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亲历投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亲历投行》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24 05:2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亲历投行》读后感精选10篇

  《亲历投行》是一本由班妮著作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2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亲历投行》读后感(一):当传说不再是传说,你还会继续执迷不悟么?

  我得承认我对于投行生活有过很多的非分之想,直到今天,也还在为之努力。每次没有动力,觉得好累,不知道究竟为了什么而要如此折磨自己时候,投行那些远离俗世缥缈羡人的生活就成为了我继续下去的动力。不论是小说电影,还是各种帖子,大多关于投行生活的内容描述的都是有关于华尔街,有关于高盛、大摩的。而真正中国本土的投行生活,对我而言总是蒙着那么一层纱。可是人都是有思乡情结的啊,我又不可能一辈子待在国外,待在国际投行,这个时候,关于本土投行的真相对我来说是方向,更是指路灯实在是太重要了。

  而这本书由班妮来写实在是太好了,因为她跟我们一样年轻,一样的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看这本书很轻松,像小说,你会看到诸如“羡慕嫉妒恨”这样比较前卫词语,书里面没有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没有各种枯燥文字说明,让这本书过于正式。而同时作者在投行的前台和中后台都有所涉猎,而且都担任到了管理职位,可以将投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一一讲述给大家,不会因为视角狭隘以至于让大家对本土投行的了解不够透彻

  当然,这本书也不无遗憾的对某些投行内幕纰漏的不够细致,也许是因为作者刻意规避了一些不那么适合在台面上说的事情,也许是为了维护一名本土投行从业人员尊严,也许仅仅是不想被和谐。不过诚如作者所言,在投行,很有点师傅徒弟感觉,有些事情还是言传身教的好,出版发行放到明面上说反而不美。

  我认为本书有三大亮点值得大家一看:

  亮点一:作者通过华尔街和中国投行的对比,让大家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本土投行与华尔街的不同。华尔街的投行更加忙碌天天数据模型,招股建议书打交道,衣着光鲜、出差少且出差的待遇好,工作重点在于找到并说服机构购买股票;本土投行相对没有那么忙碌,但需要长期出差在外去往二三线城市工厂实际考察公司情况,没有光鲜的物质生活,工作重点在于应对证监会的上市审核而不是股票承销。

  亮点二:对于因为想要较高的物质生活而想要进入投行生活的年轻人是一个警醒。很多人因为投行的高工资,即使在了解到了长期出差,长期加班,对身体危害大,没有个人生活的情况下仍然愿意选择投行工作。可是,等你知道只有项目审核通过成功上市募集了资金才有高薪,平时工资不高的前提下,你还愿意承受前面所说的各种痛苦一门心思的迈入投行的大门么?如果愿意,好吧,恭喜你找到真爱了。

  亮点三:书里面对于股票定价等一些投行的业务进行了相对程度较高的介绍,让读者对于投行生活的理解不在浮于表面,而且书中提到的一些微博书籍网站也可以帮助更多执迷不悟的人感受和进入投行。

  但你仍须记得,班妮从07年入行开始赶上的是一波牛市,那时候各个投行,各个职位都缺人,后台信息系统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所以你在感慨她火速晋升的同时切莫对自己也有同样的认识,大投行有大投行的好处,虽然晋升慢但更专业,去了小券商你以为你也有同样的机会可以得到赏识快速晋升么?洗洗睡吧,亲~

  投行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场梦,对于那些未曾努力未曾踏入的人来说是一场白日梦;对于那些历尽千辛万苦最终进入投行,干个三五年等到心累了干不动了离开的人来说是黄粱一梦。人就这一辈子,很多事情不能重来,是否要进入投行,还要你自己好好斟酌。

  最后,愿每一个人都好。

  《亲历投行》读后感(二):亲历投行vs投行十年

  之前有幸在某券商的投行部实习一段时间,在那期间读了一遍投行小兵写的《投行十年》。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中描写作者刚进入投行时做会议记录的那段时光,那也恰好是我作为实习生每天exactly在做的事情,颇为感同身受。以前觉得会议记录就要讲求面面俱到,把回忆当中所有的观点碰撞都记录下来,然而实际中并不是,领导会让你力图简练,还要将口头语言转成方便阅读的文字,分条列明point。然而对于那本书的印象就是作者笔下塑造了一个即将从大学毕业学生求职时的误打误撞,以及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凭借岳父大人银行业混的风生水起的舍友。《投行十年》一书中时间跨度没有很大,主要描写的是初入投行的小白奋斗记。

