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穿越丝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穿越丝路》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32: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穿越丝路》读后感10篇

  《穿越丝路》是一本由李伟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5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穿越丝路》读后感(一):荆棘之路,经济之路,复兴之路

  没有行万里路的人似乎读起这本书不太会有共鸣

  还好,书中的内容介绍还算浅显,装帧精美,印刷精良,绘制了很多彩色插图地图和照片。应该算是近一两年内看到制作精美的书籍 。

  如果有人想要重温一下中华历史数千年来直通西域,那种商业繁华,从已经凋零的丝绸之路发掘过去人们没有海运的年代辉煌。这本书会给读者一种小型百科的感觉,像是一个精致的杂货店一样,走进去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在没有海运的年代,这条路无异是中华帝国与外界连通的一条枢纽,一条脐带,经济命脉。

  这本书也恰恰迎合了这种宣传,处于经济目的还是政治宣传需求,也是当下的一个热点。如今的人们早就忘却了数千年前这条古路给中华帝国带来的繁荣昌盛和无上荣光,而今在国运当头,面对大洋彼岸虎视眈眈的美帝忘我之心不死,天朝帝国应该如何为自己谋求相应的地位和国家安全。

  在海洋上似乎无法与大国争雄,起码短期内无法做到。但是通过复兴古路,开启天朝基建狂魔的暴走模式,在点开高铁科技树的同时,再次打通天朝与亚欧的脉络通路 。

  今日的中华帝国谋求的并非一城一池一地,而是大欧亚共荣圈

  《穿越丝路》读后感(二):书摘

  丝绸之路就像一条飘逸的丝带,穿行在灰褐色的亚洲腹地,将东方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和欧洲文明串联在了一起。 20世纪初的旅行者和公元前1世纪的张骞一样艰苦,甚至还会面临更多的危险,因为中亚的持续干旱化,导致许多水源干涸。 文明就像充满诱惑的火炬,无论中间有多少昏暗的迷雾,人们都可以循着透过的微光抵达彼岸。

  西行之旅,或出敦煌西北的玉门关,或出西南的阳关。阳关和玉门关的选址都十分讲究,占据了沙漠中的最后的一处水源。再向西便进入了令人生畏的罗布泊荒漠,前路茫茫,生死未卜。很长时期以来,这里便是中国人的心灵边界,关外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走出去,意味着无限的遥远与无穷的凶险。

  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被发现和被优化的结果。在过去2000年中,依靠双脚的丈量,穿越沙漠与雪山,人们始终在寻找最安全、便捷、畅通的路径。它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条或两三条道路,而是一个庞大的道路交通网络。

  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中国人的地理观念仍带有浓厚的命定色彩……张骞所代表的西汉王朝是一个破局者。他每向前走一步都意味着一个新的记录诞生;每带回一份信息都会填补认识上的空白;每产生一个疑问都会引发后人的不懈求索。

  《穿越丝路》读后感(三):丝绸之路是中西文明交融史

  自汉代张赛开辟了丝绸之路后,开启了中国对外交流的伟大篇章。古丝绸之路,简称“丝路”。始于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那些令人敬仰的开创并行走在丝绸之路的人,使中国最早发现世界,也使中国与其他文明之间有了密切的往来,也让世界认识了中国。这些不同文化和宗教的传播交流,使东西方的文明更加融合和进步。

  后来逐渐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特别是是唐代之后,与海外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使用海上航道,促进了中西贸易开展,这就是称之为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通道在唐朝时期运送的货物主要是丝绸,所以我们还是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朝、元朝时期,出口的主要货物渐渐变为瓷器。所以,我们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与此同时,我们进口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所以,我们也把它称作“海上香料之路”。

  在这条丝绸之路上有很多古老灿烂的宗教和历史文化,如敦煌莫高窟,精美的壁画,色彩明艳,融合了中西方文化,这是中外交流的产物,是中国文化遗产中最灿烂的、最辉煌的。还有宗教的使者,传播着灿烂的宗教文化艺术,唐朝的玄奘等高僧西行的壮举,更是了不起。

  《穿越丝路》读后感(四):《穿越丝路》:看中国发现世界,融入世界

  文/吴情

  不少人持有这样一个观念:在前现代时期,东、西方由于地理空间上的隔离,远洋航行技术的不发达,长时间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而自西方“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全球化的趋势逐渐加速,直至现今连成一个整体的世界,或谓之曰“地球村”。其实,深入厚重历史,你会发现,前现代时期,东、西方之间并非完全隔绝,四条“丝绸之路”将它们紧密联系,其中,陆上丝绸之路共三条,分别是丝绸之路南道、绿洲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另外,还有海上丝绸之路一条。这些丝绸之路,在现代世界形成以前,充当了文明间交往的通途,尽管行走在通途之上并非一帆风顺。

