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32: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经典读后感10篇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是一本由[英]约翰•汤姆逊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6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读后感(一):笔记

  鞑靼士兵

  服装、仪态甚至神情都那么与现在的人那么神似,是基因作祟?骨子里蕴涵的、血液里流淌的,都是类似的东西,中国人还是中国人。

  一间品茶室 广州

  有限的技术条件下,不算精美的构图,满人光亮的脑壳与黝黑的面庞形成奇妙的反差。当年的光线透过时间与空间射入今人的眼眶,因时间措置的荒诞与陌生感,令人心生一丝敬畏,流逝的从来不是时间,是我们自身。

  中国女子的小脚

  好帅的小哥呀!这样的穿戴在现在看来也时髦的很!诶!明明说的是小脚呀,乱入的小哥,深得我心啊~

  梯田

  的确,非常吸引人的劳动妇女。健康、活力、充满希望。

  洋枪队

  被鸦片蚕食的身躯和面庞,即使武装以先进的器具,依旧掩盖不了腐朽的味道。

  街头小贩 九江

  极富艺术感的人物像,人生百态,千家水米养千家人,各有各的生活,互不相干,却奇异的以某种方式交织相融在一起,过活。

  汉口和巫峡

  行至此处,作者的摄影技术越来越好,每一幅作品都让人流连。历史与时间的沉淀,特殊时代的人的特殊经历,每个人脸上都是一个故事,一个不屈的魂灵。

  守夜人 北京

  他年轻时一定是一个藏着演绎梦、不羁放荡、狂野的人儿~~

  居庸关云台

  技术的有限恰好构成了这样一副美妙的画面。桥洞之下的远景似水墨丹青,自成一个世界;桥洞这边是现实淳朴的乡村,绿树小道成荫。桥洞上的浮雕与经文似封印,隔绝了两个世界。现实与虚幻奇妙相融,若隐若现的的村妇或是农夫,奇妙极了。

  长城

  约翰五年的中国之旅以长城作结,顺带还分析了会中国的民族性格。其简介颇为有趣,细想也不失道理。中华中华,长城围了个圈,内里自有精华。不禁想到“藏”之一字,中国人对藏字的运用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心中的私情或大义,家中的珍宝或财富......画人画皮难画骨,你藏着些什么呢?

  :看的跨度太大,分了两次看完,竟忘了作者摄影家的身份,还自以为是的对照片指指点点,真是汗颜,这里要对约翰先生道个歉:对不起,一定要原谅我哈~~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读后感(二):从横截面中去体味历史

  历史说白了就是过去的事情,而发生事情总有时间和过程,于是大多史书便在梳理脉络中去还原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西方的《荷马史诗》也好,咱们的《史记》《通鉴》也罢,不管哪种方式都是用时间作为历史记录的抓手,在时间的长河中去书写先人的故事。

  我向来喜欢读史,不仅喜欢弄明白典故的前因后果,也恨不得弄明白历史人物的前世今生。但我更喜欢去探究一些细节,抛开时间的推演,只取一个横截面,去看在一个相对静态的时间下,我们的国家和先祖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也许是受到平民史学的影响,我更倾向于从经济统计的数字,各种一手材料上的细节,和所谓“小人物”的状态与命运中去还原在某个特点时间(段)某一地区的状态,再将它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于是获得更多的是理解。

  譬如晚清,说起来彷佛是每个中国人的痛苦回忆和屈辱烙印,彷佛那时候的清政府就是如何如何的丧尽天良,荼毒中原,百姓基本已经无法生活。但是历史并不能够依靠价值判断而进行的,我们首先要理解历史,才能去研究历史。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断面的回忆,而影像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横截面史书”,反映了1867-1872年间大清王朝的种种。从一个外国旅行家的眼中,反馈出的是一个和官修课本截然不同的清末画卷,虽有错误,但不失客观。

  书中代表了作为一个外国人对于中国的看法,既有对于文化的,也有对于经济的,如:“于是中国人在很早的时候将所有事情都进行到一个相对完美的状态之后,就停止不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带着恭顺的孝心,心满意足地沿袭父辈的方式。或许他们能从他们那种简单的方式中找到更多的幸福,那或许是我们这些身处19世纪繁盛的文明世界中的芸芸众生难以体会的。”又如:对于湖南煤炭储量和宜昌段内河航运运用轮船的看法。在这些叙述中,我们可以还原的不仅仅是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较开化地区的实际情况,也看到了作为政府的努力和无奈(书中有很多对日本和中国近代化的评论)......

