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甘肃之行-张掖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甘肃之行-张掖篇

2016-08-28 作者:独自行走 来源:独自行走原创 阅读:载入中…

甘肃之行-张掖篇

  1、 张掖的历史

  流火的七月,我来到了河西走廊。

  刚出张掖火车站,猝不及防,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这种热,不像南方的潮热,溽热,湿热,而是干热,天空湛蓝,万里无云,高原的阳光携带着大量的紫外线,透过稀薄的空气直射下来,脸火辣辣的疼,皮肤炙烤得似乎要爆裂开来,令我这个太阳底下从来不做任何防护的人有些恐慌,赶紧和身边的人讨要了一块纱巾,胡乱的披在头上,老婆在旁边嘲讽似的望着我,那意思:你不是逞能吗?你不是不怕晒吗?给你伞你还不要,活该!

  我确实是低估了高原阳光的威力,我确实是不怕晒,晒黑了或许更健康,但冒着被晒爆皮的风险,我还是不愿承担的,而且,在这样一个干旱少雨的地方,你想找一片树荫来遮挡阳光都显得那么奢侈。不是没有树,站前的广场里也有几棵不大不小的杨树,但它们有别于内地树木的开枝散叶,如亭如盖,它们的叶子是细小的、内敛的、含羞的,枝条紧紧贴着树干,像婴儿依偎着母亲,像少女拥抱着恋人,我知道,这远非它们的本意,这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为抵挡西部无休无止的风沙,为减少水分的蒸发,为了存活下去,它们只有放弃热情奔放的天性,紧紧包裹自己,就像九斤老太层层缠住的小脚。

  尽管对这片土地神往已久,我却在延宕多年后才第一次和它近距离接触,但其实,我对它早已不再陌生,在教课书里,在影视剧里,在纪录片里,我无数次触摸到它的脉搏,了解到它浓墨重彩的历史,和它肌肤相亲,同呼吸,共命运。我知道,张掖,古称甘州,位于河西走廊中段,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我知道,这里拥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场,拥有世界闻名的国家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我知道,这里还是甘肃的粮仓,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的美誉。

  我更知道,在西汉以前,这里原来是匈奴人的天下,他们在这里放牧牛羊,逐水草而居,闲暇时,也不忘东出金城,南下秦州,骚扰一下汉朝的边民,打打秋风,抢点粮食,顺带劫掠几个美女回去。

  等到了汉武帝时代,一切都变了,一位天才的将领霍去病横空出世,他发明了一种后来被希特勒发扬光大的“闪电战”袭击战术,率领数千精兵,长途奔波数千公里,像天兵天将一样出现在匈奴人的后方,在对方的猝不及防中,旋风一般掩杀过去。匈奴人一败再败,一退再退,但在广袤的西部大漠中,总能看到霍去病的影子,他像幽灵一样紧紧缠绕着对方,让一向彪悍,视汉民为随时宰杀的羔羊的匈奴人躲无可躲,藏无可藏,只好自认倒霉,拱手让出了这片土地,从此,这里成了汉朝的版图,改名张掖,取其“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一个人,改变了一个地区的归属,从而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这是多么大的丰功伟业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向霍去病致敬,这位不世出的少年英才,凭一己之力,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往孱弱的汉民族基因里添加了强悍的因素,从此,河西走廊成了中原政权的屏障,茫茫大漠成了汉朝的边关,并从此开启了丝绸之路。

  两千多年后的一个下午,我带着对英雄的崇拜之情,默默踏上了这片土地。

  2、大佛寺

  旅游也并非一件轻松惬意的事,有时也很让人无语。比如到达张掖的那天下午三四点钟,正是最热的时候,太阳高悬,人困马乏,我们一行人连宾馆都没去,就被导游带到了张掖有名的“大佛寺”,既然行程有这个安排,只好听之任之了,。

  大佛寺建于西夏年间,距今约上千年历史,这里供奉着全国室内最大的卧佛,释迦摩尼的涅??像,身长34。5米,大佛一根中指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就能容8人并排而坐,足见其大,其一双眼睛用琉璃球镶嵌,黑溜溜的尤其传神,据说从任何一个方位看他,佛祖都像是在安详的和你对视。俗话说“大肚能容天下之事”,这么大的卧佛肚子容的却是很多王室贵族供奉的宝物,只是张掖地处边塞,战火频仍,腹内被多次劫掠一空,后世又赶上文化大革命,手握尚方宝剑的红卫兵小将哪管佛祖眼神哀怜,饥肠辘辘,将剩余的那点汤汤水水一锅端走,只能让佛祖一声叹息了。

  对佛祖我一向保持着足够的敬意,该烧香烧香,该磕头磕头,但因为佛学义理艰奥,博大精深,非我辈可以得窥一二,所以也不太感兴趣,我感兴趣的倒是这其中的历史,听说这所寺庙和西夏及元朝宗室关系密切,西夏太后当年频频光顾这里,忽必烈和元顺帝也出生在这里,我有点诧异,一座其貌不扬的寺庙竟然扯上了中国古代史。

  对西夏王朝最早的认识来自《天龙八部》,呆头呆脑的和尚虚竹背着受伤的天山童姥躲进西夏皇宫的冰窖里,这里是童姥的情敌李秋水的地盘,夹在两个绝世武功又非常奇葩的女人之间,虚竹感觉危机四伏,草木皆兵,想半夜溜号,被童姥掠来西夏公主,与虚竹共寝,破了他的淫戒,初尝男女风月,虚竹像捅开了一层窗户纸,春心荡漾,乐不思蜀。记得当时看到这里时,我嫉妒心大起,这厮命太好了,嘛都没干,白白捡了一如花美女,愣是把冰窖当成了洞房,直接上演了春宫戏,现如今,像天山童姥这样的妖孽可哪里去找啊! www.WenZhangBa.com

