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致青年学者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致青年学者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0 11:14: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致青年学者读后感精选10篇

  《致青年学者》是一本由[西]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159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10-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致青年学者》读后感(一):来自十九世纪的搬砖指南——Advice for a young investigator

  这篇读书笔记是我读《Advice for a young investigator》时候的笔记,与各位分享。希望大家也能从这本一个世纪以前的书中有所收获。一定要说在前面的是,笔记中出现的内容并不代表我的个人观点。

  1 引言

  “知”的作用:行动与预见

  2 新手面临的陷阱——克服“启动障碍”(让我们不去做事的障碍)

  2.1 事实:征服困难或者被困难征服

  为什么作者先写这个?也许是因为其他一切技巧,都要在开始做事之后才能起到作用。因此很多时候难点在于启动,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启动。因此作者也许是在试图先让年轻人“做起来”,再说说“怎么做”。

  2.2 事实:发现未知时,通常已有的理论会被改写。

  要敢于质疑,不能盲从已有的理论,尤其在有事实依据的时候。

  2.3 客观性:贬损事物之前,先客观想想它的优点,不要因情绪过多影响分析

  2.31 完全的客观不可能实现,但是尊重事实通常是重要的(如有多人以前用这种方法,产生了重要发现)

  2.32 同理,称赞的时候也想想反面

  2.4 “聪明”:通常是指速度,而把质量放在第二位——“又快又好”

  2.41 更准确的描述也许是“做事迟缓”和“做事迅速”

  有的行业重视速度:新闻记者、辩手、主持人(时效性)

  有的行业只看质量:如科研(深度)

  2.42 对于只看质量的行业,我们需要的是“持久集中”:长期(至少是几周到几个月的数量级,也就是几十天到几百天,几百小时到几千小时的量级)持续努力

  需要:耐心、坚持、(长期)专注

  操作方案:

  (1) 牢牢记住计划的目标是什么(big picture)

  (2) 大量观察与实验

  3 精神素养——科研的正向需求:需要不断锤炼的品质

  3.1 判断力:独立判断

  3.11 目标:兼容并包(尤其是对于事实)又独立自主(尽量客观、全面)

  3.12 方案1:多读几遍,注意力会自然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东西

  3.13 方案2:用准确全面的范式加强客观性(系统化的批判性思维)

  例1:正面——反面。

  如XXX很好,但是也有YYY不足。(强行思考反面,而不是只说正面,忽略反面)

  例2:心中可以有所期待,但也接受各种可能的事实结果

  如想要做XXX,就要接受XXX不work的可能。(而不是只考虑做出来的结果,提前预想失败有助于减小失败真正发生时的失落感。因为我们常常在内心之中默认实验应该work,但是事实是只有极少数的实验会work)

  3.2 专注集中

  科研需要的是长期专注,至少也要是在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维度上的专注。

  3.3 对荣誉的渴望

  算是成就维度(做到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参考Just enough

  3.4 爱国情怀

  个人存疑,或者可以换成是“对人类的责任与使命”?

  其本质也许是意义、传承维度——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需求。

  3.5 对科学创造的爱好

  幸福维度(个体的快乐)

  探索(征服)未知是人们想象得出的最了不起的冒险。

  认识真理时的快乐是本身就可自足的思维之美。虽然最近搬砖乏善可陈,但是这点我还是要

  承认的。不过我觉得想探索未知,完全不是一定要搬砖……这只是个充分条件,如果是搬一些蛋疼砖,连探索未知都不是,才是既痛苦又没有乐趣。

  4 意志力之病——反向:需要小心的倾向

  这也许是本书语言最“犀利”的一章,作为伪砖工,我必须承认自己各种躺枪……

  空想家:只关注观察,不在意本质——难以深刻

  嗜书狂:博学而无创造——探索未知是科学的目的

  自大狂:步子太大,容易……

  不够努力,缺少耐心(实干)

  方案:从小做起,快速迭代

  仪器崇拜者(纪律狂、细节控):规范的目的是为探索未知服务!不是为了规范本身

  格格不入者:把工作当成苦差——放弃改变,应当相信改变的能力

  理论家:醉心于假设/理论,而不关注事实——事实第一,尤其对于新手来说

  5 社会因素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章的内容也许不是那么贴切了。个人觉得在原则上,我们可以参考一下。

  5.1 正视各种因素的价值:人排首位,工具末位

  工具的作用正在不断上升,尤其是在实验学科。

  5.2 物质条件:贵族研究法/平民研究法

  5.3 职业与研究可以兼顾

  对于这两条,现在几乎没有业余/兼职研究者了。

  5.4 家庭

  345三章从分别从研究者自身和外界环境的角度描述了科研相关的条件。

  6 科学研究的几个阶段

  观察-假设-证明的循环(迭代),最终得到结论。

  观察——现实世界

  假设——想象世界

  证明——连接现实与想象

  6.1 观察:“要像从来都没有见过它一样”

  6.11 客观:(尽量)排除已有思维假定

  方案1:双盲

  6.12 全面:方案2:正面——反面的思维模式(3.13)

  6.13 精确:定义每一个概念,避免模糊

  6.2 实验:有目的的加速观察(控制条件,产生想观察的事实)

  6.3 假设

  6.31 必要性:否则无法解释现象

  有个哲学问题:一定要解释现象么?

  6.32 可证伪(证实)性:存在性/全体性命题不是好的假设

  6.33 一致性:不含糊,每一个定义都要被大多数人一致地理解

  6.34 可以不全面:如半定量的假设。不是要提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假设!(事实上这样的假设很可能并不存在)

  6.35 可以引起新的研究和争论(从而假设不断迭代,得到更好的假设)

  6.36 假设的一大特点是开放性

  开放的架构——尊重(新的)事实

  而不是绝对性的架构(非对即错——对错很多时候不是黑白的关系,绝大多数假设也都有适用范围)

  6.37 也许可以考虑的建立假设的模式:一些方案

  相似性/类比

  简单性:奥卡姆剃刀

  有用性(事物存在有其作用):个人存疑

  6.4 证明:构想实验,联系假设和事实

  6.41 事实至上(前提是事实无误,但是这个问题讨论多了也会进入绝对真理的悖论之中)

  方案1:双盲观察——减少偏见

  6.42 排除错误(缩小假设的范围)

  迭代直到得出(相对)正确的假设——结论

  7 怎样撰写科学论文

  语言风格:使读者的精力集中在观点本身。精确(准确)、简洁

  评价他人的工作时:事实优先、温和善意评价

  8 研究者如何做老师

  8.1 独自工作与教学

  自我导向

  科学共同体导向:传递(传承价值)

  教育比独自工作要求研究者付出更多

  8.2 如何培养学生

  优先培养动机(第二章,动机的重要性):对未知的探索是最大的乐趣

  能力:

  创造力:所思超越所学的能力

  尊重事实、开放心态、长期专注……

  付出相当大代价的觉悟——包括而不限于物质利益,世俗享受

  “他可以为了实现自己高贵的理想——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科学这片天空中的几颗新星——牺牲一切。”

  这句话只是引用,只是引用,只是引用!

  (反正我是不能完全兹磁的。)

  《致青年学者》读后感(二):知易行难

  本书同样来自于豆瓣上别人的推荐,从图书馆借到了。挺薄的一本书,印刷的字体还比较大,虽然用了两天,但总时间还不到三个小时。感觉像是一篇长论文,然后被翻印印成书了。

  内容主要是介绍一些科研新手的注意事项,涉及研究方向课题选择、科研人物的类型分类、寻找配偶的类型、论文写作以及如何做老师等等,也许对刚入学的博士生比较有启发性。对自己而言,毕竟读博挺久了,而且加上对附近的学术环境基本看清了,对自己的用处很小,也许最大的发现就是身边很多的老师都不合格(>^ω^<)。把一些有意思的内容摘录下来,算是科研中的一点乐趣。

所谓智者,从来都是宁肯相信自己创造出的谎言,也不接受别人发现的真理。——卢梭

  在你贬损某种事物之前,先站在客观的角度思考一下它的优点,不要认为它不重要,从而分散应有的注意力,影响正常的分析。

意志力之病

空想家

  多见于天文学家、自然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之中。他们喜欢研究自然,但是只喜欢赏心悦目的那一部分。

嗜书狂和多语言学家

  嗜书狂最喜欢干的事情,则是读最新的书或者他们认为“极度重要、启发思想”的专论,但别人却找不到和他同样的书。这种疾病的症状包括:妄想变成一本活的百科全书;掌握了很多种语言,但有些完全没用;热衷订阅最高水平的专业期刊;书店中,最新出版的书刚刚上架,就被他一扫而空;一丝不苟地学习必须知道的所有知识,特别是那些很少有人感兴趣的内容;如果要求他写点东西,就会变得出奇的懒惰;极端反感研讨会和实验课。无论抓住什么话题都可以谈出个子午卯酉。

博学如果不能维持人的长期进步并使其取得一定成就,便没有多大价值。

自大狂

  这种患者,一般拥有高尚和吸引人的特质。他在理论上也算是渐进主义者,然而实际行动中却喜欢碰运气,因为他相信自己将见证奇迹,所以研究生涯刚刚开头就认为巨大的成就唾手可得。

仪器崇拜者

格格不入者

理论家

  讲解问题头头是道,但喜欢侃侃而谈;想象力丰富然而停不下来;不喜欢实验室工作;极端讨厌具体科学和看上去不重要的数据;习惯站在很宏大的角度看问题,永远住在高高的云端;喜欢书籍和不切实际的大胆假设,不喜欢专论和经典实用的概念;面临难题时,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恨不得立刻构建出一种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而不是求助于客观实际;当他们在两种理论之间发现什么半遮半掩的细微联系,或者给某个伟大理论找到了一些新数据时(无论其真假对错)都会手舞足蹈,天真地相信自己是最了不起的理论革新家。

