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修心与修口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人生感悟 > 修心与修口的相关文章

修心与修口

修心与修口 大学毕业前,看到同学先后接到国外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目睹同学接二连三地与国际化公司签订合约,而我却两手空空,顿时我手足无措,寝食难安,紧接着我开始 失眠 ,最后居然发展成为 抑郁 了。 我读了很多 心灵 成长 类书籍,对成长的各种 境界 了然于心,对强大 人生 的道理我可以出口成章,我原以为 懂得人生 的 哲理 ,我就可以 拥有 一颗强大的 内心 ,我的人生就能进退悠然,我原本以为我能 轻松 地度过人生的风风

《 修心与修口》的相关文章列表

抛开物质,只修心灵
抛开物质,只修心灵

日期:2013-12-01 19:16:17 点击:238 好评:2

加拿大西部有个加宁特群岛,它由400多个零星小岛组成,这里四季如春,风景如画,是加拿大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在群岛的最西边,有一个小岛名叫籁哥,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托鲁克一家三口,就生活在这里,他们是小岛上唯一的居民。 托鲁克一家世代生活在这...

修身更需要修心
修身更需要修心

日期:2014-04-17 20:48:21 点击:336 好评:1

人们常常会用官衔和才能来衡量男人的品级,用相 貌和气质品评女人的品级,却很少有人去思量心灵的品级。心灵是有品级的,而它的品级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 心灵的最高境界是敬畏之心。如同信仰和宗教,那份虔诚任风摧浪移不可动摇。商家讲求诚信,朋友讲求诚...

心静自然明,无处不修心
心静自然明,无处不修心

日期:2014-04-19 22:05:06 点击:2241 好评:19

这个尘世,太浮躁,也在喧闹,往往,我们不知所处,也不知明天何去何从。何不静下心来,好好地享受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人生如水,心宜静。心如止水,便是一种恬淡的静美。 夜如墨,繁华谢幕。轻合书本,放下毫笔,沉浸于寂静无声的午夜,聆听内心深处低低的...

独处时,更需要修心
独处时,更需要修心

日期:2014-05-11 13:13:36 点击:1256 好评:4

儒家讲修身,首先要求一个人要诚其意,也就是使他的心意真诚。这不仅指不欺骗别人,更要能做到不欺骗自己。 对待违背礼仪的行为,就好像厌恶污秽的气味一样躲避它;对待符合道德礼仪的行为,则设法去亲近它。只有这样,一个人才算是心意真诚。 一个人内心的想...

修心,不动心
修心,不动心

日期:2014-08-28 07:50:03 点击:236 好评:3

不动心,不是冷漠,而是指心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要明白现在是你最好的现状,要做到的是凡事心头过,勿使染尘埃。世间有二世界,事实存在的外世界,相生的你内心世界。外在世界投射于你的内在世界,与你相关的、起作用的是你的内在世界。...

修行修心
修行修心

日期:2014-08-28 07:50:08 点击:174 好评:2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大多数人都是常人,所谓常人,就是智商、体质相差不大的人群,而站在前列的往往是异乎常人。如何做到这一点,就是靠你的付出,不论是思考还是运动,你当下所做的、所想的每一份,都会有体现。 人的体能、思维精力是有限的,如何高效的付...

修炼内心,跨步前行
修炼内心,跨步前行

日期:2015-01-27 22:00:05 点击:141 好评:0

夜了,末了。连续无休的工作让自己有点承受不住了,以前也经历过,都没觉得怎样。突然真的觉得年纪真的大了,还有两个星期,还是要坚持下去。 人一忙碌或许也是好事,没有太多时间去想很多烦恼。每次回家坐在公交车上,望着车窗外的车水马龙,霓虹灯光,总觉...

修得平常心,笑看世间事
修得平常心,笑看世间事

日期:2015-05-11 09:40:06 点击:65 好评:2

人生没有那么简单,却也没有那么复杂。不管于事于人,不必太过执着,拥有有一颗平常心便好。都说心态决定你如何去生活,而态度取决于一个人生活的心态。生命无常,匆匆岁月,弹指如烟,无须抱怨与悔恨,认真的去对待每一件事,尽管失败,若用最大的努力去做好...

修心
修心

日期:2015-06-05 16:55:05 点击:799 好评:8

人活一世,修心一生。 其实,人一出生,并无明确的好坏之分,就像每个人其实身上都带有癌细胞,只是人们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激发或制止了癌细胞的演变和发展。所以,好坏之别不是人生下来的坐标而是后天修心的结果所造成的。所以,修心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修...

一代大儒王阳明的修行心得
一代大儒王阳明的修行心得

日期:2015-06-11 21:05:15 点击:166 好评:8

[导读:王阳明的学说,如“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自成一个系统,具有原创性与生命力,造成广泛的影响。但是从阳明弟子开始,他的哲学分支分派、众说纷纭,引生许多流弊。因此,若要学习儒家,上上之策还是回归孔子与孟子的原典。] 王阳明(147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