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时代的痛点,沉默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在时代的痛点,沉默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0:55: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时代的痛点,沉默的读后感10篇

  《在时代的痛点,沉默》是一本由夏榆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3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时代的痛点,沉默》读后感(一):所谓作家,就是注视世界的人

  每个人的精神面貌的形成都是由他的经历决定的。我经历过抗战,深感祖国强大之必要。我又经历了“文革”,深感如果没有个人的自由和尊严,生不如死。如果亿万人只用一个脑袋思考,真辜负了造化孕育了这么多的万物之灵。知识分子若是没有独立之精神,知识也只是货物而已。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必须首先是一个诚信的人;行为一路歪斜,遑论独立。

  —宗璞

  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什么在你那里?

  我真的不能说出来我真正找到了这种意义,但是后来我发现,这种寻找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周国平

  离开对具体问题的探究,思想不会有什么真正的力量

  —汪晖

  我喜欢历史,高考可以考96分,尽管是假历史,可倒背如流。后来很偶然的机会,开始看书,听别人讲,上网,知道哪些是假的,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一定要知道真的历史是什么样,这就是我现在最大的乐趣。

  我们想让这个时代变化,挺难。我们等着这个时代变化,我们也等不起。我们可以选择的是,时代在进步,我们自己在发展。

  我要写出我自己经历的哪个时代,我的视力所及,这个历史是什么样的,我就怎么样写

  —杨显惠

  我想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为之坚守的,我只不过是做我要做的事情,和我想做的。而不是我要去坚持什么,坚持一种东西是很可疑的。因为没有一种东西是可以被坚持住的,只有天性会让你这样做一个很本色的人,或者是你的笔就是靠这种动力来推动的。”

  —迟子建

  王安忆去矿区跟人说:到陕北,只要提路遥就有人管你饭;到矿区,只要你提是刘庆邦的朋友,就有人管你酒。她也是听人说的。

  人光看重血不看重眼泪是不对的,血你随便用刀子捅哪儿都可以流出来,但眼泪你不到悲伤的时候就是流不出来。

  —刘庆邦

  其实所谓全球化真正说起来就是西方化。现在你看到很多中国人在穿西装,你有没有看到美国人在纽约大街上穿唐装,没有。这个所谓全球化就是西方化。

  如果你是空白,你投进去,你会染上别人的颜色,你没有贡献,也没有依靠。

  —余光中

  不紧靠记者的眼睛观察这些纷繁的人事,也要用作家的头脑注视世界的变迁。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夏榆

  《在时代的痛点,沉默》,记录了数十位知识分子的访谈录,引出其文学生涯

  简短的叙述并不足以认识这些作家,截取了部分触动的语录,断章也能识得其义,言语间释放的力量直击内心

  【感】敏感于人、世界

  【悟】独立、系统思考

  文化反应了一个时代的心理需求,抗战时代的心理需求是拒绝亡国,各类文学和艺术就号召民族觉醒,文革时代的心理需求是自由与尊严,不过未能释放出来

  苏珊桑格塔说:“所谓作家,就是注视世界的人”,我觉得可以延展成:“注视世界,洞察人心的人”

  其实不止是作家,艺术家也一样,一定是能把他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他所描绘的对象上,然后通过他的工具媒介把他表现出来

  就像《海上钢琴师》能阅读每个人的心情,用琴键表达出来,也像我偶然迸发出一个有“情”的点子,将它实现在一个方案中,只不过作家用的是笔,音乐家用的是乐器,而我用的是ppt(请忽略我)

  具有物我无别,物我同等的感觉,达到道家哲学的一种超然状态

  敏于感,像是一种天赋

  相对于勤思,勤劳或许简单一些,物质丰盈的社会主流意识是成功学,人人都渴望富足,勤劳更像是一种条件反射,刻在骨子里

  而思考,会死掉很多脑细胞,消耗大量的意志能量。面对未知,更多人潜意识的选择避开,哪怕是配合百度一下就能搞懂的问题

  有些思考看似当下无用,其实很受益

  策划工作上,套路和用心做一份方案天差地别,套路出的永远是别人的,你做一百份也难有提升,经过独立且系统的思考的东西,虽不见得有创新,但起码能说出一二三,克服一些难题,做一次就能化为你的作品和经验;再比如与上司探讨问题,自己若没想过,获得答案也疑惑,缺乏观点的交锋就难有深刻印象,相信职场上的人有体会