  衡量一名学者的贡献,应该考察他做了多少创造性发现、提供了多少原始数据。假设可以推翻也可以建立,但数据是最真实的,没有数据支持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只有数据才是我们唯一的财富和依靠,也是我们最好的履历。事物千变万化,现象转瞬即逝,只有数据资料能把我们从时间的蹉跎、人类的健忘、不公的判断中拯救出来。孤注一掷地把所有精力耗费在某个理论上是非常可怕的,因为每隔十五年到二十年各种理论几乎都要被新理论取代或者修改。

  《致青年学者》读后感(三):很不错的书

  很推荐大家看一下,特别是研究生们。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本书里的两章,第2,3,5章。

  第二章作者非常直接了当地指出了新手们在做科研时面临的问题,如最重要的问题已经被别人解决了,我们做科研的新手们还有什么可做的呢?还有过度关注应用科学,不愿花费心思在基础科学上,对基础都似懂非懂,却要做应用,可想而知,这很难出高深的成果;另外,就是认为自己缺乏能力,仰头望见那么多科研天才们,他们做出了对人类进步有着巨大贡献的研究,而我们作为平平之辈,又怎能和他们相比,自暴自弃,自己给自己降低要求,这也是让我们没有胆量向科研大步前进的一大障碍。作者虽然身在一百多年以前,可这些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年轻的科研入门者,丝毫没有改变,听听前辈的话吧,会让你信心满满。

  第三章,作者讲到了作为学者应该有的素质:独立判断、专注集中、对荣誉的渴望、对科学创造的爱好等等,作者细致入微地教我们做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只有对科学创造充满热情,加上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专注集中在你热爱的研究领域上,定能够摘得科研的桂冠。

  第五章,作者补充了与做科研相关的几个社会因素,首先是物质支持,教导我们不要以经费为借口,在经费薄弱的时候,可以从小处为切入点,把你的精力和兴趣集中在一个或少数题目上进行研究;家庭的因素,从这里更能看出作者细致入微的思考,有志于科学的年轻人应从志趣相投的角度选择配偶,而不应该以美貌和财富作为择偶标准。你的妻子应该真正属于并适合你,她最好的嫁妆就是善解人意、全心全意地接受和尊重丈夫的人生观,当然,首先你的人生观得是高尚的,有价值的。

  作者在这本小书里详细地介绍了做研究的学者们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虽然这本书写于一百年前,但今天看来,依旧是观点鲜明,引人深思,希望研究生们都读一读。

  《致青年学者》读后感(四):一位理科男给学弟学妹的忠告——读《致青年学者》

  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比较陌生,这位“神经元”的发现者,19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一位西班牙的学者,一生致力于研究神经系统结构。而这本书,是他写的一本小册子,主要是作为“过来人”给年青一代理工科的学习和研究者的一些忠告。

  这本书的一开头,作者就先假定:

  读者的受教育水平和哲学知识基础足以使他们理解这一事实——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有三种:观察、实验和基于归纳与演绎的推理。

  作者极为鄙视培根《新工具》和笛卡尔《谈谈方法》中推崇的学习和研究方法,认为过于拘泥于哲学上的逻辑框架会使得自己的科学研究收获甚微,这也可以理解,因为科学领域的天才人物,无一不是充满创新思维的牛人。

  在第一章,作者就分析了新手所面临的种种陷阱,这些陷阱一直到今天对于新人来说依然存在,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管是过分崇拜权威,最重要的问题都解决了,还是过度关注应用科学,或者不自信,这些新手上路的问题到今天不是减轻了而是更加严重。

  而关于阅读,作者似乎和爱因斯坦持相类似的观点:嗜书成瘾是一种病,得治。读者不需要一看到这个地方就认为读书没有用,然后合上这本书。作者所谓的嗜书狂是那种打算把自己变成一本活百科全书的人,订阅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掌握很多种语言,最新出版的书籍刚刚上架就一扫而空。。。。。。如果不是这样的人,不必担心自己变成嗜书狂,你还不够格。作者之所以不认可嗜书成瘾,是因为他认为:

  博学如果不能维持人的长期进步并使其取得一定成就,便没有多大价值。我们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转化知识。不仅会体验,而且能创造。这就是真正热爱科学的人应该遵循的标准。

  关于科学研究上的物质支持或增加投入,作者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或许很多专家学者。宣称自己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是因为缺乏足够的物质支持。这其实只是一个托词。抱怨者用一贯的批评姿态,把问题都归咎于领导不重视,缺乏必要的条件。官员们无疑也的确有错,其中之一就是认识不到位,或者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更多其他支出上面去。但是从本质上说。研究者更应该的是立足于现有条件,坚韧不拔的开展自己的工作。作者在本书中无私的公布了他的秘诀:就是先选择一个很小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研究,充分利用自己的条件因地制宜,这样做的成果颇丰,也很有启发性。一旦有了成就,那些物质层面的支持还会远吗?

  这一点上我认为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在车库里面组装电脑的乔布斯他们,没有大型计算机帮忙设计,也没有天使投资的支援,凭借激情、创意、坚持和个人的强大魅力,营造出一个苹果帝国。

  本书的第七部分是指导青年学者如何撰写论文,其内容和《研究是一门艺术》有很密切的联系,作者精练的论文规范是4条:

  1.有话要说

  2.说出来

  3.说完即停

  4.题目合适,表述条理

  有话要说就是指需要言之有物,不是为了发表论文而发表论文,而是确认自己已经取得了科学研究上的紧张;说出来是指要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路,不被权威所操控;说完即停主要是指不要在自己学术文章上注水,拉长,而是尽可能适可而止,有所取舍,不说废话。

  而本书的最后也就是第八部分重点是教给青年学者各种分享的技巧。显然,作者也认为:如果你想更加清楚透彻的掌控某个领域的知识,那么讲给别人听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让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和获得分享的价值。

  这本书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却讲解了这么多的内容,总体评价和题目一样——这是一位理工男给自己学弟学妹提出的最真诚、最有帮助的忠告,阅读并实践它,你会从中获益无穷。

  《致青年学者》读后感(五):不是学者的阅读收获

  1、人们对天才的过分尊重往往源于对公平的追求和自身的谦虚。

  2、衡量一个人的勇气大小只有两个基准点:征服困难或被困难征服。

  3、当某人不再盲目的沉浸在阅读印成铅字的天才的作品使之产生的那种自欺欺人的满足感之中,而是走进实验室去验证自己的一些新奇而其实的想法时,崇拜英雄的情节就会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自尊和自信。

  4、当你在人生这场游戏中摸了一把烂牌,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的利用好他们。

  5、正确的做法是先集中精力解决一方面的问题,再转到另一方面的问题。

  6、纯科学就像一朵美丽的金红色云彩,太阳的光线透过它散发出绚烂的颜色和夺目的光芒,这并非幻想,而是代表着光辉庄严地真理本身。

  7、天才就是把唐吉可德的理想主义和桑丘的良好判断力结合在一起的人。

  8、多数缺乏自信的人对持久的精神专注产生的非凡力量一无所知,这种脑力的极端化(需要对认知能力等进行特殊的调整)能够改善判断、增强分析、激发有益的的想象,像收集火种那样把在黑暗中探索问题时遇到的理性因素聚集起来——可以发现那些最微小的联系。

  9、无论世界一体化的程度多深,人们对各自国家的忠诚总是会提高本国的竞争力,促进国际的科学和实业的竞争。

  10、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上不是我们的头脑中形成的,而是来自内心的情感。

  11、征服未知领域的过程除了可以逐渐增强自尊和道德上的自我认同之外,无疑也是人们想象得出的最了不起的冒险。

  12、常见的意志力疾病患者:浅薄的涉猎者或空想家;博学者或嗜书狂;仪器崇拜者;自大狂;格格不入者以及理论家。

  13、知识和行动并重,才算得上有用的人,抱着满腹知识睡大觉的人则相反。我们尊敬写出原创性作品,给图书馆增添新书的人,不看重把图书馆搬进自己脑袋的人。

  14、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转化知识;不仅会体验,还得能创造。

  15、理论家基本上属于一种乔装成勤奋者的懒人,他下意识的遵循付出最小努力做事的原则,因为主观拼凑理论轻松容易,观察客观现象又累又难。

  16、沉迷于理论对于新手的未来发展的确格外危险,他会变得骄傲自大,喜欢卖弄学问,散发着虚浮的智力优越感,恐怕自由学养高深,做出过一系列发现的大科学家才能原谅他这种举动。

  17、假如不停的猜测——“为理论而理论”,而不是为了完成对现象的客观分析——就会让人陷入哲学上那种没有现实基础的理想主义,完全脱离实际。

  18、书籍是我们的老师——他们充满了智慧、平静和安详,也没有坏脾气和各种偶尔的小失误。我们应该愉快而郑重的向这些老师们保证——在认识科学真相之前先认识自己,在改变大自然之前先改变自己。把大脑锻炼得强壮有力,形成独立的思想——这是最基本、最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19、意志力的贫乏比缺少工具可怕得多。热情和坚持能产生奇迹。

  20、假设就是连接熟悉海岸与神秘大陆的桥梁,敢于冒险的人才能通过。

  21、改变意味着活力、潜力和朝气。相反的,死板僵化是停滞、精神懈怠和思想瘫痪的同义词;换言之,是一种致命的惯性——也是衰老和消亡的前兆。

  22、研究者获取科学真理的几个必要步骤和顺序:1)用果断、清晰、高度精确的方法观察客观事实;2)用实验的方法在各种必要的新条件下观察产生的现象;3)批判和排除错误的假设,给所研究的现象总结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将后者归结到某种普遍法则或定律之下,如果可能的话建立一个物理化学的图解或者模型;4)不停的重复实验和假如新的观察,直到假设得到完全证明为止;5)与事实数据不符的假设应马上放弃,然后用一个经得起严密客观分析的假设来取代它;6)假设虽已经被证实,也要把它放在其他环境或学科中检验它的效应。