  相比之下,我更Prefer小艳红这本《亲历投行》。主要是根据作者之前写过的一篇描述国内外投行区别的文章进行的扩写。书中作者从初入职场的时候打杂,到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再到项目质控部,后期又是资本市场部的主管。在这些角色变换中,可以对整个投行的运作模式有一个颇为清晰的了解。正如我实习中所感受到的那样,投行员工没有光鲜亮丽,很忙碌,没有什么自己的生活。然而这个工作,让你有机会在开高管会议时候,与群雄一起进行脑力碰撞来维护自己的观点;让你有机会认真体会自己历经心血的一个个项目成功或者失败那种心情,使生活充满斗志;让你有机会去接触技术含量的事情,逼迫自己时时刻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思维不至于老化。

  有一次老板看到我在用午休的时间看《投行十年》,他很是欢喜,并且用“干货”来评价这本书。记得班妮在文章中很开头的位置有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大多时候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长期以来,有职业导师教导大家说:最好的工作莫过于从是你热爱的工作。然而这有点悖论社会上各种工作岗位设定本来就不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甚至有一定职场工作经验的人所能想象和理解的,我们对自己不熟悉的各种职位的工作状态的了解完全来源道听途说。因此,在没做过一个工作之前就以为自己热爱那个职业,基本上等于扯淡。”读完这句话有点感动,好像为自己现在的迷茫找到了借口。然而不是的,他们那时候的迷茫与不知所措是因为资本市场才刚刚兴起,相当于接触的是非常新的领域。而我们现在有大把的机会,可以通过实习,亦或者是通过阅读,都可以用来判断一些行业不对我们的胃口

  有点跑远了,言归正传,这本书作为外行来了解投行部门的运作的基础读物,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亲历投行》读后感(三):一份不客观的读书报告

  其实这更像是一篇我眼中的班妮。

  和很多人一样,我最初知道班妮是通过她的博客。当时我毕业不久,是个一门心思写职场报道的小记者。因为工作的原因,听了不少纽约华尔街或是伦敦金融城投行里天之骄子故事,但对中国投行却几乎没有了解。后来经FT记者推荐,开始读百乐门小艳红的博客,我这个门外汉得以对中国投行建立起一些感性认识。文章读完之后,觉得和印象中对投行高大上描述很不一样,这一方面取决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另一方面因为作者整个风格利落实在。对职场的描写,也完全不像很多专栏让人读完之后产生“所以呢?”的空虚感很喜欢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和同事联系到班妮,希望能做采访,也就这样结识了。随后她因为港大MBA的交换项目要来伦敦,去伦敦商学院上课,于是我有幸在伦敦美丽短暂夏天里正式认识了她。

  在她准备来伦敦前,我们在微博私信讨论一些关于伦敦衣食住行东西。她临行前我习惯性地问行李会不会很多,要不要帮忙接机,如果坐地铁如何换乘能充分利用电梯。“谢谢没关系,我常年出差,很习惯的,” 估计她当时在忙,快速回了我这一句话。果然,在出差女王面前‘班’门弄斧了。

  在伦敦见面后第一感觉,人如其文,爽快利落。落地第二天,多数人还在倒时差,她就把原来一直担心住宿火速搞定,忙活着付钱、搬行李。在外漂泊的人都知道,住宿的确是个折腾人的问题。但很明显,这人不怕折腾,而且解决问题无往不利。在我感叹的同时,又一想,投行哪是白干的。

  等班妮在伦敦安稳下来不久,我就约她采访,请她分析就读国际MBA具体能怎么帮到职业发展。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稿子比较着急,但那时候她放假了,去巴塞罗那看高迪,我估摸着不能指望了。但这人排队等着进巴特罗之家的时候,还在帮我在线回答问题,晚上回到酒店,回我的采访邮件回到半夜。感动之余,也钦佩她的敬业

  后来就知道有出版社联系班妮出书。我知道她在伦敦商学院MBA的课程繁重,此人又拿出写招股说明书的劲头死磕作业,几乎无视周围的觥筹和笙歌,在一干不靠谱人群中(是的名校MBA也贪玩儿者众),杀出一条血路。这种情况哪有时间写书?但随后就听到她去德国看朋友延误在机场,不知不觉写完好几章,尽管等到最后飞机取消,只得回家,“太折腾了!不过书写得有点儿成就感,在机场干活效率一直比较高。” 记得这是她在凌晨地铁上发给我的评论

