,以缓解国民日益恶化的孤独感。这一职务由国务秘书特雷西·克劳奇兼任。
英国总人口有6600万,其中有900万“一直或经常感到孤独”。政府在公告中声称:
这是现代生活中的悲哀现实。
我们呼吁所有人采取行动,与我们一起对抗孤独,帮助那些想说话却找不到任何人的人,比如说,老年人、护工、以及那些身边没有爱人和家人陪伴的人。
但其实,英国寂寞的人远不止这些,英国广播公司(BBC)列出了更多的孤独状况,比如:
青少年是孤独感的高发人群,62%的青少年“有时颇感寂寞”;
年轻人、新妈妈时常感觉到被社会抛弃;
20万老年人每个月最多与一位亲朋好友聊过天;
半数残疾人“每天都孤孤单单的”;
独居家庭数量增长,社交网站兴起,减少了现代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很多人宁愿面对手机,也不愿抬起头和身边人聊聊天。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预计到2030年,孤独将会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长期处在孤独状态的痛苦可能引发身体、心理和情绪问题,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患病风险。孤独和“每天抽15根烟”对健康的影响类似。
美国芝加哥大学也发布过类似报告,表明孤独是有传染性的、可遗传的、引发类似饥饿的感觉、对心脏有害。
那么,这位新上任的孤独大臣打算怎么办呢?
她的回答是,花钱。
她表示,一个百万英镑级别的基金可以帮她搭建起一个基本的打击孤独的体系,目前她准备从政府缩减的图书馆和看护所的开支下手。
虽然还没有具体方案出炉,但是这位孤独大臣信心满满,宣称要在“战胜孤独”上取得重大进展。
听说,你也很孤独?
不说英国,我国的情况也没有好哪去。根据不同机构组织的老年、青年、儿童的调查中,可以看到超过35%的人表示会“经常感到孤独”。
而且,很多人对孤独这件事,非常恐惧。
比如我的朋友Amy,最近刚刚和男友分手。看她的朋友圈倒是一片热闹,经常与好友吃吃喝喝、玩玩闹闹。我表示,看你这样我就放心了。没想到她却说:
“你根本想不到,我每天自己回到家后被空虚笼罩的恐惧。我感觉自己特别没有价值,被全世界抛弃。感觉要窒息了,想拼命抓住点什么却又落空。所以,我每天都在不停的找朋友陪我,哪怕我知道给他们已经开始敷衍。我不能独自在家,起码很长一段时间不能。”
与Amy不同,大刘是公司的核心人物,家中妻儿老小俱全。但是他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职场不必说,讲话总是言不由衷;奉承领导、迎合同事都是家常便饭。
回到家,所有人都在找你说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的升学、父母的保健品、媳妇的出游计划……但是,没有人关心我的一天好不好,我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仿佛只是一个,解决所有人问题的工具。
接下来的故事非常老套,一个女生走进了大刘的生活,他出轨了。他的妻子还不知道这件事。
就像是前面的调查所说,孤独可以传染。在这个忙碌的社会,谁都没有那么多空照顾别人内心到底在想什么,大家都那么忙,忙着逃避自己的孤独。
心理学认为,孤独是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让人感到与他人隔离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体验。孤独让人痛苦,是因为作为群居动物,我们永远都在不断寻求归属、理解和接纳。
这实际上是一个永恒的矛盾。因为每一个人生来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想法与需求。在这种独特性的影响之下,我们是无法做到任何时候都被理解和接纳的。
因此孤独感,我们一生中注定要面对的课题。
孤独 ≠100%的坏事
孤独并不完全是坏事。经验证明,那些可以成功熬过孤独的人,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长。
首先,孤独可以提高我们的洞察力。
芝加哥大学教授们曾采用电气神经影像测试了一小拨受试者,在给他们出示了危险刺激的图片后,孤独的人约116毫秒产生反应,不孤独的人在刺激后约252毫秒产生反应。这意味着,孤独的人的反应速度是不孤独人的两倍快。
其次,孤独让我们更具同理心。
没有孤独,我们往往只考虑自己,也不会愿意和他人交往和联结。但在体验过孤独带来的痛苦后,人们再交往动机(re-affiliation motive)会出现,从生理方面迫使我们希望与他人联结,同时也更会理解他人的想法与感受。
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我们就会失去人性中的重要部分。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无法体验孤独的人成为精神变态的可能性最高。
最后,孤独会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领导力。
歌德曾经说过:“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然而,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这是因为,创意源于将不同信息做出独特联系与结合的能力。而具备最强的这种能力的人主要是被拒绝的、孤独的人。
综观人类发展史,那些巨大的贡献,都是由能够面对孤独的人所做出的。爱迪生7岁时就被学校以“低能儿”的名义劝退,一生孤独,却创造出了两千多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和电影摄影机。
马云在谈起自己创业之路时也表示,他忍受了巨大的孤独,学会了“用自己的左手温暖右手”。
所以,孤独实际上给我们机会,让我们与自己的内心相处、观察世界、预见未来,去思考和感受,去创造和表达。
如果我们不接受和面对孤独,其实是错过了成长的机会。
不再逃避孤独,你需要学会的事情
首先,聆听自己的真实感受。
很多人为了获得团体的认同,压抑了自己的需要。也有人不敢面对自己过去所做的事情,尤其是那些让人后悔的选择,所以逃避孤独。我们害怕孤独,其实是由于我们不敢面对自己的心,还没有与自己和解。
所以,如果你感到孤独,并且害怕孤独,我要请你做一个勇敢的尝试:下一次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拿出纸和笔,问自己几个问题,并且不要思考,而是飞快地下意识地写出问题的答案:
我此刻、当下有哪些感受?