  23、拒绝改变,如同希望树木一直停留在幼树阶段或者永远不会长出枝叶一样可笑。

  24、道德和智力环境的变化以及个人判断力的持续提高不短的塑造和推动一个人的内心发展。

  25、评判我们自己的成果方面,只有原创的贡献才值得考虑,与技巧和动机关系不大。

  26、解释和评价别人的成果时,尖酸刻薄的激烈争吵以及满怀恶意的沉默通常说明缺乏涵养和善意。

  27、不要把错误归因于无知或者愚昧,而是尽量的总结为采用的方法有局限性或者指导原则存在片面性。

  28、我们一定要试着安慰他,尽量多强调其论述的有点和值得称道的细节。

  29、一旦我们清楚、简明、系统化的阐释了自己的观察和看法,就可以给文章添加一个简洁有力的收尾,综合概括有用的数据。

  30、注意力高度集中,多关注思想和行动而非言辞,深知我们面对的科学问题不会因为一个华丽的句子或者某个夸张的想象而得到任何解决。

  31、大多数人缺乏将科学理念或者知识转化为行为或者证明他们的能力,也无法通过个人努力扩展这些知识的范围。

  32、如果不再研究,就无法正确的指导学生。

  《致青年学者》读后感(六):普通人的事业

  天才是让人望而兴叹的,他们总是在自己的领域里轻轻松松便能成果颇丰。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普通人就难以在有限的资质和条件下,摘取成功的果实?诺贝尔奖获得者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认为并非如此。

  他在《致青年学者》中谈资质的问题。认为“相对于广阔的未知领域,权威在某一特定领域做出的发现与那些尚未发现的事实相比,几乎是微不足道的”,过于崇拜会阻碍原创性工作的进行。即便不是所有人都能仅凭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在科学的森林里走出一条真理的小路,但哪怕是最平凡的人都可以沿着前人的路,凭借研究所谓遗留下来的细枝末节获得强大的鉴别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从而运用这些能力成功地解决问题。

  谈及条件的限制时,卡哈尔指出的原则是:人排首位,工具排末位。仪器齐备的实验室这样的完备条件值得向往,但并非缺少这样的条件工作就无法启动。等待完备的条件如同觉得自己买了kindle才能读书一样,是对自己悠闲生活的辩解。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一旦决定在某一事业上掷以热情,毫无疑问就可以从现有的条件开始做起,在有限的范围里将精力和兴趣集中在少数课题上。

  此书是卡哈尔总结其数十年科研经验写成的科研建议,薄薄一本,很快能翻完。他并非强调用爱发电,只是以一种诚恳的语气告诉那些预备在自己事业里倾注热情与心血又心有犹豫的人,即便头脑资质普通,也能通过实际的时间、精力和耐心的付出,使才能和智慧臻于成熟,不必惧怕前进。

  虽然是面向青年学者,但对我们的生活仍有启发。

  《致青年学者》读后感(七):该早些读的⋯

  这书已经有无数次被人推荐了,早该5年前就读了的,而2年前打印了英文版出来,可是我这个无可救药的拖延症患者一直到现在才读,而且是中文版⋯

  这书确实值得早一点读,而且值得反复读。

  大致来说,这是一部励志书,同时也有富有经验的老人的忠告。大致内容来说有这样几点:对新手的鼓励;对科研精神的阐述;避免成为某些类型的活死人;事业老婆都该有;科研的步骤;论文要点;该要做老师。

  目前,我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有意思的要点在于:

  一个是Cajal特别强调关注自己手里的数据,要集中精力实干。他在第四章里特别反对了空想家,嗜书狂和多语言专家,自大狂,仪器崇拜者,格格不入者,理论家这几种类型。关键还是在于立足于自己已有的资料,并且积极分析,不找借口搪塞或者空谈。

  一个是在于人生伴侣的选择。最最有趣的部分莫过于对研究者该找什么样伴侣的讨论了。Cajal倾向于还是找一个愿意照顾家庭的知识女性或者职业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知识女性太少。而财富型女性和文艺型女性在他看来作为大类来说明显不靠谱,尤其是文艺型的。讨论非常有趣。

  一个是科研步骤的讨论,简略但是精要,发人深省。

  此外,全书到处都是Cajal对西班牙政府和社会对科学的忽视的吐槽。从后面的再版注释来看,西班牙在进步,但是Cajal对西班牙的“愤”是毋庸置疑的,对国家充满了怒其不争的深切无奈⋯

  再说书的版式。这书的版式设计就是渣,明明本来就是一本小册子,非得加大字体,拉大行距,再用劣质纸张,导致一本小册子给吹到160页,而且非常厚。这种书完全适合印制成一本随身携带经常翻阅的口袋书,却被愚蠢无聊的出版社整成了好大一本书。

  作为经常在路上的研究者群体,这样一本书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优先出口袋版本!

  再次骂一句出版社是混蛋。

  《致青年学者》读后感(八):《致青年学者》书摘

  卡哈尔的生平与发现

  军医-解剖学教授【学术生涯】

  对科研忠贞的热情和不屈不尧的精神——而有时,这样的旅程是没有欢颜的

  诺奖颁奖词

  贡献 银染色法观察到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前言

  交待因读者的需求而将本书“国际化”,删去部分过时的民族主义。

  导读

  编者介绍本书特点与重要影响

  1.引言

  获取知识的三个途径:观察、实验、基于归纳和演绎的推理。

  切忌唯心【代表:亚里士多德——直觉观、灵感论、独断论;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沉浸在问题的反思之中。】

  主张认识世界要客观,且认为世界是可认知的。

  客观世界是复杂的,而人脑能力是有限的。

  化难为易,化整为零,这些是我们认识的策略。

  庸才靠教育,天才靠自学。——天才不喜欢遵守规则,而是创造规则。

  但不能因此而放弃教学,因而希望初学者能从本书中找到简单正确的方法。

  作者认为,有些关于应该掌握什么知识、获得什么教育、成功需要哪些激励因素、必须避免由于偏好而刻意忽略或者考完试重视某些问题等等内容的建议,要远远比的ne理论逻辑的规则和警示有用得多。

  本书建议更重视精神层面而相对较少强调智力因素,虽然二者同样重要。但科学艺术的卓越成就都是巨大的热情和伟大想法相辅相成的疼我。

  2.新手面临的陷阱

  过分祟BAI权威

  最重要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过度关注应用科学

  认为自己缺乏能力

  人们对天才的过分尊重往往源于对公平的追求和自身的谦虚,二者都无可厚非,值得赞扬。但以新手来说,这样的想法占据第一位置时就会削弱其创造力,阻止原创工作的正常进行。

  衡量一个人的勇气只有两点:征服困难或被困难征服,过分谦逊只会使人逃避战斗,犹豫退缩的行为实在可耻。

  当你不再盲目沉浸在印成铅字的天才作品时,而是走进实验室去验证自己的一些新奇而切实的想法时,这样的情绪就会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自尊和自信。

  伟大的人物通常是天才,偶尔表现得像小孩 ,但并非完人。【与节:认真估量起来,即使是最杰出的天才也存在科学洞察力方面的缺陷。】

  天才在某一领域做出的发现与那些尚未发现的事实相比,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新手不但不能在权威面前自惭形秽,还必须明白一点——根据一条残酷但不可避免的法则——只有敢于质疑和把戏权威,自己的研究生涯才能得以前进。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如哥白尼、伽利略……

  后起之秀与年龄不无关,而与坚持不懈地批判思考有关

  最重要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各个科学领域里面的所有重要问题已经弄明白,如果我再加上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或者像收获水果那样,那些聪明的研究者早已把大量成熟的果子摘走了,我去掰掰一些留在那里无关紧要的东西,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科学又不会因为我做了这样的工作而产生什么变化,我也永远不会因此扬名”——新手常有的言论,这样的言论似乎谦逊来掩饰说话人的好逸恶劳,同时也反映了某些年轻人承担了重要课题在初步经历了一些挫折和打击后的迷惘心态。

  年轻人必须摒弃这样的功利想法。

  公正地说,人们实际上没有彻底解决过任何问题;反正从来都是被各种问题弄得头痛不已。

  如果新手甘愿承担起收集那些被聪明的发现者所遗忘的细节工作,他一定会通过研究这些细枝末节而获得强大的鉴别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从而运用这些能力成功地解决重要的问题。

  过度关注应用科学

  思考与讨论:博士VS实业家 理论家VS实践家

  一般人通常坚信,学者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整天浪费时间、揣摩着永远不会产生被盗的纯科学问题;第二类人却晓得如何找出可以马上应用到实际中去、使生活变得愈发进步和舒适的知识。

  不明就里的人看不到工厂和实验室的工作是紧密相连的,就像溪流与它的源头一样紧密相连一样。

  在你贬损某种事物之前 ,先站在客观的角度思考一下它的优点,不要认为它不重要,从而分散应有的注意力、影响正常的分析。

  所有的科学创造都是类似方式产生的,人们通过观察和鉴别得到各种信息,然后把知识传给后来者,虽然有时某些不那么幸运的研究者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还是没有等到收获成果的时候,这就需要后人去给他的理论“施肥”,使其理论得到营养走到成熟。随后,一旦收集和综合的研究数据成为可能,在合适的时候某位幸运的科学家就能顺利地得出结论,虽然很多东西都不是出自其原创,他却可以从人类对技术的运用角度出发,将这些信息加以综合,最终促成一项发现的诞生。

  认为自己缺乏能力

  有些人遇到了困难和失败,就宣称自己缺乏科研能力。许多人习惯性地将“无能”与自己学习和理解的缓慢、偶尔的懒惰、缺乏耐心或者决断力这样的品质等与其他原因混淆起来而已——这些品质是可以通过努力工作与成功的喜悦迅速地培养出来的。

