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的内战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的内战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2: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的内战读后感10篇

  《中国的内战》读后感(一):得民心者得天下

  主标题是“内战”,但全文没有任何军事战争方面的叙述;副标题是“斗争”,但全文依然没有国共双方你来我往的刀光剑影。之所以先阐述一下书名是因为,如果你冲着这两个词来的,会很失望。

  《中国的内战》读后感(二):雷颐先生推荐序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得转载)

  1945年8月10日,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日本终于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普天同庆。这是百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大规模反侵略战争中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而且,在抗战期间,以英美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为先导,百余年来列强强加在中国身上的不平等条约已基本废除,租界已经收回,领事裁判权被废除,被日本强占半个世纪的台湾、澎湖列岛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在联合国任常任理事国,百年积弱的中国一跃成为“五强”之一……这一切,不能不令人欣喜万分, 也不能不使国民政府、国民党的威望突然高涨,达到多年未有的高度。抗战胜利,确使国民党得到一笔巨大的政治财富或曰政治资本。然而,就在短短几年内,国民党这笔巨大的政治财富或政治资本却丧失殆尽,在最后的国共大决战中惨败而逃。

  为何最终如此结局?政治家有不同的思考与解释,历史学家当然有更多、更不同、更深刻的思考、研究与解释,有关论文、专著指不胜屈。美国学者胡素珊(Suzanne Pepper)的《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即其中最重要一本专著。

  这部五十多万字、厚近五百页关于“中国的内战”的专著,却几乎未提战争、军事。显然,作者认为在1945—1949年决定中国命运的内战中,战争、军事并非决定性作用,所以本书的副标题是“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然而,所谓“政治斗争”,作者对国共两党的谋略、策略也惜墨如金。通读全书,作者的“政治斗争”指的是国共两党对城市与乡村的经济政策,对贫苦农民、地主、工人、资本家、学生、知识分子等社会各阶层的政策。这些政策,可以称之为“社会政策”。然而在国共两党的“政权攻防战”中,彼此不同的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就是广义的“政治”,也是最根本的、最终决定鹿死谁手的“政治斗争”。

  胡素珊强调,中国如此之大、社会如此复杂,很难有单一的原因,所以“中国的内战”最终结局是前述“政治斗争”的结果。即国共两党对城市与乡村的经济政策,对贫苦农民、地主、工人、资本家、学生、知识分子等社会各阶层的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她设定的目标是对国共两党的政治或表现进行比较,她关注的重点在于双方政策的实施,以及这些政策对一般民众的影响。

  作者认为,从“政治斗争”的角度看,中国这一次“内战”从1945年日本投降起实际就已开始。日本的失败,使国民党突然面对一笔巨大的财富。胜利者的接收,成为贪官污吏的“劫收”。金子、房子、票子、车子、女子(汉奸的妻妾)是“接收大员”巧取豪夺的对象,被人戏称为“五子登科”。“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这句民谣,直观生动地说明了民心向背的瞬息之变。国民党一位负责接收的要员也不能不承认此点,向蒋介石进言:“像这样下去,我们虽已收复国土,但我们将丧失人心!”有人意识到,这样的接收使政府“基础动摇,在一片胜利声中早已埋下了一颗失败的定时炸弹”。当时即有舆论称这种“光复”是“胜利的灾难”。既无党内民主更无党外力量的制约,突然面对巨大财富,国民党就无可避免地更加腐败,加速其走向失败的步伐。在“劫收”中民心尽失的国民党,在随后的“大决战”中注定要“在劫难逃”。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得到的那笔堪称丰厚、至为珍贵的政治资本,就这样被它突然得到的物质财富所吞噬。政治财富与物质财富不是相得益彰,而是后者吞噬前者,真是历史的吊诡。

  2013年8月30日 雷颐

  《中国的内战》读后感(三):窑洞问对,道出真谛

  夜读是著,有所感喟;以往认识,多须厘清。

  大局早已由三巨头在雅尔塔秘定。世界格局的安排,东西方阵营的划分,决定了中国版图的颜色。所谓关外割据或是划江而治,都不可能。

  两阵对垒,江山易代,无非是街陌巷里之谈资;胜负因果,成败镜鉴,至多是史家骚客的素材。所谓资治通鉴,良愿而已;所谓殷鉴未远,无奈的哀告罢了。2000年历朝历代,几位明君能吸收前朝教训,力挽狂然、止衰运起中兴。

