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世界史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0:52: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界史的读后感10篇

  《世界史》是一本由[美]威廉•麦克尼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6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史》读后感(二):世界史,人类史。

    阅读此书越发觉得很多时候各种大家与大师就是将表象背后的东西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它的本质。
    麦克尼尔是把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在其中不得不渗透着人类的心理内容和精神发展。
    其实此书还没看完,但是在此我想唠叨一些自己的关于我自己关注的心理层面的一些小想法~
    在世界史、人类史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一种精神能量(或称力比多),弗洛伊德把它看成完全是性欲的,但我倾向于它是一种在全人类中具有普遍性的生命力量,弗洛伊德说的性欲只是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已。人类世界的发展我相信一定存在着一个所有人都存在的共有的精神的动力基础,每一个人就是在这一基础之上构建其个人生活经验的,从而投射一群人,进而是整个世界。
    我们研究世界史人类史,不过是希望能从中寻找一点点脉络,然后找到自己的影子和位置。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主题是一代代人在探求的,那便是对立物之谜、它们的分离、统一和超越,以及人类意识的宇宙意义。通过我们人类意识的奇迹,人类的精神提供了一面镜子,这个世界在这面镜子里看见了自己的映像。
    以上只是我对精神方面的只字片语,麦克尼尔则是从全局来把握世界史的线索,宏观而凝练深邃。不断学习中~~

  《世界史》读后感(三):这是翻译作业吗?(已弃,未读完)

恕小弟不才,发现很多地方读都读不通。
不得不让人怀疑翻译人员的敬业程度..
还有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会有那么高的评分,因为我还没有读完,目前还在读第一章,感觉内容比较松散,但作者的大方向还是能感受到。
这种感觉让我想起了读《全球通史》(上册)时的感觉。
我不明白那些给分给的那么高的人,是真的读完之后给出了那么高的分(忽略翻译问题),还是因为这本书的名气大而给了那么高的分呢?
这本书勉强可以打个3.5分..如果忽略翻译我行可以打个4分吧..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PS:推荐一本书《上古风烟》,至少是目前看到的通俗历史里面最好的一本。我觉得至少比《全球通史》和《世界史》强。
虽然只出了一本,期待第二卷出版啊..

  《世界史》读后感(五):一本希望早点看见的书

    刚收到《世界史》的时候,有点吃惊,哎,很久没看那么厚的书了;但作为一本叙述历史的书,跟其他的历史书籍相比,又感觉薄了点。选它的原因很简单——有插图。作为一本世界历史类书籍,没插图对我这种没太多眼见和想象力的人来说,想象不出,懒得搜索,之后就会看过就忘,等于白费时间。
    书本的前部分有几页是其他人对这本书的评价,从另一个侧面感受到书的重量。
    书本的开始,即叙述世界历史的开始,有不确定的方面、但又不缺实事的讲演,确实,很多事情,很多起源并不象其他书所描写的那样,就算作者不清楚事实,但就是硬塞进去他们的想象或者是听闻。这样朴实的叙述,增加了好感。
     是一本愿闻其详、客观记录叙述的历史书,而不是一本看着看着像在看故事、看神话剧的书。
    在这本书里找到几个最近很迷惑不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房子喜欢造用类似玻璃材质的?为什么房子老是造高楼来突出城市的品味,说实话,很多高楼很丑。。书本给予的回答是从客观,从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步伐,觉得这才是心底里的答案。
    看这本书还有个与其他历史书籍不同的是,它以地理的起源讲起,涵盖了生活文化等的各个方面的叙述。我以前有点看不懂历史的缘故,是很多历史书直接从某一方面切入,大谈特谈帝王、战争,出现人民的缘故,也只是因为发生冲突之类而被提及。这本书不需要记牢一堆的帝王名字、一堆的战争名称、一堆的大事件等即可阅读下去。可能因为跟书本的根基——文明相结合,历史是跟人民紧密结合的。
    对了,插图,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的年表,很实用。几幅地图也是言简意赅。作者还用其他的插图来插入小事件形式讲述重要成就。
    觉得也是一本旅游的指南吧,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去旅游,感受他方,这本书从各个地理的源起开始叙述,能更好地促进对旅游他方的感受。
    作者叙述事件也言简意赅,整本书整本的信息量,感觉是经过众多语句、事件后,筛选出来最重要的放在书里。看的时候,有感觉作者客观而又精确的大脑思维。

  《世界史》读后感(七):纵横交错的文明——历史研究

作为一本好书,一个基础就是作者有独到的见解。这本书的独到在于,挖掘了不同文明的横向关联和纵向发展脉络。这种跨文化圈的比较研究印证了历史研究的意义:研究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通过联系和比较发现规律,预见未来。因此,这本书可以说很有启发性。
这本历史书不分国界,善于以文明为单元进行纵横比较。中国人研究世界史几乎都会把中国排除在外。而把中国史融入世界史,对于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都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有助于国人了解历史上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进而不会盲目自大或自卑。比如蒙古消灭了汉族政权的同时,也消灭了阿拉伯世界的诸多政权,因此我们不能以为蒙古时期,中国政权统治了中东乃至东欧。又比如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旧大陆上孤立的文明圈,而印欧是经常交流的,这很好的揭示了为什么中国会发展出一套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世界史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