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2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2读后感10篇

2022-03-23 03:05: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2读后感10篇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2》是一本由[英] 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72图书,本书定价:49.90元,页数:2012-7-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2》读后感(一):书不错,但翻译的文字看得头晕

  朱利安喜欢重复举例,但是的确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观点能够前后保持一致的人。

  比如这一本和上一本的观点之间的关系。

  堕胎、环保、转基因食品、童工、宗教……这些都是他身为刊物编辑,本身比较注意的问题吧。

  有一些现象和如今的天朝确实有类似之处。

  我最想说明的就是,封面上出版社加的那一宣传横条真是有够恶心,而且实在多余。我对张绍刚的厌恶程度差点导致我不想看这本书……虽然他的序写得不差,但是宣传横条上实在没必要提什么非你莫属和晕倒门之类的,和本书的关系比一毛钱也就大点不多。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2》读后感(二):很有趣的阅读经验

  翻了两个多小时把本书翻完了,很少读有关思维的书,本书读来很有趣。有些收获:

  1、信息大爆炸时代需对信息保持警惕。信息时代信息来得太容易,也因此太难辨真伪了,需要提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辨别,让自己不受人摆布,不掉入商家精心布置的陷阱中。比如情人节前夕网上流传的调研结果:英国有家科研机构通过大量调研,得出一个结论——巧克力比接吻更能给人带来满足。这时候你就要想一想啦,这个科研机构背后的金主是谁!(笑)

  2、想要使你的论述听起来更有道理吗?使用简单断言还有二分法吧!让你的观点听起来义正词严,简洁而有说服力吧!(笑)人民群众的智商是有限的。

  3、想要让人信任你吗?不论你在叙述真实还是编造谎言,千万记得让自己保持前后一致!

  4、心理学有不少伪可学!三观未形成的童鞋需警惕!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2》读后感(三):名字都这么屌,内容更不用说了

  话说最开始被此书吸引的原因是其名字,好一个《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分为三段理解:

  你以为

  你以为的

  就是你以为的玛?

  这是一本哲普读物,因为没弄到第一本的书,所以先看第二本的。哲学方面的只是,免不了会抽象费神,此书当然不可避免会如此,更何况是翻译本的,较之原作者用母语所表达的意思,或许会打上一个折扣吧。本书的特色在于,通过一个个独立的看似巨有说服力的雷人雷雨,对他们进行剖析,击其破绽,因其我们的反思,告诉我们应当如何引以为戒。

  正如作者最后所言,他自己在写书的过程中也不免会犯下书中所呈现的谬误之过,而作为读者的我们,更应该警醒,尽量少犯错。

  “我希望本书将有助于你对那些能够让错误论证变得令人信服的各种方法产生更加强的警惕之心。当然,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运用的时候,你没必要把这么一大堆谬误条目都记下来,而是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即经常对我们读到或听到的东西进行质疑。如果这样做了,薄弱的论证自然无可遁形,同时我们也会成为一个更好地思想者----即使仍然是不完美的。”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2》读后感(四):貌似合理的逻辑陷阱

  朱利安·巴吉尼是英国著名的“哲普作家”,擅长以一个例子为切入点,譬如一个小故事或者一段话,通过细致的分析,揭示出其中包含的逻辑问题,从而指出我们在思维上需要更正的缺点。相比而言,《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2:大论战中常见的思维陷阱》可能比第一部更能体现他的这种著作风格。在这本书中,巴吉尼从一段通常是比较“雷人”的引文入手,先指出“雷点”所在,然后作出普遍的引申,深入浅出地将一个貌似合理,其实存在逻辑陷阱的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他并不在书中明确指出正确的思维应该是怎样,只是把错误思维的荒谬摆在读者面前,引发读者自己去辨别,这种方法甚至有点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的风采。

  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辩论,以至论辩双方常常觉得对方蠢不可及,语言已无法解决双方的分歧,干脆放弃批判的武器,直接进入武器的批判。这非常不利于公共精神的培养,完全是知识人放弃自己的职责的表现。