  我一直觉得中国的历史研究在长期的意识形态控制下呈现线形的状态,总以阶级斗争为主线,即使书写800年前的骚乱还要冠以农民阶级反抗的华丽说辞。而真实的历史是多么的丰富和立体,我们不仅需要一根时间长轴来展开画卷,更需要如这本书一类的横抽来扩展历史的画面,同时更需要那些文物和遗迹去构成历史的纵深,从而让我们知道历史是鲜活的,而不是教科书中的。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读后感(三):中国与中国人影像

  中国是个注重历史纪录的民族,但可惜的是只注重文字记录。所以在中国画中都不曾出现历史画,有的只是意境与台阁。   此摄影集相当出色的展现出了晚清的社会众生像。按书中说法,也许展现的是久远的已经逝去的老大帝国景象。内里不仅有风景与帝国的重臣们。更多民及更让我感兴趣的是许多平民影像,还有许多传统的已经消失的手工艺行业。看着里面的人,想想那就是延续了上千年的中国人,也是我们的祖先,虽然他们贫困,无知,但正是这样的人,继承与守护了这片土地,用他们的血与汗水延续着民族,也才有了现在的我们。   此书的作者是外国人,但其视角与观点还基本客观,虽然他无法真正理解那千篇一律的黄色面孔下的精神,但还算客观的反映了当时的情景,也许从某些方面真正反映出一个老大帝国的人与事。也算对得住这个书名。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读后感(四):这就是西方眼中的中国

  东西方的交汇在步入现代社会的19世纪古老的中国拉开帷幕。一方面,东方作为西方的“他者”,总是处于一种被观看与被欣赏的位置,西方带着神奇和偏见的眼光去寻觅中国的“异国情调”。东方主义研究者认为“异域文化的美妙色彩使得帝国主义者就此对‘东方’产生征服的利益心或据为己有的野心”,本书也不例外。约翰汤姆逊作为一个纪实摄影家在尽量客观的记录晚晴风土人情的同时,也不免流露对“东方”的轻蔑和西方的骄傲。因此,作者对每一张照片的评注多少会有个人色彩,其实这也正是当时甚至现今西方对东方中国的态度。

  在这样的“潜在文本”中,透过西方人探寻的目光,我们能看到今天的中国的轨迹。另一方面,约翰汤姆逊使用被称为摄魂术的火胶棉湿板照相法(Wet-Collodion Process),古老封闭的中国如何接纳新事物,晚清政权在这场现代化国家的战争中是如何以迂腐愚昧的策略应对的,都可略窥一二。