  倒是窑洞问对,道出真谛。

  汪宇

  《中国的内战》读后感(四):内战中国共两党的装备及技能[书摘]

  一、对汉奸的处理不善

  傀儡政府官员变成国民党员,伪政权官员在办公外挂一块招牌,即可完成转变。

  伪军头目李守信,曾任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的蒙古军司令,卢沟桥事变前,李已投靠日本,第一批叛国替日本人打仗的中国将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任命李为10路军总司令,另一个伪军将领门致中任9路军总司令。

  青岛地区皇协军军官李先良,胜利后任命为青岛市长。

  姜鹏飞,在大连和沈阳替日本人工作,胜利后,被国民党政府任命为驻守在河北东部的新27军指挥官。

  城市舆论开始背离国民党,接管时期标志着政府抗战无能的最终发展形式。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南京已经解放,岗村次宁仍然在外交部大楼办公,9月4日,南京报纸还要接受日本特工的检查。

  平津地区的全部汉奸和叛国者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二、腐败

  处理敌人资产上,显得不够公平合理。接收官员只关心:金子、车子、房子、日本女子、面子。没有任何制度保障,规定的有效执行取决于官员的操守。

  任何东西,只要被认为是敌人的资产,都会成为第一个声称拥有所有权的人的财产。

  日本人移交给中国官员的所有资产一开始都附有详细的清单,日本人保有副本。由于大部分接收官员拒绝提交原始清单,日本人将五大箱清单副本交给蒋介石协助调查接受官员腐败事宜。

  虽然证据确凿,政府依然没有果断措施,调查组没有权利强制实施惩罚建议及措施,调查完毕,案件转交地方当局。

  三、国民党经济政策

  蒋介石政府的50亿美元带宽的工业救助计划并不能满足重庆附近工业和矿业的需求。

  敌占区工厂主要求归还被国民党政府接收了的资产。

  光复地区经济完全停滞,上海和天津的九成工厂完全停产。

  政府确定未伪币对法币汇率过低,导致伪币大幅贬值,苏浙地区的中小企业家蒙受巨大损失。

  要求对日占区的学生进行再教育,学习孙中山理论、蒋介石公开讲话、中国历史及地理、时事及军事训练。学生只有再教育课程中取得及格分数,方能继续学习。同时,教师也需要参加专业能力及对国民党忠诚度的测试。

  接收官员、撤退到内地的学生对光复地区的人普遍有一种优越感。

  从1937年到1945年,物价上涨2000倍。

  1946年,仅上海的罢工和劳动纠纷就达到1716起。

  四、对待学生反战运动

  美军帮助运送了50万的国民党军队,5万海军陆战队为政府占领了北京、天津、青岛等。

  美国人为政府39个师装备了成套装备。

  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项目提供了50亿美元,大部分送到了国统区。

  1946年6月,美国签署一份租界法案信贷协议,增加对中国的贷款。

  1946年平安夜,一位北京大的女学生被两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强奸,引发12月30日全国8所高校的抗美游行。到次年1月底,广州、昆明、台北等二十多个城市学生组织了示威游行、集会和罢课。

  1947年5月,美国副国务卿迪安·艾奇逊表示要重建德国和日本的意图,与战后占领政策背道而驰,这样做的起因是冷战的发展和美国想要在欧亚建立反共的前线。对日本的仇恨与东亚地缘政治的担忧再次引起学生的紧张,1948年5月4提,上海120所的大众学生成立“反对美国扶植日本,挽救民族危机联合会”,5月底,北平建立起相似的华北学生反美抗日联合会。

  《中国的内战》读后感(五):国民党在大陆为什么不肯搞“土改”?

  “土改”打败了国民党,这是长期以来流传甚广的现代神话之一。

  不能说这个解释就是错误的,但失于简单。

  首先,这么好的办法,为什么国民党不去模仿?其次,为什么在一些地区,农民并不欢迎“土改”,只好靠暴力来推行?第三,土地交给农民后,为什么解放后又通过集体化收回?第四,在传统社会中,农民的意见对历史影响究竟有多大?民国取代清朝,也未必得到农民的认可(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大多数人极端反对,一个政权总能维持下来),可为什么在1945—1949年,民意如此重要?