我此刻、当下有哪些想法?
我在压抑自己的那些感受?
我不想面对自己的哪些想法?
我害怕当我表达了我的感受和想法,我会伤害谁?
我害怕当我表达了我的感受和想法,我会失去谁?
我对什么感到失望?
我的梦想是什么?
我愿意为实现梦想所做的一件小事是什么?
可能第一次写的时候,你感到有些问题很难回答,或者即使回答了,也感觉没有什么触动。但是如果你能够每天问自己这几个问题,并且找到真正的答案,那你就会了解真正的自己,孤独感也将不再让你恐惧。
其次,找到自己的价值,利用孤独来自我成长。
很多人害怕孤独、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时候,也是由于不自信,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短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可以提升的方面,然后努力改善。
例如,你感到自己脾气不好,情绪总是无法控制,那就去读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参加管理情绪的课程,或者寻求咨询。
如果你觉得自己外貌不好看,那至少要养成健身的习惯,让自己拥有满意的身材。很多人觉得,我都这么大了,努力还能管用吗?事实是,只要你愿意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
很多人感到迷茫,认为很难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你有这样的感受,那么建议你去做一些“利他”的事。当你去爱他人,支持他人,服务他人的时候,你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什么事情对你更好,会自然在这个过程中显现出来。
当你真的变得强大,你会享受与自己相处的感受。
最后,学着与这个世界相处。
有人说,大自然是治愈孤独最好的良药。
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在他的著作《亲生命性》(1984)中提出了“亲生命假说”(Biophilia Hypothesis),即人类有种亲近自然世界的本能。亲生命性是我们与其他生命形式相接触的欲望,是一种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感受。因此,和大自然在一起,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陪伴和慰藉。
所以,你可以试着调整床头的位置,让自己睁开眼睛,就能看见窗外的天空或树木。如果做不到,也可以多在空间里养一些绿植。还可以培养一些与大自然有关的爱好,比如养花、插花、爬山、徒步等等。
所以,面对孤独吧,停止逃避。最大程度地利用它,利用它去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利用它去反思我们与他人、与世界的互动,进而选择我们真正想走的道路。
孤独不是我们的敌人,让我们都在孤独中成长。
3月26号,青音姐即将上线一套全新的情感教育课程《遇见更好的自己——跟自己和解的40堂修心课》,这套课程将从“自恋”、“自卑”、“自尊”、“自爱”、“自信”五个大的模块入手,带你分析和梳理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让你活出真我,懂得爱人悦己。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立即享受限时特惠!
这套课程会在我们的Better智能心理训练的体系里来完成的课程,上过我们的Better课程的小伙伴都知道, Better这家伙是一个铁面无私的逼着你花了钱买了课就必须学完的“小教练”,你每听完一节课,完成作业,才能进行到下一节的收听学习。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位认真负责的“小教练”,所以当你学完之后,我们能详细记录到你的学习过程,那青音姐对你40天来认真学习的奖励就是——全部退费!并且,这套课程目前正在做限时特惠。2018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吧!
✎
⊱作者简介⊰
申思
公众号“青音约”总编,十年电台记者,资深新媒体老编 。新闻理想犹在,文字热情不死。重度强迫症患者。
黄骐
本文编辑:培艺;总编:申思
青音约活出本真,爱人悦己,在这里,我们一起成长。⊱互动话题⊰
一个人吃火锅、看电影,你做过最孤独的事是?
往期精彩:
从社会底层到北影“高龄学生”,能唱能演却因颜值遭拒,他为何成为女人都想嫁的男神?
李敖过世:一生澎湃,一生错爱,不看你的眼,忘了我是谁
觉得钱不够花的人,都应该来看看这篇文章
点个赞,世界和我陪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