  一. 摄影历史与底层透视

  二. 中国文化的外国态度

  在对地理景观和城市建筑的记录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作者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就会着重拍摄码头港口和殖民城市的领事馆区域。港口是一个沿海城市通商和对外贸易的发端口,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先被迫打开国门迎接国际贸易的最新一批地区。在“汕头”一节中,“外国人称之为汕头的这个中国城镇于1858年开放通商。……但是通商的过程,与这个省其他地方一样,也因无视法律的当地人的阻碍而进展缓慢。不过据我观察,近年来这个地区在瑞麟的励精图治下有了一些改善。”⑥根据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规定开放潮州为通商口岸,因潮州百姓奋起抵抗,洋商无法进城,因而在1860年的《续增条约》(即《北京条约》)中将口岸移到汕头,于1861年正式开放通商。根据这个背景可以推断,那些抵制洋商的本地人被作者视为“无视法律的当地人”。书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有诸如此类的描述,可见,作者根本认为通商是完全对本地有利,甚至是碍于资本主义商品交换生产的,这里就完全暴露了约翰汤姆逊的东方主义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是以把玩和观赏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尤以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方面,东方处于劣势和弱势,西方处于强势和主导地位。而这种对待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异国态度始终贯穿全书。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关于对待圆明园的看法。“这里至今还保持着联军离开时的样子,没有做任何修复。事实上,我猜想中国人既没有精力也没有资金来进行这样一项艰巨的工程,或者就是故意让这个地方呈现出一副破败的景象,来保持国民的敌对情绪,为外国人可能做出的暴行做一个随时现身说法的见证。许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有这样的看法,他们将我们的行为视作恣意破坏,还说我们或许应该用一种与我们自以为是的文明更相配的方式来给他们的政府施加压力”⑦。首先,来自英法联军国度的作者不仅没有对这场确实是恣意破坏和无耻的掠夺有丝毫愧疚和羞耻感,甚至恶意揣测被掠夺方故意为之的断壁残垣。注意这里有“我们”和“他们”的这种指代,很明显在语义逻辑里把中国和英法分成东方和西方的表述,充分暴露了作者的后殖民观点,这场为西方人建构的意识形态理论足足奴役了中国人相当一段时间,甚至使得在救亡图存运动中也有发迹。这段引用的话里也可略为探出以作者为代表的西方知识分子观。“许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有这样的看法”,这里作者显然认为受过教育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应该有这样的看法,暗含处于知识顶层的一群人应该看到圆明园事件极有可能是合理的这一层意思。要不就是作者对是非判断不明,要不就是对中国国情和历史不了解。如果真是这样,作者眼中的知识分子很大程度上知识被权力操纵和收编的奴隶罢了,并没有判别历史功过的思辨能力。是被搞坏的有机吗知识分子。总之,这段极具个人色彩的描述暴露了作者的非客观的历史观和记录者形象。所以我们别忘了,这本书的出版很大程度上是把关于东方中国的概况带到西方,以便更好的了解中国,谁能又说不是一种战略眼光和策略呢?客观公正的历史观在这里实在是少之又少,故本书只能算是一本带有历史眼光的游记罢了。

  三.总结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毕竟还是洋味,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国情极为复杂。沿承几千年来的历史积淀给150年前的晚清中国烙下了闭塞愚昧的痕迹,但谁又能说这不是每个民族进步的一个推动力呢。马克思曾说,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约翰汤姆逊眼中的中国形象更多是西方文化的陪衬,何曾把东方文明单独当成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呢?圆明园付之一炬了,其中的珍宝英法联军也只是占为己有,何曾认识到这是世界文明而非个人的荣幸呢?

  当然,这不失为一份资料翔实讲解生动的参考。

  ①《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约翰汤姆逊记录的晚晴帝国》 英 约翰汤姆逊 著 徐家宁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P448

  ②同上 P153-154

  ③同上 P483

  ④同上 P88

  ⑤同上 P274

  ⑥同上 P197

  ⑦同上 P560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读后感(五):晚清中国的光与影

  21世纪的今天,旅行已成为一种时尚的休闲方式。而在19世界末,热爱旅行的人还不多。彼时,有一位不远万里的先驱者,为中国写了一本经典游记。在这十一黄金周人们纷纷出行的时节,我也应景地带了这本关于旅行的书——《中国与中国人影像》。

  这本书的作者是苏格兰旅行家约翰·汤姆逊。在1867-1872年间,他从香港进入中国,一路北上到达北京。沿途,他用相机真实记录下了当时中国的人文风貌。其中不仅有达官贵人,还有贩夫走卒;不仅有壮丽山河,还有市井民居。汤姆逊为这些照片配上丰富的文字说明,集结成册,以《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之名出版成书。他生动的叙述为当时的外国读者撩起了晚清中国的神秘面纱。也为100多年后的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他的镜头下有当时中国最显赫的权贵。他为恭亲王奕䜣拍摄的肖像位于全书的首篇,也是恭亲王最广为流传的照片。画面上奕䜣端坐在恭王府花园,显得有些心事重重。作者介绍道:

  quot;他处事决断、态度开明,并且有着相当开放的思维,因而被公认为朝中改革派大臣的领袖。"

