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4: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10篇

  《生活中的经济学》是一本由(美)加里•贝克尔 / 吉蒂•贝克尔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3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一):人人都该学点儿经济学

  罗胖曾说过:“这是一个拦路抢劫的时代。”

  换句话说,现今越来越多隔行抢饭碗的事情层出不穷地发生。

  从小到大我们被上一代长辈训导的要,做事专一,有始有终。在我刚毕业工作时,我的父亲就经常嘱咐我:“在一家公司要认真工作,踏实做事。这样才会有升职的机会,而且在现有单位工作的时限越长越容易得到老板的赏识,职业生涯越一番丰顺。”

  可事实情况如何呢?

  我是2009年开始工作的,一晃7年过去了。基本上我是一年就得换一份工作,有一年里我竟然打破原始记录,一季度换一次。

  当然这里必定有我的问题,但另一个原因是,现今的公司存活时间越来越短。在这7年中,有几次是由于公司经营不善进而无法承受太多员工开支,进而选择裁员。

  以上种种情况说明,我们以往的认知远远不足以应付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学习一些经济学的知识,方能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启蒙是亨利·黑兹利特所著的《一课经济学》。这本书教会我使用另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

  我们总习惯于相信眼前所接触的事物与结果,进而评论它所造成的影响。换句话说,我们很容易轻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观念判断事物。但往往这种先入为主的观点会引导我们犯错。心理学称之为认知偏差。

  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就需要我们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思问题。这种能力取决于我们认知的能力。正好经济学是一种客观性强的学术,它始终是以效率为目的。也正因如此,很多人本能上并不愿意接受经济学。甚至有不少人称它为冷冰冰的学科。

  两周前,我读了加里·贝克尔的著作《生活中的经济学》。这本书的好处在于,文中内容绝大多数是贴近我们生活中所紧密相关的事。并且作者运用清澈易懂的言辞手法举例说明很多复杂问题。

  本质上,学习经济学正是为了学习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机会成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罢。

  所谓机会成本不仅仅是指我们错过了某些机会,更多得是,我们为此放弃了哪些机会。

  把个比方,如果我昨天吃饭时,剩了一些饭菜,我又是一个节俭的人进而舍不得倒掉。然而,到第二天的时候,我会选择吃掉昨天所剩下来的饭菜。看似我的举动是种良好美德,但在这之中存在着一项机会成本。

  假设我遵从自己的美德将剩菜吃掉,那么我就会错过一次品尝美食的机会。因为我的胃就那么大,吃下了剩菜肯定吃不下我原先想好要去吃的牛排,进而我会损失一次品尝美味牛排的机会。

  同理,如果我们选择与身边的朋友去K歌,那么本应写作的时间就会被占用掉。最关键的是,K歌所产生的价值远比写作所产生的价值低很多。某种意义上,那些越有钱的人,事业做得越大的人,他们大多数并不愿意去做一些纯属娱乐的事情,比如逛街,K歌,甚至是睡觉超过8个小时以上。这些事情对他们而言,其代价实在是太昂贵了。

  相反,对于绝大多数单一收入的上班族而言,这种代价并不昂贵。原因在于,他们本身的时间价格就不贵重。

  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来看,并非是我们所臆想那样,当我们越是有钱的时候,越是有很多自由时间,并且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当我们赚钱越多的时候,并且赚钱能力非常强大。能够使用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少,因为这种成本太大了。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普通人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算上路程时间顶多3小时左右。但如果是让李嘉诚像我们一样,为看一部电影花上3小时,他肯定不会去做这种事,因为其成本实在太大了。搞不好一场电影下来就得损失好几千万。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太多的陷阱,如果我们想要过的更好,就得有能力挑选出“哪些是更好的,哪些是最好的”。要想答对这些选择题,学习经济学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正好,加里·贝克尔的《生活中的经济学》,给了我们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作为参考。当然,我们完全没必要按部就班,况且美国经济与我国经济还是有差别的。我们要做的是,学习本书作者对问题所持的思考方式。

  学习经济学切不可按部就班,应以情况而定。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从不同角色的思考方式入手。就好似我们在公司里一样,不仅要从自身利益思考,还应站在公司和同事的角度思考。进而才不会使我们产生以偏概全的思考结果。

  不论你是学生,还是上班族,或是企业老总,都应该学习一些经济学。我个人认为,每个人都该学点儿经济学知识,学习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我们不一定要立志成为一名经济学家,但生活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经济学思维。

  end!