  类似的问题还可以问很多,值得深入分析。

  国民党的土改尝试

  近代以来,政治者关注地权,带有普遍性。

  一是源于农业社会的传统价值观,认为农业是“国本”;一是国门洞开后,中国经济从南北格局转为东西格局,沿海城市迅速发展,大量优质劳动力向此集中,而流入城市的多是农村中层,富户与赤贫往往留在乡村,导致乡村冲突加剧,社会趋于解体。

  伦敦脱险后,孙中山曾说:“暂留欧洲,以考察其政治风俗,并结交其朝野贤豪,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而孙的“心得”,即1899年,孙中山在与章太炎、梁启超的讨论中,“提出土地国有、授耕者以田的主张”,并在1902年在越南设立的兴中会分会的誓词中加入“平均地权”。

  1926年北伐时,国民党提出“二五减租”方案(减租25%),1927年5月又颁布《佃农保护法》,在1930年6月公开的《土地法》草案中,规定地租额为收获总量的37.5%,如能遵照执行,农民负担确实大大减少。

  国民党采取了渐进道路

  虽然国民党也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核心问题,但采取了渐进道路。即:先“减租”以调整租佃关系、“提高佃农生活”,再由政府以“赎买”的形式把地主“多余”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

  首先,中国社会当时阶级分层不明显,许多地主仅够温饱,夺其地均分,农民所得亦有限。

  第二,传统乡绅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打击这一阶层,乡村可能失序,不仅政府税收困难,养老、教育、慈善等问题亦无人组织,成为政府负担。

  第三,执行能力不足,1928—1929年张静江在浙江省推行“二五减租”,导致18万国民党基层党员被地方士绅武装枪杀,6千多国民党乡村党部被捣毁,只好作罢。

  现实是,提高执行力,政府的成本就会提升,可靠农业那点产出,根本养不起。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曾计划将保长、甲长亦纳入公务员系统,使其雇员规模超千万,这显然不切实际。

  上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面临日本巨大威胁,无暇深入土改,随着抗战爆发,工作重心不得不全面转移。

  解放前农村贫富差距有多大

  梁漱溟曾在山东邹平搞了7年“农村改革”,而毛也曾在湖南等地农村进行过调查,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

  山东邹平是当时土地分配相对平均的地区,而湖南在军阀战争时期地处南北拉锯战前线,无论哪方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征税,能鱼肉乡里的土豪劣绅得到重用,农民苦不堪言。

  从整体看,当时农村的贫富差距究竟有多大?由于统计材料不完整,只能举出一些个案。

  以甘肃定西县农村为例,1934年地主自耕占地为20%(地主户数为总户数4.7%),半自耕农为40%,佃农为40%。

  据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1950年编印的《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资料》统计,江西1949年以前原白区地主、富农共占人口11.3%,占有土地44.6%;湖南1949年以前丘陵地区,地主、富农占人口9.2%,占有土地64.1%。

  而据1873年的统计资料,当时英国贵族拥有土地73.9%,而他们只占土地拥有者(不是农村全部人口)的1.4%,而剩下的98.6%土地拥有者,仅拥有26.1%的土地。

  根据山西省永济县吴村档案估算,土改前该村家户地权分配基尼系数为0.421,个人地权分配基尼系数为0.355;土改后家户地权分配基尼系数为0.272、个人地权分配基尼系数为0.228。

  而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2年中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74。

  贫富差距客观存在,但是否达到激化的程度,值得推敲。

  土改的蠕变效应

  虽然土改确实减少了乡村的贫富差距,但它也是有成本的,亦可能导致“蠕变效应”。

  所谓“蠕变效应”,是指一个行动初期目标并不大,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得不去解决关联问题,带来投入增加,可投入越多,派生出的关联问题反而越多,最终从一个小问题变成一个大问题。

  比如“一战”就是典型的“蠕变效应”,战争开始时,绝大多数参战国认为几个月就能结束,英国初期甚至未采取义务兵制,可最终却变成激战4年、造成1600万人死亡的惨剧。

  土改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很快便出现了土地私人买卖的问题,产生出新的兼并和新的贫民,尤其是后者,给政府带来负担。其实,以山西省永济县吴村为例,在成立高级社前,家户地权分配基尼系数进一步下滑到0.266,个人地权分配基尼系数下滑到0.209,贫富差距显著缩小,但对可能出现的贫富分化,让决策者忧心忡忡。

  分的究竟是谁的地

  在许多农村,即使将地主的土地全部没收,平分给农民,农民收获亦不多,未必能唤醒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那么,群众是怎么发动起来的呢?