  再后来班妮回香港忙毕业和各种手续,以及开始适应新工作,同时熬夜写书。我也忙活着搬回国,联系渐渐变少。突然有一天,她在微信上说要回一趟上海,宣传新书,现在想来算是一个低调简短的针对我个人的新书发布声明。我当然激动又雀跃盼着能快点读到这本说了这么久的书。拿到书的时候,我们坐在浦东的一家餐厅里。我看着书上的签名,和面前大眼睛闪闪发光的新书作者本人,说,“来,求最真实的一句话职场经验。”

  “也没啥,得耐得住寂寞。”

  《亲历投行》读后感(四):女人与“虚荣

  豆瓣评论总是能给人当头棒喝,不再沉溺在作者天花烂坠的自我陶醉里,而是直击现实,认识真相。

  没有看过一个主题的大部分书籍,就不容易打开思维不容易发散不容易类比。以前看董思阳的《21岁做总裁》,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一个21岁的女孩牛逼鸡汤啊,我也要做那样的人;结果一看豆瓣评价——高级交际花。看曾子墨《墨迹》,王朔评价她为继林徽因之后最正的范儿,结果豆瓣一针见血指出只会强调Armani。看了《亲历投行》,投行啊,高大上啊,豆瓣一言以蔽之:没考出保代,转行读MBA做并购。

  写这些书的人都是女性,看评论,大家有看到这些书带来的知识普及作用人生奋斗小技巧,但也看到大家把“虚荣”二字与女性深刻地联系了起来。

  渴求出人头地,迫不及待向高处走,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吗?女人有野心,女人从低处迈向高处,被一群人不耻。女人本条件好,被一群人又说她只是家庭好而已。她们的成就,她们的努力,就这么容易被忽略掉?而发出这些论调的也大多是女性读者,我真是想长叹,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女人看女人,总是带着苛刻挑剔;女人看自己,总是带着自恋和宽容永远觉得我要是有那个厚脸皮,我也能成,她只不过是厚脸皮。一直会强调她成功只是因为家庭好,我要有,我也能成。嘿!有理由的总是你,自我感觉良好的总是你。你行你上啊!学习你能学习的,拯救你深陷泥沼的低劣之心,哪来那么多抨击和居高临下。明明你人在泥潭,她人在高阶,反而是你一副居高临下,她一副微微颔首,也是奇了怪的搞笑姿态

  别说别人虚荣,你更甚。有了资本的虚荣是享受,没资本的虚荣是酸葡萄

  《亲历投行》读后感(五):推荐《亲历投行》的三个理由

  在进入法学院开始自己的求学之路以后,身边的朋友总免不了要拉拉杂杂地问这些问题,你们是不是要天天背法条,是不是记忆力特别好?你们是不是口才都非常棒,爱跟别人辩论?你们以后是不是都要挣大钱,天天给人做讲座?跟你们结婚是不是要被算计一辈子?我只能说,你们看美国律政剧和律政题材的电影太多,中毒太深,美国法学教育和中国法学教育有太多不同,我想结合一本美国法学教育方面的经典畅销书《Donkey Justice》(中文译名:驴性正义),来谈谈美国法学教育与中国法学教育的区别

  不好意思,开个玩笑。我这是在模仿本书作者班妮的口吻写一本《亲历法学院:中国法学教育的传言与真相》的书,但我写到这不得不戛然而止。为啥?写不下去的原因很有多,但归根揭底,是自己没有勇气反思。怎么能没有勇气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知道任何行业的传言十有八九都是误传,但最终我们还是会放弃辩驳,然后嬉皮笑脸不置可否,因为这些传言恰恰是我们赖以生存土壤。按照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理论,每一次社会分工之后,所有行业都会最终拥有自己一套独特符号系统,这种符号体系,可能包含行业语言(法律圈全是法律框架程序正义和诉讼标的,投行圈全是路演、过会和市盈率)、或者行业个体形象(想想法律圈的贺卫方、PE圈里的但斌和房地产圈的潘石屹)、甚至关于这个行业各种不加证实传闻也算在其中,它们的存在是为了保护行业的神秘感进而保护整个行业的尊严。通俗点讲,进入一个行业之后,我们就被训练地说所谓的行话,行话当然难懂,哪怕是再小儿科的问题,让外人也觉得隔行如隔山。关于每个行业的传言,其实是那些被极端夸大的略带光鲜色彩的小概率事实,它并不构成整个行业的全部,但却成为对这个行业进行宣传重要噱头。