  书名:【生活中的经济学】

  作者:加里·贝克尔 / 吉蒂·贝克尔【美】

  译者:章爱民 徐佩文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如果喜欢我的文字,那就关注我吧!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新浪微博:张辣汤】

  【简书:辣汤谈学习】

  微信公众号:

  辣汤谈学习(zhangjiaxuexi)

  欢迎勾搭&&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二):对政府权力的思考及对民众的提醒

  昨晚和朋友说,自己年初的时候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读完一本书写一篇书评,结果至今没有发出一篇,因为总觉得自己写得不好。他跟我说,要勇敢迈出第一步,慢慢地就会好的。在他的鼓励下,我决定把在公共经济学课程上写的读书报告贴上来,虽然大部分还是对书中内容的复述,自己思考的东西比较少,但希望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吧!

  一、内容简介

  二、政府的行为之谜

  (一)政府应该做什么?

  市场与政府的边界一直是经济学中的经典论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国家的基本职能应该是提供国防、维护司法系统、建设公共工程。但自1929年大萧条和凯恩斯主义流行之后,政府的边界已经大大扩张,政府基本进入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七八十年代自由化浪潮再次兴起,世界各国政府的规模却大多有增无减。

  加里·贝克尔对于政府的基本观点是政府应该减少对市场以及其他社会领域的干预。他在政府管制章节中讨论了自由竞争对宗教发展的好处,通过英国、南美、东欧各国的例子来说明当不得不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争夺信徒时,宗教团体会变得更有活力。他还提议国会减少对美国电信业的管制,因为法官其实不了解该行业的迅猛发展,一些判决已经阻碍了电信业的重新整合。同样地,政府不应该管制油价、制定燃油效率标准,因为市场与能源发展的变化远远超出政府的预料。在国际贸易章节中,加里认为政府不应该限制进口,他指出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是因为非法倾销,而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企业更有效率,政府不能为了保护本国低效率的企业而损坏国内消费者的利益。他反对欧洲计划推行的统一货币,认为加强欧盟各国货币之间的竞争要比取消这种竞争好得多。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加里偏向自由主义的立场,他认为在许多领域,不管是经济方面,还是宗教文化方面,市场竞争都比政府管制做得更好,只要能够发挥市场作用的领域,政府都应该减少干预。

  此外,加里·贝克尔也指出了政府把某些应由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到企业身上的行为。比如,《美国残疾人法案》把帮助残疾人的各种行动的成本加到了企业身上,不仅不能真正帮助残疾人,反而给企业的发展增加了负担。

  经济学家们公认垄断、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外部效应与公共产品是需要政府进行干预的三类市场失灵。但加里也在文章中对政府反垄断的行动进行了反思,他认为“法官和立法者都没有足够的信息来确定各种常见的商业行为到底会促进竞争还是会妨碍竞争” 。

  加里的这些讨论不仅把经济学中对政府干预的共识传达给了大众(比如政府应该提供社会保障),也挑战了一些传统的观点(比如政府反垄断行动的效果)。

  (二) 政府是否做到了它所承诺的事情?

  加里对政府政策和干预行为持怀疑态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市场的变化远远快于政府的预料,因此某些政策虽然可以在短时间起到比较好的作用,长远来看却是有危害的。例如,美国政府针对汽车行业制定的燃油效率标准虽然在油价高昂时让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经济省油的汽车,但当油价下降时,就限制了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选择。事实上,很多的短期补救措施都会带来未来的麻烦。美国1978年破产法的修订大大提高了通过破产可得到豁免的个人债务的价值,这项修订虽然让借款人短期受益,却带来了很高的长期成本,因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银行和其他贷款人开始修改高风险贷款的准入条款,提高利率、缩短贷款期限。

