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冬丽教授谈,新时代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心情日志 >

王冬丽教授谈,新时代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2022-04-09 03:03:34 作者:松涛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王冬丽教授谈,新时代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

  蔡汉以

王冬丽教授谈,新时代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2019-06-11

  近期,中国宗教学术网,发表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王冬丽的一篇文章,题目叫“新时代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本人学习后,有一定收获!例如,以前我们只知道马克思说“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但我们并不知道,马克思后来也告诫“工人阶级不要愚蠢地向宗教宣战”这究竞是什么原因?

  请听王冬丽教授如此说:

  作为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党和政府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指导思想。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我们应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一应历史地而不是突兀地看待马克思的宗教批判。

  势易时移,新时代的中国是一个充满了现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不同于彼时西欧国家的宗教国情与时代。因此,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突兀地照搬照用,用作认知中国宗教的“有色眼镜”与“经典依据”。

  二应辩证地而不是片面地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

  马克思在开始怀疑和摆脱宗教时,对宗教的作用是持消极和否定态度的。他认为宗教是与统治阶级结合在一起,对人民施以无情剥削、进行麻醉,从而达到阶级统治的目的。但随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逐步确立,马克思也认识到了宗教对于被统治阶级的慰藉作用、革命斗争的“外衣”作用,并告诫工人阶级不要愚蠢地向宗教宣战。

  三 应灵活地掌握原则,而不是机械地套用结论

  在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解和运用中,我们曾经走过弯路。比如在一段时期内,我们曾经把系统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简单化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并断言“这种反动本质永远不会改变”。马克思确实曾指出,“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但这一论断并不是马克思关于宗教本质的论述。马克思确实指出过宗教会走向消亡,但马克思也指出,“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这事实上指出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

  新时代的中国,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一时期,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长期性特征并没有改变。在2015年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这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掌握其核心与精髓,明白某一具体结论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而不是奉行“拿来主义”,机械地套用结论。

  四 应与时俱进地发展理论,而不是一成不变地固守教条

  诚如***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自马克思诞生两个百年来,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国际化、信息化时代,中国社会与宗教也发生了巨变。勇立时代潮头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相结合,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应用于观察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工作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这是立足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继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

  马克思的作品曾经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新时代,我们应该直面新形势、回答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