  行业传言不代表主流生活,外人不假思索地接受也就罢了,但作为行业中人对这些不太靠谱的传言沉浸其中而缺乏必要反思,则极有可能导致职业道路上的人格分裂,也许下一步会变成《魔鬼代言人》中的基努•里维斯或者《华尔街之狼》中的莱昂纳多•迪卡布里奥?尽管现实是残酷的,但更加残酷的是,拒绝反思其实是人生常态,真相因为没有反思而被传言层层掩盖包裹并不是特别稀奇的事。所以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有理由庆幸,班妮是在职业上升期而不是在功成名就之后才写这本书的,否则我们极有可能再次被灌一肚子行业大V所驾轻就熟的心灵鸡汤。

  反思真的很重要,它是我们走出自身局限而拥抱现实生活的第一步。然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碰到这种情况,当某个行业(奶粉?)出现在某次影响较为恶劣的新闻事件中,关于这个行业的各种爆料就开始在短时间内无限释放出来。我的意思是,由于不明真相的群众太多,爆料和吐槽就成为信息流不对称格局下一种更加另类的反思。于是,在这个“吐槽如尿崩,谁与我争锋”的时代,爆料和吐槽开始以一种“恶心别人,也恶心自己”的流氓无产者形象出现,在打破了行业神话和为行业祛魅之后,它自身的毁灭性力量则让我们感到绝望了。想知道真相但又怕面对那无比黑暗的现实,有些时候我们在痛苦地反思人性的同时甚至会觉得身边没有一个行业是干净的。

  我佩服班妮的第二点是,尽管这本书肯定有吐槽和爆料的卖点,但她却非常成功地把握住了事实陈述与无限吐槽之间的平衡。她用内心的坚持和专业的态度有效地维护了一个本土投行从业者自尊自信的形象,这确实非常难得。投行中工作的人刚开始不是又苦又累还特别迷茫吗,但这种严酷的工作环境难道不是对一个人做事态度和专业精神最好的锻炼吗?投行工作不是最终以项目成败论英雄吗,但书中为什么还有那么人依然执着于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这就是传说中的敬业吗?真实的投行生活体验也许就是这样一种交织着酸甜苦辣的混合物,只有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心态下,我们才敢勇于去尝试和回味。

  仅仅出于勇于反思和充满阳光这两个理由,我们还未必就一定买下这本书。处在这个知识爆炸得有点夸张的时代,人们习惯于微博、新闻以及集锦图片式的随机定制信息,却丧失了对于海量知识的检索和筛选能力,假如你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或者是没受过什么学术训练的在校学生,想对目前炙手可热投行圈和PE圈有个大概的了解,恐怕一时半会还找不到北。是从投资圈的大V开始,读读厄姆•格雷、索罗斯或者是彼得•林奇,还是从实际文本入手,在网上down点打包的投行法规,或者在百度文库里找一篇没有署名的《投行律师必备技巧》拿过来认真研读?久而久之,想了解投行圈的读者在客观上就需要这样一个人,这个人必须够有过从业经历对投行圈非常熟悉,同时在信息传达上有不能太过专业,风格上最好寓教于乐。我个人觉得,《亲历投行》上市仅仅两个月就三次重印,其原因并不是本文前面提到的两个理由(在现实世界中人们还是非常庸俗的),更多的是由本书难易得当、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决定的。班妮在写这本书之前就一直在自己的博客上更新自己工作、求学心得,并拥有一大批忠实拥趸,她肯定已经掌握了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去严肃地影响读者的方法。所以,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轻松的、非正式但又富有收获的。

  我是在火车上读完这本书的。实际上,一读完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和坐在我旁边的人聊了起来。直到下车时,他开始对我的身份发生了兴趣,“你这么年轻,对投行圈的内幕这么熟,不会已经做到高层了吧。”我看着他坚定而充满期望的眼神,含糊其辞地表示,“也就一两年吧。”