  【筚路蓝缕,中国发现世界】

  “丝绸之路”,太美的名字,毕竟,现实之路,却充满了灰尘、泥土、沼泽、沙漠、戈壁、险滩、风暴。“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在《中国》(1887)中首次提出,指代“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连接中国与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河间’区域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路线”,不过,今天所说的“丝绸之路”,在时间和空间都较其定义有很大拓展。数千年前,中国古人,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才开辟出“丝绸之路”呢?他们又为何执着于开辟“丝绸之路”呢?

  【辉煌灿烂,文明互动交流】

  “丝绸之路”虽然以丝绸贸易闻名,但是通过这条路进行国际贸易的货物,并非只有丝绸。东方中国的精美瓷器,是丝绸之外又一广为人知的奢侈品,凝聚了西方对中国的美好幻想。中国也并非只输出不输入,来自西方(包括中国境内的西域、西域之外的外国)的动、植物,也都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比如汗血宝马、驯犀、驯象、苜蓿、葡萄、占城稻、甘蔗、胡椒、石榴等等。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从此更加丰富多元。

  在商品贸易之外,东、西方还在科技、艺术、宗教、文学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互动和交流。在科技方面,中国的罗盘针、火药传入西方,促使其“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来临成为可能。在艺术方面,中国本土绘画在印度佛教传入后,逐渐多宗教题材,同时还传递着世俗精神。以宗教为例,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在漫长的历史中实现“本土化”,并在与中国本土的道家相遇之后产生了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禅宗,为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在文学方面,佛教(尤其是禅宗)逐渐成为中国后世文人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和书写题材。

  另外,在东、西方持续而深入的互动和交流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的世界观也发生了变化。原先,古代中国固守着封闭的“天下”观念,以为“王居中央”,而“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人,莫非王臣。”将中国之外的人视为“蛮夷”。可在“丝绸之路”上的互动交流中,中国人逐渐认识到西方存在着类似于中国的国度,独立自主而非附庸,更不是未开化的蛮夷,其世界观,不可避免地由此扩大。

  【重新启程,大国发展战略】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穿越丝路》读后感(五):跨越古今穿越丝路

  丝路的确切起源并不可靠,但是在汉朝,丝绸之路已经出现,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了对世界的张望。在本书里,作者描述了中国发现世界的旅程,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寻找大秦,玄奘西天取经,中国探寻着世界,而被探寻的世界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着中国。在作者的眼里,张骞的出事是中国认识世界的创举,他的征途可以称之为“凿空”之旅,在他之后,中西方的大规模文化交流开始进行,中国的世界观也由此开始逐渐形成。

  本书并未一直停留在对历史的研读与探究上,在第一章的末尾,讲述作者“凿空”古今的丝路之旅便开始了。作者描写了她的中亚之行,对那些曾经闪耀在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城市做了探访,古今的对比由此而生。在某些地方几十年间的变化都非常巨大,这种兴盛或衰败都能让人更好的去理解一条丝路带给它沿途城市的生命力。作者的行程穿越数国,在这些中亚国家里,作者感受到了民族的隔阂和融合,也感受到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的矛盾与统一。在一段描述里,让人动容的地方有许多,但让我深切惦记的却是关于咸海的描述。咸海萎缩,曾经的捕鱼业消失了,曾经的度假疗养胜地不在了。因为环境的变化,因为各个国家对水源的渴求,咸海正在消失,但关心这一切的除了当地人又还有谁呢?也许那个咸海旁的小城会如曾经消失的精绝、楼兰一样,也在未来默默的湮灭于这个世界上。

  由古至今,丝绸之路一直在哺育着沿路的国家和地区,而今天我们穿越丝路,是为了认识丝路,也是为了保护丝路。

  《穿越丝路》读后感(六):延续文明的故事

  文/李伟

  2015 年 5 月底的一天,我和摄影师于楚众开车离开新疆若羌,向东 翻越阿尔金山进入青海。那天特地起得很早,天蒙蒙亮就出发了,因为 这一程大约 1 100 公里,从柴达木盆地北缘行进,直到青海德令哈,中间 几乎没有一座像样的县城。

