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老子旨归》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老子旨归》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1:5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老子旨归》的读后感10篇

  《老子旨归》是一本由安徽教育出版社著作,56.00元出版的47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3-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子旨归》读后感(一):最好的解老作品

  这应该是最通俗易懂的解老作品,但其中的道理并不肤浅,而是值得反复琢磨,本书不是将老子作为人生哲学来解,而是以政治哲学来解决,这是最符合老子原意的,因为老子是写给帝王看的书,虽是这样,但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应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因为政治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一无处不在。《老子旨归》是不错的选择,它不像西方翻译著作那样有些拗口,很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它告诉你政府应该是怎样的,政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使一个合格公民能更好的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迟迟没有给这本书写书评,只是想从中找出本书中的漏洞,不是我要鸡蛋里挑骨头,只是觉得指出一本书的缺点更有意义,更值得探讨。虽然本人学识尚浅,经常因此冤枉了作者,不过还是乐于这样做,不过这次失败了,因为作者以老子所讲的话来论证老子,使老子的思想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让人找不到突破口。如果硬要讲老子的不足之处,应该就是他没有提出一个具体的政府组织形式,而是给了一个良好的政府的标准,这是很有意义的,使得我们在选择政府组织形式时可与之比较,选择最优的方式,尤其值得掌权者一看。

  《老子旨归》读后感(二):最好的解老作品

  这应该是最通俗易懂的解老作品,但其中的道理并不肤浅,而是值得反复琢磨,本书不是将老子作为人生哲学来解,而是以政治哲学来解决,这是最符合老子原意的,因为老子是写给帝王看的书,虽是这样,但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应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因为政治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一无处不在。《老子旨归》是不错的选择,它不像西方翻译著作那样有些拗口,很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它告诉你政府应该是怎样的,政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使一个合格公民能更好的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迟迟没有给这本书写书评,只是想从中找出本书中的漏洞,不是我要鸡蛋里挑骨头,只是觉得指出一本书的缺点更有意义,更值得探讨。虽然本人学识尚浅,经常因此冤枉了作者,不过还是乐于这样做,不过这次失败了,因为作者以老子所讲的话来论证老子,使老子的思想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让人找不到突破口。如果硬要讲老子的不足之处,应该就是他没有提出一个具体的政府组织形式,而是给了一个良好的政府的标准,这是很有意义的,使得我们在选择政府组织形式时可与之比较,选择最优的方式,尤其值得掌权者一看。

  《老子旨归》读后感(三):很失望的一本书

  无意中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说实话,这本书首先吸引到我是书名老子指归,以及它的封皮吸引了我。从封面装帧上,可以看到此书的设计,很精心。以及本书的作者自称花了20年时间来研究老子,以及本书的推荐人有茅于轼,何宗思。以及豆瓣上的评论还都不错,后来我才发现这些评论,大多都是作者的学生。

  但是本书翻到了三分之二,我觉得很失望。

  首先来说本书的优点吧,作者可能对本书的期望很高给本书的定位也很高,如果按作者在本书中的各种解读来看,本书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处级干部以上有行政决策权的领导,要不然一般人看了只能望洋兴叹,因为大众不是这些解读的受众者。

  1,本书有478页其实可以缩减为47页,这47页内容就是老子的原文和作者的译文,其余的四百多页就是翻来覆去的引用其他章节的文章,以及“政府不能干预民众啊”

  3,本书的解读内容,相当于把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用老子解读的方式重新展现给读者。

  我为什么失望呢?首先,一本书应该有条有理的清晰逻辑,不亢余重复的内容。其次不一样的解读。而本书作者,自称20年的解读老子,很显然,连这些写书基本要素都没有达到。

  《老子旨归》读后感(四):学者们对本书的评价,值得查考。

  1、 作者二十多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研读、推敲、琢磨老子本人的思想,掌握其精髓,达到融会贯通,领悟到《老子》是政治哲学,讲的是君子治国之道、调整官民之间关系之道,并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思想,采用以老解老的方式,解读时81章内容前后印证,为读者展现了《老子》的真实想法。

  2、 作者先简明、准确地解释所用的字、词,然后概括出语句所表达的意思,释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是学者研究国学的重要参考、也是百姓阅读老子的基本读本。可以说《老子旨归》具有使人赏心悦目、雅俗共赏的特点。我这样的门外汉拿到《老子旨归》,也特别兴奋,爱不释手,像小时候读小说一样,想一口气读完。

  3、 《老子旨归》不仅停留在老子真实思想的解读上,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运用其深厚的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功底,结合当今的治国理论和实际对老子所论的道进行了充分而深刻的阐释。这样一下拉近了我们和老子的距离,感觉到不是在读两千多年前的圣人论道的书,而是坐在尊者面前听他讲课。

  ——铁木尔高力套(日本东北大学法学博士)

  《老子》是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可是我的理解能力不能完整地读明白作者的原意。所以在我的书架上放了好几十本介绍《老子》的书。相比之下鄢圣华写的这本书最容易读懂,也能够解释过去感到有矛盾的地方。我认识作者有二十年了。他一直孜孜不倦地攻读老子,探索老子的真谛。终于修成正果,出版二十多年的心血之作。这对我国和国外研究老子的学术界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茅于轼

  大家知道,我在网上早已扬言,两千多年来,真正看懂了老子《道德经》的人,寥寥无几,尽管迄今为止号称解老的著作近六千多部,但真正把老子的伟大独到的思想作了全面通解的人,可以说没有一人。

  圣华在读老的态度上与我非常类似: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尽量不从古今名人的旧说,完全抛开一切名家名说的光环,直指老子本有的宗旨。正是因此,圣华的著作取名《老子旨归》。圣华的这部《老子旨归》值得喜欢老子的人们认真阅读,由它打开自己解老的思路。

  老子的思想实质上早就已经通贯人类(包括中西)古今,更通向了人类的未来。我本人已经在对老子的著作进行全面的解读,我的解老的著作也基本上已经完成。可以说,将来可以与我的解老著作对比着阅读的书,《老子旨归》应该作为首选。

  ——黎鸣

  《老子旨归》读后感(五):以老解老的经典之作

  鄢老师苦心孤诣写就这一本《老子旨归》实为佳作。首先,本书的前后逻辑严谨,没有某些解老作品前言不搭后语的逻辑谬误;其次,本书中鲜有晦涩难懂的词汇和语句,而是以鲜活生动的语言来传达圣人之意,并且伴有通俗易懂的举例说明;最后,也是我尤其想说明的一点是,尽管作为老鄢的学生两年半,也早就知道老鄢痴迷于老学,但是《老子旨归》一书才是我真正了解恩师毕生志趣的途径,尤其是在陈哲夫老先生为本书所作的序言中更是体会到了老师的对老学的痴迷与执着,而老师本人也是老学思想的奉行者,老师一生不苛求名利,对不平之事嬉笑怒骂,能坐得住冷板凳,这样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我和我的同学。祝贺老师的新书出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