  《亲历投行》读后感(六):亲历《亲历投行》——本书编辑的若干八卦与告白

  《亲历投行——中国投行的若干传言与真相》付印后,小编在微博上发布了预售消息。

  承蒙各路小伙伴们的关注,数日之内本条微博被阅读8.8万次,约是我粉丝数量的67倍!!我和……我自己都惊呆了!!(我微博本身关注度不高,未来得及删除的商业推广及专业卖粉儿一干闲杂人等都计内,粉丝1300枚~)

  到今天拿到样书,想到与本书的作者,与这本书的一些故事,有些心绪难平。索性傍着书名写篇编后感。

  刚才为悦己网提供书讯资料,有“编辑推荐”一项,我写道:优雅的美女是文字的主人,传奇的投行是美女的经历,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结合!之所以有这段话,还是因为前段微博上有人酸溜溜的一句“瞧人家这宣传,小噱头满天飞 ”~ 当然,既然是真实的存在,根本不是什么噱头了。美女,美文与投行,的确是神奇的组合,其实,还有更神奇的……

  早在05年,那时的我还在为准备考人大法学院的研究生而复习,偶然间发现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的BBS,在那里活跃着许多至今印象深刻但是竟然从未曾谋面的ID。这些活跃的ID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乐观、耐心、热情、无私……总而言之,以现在的流行词来说,便是“充满正能量”。我对人大法学院最初的向往和复习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来着于这些活跃的ID。考研的日子里美好的憧憬是——由这样的同学组成的人大法学院真是值得努力!

  言归正传,和本书有什么关系呢?“百乐门小艳红”便是其中一位!记不清是怎么知道她的博客地址了,而我的博客做了快捷链接,叫做“nice”。

  研究生的生活,初为一名编辑的生活,真真是度日如秒!转眼2012年。数次在网上转载的百乐门小艳红的《中国与华尔街不同的投行人生》。我下载后一个晚上读完,活泼有趣又干货十足,职业的敏感萌生一个想法“可以约这个传说中的师姐写一本书啊”~

  很快得到了回复,小艳红师姐问我写一本书的流程,我邮件里详细地解释了如何出版一本书。小艳红师姐回复我“谢谢你的来信,当然也谢谢你关注我的博客。之前也有其他出版社的人联系我关于《中国与华尔街不同的投行人生》改写成书的事,但提供的意见让我一头雾水,所以我也没有跟他们联系。你的邮件写的很明白,我一下就搞清楚了。 ”

  对于自己的讲述,能让别人“一下就搞清楚了”,我认为是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我阐述了一下自己对选题的构想,提出能见到作者提供的样稿、大纲的希望。小艳红师姐真的是非常有效率地提供了完美的样稿。以至我赤果果地感慨“师姐真是个给人惊喜的人”!

  选题通过,合同签订之后,我们都开始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在13年5月的时候,小艳红师姐在伦敦,发邮件给我,说对于写作,有些不满意。其实,对于第一次写书的人来说,可谓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作为编辑对此一点都不陌生,编辑的特点就是,虽然我不写,但是还是知道怎么写的嘛。

  ---------------------------------------------------------------------------------

  “ 写一本书跟写一篇文章很不同,文章有时一气呵成,自己也满意,就定稿了。书的话,既要照顾宏观的结构平衡,又是考虑微观的细节雕琢。思虑的因素多了,难度自然也就变大。如果写一部分回头审视一下,发现不满就修改,改到自己满意,也许当再多写一些,反过来再看时有可能又会发现已经满意的部分又不复令自己满意了,因为有个“全局”的问题,全局尚未定,局部就很难达到完美。 我做了几年的编辑,审稿经验来说,除了学术专著不用编辑修改打磨之外,其他题材的书稿,往往要编辑作者沟通修改几个来回,方才觉得面目可亲。这不是说作者的水平问题,而是书稿驾驭的特点。因此,对于写书来说,我个人觉得,可以先不计较写过的还有什么问题,甚至有多少不满意,就先一口气写完再说。打个比方,您提供给我的不一定是一套已经裁剪得体的时装,而是足够的布料,有了这个前提,余地就比较大,我们可以再沟通、交流,朝着完美的方向一起努力(这个过程不光是内容,还有版式、封面等等,这与一篇文章完全不同)。另外,还存在一个问题是,有时在电子版上是不能发现问题的,届时我可以安排出了清样,会方便很多。