  蠢话并不是只有我们网络有。我相信巴吉尼摘引书中有些引言的时候,他心中的鄙夷不会比网络微博上那些觉得自己遇到蠢货的人少。不过,我们的知识分子动辄自己也站到泥坑中,巴吉尼却没有出现在网络约架现场,而是将自己遇到的谬论收集起来,将它们分别归纳到相对应的逻辑谬误上。举例来说,书中《单亲家庭背负的骂名》一篇讲到由于数据分析时使用的方法不恰当,单亲家庭往往被认为是出产问题儿童的温床,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导致的对单亲家庭的偏见。在重视家庭关系,对离异抱有成见的中国文化传统中,我们尤其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巴吉尼面对的素材应该说是错误的社会学统计方式,由于调查的样本就是这些问题儿童,通过他们大多出自单亲家庭的事实,得出单亲家庭不利于儿童成长的结论。如果中国的父母是依据社会学的统计得出父母离异与问题儿童之间有必然联系,至少也有根据不完全的归纳来强化“前见”的嫌疑。

  书中还有很多我们似曾相识的谬误,比如赌徒谬误。这个谬误起源于对概率的错误理解。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连续发生的事情,会认为它们的概率应该是彼此影响的,或者应该合在一起计算。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抛硬币定输赢,如果是以十盘为限,而且是第十盘决胜负,假设前九次都是人头朝上,有些习惯神秘主义的人可能会觉得第十次也是人头朝上的几率更大,而另外一些人会觉得不可能十次都是人头朝上,前九次人头朝上倒是让第十次字朝上的可能性变得更大。但是不管结果如何,第十次抛起硬币,出现人头和字的几率是均等的,都只有50%。像这样的逻辑谬误,归根到底其实都是我们思维中的坏习惯使然,并不是懂了概率是怎么回事、了解社会学调查等等专业知识就会避免。只有我们首先学会如何正确地思考,如何避开由于“前见”等文化习惯造成的思维惯性,才能更准确无误地表达。

  坦率地讲,作为这个系列的译者,我此前并没有阅读“哲普作品”的经历,甚至并不喜欢这种风格的著作。我想很多读者会跟我一样,可能对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更感兴趣,会觉得德波顿的书读起来更加舒服。不过大概也正是在微博上见识了各种论战的风采之后,我忽然觉得巴吉尼的著作虽然看起来有些干涩——其实书中有不少英国绅士的幽默,可惜翻译无法传递——对应的却是我们真正的需要,我们只有克服自己的阅读偏好,才能获得更均衡的营养。从这个角度,我觉得在有识之士鼓动起“科普热”之后(它的实际效果到底怎样我个人是有保留的),是时候来一场“哲普热”了。

  http://jb.sznews.com/html/2012-09/02/content_2186155.htm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2》读后感(五):看看镜子后面的世界

  毫无疑问,朱利安•巴吉尼不但是个优秀的哲学博士,也是一个成功的作家,他懂得如何运用文字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对书的兴趣,对哲学的兴趣。既《苏菲的世界》后,我在这本书中再一次体会到哲学它是在生活中的,尽管我们不能成为哲学家,但是我们可以像哲学家一样思考。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众生百态,但是我们是否想过镜子里上演的就是真实的吗?你有没有想过看一看镜子后面是什么呢?《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用一个拗口的题目向我们当头浇下一盆冷水,是否要探究那人生百味后面是什么呢?书的开头,我认为张绍刚教授运用里鸡兔同笼和鸡同鸭讲的例子很精到的道出了本书最大的魅力:这个世界最远的距离不是鸡和兔的距离,而是鸡和鸭的距离。鸡和鸭最大的相处难题不是腿数上的区别,而是在相同的世界里却使用着不同的头脑思考。这本书列出了一些思维缺陷的例子,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错误,并说明错在哪里,在思维和逻辑上掀起一场风暴。

  在这本书中列举的思维缺陷的例子,虽然大多都是英美知名人士的一些政见或公开说明,但是从作者的娓娓叙述中你可以的看见普通人的影子。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好多,政要们和普通人的思维逻辑并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他们更加熟练的运用,用的不知不觉,加上他们的光芒笼罩,似乎让他们的言论无懈可击,但只要我们仔细想想,便可以揭破他们的面具。确信偏见告诉我们,人们会将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那些支持我们早先已经确信的看法的证据上。这就是为什么星座、占星术大行其道的原因,因为我们总会将注意放在那些“准”的论断上。书中也犀利的点明为什么“鸡同鸭讲”的讨论随处可见,因为我们容易习惯从一个特定的习惯视角讨论问题。也许我们会有这样的经历,与朋友们争执了许久才发现争论的完全是两个方面。说谎对每一个人都不陌生,那么不完全事实呢?实际上我们使用不完全事实来逃避责任的频率和说谎几乎差不多。对某些细节的隐瞒导致一个人所说的话产生了误导性与说谎是否大同小异呢?就像国内大多群体性事件总是打着爱国的旗号一样,朱利安也同样关注了这类事件,他尖锐的打翻了这类人的幌子——呼吁忠诚性,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避开了对事件本身性质的讨论。

