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路走来一路读(第2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路走来一路读(第2版)读后感10篇

2022-03-12 11:12: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路走来一路读(第2版)读后感10篇

  《一路走来一路读(第2版)》是一本由林达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元,页数:4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路走来一路读(第2版)》读后感(一):带上书和笔去旅行——读林达《一路走来一路读》

  我想很多人会有这种梦想:看不完的好书,和说走就走的旅行。前者让我们丰富了知识,学会了思考,后者让我们开拓了眼界,充沛了阅历。两者都是对精神的升华,使生命的富足,从而,有了完满的人生。

  而如果结合起来,更是到了更高层次的完美。当有了一定的墨水的积累,再走出去时,便不再是走马观花,简单的和一个个或风景宜人之地或名胜古迹之所合影,而是带着一个想要更深一步了解的心,虔诚的心,敬仰的心,和所到之处达到高山流水般的契合。回来,用笔记录下点滴感受,有时是更深的思考,把所见所感所想传播出去,引起更多的共鸣,丰富更多人的心灵。

  这是林达夫妇所做的事情,让我羡慕不已。书中最后一页的后记,提到了他们这样做的一点点经历和感想,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句话:阅读是一大乐事,旅程也还在继续之中。不管这个过程如何,他们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乐享其中。

  《一路走来一路读》写了很多美国的故事,但大都是一些在我们看来的“小事”。美国是个公认历史很短的国家,也就两百多年,其长度甚至不能和我国某些朝代相提并论。但是作者眼里,在这里却能时时刻刻感到历史的痕迹。有小镇中心广场立着的南军士兵雕像,有法院门口的纪念碑牌,有粉刷在谷仓上石头城的广告,有纪念发明乙醚麻醉术医生的小小博物馆,还有很多保存完好的旧居,比如南北战争最后和解签字的民居,还有因为一名牧师而保存完整的威廉斯堡小镇,等等。

  也许正因为其短暂的历史,让美国的居民对每一个举重若轻的小事都分外珍惜,在他们眼里,这都是这个伟大国家成长的见证,完整的保存是每个美利坚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正因此我们看到了不止是现代化的美国,而是更生动、更接地气的美国。

  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第二点,是美国自上至下对法律和规则的尊重和坚持。从三权分立开始,最高联邦法院只针对案件本身的传统,坚持了司法机构的独立性,至少从名义上看不是任何权力机构的附庸。美国法官对宪法的尊重,让无数看起来复杂难解的现代案件有据可循,最后作出公正的交代。另一方面,美国人民即使对判决或因故不判决再有不满,也会出于对宪法的信念而选择等待和坚持,而事实上,时间总会给他们一个交代,尽管有时来的迟了些。

  以上两种都让我看到了整个美国对法律的尊重,而我们知道,尊重是相互的。人民寄予政府尊重,相信正义,才愿意平静等待,不会选择极端的报复;法院恪守职业道德,以宪法为依据去判断,才会作出最无争议的裁决,更是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正是双方都首先在规则中行事,守住了底线,才能让道德往更正确的道路施展影响。

  从而,我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美国,一个更真实、更全面的美国。我很感谢有林达这样的作者,有带着笔去旅行的习惯,也正是因为他们阅读的累积,能够帮助他们对所闻所见有更深的体会和别具一格的观点。这些都帮助我们不曾去过的人有能在千里之外开阔眼界的机会,在他人铺就的道路上前进和思考。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沐浴他人恩惠的同时,也可以做同样的事回馈别人。把一点一滴记录下来,养成在记录中思考的习惯,不以忙碌和年龄为借口,选择持之以恒。纵使没有像林达夫妇那样感染他人的机会,也不至于百无聊赖的生活着,相反,一定会有个体的多多少少正面的变化。

  读书,旅行,写作。我想,这是一个人可以进步的最简单的方法吧。

  《一路走来一路读(第2版)》读后感(二):用眼看世界

  林达系列已读完“历史深处的忧虑”“扫起落叶好过冬“”像自由一样美丽“”带一本书去巴黎“”西班牙旅行笔记“”一路走来一路读“,现在就差2本没读”我也有一个梦想“”如彗星划过夜空“。可以说林达的书给了我一个很全面的美国印象,利用它的历史变迁社会更迭所体现出它的政治、法律、经济等的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