  后来,西夏王朝被蒙古骑兵灭了,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大多彪悍,能征善战,比如汉朝的匈奴,宋朝的女真,清朝的满人,当两个特别牛的民族碰到一起时,其战况之激烈可想而知,不过西夏人也算得上硬气,成吉思汗讨伐了三回,历时二十多年,才将这个王朝从地球上抹去,但成吉思汗本人也在最后一次征战中受伤,不久就溘然去世。

  蒙古人灭了西夏,但对西夏建立的这所寺庙却情有独钟,忽必烈的母亲常年在这所庙里修行,并在这里生下了他,看来,不管多么强悍的民族,也需要灵魂的寄托,也需要精神上的慰藉,这是一种宗教上的传承,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化上的胜利

  往事如烟,白云悠悠,荣华富贵,转瞬成空,唯有大佛殿前的香火绵绵悠长,不绝如缕。

  3、夜市

  张掖的夜晚来得格外迟,这里的时差要比内地晚两个小时,八点多上街的时候,太阳依旧高悬,阳光依旧刺眼,只是相比下午三四点钟,没有那么炽热了。

  张掖城不大,市中心有一座鼓楼,以此为圆心,向四面蔓延开去,街名也好记,分别为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相应的,鼓楼周围就是这座城市最繁华的地方,是这所城市的心脏之所在。在鼓楼的北侧,有一座简易的公园,从外面看,倒也枝繁叶茂,草木葱茏,不断有人出出进进。别小看了这座公园,和南方温潮湿,插根筷子都能长出树来不同,这里的绿化基本都靠人工,每一颗树的成活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一片绿色也就成了这座城市最养眼的地方,相应的,人气也最旺。

  天刚刚擦黑,公园西侧的便道上便被商贩占据了,摆满了服装鞋袜等各类小商品,将本就不宽的人行道挤成了小肚鸡肠,即便你不买东西,要想通过这里,也必须费劲劳神的从这些吆五喝六的商贩中走一遭,无形中增加了人气。

  在鼓楼的南边,是所谓的商业区,无非是各种商场超市,西南角的一侧,临街的一家商户,直接将音响摆在了外面,播放着聒噪的流行歌曲,门口有小青年在卖力的揽客,嘴里念叨着“走过路过,不能错过”,行人大都匆匆,有稍迟疑的就被他热情的连拉带拽到店里。鼓楼的北边,一群人圪蹴在楼前的台阶下,不知是揽活的民工还是等车的行人。一辆出租车拐弯时停了下来,挡住了后面一辆越野的去路,越野车狂摁喇叭,但前面的出租车却置之不理,我期盼有一场冲突的好戏,但谁知,越野车却偃旗息鼓了,几分钟过去,出租车离去,一切归于平淡,我有点遗憾的讪讪离去。

  在鼓楼的东北侧,有一所美食城,集聚了张掖当地的美味,里面面食居多,兼有烧烤、川菜、火锅等,我们一行几人分别品尝了其中的搓鱼儿、臊子面、鸡肉焖卷子、羊蹄等,搓鱼儿的名称来自其形状,中间粗,两头尖,状若小鱼,约寸长,煮熟后拌以番茄、青椒、豆芽等爆炒,颜色红绿相间,吃起来柔韧可口;鸡肉焖卷子类似于内地的炒焖饼,只不过是将鸡肉放在一块炒,饼吃尽了鸡肉的香味,又不失自己的筋道,荤素搭配,量大味美,是很多人的首选;相比之下,我最喜欢吃的还是臊子面,看上去颜色鲜亮,吃起来麻辣咸香,味道更足,劲道更大。

  相比面食,张掖当地的啤酒就要差一些,啤酒名曰黄河啤酒,我们品尝了两种,一种像是添加了糖精和果汁,喝起来过于甜腻,一种口味清淡,略有苦味,都不如我们山东人常喝的青岛、崂山好喝,看来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培养了一方人的口味,这个是无法随时间和地点而改变的。

  返回的时候,已经快十点钟了,空气中有了丝丝凉意,夜色正浓,人气正旺,鼓楼附近人来车往,车水马龙,仿佛小城的人在这一刻统一出动了,美食城门前是一溜大排档,几十张白色的塑料桌前居然坐满了人,人声鼎沸,一时喧嚣。

  抬望眼,不远处的鼓楼被射灯映照,尤为璀璨,一块金字招牌蓦然闯入眼帘,“居延古牧”,电光火石间,我一下想到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居延不是在这里正北几百公里外的内蒙吗?和张掖有什么关系?思索良久,我突然想到,居延关塞是河西走廊北面的屏障,当年不正是属于张掖郡吗?历史与现实就这样结合起来,我有些兴奋,仿佛看到大漠风尘中,王维单车简从,踽踽而行,时而沉吟不语,时而以手观天,每当想到一择佳句,仰天大笑,兴奋莫然;仿佛看到王维来到张掖城,就坐在我身边,一壶酒,一盘羊肉,饕餮之余,豪气顿生,欣然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诗既成,举座皆惊,铁马秋风,千古绝唱,斯人已去,空谷回音。

  再看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顿觉亲切了好多,他们中有多少人是当年戍边军人的后代,有多少人是匈奴人的后裔,有多少人是西域商人的子孙?在这样一个风沙弥漫,偏僻闭塞的地方,他们的祖辈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有哪些或慷慨悲歌,或悲欢离合的故事?历史淹没在两千多年的岁月长河里,历史也淹没在世俗平庸生活表象里,不思量,自难忘,一腔幽怨,无处话凄凉。

  再回首,看着夜幕下的张掖城,我的心里充满了满满的敬意。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甘肃之行-张掖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