  科学探索如同军队远征,需要将军与士兵,分别完成计划与执行。

  作者谈到使用两种方法可以评估一个人人事实验室工作的能力。

  任何人,只要他具备一定的毅力和恒心,可以妥善地平衡每日的工作,就能借助这些方式在探索之路上顺利前进。

  青春洋溢的头脑可以完美地适应可种情况,同时,希望这样去做的强烈意志能充分激励年轻人的大脑,将各种想法更好地联系起来以增强人的判断力。

  天生某种能力的缺乏,可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进行补偿,勤奋通勤替代甚至创造才能,只要意志坚定就能实现。当然,要尽早开始训练,不要等到神经元失去可塑性才开始努力。阅读和思考 大师的名著能够使你学到很多宝贵的技巧,还能带你透过结论窥见作者的洞察力、了解其指导、行事风格。

  “又快又好”VS“慢且好”比较 与其把人分为“中等智商”和“高智商”,还不如按照“做事迟缓”与“先去迅速”分类。

  在科学工作中,“迟缓”比“迅速”更有用,因为科学家如同艺术家,他们的工作成果的质量是最终的考核标准,而不是完成速度。

  作者认为缓慢的大脑更适合长时间集中精力进行思考,它的持久力更强,像牛犁一样有力,而不过是大脑功能的一种常见平衡罢了。【例外:迅速持久的思考者:牛顿、戴维、巴斯德、魏尔肖,他们头脑灵活,同时又可长久保持清醒和思考状态。】

  倘若我们记忆力不佳、前后矛盾的话,就先不要急于改时它,而是把它控制好再说。就像爱比克泰德说的:当你在人生这场游戏 中摸了一把烂牌,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利用好它们。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条件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目的,我们应该放弃与主题无关的行动,忘记与每日生活琐事相伴而生的那些无益想法,坚持不懈地努力,把精力集中在和手边的工作有关的信息上。【专注、无视噪声】

  才智一般的人在科学的多个领域照样能做出显著的成绩,只要他们不求一下子面面俱到即可。正确的作法是先集中精力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再转到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即在不同时间段里解决不同的问题)。请记住,当我们惊异于某人在不同的科学领域发表过论述时,他们所做的每一个题目都是在不同时间段完成的。

  《致青年学者》读后感(九):我来评论区耍笔记了欧~,慢慢看,慢慢刷~

  1.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自然科学领域已经完全放弃了亚里士多德式的观点,即对直觉观、灵感论与独断论的推崇。 毕达哥拉斯派的信徒以及桕拉图的追随者们都喜欢沉浸在对问题的反思之中,他们认为只要向内探求人的头脑或者灵魂深处的东西就能发现某种宇宙通用的法则,获得人生之谜的解决之道。

  2. 人的思维基于感觉器官对现象的感知而产生。当把思维能力运用到单纯的观察、描述、比较以及根据分析和辨别进行分类等等简单的行为中,你会发现这些做法的效率提高了,并且变得十分有用,接下来,通过归纳的方式,就会逐渐地总结出有关事物的深层原因和经验法则的知识。

  另一个显而易见却值得重申的常识是,科学无法解释事物的终极原因。换言之,我们永远无法借助科学去理解隐藏在宇宙万物表象背后的那个绝对基础。就像克劳德·伯尔纳所说的那样,研究者无法超越现象;对于观察到的各种变化,他们的任务仅限于解释“怎样”,而无须阐明“为什么”。

  3.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最了不起的发现往往不是依靠正统的逻辑知识推理得来的——相反的,其发现者们都拥有一种与敏锐的洞察力相伴共生的内在逻辑和思考方式。

  4. 可能只是成为他人著作的热情评论者,好一些的话,你的评论可能很有洞察力——但绝对不会在自己身上培养出任何创造与发现的精神。

  5. 仅就那些天才而言,他们也往往以不服从规则著称——而更愿意自己创造规则。孔多塞就曾经指出“庸才靠教育,天才靠自学”。

  6. 作者认为,有些关于应该掌握什么知识、获得怎样的专门教育、成功需要哪些激励因素、必须避免由于偏好而刻意忽略或者过度重视某些问题等等内容的建议,要远远比所有理论逻辑的规则和警示有用得多。

  7.新手面临的陷阱:

  过分崇拜杈威

  最重要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过度关注应用科学

  认为自己缺乏能力

  8. 人们对天才的过分尊重往往源于对公平的追求和自身的谦虚,二者都是无可厚非的,当然也值得赞扬。然而,当这种想法在一个新手的头脑中占据第一的位置时,就会立刻削弱其创造力,阻止原创性工作的正常进行。正如同样都是缺点,如果非得从中选出一种的话,傲慢自大总比羞怯自卑好得多。

  衡量一个人的勇气大小只有两个基准点:征服困难或被困难征服,过分谦逊只会使人逃避战斗,犹豫退缩的行为实在可耻。

  9. 当某人不再盲目地沉浸在阅读印成铅字的天才的作品使之产生的那种自欺欺人的满足感之中,而是走进实验室去验证自己的一些新奇而切实的想法时,崇拜英雄的情结就会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自尊和自信。

  10. 新手不但不能在权威面前自惭形秽,还必须明白一点——根据一条残酷但不可避免的法则——只有敢于质疑和反驳权威,自己的研究生涯才会得以前进。

  11. 有所建树的研究者的科学生涯通常有两个显著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存在一个致力于消除前人错误、阐明新的研究结果的多产时期。

  随之而来的则是学术思想的成熟期(这段时期不必非得发生在研究者的老年),这时研究者的科研效率处于衰退状态,从年轻时代起就幵始酝酿的一些假想以及身为科学前辈散发出的父亲般的影响力成为他们反击新手祧战的武器

  12. 即使在最为崇尚严谨与精确的科学领域,也一直存在着某些由权威力量促成的排外法则。

  用新的研究去证明权威们不准确的说法永远是展开名副其实的科学工作的绝佳正途,即使你辛苦做出的修正得到的只是严厉刺耳的批评、友人背叛后的谩骂指责,或者沉默,甚至更为残酷的抨击,这些都不值得你去关注。

  因为你掌握了正确的东西,革新者总是会迅速引起年轻人的注意,吸引他们到自己身边,而年轻人是没有什么昔日的辉煌成就需要捍卫的。那些不存在偏见的学者,也巳经在某个占统治地位的学说横扫一切的窒息环境中学会了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力,他们当然会站在持论正确的研究者一边。

  13. 当然,仅仅破坏旧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建立新的理论,唯有用真理取代谬误才能还科学一个公正。一般来说,新观点总是产生于被拋弃的旧观点的废墟之中,从经过严密论证的正确观察结果的土壤中成长起来。

  革新者必须完全避免对传统谬误的笃信和对某些不堪一击的想法的让步,否则他就会看到自己建立起来的声誉被批评者和只注意琐碎细节的人迅速抢走,这样的人在每次重大的科学发现做出之后总会产生一批,就像在大树的阴凉儿底下生长的蘑菇。

  14. 甚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这种情况:科学上的某项偶然发现或者重要的新技术一经问世,一系列的重大科学发现就会雨后舂笋般涌现出来,如同依从了自然发生论一样。

  15. 关键在于意识到如果某些特定的科学论看上去已经十分成熟,那么必有其他问题正在发展之中,一定还有一些理论尚未诞生。这一点在生物学中尤为明显,虽然过去几个世纪这一学科的发展很快,巨大成果颇多,但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却没有解决——如生命的起源、遗传与发育的种种疑问、细胞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等等。

  16. 对于一位研究者来说看似贫瘠的土壤,常常会向另一位研究者展示它的肥沃。

  只有运用全新的思想分析问题才能摈弃偏见、看到新的可能性——而这正是相信某个问题已经被完全解决的人所看不到的。我们懂得的知识是如此的支离破碎,意想不到的发现甚至常常会在探讨得最为全面的课题中闪现。

  17. 如果新手甘愿承担起收集那些被聪明的发现者所遗忘的细节的工作,他一定会通过研究这些所谓细枝末节的东西获得强大的鉴别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从而运用这些能力成功地解决重要的问题。

  18.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我们必须记住,人类对于自然界中事物主次的理解,如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是基于某神虚假的智慧,是我们把自然界的事物当成人类独有的事务看待而产生的误解。

  所谓的优等者和劣等者在自然界实际并不存在,也没有什么主导关系和次级关系,我们只不过是乐于将头脑中的等级观念强行加诸于种种自然现象,不去独立地看待真相,不去考虑它们的真实联系,而是刻板地按照它们对人类的用处大小,或者根据它们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乐趣来分类。

  19. 认真估量起来,即使最杰出的天才也存在科学洞察力方面的缺陷。如今我们才发现,前人的著作,甚至文艺复兴期间那些聪明人的作品字句中埋藏着许多重大科学发现的萌芽,而当时提到这些内容或许只是他们不经意间的好奇而已。

  20. 总之,科学领域不存在所谓的小事。貌似小问题的事物必定是尚未被人理解的大问题。从没有什么不值得聪明人劳心费力的细枝末节,只有其智力不足以彻底参详微小世界的研究者。

  自然界是一部运转协调的巨大机器,它的所有部件,包括看上去只是起到“次要作用”的部分,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功能性整体。思考这部大机器的时候,浅薄的人武断地把它分割成若干小块,给它们贴上“主要”与“次要”的标签,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却喜欢把自然看做分别由他们理解的和不甚理解的事物组成的整体,而不会单凭事物的体积大小或者用处多寡妄做定论。因为无人可以准确预知未来它们会起到何等重要的作用。

  21. 不明就里的人看不到工厂和实验室的工作是紧密相连的,就像溪流与它的源头密切相连一样。

  22. 科学应用方面的成果迟早会来,也许再过几年,甚至几个世纪,至于将来是我们的第二代还是第三代享受我们的研究成果,这个问题并不重要。

  23. 甚至当某样东西可能暂时无法通过科学上的突破为人类所用时,也总存在一项正面利益——它可以满足我们高贵的好奇心,如果解决了这个难题,人们就会感到无比的喜悦并充满成就感。