  很多时候对于事物的看法取决于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观所感,但人呢又只是历史洪流当中的一粟,无法完全脱离自己所处的时代去客观全面的看待这个事情,于是可以在网络上看到一件事情芸芸众生的各种不同看法,吵的是热火朝天都一门心思的认为自己说的对,一言不合就开始问候对方的祖宗八代。很多时候我很少对这些事情发表看法,一是因为我才疏学浅何德何能去对这些事发表看法呢,我远离这些事不明白是非曲直过程原委我发表的任何看法都是”我认为“怎样怎样。二是因为现在浮躁的社会即使某个焦点问题爆出也是昙花一现过去了就过去了,从社会到个人不会有更深层次的去反思”我“在这件事情当中的作用或者责任。

  总之一句话,责人易责己难。于是干脆闭口不言。

  我是文科生,本科四年有门课程是”英美概况“,大概也涉及到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范畴以及各自的历史轨迹,当然都是很浅显粗略涉及。毕业后很坚定的选择了工作而不是考研,原因也是因为有两点:一家中虽然尚且温饱但我心思已定不想再看着年迈的父母为我奔波劳累,虽然现在他们也是闲不下来的节奏;二是因为头顶着文科生的招牌我不知道我的研究生生涯以什么为基点,忘了说下我的本科专业为”科贸英语“,那时候的我似乎对工商管理感兴趣也想读MBA,在细心请教前辈后决定还是工作几年再去读MBA,有实践经验也能眼中有物。而且前辈告诉我读MBA一定要去国外,也就是美国。要去体验这个世界上的经济强擎如何催生了一个又一个经济界商业界伟人以及如何在短短的两百年时间产生了全球五百强的三分之一。

  这么多年过去我虽然被世俗所烦恼,理想与志向也慢慢的被磨灭,但是这个念头一直没有消过----有朝一日踏上美利坚的国土去体验去学习。林达系列就在这种情况下买了一套,我想知道我当初对于美国的皮毛认知如今还算数吗?我想知道我应该在去米国之前做好所有的准备尽量心中有货。我也知道别人的眼睛看世界无法和你的眼睛看世界一样,但我就想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别人又是怎么做的,当前的我有什么需要为之改变的地方呢?潇洒姐说,设立一个梦想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找这么一个偶像,慢慢去模仿去学习去精进,那么总有一天你会变成她。贴切。

  还剩最后两本的林达系列原计划在2014年尾声读毕,不过很多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争取读一本先,不是给自己找借口,而是因为2014年的最后一个月我终于踏上了争取了一年的新岗位,机遇与挑战共在,压力与动力并存。我要做的事情要完成的任务还有很多,这不大周末7点起床洗澡敷面膜写读后感,一会要去买菜整理房间做饭,然后写专栏以及报名参加读书会(昨晚竟然梦到读书会会长)看来是一定要去了,下午去万达健身中心体验课遂决定是否报名。这不满当当的一天就要过去了。Good Day.

  是为读后感(这篇不像读后感的读后感吧,毕竟写的都是自己的事,害羞呢。)

  《一路走来一路读(第2版)》读后感(三):历史深处

  一路走来一路读(作者: 林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7-1/页数: 482)林达的书读了不少本,这本最新,书名比较有感觉。全书内容有点儿博客体,有些零散,断断续续读了好久,还是不少有价值的东西——比如美国南北战争的轶事、进化论进课本的纷争、西班牙君主立宪制、法院的职责、黑人运动员瞬间的华彩、特蕾莎修女的信仰危机等,读后都令人深思,了解到历史上很多事件的前因后果。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任何国家都是这样,读书和旅行,同样能大大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丰富人生感受。

  配图:

  1、封面

  2、罗伯特李故居——1865年被联邦政府没收(《将军归葬之地》)

  3、马丁路德金雕像——发动了1964年的黑人民权运动(《费镇的重生》)

  4、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增进和传播人类知识”的事业,是他们义不容辞的(《斯密森的神秘礼物》)

  5、老兵纪念章——“老兵历史项目”是一个重要的实例,表明人类记录自身历史的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历史无禁区》)

  6、《独立宣言》——杰弗逊的《独立宣言》起首堪称尽善尽美。(《上帝安排的通信》)