  晚清重臣李鸿章,作为中国十八个行省的督府之首,他主办了金陵制造局的设立,让军队接受西式的训练,在各地兴办兵工厂和技术学校,使中国在海上和陆地都有显而易见的进步。不仅如此,作者还盛赞了他的外貌:

  quot;他是我遇见过的汉人中最优秀的楷模。他有六英尺高,举止稳健而高贵,相貌极为英俊,眼睛乌黑而有洞察力。"

  镜头下的平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美丽的满族少女,正在准备她的婚事。"她们的华服永远优雅得体,但是她们的脸,唉,那可真是抹成了桃花的颜色。"作者在称赞她的美丽之余,也为她的未来生活担忧,"她将完全听从她的新父母,一旦她在家务事上有半点疏忽,甚至会遭到婆婆和丈夫的毒打。"

  那时的人们也不乏种类繁多的消遣活动。街边不时有形形色色的卖艺人,变戏法的,算命的,演戏的,拉洋片的。布袋戏、皮影戏,作者对每一种表演形式都做了生动得解说。照片中是一个正在拉洋片的小贩。"它的前面有一组镜片,通过这些镜片,观众可以看到一个奇妙的世界。"

  那时的北京还有城墙,站在正阳门城墙鸟瞰,前门大街依然繁华,而四周低矮的平房,显得街道更加宽阔。高高的牌坊下是鳞次栉比的商铺,水果、珠宝、布匹、毛皮等商品应有尽有。作者形容"街上人潮涌动,车水马龙。货摊上的商品价值不菲,生意却很是兴隆。"

  北京的钟楼和鼓楼与现在无甚差别。那时他们还在行使自己报时传令的职责。作者形容钟楼上的这口钟"是大型铸造工艺的完美范例,足与欧洲现在的工艺相媲美。声音洪亮圆润,当它在午夜撞响的时候,整个北京城都能听到。"

  长江岸边的黄鹤楼几经沧桑,至作者的时代,它已经历过一番损毁和重建。黄鹤楼是武汉的名胜,相传是一位骑着黄鹤而来的仙人所建。在作者的记叙里,"它矗立在一个稳固的平台上,从江岸上望去十分醒目。现在能见到的唯一一件旧建筑的遗迹是塔前一块古老的碑。"而这个黄鹤楼也已经损毁,我们今天见到的黄鹤楼也是在原址重建的,形貌已有很大不同。

  尚未开垦的巫峡神秘美丽。"峡谷入口处跃入我们眼帘的或许是这一路上最美的景色。重峦叠嶂,高耸入云,前方最远处的山峰就像一颗切割过的蓝宝石,雪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虽然是黑白的照片,配着这文字也能想见当时的美景了。

  香港当时已是重要的码头。在它的腹地,还没有太多繁华的建筑,但维多利亚港的贸易已经热闹非凡。"维多利亚众多的码头和货栈,公共建筑以及私人住宅整齐地分布在平缓的山坡上,山顶被厚厚的云海笼罩。帆船的桅杆像森林一样密布于维多利亚角外的海面。"

  在福州的兵工厂,汤姆逊看到了现代化的机械加工车间,拥有的机械包括气锤、刨床、钻床以及各种类型的机床。还有光学部门用以制造经纬仪、航海罗盘以及望远镜的各种部件。作者说:"这座兵工厂,或者说船政学堂,确实是这个古老帝国朝着现代化迈进的一个伟大证明,一座标示着中国文明走向新时代的里程碑。"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是第一部通过直观的照片,而不是口耳相传的抽象描述介绍中国的著作。作者汤姆逊以强烈的写实风格和深入的主动思考,真实细腻的反映出了中国大地的矛盾、融合、传统和蜕变。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触摸历史的窗口,百年前的人与事以实景的模式浮现眼前。抚今追昔,品读中国的沧桑剧变和历史的细节会有更多的感怀。