  总之,一本书的诞生是一个打磨的过程,先完成一个不规则的形态,构成打磨的前提,然后就有努力的方向了,所以现阶段,只要大的方向没问题,就没问题。”

  -------------------------------------------------------------------------------------

  经过我一番啰嗦,小艳红师姐不但坚持下去了,而且最终的稿件非常完美。一审后的意见便是“ 因为师姐本身写作逻辑很清晰,文字推敲也很到位,因此没有大的问题。 ”

  之后是封面方案的选择的确定,对于三个风格不同的方案,我们一致倾向于“卷首玉照”版。付印之后,我便像忍不住保密一样发微博宣告预售了,你们可能不会知道,对于以做法条案例为主流图书的我来说,扑面而来的清新风有多让人期待~

  编辑职业最让人嫉妒的一点可能就是,第一时间与一本新书见面。当然,我也期待读者们的感受。

  最后,希望自己以后做更多的让我有分享编后感愿望的书!

  《亲历投行》读后感(七):小清新的风格带来的展望

  全书是跳跃式阅读的,只看我感觉有必要看的部分,还是照常理一样,女性写的书依然是多一点柔情和惬意,即便是每日加班,无尽的出差,感情生活让位于投行工作等这些作者试图表现出“苦逼”的描叙,总还是让我感觉:投行的工作依然那么温柔,没有看到真正的想看的东西,如果换成男人来写,自然少不了关联交易,联营坐庄,左右互搏,上市套利等等灰色类词汇与故事......

  比较有价值的部分是在作者讨论一级市场发行定价时候透露出的2点:

  1个是关于行政指导下的投行发挥空间问题。书里面举例了很多,前半部分主要是感慨项目不容易做,往往跟了2,3年的项目最后被证监会给黄掉;后半部分则对监管部门不由分说的关闭新股发行通道而颇有微词,08年和12年开始的新股暂缓发行等,有绝对充足的理由让作者不继续在这个圈子死守下去,当然,最一针见血的,应该是2012年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一级市场发行价格的行政指导:即上市企业的发行价不应该高于同行业平均市盈率的25%,换句话说,投行的收益率上限被锁定死了,我估摸着,这是作者真正离开的重要原因,当没有预期的时候,剩下的只能是换一个空间找新的预期,树挪死人挪活嘛

  2个关于同业竞争和对于市场的理解。作者在这一章节里特别提到了一个观点,就是一级市场发行价与二级市场价格走势的关联性,认为只有和谐共赢才是发展之道,用通俗点话来说:就是一级市场不抢二级市场的肉,你吃你的,我吃我的,只有我不贪你的肉,你才会更多的来支持我吃肉,类似众多询价投资机构争着要认购新股一样,反之,如果每次认购完新股就大跌,估计以后谁都没的吃,只能一拍两散。像facebook之类一级市场发行价过高,一上市就遭遇狂跌最后破发的情形,对于承销商摩根而言,圈内的口碑自然下降不少,从长期意义来看,作者甚至希望中国能够出类似高盛那样的投行,不依靠发行价来抽佣,而是可以在做低发行价的同时,拥有更高的回报,然而,这点在中国环境下实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意味着需要相当高的资本市场话语权,以摩根之实力,遇到个扎克伯格就妥协到发行价超高,放到国内的市场里来看,如何可能呢?在中国,谁真正能拥有最后的话语权,相信不说作者也懂,这应该是她最终离去的第二条理由,所以才有后续的读MBA,或者就是为了找话语权更大的平台吧....

  本人对于暂停发行新股和投行苦逼的近况,只说一点:

  A股市场要良性发展,暂停新股发行只是一个办法,关键是要有退市政策。一个人吃再多没事,只要记得经常性去厕所拉一下;我们的问题不是新股太多,而是退市几乎没有,但话说回来,监管部门会不懂吗?真正的原因在于,如果有退市政策,那将是对中小散户的一次彻底“洗劫”,假设每年有10%的退市企业,绝对有超过10%的股民将输的内裤挡掉,所以两害权其轻,为了稳定发展,只能牺牲投行的金领们了,你们说呢?