  首先,没收地主财产并平均分配,这是一种有效的运动方式。看到能立刻分到财产,加上积极分子先到先得,起了“榜样作用”,普通民众亦会紧跟。乡村社会相对封闭,为防止报复,人们更倾向于采用暴力手段。“由于单纯地追底财,用尽各种刑法。甚至有的拿出底财,也要打死。”

  暴力一旦蔓延,便会失去理性,在1946年河南土改中,仅冀南二地委复查中便死了2033人,其中地主782人,仅占38.4%,富农530人,占26.6% ;中贫农721人,高达35%,有的全县土改大会甚至直接被称作“杀人大会”。

  其次,当时农村普遍存在“公田”,低的占总数10—30%,高的占30—50%,公田收入用来养老、祭祖、办学、治病,满足低层次社会需要,虽主要掌控在富户手中,难免有贪腐,但整体看,这是一笔重要的社会资产。而土改中被大量分配的,恰恰是“公田”。

  “公田”面积大,分配后农民得利多,但原本由社会提供的那些福利,只好由政府承担起来。土改后,当出现贫富分化的苗头时,除了意识形态因素外,在实际操作层面,政府也不得不采取措施。毕竟贫富在享受同样的福利,承担同样的责任,纵容下去,难免出现“穷者更穷,富者更富”的局面。

  从集体化,到严禁城乡自由贸易,再到半军事化管理,很可能是为了应对土改的蠕变效应而采取的举措。

  土改成败看团队

  由于解放区彼此间隔,导致各地重视程度不一,一度进入凝局,对此,在1947年9月召开全国土地会议上,认为地方党组织渗入了“地主、富农和坏蛋”,各地区开始整党,晋冀鲁豫边区1700人集中开会85天,调查每个与会者的“阶级成分、思想和行为”,部分人受到惩罚。会议后,宣布在对现有党员全部调查结束前,停止注册新党员。 在一些地区,整党甚至请农民来参与。

  在土改中,基层团队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干部既要熟悉农村,又要秉持公心,在不可能被充分监督的前提下,他们的表现决定了土改的成果。

  其实,在县长林诗旦带领下,1942年国民党在福建龙岩进行的土改取得成果,但只是“赎买”土地一项际借贷高达10.2亿元,此外对全县进行了大规模培训,按此投入,当时全国14省82个县级政府118.7万名行政共需经费7.6亿元, 显然不具普及价值。

  投入不足,则人们最终选择了制度的解决方案。

  国民党输掉了农村

  对比土改前和土改后,其实政府汲取资源的能力没有显著提升,所以在不同时期,土改程度不同。

  精英层被破坏,国民党失去了对北方农村的掌控能力,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不得不继续依靠南方乡村的资源,已承受8年痛苦的人民自然不满,国民党失去了乡村的支持。

  相反,通过土改,中农成了农村的主导,他们有一定资产,又害怕失去,人人自保,社会呈原子态,干部动员的效果得以最大化。而副作用是,也出现了权力财富化的倾向,比如1954 年,郭集乡32 名党员中已有10 人上升为富裕中农,其中6 人剥削雇佣劳动;1 人上升为新富农,剥削雇佣劳动40 %。莱阳地委约有5 %的党员雇工,多者达到9 %。德州地委400 名区乡干部雇工的比例,1950 年为3.8 % ,1952 年已达17 %。

  但,与国民党在大陆最后时期惊人的贪腐相比,这一切并不醒目。

  中产阶级没能左右历史

  在胡素珊看来,“因为土改,所以农民走上前线”的逻辑并不通顺,而是“因为土改,国民党失去了乡村的控制能力,导致统治动摇”。

  那么,城市的情况又如何?以往研究多倾向于中产阶级抛弃了国民党,但胡素珊反问道:抗战结束后,国民党的腐败已达到峰值,“劫收大员”令民怨沸腾,为什么国民党大陆政权此时没有垮台,而是拖到了1949年?

