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万到一亿》的读后感10篇
《从一万到一亿》是一本由刘海亮 / 买敬江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80,页数:23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一万到一亿》读后感(一):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操盘手?
很多人怀揣着致富的梦想,或是受期货市场上不断涌现的暴利案例的吸引,进入到期货市场。但是期货市场是一个零和甚至负和的游戏,它的本质就是资金的重新分配。期货市场原则上是要求大多数人亏损,少部分人盈利的。因此在进入这个市场前最好对这个市场有一个足够清醒的认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期货的。期货市场能够把一个人的优点和弱点以盈利或亏损的形式进行成倍的放大。做期货并不仅需要对形势的把握或良好的操作技巧,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期市寿星,良好的个人修养反而更重要。
本书《从一万到一亿》是两位作者多年经验的结晶,也是作者访问期市寿星的总结。书里没有讲述“期货必胜秘籍”一类的内容,也没有用严格的逻辑论争和推理来描述一个期货人的必备特点。但是本书讲的那些交易的理念以及个人的修为,读来却是受益匪浅。
一个人在进入期货市场之前,除了对期货这个市场的规则以及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外,还需要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这块料。毕竟从事期货交易的人那么多,你凭什么从这个市场上盈利?凭什么从别人手里抢到钱?从众多期市寿星的经验来看,天赋在这个市场上是很重要的,后天的刻苦修为能够弥补一部分但是有限。如果一个人的禀赋适合这个市场,那么后天该如何修炼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操盘手?
在进入期市的初期,一个人除了了解交易品种的特点和交易规则之外,还需要从基本面和技术面上去入门。基本面就是从市场的消息面可能对交易品种的走势造成的影响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这有可能牵涉到世界的政治局势、主要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经济数据等。而技术面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指标来预测市场的走势、进场点和出场点。但是技术面是基于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而期市是一个随机性很强的市场,技术面的预测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对技术不可盲目信仰,但也不必全盘否定。在投资的初期,还是老老实实的把市场上流行的技术指标掌握扎实,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使用哪些技术指标。这个时候也可以看一些他人的操盘经验,学习下别人是怎么做出决定的。
人性是脆弱的,即使是交易大师也会有感情,也会因为感情而操作失误。要想牢牢的抑制自己人性上的弱点,同时又能发挥自己的操盘能力,一个人还需建立起一套成熟的交易系统。这套交易系统包括市场研判、交易计划、头寸管理、执行纪律和风险控制。在这套交易系统的保障下,一个人不断的从市场上学习、反思,也许终能悟得期市之道,进入期市寿星的行列。
一个优秀的操盘手,不仅有着良好的盘感、执行力以及交易系统,同时还能把个人的先天特质发挥出来,让自己的个人特点和期市进行完美的结合。如能做到这些,即使不能大成那也离大成不远了。
《从一万到一亿》读后感(二):一次精神上的感悟
在微博上看到别人推荐这本书,本着要看看金融市场的真面目顺便游一下的目的就买了这本书回来看。
可能之前已经看到LIVERMORE的股票作手回忆录这本书,一直都在研究他所提及的最小阻力线的问题。。。。里面的字字珠玑,将人性的丑陋,个人的思想斗争描写得入木三分。
而这本书我觉得是国内少有的讲及个人投资经历和心得的一本好书。过去无论是在网上还是一些所谓的著名评论家的个人经历,只描写辉煌历史,不会提及惨淡过去。可是人的一生就永远一帆风顺吗?永远事事如愿吗?就算看上去最顺风顺水的人永远也会有贪婪和欲望的。
目前的我还处于人生的低潮期,读上这么一本好书,的确会让我自己不断反省。如何做?怎么做?人生这盘棋怎么下?怎么布局?从别人的失败惨痛经历里感悟一些东西,他们的自我否白,让我看到他们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
目前的我已经开始抛弃巴菲特和索罗斯所提倡的价值投资,毕竟时代再变,命运背景不会相同。而我目前跟看中的是LIVERMORE那种投资方式和投资观念。而很高兴的是里面竟然也有人会看他的著作。
书中提及的有关中国佛学,中国哲学的精神至今我也不会了解。
碎碎地写下个人的思绪,让我有空再重读一下吧
《从一万到一亿》读后感(三):读《从一万到一亿证券期货之老鬼真言》
1.关于专注
作者对专注重要性的探讨很有意思,通过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例子来说明专注的作用。对专注的理解有多种,有些人专注于某些品种,比如浓汤野人专注于棉花;有些人专注于践行一种理念,比如东方港湾的但斌专注于价值投资。投资领域里的失败者似乎都有点朝三暮四,一会儿看技术面,一会儿看基本面,买的股票不如别的票强又频繁换股。心永远都游离于外而得不到安定。
2.期货操盘手应该属于竞技体育行业
在作者看来,首先得知道操盘手是什么,定义好了才能有学习的方向。很多交易爱好者都在学习中走错了方向。“无论您做什么行业,该看什么书,该思考什么问题,该养成什么习惯,该磨砺什么心性,都需要一个导向。”
作者认为期货操盘手应该属于体育竞技行业,和下棋有着很多类似的特征。期货操盘手和股票操盘手表面上很像,而实际上有很多不同。黄毅雄也说过,他在期货中更看重技术面,在股票中更看重基本面。
3.那该如何提高呢?
