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冷淡存知己
引导语:张充和的小楷有碧绿清新的气质,新妍,鲜润,跟五月天田畈里秧苗一般簇新工整。
有一年的拍卖会上,董桥看见其中有一幅张充和的字,仔细辨认,原来是写给黄裳的。董既是张的朋友,对黄裳也慕名,恰好手头也宽裕,成人之美买下来,诚挚地给黄裳寄了去。N年过去,张充和的这幅字又被黄裳先生卖到了市场上。至于董桥的反应,我没有看到下文,那可真是——我心本来向明月,岂知明月照沟渠。
这是韩石山跟黄裳打笔战时抖出来的。黄先生颤颤巍巍出来迎战说:第二次出售张充和的字,盖因老妻生病,着急用钱之故。看到这里,我倒想起张充和的一幅着名尺牍: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想必张充和也不在乎别人把自己的字卖了两遍。她的字是真好,我最喜欢她的小楷,有个词叫“朱黛犁然”,用来形容她的书法再恰当不过。张的小楷有碧绿清新的气质,新妍,鲜润,跟五月天田畈里秧苗一般簇新工整,如逢初夏,恰便有布谷鸟一路唱着飞,那就是世间的气息了。一个人的心要有多静,才能把汉字写到那么好,一撇一捺,均是风骨。现今,许多名人流行写书法,墨汁未干,就急颠颠拍照张贴出来,一幅幅从他们的微博看过去,实在是一脸的媚态娇憨,说到底,没有一点静气,俗世的功利心,让他们注定写不到高远的境地。(伤感心情随笔 www.wenzhangba.com)
叶圣陶先生曾经感叹:谁要是娶到了张家的四姐妹,肯定会幸福一辈子。叶先生这话,有两层意思,不仅夸扬了四姐妹的容貌,更多的是激赏着这四位女子的文化修养与深厚内涵。大姐嫁了当年的昆曲台柱子,去了宝岛定居;二姐、三姐分别嫁了语言学家和作家,都过得挺不错;唯一的小四妹嫁了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难为卞之琳苦追了她那么多年。也是多年以后了,卞之琳有了一个访美机会,依然居在她家。
都说张充和的昆曲唱得好,我无缘聆听,倒在电视上看见过一回她二姐张允和的唱段。老太太当年八十多了,一根乌黑的长辫子绕着额际盘一圈,往镜头前一站,不开腔,就有一种民国味。什么是民国味?就是浑身上下流淌一种静气,总有一种光芒追随,格物,雅致,是腹有诗书的那种殷实矜贵。
张充和在美国一直教授戏曲和书法,后来把两者结合起来,写了一部小楷工尺谱《牡丹亭》。谱是古谱,以我的浅薄资历,肯定看不懂,但我把全部唱词一一看下来,简直山风海涛啊。有一种美,生来让旁人眩晕惊叹——一个人心里存有多少热烈恣意,才会一笔一笔把那些唱词繁星般落实在尺谱上,这个老太太是在汉字里成全了自己。《牡丹亭》的青春新鲜热烈,瀑布一样飞泻千里万里,惹得一个人纵然老到一把骨头了,却依然深爱。千帆过尽,消息浮沉,一笔一笔,都是柔肠情深。 钱红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