  确实,1948—1949年的通胀惊人,但城市的各单位都会给员工发米发柴等,市场交易已成辅助,只对没单位的边缘人员生活有影响。况且,此时知识分子的收入只有三轮车夫的几十分之一,后者才是真正的中产阶级,他们并无特别的政治立场。

  通过数据分析,胡素珊认为,当时知识群体更希望走第三条路线,而走不通时,支持国共的比例基本各占一半,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运动不断的原因之一,因为城市知识人的支持远不如乡村那么多,所以他们要到农村接受改造。

  当家都有当家的难

  或者,可以尝试回答一下本文开始提出的四个问题了。

  为什么国民党不去搞土改?因为土改的作用是在乡村建构新的精英阶层,在战争压力下,国民党拿不出更多资源来做这件事,特别是其缺乏足够的干部储备,土改至少在初期会降低农村生产力,土改以分“公地”为主,使乡村社会的自主能力更脆弱,对于这些风险,执政党难免望而却步。

  为什么在一些地区,农民并不欢迎土改?因为土改试图重建农村社会精英层,对已贫困化、趋于解体的乡村,它有组织价值,而在相对富裕、阶层差距不大、宗族血脉联系较强的乡村,自然不受欢迎。

  土地交给农民后,为什么解放后又要通过集体化收回?因为土改出现了蠕变效应,土地均分后,有的农民善于经营,或利用权力,迅速发达,成为富农,有的农民不得不卖地,又成为贫农,要防止贫富两极分化,必须取缔土地市场,进而取缔个体劳动,当然,土改在意识形态上亦有无法合拍处。

  最后,为什么在1945—1949年,民意如此重要?其实,民意未必更重要了,但历史书写的方式让它看上去显得很重要。

  编辑上留有遗憾

  本书是现代史研究中的名著,特别是对土改的研究,具有里程碑价值。在“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叙事之外,作者通过档案研究开拓出了一条新路,无怪乎杨奎松先生称赞本书为“这是任何想要了解国共关系史……的读者,非读不可的重要著作之一”。

  本书1997年曾引进出版,此次再版重译,可称功德,只是编辑过于粗糙,错别字、病句太多,实在有负这本学术名著。

  “土改”打败了国民党,这是长期以来流传甚广的现代神话之一。

  不能说这个解释就是错误的,但失于简单。

  首先,这么好的办法,为什么国民党不去模仿?其次,为什么在一些地区,农民并不欢迎“土改”,只好靠暴力来推行?第三,土地交给农民后,为什么解放后又通过集体化收回?第四,在传统社会中,农民的意见对历史影响究竟有多大?民国取代清朝,也未必得到农民的认可(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大多数人极端反对,一个政权总能维持下来),可为什么在1945—1949年,民意如此重要?

  类似的问题还可以问很多,值得深入分析。

  国民党的土改尝试

  近代以来,政治者关注地权,带有普遍性。

  一是源于农业社会的传统价值观,认为农业是“国本”;一是国门洞开后,中国经济从南北格局转为东西格局,沿海城市迅速发展,大量优质劳动力向此集中,而流入城市的多是农村中层,富户与赤贫往往留在乡村,导致乡村冲突加剧,社会趋于解体。

  伦敦脱险后,孙中山曾说:“暂留欧洲,以考察其政治风俗,并结交其朝野贤豪,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而孙的“心得”,即1899年,孙中山在与章太炎、梁启超的讨论中,“提出土地国有、授耕者以田的主张”,并在1902年在越南设立的兴中会分会的誓词中加入“平均地权”。

  1926年北伐时,国民党提出“二五减租”方案(减租25%),1927年5月又颁布《佃农保护法》,在1930年6月公开的《土地法》草案中,规定地租额为收获总量的37.5%,如能遵照执行,农民负担确实大大减少。