作者给出的答案,读以下类型的书籍:
统计学,博弈论,心理学,中国传统哲学,军事,围棋
4.关于盘感的论述
关于盘感,不做概述。有意思的是,作者反复类比的围棋,认为围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被电脑打败的观点,已被证伪。
那良好的盘感如何形成呢?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解决的方法,一要打扎实基本功,二要在实践中学习反思,三要重复要坚持。
《从一万到一亿》读后感(四):这不是一本技术手册
一个门外汉也会喜欢这本书,无可厚非的,欲望是一切的指引。好马也还需要一个好看的胡萝卜挂在前面。英雄不问出处,这是一个大杂烩的圈子,里面充斥着情报砖家,科技达人,运筹帷幄的军事家,野心勃勃的赌圣,不露声色的内功高手,料事如神的大仙……当然还有视线之外真实存在不计其数的炮灰。每个入门者自然不是看着炮灰进来的,多少侥幸多少注定,进来才知分晓。被这颇具噱头的恶俗书名吸引而来的人,百分之八九十被踢出,让你明白你并不适合这个职业。这潇洒自由也绝不是脑袋想象出来的那样。
作者是圈内难得的一位会讲故事的操盘手。有理有据的文字中透着一股江湖气。除了必须具备证券类出书人必需的实力和战绩外,作者身上有种刚柔并济的气质和豁达的胸怀。曾红极一时不可一世的棉花奇人林大户前两年惨遭败北,缺失了什么呢?他华山问道反思后想必会有所感悟。
懂点基础需要精修深入的漫长时期,此书在这一阶段基本无用,踏踏实实找几本实用而枯燥的技术理论啃起来吧。
《从一万到一亿》读后感(五):《从一万到一亿》随便记记
又一本在书柜放了好久的老书,应该是2013-2014年出版,作者是一个叫东方悦盛的私募的两位主管,遗憾的是当我按照书中线索去搜这个私募时已经查不到了(好像更换了一个名字?),就连作者自己号称期货排排网上搜索发行的产品,也根本查不到了。而连接到的所谓官网上,确实还有这本书出版的相关信息。当投资类的书籍本身比作者业绩更有名时,感觉公信力降低好多。豆瓣评分:1颗星吧。
其中比较令人唏嘘的是,作者由于深信东方哲学在投机中的作用,在文章中多次用“机器人再厉害也无法战胜围棋”的例子和观点(篇幅太多,甚至连续数页纸强调围棋的伟大之处,是计算机不能学习模仿的),不知道在alphago完胜所有人类的今天作者是否愿意更改观点。
其实,本书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借鉴之处。我觉得最后一章,对于数位高手或者所谓高手的经验总结,还是值得翻看。例如:
2、一次最多允许4%的资金承担风险,也就是说,50万元账户上每次只用2万,两万还要求承受住3次止损。有盈利后变得激进,将动用5%以上的资金。每次盈利回到最初始资金的50%时,会提一些现金出来,因为常常怀疑自己有操控更大资金的能力。
3、许多长期盈利的人其实才用仅仅30%的头寸,日均波动在百分之三四。如果淡然到只用10%的头寸,风险就跟股市差不多了,但期货的交易机会却比股市多了许多。
4、交易一生猛,伤心就是难免的,只要能在一定范围内保证资金安全亏损有度,你就不会被市场打死。
5、一定要计算盈亏比,可能的盈利空间要比可能的亏损空间大3倍,才有下单的价值,否则就得耐心观望。(然而,如何做到才是关键。)
《从一万到一亿》读后感(六):《 从一万到一亿》作者又出版了 《撤单》
《 从一万到一亿》 已是公认经典。最近又出 了 《撤单》,可能是《 从一万到一亿》 的小说版哦。。。
却实值得读。各级别的股民都有用哦。
在读这本书之前,已经许久没有认真深入地研读一本小说了,何况是财经类的小说。然而虽对财经小说鲜有涉猎,但这本书却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着我。本是抱着好奇和尝试的心态来读的,没想到最后对这本书却是爱不释手。
从作者刘海亮的文字和其构建的角色中感受到了久违的阅读快感,可谓酣畅淋漓。主角张长弓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多年的“进阶之路”,两条线相互交叉,相辅相成,共同勾勒出这本小说的基本框架。