  来自 圈书 微信公众号,作者yasmine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读后感(六):老相片里的历史:晚清中国的光与影

  拿过书来的那一刻,单看那精美典雅的装帧,就叫人心生眷爱之感。这是一本一砖厚的三十二开本的小精装,封图上驯马人正缰着一匹健拔的蒙古马,泛着勾人神驰的旧气,这和“理想国”的主题——“想象另一种可能”很是契合,右下方则印着一行小字“透过西方人探寻的目光,我们能看到今天的中国从哪里走来……”翻开书卷,是细白的胶版纸,透着淡淡清香,随着那一段段文字、一幅幅老照片,便走进了晚清,走进了那段历史下的天空…… 说来,那是一段悲痛的记忆,历史教科书上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便是“我们挨打了”,这便是1840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结果中国战败,割地赔款,丧权辱邦,实乃“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自此,一场场的灾难便渐次降落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衰朽的晚清帝国残喘着最后的气息。在这段间隙,晚清政府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自救运动,建新军、修铁路、架电线、设学堂、办报纸、改政制等等,风气忽然为之一新。就在这时,一个名叫约翰·汤姆逊的英国旅行摄影师冒远赶到了中国,他忙不迭地架好笨重的摄像机,对准了这个古老的帝国各个角落,咔嚓咔嚓地按下那一声声快门,抓拍下了这个奄奄一息中的老大帝国的最后瞬间。 这个叫汤姆·约翰逊的洋人于1868年来到中国,先后历时四年,游历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如果细数一下的话有香港、海南、广州、澳门、台湾、厦门、福州、上海、南京、武汉、宜昌、宁波、九江、烟台、天津、北京……但凡允许外国人进入的地区,他几乎全走遍了。这是怎样的一番游历啊,期间必然遭遇了无数艰难险阻,也因此才有了这部无比珍贵的充满了纪实风格的作品。这是一部大有观感的书,书中大量不同题材的照片,叫人看的直是应接不暇,宛若穿越了时空隧道站在了晚清中国的大街上,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看吧,镜头前是形形色色的中国人,像官绅、船夫、烟客、曲艺、画师、游医、兵卒、学童、乞丐、赌徒、仕女、识银、算卦、苦力、茶农、木匠、僧人、女佣、村婆、偷盗、刑犯、矿工、商贩、买办、马快、轿夫等,三教九流无不尽现其中。看吧,还有各种社会百态呢,例如民居建筑、港口租界、西洋楼景、江堤河道、山道峡谷、梯田园林、碑亭塔桥、鼎器古瓷、女人发式、衣衫满服、板凳箱椅、当铺药房、宽街窄巷、兵厂会馆、马匹骆驼、古墓陵寝,甚至还有一幅妇女缠足的小脚照片。除此,还可以瞄见大量的物什,什么烟枪、帆船、轿子、担扁、书画、窗棂、碗筷、贞节牌坊、二胡琵琶、梳妆盒、大藤帽、牛犁、织带机、古玩、屋檐、牢笼、店铺招牌、纺纱机、独轮车、弓箭、洋枪、火炮、罗汉像、观象台、明陵石像……真可谓蔚为大观,甚为壮阔,整个晚晴社会似乎快要给一览无余了! 翻着书,一页一页、一幅一幅,过去书本上那全是枯燥的文字描述的“历史”,经摄影机的瞬间的捕捉与定格,都变作了斑驳陆离的流光碎影,在眼前闪烁着、跃动着,仿佛伸手可触,倾耳可听,干巴巴的历史一下子生动、鲜活了起来。这些经过岁月洗练的光与影,告诉我们,原来历史可以被“看见”,自然也就减少了不少的臆测与误解,而是多了一份“脸熟”。 然而,汤姆·约翰逊并不是单纯地拍摄了一大堆历史素材,这里面也不乏对于异域文明的大量而深刻的观察与思考,因此,很多时候文字并不是照片的注解,恰恰相反,照片往往成为文字的说明,正如他自己所言:“希望通过一系列照片来展现中国和她的人民,她的艺术、习俗,各地的风土人情”。当然,汤姆逊的著作是以为当时西方提供有关中国的影像资料为首要目的的,但在今天,我们透过这位西方人的视角却看到了一个近150年前的中国,或也可以成为比照今天的一面镜子。这里,允我来抄抄书吧: 一、关于迷信。