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羲之的名言_关于羲之的名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句 >

羲之的名言_关于羲之的名言

2018-01-21 22:01: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羲之的名言_关于羲之的名言

  ●王羲之用一生积淀一幅书画,而现代人却想用一幅书画展尽一生。

  ●菊花把陶渊明视为知己,梅花把和靖视为知己,翠竹把子猷看作知己,杏树把董奉当作知己,莲花把濂溪视作知己,奇石将米芾当作知己,荔枝把杨贵妃视作知己,茶把卢仝、陆羽作为知己,香草把屈原作为知己,莼羹鲈脍把张翰视为知己,芭蕉把怀素视为知己,瓜把邵平视为知己,鸡把处宗视为知己,鹅把王羲之视为知己,芭蕉把王昭君视为知己。 ----自创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王羲之《兰亭集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王羲之《兰亭集序》

  ●在兰亭 窗外的夜瘦了
鹅瘦了 握笔的手指粗了
在兰亭 汉字远离了高古
墨不再是墨 是胆汁 是苦
从字到帖 晋朝的子民有了规矩
在兰亭 王羲之先生的胡子却白了
比绢更白 比心更明白
在兰亭 汉字在行书中找到它的规迹 ----李浔《汉字·书法: 二王》

  ●积累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

  ●醉卧兰亭,看山朦胧,看水朦胧,看生生死死也是朦胧。只想,对面坐着的就是王羲之,与他对吟,酬唱,同看天地间天高云散,同读人生这部无字天书。 ----孙守名《醉卧兰亭君莫笑》

  ●谢氏门楣荣宝树;
王公巨笔圣兰亭。
注:谢道韫父亲是安西将军谢奕,叔父是名相谢安,哥哥是大败苻坚的主将谢玄;结婚嫁给了王凝之,做了书圣王羲之儿媳、王献之嫂子。出身显赫,归嫁名门。 ----谢道韫《赞魏晋才女谢道韫四联》

  ●“这国徽也真够寒碜的,不过你这没文化的人怎么会去看《太平御览》?”我奇怪道。

“还不是因为封面的女娲胸部画得很大,老子还以为是一本挺劲爆的书,没想到那么正经。”他道,“我还记得里面的一段话——‘一目国,为一只眼,眼立面上端,盛姓,伏羲之孙;三首国,斯类,为三个头,后为轩辕臣;氏人国,为人面龟身,神农氏后裔;句芒,为人面鸟身,伏羲之孙。’你还记得我们在云顶见到的人面鸟吗?”

----南派三叔《盗墓笔记

  ●论实力只能对得起肉夹馍但是怀揣着坚定的pizza梦的姑娘,论长相只能般配上郭德纲但心理想要着吴彦祖的姑娘,论才华刚会写个三笔字就觉得已然超过王羲之的姑娘,论节操自个儿的三观碎得sheldon都拼不起来502都粘不好,还想要有个对方跟你家的土狗一样无限忠诚于你的男人。我只想说,你真有种。其实重点是三观以及对自我能力的认知都超过自身水平。最可怕的是那种不去努力又懒还拿个肉夹馍当pizza的那种。那些揣肉夹馍但坚定的买面学做pizza的姑其实挺厉害的,辛苦努力踏实

  ●人之有一能,使后人尚之如此,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王羲之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王羲之《橘帖》

  ●兰亭花无序,此后莫相离. ----王羲之《兰亭宴集序》

  ●凤舞在领了号后,就被带往第五层的七号牢房关押。七号牢房空间非常大,在里面小跑步都跑的开。
按照尚羲之前的交代,凤舞在被关入牢门的刹那,给狱卒塞了几张银票。
狱卒知道凤舞乃是重罪犯,是谋反的皇子,这个钱是万万不敢收的,于是又把钱推了回去,不待凤舞说话,便碰地一声把门关上了。
肥鸟的人生第一次贿赂,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结束了。 ----Lililicat《肥鸟当自强》

  ●论实力只能对得起肉夹馍但是怀揣着坚定的pizza梦的姑娘,论长相只能般配上郭德纲但心理想要着吴彦祖的姑娘,论才华刚会写个三笔字就觉得已然超过王羲之的姑娘,论节操自个儿的三观碎得sheldon都拼不起来502都粘不好还想要男人跟你家的土狗一样无限忠诚于你的姑娘。我只想说,你真有种。

  ●黄州(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龎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頴悟絶人。以指画字,书不数字,輙深了人意。予戏之曰:“予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王羲之)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予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淨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髪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苏轼《东坡志林》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王羲之

  ●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朗月喻天怀。 ----王羲之《兰亭集序》

  ●多想拜托命运枷锁 漫游陶渊明的田园 品味王羲之的兰亭 和李白飞流直下,和白天乐夜闻琵琶,和杜甫一览众山小,和郑和奔向远方 享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直至烟头殆尽……

  ●书法,非专业之业也。书法专业之业者是不能成为书法家的,历史上也没有一个专业书法家的。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任宰相;蔡邕任祭酒、中郎将;钟繇任宰相、太傅;王羲之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献之任中书令;颜真卿任平原太守、礼部尚书、太子太师;柳公权是状元及第,太子少师;苏东坡是礼部尚书,更是大文学家;赵佶赵构是皇帝……书法虽讲究技巧,但要写出特色、写出气势、写出情趣来,没有渊博的知识、非凡的精神气质不同寻常经历、过人的悟性以及时代的底气的支持和江山之助,不能成功。 ----陈传席《西山论道集》

  ●这一时期的文学对日本,乃至整个亚洲都有影响。像王羲之、陶渊明等人的生活方式,对日本影响非常大。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甚至包括憎侣,都带有魏晋文人个性。日本的枯山水与文人的生活品味和审美观有很大关系。 ----蒋勋《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王羲之《兰亭集序》

  ●千百年来,中国书法的学习是围绕着历代名家法书(比如王羲之、颜真卿等)进行的,但自从清代碑学兴起以来,书法的经典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不但古代无名氏的作品被纳入学习体系,而且一些相当稚拙、不成熟的石刻和书写遗迹也被作为临习的典范。但是,一个有趣现象是,当古代“穷乡儿女”的字迹被当代一些书法家奉为圭臬时,他们对当下类似的书写却不闻不问。这是为什么呢?
看起来这个问题并不复杂,但它却涉及许多社会文化的层面。比如,古与今的关系,名家书法与无名氏书刻的关系,财富与收藏的关系,学术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与社会体制的关系,平民与精英的关系,经典化和修辞策略的关系等等。 ----白谦慎《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

  ●兰亭很静 屋后的竹砍了又长
一笔一划的日子
只有王羲之父子两人独居
风吹过三个朝代 依然无痕
而刻在竹柬的字 承载了天或地
更多的 是比天地更辽阔的内心 ----李浔《汉字·书法: 二王》

  ●“书成换白鹅”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相传王羲之酷爱洁白如雪、鸣声嘹亮的鹅,作为宠物饲养多只,终朝相伴。有一天他听说山阴有一道士养着好鹅,优于一般,便想以重金求购。不料道士不肯出售,并说:“出家人不爱财。况且庙中香火很旺,自有善男信女足够的布施。不过,以物易物倒可商量。”其实这老道最聪明不过,是趁机要“强取豪夺”王羲之墨宝。 ----李滨声《拙笔留情》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王羲之

  ●艺术作品是作者当时的情感表述,像王羲之不能复制《兰亭序》一样,不可复制。正是书法写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