  24. 所有的科学创造都是按照类似的方式产生的,人们通过观察和鉴别得到各种信息,然后把知识传给后来者,虽然有时某些不那么幸运的研究者付出了大量努力,还是没有等到收获成果的时候,这就需要后人去给他的理论“施肥”,使其理论得到营养直到成熟。随后,一旦收集和综合前人的研究数据成为可能,在合适的时候某位幸运的科学家就能顺利地得出结论,虽然很多东西都不是出自其原创,他却可以从人类对技术的运用角度出发,将这些信息予以综合,最终促成一项发现的诞生。

  25. 当然,确实有人不适合做研究性的工作,特别是如果他们无法持久地集中注意力、缺乏对自然研究工作的好奇和热爱的话。

  26. 实际上许多人都是习惯性地将“无能”与自己学习和理解的缓慢、偶尔的懒惰、缺乏像耐心或者决断力这样的品质等等其他原因混淆起来而已——而这些必需的品质都是可以通过努力的工作与成功的喜悦迅速地培养出来的。

  27. 我认为适合从事科研工作的人要远远多于一般大众的想象,他们之中不仅包括才华出众、适应能力强、渴望获得名声,希望把自己的名字与某个重大发现联系起来的人,而且还包括那些智力普通但“技能熟练”的人,因为他们在所有需要双手操作的工作中表现出高超的技巧和稳定性,还有那些天生具备艺术才能、深深迷恋自然之美的人,以及单纯具有好奇、冷静、镇定的心态,专注于细微环节,甘愿花费大量时间观察那些最不起眼的自然现象的人。

  28.如何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做科研:

  (1) 请在研究工作中反复尝试一些被别人认为是不可靠和难度大的分析方法,如果你在付出一定的耐心和努力之后,得出了与这些方法的原创者发表出来的结论相一致的结果,从而充分地享受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当你没有经过任何人的指导,独立地完成了这项工作时,这种喜悦感会更强烈。这些都足以说明你是胜任实验室工作的。

  (2) 找一个研究起来比较困难并且充满争议的科研课题,先阅读一些普通的参考资料而不是详细的专论,大略地了解一下这个课题在进行几个月的实验研究工作之后,请查阅有关该课题的最新文献,如果你得到的结果与文献中的结论相似,如果你对那些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的看法与著名的权威人士一致,如果你成功地避免了某些研究者常犯的典型错误,那么请放下自己新手的羞涩,勇敢地摘取科学的果实吧,因为你完全可以胜任科学工作,许多肥美的猎物都在前方等待着你,当然是否得到它们取决于你努力工作的程度。即便是才智中等的研究者也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只要他们坚持训练,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时间,对选定的课题进行透彻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

  29. 许多教师和思想家都注意到,仅凭过人的才能往往做不出科学发现,而通过技能训练和养成思考科学问题的习惯来加深对各种常识的认识和掌握,反而更容易达到目的。

  30. 要尽早开始自我训练,不要等到自己大脑神经细胞的可塑性退化的时候才去努力。

  阅读和思考大师的名著能够使你学到很多宝贵的技巧,还能带你透过结论窥见作者的洞察力、了解其指导原则甚至做事的风格。

  31. 在科学工作中,事实证明“迟缓”比“迅速”更有用,因为科学家如同艺术家,他们工作成果的质量是最终的考核标准,而不是完成速度。

  我本人甚至认为,思维缓慢的大脑更适合长时间集中精力进行思考,它的持久力更强,而这不过是大脑功能的一种常见的自我平衡罢了。这样的头脑善于展开和深入各种问题,就像用力犁地一样,而思维迅速的大脑经常是刚刚完成清理地面的工作就感觉疲惫了。当然这种归纳也有许多例外;牛顿、戴维、巴斯德、魏尔肖等人的头脑就十分活跃,同时又可以保持长久的清醒和思考状态。

  32. 倘若我们的记忆力不佳、前后矛盾的话,就先不要急于改进它,而是把它控制好再说。

  33. 作为平衡,那些容易忘掉词汇和短句的人似乎十分擅长记住各种想法和逻辑推理的过程。洛克也曾指出,天赋出众、记忆敏捷之人不等于拥有杰出的判断力。

  34.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条件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目的,我们应该放弃与主题无关的行动,忘记与每日生活琐事相伴而生的那些无益想法,坚持不懈地努力,把精力集中在和手边的工作有关的信息上。在成果的酝酿时期,强迫自己完全无视那些正在发生却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政治、文学、音乐和无益的闲谈等等。

  有时候无视是一种了不起的美德,甚至近乎英雄气概。

  35. 才智一般的人在科学的多个领域照样能做出显著的成绩,只要他们不求一下子面面倶到即可。

  正确的做法是先集中精力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再转到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即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解决不同的问题),尽管后面的工作可能会影响前面在其他领域取得的成果。

  36. 早期获得的知识虽然不会从研究者的脑海中消失,但可能会精简为某种公式或者极为简短的符号,这样就能在大脑这块“黑板”上,为新事物的认知和学习留出书写的空间。

  37. 凡是代表高贵灵魂和高超智慧的事物,其最终目的都是为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服务。

  38. 科研所需的精神素养:

  独立判断

  专注集中

  对荣誉的渴望

  爱国情怀对科学创造的爱好

  39. 一名研究者不可或缺的精神素养包括的判断力、求知欲、锲而不舍、忠于国家以及对荣誉的热切渴望。

  40. 研究者也应该具备如下素质,并且将它们综合地表现出来:促使其进行探索的创造欲、对数字、美以及万物间和谐关系的欣赏与追求;还有在为生活而拼搏时,那些随时从脑海中冒出来的主意要求我们具备正确的判断力,这种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拒绝一时的冲动和白日梦的想法,辨别出真正符合客观现实的可行的设想。

  41. 杰出的研究者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既兼容并包,又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力。他们不会迷信前人和自己的导师已经做出的定论,而是细心观察、敢于提问。

  42. 卓越的思想家。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野心勃勃、严格谨慎的个人主义者,拥有非凡而大胆的批判洞察力。

  43. 我相信,过分尊重传统、固执地因循科学陈规的人,不是懒于思考,就是希望借此掩盖自己的错误。

  44. 头扎进书本却长久保持沉默的人最为不幸,对书中内容的极度崇拜把他本人的个性吸干殆尽,像乌云一样遮蔽他的理解力,使其不假思索地接受那些未经证明的假设、无视亟待用真理辨明的问题。

  45. 我敢肯定,在读一本好书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中发现错误与不足之处的。过度的推崇,就像所有情绪化的想法一样,阻碍人们做出客观的评判。

  如果我们在阅读深思一番之后感到精疲力竭,那就休息几天,然后带着一颗冷静的脑袋和沉着的判断力读第二遍甚至第三遍。渐渐地,书中的缺点和薄弱环节便会清晰可见,貌似精妙的设想也失去往日的权威,现出动摇不堪的根基。我们不再受到原书风格魅力的影响,简而言之,我们产生了自己的理解。

  大家不会再去做盲目的崇拜者,相反变成一位评判该书的法官。真正的研究工作始于此刻,通过逐一考察和评判每一个细节,更为合理的设想将取代原作者的假设,如同众多自然之美,人类著作的魅力只会保持在一定距离之外。

  分析法相当于一架显微镜,将研究对象放大,像展示挂毯上的粗糙之处一样揭示它们的瑕疵。当我们清楚地发现刺绣上的做作之处和设计缺陷时,错误的观念自然消失。

  46. 但是,旧习惯总难根除,许多杰出人物的学生还是经常不惜耗费精力与才华捍卫老师的错误,而不是运用它们解决新的问题。

  47. 杰出研究者的温顺的随员们(他们容易动摇、懒散而且坚持错误)的任务永远都是取悦天才并为他们的错误鼓掌。智力平庸的人乐于仅凭动动嘴巴就博得天才们的欢心,因此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常与错误而不是真理为伍了,因为前者非常容易获得,而追求后者则需面对严酷的考验。

  48. 那些有关逻辑的著作往往能找出很好的理由来强调“专注”的重要性,不过它们会忽略一种叫做“脑力极端化”或者“持久集中”的专注方式——即调动我们全部的智力和注意力,朝着一个稳定的目标持续努力,这样坚持几个月或者几年。

  49. 即使是再高的天赋,也无法同时应付题材广泛、繁杂庞大的工作,取得半寸有效的进展。这就是无视或者极度缺乏专一集中能力的必然结果,至于那种幼雅的、喜欢卖弄自己具有百科全书般学问的做法更会贻笑大方。这种做法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即使最有名的学者也会专攻某一个方面的问题以求有所建树。

  50. 每当确定好一个适当的方法之后,为了让其后的科学研究有一个好的结果,我们必须牢牢记住这个计划的目标是什么,然后进行大量的观察与实验,在想象力和潜意识(只有高度集中的精神能量才能把潜意识的内容激发为显意识)的帮助下,开动思维的列车。

  一个人必须做到完全投入,光有期望和简单的集中注意力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利用所有头脑清醒的时间,包括长时间休息之后的冥想时刻,神经细胞在极度紧张的脑力劳动中被精神集中所点燃的时候,或者在科学讨论时某人的谈话如钢铁撞击迸发出火花一样,突然引起你意想不到的灵感的瞬间。

  51. 多数缺乏自信的人对持久的精神专注产生的非凡力量一无所知,这种脑力的极端化(需要对认知能力进行特殊的调整)能够改善判断、增强分析、激发有益的想象,像收集火种那样把在黑暗中探索问题时遇到的理性因素聚集起来——可以发现那些最微小的精妙联系。

  52. 持久的专注可以让研究者觉察到最复杂的问题之中闪现的一线微光。

  53. 新的真理的诞生过程往往意眛着规避与节制,在所谓的思维孵化期,研究者应该忽略所有与当前问题无关的东西,

  54. 我认为神经细胞的特殊组织结构赋予了人类这种掌握某一专业的能力,或者叫适应能力。大脑作为意志力的诞生地,可以产生能量,使理解力与正在考虑的问题的本质相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讲,“着手解决问题的人与解决了问题的人有所不同”这个说法并不自相矛盾,也可以很好地解释我们所有研究者费时费力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简单答案之后那惊讶异常的心情。“为什么我开始的时候没想到呢?”