  生活现状上,某些装修步骤没构思过就和设计师或卖家交流,形不成概念效率很低,反之就大大提高;读书也是,知识类的书需通读几遍,还要做笔记做逻辑导图,不然只能留下琐碎印象,小说类的书或看电影有感触也会写上两句,能刻在心里

  我们谈恋爱,交朋友,与人交流,多些思考和经营也会获得更好的感性体验

  思维是递进的,想的多了或许就能触摸到人性、历史、宇宙等更有意思的哲学命题

  所以特别喜欢余光中那句“如果你是空白,你投进去,你会染上别人的颜色,你没有贡献,也没有依靠”,背景谈的是中国文化,我觉得是方方面面

  勤思更像是一种选择,毕竟有些辛苦,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

  已敏于感,当勤于思

  《在时代的痛点,沉默》读后感(二):一首劲爆的歌和两本惆怅的书

  两本书下厂是10月底。那个周末的半夜,听到枪炮的老歌November Rain,随手分享到了朋友圈。惹来朋友询问:11月有啥好事?

  好事就是,11月的上海总是阴雨缠绵,缠绵。

  老天爷对我贴心,我是知道的。但他常常搞不清楚状况。

  我其实是想,用一首长达9分钟的重炮,去吓唬一下那些还不肯上床的朋友们。

  话归正题。

  《在异乡的窗口,守望》《在时代的痛点,沉默》这两本书,断断续续做了一年有余。当中增增删删,终于成就了现在的模样。

  如果你已近中年,曾经在青春期中被世纪末的文学传奇激动过,被新世纪头十年层出不穷的报章媒体振奋过,我希望你喜欢这书。这原本就是为我们而写的。这里的人和事,是我们的平行人生。

  没错。他们够老,够智慧,足以谈谈人生。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幸与不幸,每个地方都有伤口和裂痕。但正如伊凡▪克里玛所言:“人们都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历史。”想到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这么多有意思、有担当、有行动的人,确实可以说是一种幸运。这两本书中密密麻麻的被访者,给了我们一种回顾,一种信心:我们在这个世上不是孤独的。我们有幸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在时代的痛点,沉默》读后感(三):《在时代的痛点,沉默》:悄悄读,用心听

  马上就要进入三十岁了,看看过去的经历,前所未有的疲惫和无聊。或者说,麻木。

  每天都被信息的洪流冲刷着,被自己的内心责备着,然后焦虑,无助还有烦躁。

  工作久了,很容易就开始怀疑人生。羡慕那些看上去光鲜靓丽的人过得生活,或者说是那些展现出来的被美化过的生活。

  那些名人都活在微信微博和电视上,每天向我们展现着自己多姿多彩的生活。可是,那是真实的他们么?他们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呢?我总能看见很多人的留言,完全是自我的表达,情绪的宣泄。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对于我这个大龄青年来说,我更喜欢知道这些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看待生活和看待世界的。

  最近川菜和辣椒似乎已经开始攻陷全国人民的味蕾。随着而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那些惊悚刺激玄奇的文章和视频。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关系,也许有,也许恰好反映了人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吧。

  于是,很多名人也总是发布一些博眼球的文章和评论,更多的人靠的是这种方法一夕成名。然后,这些都是生活的泡沫。泡沫破了,我们总会要去制造泡沫,要么再去追逐新的泡沫。

  要不要把泡沫撇去,看一看下面静静流淌的深流?

  人人的生活都是独特的剧目,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深刻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就像很多人经历苦难,也承受住苦难,可是,这个苦难只对你个人有意义。生活也一样,每个人都经历的是平常甚至是平庸的生活,哪怕是你遇到了很大的悲惨,也还有更大的悲惨存在。我们该如何自处?

