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该“油腻”吗,他们说“不!”……
这是一个有趣有味儿的公号,很多读者都置顶了(点上边蓝字关注)
昨天《油腻的中年男,你懂吗?》这篇反说,今天这篇正说——
男到中年当自省
文 | 丁小村
妄议中年男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你有可能得罪全国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这足有三亿人,每人吐口涂抹,都会让你喘不过气来。
这个群体系统异常庞大——
五十来岁的哥立刻显得脸色很难看:你,这不是,在我说我吧?
六十来岁的老兄,话在肚子里没吐出来:我还没老,我也——嗯——在中年!
四十来岁的同代人,表示不服:卧槽,我到了,不要跟我说中年!
大妈们一脸关切——她们是最懂事的一群,知道这个年龄身边的男人心都是玻璃做的,容不得半点触碰:你敢说我老公?他容易吗?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一个中年家中宝,他可是我家的顶梁柱,你不得随意批评!不小心伤了他,我跟你没完!
小青年捏了拳头,准备要跟你拼:你敢说我老子,我的崇拜偶像,绝不容你如此抹黑!
……
岁月不饶人,没有谁敢抗议岁月:指数该长的都在升高,头发该掉的都在慢慢的掉,然而中年男的心病是:我懂的,你不要说。
这个掩耳盗铃的故事,在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里变成了一个经典的幽默桥段:阿Q头上长癞疮,没有头发,他不但忌讳人说电灯泡,甚至连光啊亮啊,这些都不能说。
鲁迅没有说出来的话:衰弱的国民都有一颗脆弱的心。
中年男们忌讳说年龄,说油腻,这里边有比较复杂的群体心态。
哺育
我一直很诧异:为什么“心灵鸡汤”这种肤浅绵软的文字,在中老年人中间有着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当我自己人到中年,我终于明白,这个年龄段有一颗需要哺育的脆弱心——
中年男是社会的中间力量,经过二三十年打拼,他们有钱有地位,有权有事业,但是去日苦多,钱是花不完的,但时间却分分秒在流逝:在人类还没有发明出来长生不老的灵药之前,岁月逼着你朝前走,这是一件十分残酷的事,尽管你位高权重,这个你却无法反抗也无法控制。
你也曾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被许多青春少女爱慕;你也曾诗酒年华,高唱爱拼才会赢;你也曾亮出满是肌肉疙瘩的胳膊,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也曾抨击社会的弊端对人间的邪恶同仇敌忾……
但到了中年,这一切都成了故事:你开始谢顶,像阿Q一样忌讳别人说某些词;你被青春少女们叫大叔,这尊敬的称呼里边附带着赠品,这个赠品叫做“年龄的自卑”;你不敢拼了,上有老下有小,让你畏首畏尾,很多时候心甘情愿认怂;你甚至怕身边的人批评社会抨击邪恶,因为你怕这给你带来的不安全感……
中年男们日减丰厚的肉体之下,包裹着一颗脆弱的玻璃心。它需要哺育,需要滋润:何以解忧,唯有鸡汤!
油腻
“油腻”这个词儿带给人丰富的联想:几乎每一种联想,都会触发中年男们内心里的“阿Q效应”——
外观油腻:由于忙碌,不能好好打理自己,显出一副疲惫而脆弱的样子;人生劳累,疏于锻炼,小肚腩逐渐堆积,由于谢顶某些部分呈现出皮质的亮光……观察自己的身体是一件肉感的事,油腻感也随之而生。
心态油腻:很多事宁愿和稀泥,不再坚持不再强硬,得过且过,希望用滑腻的方式度过任何一个危机;不跟任何人任何事较真,凡事力图自保,这种自保的方式就像某种肉虫——当你戳它的时候,它全身收缩成一团肉,任由你戳,它也不复有痛感,也绝不会反弹……心态呈现出肉质的钝感和耐打击性。
精神油腻:难得糊涂的年龄,不忿不惊,不怒不振——这几乎是中年男们喜好的鸡汤精华,在年轻人看来这是十足的老奸巨猾,滑腻感油然而生;处事待人都含而不露,让你感觉像是一个圆球,滑的像泥鳅,一般指的是中年男……这种日趋老化的精神状态,让整个社会变成了一团和气,没有争议,没有反对,满世界的好好先生,鲁迅对此十分愤然:他写了《聪明人,傻子和奴才》,这里边的聪明人,正好是中年男们的精神写照。
……
“油腻”二字带来的多种联想,每一种都击中中年男的心病。
自省
有朋友说:不怕油腻的中年男,最怕油腻的年轻男。但年轻人为什么会油腻?很简单,他身边如果都是油腻的中年大叔做导师,他不油腻都不行。
鲁迅也曾发过感慨:他说他曾经十分相信进化论,认为年轻的总是比老的好;但后来,他开始怀疑,因为有的年轻人比老的还坏。
为什么会这样?