  7、独立厅前的华盛顿雕像——“在制宪会议上,华盛顿自始至终没有发表过一点点意见”(《英国下议院议会厅随想》)

  8、美国国会前的作画者——正是在国会附近处死了《南北战争的最后一个受难者》亨利.威尔兹上尉。

  9、最高法院前的抗议——有资格做出这一裁决的,只能是《美国的镇国之柱》,那作为“最后之倚仗”的联邦最高法院

  《一路走来一路读(第2版)》读后感(四):美利坚的《一路走来一路读》

  时隔一个月,很偶然的又读到了林达的另一本书《一路走来一路读》。这本相较《西班牙旅行笔记》带给人的沉重胸闷,却是多了些轻松之感。这俩夫妇终于放下了鸿篇巨制的抱负,只从几个小镇,几个没太大关联的小故事讲起了他们曾走过的不太起眼的地方。虽然不起眼,可却能给人不太一样的感受。这种感觉像是眼眶虽然泛着泪,但又不自主嘴角会上扬的喜悦。说白了,它能给人的是从微小里给人实在的感动与希望。

  虽然讲述了很多悲剧,在很长远的时间,它们却没叫人忘怀,有大批的人在为它孜孜不倦探讨与反思。有关于法的,进步的,也有人文的关怀,真切的。很多源于感性,却最终有那么一大批人在尽着毕生之力,消灭对与错的黑白,关切可以避免悲剧再度发生的灰色地带。因为这些细致的考究,才让人感受到了进步的希望的力量。

  聂鲁达黑岛邮差的故事很戏剧,美国二三任总统长达十四年的通信也颇有意思。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因为精英政治和民主政治有过分歧,也不愉快的地绝交过。嵇康和山涛绝交后是再未重圆,但古板不失道德自律的亚当斯,与倡导民主却心急略失妥当的杰弗逊在离任后,俩人都历经波折后沉静,以英雄相惜的方式,上百封信件讨论着对未来制度的畅想。意见可以向左,但却不妨碍自由地表达各自心中认为的接近上帝的真理。马不停蹄的邮差就奔波在北方的昆西小镇和南方弗吉尼亚的杰弗逊庄园。

  南北战争结束时,北方格兰特将军和南方罗伯特李将军签订停战协议的小屋,弗吉利亚州阿波马托克斯镇,作为南北边境线一再争夺的地方。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民众,为了躲避枪炮声搬了几次家,最终躲进了偏僻的山林期冀能在炮火中获得遗世独立的宁静。在被摧毁得一片狼藉的小镇,当南北双方摒弃前嫌,需要和谈时最终选的是马氏的小屋,一个不起眼又永被铭记的南北重新联合之地。战争结束的前后,不管是受降的罗伯特李将军,还是掩护南方内阁逃亡的布将军,他们对战争与政治的态度,与现今的政客的确有些不同。就像高晓松曾说的,迷失的一代对肮脏交易的反讽也是源于近几十年。刘瑜也表达过最初的政客,其道德自律就如文学家、艺术家是将其当作独立的事业来看待。在时代的逐渐发展,这类受人尊敬严于自律的人可能在逐渐减少,而制度的制衡却逐渐变得重要。

  当中有几个悲剧的发生,如南北战争最后一个被处以死刑的南方战俘营主管威尔兹上尉。在胜利者的眼中处置一两个沾满鲜血的战俘营统领或许不是什么大事。可后世为其深刻翻案的却非常多。对于几万人死于战俘营,到底是单个管理者的过失,还是战1俘不交换制度废弃的命令下达者的过错,应对获胜的北方总将领进行审判。再或者是寻根溯源到这场战争的本身?威尔兹拒绝怜悯,他讲到这场战争的牺牲者需要被发泄报复德出口,而他,作为一个本可以脱离出这场战争的普通医生,战俘营的掌管人,是不怨地承担了这种发泄。关于战争里小人物的恶,《朗读者》里讲到了很多,在非常规的状态下,这些恶的发生过错究竟在哪,是战后人们抛弃了成见在集体思考的。在一波盖过一波的反日高潮中,我们生活的华强北,在一种集体的情绪中,也发生过针对普通人的打砸抢,这种暴戾之气的黑白对错也不是一言两语能讲得清的。