  国民党采取了渐进道路

  虽然国民党也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核心问题,但采取了渐进道路。即:先“减租”以调整租佃关系、“提高佃农生活”,再由政府以“赎买”的形式把地主“多余”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

  首先,中国社会当时阶级分层不明显,许多地主仅够温饱,夺其地均分,农民所得亦有限。

  第二,传统乡绅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打击这一阶层,乡村可能失序,不仅政府税收困难,养老、教育、慈善等问题亦无人组织,成为政府负担。

  第三,执行能力不足,1928—1929年张静江在浙江省推行“二五减租”,导致18万国民党基层党员被地方士绅武装枪杀,6千多国民党乡村党部被捣毁,只好作罢。

  现实是,提高执行力,政府的成本就会提升,可靠农业那点产出,根本养不起。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曾计划将保长、甲长亦纳入公务员系统,使其雇员规模超千万,这显然不切实际。

  上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面临日本巨大威胁,无暇深入土改,随着抗战爆发,工作重心不得不全面转移。

  解放前农村贫富差距有多大

  梁漱溟曾在山东邹平搞了7年“农村改革”,而毛也曾在湖南等地农村进行过调查,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

  山东邹平是当时土地分配相对平均的地区,而湖南在军阀战争时期地处南北拉锯战前线,无论哪方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征税,能鱼肉乡里的土豪劣绅得到重用,农民苦不堪言。

  从整体看,当时农村的贫富差距究竟有多大?由于统计材料不完整,只能举出一些个案。

  以甘肃定西县农村为例,1934年地主自耕占地为20%(地主户数为总户数4.7%),半自耕农为40%,佃农为40%。

  据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1950年编印的《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资料》统计,江西1949年以前原白区地主、富农共占人口11.3%,占有土地44.6%;湖南1949年以前丘陵地区,地主、富农占人口9.2%,占有土地64.1%。

  而据1873年的统计资料,当时英国贵族拥有土地73.9%,而他们只占土地拥有者(不是农村全部人口)的1.4%,而剩下的98.6%土地拥有者,仅拥有26.1%的土地。

  根据山西省永济县吴村档案估算,土改前该村家户地权分配基尼系数为0.421,个人地权分配基尼系数为0.355;土改后家户地权分配基尼系数为0.272、个人地权分配基尼系数为0.228。

  而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2年中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74。

  贫富差距客观存在,但是否达到激化的程度,值得推敲。

  土改的蠕变效应

  虽然土改确实减少了乡村的贫富差距,但它也是有成本的,亦可能导致“蠕变效应”。

  所谓“蠕变效应”,是指一个行动初期目标并不大,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得不去解决关联问题,带来投入增加,可投入越多,派生出的关联问题反而越多,最终从一个小问题变成一个大问题。

  比如“一战”就是典型的“蠕变效应”,战争开始时,绝大多数参战国认为几个月就能结束,英国初期甚至未采取义务兵制,可最终却变成激战4年、造成1600万人死亡的惨剧。

  土改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很快便出现了土地私人买卖的问题,产生出新的兼并和新的贫民,尤其是后者,给政府带来负担。其实,以山西省永济县吴村为例,在成立高级社前,家户地权分配基尼系数进一步下滑到0.266,个人地权分配基尼系数下滑到0.209,贫富差距显著缩小,但对可能出现的贫富分化,让决策者忧心忡忡。

  分的究竟是谁的地

  在许多农村,即使将地主的土地全部没收,平分给农民,农民收获亦不多,未必能唤醒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那么,群众是怎么发动起来的呢?

  首先,没收地主财产并平均分配,这是一种有效的运动方式。看到能立刻分到财产,加上积极分子先到先得,起了“榜样作用”,普通民众亦会紧跟。乡村社会相对封闭,为防止报复,人们更倾向于采用暴力手段。“由于单纯地追底财,用尽各种刑法。甚至有的拿出底财,也要打死。”

  暴力一旦蔓延,便会失去理性,在1946年河南土改中,仅冀南二地委复查中便死了2033人,其中地主782人,仅占38.4%,富农530人,占26.6% ;中贫农721人,高达35%,有的全县土改大会甚至直接被称作“杀人大会”。