  我们沿着昆仑山南麓向东,路的左边是茫茫戈壁,著名的塔克拉玛 干沙漠。此前两天我们刚刚通过沙漠公路,从北面的库尔勒穿行到了南 面的且末。初升的太阳就在眼前,朝霞将沙地染上一层红铜的颜色。离 开若羌县城不久,过了三十六团场有一个分叉路口。一条砂石路向北 进入塔克拉玛干腹地,岔口处树了一个孤零零的牌子,箭头指向“罗 布泊”。

  路牌一晃而过,而“罗布泊”三个字则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有一 个声音不断冒出来 —要不要回去?这个念头折磨了我半个小时,再开 出了六七十公里后,我跟于楚众说,咱回头看看去。

  我们又回到了那个岔路口,向戈壁的深处张望。那是荒原最单调的景色,边缘是风化的砾石,再深入就是茫茫沙海,没有植物,没有生命。 这十几天来,我们都习以为常。这条岔路 200 公里进去便是罗布泊镇, 距离干涸了的罗布泊最近的地方。我很想开车进去,站到那传说之地。 每一个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人都会有这个梦想吧。

  ■ 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沿线很长路段都是在沙漠中穿行

  《穿越丝路》读后感(七):千年前丝路连接的是文化与文化,今天丝路连接的是文化与我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作者完成一部作品并出版之后,作者本身的角色就是一个不求回报的分享者了。至于如何理解,享受,汲取一部作品,这就是读者自己的事情了。所以在豆瓣评价里我对电影音乐或是书的评分无非两种,“已阅和五星”,我有我自己对作品的评判标准。被我标记五星的作品,给予我的是阅读之后的思考。抛开“学术准确性”角度,这本书给了我无尽的回味和享受。相比起电子书,我更倾向于纸质书。看纸质书对于我来说更能触发我的无感六觉,帮助我感知分析并处理这些信息。 第一次踏足这条历史书上的河西走廊是2008年夏天,从兰州出发一路向西到碧色的青海湖,青海湖边常住居民多为藏族人,青稞的香味铺在奶茶上,渗出淡淡的甜。2008-2010年前后我去过3次青海,我喜欢把甜甜的的砂糖铺厚厚的铺在泛着金色油光的酸奶皮上,在青海湖边的油菜花田前听爸爸和当地人讲着这里的故事。 从青海返回甘肃到敦煌,这是个神奇的地方。2008年的时候莫高窟的很多洞窟还没有向游客关闭,那里也没有什么游客。那是我第一次听见和看见反弹琵琶的少女穿的露脐胡服,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了这个名字“飞天”,当时的我心里想,这大概就是仙女了吧。走到佛塔下,为我们讲解的阿姨说,在塔下是看不到塔尖的。我便围着佛塔转,的确看不到塔尖,但好像可以看到一团金色的光。2016年我在波士顿Harvard Art Museum 看到一组敦煌莫高窟320,321,329,335号洞窟出土的壁画,心里泛着些难受。 莫高窟的边上是月牙泉,那应该是我第一次看到沙漠吧。从小出生成长在山东,那时的我想,原来沙漠是片金色的海。十年前的沙海上只有我们几匹骆驼,骆驼的毛摸上去硬硬的。坐在两顶驼峰之间,听着驼铃声声回荡。夜晚沙漠上吹来暖暖的凉风,星星格外的亮。 离开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我们前往新疆。忘不了拌面,大盘鸡,羊羔肉,拉条子。本身就喜欢吃羊肉的我在新疆顿顿都要点手抓饭。我爸去问当地人手抓饭的做法,我记得他们笑着说,知道了做法也做不出这味道,得用新疆当地的油才行。从2008年到现在已经十年了,我有位来自新疆温柔的阿姨,每每回国她会为我做份我藏在心里的新疆手抓饭。在这之间我也尝试过济南的新疆餐馆,执拗的给我爸说明明的就是一样的味道。但越长大我越知道,其实不一样,原来新疆当地的油真的很重要。2008年7月4号,我们在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的顶层品尝了一顿最美味的自助。好像那时候我永远都不会饱,桌子前面的大舞台时各个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漂亮的小姐姐穿着好看的民族服装不停地旋转,我穿越在穿堂的琵琶声和欢快的鼓点下搜罗的各种新疆美食,那时我想,这就是饕餮盛宴吧。之所以这一天的时间我能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2009年7月5号新闻播出的时候,我爸在旁边说幸好我们是去年去的,日子就差了一年零一天。前些天看知乎里有个题主问:成长在新疆是种什么体验。有个人答到“2009年以前,一切都很美好。” 离开乌鲁木齐,我们去了吐鲁番。火焰山前面有个大大的温度计,那时我想,怪不得孙悟空他们会受不了,一定要去借芭蕉扇。但没关系,这里的葡萄干甜呀,哈密瓜香呀。最期待的还是去喀纳斯湖找水怪。阿勒泰山脉上飘着纯白色的云,我的心和我的眼睛却只在那一片平静的湖水上。走在湖边的小路上,我拉着我爸,“你快也帮我找找呀,水怪在哪呀?”妈妈喜欢玉,所以早就听过和田这个名字。爸爸为妈妈选了只玉镯子,白白的能透出光。前几年听妈妈讲,现在已经很难找到这么好的料了。 从新疆回济南的时候想着以后还要再来,我们托运了好几箱瓜,爸爸说要分享给家人吃,我在心里却有好些舍不得。 哦,对了,十年前2008年,我十二岁。现在我二十二了,在美国做文化人类学研究主要是亚洲方向。去年在国内逛书店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就觉得一定会喜欢。每每看到关于“敦煌”“新疆”“丝绸之路”paper,做到这方面的research,我都会想,“是呀,那里真的很美,很好。”后天要去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参加一个关于古中国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影响的talk,正好有些塔里木河孔雀河,天山脚下片片绿洲的和黄土高原在早中更新世古环境下风力和水力的侵蚀问题想请教一下。