  在女巫的审判里,对普通人无实质证据的审判也是极为可怕的。但深刻的反思过后,也也有了些实质进步,不得随意网罗罪名,严格的司法审判程序和确凿的证据才是判定罪名的标准。在严格的司法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冤假错案在近年并不鲜见,在一些看似热闹的风潮过后,风平浪静了也不忘记怎样推动法制的实质进步,有这个逐渐完善的机制或许才能带给社会更新的希望。

  在猴子审判中,本来胜负双方一目了然,拒绝进化论的南方保守小镇,输得一败涂地的辩方律师,本来一个案件可以在律师过世后盖棺定论。但拒绝简单粗暴的黑白在这次案件又再度神奇地引起另一场讨论。生物学上的进化论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学的进化论应当何去何从。对于弱势群体,亨利最早简单逻辑写进课本里的进化论是否完全符合现代的价值观,对青少年行为的偏颇是否会造成影响,成了后来继续讨论的内容。

  这样的小故事有很多,每个都没有一个固定的结局,用怎样的情怀来看待我们既定认为的是非黑白,或许是此书的一点小启示。

  《一路走来一路读(第2版)》读后感(五):民众在思考

  初识林达是朋友借给我的一摞书中的一本,那时候还不知道林达(原谅我才疏学浅)可是读了第一本之后就想继续读下去,林达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讲述着在美国的所见所闻和美国的历史。这本书都是一则一则的小故事构成的。起初,我以为这本书会像《寻路中国》或者吉姆·罗杰斯的书一样,有个地图,顺着这地图走走停停讲述一个个小镇,一个个城市。然而读起来才发现,这本书感觉就像是作者的旅行日记,没有特定的路线。就只是随走随感,随走随读,跟着作者的脚步,探索每个小镇发生了什么,去了解美国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的过去造就了今天这样的美国。

  读完这本书,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美国人对自己历史的保护和记录,对自己的所居住的地区的关注,对法律制度的思考,对民主的思考,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坚定。有牧师为了让威廉斯堡很好地保存下来,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因为“就是这个小镇,就是弗吉尼亚,不仅向美国革命贡献了它的军队总司令和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不仅产生了《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和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这儿也是美国政治制度设计方案的主要来源”。也有人为了“忠诚誓言”中的一句”在上帝之下“而把美国国会告上法庭,为了自己的”无神论“,也为了《宪法》中的”言论自由“。在美国的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对生活中的一切持有批判的态度,细心地观察者周围的一切,看看这些是否都违背了自己的利益,是否与法律不符。使他们在思考,是他们推动着法律的改革和完善。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最开始就是,他们是从欧洲大陆过来的人们,有精英也有底层的劳动人民,来寻求”美国梦“,有些人放弃了美国,有些人说这里就是”我的家“。然而这个国度也曾经历了动荡的时期,有正派,有反派,在法律的框架下,他们都自由表达自己的心声,让整个美国都听见他们,将”言论自由“发挥到极致。看着林达的这本书,看着多种制度,多种文化的发展,不由自主的叹服,他们又今天的地位来源于民众集体的思考,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精英思考。

  这是我写过的第二篇书评,但是这算不上书评,要读的多了才能”评“,而我读书太少,也正在这条路上努力,希望自己有一天能真正写出一篇书评来。

  《一路走来一路读(第2版)》读后感(六):林达的访谈

  不知道有没有人贴出来,

  林达:社会最重要的是正义

  发布时间:2012-11-12 16:50 作者:丁鸿富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6381次

  采访:常识报刊亭

  林达,是美籍华人作家丁鸿富与李晓林共用的笔名。他们出版的作品包括“近距离看美国系列”、《西班牙旅行笔记》、《带一本书去巴黎》、译著《汉娜的手提箱》等,被誉为介绍美国最好的作者之一。

  然而林达一贯行事低调,读者对他们所之甚少。6月中旬,《常识》得到机会采访丁鸿富先生。丁先生告诉《常识》记者:“以前所有的媒体采访我们都谢绝了,但接受学生采访是应该的,我们应该多接触学生,从学生那里感觉到我们的未来在什么地方,使内心增加一点光明”。

  (因丁鸿富先生和李晓林女士的家规便是不在公众场合曝光,《常识》尊重其意愿,故不载出丁先生的图像资料。)

  常识:您是1991年出国的,出国前在国内有些怎样的经历呢?