  其次,政府通常没有足够的信息和专业的能力来制定真正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实际上,对于各行业的发展情况,政府官员并不比生意人拥有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科技变革迅猛的时代。当然,政府制定政策通常都有智囊团的帮助,但这就涉及到了利益集团的影响。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经济学的基本定理之一:人们面对激励会做出反应,用中国的俗话来说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例如美国政府规定企业必须为有孩子的女性职工提供育儿室,这项为了改善女性地位的政策因为增加了企业雇佣女性员工的成本,反而使得企业减少雇佣女性员工。而政府为了解决过度捕捞而实行的配额措施,使得渔民们纷纷抢在别人之前捕鱼,导致配额早早用完。前文提到的破产法修订的例子,也以银行的反应证实了人们应对政策的行为改变。

  综合上述原因来看,政府想要制定出适应经济发展、考虑全体人民的利益、而且不对人们的行为造成扭曲的政策确实不易。

  (三)反思政策背后的真实动机

  专栏中的许多文章都强调了动机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联性,加里指出一般民众经常容易受到很多被过分渲染的数字的错误影响,从而忽视一些公共政策背后的真实动机。他认为有两个常识性的方法可以用来帮助人们把问题看得更清楚:“第一个,就是看看提出这些说辞的人,会不会因为故意夸大问题的严重性而得到好处。第二个,就是看看这些说辞有没有事实根据。有时候只要稍微查证一下,就知道有些说辞是没有什么根据的。”

  加里写的这些专栏文章虽然涉及了许多经济学上的问题,但这些讨论通常是非常基础和简单的,因为他的目的并不是把《商业周刊》的读者都培养成专业学者,他更多地是希望通过引发读者的思考而使更多的人去讨论政府政策和政府的行为,最终影响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在加里传递的这些信息中,我认为他最希望读者记住的,就是要对政府持怀疑态度,反思政府制定某些公共政策的动机是否真如其所说是为了社会福利,关注公共政策的效果并反思那些失败政策失败的原因。

  虽然很多文章讨论的领域不同,但其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也正如本书引言中所说的,“虽然读者不会对每篇专栏文章形成长久的记忆,但如果连续有几篇文章讨论相同的主题,读者是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的” 。

  三、总结

  政府边界的扩张使得政府几乎参与了现代生活的每个方面,传统的经济学主要讨论的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加里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扩张到了种族歧视、家庭行为、犯罪行为、利益集团与政治决策等议题上,不仅是对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创新,也为这些重要的社会议题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以经济学思维考察政府在这些公共议题上的作为。《生活中的经济学》作为承载了加里学术理念的通俗版本,让普通民众以新的视角来思考政府的行为,提醒公众不被政治表象而迷惑,监督和限制政府权力的行使。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三):经济学思维方式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贝克尔不是政治学家,而是一位彻头彻尾的经济学家,是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他的文章都是从经济学思维出发,最后得出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结论,而不是直接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相对而言,政治、文化的思维方式从一开始就会有立场,而经济学倒是未必,当然这也和经济学家本身的学业素养和人文立场有关。不过,和政治、文化的“必须有立场”相比,至少经济学是“应该没有立场”。正如本书引言所说的那样:“这些文章可以证明,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确能让人更深入地理解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问题,因为这种思维方式认识到,人们做出何种选择,是与不同行动的成本和效益密切相关的,而仅仅从政治、社会或心理等角度来看问题的人,是看不见这个层面的。”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经济学的分析就是从这种天性出发来探讨问题,而政治和社会等角度往往会强行把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强迫人们去做一些事。然而不管“高尚”、“情操”这些词看上去多么华美,如果不是人们的主动追求而是被动驱使,那么驱动力本身就会大打折扣,效果自然也就会差很多。

  于是,像贝克尔这样的经济学家来看犯罪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与政治家、社会学家和伦理学家所看到的有所差别:后面这些人更多的是看到错与对,而贝克尔看到的则是犯罪的成本和收益,当一个社会把犯罪的成本加大、而将犯罪的收益压到最小的时候,人们自然就不愿意去犯罪。相反,如果犯罪的成本——比如惩罚比他的收益要小的时候,人们就宁愿去犯罪。而如果犯罪会有更多的收益,人们也宁愿去犯罪。就像贝克尔所说的那样:“当合法的就业机会很少的时候,犯罪率也会上升,原因可能是失业率扩大,也可能是青少年在离开学校的时候根本没学到什么技术。”高学历的人比低学历的人犯抢劫、盗窃罪的比例要少得多,对于前者来说,抢劫盗窃根本就“不值得”,而对于后者来说则是“没办法”。中国古语说的“贫寒起盗心”就很能说明成本和收益的因素是如何左右犯罪的。