“我经常被当成是一个危险的风水先生,我的相机则是一件邪恶而神秘的工具,它能助我看穿岩石和山脉,刺穿本地人的灵魂,并用妖术制作出迷一样的图画,而被拍摄者身体里的元气会失去很大一部分。” 二、关于孝道。“在中国,人们对于操办丧事极为看重,以至于年迈的父母将儿女们为自己准备一口冰冷而舒适的棺材看作是在自己有生之年对自己尽责任何尊敬的表现,是每个孝顺的儿女应该做的。” 三、关于婚嫁。“无所谓那个人是谁,反正是她父母满意的人,中国人的婚礼从头至尾都沉闷无趣,很多时候它往往是一场充满失落和眼泪的人生开端。”“总管她们的整个婚姻,与其说是为人妇倒不如说是为人奴。” 四、关于中国和日本。“在走出半开化的黑暗时代后,日本猛然崛起,如同一颗新的行星,努力寻找更开阔的轨道和更明亮的太阳。而似乎只效忠于古老传统的强大影响的中国,也正在经历一个变革和发展的渐进过程,只是她一如既往地尊崇圣人们的哲学,也不愿放弃那数千年来造成她傲慢的闭关自守和独立的陈旧思维。” 五、关于中国苦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毫无怨言又始终如一的好劳力,他们不得不为生存而搏斗,在这场战斗中,他们充满气概,不惧艰难,而且总是很知足,尽管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除了勉强温饱他别无所获。”“他们几乎没受过什么教育,中国经典高深学问对他们来说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 六、关于中国乞丐。“这个头领(乞丐头子)和他辖区内的店主们达成了协议,受保护的店主可以免遭他手下那些乞丐的骚扰,而那些不跟他合作的店铺就少不了要被一些最顽劣的乞丐寻衅滋事。” 七、关于中国的妇婆。“我见过许许多多的老妇人,她们全都有一个可爱得小毛病——或者也可以称作一种嗜好,那就是坐在一起说街坊邻居的闲话,对七乡八里的闲事说长道短。” 八、关于中国的衙役。“在中国的法庭里,证人是无誓可宣的,至于真相,或者某种用来代替真相的适宜的说法只是在对惩罚的恐惧或者实实在在的刑讯逼供面前才吐露出来。如果罪犯的朋友舍得大方地挥洒钱财,那么真相和正义就随它去吧。” 九、关于中国的小偷。“在北京,如果人们在房顶上发现了小偷,他们常常是打开门走到院子里,心平气和地劝说闯入者去偷下一家。一般来说,这些飞贼也会礼貌地跟房主人道别,然后踩着他的竹梯从房顶下来,再转战另一片城区。” 十、关于墙和长城。“所有的房屋无论好坏都用砖墙将自己围起来,好像每一户人家都在极力避免唐突的打扰。”“在我看来,长城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民族性格。中国人都喜欢给他们的领地加上一道围墙,以求平安兴盛,对他们来说中国永远是‘中’‘华’大地。” 书上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描述还有很多,难以尽述。想来,一个外国人能够对一个异国有如此细微精到的观察,足可见其“功力”之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间渗透着约翰逊对晚清社会小人物的生活和命运的人文关怀,因为这些“犄角旮旯”往往被掩没在“大历史”的暗影里,或者被一笔带过了了。是的,透过约翰逊的镜头下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老百姓,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中华帝国”,希望这也能够给今天热衷于大词叙事的新闻媒体和传播人士带来一些启示。 昨与今,同天壤,往事旧曾谙,故国已新颜。在这些黑白影像面前,我们看到了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和中国人,而一百多年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正是从这段历史中走来的,怎不叫人幽思慨叹!在这里,我们即看到了一个残败衰颓的旧帝国即将随着最后的一道晚霞收卷起余晖而落下西山,也看到了一个方兴未艾的新世界正在冉冉升起,等待着旭日始旦,等待着一场涅槃…… 行吾道,2013-10-26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读后感(七):一点感想

