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才就像一棵树,决定成长的是环境!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哲理故事 >

人才就像一棵树,决定成长的是环境!

2012-12-26 09:49:57 作者:仰望昔日年华 来源:未知 阅读:载入中…

  导语:世上有着很多人,他们生活不好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一样,不一样的环境,决定不一样的生活,来看看本文吧!

人才就像一棵树,决定成长的是环境!

  那一年,我被巴西里约热内卢马路边上的一棵……树?吓了一跳!那棵……树?足有两层楼那么高,树干粗壮挺拔树叶宽大舒展。你说它像是个丰伟的壮汉也行,你说它像是个丰腴的美妇也行,总之是一派的丰满滋润,且青翠欲滴。只是,你粗粗看去,它是棵树;细细看来,它却又不是树了。那么,它到底是不是树呢?
  
  它其实不是树,它是咱们中国北方常见的那种观赏植物——滴水观音
  
  滴水观音在咱们中国北方(好像也包括中国南方),是要养在花盆里的。养得好的,也就一米多高,因此没有人会把它看成树。奇怪的是,在巴西,它竟然会长得那么高那么大,当之无愧一棵树!
  
  这里边的原因十分简单——是巴西的土质、气候等等条件,使令它能够长成一棵树!而我的惊异就在于,我从没有想到过滴水观音这东西竟然可以长成一棵树!
  
  这个发现给了我很大的冲击,使我得以知道环境之于植物的成长其意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之后,我想到了人,同时也就得以想到环境之于人的成长,其意义也同样是太大太大了!
  
  只是,植物的成长,依靠的是自然环境;而人的成长,依靠的是社会环境。
  
  钱学森先生逝世以后,许多人哀叹:中国从此不会再有大师了。钱学森先生本人在弥留之际,也曾委婉地批评说:这些年,中国的高等学校理应培养自己的大师级学者来,可惜没有……
  
  不知钱学森先生还说了些什么——他不可能只说这一句话遗憾的是媒体上没有披露。于是,一切就如同咱们经历过的其他许多事情一样,人们感叹一番,甚至愤怒一番,也就过去了。过去得无影无踪,过去得不再有人提起。
  
  许多年前,读过一本外国人写的哲学着作,那个外国人批评中国人研究问题讲究逻辑。记得当时读了,甚感诧异,不理解那个外国人为了什么要这样说,甚至还觉得他这是对于咱们中国人的污蔑。因了这个批评太过刺激,后来碰到什么事情时,就常常会想起那个批评,再用那个批评去思考这个事情,就发现那个批评实在是太对太对了
  
  咱们中国人的思维,的确是不讲究逻辑,讲究的只是一种判断。而这个判断,又常常只是一种固有的道德判断。这就使令咱们的思考总是浅尝辄止,难以深入下去,也就难以找到问题的症结,难以把问题给以彻底解决,难以防止悲剧以后再次发生
  
  就比方说钱学森先生的这句话吧,咱们中国人一般的思维是这样的:一,钱学森先生说得对。二,咱们的高等学校过去是长期受到极左路线干扰,现在则系教育当局无能。三,完了。没戏了。好不了啦。似这样的一种思维,能够解决问题么?然而,倘若能够讲一点逻辑,来一番推理,就起码应该是这样的:一,钱学森先生的这个看法正确的。二,钱学森先生的这个看法为什么正确?有没有统计数字或其他?三,什么是大师级学者?大师级学者是怎样产生的?哪些条件是必需的?四,咱们的高等学校为什么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大师级学者来?认真地罗列起来的话,具体的原因有哪些?其中哪个原因是最最关键的?五,这个最最关键的原因,为什么会出现?六,应该怎样防止这个最最关键的原因再次出现?七,其他的那些具体原因怎么解决?八,如何建立大师级学者培养体制?九,怎样保证个体制不受干扰地顺利执行?有何相应奖惩措施?是否需要立法给以保障……
  
  篇幅所限,本文不可能把上面的问题展开来谈,这里,我只是想就本文谈到的滴水观音现象,说一说社会环境对于人才(包括大师级学者)培养的意义。
  
  在我看来,人才有两种,一种是标准人才,一种是特殊人才。所谓标准人才,就是毕业时拿到毕业证的那类人才。这类人才,在产业时代,也像机器产品一样按照某种标准大批量生产,如大学毕业生。所谓特殊人才,比方说像钱学森先生这样的人才,不可能像机器产品一样地按照某种标准生产出来。它需要:一,本人天资特异。二,成长环境特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