  55. 成果的巧合性及其归属权的问题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争执对象。显然,某个创意一旦公之于众,无疑会给知识界增加新鲜血液,也使我们的思想得益。因为在某些知识方面有所准备的头脑对特定的问题是极为敏感的,新创意一经出现,就被身处巴黎、柏林、伦敦和维也纳等世界各处的拥有这种头脑的人理解吸收了——事实上他们都是以相同的方式、相似的过程消化这些知识的。科学发现是像生物组织一样自然而然地生长起来的,学者们也仿佛退居园丁的位置,只是对某位天才栽下的植物予以照看似的,等植物开出花来,大家都可以看到,自然都想摘下最美丽的花朵据为己有。这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争先恐后地发表成果,即使它们尚未成熟也不完善。他们被成果归谁所有弄得紧张兮兮,这是一种浅薄的行为,不值得提倡。

  56. 在西班牙,人们似乎把懒惰当做宗教来崇拜而不将其视为一种罪过,几乎没有人关心德国的化学家、自然学家和医学家是怎样做出里程碑式的发现的——某个要求列出几十年来的科学著作的书单的计划使其成功秘诀得以显现。列出的这些书可能刚写成于一两年前,写作过程从容平静、毫无急功近利的情绪,他们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这种工作方式、在于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在于每天至少在需要完成的工作上投入两到三个小时之后再去休闲、在于果断地在科学研究与浪费时间的社交活动之间建筑一道堤坝。最后,在于尽量避免去咖啡厅闲聊以及其他无益的娱乐——这些东西浪费我们的精力(有时甚至会引起我们的厌恶),把我们从本职工作那里拖走,使人变得幼稚高傲、夸夸其谈。

  57. Payot 就曾明智地说:“每天只做一点就已足够,只要天天坚持即可。” 某些吸引我们的有害事物不只偷走了我们的时间,更大的坏处还在于它们让你委靡不振、阻碍神经细胞进行适应某个目标的自我调整。

  58. 当然,我们不应禁绝所有的消遣娱乐活动,那些有助于研究者减轻疲劳、培养创意的活动就值得提倡,如外出散步、促进思维的艺术和摄影活动、探访名胜古迹、欣赏音乐——还有最重要的,与某位理解我们,尽量避免各种严肃谈话的伙伴在一起度过休息时间——这是实验室工作者最好的放松方式。关于这点最好还是学学布丰的傲法,他曾经为自己平时不喜闲聊(这让很多欣賞他的贵族气派和典雅文风的人不高兴)辩解道:“这是我自己的休息时间。”

  59. 总之,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耐心和坚持,再加上持久专注于某一问题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结果,许多著名学者被人问到成功秘诀的时候都承认这一点。牛顿说他之所以发现万有引力只是因为长期地思考同一个问题。根据达尔文的一个儿子的说法,他的父亲为了达到在生物进化原则问题上的高度集中,有计划地将自己与所有和此问题无关的阅读和娱乐活动隔绝开来。布丰说得坦率:“天才就是依靠耐心而臻于极致。”有人问他是怎样功成名就的,其回答是“四十年的伏案工作。”最后再举一个例子,众所周知,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的天才迈尔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到这个问题上去了。

  60. 因此,我们可以确凿地相信,伟大的科学事业既需要智力上的付出,也要求意志力严格遵守一定的规律,一个人所有的精神力量都应该服务于当前的研究并坚持到底。

  61. 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和教授们只会找理由为自己的懒惰辩解,或是做出一副谦虚的样子,或是埋怨条件太差,要么就是承认自己的能力低人一等。

  62. 但是伟大的科学研究者的两种情感必须比别人强烈:献身真理与渴望荣誉,这两种热情能够支配和诠释研究者的整个一生,他渴望创造的那种理想生活和客观现实之间产生的冲突、偏离与争执塑造了学者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63. 人们常说,研究科学的人就像伟大的宗教家或者其他社会改革者,他们的精神世界往往看上去不合时宜或者笨拙可笑。正是因为他们站在整个人类的高度看问题,才不会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

  64. 无论如何,真诚的学者必然是一个真正的人,会尽其最大努力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爱,不管何时何地,在你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身上都存在这种感情,正是这样的爱指引我们人类由现在走向未来。

  65. 学者的使命并非使其想法适应社会,而是使社会按照他的设想来发展。在合适的情况下,如果他既严谨又自信地证实了自己观点的正确,并尽量地避免了冲突的话,公众迟早会拥护他的观点,为之鼓掌喝彩,给他带上荣誉的桂冠。

  66. “爱”构成了学者雕像的基座,他的胜利不会因为一时的诋毁而遭到玷污,.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他的敌人只包括懒惰者、野蛮人和从谎言和错误中牟利的人——换言之,就是那些在文明化、制度化的社会中公开与人类幸福和公众价值为敌的人。

  67. 行动将我们个人化了,让我们感觉自己是君王般的创造者、享受到无拘无束的自由和拥有无限力量的喜悦。

  68. 只有观察和试图理解我们的人才会真正地尊重我们。

  69. 意志力之病

  空想家

  嗜书狂和多

  语言专家

  自大狂

  仪器崇拜者

  格格不入者

  理论家

  70. 空想家

  这类患者多见于天文学家、自然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之中,我们可以通过下列症状对患者进行辨认和诊断:他们喜欢研究自然,但是只喜欢赏心悦目的那一部分——壮丽的风景、美妙的形态、缤纷的色彩还有优雅的结构。

  71. 因为拥有这种青少年般的好奇和热诚,再加上他们的演讲十分有趣、引人人胜,所以人人都喜欢他们,但是在真正的科学发现方面,却找不到他们的身影。

  72. 嗜书狂最喜欢干的事情,则是读最新的书或者他们认为“极度重要、启发思想”的专论,但别人却找不到和他同样的书。我们学识渊博的典范人物就通过这种与众不同的方式让他的朋友惊奇不已。 这种疾病的症状包括:妄想变成一本活的百科全书;掌握了很多种语言,但有些完全没用;热衷订阅最高水平的专 业期刊;书店中,最新出版的书刚刚上架,就被他一扫而空;一丝不苟地学习必须知道的所有知识,特别是那些很少有人感兴趣的内容;如果要求他写点东西,就会变得出奇的懒惰;极端反感研讨会和实验课。

  73. 学如果不能维持人的长期进步并使其取得一定成就,便没有多大价值。

  74. 只有努力从事创造活?动,才能把学者从被人遗忘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恐惧中解救出来。

  75. 我们的神经细胞必须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转化知识;不仅会体验,还得能创造——这就是真正热爱科学的人应遵循的标准。

  76. 自大狂

  得了这种病症的患者,一般拥有高尚和吸引人的特质。他学习刻苦,但喜欢单枪匹马闯天下。他崇尚行动,也掌握了从事研究所需的技能。他满脑子真诚的爱国情感,渴望通过惹人羡慕的成就,为己为国带来荣誉。 然而,由于一个致命缺陷,他的热诚变得毫无用处。他在理论上也算是渐进主义者,然而实际行动中却喜欢碰运气,因为他相信自己将见证奇迹,所以研究生涯刚刚开头就认为巨大的成就唾手可得。

  77. 他耗费平生精力计划筹备和设计改正自己的行动,总是忙忙碌碌,不断修补和策划着尚处于萌芽阶段的宏伟工程——卓越超群、横扫一切的大计划。无情的岁月流逝,梦想退色了,对手们窃窃私语.,朋友们费力地猜测为什么伟大的天才仍然保持沉默。同时,国外出版的重要专论接踵而来,都是关于自大狂煞费苦心探究的题目看,这些专论作者强盗一般的抢走了我们踌躇满志的研究者珍视的优先研究权,他不得不换个题目。我们的自大狂先生没有灰心,继续研究起另一个问题,当他就快要完成这历史意义重大的发现时,对手怀抱着科学成果出现了,再一次打击了他的神经。最后,自大狂步入了老年,他的学生默默地纵容他,而聪明人见了,也无非是讽剌地笑笑。

  78. 发生这一切的原因是,自大狂开始从事研究的时候态度不够谦虚谨慎,也不尊重成功的定律:首先研究小问题,如果获得了成功并因此增长了才干,再研究下一个较大一些的问题。这种小心的做法并不一定能让你成名,但至少使你得到前辈的好评以及同僚的尊重和理解。

  79. 那些让人回想起过去的健谈者的梦想家们也是自大狂的一种。你可以从那独有的兴高采烈的表情上以及他们擅长发动的那种扑面而来的大量想法和计划的攻击上面轻易地认出这种患者。他们的眼睛无疑是乐观主义的忠实信徒,仿佛总戴着一副玫瑰色镜片的眼镜看东西。他们深信自己的想法一旦被人接受,取得的成果定会为科学开辟全新的领域,还会带来无法估量的实际应用。可惜一个很小的缺点造成了他们的悲剧——他们的计划一个都没有实现过,都是无果而终,有时据说是缺钱,有时又被他们归因为缺乏合适的环境,但常用的解释是一直没找到胜任的助手协助他们完成大业,或者某某组织或某国政府没有什么文化,见识也浅,竟然不鼓励此种发现。

  80. 其实真实的原因是这些梦想家工作不够努力,也缺少耐性。葛拉西安在他的《智慧书》里面就巧妙地指出:“有些人在事业开始的时候就把全部力量用完了,结果一事无成;他们也做做发明,但没什么进展;每件事都是浅尝辄止……聪明的猎手应该想办法直接杀死猎物,而不是把精力都用在激怒猎物上。”

  82. 有人可能认为格格不入者并非不正常,只是不幸落入了与他天性不符的职业或者相反的环境。但是无论如何,这种缺陷都属于意志力缺失的一类,因为这样的患者缺乏改变自己职业的能力和决心,最后只能让他梦想中的事业向实际从事的工作妥协。