  其次,当时农村普遍存在“公田”,低的占总数10—30%,高的占30—50%,公田收入用来养老、祭祖、办学、治病,满足低层次社会需要,虽主要掌控在富户手中,难免有贪腐,但整体看,这是一笔重要的社会资产。而土改中被大量分配的,恰恰是“公田”。

  “公田”面积大,分配后农民得利多,但原本由社会提供的那些福利,只好由政府承担起来。土改后,当出现贫富分化的苗头时,除了意识形态因素外,在实际操作层面,政府也不得不采取措施。毕竟贫富在享受同样的福利,承担同样的责任,纵容下去,难免出现“穷者更穷,富者更富”的局面。

  从集体化,到严禁城乡自由贸易,再到半军事化管理,很可能是为了应对土改的蠕变效应而采取的举措。

  土改成败看团队

  由于解放区彼此间隔,导致各地重视程度不一,一度进入凝局,对此,在1947年9月召开全国土地会议上,认为地方党组织渗入了“地主、富农和坏蛋”,各地区开始整党,晋冀鲁豫边区1700人集中开会85天,调查每个与会者的“阶级成分、思想和行为”,部分人受到惩罚。会议后,宣布在对现有党员全部调查结束前,停止注册新党员。 在一些地区,整党甚至请农民来参与。

  在土改中,基层团队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干部既要熟悉农村,又要秉持公心,在不可能被充分监督的前提下,他们的表现决定了土改的成果。

  其实,在县长林诗旦带领下,1942年国民党在福建龙岩进行的土改取得成果,但只是“赎买”土地一项际借贷高达10.2亿元,此外对全县进行了大规模培训,按此投入,当时全国14省82个县级政府118.7万名行政共需经费7.6亿元, 显然不具普及价值。

  投入不足,则人们最终选择了制度的解决方案。

  国民党输掉了农村

  对比土改前和土改后,其实政府汲取资源的能力没有显著提升,所以在不同时期,土改程度不同。

  精英层被破坏,国民党失去了对北方农村的掌控能力,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不得不继续依靠南方乡村的资源,已承受8年痛苦的人民自然不满,国民党失去了乡村的支持。

  相反,通过土改,中农成了农村的主导,他们有一定资产,又害怕失去,人人自保,社会呈原子态,干部动员的效果得以最大化。而副作用是,也出现了权力财富化的倾向,比如1954 年,郭集乡32 名党员中已有10 人上升为富裕中农,其中6 人剥削雇佣劳动;1 人上升为新富农,剥削雇佣劳动40 %。莱阳地委约有5 %的党员雇工,多者达到9 %。德州地委400 名区乡干部雇工的比例,1950 年为3.8 % ,1952 年已达17 %。

  但,与国民党在大陆最后时期惊人的贪腐相比,这一切并不醒目。

  中产阶级没能左右历史

  在胡素珊看来,“因为土改,所以农民走上前线”的逻辑并不通顺,而是“因为土改,国民党失去了乡村的控制能力,导致统治动摇”。

  那么,城市的情况又如何?以往研究多倾向于中产阶级抛弃了国民党,但胡素珊反问道:抗战结束后,国民党的腐败已达到峰值,“劫收大员”令民怨沸腾,为什么国民党大陆政权此时没有垮台,而是拖到了1949年?

  确实,1948—1949年的通胀惊人,但城市的各单位都会给员工发米发柴等,市场交易已成辅助,只对没单位的边缘人员生活有影响。况且,此时知识分子的收入只有三轮车夫的几十分之一,后者才是真正的中产阶级,他们并无特别的政治立场。

  通过数据分析,胡素珊认为,当时知识群体更希望走第三条路线,而走不通时,支持国共的比例基本各占一半,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运动不断的原因之一,因为城市知识人的支持远不如乡村那么多,所以他们要到农村接受改造。

  当家都有当家的难

  或者,可以尝试回答一下本文开始提出的四个问题了。

  为什么国民党不去搞土改?因为土改的作用是在乡村建构新的精英阶层,在战争压力下,国民党拿不出更多资源来做这件事,特别是其缺乏足够的干部储备,土改至少在初期会降低农村生产力,土改以分“公地”为主,使乡村社会的自主能力更脆弱,对于这些风险,执政党难免望而却步。