  在书中这样精辟的见解比比皆是,但作者有些观点我却不敢苟同,在这我就书中三处地方发表我的意见。首先作者认为语录体最终都是空洞的,不能给我们实际带来什么,我们似乎被看似智慧实则错误的格言警句所蛊惑,作家、诗人、知识分子都擅长此道。我觉得作家、诗人、知识分子只是简明扼要的将自己的经历感悟凝练,引发了大多数有相似感受的人的共鸣。语录体所起的实际作用不过是发泄某些情绪或者激发某些情绪罢了。其次,作者批判了预防原则,并以“远距离开车也有风险,那是否应该禁止开车”来作比,我认为并不合适,作者前文也提到语句要符合语境,考虑到这是出自一位鸟类保护协会的发言人口中,我想这样的预防原则并非无可取之处。毕竟开车,你可以预见可能的后果,也可以通过驾驶员的小心谨慎来降低风险,但是对于生态环境来说,未知因素太多,安全隐患很多,它也禁不起鲁莽的实验,一旦失败,也不仅是车毁人亡那么简单,那可能是席卷整个生态环境的灾难。最后,对于作者对“每一个成功者必然伴有失败者”的辩驳我觉得有些无力,一开始作者以财富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基准就不太贴切。再者,社会财富的整体水平提高,能干的人还是能分走更大的蛋糕,换句话说,成功者和失败者分得的比例还是不变的,他们收入的绝对水平是上升了,但相对差距也拉得更开了,从某种程度上讲还是存在失败者与成功者的划分。我并不同意每一个成功者必然伴有失败者,评判标准不同,结果也大不一样,如果仅以经济水平来做衡量我会承认这是对的,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可以在某个领域中成为一个成功者,并不存在绝对的失败者。

  引用作者的一句话作结,“只要事情听上去貌似有理,又没有特别的理由去怀疑,通常我们认为它是真的,因为这样最省事”,的确,这应该是大多数人面对大量信息的心态,这也是网络谣言兴起也是抓住了这一个弱点。作者为我们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如此多的思维陷阱,也是希望我们能明白交流并不像单纯的说话那么简单,而哲学和批判性的思维是我们看到人们推理中的盲点。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世界里,我们总要保持怀疑的心态,以批判的眼光看问题,不要忘记看一看镜子后面是什么,别被乱花迷了眼。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2》读后感(六):后此谬误、语录体、确信偏见、科学就是难免犯错的

  引言 一只中了彩票的鸭子

做了一些迷信的事情而获得了好运气——这种情况的确会让很多人有所心动。

  为什么我去寺庙也会拜拜呢,反正来了就拜拜么。是抱着侥幸心理,如果别人拜拜了获取了好运,但是我坚信没有这回事就不拜却什么都没有得到,所以还是会拜,或者就是顺应别人的行为?

后此谬误 的常见错误 如果X,那么Y。 随后到来的好运并不能永远证明一定是前面的原因导致了后面的结果。

  不过有时候相信最后得到好运也不仅仅是盲目的,你相信一个事业可以获得成功,然后坚持去做,这个时候相信发挥的作用就是毅力层面的。

第一章

1.1 鸡同鸭讲 我说事实,你谈看法

  反面例子

没有谁能在神志正常的状态下遨游太空时,身处无边无尽、无所不在的黑暗中,却无视这种经验中的灵性体验,更不消说怀疑上帝的存在了。 ——《月球上最后一人》

  当看到这种武断式的言语,我总是没有认真去思考作者有什么资本去说这样的话。我是不是应该去反驳他。我只是觉得没啥意义的话,然后我就跳过去了。但是,一本书里如果这个话存在了,要么就是对你进行洗脑,要么想表述某个含义,其实还是应该看一下的。至少反驳也是一种价值。

三记含含糊糊但却极有说服力的重拳。这话里透出一种情绪化的、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侮辱——谁不同意我,那他就是甚至不正常!他还带点权威的口吻,以及一种“我到过太空,哥们儿你可没有,所以你最好相信我的话”的态度。从本质上讲,这种方式可以成为”诉诸无知". 诉诸无知的逻辑本质上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不能相信或者无法想象某件事情是真的,那么基于这个理由,他就可以认为这件事情是假的。反过来,如果他不能相信或者无法想象某件事情是假的,那么他就可以认为他是真的。

  什么时候会犯这种把充分条件当做必要条件的谬误。但是当人用一种洗脑的方式说出某个观点,也许就真的被洗脑了。当演讲的时候大概这种方式就更加明显?