  83. 然而,这种病症在某些年轻人身上说不通,他们的职业往往由于家庭压力或者社会环境的压制徘徊在两难之间,最后被迫进入了某些行业。但他们的头脑可塑性依旧很强,如果机会适当,能很轻松地改变职业,即使身处那些自己并不喜欢的艰难领域(像被理想国赶出来的放逐者那样生活)也能自我解救,使工作变得有效率。他们必须拿出实现高贵目标的决心,选择一条合适的事业之路(符合他们的才能)从而乐于奉献全部精力并做出成就。

  84. 有些人的天赋和受教育程度都非常之高,但不知为何终日无精打釆昏昏欲睡,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种病症他自己毫无察觉不说,连别人也不甚重视,因而愈发严重起来。其主要症状包括:讲解问题头头是道,但喜欢侃侃而谈;想象力丰富然而停不下来;不喜欢实验室工作;极端讨厌具体科学和看上去不重要的数据;习惯站在很宏大的角度看问题,永远住在高高的云端;喜欢书籍和不切实际的大胆假设,不喜欢专论和经典实用的概念;面临难题时,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恨不得立刻构建出一种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而不是求助于客观实际;当他们在两种现象之间发现什么半遮半掩的细微联系,或者给某个伟大理论找到了一些新数据时(无论其真假对错)都会手舞足蹈,天真地相信自己是最了不起的理论革新家。他们使用的方法或许是正确的,但是却滥用了它,结果陷人片面看问题的泥沼不能自拔;他们眼中只有华丽的理论和概念,而不管其根基是否薄弱不堪一击,只要设计得精巧勻称、匠心独具就能博得他们的欢心。

  85. 理论家基本上属于一种乔装成勤奋者的懒人,他下意识地遵循付出最小努力做事的原则,因为主观拼凑理论轻松容易,观察客观现象又累又难。

  86. “不要随意猜测事实,这样的假设会使你和睿智者为敌,你应该集中精力多发现客观事实,它们是唯一可以为你赢得尊敬、换来高度评价的东西,而且有智慧的人自会证明它们。它们还会帮你吸引新朋友,就连竞争对手们也会由衷地尊敬你。”

  87. 沉迷于理论对于新手的未来发展的确格外危险,他会变得骄傲自大、喜欢卖弄学问,散发着虚浮的智力优越感,恐怕只有学养高深,做出过一系列发现的大科学家才会原谅他这种举动。所以,我们还是首先成为有用的建筑工人,然后再寻找成为建筑师的机会吧!

  88. 假设可以推翻也可以建立,但数据是最真实的,没有数据支持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只有数据才是我们唯一的财富和依靠,也是我们最好的履历。事物千变万化,现象转瞬即逝,只有数据资料能把我们从时间的蹉跎、人类的健忘、不公的判断中拯救出来。

  90. 简而言之,新手应该尽全力通过严谨的观察、有用的实验以及精准的描述发现原始事实。在研究的计划阶段,他可能会把假设作为激发灵感的媒介。

  如果他仍然特别渴望开创一种包罗万象的科学理论,那不妨暂时搁置,等他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取得一定的名望之后再做不迟。到了那时候,也只有那个时候别人才会尊敬地倾听他的见解并予以认真讨论。如果幸运之神站在他那边,或许有一天会给他戴上科学家与哲学家的双重冠冕。

  91. 外国科学家的实验室是一座理想的疗养院,治疗起注意力不集中和意志力不坚定的症状来特别有敏。在这里,旧有的偏见完全消失,让位给启示性和崇高性兼备的创新理念。在一位勤奋又有天赋的学者身迈工作,缺乏意志力的人恍如浴火重生,重新拾起研究的热情。在这种实验室里,他将嫉妒地观察到同僚们与未知世界争夺秘密的炽热野心;他会学到怎样嘲讽浮夸无用的理论和空洞华丽的演说;最终,在异国的土地上,他会重新树立蓬勃生长的爱国心,一旦幵始自己的工作,就能迅速取得值得赞扬的成绩。当他回到祖国时,已经懂得了怎样把兴趣和注意力集中起来,也会带着蔑视的感觉看待(如果不是怜悯的话)过去崇拜的人物。

  92. 有益于科学工作的社会因素

  物质支持

  职业与研究工作是可以兼顾的

  研究者及其家庭

  93. 如同所有的精神活动一样,科学家的价值实现深受其所处的物质条件和道德环境的影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知识分子比作一种纤弱的植物,只有在特殊的环境下才能茂盛生长——几个世纪以来积淀而成的文化氛围如同肥沃的土壤,来自社会的关怀和尊重好比勤恳的施肥与照料。

  94. 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承认,人们过于强调了物质条件和道德因素方面的局限对科学发展的阻碍作用。

  95. 我们应该勇敢地承认,这样的说法大部分是人们为自己悠闲生活的辩解之辞,还有的是为了掩盖自己对科学事业不忠的事实,他们找出种种理由,

  96. 减少这种种抱怨的办法也很简单,即正视各种因素的价值,如这句真理所言:科学工作,人排首位,工具排末位。

  97. 如果完全缺乏物质条件,任何新手都会求助于政府提供的实验室。在此情况下,如果有坚忍不拔的决心,他就能得到前辈们的赏识。只要学生的科研能力胜任,又有哪位教授不愿意给他提供适当的研究条件和父亲般的建议呢?

  98. 不过,我们更愿意看到新手(假设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在他自己的实验室中,用他自己的有限积蓄购置和维持开始自己的学徒生涯。官方提供的研究场所无疑在教授和师长的指导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总的来说却存在很多弊端。

  首先,公共实验室里,研究者真正能投入工作的时间太短,到处都是喋喋不休的讲话的声音以及喧嚣的吵闹,学生和助理走来走去,分析仪器永远有人占用着。在这里工作除了浪费时间以外,这样或那样的恼人事故也时有发生,分散人的注意力,破坏了正常的研究工作。

  99. 既然这样,独自工作就好得多,特别是在确立了明确的研究目标的情况下。书籍就是我们的老师——它们充满了智慧、平静和安详,也没有坏脾气和各种偶尔的小失误。我们应该愉快而郑重地向这些老师们保证——在认识科学真相之前先认识自己,在改变大自然之前先改变自已。把大脑锻炼得强壮有力,形成独立的思想——这是最基本、最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100. 我的秘诀就是先选择一个很小的力所能及的范围来展开研究工作,充分利用自己的条件因地制宜,这样做的成果颇丰,也很有启发性。

  101. 从实际意义上的成功来讲,成功的原因不在于使用的仪器多么昂贵,而是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耐心-我们已经指出多次了,同时也是才能和智慧不断发展臻于成熟的过程。从最坏处设想,起步的时候我们受到了条件限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进行研究,然而这难道不是某种意义上的好事吗?

  102. 我们可以据此将科学研究分为两种,一种是代价昂贵的贵族式研究法,研究者身处华丽的殿堂,周围有大量物资和仪器供他驱遣;另一种是更加理性、合宜、平民化的研究方法,无论你的经济状况如何都可以釆用,智慧女神赋予它特殊的优点,足以为成长中的深思者遮风避雨,比卖弄招摇的华丽神坛实用得多。

  103. 除了通过坚持不懈和理性思考,以及用头脑超越物质资料的限制而做出的发现之外,没有什么可以更好地形容某位研究者充满活力的特质,将他从机械古板的科学工作者中区分出来的了。

  104. 把你的精力和兴趣集中在一个或者少数题目上进行研究的做法很有实用价值。

  105. 对那些热爱观察的人来说,职业实践的经历是实验室工作的最佳辅助。

  106. 我们当然不会否认分工的好处,但是也因该承认把某门学科分割得过于精细甚至支离破碎未尝不是一种弊端,会引发很多问题。

  107. 把你的目标定得高一点,最后荣誉和财富都会自动来到你面前,无须费力寻找它们。

  108. 因此,作者提出两条建议:研究者应该按照自己的性格特点选择配偶,至少不要让人代你选择。

  109. 因为对于精力充沛的正常年轻人来说,如果他还没有全然陷入放荡不羁的习惯之中,独身生活无异于邀请他进入这个圈子的请帖。有人说,只有不为各种放纵的享受所动的美德之花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思想。另外,我们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充满社会偏见的国家,勇敢的行为远比有用的思想更容易得到尊重。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能确保一位男士的思想完全不受到某位女士的支配,似乎只有和这位女士结婚才能办到。常识认为,幸福的家庭可以消除灵魂上的自私,使人的社会本能变得高贵,激发高尚的思想和爱国心。

  111. 配偶的道德品质非常重要,是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多少人都在一位不适合自己的妻子的阴影下生活——有时甚至全社会、全人类都会成为某位科学家妻子的牺牲品,自私的她们不知打断了多少重要的研究计划!女性的虚荣和任性阻碍了多少人的科学生涯!多少杰出的教授自愿套上婚姻的枷锁任其摆布,成了追名逐利之人,把自己的天赋放在贪得无厌的努力捞取荣誉上面。假如把握不好分寸,最人性化和最高贵的感情冲动也会成为科学工作最顽固的敌人。

  112. 配偶的道德品质非常重要,是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多少人都在一位不适合自己的妻子的阴影下生活——有时甚至全社会、全人类都会成为某位科学家妻子的牺牲品,自私的她们不知打断了多少重要的研究计划!女性的虚荣和任性阻碍了多少人的科学生涯!多少杰出的教授自愿套上婚姻的枷锁任其摆布,成了追名逐利之人,把自己的天赋放在贪得无厌的努力捞取荣誉上面。假如把握不好分寸,最人性化和最高贵的感情冲动也会成为科学工作最顽固的敌人。

  众所周知,女性天然倾向于照顾家庭——人类的自然选择趋势。这是一种高贵的自负,代表了整个物种的最高利益,勒南的这句话不无深意:“上帝爱女人之所爱。”她把自己的爱完全倾注到子女身上,甘愿为他们牺牲自我。