  所以说,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问题的话就更为实际,而会避开很多的想当然。而政府的政策就有很多的想当然。贝克尔的这本书几乎每一篇文章最后都会指出政策的弊端。作为芝加哥学派的典型人物,贝克尔很多的经济和政治主张和弗里德曼相仿,都是主张小政府。这是因为,经济有时候比政治要管用得多。加里·贝克尔的这本书里面的文章都写于1995年之前,所以他论述的一些具体的事情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与今天我们中国的读者略有一些距离,但是他的思维方式却是永远都不会过时。正如薛兆丰为本书写的《推荐序》所说的:“它尤其适合三种读者:一是数学训练有余、世事所知甚少的经济学学生……二是道德感有余、分析力不足的时事评论员……三是对经济学怀有戒心的法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学者……但不管是谁,看完本书都会说,这才是我们要的经济学。”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四):逃不出的立场和利益

  经济学家一般来说,都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确不假,然而事实上,他们还有另外一面,就是从立场来看待问题,只不过他们的立场因为他们有了逻辑上和学术上的修饰,而显得拥有强大的说服力。

  所谓的立场,在美国的经济学家来说,就是他所在的党派。所以我一直认为,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是党派经济学家,极少数有能够超越党派价值理念的经济学家。因为经济学中的许多假设,隐含了不同的政治价值观。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从不同的经济学家的著作中能把这个学者所处的党派看个一清二楚。有了政治倾向所谓的效率,无非是这种党派政治理念的一种注释注解罢了。

  加里贝克尔是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书中有关税收的问题,还有美国其他的一些社会生活问题,比如教育,医疗等都有相当的见解,至今对于中国当下任然有很多借鉴和参考意义,不过这并不是全部。

  特别是经济学发展到今天,距离70年代加里贝克尔的鼎盛时期已经快半个世纪过去了,新自由主义的许多论点在后来的东欧剧变以及南美自由化社会实践中,给不少的人带去了财富,但也给更多的人带去了噩梦和不幸。特别当行为经济学开始改变传统经济学的许多假设框架的时候,那么传统的分析就如同牛顿力学一般,在现代物理世界已近发展到极度微观精确的时候,没有那么多实质性的用武之地,它只是作为一种基础的存在。

  不过,对照中国的现实,这本书给我们的启发更多的让我们提出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度的反映社会现实,但是中国的经济学家,哪怕是信奉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都不敢对这些问题发声,不免相当遗憾。真的他们没有精力来关注真正的社会经济问题么,还是他们学院派的作风,瞧不起这些问题能对他们学术生涯带来价值。

  比如,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中国的城管服务不能市场化,由外包公司服务竞争上岗,而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从所谓的执法,变成服务和开发市场,从而彻底的解决目前我们看到的种种惨剧。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五):经济学,即是生活中的也是历史中的

  历史与经济有多少关系?

  上世纪80-90年代的世界经济是怎样的?

  没有什么人会说自己生活在最好的时代。有不少时候,我们会畅想假如我活在那个年代,我会……。

  贝克尔的这些短片文章的集合给了我一个机会,看看当初的世界,回顾我孩提时代懵懂之间,听到过的新闻与经济学的关系。虽然,受某些众所周知的因素影响,不见得能够实时地了解世界。不过,这本书里面的文章的确在边叙述历史,边以经济学家的眼光进行指点,甚至是批判。

  那些事件也许算是历史,也许就是在我们身边不断重复的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看了过去,就更能够理解现在和未来。

  当初的历史经济环境应该比我们现在要纯粹一些吧。至少,网络泡沫少,而且,那些先进的金融衍生产品还比较少。因此,我们看到经济学家们更倾向于达尔文的生存理论来看待并对待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他们对待国家政府的态度中,监管的作用是明摆着的,还没有到纷繁复杂以至大多数人甚至监管层都被混淆视听的地步。如此说来,那时候应该是最好的时候了。

  不过,在看看最近过去的2011,2012和2013年,不难保证,我们又一次进入的是什么年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