一旦我们将其结构梳理清晰,它的缺陷就会变得更加一目了然。通过想象去判断某事物“是不是如此这般”,是我们人类的无能,但这本身并不能成为我们认为某物”不是或是如此这般“的理由。有些真实存在的事物就是超出人类想象能力之外的。即使我们队某些体验具有强烈的新年,这也并不意味着这些新年就是真理的可靠基础。 人类理性存在根本限制。在理性的论证中,你总会有一个合理的争论点,让你只能讲事物理解为“如此这般”。 “我们不能否认它”并不能证明”它是真的。

1.2 做无规律运动的绵羊

对量子理论的错误使用,即用一个神秘取代另一个神秘,好像这样就是对前一个神秘做出了解释。

1.3 不那么精彩的语录体

穷人卖毒品,所以他们买得起耐克;富人卖耐克,所以他们买得起毒品。 ——《9.99镑》

  一些断章取义的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好像就变成了至理名言。尤其是当活在一个推崇格言的时代。一句话好记,并且成为座右铭,那这句话其实就挺有意义,但是如果把错误的没有必要的话当做座右铭,好像就错误定了方向。

在严肃的社会圈子里,有一种普遍的哀叹,感慨我们正生活在”语录体“时代中,审慎的论点被注意力的一代用射速式修辞所取代。简短尖锐、令人印象深刻的表述就是王道。 虽然语录体很多时候只是词汇滥用而非实际的描述,但如果你赞成简洁与印象深刻的表达方式,这些东西突然间就不再是语录,而是格言或者”珍珠般的智慧"。从文学作品中、电影里、舞台上引出的佳句通常如此。为了强调这些格言与语录体的共同属性,我们称其为”智慧语录体“。

  也许你对比如朋友圈的文章等都不屑一顾,但是在另一方面,你却可能对书本的信息充满信任,把那些都当做至理名言去推崇。我觉得有时我就处于这样的幼稚的状态。还会努力去想显得清高,和别人不一样。但是你所相信的是真的是你经过理性思考得出的结论么。不要为了否定一件事物然后把幻想建立在另外一个基础之上。那样做的你还是就是很幼稚。 我想对于那些为了逃避一个事物,却幻想另一个事物的人就是幼稚。无论是不喜欢资本主义却幻想社会主义可以引导未来的发展还是其余情况。 比如“计划生育、人人有责”这样洗脑的话语,不顾人的尊严和个体的生命进行打压。其余例子还有很多,语录体的极致大概就是口号,去摧毁人的主动思考的防线。

我们似乎经常被看似智慧实则错误的格言警句所蛊惑,作家、诗人、知识分子都擅长此道。 有多少智慧的谚语真是智慧?想想一些经久不衰的古语:“不经磨难的人生缺乏意义”,“没有上帝,一切都不可思议”,“有备无患”。这些俗语是真实深刻的洞见吗?或者仅仅是些让人迷恋其中的语录体而已?

  一本书的标题也可以成为语录体,比如《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等。为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越来越多的语录体呢?是因为知识大爆炸知识太多了么?毕竟每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 当快餐文化成为一种潮流,语录体就迅速发展了?

1.4 占星术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确信偏见 我们很少注意甚至根本不注意那些否定性的证据,而是将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那些支持我们早先已经确信的看法的证据上。

1.5 为什么50%的人不相信进化论

必然性只是一个程度问题——当程度较轻的时候,你不需要总是停止判断。

  不能因为一个事物可能不是确定的,就不去接受它。不然所有事物都可能被否定。比如牛顿定理等。

1.6 谁说吸烟能致命

科学从本性来说就是难免犯错的。

第二章

2.1 非你即我

一个行为仅仅因为别人也可能会这样做而变得正确。

  其实只是为自身的行为找借口。道德标准的衡量不是别人会不会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