  113. 男人就没有那么专注,他可以同时爱家庭爱社会。女人往往爰好传统,喜欢特权,很少关注公正,对与变革和进步有关的工作表现得比较冷漠。相反的,男人就无愧于“社会的人”这一称号,他们会憎恨陈规陋习和特权,崇尚公正,常常会把人类的利益放在家庭利益的前面。所以,母亲只希望她的孩子永远记得她,父亲则渴望自己的名字留存在历史的记忆中。

  114. 这两种倾向(向内和向外、收缩和扩张)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人类的繁衍、文明的进步以这两者的和谐共处及其不同作用为基础。当男人的利他主义倾向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子女就会跟着受苦;相反,如果女性的倾向占主导地位,家庭虽然发展的很好,社会和国家却遭殃。

  115. 总之,作为一条普遍的规律,我建议有志于科学的年轻人从志趣相投的角度选择配偶,而不应该以美貌和财富作为择偶标准。换言之,他应该寻找感情、品质和性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和自己互补的人,不能简单地应付了事,他的妻子应该真正属于并适合他,她最好的嫁妆就是善獬人意、全心全意地接受和尊重丈夫的人生观。

  116. 勤奋好学者习惯在中等阶层的妇女中寻找配偶,可以把她们分成四个主要类型:知识型、财富型、文艺型、职业型。

  117. 知识型女性通常从事科学或者文学职业,或者由于天性好学,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多学科教育。

  118. 她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女性独有的一些软弱的脾气秉性。像这样一位女人-聪明、沉着、充满乐观和勇气——简直是研究者的理想伴侣。她会在家庭和丈夫的心中赢得不可动摇的地位,她头戴三重冠冕——深情的妻子、亲密的知己、勤奋的伙伴。

  119.悠闲、奢华、炫耀的生活的女人很难不把这些嗜好传染给她的丈夫。

  120. 假如遇到一位愿意改变女性身上那种反复无常的任性以及虚荣,将她的金钱用于科学事业的富家女继承人,那真是莫大的幸运。

  121. 描述一下那些妻子们肤浅无知、炫耀浮华的性格,或是作为家庭中的母亲,表现得多么妄自尊大,她们使辉煌的事业被迫中止,逼着年轻的科学家们弃学从政、把显微镜换成汽车,晚上还要把他们从实验室中拉出来,陪着她们参加聚会或者去剧院看戏。

  122. 我们也不要过于苛刻地指责她们,她们心地很好,但是文化层次不高。她们对丈夫那无休止的责备(“既然有条件过上豪华的生活,为什么还要工作呢?”,如此等等)虽然有害无益,但绝非不可原谅,因为她们这样做也是出于对丈夫的爱和关心。

  而傲慢自大的女继承人教训起出身低微,比她穷得多的可怜丈夫的情景更令人不快。每天听着这些使人尴尬的训斥,我们的科学家像背着沉重负担的动物一样工作,试图偿付空虚浮华的奢侈生活的全部花费,是的,这种事也会发生,因为妻子已经把她的全部嫁妆挥霍在衣服、珠宝、豪华家具以及到温泉和海滨地区度假上面了!

  123. 学者们该不该选择从事艺术或者文学的女性呢?鲜有例外的是,这些女士会给科学家带来波浪般涌来的无穷无尽的麻烦。不得不承认,既然她们精通那些通常是男人创造的艺术和文化,就会失去谦逊的魅力,她们希望主宰一切,总是想表现自己的聪明和能力。女人都会偶尔表现出夸张、做作、炫耀的夭性,但文学女性和女艺术家站在舞台上不下来,表现起来没完没了,而且她们的品位实在是刚健难懂。

  财富型的女子虽然奢侈浪费却至少是自掏腰包,她们也不喜欢书本杂志,只去珠宝店和时装店,但是文艺型女子无论是浏览珠宝时装,还是检视书商的货物,都是一样的兴奋和狂热。

  124. 因此,身体健康、精神奋发向上的职业型女性就成为我们的年轻研究者唯一可以向往的理想对象。她们乐观、真诚,受过良好教育,因而可以理解和鼓励丈夫,还对他的成功充满了热情与憧憬并且坚信不疑。喜欢简单朴素的消遣,反对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和炫耀招摇,将丈夫的健康和快乐作为努力目标,他们的家中洋溢着创造的活力,却没有训斥和反抗。如果授予科学家的荣誉到来,也应是属于他们两人共有的。

  125. 幸运的是,这一类型的迷人女子在中等阶层里比较常见,那些急于找到她们,但没有遇见或者不知怎样才能得到她们的芳心的年轻人又是最不幸的。秘诀在于,用博大的爱打动她。他要自告奋勇成为她精神的向导,塑造她谦逊的性格,便她爱上真诚的生活、紧张的工作。简言之,让她与他在精神上互相支持,帮他分担生活中的小事(如果持家和教育子女算得上小事的话),这样,我们的科学家就会从家庭的负担下解放出来,向伟大的事业进军——播种和培养他心爱的科学发现与假想。

  126.科学研究的几个阶段

  观察

  实验

  实用性假设

  证明

  127. “观察某种东西,要像从来都没有见过它一样。”

  即重新对它进行好奇的打量,忘记我们从书本、生硬的描述和约定俗成的说法中得来的印象,我们必须把思想从偏见和模糊的印象中解放出来,自己作出明白准确的观察,就像这件东西是特意为了我们的喜好创造出来的一样。简而言之,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重建那些在思考中发现了事实的学者当时的思想状态——混合了惊讶、激动和强烈的好奇的情感。

  128. 我们应该在被观察的事物中注入强烈的感情和一种深切的亲近感。我们应该将它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同时运用理智和感情去关注它。只有这样它才会向我们吐露自己的秘密,因为热情能够提高和完善我们的观察力,就像恋爰中的男子,每天都会在他心爱的女人身上发现新的优点,一直对所观察之物保持着浓厚兴趣的人最后必能察觉有价值的细节和不寻常的特性,这些东西往往会从循规蹈矩、懒于思考的观察者的眼睛底下逃走。

  129. 应该尽可能地为观察工作创造最佳的条件,为了这个目的,你应该充分利用手边掌握的最好的分析仪器以及最有效的研究方法,这样做还会大大增添你的自信。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应该在同一个问题上分别使用一些不同的方法,以便互相纠正和补充各自的不足。选择最精准的技术会让你形成最确凿的思维印象。

  130. 应该尽可能地为观察工作创造最佳的条件,为了这个目的,你应该充分利用手边掌握的最好的分析仪器以及最有效的研究方法,这样做还会大大增添你的自信。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应该在同一个问题上分别使用一些不同的方法,以便互相纠正和补充各自的不足。选择最精准的技术会让你形成最确凿的思维印象。在评估数据时,一定要避免任何草率下结论的倾向。我们应该用各种方式重复试验,直到确定数据前后绝对一致,

  131. 如果我们的研究与解剖学、自然史学等科学有关,那么观察的时候还需进行画图。这是因为,除了有其他诸多益处之外,画图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加强注意力的过程。它迫使我们详细审察整个现象,以防止那些不容易注意到的细节在例行的观察中逃过我们的注意。这些事实是千真万确的,因为形态的研究离开了图像往往难以理解。居维叶曾经很好地论证并提出:“如果没有绘图这种艺术,自然史学和解剖学的研究将不可能实现。”因此,所有伟大的观察家都善于绘图并不'是单纯的巧合。

  132. 当我们对研究结果不是很满意,即使已经使用了最合适的技术,我们也有必要尽可能多次地重复实验,直到获得各种方法能够给出的一切可能结果为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掌握一份由实验方法的原创者,或者其最信任的学生之一亲自进行实验的详细结果是极其有用的——因为我们可以将它与自己的结果相比较。

  133. 很多学科〈生理学、病理学、物理学、化学)中,实验常常比观察重要得多。做物理学或者生理学研究时,如果不设计出原创性的实验,不把所研究的现象放到或多或少的新条件下去考察和衡量,就不可能发现任何东西。

  134. 我们应在这些卓越的成就的激励下尽全力不断完善自己,把对研究对象的静态观察和实验性方法有机结合。同时,人为引起细胞和器官发生基本生物学状态的显著改变,可以简化通过逻辑方法找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和物理化学机理的过程。如果单凭观察,与现象有关的改变当然也会发生,但在自然条件下出现的几率很小。

  135. 一旦收集了必要的数据,就到了实现它们的价值的时刻,运用最普遍的科学原理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当遇到一种不寻常的现象,头脑的最初反应便是形成一种假设,以便解释该种现象,将它归人已知的定律之下。然后,通过一次实验性的测试来最终判断假设的正确性。 反观那些有用的假设的本质,你可能会注意到它们通常都是一种幸运的概括或者大胆的归纳,允许人们暂时认为新近发现的数据是某个普遍规律的例证之一,或者是某个已知原因引起的未知结果。

  136. 构想假设的时候,我们应该记住如下常识。

  (1)假设是必要的;没有假设无法解释现象。

  (2)多种假设出现后,人们可能将其互相比较与对照,或者至少进行核实。实际上,无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证实的假设会留下尚未阐明的问题。这种假设则只不过是一种没有意义的、连在一起的综合体;它们不能解释数据。

  (3)应该用化学或者物理学术语描述假设,使它们简明易懂。如果可能的话,它们应该表现为一种纯机理的阐释,就像开尔文勋爵认为的那样——模糊难懂的或者过于抽象的假设有沦为空洞的文字描述的危险。

  (4)假设用定性的方式解释一定数量的问题,回避难以理解的性质和高度抽象的思考。

  (5)如果可能,假设应该也会引起新的研究和争论。

  137. “拒绝将假设作为向导,就是承认偶然机会占据主导地位,被偶然牵着鼻子走。”

  138. 假设一直被人广为滥用。然而,必须承认,没有这种滥用,我们掌握的可靠数据就会十分有限,其数量只能缓慢增长。

  139. “假设只是工具,并非目标。”只观察不思考,其危险性等同于只思考却不观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