“多年媳妇熬成婆”——这是老年社会的一个不能消除的魔咒。中国传统社会是老年化的社会:老年人主宰社会,论资排辈成为习俗,一个年轻人不混上半辈子,只有被老年人教训的份儿。当你终于熬成了“婆婆”,你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新的“媳妇”。
一个社会年轻人没有机会靠才华出头,只能等着年龄增加,轮到了资历够上了辈分,才有机会——这当然会打磨年轻人的锐气,剥蚀年轻人的精神……到最后,他也混成了油腻的中年男,他已经丧失了这份创造才华和进取精神。
这种可悲的轮回,值得所有的中年男自我反省。
你当了老板,当了领导,你爬上了“婆婆”的位置,靠的不是才干,靠的是资历和辈份;当你习惯性地把这一套施加于比你年轻的人身上,这个社会结构就开始固化……成为魔咒。
油腻多形象啊!就像沥青,黏糊中凝固,滑腻中老化……社会的活力消耗殆尽,固化的社会结构,必然带来社会的死气沉沉。
可怕的不是油腻,而是油腻之中,我们已经看不到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
清净
如果要我找个词儿来与“油腻”相对,那肯定是:清净。
洁身自好,不惹尘埃,这是精神状态,也是外观形象。
就算穿着唐装汉服,摇着纸扇吟着风花雪月,也不代表你形象洁净。我对那些衣衫不整胡须不打理头发带着头皮屑的人,从来不反感:因为很多中年男为一家老小的生计奔波,忙而累,烦而苦,忘记了自己的外观,这不是过错。
但是胡吃海喝,到处充老大,走到哪儿都带着一身烟酒气和老年味儿,则让人厌恶:丑不是错,但你给自己多“洗洗澡”却是应该的——不分场合狂讲黄段子,讲台上罗里吧嗦一大堆废话,酒桌上大不咧咧坐上主位、而且毫无羞耻感地逗在座的小姑娘……你这副德行,全是脏乱差。
我对端着保温杯疲惫地坐在地铁上的前男神,不会带着嘲笑的口吻:因为人都会老,所有的男神最后都会变成目不忍睹的秃顶大爷。谁也无法战胜时光,人到中年也是一个自然规则。不服老是一种精神,但硬是要和年轻人抢地盘、不给年轻人留空间:这就是站着茅坑不拉屎,令人油腻感顿生。
精神上的油腻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粘稠和固化:缺少清正之气,缺少清朗之风。
打个哈哈泯灭是非,微微一笑抹掉界限——这种中年男的处世之风,搅浑的是清风正气,带来的是粘滑浑浊。
中年男不自省,还洋洋得意,觉得自己掌握着世界,对满世界讲处世宝典,对年轻人教圆滑之道,一旦成为社会的主流,这个社会不但不干净,而且会粘稠而固化,令人恶心。
他们
我想了想,史上也曾有很多榜样:他们也许可以做我们的参照。
比如孔夫子。
他是个喜欢干净的人,穿衣服讲究,吃的也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过时放坏了的食物他不吃。这种干净的生活习惯,他一直到老都保持着。你也可以视为一种精神象征。
一箪食一豆羹,回也不改其乐——他并不怕清贫,但是他讲卫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干净:不慕奢华,不羡富贵,心地清洁自带芬芳,孔夫子堪称中年的男神。
比如屈原。
屈原是贵族出身,从小喜欢美服,到死时他也是一副贵气的样子:带着高帽子,穿着鲜艳的衣服,还佩着长剑——实话说,屈原这副摸样,会让那些闲散地念着串珠、装逼地穿着唐装汉服的中年男,要高雅有气质得多。
渔父劝他:别人都在吃大餐,你何必厌恶?去吧,咱们到大桌子上,喝杯残酒,吃点儿剩肉,饱了肚子,和大家一起醉,忘了这世道的浑浊,不是很好的么?