  这两者之间的落差,正反映出中国目光的拓展与延伸。我们犹记得,改革开放之初,中日就合拍了一部纪录片《丝绸之路》,后来,中国央视独立沿着这条路拍摄了一部同样主题的《新丝绸之路》,但这两部电视片都仅仅将这条道路放置在中国的范围内进行了展现,似乎丝绸之路就是一条活跃在中国国界之内的道路。当这条道路走出了葱岭,也就是帕米尔高原,它的彼端,就不是中国所考量的路段,“礼送出境,与已无关”,更像是传统“丝绸之路”在中国人心态中的一种记忆与习惯。

  这种心态的背后,其实反映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封闭的观念,我们过去的中学教科书上,丝绸之路的示意图,无一不是束缚于中国的范围内。

  《三联生活周刊》自身的定位是它的新闻性与文化性。新闻价值,是这本周刊一个不可忽略的醒目的标志。在《穿越丝路》这本书中,占据了85%空间的内容是“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在这里,各位撰稿记者,上天入地,纵横千年,或用自己的双脚,或用自己的思考,去穿行今天的丝绸之路,去徜徉历史上的文化记忆,以巨大的篇幅,同时,又以高度精炼的文字,勾勒出了丝绸之路这条古老而又新鲜道路的属性,大量资讯的涌入加上写作者各有秉性的生花妙笔,把丝绸之路一脉中我们或许并不陌生的文化密码讲述得风声水起,厚重扎实。

  而向西行的路线,对中国来说最关键的区域就是与中国接壤的中亚地区。而中亚地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前苏联的势力范围。中国从太平洋回转身来,重新关注自己的身后那边广袤的土地,如果跳出历史来看,我们会看到,这是“冷战”结束后的中国在步向全球化的必然途径中自己的重新定位。“冷战”结束,但中国打造新的“丝绸之路”战略,触摸到的却是“冷战”的遗痕。

  《穿越丝路》可以称着“丝绸之路”的小百科。各位撰稿者各擅胜场,用他们的华彩的文笔,个性彰显的叙事以及各自的视角的敏锐,编织了一幅尺幅千里的时代横断面与跨越千年的历史纵深面所组成的立体图景,我们可以从这幅图景的每一个沟壑里,去感受到国家战略的每一个细部和声,每一个曾经传扬的历史回声,以及它在当下时代里的激越强音。

  《穿越丝路》读后感(九):穿越千年历史的丝绸之路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里丝绸之路代表了一部纵横了一千五百多年的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史。也就是汉帝国开辟出来的这条丝路,打开了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丝绸之路的开辟代表了中国古文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这让中国了解了西方,也让西方发现了了解中国的方式。丝绸之路是伟大的,它不仅仅是一条商道,更是通向中西方文明的大门。而在如今的世界,新的丝绸之路仍然影响着世界。