  翻了遍约翰汤姆逊的《中国与中国人影像》,总算明白帝国为什么会被推翻。历史为什么选择了狂飙突进,而不是温和的改良。不是制度的变革,而是生活方式的革命。制度在中国倒是恒久的稳定,一万年不变其宗。

  另一个明白,是体会到了鲁迅等人受到的刺激。这仍旧首先是文化上,生活方式上,价值观上的刺激。今天一代人生于安乐,中国大妈或中国土豪一类已经不能反刺激到人,而成为内销内哄的调侃品。我们的民族自尊强了?还是更油了?相形之下,中国式贪腐对人的刺激又日益疲沓陈旧。同是帝国,哪个更坏?

  和过去比,我们时代的作品最缺乏的是对人的同情。这个人,既是自我,也是他人。

  2014/9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读后感(八):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书中记录了晚清中国社会的民生百态,其中涉及人物、风光、建筑、物件等内容。约翰•汤姆逊以一种描述性和普遍性表达的方式,呈现出晚清中国的社会状况与当时中国人的精神状态。相对客观与平实的图片记录(223幅)和文字描述(18万字),使此书成为阶段中国的比较令人信服的全景相册。

  此中译本源于近年秦风老照片馆耗巨资购得的一套四册品相极佳的原版书,据说是迄今为止中国人收藏的唯一一套。本书在编辑上以小32开本精装的方式制作,将四卷本合为一册,共600余页。书中印刷用纸为轻质纸,所以图片的成像品质很一般,远逊于铜版纸,但因有大量的文字内容呼应,又以文图混排的方式呈现,脱离了单一的摄影书或图片书的概念,形成了具备一定文献感的文化图文书,所以在陆智昌先生的设计下,图书的整体美感上还是得以保证。

  本书原版为约翰•汤姆逊一百多年前在伦敦出版的四卷本《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一书。原版开本巨大(480×355mm),每卷封面均用褐色皮革包裹,热压烫金书名,合重约十七公斤。该书第一卷1873年5月16日正式发售,后三卷接连推出,前两卷各印发六百本,后两卷印发七百五十本。出版商采用当时最先进的照相制版、凹版印刷技术,即用原始的玻璃底片在印版上生成正像,再用酸腐蚀处理,得到精细、能呈现连续影调的凹版。此书自问世以来,就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稀少的印量确立了它在摄影、印刷出版以及西方汉学研究等多个领域的独特地位。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读后感(九):再读一遍历史

  书中的很多人物在小学历史课本上也读到过,但是我觉得这本书中所描写的某些历史人物的形象应该更客观把,读完后更深了刻的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自己的名族,以及我们现在身上的某些特点和当时的任务身上所存在的一些有趣的联系,一直在一些媒体或者学者口中听说“民族性”这个词。一直不太明白,一直觉得这个词很空,接触不到,大概知道意思又不准确的知道。看完这本书我想对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另外最大的感受就是,为什么中国保存完好的估计为什么那么少?一方面是由于大量的木质材料不利于保存,另外一个更深的原因就是历史上多次的农民起义,每次农民起义伴随着大量的破坏和毁灭,而一旦当这些农民起义走到最高点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的内斗,到最后谁都想当皇帝,当时老百姓也对这类农民起义深恶痛绝。所以这些农民起义到最后无一例外的失败而且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延续起到了巨大的破坏作用。 另外我觉得小学历史课本上对这些农民起义似乎都是持肯定态度,我想跟老毛是农民出生应该有很大关系把。而文革又让我将他与历次农民起义成功后到处破坏文物古迹、烧杀掠抢联系在一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