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纳凉那些事儿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心情日志 >

纳凉那些事儿

2016-07-23 作者:隋笔 来源:隋笔原创 阅读:载入中…

纳凉那些事儿

   晚饭后,真想一直呆在空调里,室外气温还有33°C之高,无锡进入了烧烤状态。

       可是,小时候大热天也过来了,一开始没电,别说电风扇;有电了,还经常停电,只是大年夜、新年里稍微稳定几天,更别奢望空调了,空调长啥样子也不知道。不过,那时候户外纳凉,很有意思。

       小时候,大家都是搬张桌子,几张小凳,坐在大门外吃晚饭。因为有蚊子,家家户户在餐桌外数米远的地方点燃一堆混合有驱蚊草的杂草,让稍微呛人的烟雾熏走蚊虫。

      吃罢晚饭,数十户人家近200男女老幼齐聚生产队的打谷场上乘凉,有的带了矮凳、小椅子坐着,手里拿着蒲扇不紧不慢地来回摇着;有的扛来了长凳,干脆躺在长条凳上;有的肩来了大竹匾,搁在长凳上,小小孩躺在匾子里,享受着身边大人轻摇扇子带来的阵阵微风,慢慢地进入梦乡;稍大的刚上小学的孩子可不愿意呆在大人身边,整个打谷场成了他们奔跑、游戏的娱乐场,嬉笑、打闹、叫喊,弥漫全场直至半夜,偶尔也有某家孩子疯跑、打闹跌倒了,“哇”的一声哭闹刺破夜晚的平和。

      小孩有小孩的游戏,大人有大人的山海经:某家的孩子躺在桥上乘凉睡着了,一翻身,掉到河里淹死了,可惜,还是个调皮的男孩;某家小女孩跟在父亲后面去隔壁村上看电影跟丢了,小女孩哭啊哭啊……后碰巧被邻居碰到带回了,小女孩就成了邻居的干女儿;某家小儿子瞒着妈妈去河里学游水了,回来还抵赖,经验丰富的妈妈用指甲在儿子背上轻轻一划,一条白迹出来了,虽然百般狡辩也无济于事,好好享受了一顿痛打…… (经典美文 www.wenzhangba.com)

      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听说书,二是听唱歌。

      说书人是我家隔壁的黄大伯,喜欢看小说,晚上就讲给我们听。黄大伯是手艺人,“磨剪刀戗菜刀”。我记得一开始他是扛着一头长着“角”只有两条腿的长凳,走东村窜西巷,走到哪吆喝到哪,后来不吆喝了,附近乡村都都认识他了,他也就省下力气磨剪刀戗菜刀了。

      小时候的记忆中,黄大伯的说书,绘声绘色,讲到激动处眉飞色舞,跟以后在收音机里听到的袁阔成评书并无多大区别,虽然我没见过袁先生说书的神情。但我听黄大伯说书肯定上瘾了,每天盼评书开场,每天最不愿意听到的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是听唱歌,“著名歌手”是我妈,伴奏是我爸。记忆最深的是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茉莉花》,小时候躺在床上我妈也教我们学唱,就是现在,听到曲调马上知道歌名,不过到现在歌词还是搞不清,小时候只知道跟听、学唱,什么意思,一概不知。我爸喜欢二胡,所以我妈唱、我爸伴奏成了绝配。我妈是村里宣传队的文艺骨干,我是亲眼所见,据说我爸也曾在“娱乐圈”“混过”,但我没丝毫印象,因为他很早就进了“地方国营”企业,有了“国家户口”,我有一次听说老爸的月工资是36元,蛮起劲,很自豪。所以他偶尔参加伴奏只是串串场子,或者是“走穴”而已。

   到80年代后期,纳凉形式改变了一点,有的人家有了电视机,黑白的小电视机,晚饭后就搬出来放在门口,左右邻居全都围坐过来,就像看露天电影一样,只不过规模小得多。看的什么电视剧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好像有《上海滩》,主题曲很有意思,现在知道是“粤语”,那是只知道“聋帮……聋帮……”,然后只记得电视里都是武林高手。当电视屏幕上出现“再见”二字时,观众们才不得不回去。放电视的那家也许会从井里提上一只已经凉快的西瓜,切出一半,一家人每人一片西瓜,吃好后睡觉,剩下一半还是放入井中,继续“冰镇”。

      可惜呀!小时候的“纳凉晚会”只能留在记忆中,还是留在那片充满嬉笑,混杂“线下”闲聊、说唱的打谷场上,现在一切都是“线上交易”!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纳凉那些事儿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