  多年后,这位老师拜访妻子家,表示很后悔,每年圣诞给我们寄卡片。后来我相信人是有天生良知的,人可能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干扰,天生良知被遮盖、被扭曲了,但归根结底,每个人都是有天生良知的。

  我家在爷爷这代非常穷,父亲带着叔叔到上海学徒,干最苦的活——打铁。后来父亲开了一个打铁作坊,然后变成小工厂,成了“资本家”。叔叔一直在工厂做工,最后做了车间党支部书记,党组织就要求他和父亲划清界限。这是当时我父亲最难以接受的事。

  常识:88年你们从大学辞职,为什么辞职呢?当时在大学里做老师不是一份很让人羡慕的工作吗?

  丁鸿富:我们这一代人在80年代有一种苦闷,盼着国家变化,但总觉得变化迟迟不来。80年代我们盼着政治体制改革、新闻更自由、出版更自由、说话更自由。在85、86年有过一些希望,但87年开始,出现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我很尊敬的方教授被开除出党,气氛一下子很肃杀。

  到了88年,妻子的系主任找到她,让她“不要乱想,不要做不该做的事。以你的才华,我退了休,系主任就是你了”。妻子站在窗口,说:“我在这里混几十年就是变成你啊”。于是,当天下午她就辞职了。

  我也受不了当时大学的那种氛围,价值观开始扭曲。大学的党的系统对我也不好,认为我反动。其实,我只是在错误的时间说了一句正确的话。接着我也辞职了。

  辞职后,我们到建筑工地给人家管工地,挺有意思。和工人们住工棚,晚上在草地上喝喝酒,也蛮好的。

  “真正导致我们写书是因为妻子写过一封很长的信给她的一个大学同学。结果,大学同学回信说你的信好看,大家都说好看。我觉得这个办法好,我们用书信的方式避免了系统地写一本东西,这样可以掩盖我们训练不够的缺点,我们用写信的办法讲故事,讲故事是我的强项。”

  常识:那后来是因为怎样的机缘的美国呢?

  丁鸿富:辞职后,我们要养活自己,妻子就办了一个设计事务所,做园林设计,赚钱赚得不错。但是,89年整顿个体户和私营企业,说个体户和私营企业是动乱的社会基础。我们的银行账户被冻结了,罚款后只剩下700块。

  于是我们就去了广东,帮一位港商盖海边别墅,他喜欢和我们聊天,说你们这样的人应该出去看看,看看西方社会是怎样的,他们为什么就没有我们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然后就有各式各样的人帮助我们,91年,我们很顺利就去美国了。

  常识:您到美国后从事的工作是什么呢?

  丁鸿富:刚去的前几年做搬运工人、开卡车,也和妻子一起摆小摊,现在在佐治亚大学工作。我们没想做更大的事业,因为一开始想的就是观察美国。

  常识:你们一开始就是报着观察美国社会的目的去的,但是为什么直到6年以后97年你们才出版了第一本书《历史深处的忧虑》?

  丁鸿富:写书是有很多偶然原因的。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妻子摆小摊,有时间。我有一段时间失业,就有时间看书。失业半年,很开心,有钱拿,还可以坐在图书馆看书。

  当然,真正导致我们写书是因为妻子写过一封很长的信给她的一个大学同学。结果,大学同学回信说你的信好看,大家都说好看。我觉得这个办法好,我们用书信的方式避免了系统地写一本东西,这样可以掩盖我们训练不够的缺点,我们用写信的办法讲故事,讲故事是我的强项。这样对我们也有好处,因为开始动笔了,就会观察得更仔细,会有意识地去读书。

  常识:谈谈您的一些观察吧。

  丁鸿富:举个例子,我在美国最愉快的经历就是图书馆。去任何一个图书馆,工作人员都一个劲的谢你:Thank you for coming。

  为什么呢?它是有道理的,图书馆建设的钱是哪里来的?图书馆是不挣钱的,图书馆是一个花钱的地方。钱从哪里来?公共图书馆的钱来自于税收,税收是通过政府拨款给它的,那么在制度上必须有一个安排,就是它必须是值得给的。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值得给钱的?它提供好的服务,好的服务里头包括:Thank you for coming。

  在美国的图书馆,读者不叫“reader”,而是“patron”,翻译成中文就是“事主”、“恩主”。因为你借书,帮了图书馆一个大忙。公共图书馆的的钱来源于税收,图书馆的出借率、收藏率、馆际互借率都是自动统计的,比较这些统计数据,政府和基金会根据这些数据给图书馆钱。如果一个图书馆得到的资金多了,就可以雇更多的员工,或者已经雇佣的人的job security 就会更好,不会被fire掉,这一切都来自于读者来读你的书,所以读者去他们就一个劲感谢。

  常识:刚刚提到税收,中国人和美国人纳税人的观念差别很大?