  现在很多人都愿意去看那些喧嚣的、热闹的或者激烈的事件,我们的注意力越来越不被自己所控制。尽管很多时候,很多文章和名人或者我们自己也说,要沉淀,要冷静,要思考。但还是有很多人做不到。

  在《时代的痛点,沉默》这本书里,夏榆采访了数十位不同的文化人士。起初我翻看的时候,以为这又是一部讲述曾经苦难的书籍,心理不免有一点抵触,我对过去的历史不能说毫无所知,也对很多国内外的历史有所了解。那些历史尽管荒诞,但总是不停地拿来消费,也真是够了。

  翻看了第一章对史铁生的采访和回忆,我就知道自己完全误解了这本书的内容。

  史铁生已走,我们可以好好评价一下他了。我只对他用一个词来评价,勇敢。如果身处他那种情况,活下去已是艰难,他还能如此豁达和坦诚,并且进行如此深层次的思考。这完全可以说的上是英雄的行为。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苦难,竟然将思索引入了哲学的领域。有时候坚持并不值得大肆夸耀,值得夸耀的是你如何对待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并让自己不曾白活一回。

  随后的每个人都是一些非常有名的人,但他们并没有那些高冷气,相反,都非常坦诚,无论是对过去的批判、痛苦,还是拥有自由后的急迫。这些名人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都并不知道未来的生活,但是他们都知道自己未来要走什么道路,不急不躁。他们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准备就这么活下去。

  他们还在创造,因为创作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担心自己的处境和未来,因为无论怎么样,他们还是会选择这条道路。他们都选择了自己最擅长和最喜欢的道路。他们更多的时候谈的是自己的作品和未来的计划,丝毫未见老态,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期待,也不喜欢被外界贴上标签。他们生活在世俗人间,他们也没有想过要挣脱开去寻找自由,是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自由,生活的自由在于踏实安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一个普通人,如何从这些人中汲取力量呢?

  只不过是安心做事,保持平常心。就这么简单。

  《在时代的痛点,沉默》读后感(四):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坚持

  这本书是一个个采访与记录,对于这数十个文人,有些熟悉,而有些略微陌生。那些熟悉的,其实也只是看过他写的一些东西,然后略微听说过一些事迹,却没有看过这样的对话与问答。从对话中,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是那样的不同,那的思维与思考模式是不一样的,没有什么所谓的文人套路,或者应付式的感觉。就像莫言文中所说,作家是个性的,他们所追求的是创造、自由、情感,如果千篇一律将何等无趣。

  莫言在访谈中说每一种存在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少年作家”“美女作家”都有他们存在的价值,就如周星驰的无厘头与BBC的纪录片,不能说哪一个比哪一个更成功。但是我却总认为,文字与电影都有他们独特的力量,而这些力量的主流,不能因为金钱与利益妥协。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叫《摆渡人》,人员表很是惊艳,梁朝伟,王家卫,金城武,陈奕迅。看过王家卫导演的《春光乍泄》《甜蜜蜜》《花样年华》等等,每一部都让我惊艳,我怀着期待进入电影院,却是失望的。后来又发生一系列时间,王家卫发微博力挺《摆渡人》半个娱乐圈转发声援。然而同期上映作品某些用心制作影片又被早早下映票房堪忧,摆渡人臭名在外,却因为明星效益票房依旧过亿。不禁感叹,这市场是何等畸形。摆渡人的导演,是畅销书作者,这电影还是他书中作品翻拍,这跨界赚了个金满钵。图书的市场又何尝不是如此畸形?某些畅销书,充满着无病呻吟,或是撒的一手好狗血,熬的一碗热鸡汤,宣传得当封面美好,轻轻松松销量不愁。而有些书,充满着对社会的审视对人心的思考,却在一隅落灰,无人翻看。文字有着特殊的力量,而它的力量不应该被滥用与挥霍。无论文人还是电影人皆该爱惜自己的羽毛。

  书中众多人,他们有着他们的价值追求,我钦佩史铁生先生的坚韧。就如他所说,苦难既可以使人把生命看得更深入、更宽广,也可以让人变得狭隘。苦难并非必须,也绝不推崇,只是人生漫漫难免遇上。他在透析室中思考着生与死界限,思考着医疗中的分配不公与伦理问题。我钦佩他们对于自己追求的坚持。

  《在时代的痛点,沉默》读后感(五):将他们带进你的灵魂(代序)

  将他们带进你的灵魂(代序)

  2004 年2 月17 日下午,我在北京惠新街附近一家咖啡馆采访美国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 普雷基。这一年是我从事新闻工作的第四年,此时正激情满怀,被职业理想感召,追求卓越感,不辞劳苦奔走在新闻现场,寻找那些具有新闻价值和公共意义的人与事。普雷基曾为“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或“荷赛”)评委会主席,他讲述联系图片社旗下那些著名摄影师拍摄震撼世界的照片的故事,回忆起大卫• 伯内特与黄功吾的往事。普雷基视他们为20 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越战的提前结束跟那些在越南的杰出战地记者的工作有关,他们拍摄的残酷的战争影像促使美国人民反思越战,正视战争的创伤。”普雷基说。