  《亲历投行》读后感(八):不随波逐流

  不随波逐流

  亲历投行

  3/25/2018

  读懂这本书大概需要有些基础的金融知识,好多名词看得我云里雾里,失去信心后只好快速跳过。

  看这本书的心理是有点想快速窥探到投行头衔下年轻人的工作生活状态,有点像大学择业时靠逛BBS留学版还有看四大经历分享文章时的心情。可以看出作者是个蛮务实理性的女生,写个人心态情感其实不多,笔触是比较冷静客观的。我学习到的,是努力学习前辈汲取营养,对于工作的那股认真负责劲儿,对于新的职位责任不怵,对于个人职业定位和生涯发展的理性前瞻分析。

  =======================================================

  在这里有必要先交待一下“投资银行”(投行)的定义。投资银行业务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投资银行业务包括公司融资、并购顾问、股票和债券等金融产品的销售和交易、资产管理和风险投资业务等。而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则指的是传统的投行核心业务,即一级市场上的承销业务、并购和融资业务的财务顾问。我们通常提到的华尔街国际大投行,都是在广义概念上投行业务,指的是整个公司及其所从事的所有上述广义投行业务。而在中国,投行这个概念很多时候作狭义理解,指的是证券公司内的从事一级市场证券承销、保荐及公司收购业务的投资银行部门 [1]。类似于国外的大投行概念,在国内可以与之对应的是证券公司,俗称券商。

  你可以了解到国民经济不同领域的公司如何运营,它们的核心业务能力在哪里,它们如何盈利,毛利率有多少。每做过一个项目,你就变成了一个行业的专家。

  所有的问题对他而言都不是新问题,永远都可以从已发生的案例里找到完美的解答。

  书中进行了夸张地描述:“建议书一点创意也没有。每个建议书都是东拼西凑,这抄一点,那抄一点,前面再加上一个新的概述就行了。”“原则上讲,助理们不应该觉得编纂方案建议书有那么困难。用些夸张,加上伪造、少许的剽窃、大量不切实际的估价和分析,很好地搅拌和混合就可以完成了。但助理们在实际创作建议书时,一般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痛苦、折磨、解脱和学会到底应该听谁的话的摸索。”

  《亲历投行》读后感(九):最后

  印象中的投行是华尔街那些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是心算能力超常的大眼镜,但在这里,感受到了平平常常的投行员工。这是为什么?自己之前所看的多是包装过的,自己关注的也多是从高管角度出发的,自己多年所受的教育也多是大人物们的日理万机,回到平凡的世界,反而有些不适应吧。

  现实就是这样,在金钱的诱惑下,金融市场充斥着神仙大佛、妖魔鬼怪和形形色色的凡夫俗子,竞争很激烈,游走在各个城市的中小型企业之间很苦逼,由于监管的原因,市场起起伏伏只能随波逐流,实习生埋头于文本工作,借助旁听和投师快速学习,还有你懂的。刨除这些不利的因素,整体的基调还是蛮积极的,遇到问题更多的是成长,班妮快速成长、快速学习能力还是很令人佩服的(向身边的人学习,看大家在看什么书、逛什么论坛,多做笔记、勤总结,实践)。

  自己或许不会进入投行、或许会或者不会跟他们打交道,看看这本书或许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体会更多的可能吧。

  《亲历投行》读后感(十):投行知识的基础性扫盲读物

  之前在工作中,恰好与投行的从业者有所接触,因此对这个行业产生了好奇,但囧于大学时对数学和金融的恐惧,所以也没有什么动力去翻看这个行业的专业书籍。前几天逛书店看到的这本《亲历投行》,翻看作者是一位80年代的年轻女性,所以也并没有太大期待,也正是这种心态,让我读完这本书,并推荐给像我一样对这个行业毫无概念、但又想有所了解的读者。

  书籍主要有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作者对投行的感性认识,包括进入行业初期的感受;自己的情感得失;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等。这部分信息对学生或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还是有些指导意义的,但对于已工作多年的读者,可以略过;

  第二部分是关于国内投行知识的普及。这部分对了解投行的初步情况很有助益,纠正了我很多误解,比如:投行的英文是investment bank,因此我一直认为它应该是像摩根斯坦利这样的大银行,但是通过这本书,我才了解到在国内从事投行工作的大多数是券商;也是源于英文名称,我一度认为投行的主要业务是投资(现在想来自己真是太无知了),但是实际上国内投行主营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等。

  总而言之,这本书肯定不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投行理论书籍,但作为基础性的扫盲读物,还是值得推荐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