屈原快步离开了,他直接跳进了清水中:对他来说,这是最干净的事儿——我不与你们一起混,把自己搞浑了、弄脏了。
比如苏东坡和辛弃疾。
他们喜欢酒,喜欢大鱼大肉。但他们肥而不腻,香而不油。
人到中年,胡吃海喝狂饮烂醉,固然有很多理由:人生不得已,解忧唯杜康;我郁闷,所以要大吃大喝;我朋友遍天下,所以要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你的理由很充足,但终究来说你只不过是耐不住寂寞而已。
有朋友总结出一个“办公室主任综合症”:在很多单位里边,办公室承担接待任务,很多办公室主任管吃管喝,时间久了,办公室主任往往不习惯在家吃饭,不习惯一个人喝酒——不聚集几个朋友,吃饭也不香,喝酒也不畅。
中年男的这份口福之享,最后化为了一身的烟酒气,生理上来讲,肚子里堆积的不仅仅有酒精和油花,也酝酿出一堆的腐烂之气。这些食物和油花的气息,渗出了肌肤,变成了令人讨厌的气息:油腻。
苏东坡很讲究养生,他曾经研究过很多种养生方法,包括饮清水、挨饿、吃丹……但最后,他选择的是“清”,我的一位好朋友研究苏东坡,其中一篇论文专论东坡的“清”——清既是心地清净,也是心态清朗,既是他文学的清寒,也是他性情的清澈。
辛弃疾那份潇洒,完全来自于干净和清正:有朋友了,可以喝喝茶品品酒,说说天下大事和人生真意;没朋友了,也可以独对青山,看我妩媚:知我者,二三子,何必要凑热闹,弄得一身浑浊?
我还可以举出很多,比如孤高傲世的李太白,比如圆融英气的梁启超,比如天真朴质的沈从文……
少年强则国强,中年腻则社会浑浊
最后我想套个梁启超的名言,作为这一篇的结语。
这个社会永远需要一份年轻的心,天真而冲动,英姿勃发才华洋溢——少年心,永不灭。哪怕你人到中年,也的保持一份天真之趣、英发之心。
中年油腻,不是你胖了,不是你秃顶了,不是你三高了……而是你不但自己心态老了,心境浑浊了,处世粘滑了,你还影响年轻人,让他们心态也跟着老化、过早消泯了年轻的心,少年风华在一套中年人把持的社会规则中被磨钝、社会的生机也被固化的社会结构所消耗。
在今天,油腻的不是中年男,而是整个社会的气息。这可能有点儿触目惊心。值得警醒。
-The End-
(阅后请点赞!最好的支持就是将我的文章分享给其他朋友,谢谢!)
点下边的题目链接,阅读公号最新热文:◆一个年轻女教师的遭遇
◆那些想要嫁给张岱的女子……
◆哪有什么江湖?你只是有点儿寂寞……
图文注明外全部为丁小村原创,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均不得转载
丁小村言(微信号—dxcn916)
这世界太嘈杂,因此我读书和写作
有趣、有质、有味儿:文艺的、思想的、感性的
长按上边二维码关注我,点下边“阅读原文”看前一天
▼苹果用户想赞赏就按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