  丁鸿富:对老百姓来说,纳税人的观念要深入人心。美国为什么连不怎么有文化的乡下人也有这个观念呢?因为他们对政治的直接接触都是local的。每一个小镇,每年都要开会讨论这个镇的钱怎么用,讨论小镇是需要改善图书馆还是改善老年活动中心。有时候太需要钱了,老百姓讨论结果“咱们加点local的税吧”。

  在美国,税收是这样分流的。比如说income tax 是federal government 拿去的,州政府就有一个州收入税,叫做state income tax ,还有各个州的消费税,买东西的时候标价9.99元实际上要你付10.05元。多出来的那几分钱就是给州政府的消费税。这样老百姓的概念机清楚了,原来税收点点滴滴是我们给的。

  中国是中央政府把大部分税收收起来以后再用下去,老百姓觉得这是个恩赐,体会不到自己实际创造了财富。

  常识:也就是说制度不同会使人产生不一样的观念?

  丁鸿富:我在中国的时候就觉得中国人立法的时候往往比较粗糙,结果这些发立了以后不是让人们遵守的,而是让人们破坏的,因为这法把人们的生路堵上了,不违法也得违法。

  所以我们从法制建设这个角度来讲的话,立法本身必须经过相关利益者的充分讨论、权衡。

  常识:而在中国很多时候条例、行政法规比法律管用。

  丁鸿富:对,中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宪法成了最摆设最没有人信的东西,更有效力的是国务院自己立的条例。

  这和我们的三权分立原则没有确立起来是有关系的。其实,在美国也有这种现象,美国人通常认为三权分立的立法权属于议会,而政府不是。所谓的行政分支,只不过是执行这些法令的。但是政府也有自己的执行细则,所以就会有“总统行政命令”这样的概念,为了执行某一个法律,总统作出一个命令,而其实这个命令带有很大范围的立法的概念,这种命令全国是要执行、要服从的。

  这个问题在美国法律上也是一直有争议的。如果说总统行政命令一概而论全部都属于法律的话,它实际上破坏三权分立原则,因为它让行政分支也有了立法权,所以答案肯定是no;但是如果说总统一点没有下达行政命令的权力,那么有些时候有些法例,总统就很难实行了。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总统继续发布他的命令,但是这个命令是可以被挑战的,如果你发现有地方不对,那么就去挑战吧,告他的行政命令违法,有一点是很明确的:总统是可以告的。

  常识:您的书里有很多司法故事,您对美国的司法特别感兴趣,是因为我们特别缺乏这一方面的知识吗?

  丁鸿富:对司法感兴趣,大概就像年轻人对武侠感兴趣一样,首先因为它好看、好玩。

  一开始,我们想介绍一点美国的制度的时候,想介绍的是三权分立、制约平衡、司法独立、军队国家化,最重要的一个思想是政府权力是需要限制、需要防范的。这几句话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如果我要把它写成一本书,有两个选择,我可以写美国制度的特点,第一三权分立;第二制约平衡;第三司法独立的理论和来源。可是这样写,大家会看吗?另外一个方法:讲个故事。讲理论是我们的弱项,我们没有在大学课堂上学过这个,但讲故事就是我们的强项了。我和妻子经常互相讲故事,讲得都很有意思。

  讲司法比较多,因为司法体系本身有意思,而且美国的司法在法庭上把美国政府、老百姓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出来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社会对老百姓来讲,最重要的是什么?老百姓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里头?

