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养只蛙,就懂了爸妈?
1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人的朋友圈出现了一些“佛系”父母,他们迷上了一款养蛙游戏。
游戏中,你会有一只青蛙,你就像这个青蛙的父母,青蛙的名字由你来取,收割门前的三叶草,用三叶草给自己的蛙买东西,包括吃穿住行。
你的蛙有两种状态:在家和出门旅行。
蛙在家的时候,只有四种活动:吃饭、看书、做手工、写东西。蛙出去玩儿的时候,你就和它失去联系,只能通过它寄回来的明信片了解它旅行的点点滴滴。
它出不出门,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回来,回到家做什么,都是随机的。
有的说,理解了父母的牵挂,蛙出去旅行,就整天担心,是不是蛙在外遇到危险,就像自己的父母也同样担心在外奋斗的自己。
有的说,理解了父母的焦虑,每次给蛙准备出门的行李,都像给蛙买最好的,担心这些会影响蛙的旅行,担心蛙会被朋友看不起,就像父母一直以来都想把最好的给我们一样。
有的说,理解了父母的失落,蛙出去旅行,家里显得空落落的,可能连续几天也收不到蛙的消息,就像自己在外奋斗,也很少和父母联系。
他们纷纷感叹,养了蛙,才懂了父母的不易。
2
可这种“懂”,是真的懂吗?
虽然是做为父母“养”了一只蛙,可不论是拔草,买东西,准备行李,我们做的,也只是动动手指而已。
现实中的父母,哪有这么容易?
你体会到的“劳累”,真的不及父母的十分之一。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
一个姑娘大冬天打车,等来了一辆出租车,刚上车几分钟,司机突然把车停在了路边。
司机声音发抖,对着姑娘说:姑娘,您等我会儿成吗?我到现在还没吃晚饭呢,我,我糖尿病。
司机话还没说完,就急忙下车从后备箱里翻出个干面包狼吞虎咽起来。
车停的路边,正好有一家报亭,姑娘下车买了瓶水递给司机。
他也许天没亮就出门了,也许为了多拉几单生意,连饭都顾不上吃。
这样忍着、累着、熬着,不过就是让妻儿过得不那么窘迫。
相比这种强撑的煎熬,总觉得那些舒坦躺在温暖的被窝,动动手指养个青蛙,然后感叹当父母劳累的人,这份感叹来得太轻巧。
3
你体会到的崩溃,也只是父母的零头而已。
一个已经结婚的朋友跟我抱怨,曾经以为生孩子是过鬼门关,生完孩子就能起死回生,结果自己带孩子才知道,带孩子简直生不如死。
生孩子的第二天,她就一手抱孩子喂奶,一手吃饭,经常是两只手累到没有知觉。
后来,她可能是抱孩子的姿势不对,左手手腕筋粘连,只要抱起孩子,手就疼到不行。
有一回孩子半夜哭闹,她抱起孩子,手腕疼到不行,但是只要放下孩子,孩子就不停地哭,而且孩子病着,越哭病就越不容易好。
她一边忍着痛抱着孩子,一边默默地流泪,她整个人都崩溃了。
其实很,很多母亲都在深夜痛哭过,孩子哭闹,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哄好;孩子生病输液,护士不负责任地对着孩子的头部扎来扎去;带娃的时候,整个人从来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经常半夜惊醒。
有了孩子,哪个母亲没在深夜痛哭过?
相比这种身体精神上的彻底崩溃,总觉得那些无聊时想起自己的青蛙,打开手机看看它还没回家,对着屏幕抱怨冷清,然后感叹父母心累的人,这份“感同身受”过于单薄。
本着”有也好,没有也罢,蛙开心也行,不开心也没关系“的佛系心情来玩儿游戏,动动手指养了只蛙,就整天说自己懂了为人父母的艰辛和不易,也许太轻巧。
这份感慨,或许真的等到养了孩子,才更有分量。
你的每个赞,都是在对我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