  为什么在一些地区,农民并不欢迎土改?因为土改试图重建农村社会精英层,对已贫困化、趋于解体的乡村,它有组织价值,而在相对富裕、阶层差距不大、宗族血脉联系较强的乡村,自然不受欢迎。

  土地交给农民后,为什么解放后又要通过集体化收回?因为土改出现了蠕变效应,土地均分后,有的农民善于经营,或利用权力,迅速发达,成为富农,有的农民不得不卖地,又成为贫农,要防止贫富两极分化,必须取缔土地市场,进而取缔个体劳动,当然,土改在意识形态上亦有无法合拍处。

  最后,为什么在1945—1949年,民意如此重要?其实,民意未必更重要了,但历史书写的方式让它看上去显得很重要。

  编辑上留有遗憾

  本书是现代史研究中的名著,特别是对土改的研究,具有里程碑价值。在“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叙事之外,作者通过档案研究开拓出了一条新路,无怪乎杨奎松先生称赞本书为“这是任何想要了解国共关系史……的读者,非读不可的重要著作之一”。

  本书1997年曾引进出版,此次再版重译,可称功德,只是编辑过于粗糙,错别字、病句太多,实在有负这本学术名著。

  (未经作者允许,请勿转载)

  《中国的内战》读后感(六):战在军事之外

  国民党何以会在内战中失败,众多说法,众多分析,众多解读。

  小时候学习,我们党自己总结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统一战线。现在大了,看了更多的书,更觉得此总结深刻到位。比如胡素珊女士对土地改革提出了其调整甚多等,其实这并没太大关系。不可否认的是,土地革命有时激烈,有时和缓,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统一战线——能够在革命尚未成功时,更广泛地团结更多的人,以扩大自己的力量和影响,取得最终胜利。至于这过程中到底有多少荒蛮行为,其实不用追究也知道很多,但这也许是一个要夺取统治权的政党必须作出的牺牲,更何况还是一个信奉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组织。虽然俄国十月革命很文明,但谁也不能否认肃反运动的残酷和古拉格的非人地狱。而苏联一直是我们的老大哥,如果没有苏军的支持,我们想打败全幅美军武装的国民党肯定是没有可能的。

  所以,说到底,还是赞成高华的观点,一切的成败还都要看战场上的军事结果。成王败寇。当然后方的政策对前线战场是有影响的,会起到相辅相成或牵制阻碍的作用。但军事失利和战果才是历史评判的有力标准。谁也不能否认毛在军事战略上的天才,看不到这一点就只能失败。所以,还是想去看讲述军事斗争的史书,此书可权当一补充。

  《中国的内战》读后感(七):政策的成功与失败

  而国民党则是从开始就是执行了一个错误的政策,尤其是在城市的接受上,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都损害了当时群众的利益,引起了人们极大地不满。虽然在其后也做了一些政策上的纠正,但是也不能够在纠正过来。所以国民党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中国的内战》读后感(八):战在军事之外

  国民党何以会在内战中失败,众多说法,众多分析,众多解读。

  小时候学习,我们党自己总结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统一战线。现在大了,看了更多的书,更觉得此总结深刻到位。比如胡素珊女士对土地改革提出了其调整甚多等,其实这并没太大关系。不可否认的是,土地革命有时激烈,有时和缓,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统一战线——能够在革命尚未成功时,更广泛地团结更多的人,以扩大自己的力量和影响,取得最终胜利。至于这过程中到底有多少荒蛮行为,其实不用追究也知道很多,但这也许是一个要夺取统治权的政党必须作出的牺牲,更何况还是一个信奉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组织。虽然俄国十月革命很文明,但谁也不能否认肃反运动的残酷和古拉格的非人地狱。而苏联一直是我们的老大哥,如果没有苏军的支持,我们想打败全幅美军武装的国民党肯定是没有可能的。

  所以,说到底,还是赞成高华的观点,一切的成败还都要看战场上的军事结果。成王败寇。当然后方的政策对前线战场是有影响的,会起到相辅相成或牵制阻碍的作用。但军事失利和战果才是历史评判的有力标准。谁也不能否认毛在军事战略上的天才,看不到这一点就只能失败。所以,还是想去看讲述军事斗争的史书,此书可权当一补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