主角张长弓的个人性格鲜明,充满巨大的人格魅力,也因此与众多女孩儿发生了很多纠葛的故事,与此同时,作者也把中国资本市场的阶段性大事和发展路径与张长弓的命运巧妙地结合起来。
小说生活化的叙述方式令读者的代入感极强,时常为张长弓的爱情故事扼腕叹息,为其坎坷的命运抱打不平,为其功成名就拍手叫好,更为其激流勇退的智慧而击节赞叹。我在“深陷”之时,甚至有要回到20世纪90年代那风起云涌的资本市场大展拳脚的冲动!
可惜,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只是给我继续读下去的动力罢了。
当我看到书名为“撤单”的时候,就在思考此为何意。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渐渐地得到了解答。
一方面,张长弓自己的感情终于得到了最终的归宿,与最爱的女人吉芬有情人终成眷属,终可尽该尽之责;一方面,自己在资本市场多年的摸爬滚打,找到了交易的终极砝码,财富可谓信手拈来,参透了人与财富的终极意义,最终遵从本心,回归最初,决议“撤单”,成为人生赢家,可谓圆满。
也许有人认为,主角张长弓是碰上了好的时代,才有机会成为人生赢家,然而,我认为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妒忌和不甘。的确,时代我们不能选择,但是人生我们可以创造。
小说中的张长弓每每在人生节点做出的选择都透露着一种与时代相悖的特立独行,明明可以靠关系,靠体制,靠人情,而他却选择了相信自己,靠自身的判断和选择开启了自己不一样的人生,这样的人成功不是时代赋予的,而是靠着自己的嗅觉和能力打拼出来的!也正因为如此,从那个时代成功的人仅仅是少数,多数人依旧淹没在了时代的大潮里。
主角张长弓的经历可谓传奇,从普通的工地到人才济济的名校,从名震一方的实业家到专业的股票炒家,从国内迷茫到国外觅得宝典,再从“金盆洗手”到参与国家队救市,真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传奇一生!
当然,这本书除了平视诙谐的语言风格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也有寓教于乐的一面。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很多资本市场的知识和历史,即使是对财经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也能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一二。因此,《撤单》确实是一本有趣有料,一本值得深读和思考的好书。
我要评论
《从一万到一亿》读后感(七):一次精神上的感悟
在微博上看到别人推荐这本书,本着要看看金融市场的真面目顺便游一下的目的就买了这本书回来看。
可能之前已经看到LIVERMORE的股票作手回忆录这本书,一直都在研究他所提及的最小阻力线的问题。。。。里面的字字珠玑,将人性的丑陋,个人的思想斗争描写得入木三分。
而这本书我觉得是国内少有的讲及个人投资经历和心得的一本好书。过去无论是在网上还是一些所谓的著名评论家的个人经历,只描写辉煌历史,不会提及惨淡过去。可是人的一生就永远一帆风顺吗?永远事事如愿吗?就算看上去最顺风顺水的人永远也会有贪婪和欲望的。
目前的我还处于人生的低潮期,读上这么一本好书,的确会让我自己不断反省。如何做?怎么做?人生这盘棋怎么下?怎么布局?从别人的失败惨痛经历里感悟一些东西,他们的自我否白,让我看到他们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
目前的我已经开始抛弃巴菲特和索罗斯所提倡的价值投资,毕竟时代再变,命运背景不会相同。而我目前跟看中的是LIVERMORE那种投资方式和投资观念。而很高兴的是里面竟然也有人会看他的著作。
书中提及的有关中国佛学,中国哲学的精神至今我也不会了解。
碎碎地写下个人的思绪,让我有空再重读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