  常识:安全。

  丁鸿富:正义的社会。一个社会至少应该正气,应该好人当道,好人可能受苦、可能吃亏、可能输了甚至蒙冤了,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是整个社会应该是好人抬头的社会。在美国,这一点我们体会是很深的,尤其是这法庭上,法庭是维护社会正义最重要的地方。

  我做过半天陪审员,对我教育很大。法庭这个地方是open to public,任何人都可以进去,但是他塑造了一种氛围,无论来的人有多少,法庭都不是开玩笑的地方,这里是要寻求正义的。

  “中国人有谨慎、不为名利诱惑的传统,你们夫妇,大家也都知道你们是很克己的。但是,你们得知道,名不是世俗的一种东西,名是一种责任,你们应该完成自己的责任。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是你们自己的来决定的,但你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一种责任。”

  常识:您书中大部分的观点是在90年代形成的,那么现在有没有改变呢?

  丁鸿富:如果有不一样的话,并不是因为时间或者认识的深化,而是因为发生了911。911使美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人出现了一个共识,就是要防范恐怖事件。所以以前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开始做了,比如摄像监控、允许司法部窃听。

  有一个很有名的案子,美国禁止种大麻。但是在以前,种大麻是很普遍的事情,有些人把大麻种在家里,用灯光照射它,给它一些光线和热量,它就可以生长。在屋里种,警察是查不出来的,因为警察不能进入家里。后来,美国警察发现红外探测仪可以探测出墙壁温度,只要弄一辆车,装一个探测仪,一间间房子照射,哪间房子温度特别高,就说明这件房子可能是有问题的。

  这个案子里警察开一辆装有探测设备的车在街上巡逻,检测每间房子的温度。后来引起了美国人权组织的抗议,状告警察违反了宪法第四条修正案:不得侵犯公民的家。警察辩解说他们没有侵犯,只是使用仪器,并没有触碰。案子后来一路告到最高法院,争执不下,一位女士在联邦最高法院上的一句话对案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她说:一位美国女公民,如果她每天都要洗桑拿浴,她有权利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她是什么时间洗的。

  然而911以后,警察是有可能打赢这样的官司的,只要不妨碍生活,这种监视是被允许的。也就是说,911以后,为了安全,美国人牺牲了很大一部分自由。

  常识:所以对美国人来说,安全其实仍然是首要的?

  丁鸿富:现在应该说,安全是更基本的需要,而公正的需要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理念的需要。可是,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公正的话,是非常没有意思的。

  我认为公正又是和个人责任有很大关系的。公正不是等来的,这个概念在美国很清晰: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公正的人,你才有资格去要求社会是一个公正的社会;如果你自己是一个苟且偷生、屈服于不公正的人,你就没有权利要求公正。

  常识:这涉及到公民责任的问题,身为一个国家的公民,不仅有权利也有义务。那么华人参与美国政治生活的程度怎么样呢?

  丁鸿富:华人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比如骆家辉,他是美籍华人,不能把他算做中国人。中国移民在美国的政治参与度是很低的,文化因素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主要的原因还是language skill和human skill。中国人在这方面比较差,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缺乏把政治作为使命来对待的那种志向。

  常识:再回到您的书上来,林达的书如此受欢迎,和你们的语言风格关系很大,你们的语言风格都受过什么人的影响?

  丁鸿富:我们小时候在江南农村,偶尔会有游走江湖的流浪艺人,他们是最贫穷最潦倒的但是却是很有艺术气质的人。通常夫妻二人,提一个三弦或者一个琵琶,走到各个村子里去,天黑以后,点一盏小灯,借一个条凳,两人往上一站,就开始说书。他们实际上是很会讲故事的,懂得如何起承转合,他们讲故事的方式对我影响很大。

  在语言方式上,我坚决主张用常人的方式说话。写给大众读的东西,要用大家都能读懂的语言来写。最重要的道理往往是最基本的道理,最基本的道理往往都是用最浅显的语言写出来的。

  常识:最近两年国内兴起很多讲座、沙龙,您有没有想过回国办一些沙龙或者讲座?

  丁鸿富:没有,这是我们家的家规。我和王怡聊天,跟王牧师请教这个问题。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一般来说不受名利的诱惑了,但是,面对这个纷繁的世界,应该怎样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才是恰当的?王牧师说:中国人有谨慎、不为名利诱惑的传统,你们夫妇,大家也都知道你们是很克己的。但是,你们得知道,名不是世俗的一种东西,名是一种责任,你们应该完成自己的责任。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是你们自己的来决定的,但你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一种责任。

  我们的选择是不自己办这样的活动,但是我们愿意参加别人的活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