  对这些故事我怀有热忱,此前我看到过这些照片。从事新闻工作之前,我在一家出版公司做事,编辑过大型图文书。当时正值世纪之交,告别与缅怀20 世纪的情绪弥漫世界,在编辑部的档案室我看到20 世纪震撼人心的影像,看到那些改变历史进程的瞬间。我看到过那幅题为《火从天降》的照片,在空袭的轰炸中哭泣着裸体奔跑的女孩潘金淑和她身后惊慌失措的孩子的照片令我难以忘怀。普雷基将新闻记者的职责和摄影师相比,他说:“新闻记者的责任是用自己独立的思想判断事物,认识现实。比如美伊战争中美国政府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就有吧,但要让我们亲眼去看看;比如说克罗地亚,他们的总统说没有大规模的种族屠杀,那好吧,就算没有,但要让我们亲眼去看看,必须给我们机会让我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当你起航前往伊萨卡

  但愿你的旅途漫长,

  充满冒险,充满发现。

  此刻想起希腊诗人卡瓦菲斯于1911 年写在诗歌《伊萨卡岛》的诗句。我的始于千禧年的新闻职业在2002 年成为标志性转折,这一年加盟《南方周末》担任驻京文化记者,到2004 年进入职业生涯的深水区,我频繁地介入国际时事的报道,各种突发事件、海湾战争、地区冲突、恐怖袭击……我选择切入这些重大事件的角度,从文化的背景观察时代风云的变幻。

  从这个时刻开始,我工作的领域在扩展,抵达的场域更遥远,访问的对象更纷繁。政治人物、学界精英、作家、艺人,都是受访者。倾听这个世界杰出者内心的声音,储存丰饶的精神遗迹成为我的工作。这些受访者的声音变成文字聚集在纸上。现在我写作这篇文字的时候,电脑前就放置着存有受访者声音的微型磁带,它们垒起来像是一堵微型的墙。在录音带的时代,我保存下来上百盘的微型录音带;在数码的时代,我保存着更多的访问音频。用坏了若干录音机,也用坏了若干录音笔。四海的漫游,环球的奔走强健了身体,也坚固了精神。

  2012 年7 月,在新闻工作做到十年的时候我决定辞别,开始职业写作。整理旧物时看到放在木盒里的微型录音磁带,重新将它们垒砌成墙。以前台湾著名媒体人高信疆先生说过:“这些磁带可以捐给新闻博物馆,它们有文物的价值。”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当年访问过的人有的已经辞别人世,他们珍贵的声音储存了下来;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人,只要打开录音机,他们的声音就聚拢眼前。

  不仅依靠记者的眼睛观察这些纷繁的人事,也要用作家的头脑注视世界的变迁。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所谓作家,就是注视世界的人。”苏珊• 桑塔格这么定义作家的工作。

  此刻,重忆往昔,是对奇崛时光的纪念。汇集在此的文字,是时间的刻痕,是心灵的回声,也是精神的遗存。当我默诵卡瓦菲斯的《伊萨卡岛》时,觉得那些写于百年前的诗句契合这些文字的精神气质,也传达我的体验。

  除非你将他们带进你的灵魂,

  除非你的灵魂将他们耸立在你面前,

  但愿你的道路漫长,

  但愿那里有很多夏天的早晨。

  夏 榆

  2016 年9 月

  《在时代的痛点,沉默》读后感(六):《在时代的痛点,沉默》--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在时代的痛点,沉默》--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传说中的荆棘鸟,一生只唱一次歌,它会在找到最长、最尖的荆棘刺后,纵身扑上,以血泪渲染最后的倾世音色。而人的一生,无论如何度过,终不能重来一次,以图给曾经的巅峰时刻些许润色--何况那巅峰的基础,多是在时代情势的变化更迭之下,苦痛迷茫的时刻之中,不自觉地积淀下的最后收获。

  无处不是痛。但在苦痛的映衬下,何时不能随处发现欢欣?时代的背景音下,正不怕再加上一支支清醒者谱写的调子。因此,借着这世界尚能给予的这种“成全”,且让我们边用心辨认那些流动的文字边静心聆听,那些苦痛中凝练出的高贵灵魂的低吟:“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