  丝绸之路这是一条串起东方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欧洲文明的优美的曲线,这是这条线迄今为止仍在发挥着自身深远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影响是世界性的。如今很有幸拜读李伟编著的这部《丝绸之路》,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这部巨著不仅向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古文明的大门,更是向世界打开了认识中国文明的大门。这部著作的完成,不亚于徒步重走丝绸之路。本书作者李伟为了让我们更加能够了解丝绸之路,可谓是耗费了无数心血,他耗时一年,行程两万多公里,他更是亲赴丝绸之路上的众多国家,重走丝绸之路把我们带进了丝路的文明,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历史,别样的文化。

  《穿越丝路》这本书具有专业性和严谨性,这是一部特别棒的作品。这本书一共分为五个大章节。第一章主要概述中国发现世界的方式:丝绸之路。在这个章节里向我们介绍了丝绸之路上,那些伟大的先行者,以及在遥远的西方接触到的那些中亚文明。而第二个章节则是着重向我们介绍了中西方文明的交融,,而丝路之丝一种重新认识世界的方式,在丝路上不仅有贸易往来更有一些来自西方的植物与动物,这些物种的输入不知不觉间已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第三章节则是说起了中西方文明的典型代表长安和罗马,这是一条民族文明的融合之路,在民族、宗教、科学、艺术的交流则是让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相互的取长补短。从长安到罗马的距离,那就是文化与文化的距离,中西方文化的融合造就了中国艺术独有的美,而这种美依然流传在中国的艺术作品里,当然了茶叶也是丝绸之路代表中国的典范。

  丝绸之路中国人发现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当然了在这条古老的丝路上更是对懂了城市以及器物在交流中的演化和融合,物种传播的影响与意义,以及文化与宗教的传播与交融。而如今无论上陆上的丝绸之路,还是海上的丝绸之路,都对西方国家乃至全球都产生了神远壮大的影响。而今丝绸之路的辉煌再现,我们有必要更有责任

  《穿越丝路》读后感(十):古往今来的奇妙之路

  它东起古都长安,穿越高原、沙漠、绿洲,连接中东多地,可到达欧洲;它贯穿、融合东西经济、文化等领域,它就是丝绸之路。《穿越丝路》承载着古往今来的回忆与发展,为我们呈现着丝绸之路的千年变化。

  作者李伟,《三联生活周刊》的副主编,曾出版《超越者》等。本书主要通过地域版图、东西文化融合、经济发展以及未来规划前景方面,把丝绸之路重新拉回我们视线之中,重现这条奇妙之路的灿烂。

  在内容上,作者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现状结合呈现,如古代中国丝绸曾随着民族迁徙之路而西运;再者,如今的托克马克,没有随着碎叶而没落,1864年沙俄在此兴建了城市,有6万人居住,12世纪时布拉纳塔见证着契丹人的城市,中国古代西辽的国都。在写作上,每一章的开始都有概述,总结着一章的研究方向。同时,本书附有大量的彩图,环境、人文等展示着丝绸之路带来的发展变化,如马六甲居住着许多华人,彩图描绘着它们晚上的喧闹。

  《穿越丝路》展现丝绸之路历史与现实的书籍,与《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丝绸之路》注重历史,以各领域的“路”铺开,按时间顺序讲述变革;而本书更关注于丝绸之路的现实,作者通过游访、观察等方式,为我们呈现现今丝绸之路带来的变化,从变化中追溯历史。语言上,《丝绸之路》偏于历史,枯燥一些,本书更通俗易懂。

  丝绸之路是一条古往今来的奇妙之路。在《穿越丝路》中,以地域作为开篇,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杜环游历阿拉伯地区,拉班•扫马横穿整个欧亚大陆,到达欧洲等,他们“走出”了与外国各国家的交流、互通有无之路。古代,丝绸之路是经济贸易之路,穿越大陆的要道被有条不紊地开凿,以便搬运大量天然纺织丝绸商队通过,把丝绸送往欧洲。而伊朗、阿富汗一带流行的物种石榴输入中国,千年之后,融入中国农业生产体系,成为家常水果。不仅是石榴,葡萄、无花果、茉莉、棉花、香料等古代都由外国引入,最终培养成自己的物种。除此之外,东西文化相融合,如印度佛教、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基督教等都汇集在长安,得到了并存与传播,而中国的敦煌文化也受到了印度、波斯等宗教的影响。

  《穿越丝路》从古至今,为我们展现了一条奇妙之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